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海报感觉文艺爱情异乡人打拼电影可以伴入睡,看完后,除了摄影影象层次感很不错,摄影到底是杜可风,整个剧情人物交待不清,跳脱太快,北京纽约,但拍纽约太多,北京无几处,为什么还有重庆长江索道?
刘烨出演该片真的不怎么样啊,曾江友情出演一个去世的镜头也好愿意的啊?
晕了。
志玲姐姐应该好好进修学表演这个演技真是生硬啊,除了摆拍POSE,也无大片感觉,模特做久了对镜头有种固定程式化,表达人物性格不够丰满立体,只有一处刘烨离开她时在窗口抽着烟有点历经沧桑郁闷的感觉了话说志玲修养内涵都不错,但她更大的硬伤更在声音和气息,更应该去学习表演说话精气神,说台词声情并茂,跌宕起伏,铿锵有力。
英语流利,可是从她声音出来,我也不听不清她说的是什么声音,总之无法与她年龄匹配,也无法向观众呈现出一个独立,成熟,经历,阅历人格,看完该片突然怀念看《北京人在纽约》日子,那才是真正异乡人打拼的真实生活吧。
一部人到中年才容易看懂的电影,可惜电影的最大受众群注定是年轻人,最大的评论声也来自于年轻人。
制片方最终做出一部“中年不纯洁爱情故事”已经很有勇气了,放在市场和豆瓣上笑骂由人更是大无畏。
毕竟制片方不像我这种喜欢把一切都庸俗化的大妈,不可能片名就告诉观众,我们努力讲了一个中年人面临的爱情困境——所以片方取了个暧昧的片名《北京,纽约》。
但最终,我个人认为,这个片名还是起坏了。
片中被几次提起的时空之差,根本不是故事的症结。
北京和纽约虽然相隔半球,日夜颠倒,但中年人宣之于口的那些原因,不如都打打折扣,借口和原因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既然是借口,就不应该出现在题眼之中。
其实个人觉得,这部电影不能归类于“文艺”。
它依然是一个爱情故事,是一部类型电影。
唯一特别的是,制作方始终清楚:并非所有的爱情电影只能讲年少的酸甜苦辣,也并非所有的爱情电影一定要一生一世一双人。
其实早些年,可能我自己都会反驳这种听起来玷污伟大的说法:爱情如果不纯粹,还是爱情吗?
这就是年轻人的优势:在所有事情的A面,理直气壮地定义一切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爱情不论滋味,一定要可以超脱环境,像化学课上试管中的两种反应物,无他,最多只有些不参与反应的催化剂,就可以双双对对地燃烧到最后。
而人到中年,不然就无法驳斥年轻的自己,只说一些“一把年纪了谈爱情有点不适合”的糊涂话,不然就干些自己也没想清楚的糊涂事。
前者被称为庸俗,后者被称为渣。
如果,有人到了中年,仍然在满身污垢时想探讨一下爱情的本质呢?
即使爱情狡猾如斯,永远不可能两全其美,甚至需要穿越幽暗的人性面临道德的纠葛呢?
讽刺的是,这个爱情从一开始就充满伤害。
从两小无猜到一场强迫,纠葛细细密密,但都真实存在。
蓝一的困境在于,他是一个无法被原谅的伤害的始作俑者。
即使后来他有了一定力量,能给他认为自己的一生所爱的所有东西,都还是始于恩赐。
所有的恩赐,都是需要还的。
还上婚姻司空见惯,如果这个恩赐,需要他还上真挚的幸福呢?
显然,他高估了自己。
他可以用婚姻去归还一段恩赐,但他做不到幸福。
他也无法让婚姻中的另一方真正幸福。
他想让自己的一生所爱幸福一些,却无异于给了她一杯鸩酒,旧伤添新伤。
说他贪婪,我估计他也认,但这贪婪,是在他苦熬的历史里,必须背起的原罪。
日子要过下去,就请一直背着这十字架往前走。
结局嘛,我认为他没有死,他最后只是回去了。
死去的是他想两全的心事。
可能那架飞机回去之后的他,反而幸福一点。
中年人少一件心事,总归在当下是幸福了一点。
茉莉,其实志玲姐姐演得很好。
最违和的是她开始时打散工住贫民窟的狼狈。
不过可能正因为她的角色像仙女一样闪闪发光,才在一片狼藉中吸引了乔,帮她走出不断怀疑人生的困境。
当然,蓝一给她那些物质上的支持也是。
年轻人总说,靠自己,但很多真实的生活就是,一潭靠自己走不出的烂泥,越挣扎,陷越深,死越快。
某种意义上,茉莉知道自己的两段爱情都是自己接近梦想的双拐,她也没有掩饰,都承认了。
是种成年之后必然会经历的坦然的羞耻。
她之前也羞耻,但当时她决定把它们都藏起来。
她依次藏起了对蓝一的眷恋和无法原谅,接着是自己选择时的骄傲,再接着是自己儿时的梦想。
她被彻底困住了。
但这一次,蓝一给了她与过去和解的希望,乔又给了她重新肯定自己的理由。
但是,这双拐的差异越来越大,她已经无法平衡他们。
当她下定决心要丢掉一支的时候,她情绪失控了。
她和乔吵架,吵完之后道歉。
依然回到蓝一给自己买的公寓,却只想跟出现在公寓里想给她惊喜的蓝一说她放弃爱情了。
她找了时差做借口,两次。
但蓝一懂了,她只是不再打算爱他了。
或者说,那些她许多年不曾消化的带着血的缱绻心事,她打算放弃了。
多讽刺啊,是借了你的力量离开你。
蓝一以后还是会去纽约吧,但他们没必要再见面了。
拖拖拉拉被埋葬的少年心事,最后每个人都算不上体面。
但这是一个终于画上的句号。
周围的观众看不懂也没关系,故事里的他和她都尽力了。
属于文艺片,下午时分,喝杯咖啡,就像慢慢品尝着牛角包一样开始咀嚼这部影片所呈现出来背后的东西,理解主角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实际生活,可能更容易去现站在他们角度去观看他们的整个人生经历和情感。
影片基本统一暖色调,也正是这样我才会产生对于主角们坎坷且悲的情感共鸣。
里面涉及到了追梦和情感。
现在很多年轻人毕业后留恋于北上广,不断跳进跳出体制,无论职场新人、愤青还是已经脚踏实地在追寻梦想的路上的人们,都不得不承认北上广确实会提供一些实现梦想的可能。
影片里那时候也是处于美国热,每个人都想在美国实现自己的抱负,尤其想赴约纽约。
然而在情感中,主角各种纠结痛苦又不得不去坚持原来的生活。
男主蓝一还是选择那位家族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女人,在职场中一步一步爬上来,成为中国最年轻的CEO.放弃那个自己从小就喜欢的青梅竹马,最后却不得不幡然醒悟自己一直眷顾着的是茉莉,也许为时已晚、另一边茉莉在美国也是苟且地活着,从底层开始赚取追逐梦想所需要最基础的物质,也是没能够和跟她经历了很多的蓝一在一起。
他们之间的情感有有友情、有亲情、更有爱情。
一起去经历很多的,彼此都往往很难忘记。
不过既然都互相选择远方,那就相见不如怀念吧。
《人生若只如初见》——观北京纽约感七夕来临,寂夜,一个人孤坐,无意间看到了电影《北京纽约》,突然间就被触动。
那刻骨铭心的爱,那终究阴阳相隔的心,怎么才能解开宿世的结。
如果姥姥没有去世,兰一会不会永远都在茉莉身后,给她惊喜,逗她开心。
如果茉莉没有去美国,去追寻那份梦想,兰一会不会和她在一起,结婚、生子,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庭。
如果没有重逢,一切是否只能封印在记忆之中?
可惜世间没有如果,一切如同秒针一样,永远都在向前行进。
距离、时差!
导致兰一、茉莉成了两个世界的人。
就算心在一起又能如何?
就算相爱又能如何?
谁能放弃谁的谁?
谁能走出那勇敢的一步?
就像曾经我们最爱的歌一样,如果当初勇敢在一起,会不会有不同结局?
这一切,没有人能够回答。
姥姥去世了,兰一只能偷偷地看着茉莉上学、放学,默默的祝福她生日快乐。
似乎就像我们,只能偷偷地望着窗前的你,去独自唱着“今夜我又来到你的窗前……”兰一落魄了,人生中出现了贵人!
贵人救了他,给了他事业,给了他飞黄腾达。
可是,也给了他不幸福的婚姻,给了他不知所谓的爱情。
为了报恩,他选择了一个违背自己心的人。
心痛,兰一以为能够忍受下去,能够选择忘记。
然而,当在美国街头与茉莉想遇时,他才明白,原本无数年来隐藏在心底的那枚种子,一直都在生根、发芽!
再见面时,终于无法控制。
这一瞬间,我似乎看见了那个校园里曾经单纯女孩的影子,看见那个穿着花裙开心跳跃的女孩。
无论多久不见,始终都记在心底。
再次见到,谁又能压抑心中的情感。
兰一不能压抑,所以他单纯的以为,只要给茉莉好的生活,这也是爱。
因为他除了钱,给不了她任何东西。
多年后,当他再次来到美国,选择追寻自己的心时,茉莉却变了。
音乐响起时,兰一倒下了。
茉莉哭了,似乎从始至终她都在哭,都在伤!
此时的泪最为特别!
伤心、绝望、悔恨……不知道会不会还有小小的庆幸。
一切都结束了!
一个事业有成,一个有家有室的兰一,最终为这段不可能的感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青梅竹马又如何?
两小无猜又如何?
最终,只剩下茉莉一人伤感。
在那一瞬间,我多么希望他们能回到两小无猜的年代,多么希望我们也能回到初见时的岁月。
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可惜,秒针嘀嗒在走,我们的人生也无法停留,更无法倒拨回去。
在这个浮华的社会中,我们如果能停留片刻,好好感觉彼此多好。
为什么相爱的人,总要受着距离、时空的折磨。
呼吸着同一片空的气息,却不能拥抱你。
好现实的写照,好悲情的歌词。
电影结束了,可是故事还在继续。
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爱情谁能说结局就结局,真心谁能说毁灭就毁灭……乔是可悲的,他爱上了茉莉,爱上了一个心里永远都装着别人的女子。
可是他依旧飞蛾投火,痴鲤飞鳞。
故事总算是留下些许遐想,茉莉回了北京,也许是去寻找与兰一的痕迹,也许是想静静。
无论是那种,乔都登上了去往机场的出租车。
我不知道茉莉和兰一的爱情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他们应该如何去平衡。
但是我真没想到,能够将这种感情,演绎得如此真实。
看着茉莉流泪,我心刺痛。
看着兰一买醉、吐出的烟圈,我终于明白,原本人生不如意真是十之八九。
也许,有一天,你会明白这部电影,就像明白我的心一样,就像明白《甜蜜蜜》一样。
十年!
那首熟悉的歌响起时,我深深触动!
原来,一切早就上演,只是我迟到了。
能否给兰一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能否给彼此一个回到初见的机会。
让我们都不迟到,让爱不迟到!
勇敢的说出来,勇敢的在一起,改变结局!
深吸一口气,我依旧能闻到空气中有着淡淡的茉莉花香。
清幽、淡雅,醉人心肺!
兰一倒下,但是他却是幸福的。
站在高楼上,挥动双臂,拥有茉莉时,他就像个快乐的小男孩,就像拥有了全世界。
“当你终于找到了,一个一辈子要找的人,发现你还是深深地爱着她,那种爱,既是亲情、友情,也是爱情。
最欣慰的,是这种感情是一辈子的。
最可怕的,是这种感情远远超越一切。
”
五颗星给的是其中的细节,只有认真了解过刘烨和他和她的故事,才能明白导演说为他量身定制的原因。
我没有腾讯视频vip所以看的是b站里刘烨戏份的cut,没想到抛却了女主角和歪果仁的剧情,更能发现这部剧小心藏起来的宝贝细节。
首先,开头的《爱的代价》是谢娜刘烨主演幸福街中,她所扮演角色伤心时喜欢唱的歌,或许也是她本人喜爱的歌,又或许是他们都曾喜爱的歌。
其次,回忆里小男孩抱着的那个小熊让人想起他在采访中说送给她的那个。
还有红着眼睛唱的《十年》,那段戏绝对是真情实感。
而且,刘烨曾经写过他的姥姥对于他特殊的意义,这部戏中也有提过姥姥。
当他一字一顿说“有些事情永远不会过去”的时候,几分是戏几分是心声,或许只有本人知道吧。
借着台词说出的心里话,借着角色宣泄的情感,都是那么真挚和诚恳。
我大胆猜测,志玲演戏想着言承旭,刘烨演戏想着谢娜,所以,有评论说俩人似乎没入戏,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想的人和看的人并非同一人。
但是,戏就是戏,人生就是人生,演员也没有必要把人生搬上大荧幕,那样就成了纪录片而不是纯粹的电影了,因此导演刻意编织了一些艺术性的剧情,刻意冲淡了那些可能与现实过分勾连的情节。
北京和纽约的距离,她和他的距离,那部《暗物质》,已经过去的2006年,这些都是这辈子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
如果只是如果而已,人能做的只是学会接受。
这五颗星送给刘烨的眼泪,以及他心中曾经最美好的感情。
观景片,是我对于《北京纽约》这样的电影的统称,这类电影往往情节混乱,故事老套,去电影院看完之后让人懵圈。
但是它们往往画面精美,穷一点的在国内拍山水古镇,豪一点的去国外拍异域风景,服饰华丽,妆容细致,最重要的,主角一定得是男的帅女的美,360度柔光,在放大了一百倍的电影屏幕上都找不到一个不好看的角度来。
笑的美,哭的美,站着美,坐着美,在大酒店里美,在小巷子里美,白天美,晚上美,反正就是要让主角的每一个出场亮相都让人觉得自己活着简直就是给世界抹黑就对了。
这样的电影看什么?
看风景,看街景,看人景,反正就是不能看故事本身。
看明白了这一点,再去看《北京纽约》这部电影,你不能说它不成功。
繁华的纽约街头天台夜景,不美么?
妖冶昏暗雾蒙蒙的朦胧雨巷,不美么?
潇洒浪漫的外国摄影师,不帅么?
忧郁痴情的霸道男总裁,不帅么?
还有一贯以美色横扫各大电影的林志玲,在这部女主的全部核心就是“我很美我很酷我很爱我的理想但是我只能送外卖你造嘛”的电影里,她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啊!
当然了,我还记得志玲姐姐曾经无数次表示自己是一个以演技为追求的“演员”,所以剧情这件事总是免不了要讲一讲的。
故事本身。。。。。
好吧我看了一遍半还是没弄明白这故事到底在讲什么。
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应该就是“一个梦想拉小提琴的妹子跑到国外去送外卖然后偶遇年轻时候的暧昧对象当了一段时间小三后来又和帅气摄影师纠缠不清最后终于傍上大款成为豪妹后来还来了个前任vs现任party结果弄死人以及最后都和小提琴没什么卵关系”的故事,再简单点的话就是“一个梦想哔——小三出轨”的故事,恩。。。
这样一想,连最后一点借鉴价值都没有了呢不过说好了这是一部观景片,那它的剧情胡扯的一塌糊涂这件事情我们就暂且不论了,毕竟群众的眼光还是明亮的,高于0%的剧情片这个统计足以安抚人心。
其实最让我忍不住想吐槽的是——导演本身逻辑根本就是混乱的吧?!
我不是在说剧情这件事,我想说的是——明明女主的设定是追求小提琴梦想的美女,为什么中间所有回忆和填充空白的都是跳!
芭!
蕾!
舞!
的!
妹!
子!
没想到这么一部全方位满分的观景片,居然会在这么小的一个细节上逼死我这个强迫症逻辑怪,真可谓是: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感是被鄙夷的,想来能亲身有这类似经历的个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对这样的情感能感同身受的就更少,能支持和理解的又少了。
以至于会有那么喷子,很多人也带着有色眼镜看待。
在我看来,刘烨最后说,一个人你找了很多年,找到后还是爱她,这种情感,是亲情,是友情,是爱情。
也许每一段刻入到骨髓里的爱都是那么天长地久。
可是终归要回到现实。
这是在美国和中国,两种文化下的产物,没有谁的爱情可以只是两个独立个体的,你的生活环境,你身边出现的诱惑,你遇到的困境,单有嘴上和心里说的爱,是不够的。
爱也不是停留的,她是进行时,谁能说茉莉对那位摄影师的不是爱呢?
如果茉莉和蓝一冰释前嫌,在一起了。
她们的生活呢,她们的梦想追求就能和谐吗?
这些都被导演所淡化了,可脑补。
在我看来,那种儿时的,曾经的爱,当人长大了,经历了,形成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后,那样美好的感情只适合回忆和祭奠了。
刘烨说,你知道的,我不怎么懂艺术。
蓝一和茉莉,聊得牛头不对马嘴。
在我心里,我更希望茉莉能做出选择题,并解放另外两个人,也解放自己。
而不是最后的一败涂地。
问问自己的内心,如果下一刻就是世界末日,你会想和携手走过最后的时光。
心里蹦出的第一个人就是答案。
不小心看了这部片子。
冲着一篇文章念念叨叨林志玲在娱乐圈的情商高而追去看的。
一看联合主演是刘烨,于是就决定下载试试。
特地选了一个清静凉快没有蚊虫的夏夜,洗完澡趴在床上,身上还有淡淡的玫瑰香,来看这部片子,终于还是没有看完。
刘烨和林志玲的戏路在这部片子里实在是太不融合了,各自的塑造力都有很强的个人个性在角色里。
想起吴彦祖和张静初那部门徒,各自深入骨髓的角色,仿佛角色即真实的人生。
第一次,觉得刘烨的戏路很窄。
所有在《蓝宇》成名之后拍摄的角色都像这个大学毕业生蓝宇走上社会所经历的一切。
一直是倔强中带着忧伤和童趣的眼神,隐忍的内向又有着极其温暖和丰富的内心。
不管是那个大院里长大蛮横跋扈长情内省但又理智义气的钟跃民,还是黄金披甲中看似懦弱纠结但善良专情而无奈隐忍的大王子,那些说话的语音语调,那就是刘烨。
而北京纽约这部片子,看不出蓝一的个性在哪里,就是一个纠结无趣的男人在一段纠结无趣的感情中扮演一个纠结的角色,纠结的我都没法看完。
感叹编剧的精神趣味似乎及其乏味,亦或是年纪还不大,社会阅历太有限,活生生将韩剧剧情和对海外华人生活肤浅的认识凑在了一起,让人看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想去查这部片的投资方是谁,导演是谁,是不是有什么别的商业目的才写这么个剧本。
而林志玲,亦或是学西方美术出身的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大家闺秀的美和矜持。
也可能演戏时间不长,对角色始终都有一种距离。
一种角色就是角色,林志玲还是林志玲的感觉。
能看出来这位一直很美很礼貌的姑娘在电影中想要突破自己,亦如道士下山的药铺老板的太太(这里觉得用老板娘都不太合适)还是之前的决战山马镇的春娘。
还是很努力,只是总显得不合时宜,电影出来炒作的成分远远大于电影本身的魅力。
也许这就是这姑娘的劣势,你对一个从小富商家庭出身受过高等海外教育且学的是西方美学还成绩不错而且是模特出道的千金,你要求她不漂亮没教养多困难!
尽管看起来人家为了电影艺术各种献身关键还没表演的专业知识,又能有多高的要求?
你只能叹叹气,哎,这又是一部烂片。
更可惜的是,姑娘是射手座,就是那么随性自由礼貌谦让敢于献身也不管自己是否适合缺乏外界对自身影响好坏的判断能力,任外界误解传谣污蔑形象也要撞到南墙。
祝福林志玲,希望看到突破。
看电影的时候 看片名和画风 就感觉这是一部情感悲剧片 北京 纽约后来结局不出所料让人难过 关乎梦想在不同地域 文化中起起落落 这一切在男女间的情感中表达刘烨抛弃了所有 赴他心中的最亮的灯塔 远在纽约的爱人 然后得到了心灰意冷的答复 然后似乎是很自然地车祸身亡 林志玲穿着红色精致的礼服痛哭 她生日会上说 生日穿红色 希望给自己带一点好运 然而这天 她失去了她心中一辈子的挚爱 似乎每段太深层次的爱情总是会产生一些发酵物 给这段情感本身会产生影响 甚至是毁掉 蓝一【刘烨】最后说 当你终于找到 你一辈子要找的人 发现你还是深深地爱着她 那种爱 既是亲情 友情 也是爱情最欣慰的是 这种感情是一辈子的 最可怕的是 这种感情远远超于一切电影本身就是源于现实 放大夸张那些存在的现实现象 引起共鸣的电影 让人有情绪咬嚼的电影 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 外国友人的角色和原配的角色让人心疼 似乎每段让人虐心的情感中总会有那么两个人 他们就像是局外人 却又被线远远拉在后面 有想说的就说了 乱七八糟也别介
情节很跳恸。
片子本身很好,但有明显的衔接问题,不知道是不是片长受限剪辑使然。
茉莉太纠结了,正是因为她的摇摆不定,两位男主角才更辛苦。
蓝一妻子的放手,终究和他爸爸一样没能成全另一半的幸福。
蓝一最后很冤,内心的独白却没有人知道。
男二,那个外国人,就好像小时候的蓝一不停的追逐在茉莉的身后,也许会是一生,不同的是,他永远住不进她心里,最多只是一直的陪伴。
给志玲姐姐的身材打2星
画面一级棒,不愧是师从杜可风,故事很简单,不过我很喜欢,让我想到《多数人死于贪婪》这本书和《情人》这部韩国电影。爱而不得……
觉得林志玲的演技还是很大进步的,尤其是在餐厅门外吼的那声你在哪里,难得她刚好到位,不浮夸
无聊。
竟然被盗号就是为了给这电影打5星啊。。。丧心病狂啊。。为了报复打个1星,反正有林志玲的电影大家懂的。
五个小时的飞机,看了这么一部电影剧情有些迷乱,交代也不清楚但我讶异于国内的爱情题材也到了这样美式的地步了不过,中国人对于美国的向往,一直如此
刘烨就是一个大渣男呀!林志玲好美。但是我记得最后电影散场时大家都很唏嘘,内心os:到底想要讲什么哦!
你们看看现在中国电影都在干些啥。故作文艺讲狗血爱情故事。
全给杜可风了
因为刘烨直接给了两星,有故事但不会讲,为什么非得把男主整死啊!
女主对爱情的处理方式令人咂舌。刘烨的表演单调至极,丝毫没有让人进入角色的感觉。但片中志玲姐姐还是挺美的,展现了多角度的女性魅力。
当你找到一个人,那种感情好像亲人,朋友,是一辈子的感情。
无意中点开了一个懵比的片子。
本片的厉害之处在于导演能将每一幕都拍成过场戏,全片弥漫一股分分钟让人拔腿离场的散漫和分裂的气质,可当你无聊到昏昏欲睡时某名模突然拔高的嗲音又堪比闹钟。简直比同类型的《一生一世》更让人忍无可忍。
豆瓣得分低,还是点开看了,一看就欲罢不能😌。文艺片是我的菜。而且,这故事就像戳到了自己。
林志玲这角色太婊了吧,拿着大款的钱养备胎,还把大款玩死了。又是一部一生一世,我就知道刘烨会被车撞死。
"You know sometimes you scare me, the way you talk, it's like you're gonna be gone again."
画面很美,但剧情有点错乱,不知如何评价茉莉了。
不说演技,志玲很美、纽约秋色风景很美,刘烨形象不搭。剧情各种不靠谱,结尾狗血无比。抄个经典爱情片的路子就那么难吗?
志玲姐姐美颜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