周而复死

周而复死,周而复活

主演:吴一含,包小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周而复死》剧照

《周而复死》长篇影评

 1 ) 周而复死,死而复生

小明导演的《周而复死》即将登录院线,作为第一批参加点映的观众,可以第一时间在大屏幕上看到王导的电影,也是十分的幸运。

《周而复死》是一部低成本喜剧片,拍摄于2016年,据导演介绍,实际外量拍摄主要在无锡宜兴,共花了22天,但是在电影里我们却看不到粗制滥造,可见导演事先做足了功课,对电影要呈现的效果在前期分镜上己经精心设计过,这对当下商业电影使用大量剪辑,变着花样炫镜头的方法,显然小明导演更有诚意,更有耐心,也更有对电影的热爱,我想,中国电影不缺五花八门的创新,缺的可能是更多的耐心,像电影里夏伯评论药材的话,要在季节里生长才会有药效,催生出来的反季药材是大打折扣的,这也许也是导演对电影,演员对演技该有的态度。

《周而复死》的情节其实很简单,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画家,生活也很糟糕,在一个艺术品经纪人的怂恿下,阴差阳错,失忆到了一个小山村,而以为他真死了的城市里他却成名为大师了,遗作价值不菲,而他再回到城市,却发现自己还是得去死,这一切的闹腾是什么造成的?

是钱,是孔方兄。

然而看完电影,我仍然感受到了导演的善良,也许生活终究是无奈的,有时候人会选择做出一些"正确"的事情,但人还是需要底线,这个底线就是良知,所以娟子虽然改嫁了,却对周立言心存感激,所以凯子虽然发财了,真要杀死周立言时会选择让他逃跑,这个是一部电影的基调,当然最纯粹的善良来自山村老师夏小雨,正如其名,小雨温润,细雨润无声,经历了一段感情伤害后,在与周立言平淡相处中,渐渐从可怜到欣赏,到崇拜,到爱,这个过程导演很有耐心,花了很多细节来铺垫,想起好多商业片,一来二去就直接拉窗帘了,这里的情感更像山村的竹子,花了无数时间的培育,一旦长出地面,就快速成长,这是自然的,有积淀的情感。

当小雨发现周立言的真实身份后,选择的是把他送回去,成就他,这是要勇气的,毕竟已经在家住了2年多,乡村里已经默认了,当拥有了,又有多少人能够放弃?

同样的选择也摆在凯子娟子面前,摆在孔方老板面前,因果报应,所以选择的善的,得善果,选择恶的,得恶惩。

这是导演在一部喜剧片中内嵌的价值观,也许正是这份善良,使我们不会去纠结电影中一些不合理的小情节上,毕竟作为喜剧,做些夸张,做些放大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再说说演员吧,演技都不错,演夏小雨的演员非常自然,大男主的戏里,承担了感动观众主要的活,而大牛也起到了很好的喜剧笑料,男主的演技也非常专业,演来颇有张力,挺像王景春的。

周而复死,周而复始,只要开始了,我们就在死去的路上,只有死去了,新的开始才会发生,片中的周立言死去活来,活来死去,转换着身份,转换着情绪,转换着善恶,我们一介凡夫,无法逆转命运之手,但选择从善,选择纯粹,还是可以做到的,周立言心心念念的金钱名利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反而是小山村里的山水、竹林,淳朴的大牛,忠诚的狗狗,还有那个穿着碎花连衣裙的姑娘,给了他无尽的快乐与幸福,这才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吧!

支持国产电影,请去电影院看小明导演的《周而复死》,会带给您更多的感动。

 2 ) 褪去“粉丝经济”的电影

在粉丝经济时代,没有知名演员支撑的电影难以占据好的电影市场份额,虽然这部电影里都不具备前者的有利因素,但是有幸看到这部电影,自认为与所谓的大导演作品大同小异,在人物情绪的表达和情节的推动上,都让人可以很好的沉浸在这部电影里。

我自认为一部电影的好坏直观来看是观众能否跟着导演的思路一起推进这部电影,也就是我们能否很好的沉浸在这部电影里。

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有时笑着笑着就哭了,有时笑容又会被情节带动而凝固,可以说我跟着电影在感受。

演员的演技和场景的选择我觉得都是很不错滴,个人有点惊艳我的是音乐的转换吧,让自己很舒服的带入了。

这部剧的结局是(不剧透啦)我也希望在这个行业里有更多有实力的电影可以脱颖而出吧,像这个电影结局一样,让这部精心拍摄的电影可以被更多人看到。

大家自己感受一下这部影片吧。

 3 ) 周而复死影评

影片开头第一句:我挖了个坑,是用来埋自己的,就吸引住了我。

确实一开头就引起了我的悬念。

我觉得影片里的周立言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追逐梦想的纯粹,虽然在前期并没有赚到多少钱,但是他仍能继续拼搏奋斗,这就给了很多心中有梦的人一个最好的榜样。

这是导演的心声,想为梦想拼搏的单纯。

还有立言与大牛的对话,说自己就算回忆起之前的事也不想回去,而想留在小雨大牛身边,我相信这是所有心中纯粹、美好的人的选择,没有世俗与繁杂,只有真诚与纯粹,我们都想有这样的世界,也在努力创造这样的环境。

这部片反映了导演和许多有梦想有纯真追求的人的心声,相信会引起你们的共鸣的。

 4 ) 有些人生不如死,有些人死而复生

一部把文化圈炒作写穿了的好影片,太多的手艺人就跟周立言一样,默默无闻坚持自己的手艺,结果却是换来生活都困难的现状,而市场上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包装的工业文化品充斥市场,让幕后老板赚的盘满钵满。

越是真实简单,越是默默无闻,越是会讲故事,越是被人追捧。

把自己的喜好变成事业,往往逃不脱现实的残酷,有人并不欣赏你所做的,而只是想不择手段榨干你的所有,跟文化圈里玩了那么多年的我从电影看到了现实。

有些人活着,却是台别人的机器,有些人死了,却过的更自由自在了,选择生还是死,确实是个问题[偷笑][偷笑]部影片确实拍的太过真实了。

 5 ) 周而复死?周而复活?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句话:“有些人二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被埋葬。

”在这个繁华又浮躁的世界中,多少人仅仅是活成了一个影子,而真正的自我早已在追名逐利中随风而逝。

王小明导演在他那幽默而不失辛辣的镜头语言中,将个体精神和肉身的死亡通过叙事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周而复死》被标榜为悬疑片和恐怖片,但我也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部带有黑色幽默风格的喜剧电影。

影片在沉重又压抑的气氛中开场,画家周立言静静地躺在为自己发掘的深坑中,向观众宣告着自己的命运。

但郁郁不得志的气氛随着剧情的转折而升温,冰冷的现代社会在人物的笑与泪中染上了人性的温度。

导演使用了不少寓言式的剧情,在这90分钟的短片中展现出了生动的社会缩影。

而影片的结局则带来了另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反转,周立言在经历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后终于寻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作为王小明导演的院线处女作,《周而复死》生动地刻画出了小人物在社会中挣扎的心路历程。

也许当我们经历了时间的历练后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部作品时,想必能像周立言那样,在这有血有泪的故事背后挖掘出更多生命的意义。

 6 ) 向死而生的小明导演

交作业了[让我看看]:集中观影的几年来也是一路看着小明导演的作品长大的,从早些年小众而又大胆的独立电影如一路向北到前两年颓废无奈的浮生一梦再到现在渐渐有黑色幽默交织温情流露的独特风格,导演也在折腾着变化着。

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关注着那些不得志的或被生活挤压的无能为力的小人物(包括女性)。

故事情节都很精妙,这部周而复死画面变干净漂亮了,节奏流畅了,拍摄手法也更成熟了。

不得志而又弄巧成拙的失意画家劫后余生,但他选择不醒来。

当被周围人发现被炒作后和“生前”不一样的那个自己,他也默默的配合去寻找具备着社会属性的自己,只是那样的日子似乎也回不去了。

即便他愿意放弃一切回到那个有一汪清潭的桃花源,可另一边世界的人不肯放过他,甚至不肯放过他真爱的人和狗。

于是他借力以人性以金钱来博弈,最终保护了所有人,包括良知未泯的前妻两公婆。

是周而复死,向死而生。

也是庄生晓梦,也是人间值得。

历时数年,影院里一部非黄金档海报如狗血网剧的一部“小影片”,却是王导倾尽所有,熬过疫情,历经层层磨难的诚意之作。

和前几年的心迷宫有共通之处,可慢慢观赏。

 7 ) 小明同学加油

电影不仅是导演在银幕上用光和音谱写的诗,更是一个从立项、融资、组队、计划、执行的商业项目,所以执导就是导演与自己、与世界的一个妥协和坚持博弈过程,中外皆是如此。

所以电影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周而复死》故事的立意还是有意思的,画家死了作品才值钱,比如梵高,这似乎已是常识的认知,虽然这一认知荒谬且残忍,但就是常识——其实所有文字和视觉艺术创作者,都会对这个话题心有戚戚。

于是画家周立言死去活来,矛盾冲突一下子就立起来了。

可惜,本片最大的问题就在剧本,情节立而不坚,如同油腻的中年人,抠抠索索地将一手牌打得滋味寡淡。

剧本是投拍一部电影时,最容易忽视也最不应该忽视的一项投入。

很遗憾的是,这部电影也忽视了剧本,而且给人的感觉是,拍摄过程中剧本或许还经历了几次更改。

逻辑塌方,是很让观众出戏甚至出离愤怒的灾害现场。

醉鬼莫名车祸,警察草草结案,妻子不识丈夫体征就轻率相信男主死了;男二占巢养凤,还起心谋算男主,两口子居然还能若无其事幸福收官;夏伯说住我家的也要折算拆迁面积——我信你个鬼啊。

除了理应交代清楚的关键被很敷衍的一带而过,本片的剧本在角色人设上也塌了。

女主看不出职业背景,男主失忆的症状有点失智,夏伯更像个城市副教授而不是村干部,胖墩就一呆砸,孔总即无表情也无眼神,杀手更适合要债真没法干活埋人的业务,女二就一笑起来真好看的傻白甜。

男主这个角色,怀才不遇和中年危机,着墨不够。

男二的贪、怯和良知底线没能充分表现。

女主对男主的婚后嫌弃,以及对婚姻利益的严防死守,可以更明白一些;女二的三观塑造可以更现实一点……好的故事,每个人物都要对故事有价值,人设画像需要逻辑自洽,而不是信手拈来的标签。

拍电影不是小朋友过家家,吼一嗓子我是奥特曼就可以打怪兽了。

人物扁平化,对白自然就有点崩了。

“有什么权利这么对我?

”“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周立波”这样的傻话,就不一一赘述了。

能够理解,为了拿龙标,剧组不得不压抑冲突矛盾,但收敛不代表锋锐全无,更不代表放弃对演员的调教,更不代表逻辑拧巴、人物扁平、台词崩溃。

对吧?

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色调切换、节奏变化,可以更果断利落一些,而不要让观众觉着导演还在探索尝试表达手法。

后期剪辑,开篇啰嗦了,让男女主吵一架,然后男主晚上坐车里三小时不上楼,三下五除二就能交代妥当。

《周而复死》并不算绝佳之作,而是一部小成本、有诚意的作品。

导演创作态度的认真,反而是本片最打动我的所在,足以把我摁在座位上耐心看完全片,并啰啰嗦嗦的写了以上。

只要有心气,强弱只是一时问题。

最后,片名不喜欢,俗了。

再,一直在回想《有话好好说》。

所谓强弱,真的只是心气。

又再,王小明同学加油。

倪小明|文

 8 ) 周而复死观影记录

2020年12月20日 冬至前日华侨城A口华夏艺术中心蓝厅2排已很久未写过影评。

一是深知语言组织能力欠缺,二是表达与记录太费时。

然非常有幸参加参加观影交流会,并歪打正着领到导演自费的赠票,即是应诺也为感谢,特此发文记录(文字整理匆忙请读者见谅)。

影中主角是为画家,画家人设不是才华横溢平步青云就是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从画家的出场的些许吊儿郎当看是属于后者——画廊微点头数售价几个零;停车被卡在中间不上不下与人物当前处境之窘态毕现,欢乐中又透露丝悲哀,无形中把人物形象刻画得形象很生动表达得很立体。

喜欢开头制造的悬疑,代入观众:房间门上挂着的照片,照片中的两人却并未同时出现。

不仅令人思考是现实还是回忆?

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

一方面暗喻了夫妻之间的疏离,另一方面也是后面的妻子变心与决心的暗示和接承。

(开头画画的场景,冰箱里半瓶冻结冰的水,桌上剩块边的披萨——引出和后面剧情推动的画画,接近完整的披萨)真正打动我的是剧中的拍摄场地和背景音乐。

生于农村,对邻里关系,生活状态虽谈不上感同身受但有产生共鸣。

开头BGM跟画家身份也挺相符,有段旋律开车和结尾都出现过,对主角的心态反映也算承前启后。

故事的发展剧情的安排人物的冲突不是那么的顺畅,转折起伏略牵强。

看得出来导演是有意安排了部分反转去制造戏剧化的黑色幽默,以揭露世事无常(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但有些为了反转而反转,看得思绪飘得一上一下的,波澜起伏得莫名其妙。

比如开始以为画家失忆是装的最终会回去夺回一切会想和小雨在一起一同回去(穷怕过就易走极端,机会要有了失去就想夺回来);比如下杀决心的会是凯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还:如汝妻子吾养之); 比如妻子会重温旧情(人都是贪心想得到新的又不想失去现有的还有彼此的孩子); 又比如警察没详细严明死者身份; 重遇没冲突还一桌吃饭;村内没人问过那谁身世还群赶黑手;小雨对教师前后态度等。

就本该一条道走到黑时,却活生生杀出一条岔路。

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云。

导致剧情给人感觉荒诞,非常人思维,(就如同一开场的该导演所为:一般导演就留观众先欣赏等交流环节再回来互动,却看影片开始直接一屁股找个位坐下来了。

)就很迷种种即不符人之常情又在意料之中的剧情,以至于整体感觉差强人意:起得太高,收得太急。

浪不是太大就是风太小。

身为观众滋生一丝丝被嘲弄的不悦。。。

要得太多抓得不牢。

可能这就是外行看热闹吧,对于我这种看不懂拍摄手法等专业领悟,看的就是故事,对故事情节要求自然而然高了些。

周而复死(始),之前看过个电影叫Still Alice(依然爱丽丝)。

经历了变化或变故在之后的你还是当初的那个你吗?

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不多说了。

一个电影能够让观众代入其中,全程无尿点坚持看完了。

并能在看完后引起思考,打动情绪,转换成记忆或记录。

就是一个好电影。

以上———————分割线———————以下为部分观众问题或导演回答记录:最开始的海报以及预告片先入为主让群众以为恐怖片。

这个恐怖是在于为了排期,导演并一场场跟观众解释并不是恐怖片。

(我的题外话:恐怖的是人性,与恐惧抵抗的还有人间温情)狗之死:导演:象征灵魂;观众:和凯子友谊的死亡。

拍摄地:宜兴内行提问长镜头/导演:仓促 以后会有完善电影的制作只用时21天观众提问:有没有另外的比较的结局,对不起我忘了导演咋回答了。。。

迎合商业片不得不裁减,但保留思想和坚持 ——————二次分割线——————彩蛋:王小明导演在筹备新作:《压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励

 9 ) 孤独而不孤单的不得志者寓言——王小明导演作品印记

—摘自猫眼

近几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发展,不仅是年度票房势如破竹般突破了600亿,也出现了平遥电影节、FIRST影展等,推动了年轻导演们的纷涌,包括《我不是药神》的文牧野、《过春天》的白雪等,而在2018年时携带《浮生一梦》参加平遥电影节的王小明,又陆续的以《周而复死》、《一个电影导演的死亡事件》等,延续着他那不得志者的故事,并融入了一定的人文关怀。

不得志者的寓言:古人常说,郁郁不得志。

其出自于《新唐书》卷八十四:"(李密)岁饥,削木皮以食。

变姓名为刘智远,教授诸生日给,郁郁不得志,哀吟泣下。

"意思主要指的是因自己的抱负志向不能施展而忧郁苦闷,后来则进一步引申。

今年奥斯卡电影节的最大赢家奉俊昊,在接受采访问及如何总结自己的电影创作时,他说,从《绑架斗口狗》到《寄生虫》,他讲的都是不得志者的故事。

而以《一路向北》、《大城喜事》等成名的年轻导演王小明,也是将“不得志者”作为他关注的焦点,讲述他们的喜怒哀乐,又夹杂着丝丝缕缕悲悯的人文关怀。

很多观众第一次接触到王小明导演的作品,是由王锦明主演的公路剧情片《一路向北》。

影片讲述中年油罐车司机阿炳,面临着儿子即将失学、母亲重病需要巨额治疗费等,于是他接受了老板私下委托的重任,开着一辆卡车一路向北……影片的时代背景在新世纪初,一开场时主人公阿炳便已经是中年丧妻,又面临着失业、儿子失学、母亲重病的问题,他虽然有着一颗柔软的、平常的心,但在一路上不得不面对、解决那些突然的、甚至是无理的要求、问题,可以说,他从一开始就是生活里的失志者,尽管最后时稍微成为同流者、懂得了些许的人情世故,但他身上所失去的那种本真,则融入了导演王小明对于人性的关怀。

《周而复死》更是将不得志者的命运指向了“死亡”。

原名《周而复活》的《周而复死》是一部现代题材的黑色幽默片,影片讲述一名三流画家郁郁不得志,尽管勤于画画但难以找到好金主,于是在一次偶遇少年好友后,两人策划出一起“死后出名”事件想要炒作抬高画价,却又弄巧成拙……影片以残酷中夹杂着温情的方式讲述这个死/生的故事,也涉及到一些现代化社会的丑陋现象,如人为的炒作抬高拔高等,再加上主人公在遇到意外后基本上失忆,这点也意味着不得志者的“忘记自我”。

幸好还有一些小山村的暖暖阳光,及多年的友情,带给他人生、带给观众些许的温暖。

孤独而不孤单:人生而孤独。

在美剧《疑犯追踪》的大结局时,它给予了很多TM的独白,稍微的回顾了女主人公Root的追寻梦想并为之无怨无悔的一生,还带出了“人生而孤独”的主题。

实际上,《疑犯追踪》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TM小组的主要成员们就已经不断的面临着孤独的问题,只是在困难之下,依然能够携手同行。

对于不得志者来说,这种人生的孤独感往往更加的清晰。

在《一路向北》里,主人公阿炳成为了中年丧妻、失业者,他一路开着大卡车从江苏到广东,没有第二个司机轮流开车,更是绝大部分时都是孤独上路,有时想要联系远方的家人时,又会处于联系不上的“失联”状态。

《周而复死》中的主人公是一名三流画家,有妻子有少年伙伴,但车祸事件使得他流落小山村,再加上失忆而处于孤独之中。

手机实验电影《一个电影导演的死亡事件》里的导演王小明,有妻有子,但实际上从影片一开始他们就已经是处于两地分离的状态,偶尔的联系则是通过微信、抖音等现代化方式,难以掩盖他们之间的隔阂。

不过幸好,他们这些不得志者并不孤单。

这不仅仅是因为很多人都郁郁不得志,更是因为他们有时候伸出的援手温暖了那孤独的心灵。

《周而复死》里表现的最为突出。

少年时的小伙伴一直都在旁边支持着这位三流画家,虽然是他出了“死而复活”的主意,但重点也在于“复活”上;后来当他真正的看到“复活”的画家时,尽管在他的一言一行里流露出一些的“希望他真的消失”的情感,但这本身也是寻常的人性,而当他放弃了已得的财富换取画家的人身安全时,他也很淡然的流露出依然继续支持他的决心。

更何况,在画家失忆流落小山村时,他得到了女主人公一家的悉心照料,也才能很快恢复身体,并在女主人公他们的帮助下找回了“自我”。

梦想照亮现实。

王小明导演凭借着自己对于影视的一腔热血,关注了众多芸芸不得志者的郁郁寡欢的日常生活,并融入了淡淡的人性的美好,让很多人看的很有共鸣又得到了温暖。

 10 ) 期待

小明导演的电影给我一种温暖安静的感觉,虽然平淡但有回味。

戏剧冲突、故事悬念不强烈,但朴实的平铺直叙虽略显缓慢,倒也不乏张力。

影片的后期剪辑在节奏上尚有提升空间。

我假想故事的结尾,图财害命的坏人最终并未受到惩罚、而是被艺术所感染了,被真情感动了,从此痛苦地活在金钱与浪漫之间……期待更多佳作!

《周而复死》短评

故事一般般,演员也不太行。这个海报属实离谱。理想化真善美结局嗷。

7分钟前
  • 千门度月华
  • 较差

演技捉急,逻辑混乱。这是电影吗?看来网剧水平提高还得再等等。

9分钟前
  • 马列克
  • 很差

非常有诚意的一部作品,其中纯美小山村的宁静和温暖让人久久难忘

13分钟前
  • 瑜悦
  • 力荐

《周而复死》不是恐怖片,不是恐怖片,不是恐怖片!(重要的事要讲三遍)虽然也夹杂着死亡事件,但那是一次意外,或者说是一场象征着男主人公的告别昔日、重新开始的意外,生/死/生,伴随着死/生的依然是兄弟情、爱情这些让人心动的情感。

14分钟前
  • 豆友225821759
  • 力荐

这两年随着电影市场的急剧发展,也给年青一代电影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这部《周而复死》便是70后导演王小明的首部正式上院线的作品,看之前没有期待,但看完还是被打动了。

19分钟前
  • Allen
  • 力荐

一开头感觉很不错,有意大利当代一些优秀喜剧的味道,还有走向黑色幽默的开始,然后在被乡村老中医村长救了之后突然变了味道。首尾勉强还算呼应,中间这段剧情太长,变成乡村纯真女孩的爱情,而且并不真的乡村,村长那个鸡汤喊话也太违和了。大牛表演尚可,但也许更适合开心麻花。开头那讽刺艺术界的恰好要挠到痒处的快感就这么给一盆水浇灭了,可惜了。

22分钟前
  • Pierre Douce
  • 还行

挺好的故事,烂透的演技

26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有点意思,又不够有意思。

31分钟前
  • wholiar🌈
  • 还行

可以看出来,拍的很用心,主题很深刻,感情也很到位

35分钟前
  • 春秋战国
  • 力荐

感觉有点跳,但是细思可以发现前后有铺垫。

39分钟前
  • 陈浩嘉
  • 力荐

这部影片是一个成年人的童话呀!影片开始于一般的童话结束之时(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讲述了人到中年后的生活、情感的“不幸福”,但也终于童话:善良的好人通过不断的努力过上了好日子。看到最后时,冬日被这个童话给温暖了。

40分钟前
  • 👁  👁
  • 力荐

电影真的是用心在做,从整个剧情和镜头的变化都让人印象深刻。影片中的周立言因为“假死”反而找到了真正想过的生活,他最后关门作画、再次假死、自认以前的画是假画,通过自己的方式报复炒热度的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也告诉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一定要牢记本心,王导的留白式结局更让观众回味无穷。

42分钟前
  • 芳芳芳芳芳芳芳
  • 力荐

徐闻是个好地方,不仅是盛产菠萝香蕉,还出了这样一个相声演员、导演王小明。影片里虽然不再有《一路向北》中穿插的雷州方言,而淡化了具体的城市色彩,但依然夹杂着淳朴、浓郁的乡土情怀、人情世故。

45分钟前
  • 执着
  • 力荐

王小明导演的院线处女作,这部电影里的一镜到底很厉害。

47分钟前
  • 蜜山海
  • 力荐

中年人的焦虑,是这个时代挥之不去的一个印记,无论是生活在都市边缘的小人物,还是已经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常常都被有意无意的被内卷化。《周而复死》在拍摄时(2018年开机)还没有流行“内卷”,但却无意中契合了这个时代的痛点,这点使得在一边看电影时一边感受到类似的心痛。

52分钟前
  • QGSM
  • 推荐

精彩!一个四十岁中年危机的画家,和兄弟策划一场假死,为了让画升值!结果没想到他的兄弟为了暴富不惜杀人!妻子为了荣华富贵六亲不认,只有画家死了,画才能卖高价。那他在不得不死的情况下,如何自救?观众的心也一直提着,看他如何逃出升天。大家赶紧去看。国产好片鉴定完毕^_^

55分钟前
  • 妮妮
  • 力荐

近期,有幸参加了王小明导演执导的最新电影《周而复死》映后见面会,深有感触。影片内容很现实,纯粹,温暖,感人的电影,既讽刺了当下社会的丑陋现象,又歌颂了人性本质的真善美。在这个浮华的世界,我们不禁反问自己:人,到底是应该追求金钱、名利和欲望?还是选择做最本真的自己?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预祝票房大卖!

60分钟前
  • 孖孖咪吖
  • 力荐

烂到无话可说。。

1小时前
  • 🍩
  • 很差

作为王小明导演的院线处女作,这部电影生动地刻画出了小人物在泥潭中挣扎的心路历程。也许当我们经历了时间的历练后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部作品时,想必能像周立言那样,在这有血有泪的故事背后挖掘出更多生命的意义。

1小时前
  • 墨辞
  • 力荐

3⭐,加一⭐给小成本吧,挺好的

1小时前
  • 五五六六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