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已经是凌晨3点56分了,刚看了看熟睡中的女儿和老婆,女儿刚满7个月,又踢被子了本来想去洗澡睡觉,以后再找时间写的,但觉得,有些感觉过两三天又是不一样,反正明天又是带孩子的一天的,干脆再熬一下写完再睡吧。
最近一个多月都在熬夜,并不是工作有多忙,相反,是工作太闲了,可以说没工作,到了30而立的日子了,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其实更多地做给妻子看,毕竟跟大多数人一样,房贷、车贷还是每月要还的,还有刚出生的女儿,想想都头疼,但自己的性格,其实就是懒惰,总想不出什么好出路。
从小就喜欢熬夜,特别是熬夜看电影,夜深人静,特别有感触,今晚找对电影看了。
有点扯远了,回到观后感。
还是老规矩,剧情不一 一讲述。
电影挺感人的,特别是能感受到那份母爱。
碰巧,之前看了宫崎葵的另一部作品——《只是爱着你》,所以一看到宫崎葵在电影里面饰演一名母亲,反差有点大,但不愧是“日剧女神”,演技还是有所保证,另一名女主桥本爱演技也是好评,把内向女孩的性格发挥的游刃有余。
好像离题了。
电影有几个泪点,印象较深的是母亲送出嫁女儿头纱那段,母亲为女儿戴上完成缝纫的头纱,简直了!
还有父亲拖着女儿的手走仪式那段。
本人母亲也是因病走了快10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不过我母亲没写什么信给我,印象记得高中时写过,不过不太想去回忆,哎,怕自己伤心吧。
剧中母亲真的挺了不起的,用另一种方式陪伴儿女成长,开始还以为儿子没信呢真正擦眼泪的是父亲拖着女儿的手走仪式那段,虽然自己的女儿才7个月,但是一想到自己也有出嫁女儿的那一天,还是没忍住。
年纪大了,还是慢慢喜欢看这类亲情、爱情的电影。
晕,我是找爱情片,怎么却找来一部亲情片呢?
算了,高分还是有道理的。
世上估计只有母爱才是最纯粹的,毕竟每个人都是从自己母亲身上的肉,那份感情是无可替代的,童谣一直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还好,剧中女主还有她弟弟还有个好爸爸,一直让他们两姐弟感受到家的温暖。
结局算是美好的,女儿找到一个爱自己的人,能照顾好自己的人,作为父亲也算是完成自己最大的心愿吧,当然还有一个还没懂事的儿子。
是啊,养儿(女)100长忧99嘛。
还是再想想有啥好出路吧,4点半,洗洗睡了。
电影值得推荐。
就算是亲爱的爸爸妈妈在你还年幼时就去世了,也不要消沉,不管他(她)有没有给你写生日卡片,她的爱会一直陪着你,只要你别将他遗忘!
他一定会希望你成为一个阳光的少年或少女,好好的走完你人生的道路!
以前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在知乎上看见一段话:我愿能再见你,或许我再见不到你。
但你的引力仍在。
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
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的永恒组成。
”你这个电影啊!
为什么这么快就演完了?
我好久没看过这么让我喜欢的电影了!
影片很好看前后呼应有泪点有笑点。
我印象很深的是十岁的纪子问妈妈“现在的日子是你希望中的样子吗?
你幸福吗?
”十年后妈妈在信中回复纪子“妈妈的生活并不是本来希望的模样,也有数不清的后悔和遗憾,但是对自己的人生很满意。
”突然明白原来不止是我的人生里有后悔和遗憾,更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的每一天。
她还告诉纪子“故事不只有一种,世上的故事多到数不胜数。
有多少种故事就有多少主角,你的人生只有你才是主角。
”我想我愿意把自己当做自己故事的主角,并用一生去诠释这个故事,希望它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吧。
专门择了20岁生日这天来看这部电影。
情节有些老套,叙事有些拖沓,选角不够美丽。
却无法阻止我的泪流不止。
剧里的爸爸妈妈是非常有仪式感的人,不论是生日野餐,又或是生日卡片,都是看重孩子每一步的成长。
其实女主人公特别像真实的我们,内敛,胆怯,被欺负不敢说话,上台就手心冒冷汗;有点小聪明,但比赛常常失败,不会是冒头的那一个,凡事总会棋差一招。
但我们却没有剧中那样的爸爸妈妈,在失败时鼓励,在离别时祝福。
不过吧,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我向往却不强求。
最后,我也好希望在这蓝天白云的六月,得到亲人最真挚的祝福呐w
《生日卡片》刚好有我的女神宫崎葵和桥本爱,所以对这部作品还是挺期待的。
加上这是一部很治愈的电影,无论是画面的色调,还是选取的场景(据说还有《你的名字》选景实地),或是故事的主题,都让人觉得无比舒服。
宫崎葵扮演的妈妈很温暖,一直帮助着女儿成长。
每年的生日卡片,除了带来生日的祝福,也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经历与体验,温柔的陪着她成长。
母亲芳惠给女儿写了十封信,一封一封皆是教女儿以女孩的姿态去追求、去体验、女儿也像学教科书一样十分配合,擦口红,想跟喜欢的男孩子接吻……而终于,女儿发现自己像是活在母亲的支配下,变得恼怒甚至责怪。
另一方面,母亲其实也想过放弃,因为她完全没法想象女儿每一个年纪的样子,她知道自己在同样的年纪里会做什么,但是女儿又怎么会经历同样的人生?
电影的温暖之处,除了母亲每年的信带给孩子们的温暖,还有父亲。
他小心地照顾着他们,掩盖弟弟不甘的哭声,以及那一个个微小的表情。
父亲与弟弟是很温暖的人,在家准备好庆祝的晚宴,在楼上偷偷观察她回来时的表情,慌乱撤掉庆祝饰品时的样子真的让人忍俊不禁,那个古灵精怪弟弟的灿烂笑容和母亲一样暖心。
家人都从不同的角度照顾着彼此,让彼此继续前行。
当然妈妈的信偶尔也会为家里带来一些小插曲,决定出去环岛的弟弟就让老父亲操碎了心。
片子中有很多呼应的地方,让人觉得那些温暖的事再加深、再绵延。
纪子从小就是一个内向的人,在母亲的影响下看过很多的绘本,所以她的问题也是与众不同的。
她问母亲“每个故事都有好人坏人与配角,自己可不可以不当坏人,只当配角?
”母亲的回答,温暖而深刻:“故事不止一种,有多少的故事就会有多少的主角,你的生活,你就是主角,别担心,你肯定会做到的,你一定会成功的。
”这也影响了她后来坚持参加知识竞赛,也和曾经胆小内向的自己和解。
生活会一步一步的前进,我们能做的便是按着自己的节奏,去尝试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就算最后与当初的人走散,最后没有如愿的达成目标,那都将是不可多得的经历与回忆。
这是一部很细腻的电影,我很喜欢的一个细节是纪子在自己19岁生日那天和爸爸吵架后,给喝酒后在沙发上睡着的爸爸盖毯子,镜头里爸爸左手无名指上一直带着和妈妈的银色结婚戒指,细水流长处最是动人…… 很喜欢这部电影处理决别的方式,仿佛生病了到最后不得不离开的那个人,从来没离开过。
大概没有父母想要缺席孩子的十岁、二十岁、恋爱的年纪、结婚的年纪、为人父母的年纪。
电影用了生日卡片这样一个处理方式,把沉重的伦理关系演绎得温馨而又纯粹。
电影故事虽算不上惊奇,也没有大起大落,但沉浸其中还是被深深治愈。
影片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看到纪子婚礼的最后一幕。
当她收到去世十多年妈妈写给她的花嫁信时,我爆哭了五分钟。
影片的时间线巧妙重叠,芳惠坐在病床上一针一线地编着给纪子结婚用的头纱,想象亲手为她戴上然后目送她步入婚姻殿堂嫁给心爱之人,那束光打在芳惠身上,我竟不知该如何言语那种温柔和满足,那一刻又有谁能想到她已是将死之人,我们都好像忘记悲伤,只有母子之情愈演愈烈下的幸福。
整个电影都太温柔,太温暖…… 看完后,再结合我曾有幸观看过的日本电影,无论是温情慢调的《记我的母亲》、还是催人泪下的《小花的味增汤》、或是直击人心的《东京塔》,都让我再次深刻地感受到了日剧就是让你认清生活后,继续热爱生活。
影片中妈妈留下了向日葵种子,屋前孩子们种下的向日葵,它向阳、生机勃勃、笑意盈盈!
也许生与死就应该是这样,淡淡的哀伤,浓浓的思念,久久的传承。
如片尾所唱“向日葵正盛开,只想凝视着你,想把你特有的光芒送给我至爱的人,春夏和秋冬相继造访,不管何时你都是我的太阳!
” “我叫纪子,二十一世纪的纪,孩子的子,这是我父亲替我取的名字,意味着我确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
爱你的人,无论身处何方,都不会改变对你的关心,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给你陪伴,就像影片中的母亲,她只是换了个方式,继续陪在孩子身边,参与他们的生活,不缺席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影片开始,女主说:“纪子是爸爸给我起的名字,21世纪的纪和孩子的子。
意思是我在这个世界真实的存在着。
”女主人公纪子从小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非常喜欢看书,阅读量惊人。
学校组织知识竞赛,班上老师选了纪子作为女生代表参赛,这引起了其他女生的嫉妒和不满。
妈妈一直鼓励纪子,希望纪子可以认真比赛,带她去了图书馆。
在那里,纪子问妈妈:“故事里都有主角,坏蛋和配角,对吗?
”“我不当坏人,只当配角可以吗?
”妈妈回答:“故事不只有一种,世上的故事多到数不胜数,有多少种故事,就有多少主角,你的人生,只有你才是主角!
”后来纪子拿起了芥川奖获奖书架上的一本书,问妈妈这本书是什么意思。
那是一本叫作《苍氓》的书,妈妈解释说书名的意思是那些努力生活,直到去世的平凡人的生活。
纪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也许她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纪子的性格软弱,由于在比赛前被女同学们嘲笑和威胁,导致了比赛时她不敢作答,最终失败。
回家的路上,妈妈牵着纪子的手,安慰纪子并鼓励她:“你拥有未来,一定会成功的,你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纪子却反问:“那妈妈呢?
现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
你幸福吗?
”“求你了,不要对我抱有期待!
”妈妈听了之后很伤心,也许当时她已经知道自己在这个世上的时日不多了,说了句“对不起!
”,眼中含泪,跑开了。
故事开篇,坐在病床上的妈妈在做针线活,听见纪子来了,立刻停住了手上的活,把盒子藏起来了。
两人在看电视里的知识竞赛节目,妈妈答对了很多题目,两人欢呼雀跃,纪子鼓励妈妈参加比赛,还和妈妈一起绘制了申请卡。
但是敏感聪慧的纪子在心里也明白,妈妈的病是不会好了。
纪子十岁生日时,一家人去野外露营,给纪子过生日。
餐桌上,妈妈送给纪子一张生日卡片,并许诺每年纪子的生日都会给纪子送一张生日卡片,直到纪子20岁。
镜头一晃,回到家的纪子先拜了拜放在桌上妈妈的遗像,说了句:“我回来了!
”接着弟弟和爸爸做了同样的动作,纪子和弟弟期待着爸爸拿出的一个粉色纸盒做的信箱,紧张的纪子伸手去摸,发现信箱里真的有一封信,激动地跑回屋里,她要悄悄地看妈妈都写了些什么,卡片上写到:“对不起不能陪在你身边,真的很抱歉,但是妈妈会远远的守护着你,你20岁之前每年生日,妈妈都会给你写信,每年都要期待哦!
” 于是从纪子11岁开始,每年生日都拿到了生日卡片,生日卡片的内容也是每年都不同。
有教她制作好吃的巧克力蛋糕,鼓励她做一件有趣的事情,更好笑的是,妈妈教正在青春期的女儿如何亲吻。
从这一张张生日卡片,可以看出妈妈有多用心。
妈妈知道无法参与纪子的生活,但却从未曾缺席过她的成长。
妈妈在用心守护陪伴着纪子,离开纪子时,她才十岁,但妈妈尽全力幻想着纪子未来的人生,她会遇到什么样的事?
如何度过青春期?
她会想什么?
这每张生日卡片都包含着妈妈的浓浓爱意,她也希望能亲眼看着女儿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可无奈上天不给她机会,她只能用这种方式陪伴着女儿,给她鼓励,见证她的成长。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纪子是幸运的,她一直生活在爱里。
有无微不至为她着想的妈妈,有沉默寡言,但深深爱着她的爸爸,也有经常和她拌嘴,但心里却关心着她的弟弟,后来遇见了真心喜欢她的男朋友。
而她也在爱的滋养下,从一个胆小怯懦的爱哭鬼,成长为了一个勇敢自信的女孩。
妈妈是影响纪子的关键人物,纪子也许从小就明白自己比不上妈妈,妈妈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而她平凡渺小,所以她不想让妈妈对自己抱有太多的期待,因为她害怕妈妈会失望。
纪子17岁那年生日卡片上写着让纪子完成一项任务:去妈妈的故乡,和妈妈的初中同学们,挖出他们当年埋下的时间胶囊。
纪子照做了,去了妈妈的故乡,遇见了妈妈当年的同学以及好朋友沙织阿姨。
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妈妈的故事,知道了当年的妈妈成绩好,又是学生会主席,还很受大家欢迎。
自卑的纪子在和爸爸通电话时说:“我到底有没有跟妈妈一样的基因啊?
”爸爸鼓励纪子说:“纪子,你就是你,别在意这些事情了!
”纪子开始时不明白,妈妈叫她去小岛上的意义是什么。
但后来在了解了当年妈妈与沙织阿姨之间的事后,她明白了,妈妈在教会纪子在友谊中要学会原谅和体贴对方。
20岁时,妈妈在给纪子的生日卡片中写道:“妈妈的生活并不是我本来希望的模样,我也有数不清的后悔和遗憾,但是妈妈对自己的人生很满意!
”这让纪子回忆起自己当初因为胆怯而失败了的那次知识竞赛。
在男友的鼓励下,纪子报名了一档知识竞赛节目,通过层层考试,在纪子的坚持不懈下,终于获得了参赛资格,她参加了这场比赛。
虽然最终并没有成为冠军,但也完成了自己的愿望,勇敢的答题,自信地说出答案。
与此同时,她也收获到了爱情,男友向她求婚了。
尽管爸爸极不情愿,自己的宝贝女儿要嫁人了,但是看见两人是真心相爱,男孩虽然家境贫寒,却努力向上,最终还是妥协了,拜托男孩以后照顾纪子。
婚礼上纪子意外的收到了妈妈写给纪子的又一张卡片。
这张卡片在给弟弟的最后一封信里面,让弟弟在纪子结婚当天给纪子看。
纪子打开,上面写着对她的新婚祝福,并送给她了当年自己亲手做好的头纱。
妈妈无法参加她的婚礼,但也有考虑到这件事情,人生的重要时刻,怎能少了妈妈的陪伴呢?
原来当年妈妈在病床上做的针线活是这件头纱啊!
带着妈妈的祝福,纪子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那种独特的陪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是爱吧,爱到细微处都惦记着你,爱到不愿错过你人生中的各种时刻,这份陪伴特别,而且感人。
主人公纪子在这样的陪伴下成长起来,变得自信大方,勇敢而且坚强。
陪伴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不是那种一蹴而就的震撼,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潜移默化中给你向上的力量,指引你走上正确的方向,度过平凡却不平庸的人生。
就像影片中妈妈对纪子解释“苍氓”的意思,努力生活,然后死去,平凡人的故事。
很平凡,却又充满了感动与感激的一生。
那些脆弱而停不下来的笑容与泪,不经意间写下的都是你和我的故事。
你就是你人生的主角。
中国的教育,都是要谦让,低调,不争不抢。
导致很多人缺乏足够的竞争意识以及内外自信心。
母亲也很像我们眼中的完美妈妈,妻子,朋友。
她是如此的善良,温柔,有主见,正义。
我有的时候觉得如果我的妈妈能这么好的话,我也不会遇到困难这么消极,也不敢和她说。
但是想想,觉得既然你不能拥有的话,你就让你的孩子拥有吧,让她能够在温柔和爱中长大,这将会是多么幸福的事~所以努力让自己变温柔变积极吧
人生没有完美,是看完这部片最大的感受。
10岁的纪子在比赛上一题都没有答对,妈妈的病没有好去世了,纪子的初吻成了14岁的幻想,弟弟的棒球比赛输了没有进入国家队,弟弟三次高考都没有考上大学,25岁的纪子没有赢得知识比赛的决赛和地中海游。
但同时,就像妈妈说的,图书馆里的书那么多,每一本都有故事的主角,而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按照妈妈留下的信,纪子从10岁长到了20岁,妈妈也终于回答了她10岁时的问题——你幸福吗?
妈妈这一生也有很多的遗憾,但最大的幸福是遇到了你爸爸。
25岁的纪子结婚了,和14岁那年没有在夏日祭烟花下接吻的那个男孩。
妈妈留下了亲手绣的头纱作为礼物,美极了。
那些生命中平凡的日子,只要心中有爱,就像郊外的蓝天白云,就像在海边的迎风骑行,就像院子里的向日葵,每一刻都在熠熠发光。
剧《生日卡片》堪称是一部经典治愈系影片。
主人公纪子内向消极,母亲则乐观向上,但却因病早早去世,只能以生日卡片的形式,把自己对生活的态度,热情传递给女儿纪子和儿子正男。
纪子和正男,在每年生日的时候,都能收到母亲的信件。
虽然母亲已经去了天国。
你能想象吗?
一位母亲,在病榻之前,如何想象孩子们每一年的变化?
比如教女儿打扮,教女儿初恋,教女儿去做义工,教女儿去体验一切,一个母亲认为女儿应该去体验的人生经历。
很可能,母亲其实并不在意,女儿究竟取得了怎样的世俗成绩。
但她始终希望孩子去用心体验。
人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到会自己吃饭走路,学习,每一步牵动着父母的心。
比如小时候,纪子因自己在知识问答上的天赋,被老师选送去参加比赛,却因为同学的嫉妒和责难,而放弃比赛。
这样类似的经历,可能很多人都有过。
究竟是畏惧同学,还是对比赛的胜利毫无激情?
亦或是怕被同学嫉妒,害怕问对台下的观众的心态,远远大于比赛成功后的快乐。
所以当母亲试图激励纪子的时候,纪子是对妈妈说:”我还是当配角好了。
“”那妈妈你呢?
现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
”
潜台词大约是,人生那么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吗?
如果努力了还不成功,为什么我还要去努力呢?
努力这个行为究竟是不是划算的?
这真是个致命的问题,纪子的妈妈一时无语。
谁的生活会不留一丝遗憾?
会永远心想事成?
人生究竟要不要努力,导演真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在后面的剧情里,让纪子去参加了电视台举办知识问答竞赛。
在整个竞赛过程中,曾三次面试落选,曾出现乌龙,最后在距离成功一步之遥的时候,终于失败了。
但纪子很开心。
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包括母亲离开世界后的成长,让纪子逐渐体悟到了一些生命里最珍贵的东西。
网上有这样一个人生感悟,一个活了九十几岁的老奶奶,人老了之后,很多事情都会忘记。
到了最后,一个人真正能想起来的,是那些让自己流泪、激动、高兴甚至羞愧的瞬间。
半藏认为这些瞬间,就是人生中最有价值,最值得珍藏的生活体验。
里面蕴含了每个人独特的人生真谛。
努力奋斗,固然有可能失败,而且成功也未必是最终极的意义所在。
但在努力中,你可以知道,上帝在自己这一辈子,究竟留有什么样的命运底牌。
在翻开命运底牌的过程中,你会逐渐体悟到自己独特的人生真谛。
午夜12点,报时钟响起,城市的一隅,属于一家食堂的时间开始了。
菜谱只有猪肉套餐,但你想吃的都可以点。
——这是来自日剧《深夜食堂》的开场白。
对于吃货来说,言外之意就是你想吃啥,就可以点啥,只要老板会做!
于是《深夜食堂》系列剧就成为了吃货必看的“美食地图”。
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在食物的香气里,在深夜特有的幽静和食堂内的袅袅暖意间,一出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被娓娓道来,于是《深夜食堂》系列剧便成为了同时满足味蕾需要和情感需要的日常调剂品,1-4季都是高评分和好口碑,让人欲罢不能。
一档美食剧集也能拍出深情的味道,貌似这就是擅长煽情的日本导演会做的事儿啊!
不过,今天我们讲的不是《深夜食堂》,而是《深夜食堂4》其中一位导演吉田康弘的另外一部电影作品——《生日卡片》
导演:吉田康弘编剧:吉田康弘类型:爱情;亲情主演:桥本爱,宫崎葵片长:123分钟导演走的依旧是温情路线。
这次讲的是一个离世的母亲用生日卡片陪伴女儿成长的故事。
片中,宫崎葵演了一回桥本爱的妈妈。
“11岁-20岁,纪子每年生日都会收到已故母亲的一张生日卡片,这是母爱在另一个世界的延续,陪伴着儿女成长,最后那封信和母亲亲手做的头纱真是让人泪奔。
”
“母亲对女儿的意义,女性间的羁绊是细腻的。
从小女孩到少女,心灵上所面临的不同转变,一个个节点,母亲的引导作用会更让人安心。
”
“从标题到电影都写满了「套路」两个字,但即使是套路,只要认真拍了,真的还是一戳一个准啊!
”
总而言之,这部片的重点就在于满满的套路但依旧戳心。
女主角叫铃木纪子。
这个名字是父亲给她取的,21世纪的“纪”加上孩子的“子”,取作纪子。
意为她在这个时代真实地存在过。
纪子还有一个弟弟,叫正男。
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但纪子十岁那年,母亲患了绝症。
她们爱看一档叫「Attack 25」的问答节目。
纪子生日那天,妈妈出院和全家一起到野外郊游。
这是母亲在世时,为她过的最后一个生日。
妈妈送给纪子的礼物,是她亲手缝制的手帕和一张生日贺卡。
妈妈还答应纪子,每年都会送她一张生日贺卡,直到她长大成人。
妈妈离世前,把生日卡片和礼物都准备好了。
每到纪子生日时,爸爸便把卡片转交给她。
11岁,礼物是向日葵种子。
她和弟弟种下葵花籽,期盼漂亮的花朵在庭院里盛放。
12岁,妈妈写的是巧克力麦芬的做法。
纪子参照说明做出的巧克力麦芬,在班级里大受欢迎。
13岁,妈妈让纪子试着翘课,一个人去看场电影。
14岁,妈妈送给纪子一支口红并留下详细的初吻指南......这是多少处于青春期的激动少女梦想中的妈妈的样子!
到了17岁,妈妈拜托纪子完成一个愿望,去故乡小豆岛。
纪子见到了她生前的朋友、同学和闺蜜,也了解到妈妈不为人知的过去。
但到了19岁,纪子突然有了自己的情绪。
她不想再看妈妈的生日卡片,觉得自己被妈妈的想法束缚了。
叛逆期的心理描写可以说的是很真实了。
她因此跟爸爸发生争吵,一气之下离开家。
正当她情绪低落时,在路上碰到初中喜欢的男孩。
男孩正在一家拉面店当学徒,两人在店里聊了很久。
在交谈中,纪子才发觉自己的行为太情绪化了......
回家后,她看了生日卡片。
从信中,终于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
纪子曾鼓励妈妈去问答节目,但妈妈一直因身体状况无法参加。
为了完成妈妈的梦想,她参加了「Attack 25」......在纪子结婚这天,她收到妈妈的最后一张卡片。
这就是本片最大的泪点,没有之一。
因为妈妈送给纪子的结婚礼物是离世前亲手编织的头纱!
十年,一张张卡片,弥补了纪子缺失母爱的时光。
生日卡片穿越时空,串联起母女之间的感情,陪伴她成长,给予她力量。
当然,《生日卡片》这部电影除了满满的温情,还有不少引人发笑的小细节。
比如姐姐和弟弟之间的小趣味——姐姐遵照母亲信里的指示抱着枕头偷偷练习“亲吻”的时候,一不小心被冲进来的弟弟看到,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小时候的弟弟可爱极了!
)为了出去“浪迹天涯”,弟弟常年不着家,于是即将结婚的姐姐直接在电视节目里面向全国观众呼喊弟弟回家,你老姐我要结婚了!
这波操作真是6666666啊......
姐弟俩的爸爸也是一个温情与有趣并存的父亲角色。
尤其是当弟弟执意要远走高飞的时候......是直肠子没错了。
一直下雨的周末,一部集温情与趣味于一身的岛国暖片更配你哦!
葵才31岁啊,就已经从人妻演到母亲了,还是期待演一次二阶堂她妈,哈哈哈。汉子瘦下来之后颧骨高了脸型稍微有点奇怪啊。过去的母亲写给未来的母亲,现在的母亲写给未来的女儿。就像母亲说苍氓,人这一生啊,太短了,也太平凡了。
我一直以为这个讲的是关于变性人的故事 因为我把封面的桥本爱看成了戴假发的松山研一
剧本一般,桥本爱的演技可以再突破一下
3.5题材实在是常见,内容在平淡与狗血两大阵营徘徊,不过一切并不影响被感动,尤其是婚礼女儿穿上嫁纱背影至回头那一刻.日漫的天空与清新的风扇,追梦的乐队永不停歇.
可有可无
宫崎葵和桥本爱主演,一个妈妈对孩子的爱,对家庭的留恋,妈妈给女儿的生日卡片陪伴着女儿走过人生的每个阶段,最后是结婚。女儿也帮助母亲完成遗愿,感人的电影。
依旧喜欢桥本爱,这次还get到了宫崎葵!虽然是能猜得到的日式小清新但看着人心里还是挺温暖的。PS动森真的好还原啊,针线盒一模一样,还有花火大会的发光头饰。
很努力的普通人的生活。日式温请,当风光片看都可以的。选角好厉害,初高中都蛮像桥本爱的啊
努力地,拼尽全力地幸福。
作为一部剧情向的治愈系电影恐怕是不合格的,亲情、青春、成长这些能讲的东西太多却似乎都没讲完整……
温柔的人就是天使啊~葵酱太美了
3.5星。俗套片也能拍出花儿来。
温暖。男主像元斌和沙宝的合体
抱歉 只記下了長野縣諏訪市 以後要去一次 我對橋本愛的審美只能是靜態的照片 她一動我就覺得不美了(除了小森林)
本应很悲伤但实际很温情的电影。亲情,爱情,都十分舒缓。小葵转眼间已经是一个母亲了。谷原章介、田中圭客串并扮演了自己。
從未缺席的愛以及被愛所包圍的成長過程,非常輕松治癒的小溫情。
很感动,虽然老套
不好看
演员挺好看的,电影也很温情。
两星半。柔美的影像,有爱的家人,从小到大都莫名烦人的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