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简单概括为,友情跨年龄中国版《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大表姐的封后之作,值得推荐)。
主题惊人的重合度啊,通过舞蹈或其它事业去改变命运,去重塑自身的精神状态,去重新寻找自己内心最重要的东西。
大概剧情可以看到好多片子的影子,好闺蜜重聚,挑战不可能,曾有很多经典,比如《少林足球》中的师兄弟踢球,《梦女孩》的闺蜜组合分分合合,《怒放》中潘粤明的乐队等等。
虽然同样剧情构架的成功经典很多,但是这部片的短板还是很明显的,既导演在整部电影里的手法还是 十几年前港台剧的模式,通过肥胖丑化女主,并夸大社会的不包容,最后完全无理由的励志,话说,连扶着站起来都要集体喊口号加油,仿佛是七十年代的狂热一般…… 艾伦虽然是主演,而核心并不在他身上,当他的戏份有所削弱的时候——别忘了他可是担任着全剧的笑点发动机,整部剧的笑料随着艾伦的弱化也被弱化了。
三个女配从一开始的少女时代,一瞬间变成了中年妇女,各自有各自的苦恼,这个时候剧情给出了一个缺口,就是女主戏剧化的苏醒,产生了矛盾冲突,从这点看其实很有可以发挥的。
那么如何塑造他们呢,以女主为例,最深刻的印象真的不是最后她的飞翔,而是胖和幼稚,虽然剧中因为事故的原因,她的心智是十几岁,所以理所应当说的话、做的事会显得很幼稚,但是啊,这种不协调的确是给观众的第一深刻印象,有多少人能去考虑剧中人的设定呢?
丑化肥胖+孩童心智的结合给人并不是美的感受。
当然这种设定并不代表失败,出色的剧情一样能让我们感动,起码是一个我们可以相信的剧情,塑造一个真实的人的坚强,她可以忍受痛苦,而不是感受不到痛苦…… 剧中点题的还真是一头大象,说实话没做啥起承转合的作用,作用主要是卖惨。
这部片亮点其实也蛮明显的,比如它的歌舞片段,颇为带感,可惜时间都很短,其中配角白糖对女主的感情也是蛮让人感动的,有点百合哟。
片中说,人总有赢一次的机会。
的确,不过我认为应该先赢肥胖一次吧,真的。
这是一部很感人的励志片子。
热爱跳舞的黎春夏不幸遭遇车祸,变成植物人15年后竟奇迹般醒来,激素治疗后变成了200斤大胖子,行走都成问题,当笨拙的她回自己房间连门都进不去时,她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准备自杀时,那些儿时同伴并没有放弃她,陪她共同参加舞蹈比赛,一步步走出逆境。
在她沉睡的时候,她的同伴都在试图唤醒她,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不容易,需要用心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才能开花——实现共同的梦想。
让我感动的还有父亲的爱,春夏爸爸举债治疗,没有放弃孩子。
当别人提出让孩子早点进入成人的世界,春夏父亲没有强迫孩子做什么,而是自己扮小丑去为孩子争取园里名额,看着春夏每天练习大象舞蹈,他默默地支持,决赛舞台上摔倒了,鼓励孩子站起来,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
还有皮老师的父亲多么反对跳舞,可在生活细节中他每次都等孩子回来再动筷,再晚都留饭,最后一幕父子冰释前嫌相拥太感动了。
这就是人间最美的感情——亲情,亲情是爸妈额上增加的白发,是爸妈眼中无限的关心和盼愿;亲情是黑暗中的一束灯光,给我们无可替代的家的感受和温暖。
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我们要珍惜
在完全没有打算的情况下看了这部片 没有那么差啊 给差评的人是有多见多识广品味不俗呀 在剧情的转折和人物的塑造上确实有不那么完善的地方 但是小人物的又可怜又可笑的地方也是拍出来了啊 我还是被感动到了 在一些生活情境下 我们何尝不是那头又笨拙又不知所措又努力struggle的大象呀 而且结尾挺不俗的 他们没得奖 而且得不得奖也不重要了 因为最重要最给予希望的反而是和朋友们一起努力的自己呀~
挑选这部片子时以为是个喜剧来着,没想到自己会被这有些俗套剧情的电影给感动落泪,仔细回忆似乎没有泪点但不知为何看到那个画面不自觉心里就会扎一下,落泪好像也就顺理成章了。
听医生说春夏虽然醒了,但心智还停留在13岁时,我就不自主的开始代入,开始想一个刚初中的孩子躺了这么多年,完美错过了高中大学的时光,就要急切地被迫进入成人的世界,那是怎样的不安惶恐。
这个原本熟悉的世界变得那么陌生,自己也不知如何融入,我是带着这样的共情看完这部电影的,或许剧情是挺俗套,常常能猜到结局。
但电影中一些小点还是勾起了回忆带来了泪点。
记得有一个情节点是四人都有的一个发卡,我看着觉得有点好笑又感动。
好笑是因为觉得这个发卡真心幼稚,感动是因为作为一个女孩最能理解这种小时候,总爱留着一些无用的小东西,那怕自己用不上只留在小盒子里,多次搬家仍舍不得扔掉的感觉。
我现在还留着小学同学送的钥匙扣,从来没有用过,和这个朋友现在也没了联系,但就是一直舍不得扔掉。
因为每个这样的小东西背后都有一个人,一段时光和记忆中的故事。
长大了,和那些人走散了,但看见这些小东西还是会想起,不一定想联系,但还是不想忘记。
还有三个画面也是一下戳到泪点,一张是芊芊和儿子母亲一桌吃饭那个画面,我自己都能给芊芊脑补出她一个单身母亲还有一个生病妈妈的不容易,一张成小果一家吃饭,她还没等爸妈说完就急着先保证先下承诺的不安无奈,还有一个是电台主持人说他已经好久没有粉丝的那一段。
我都能想象到时光推着我们走的感觉。
喜欢这个电影还因为电影中有很多我以前也有过的行为,小果看的那个网球王子动漫书,我也追过,喜欢张国荣的第一首歌就是莫妮卡。
电影有好多细节不值得推敲,好多地方为了煽情而煽情。
但是就为了春夏一直作为一个胖女孩儿而努力,而不是一转身就换一个瘦瘦的女孩来说她减肥成功了,这部电影就值得一看。
事实上虽然有一个浪漫的舞台,但她们的生活并没有产生实际变化。
只是沉重生活中一个美丽的梦罢了,但是做个梦又何妨呢?
感谢导演造了这样一个美梦。
从四个小姑娘的经历完全可以看出,网红才是这个世界梦想沉重的人的唯一出路。
你看,拼命学习,你考不过托福,没用。
钢管舞跳得力拔定海神针,没用。
靠自己的苦力,搓脚,送外卖,照样没用。
只有网红才有用。
表面上看你们为了舞蹈的梦想努力奋斗,抛洒了不少汗水。
但是有用么?
你最后得到的掌声是因为努力或者跳得好看么?
不是,是因为你像大象,却还要跳舞。
大家看的是什么,我也就不说了。
所以,这年头,怎么奋斗都不如网红,但是网红不是一种挥洒汗水换来的梦想,是什么呢,自己猜吧。
200斤胖子想上舞台 瘸子想跳芭蕾 看上去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可谁曾想过 他们实现了,也就是想告诉大家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 没想到评分会这么底 真的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如果你觉的生活很累 在你快坚持不下去 想要放弃的时候 就去看看这部电影吧,看了这部电影会让你觉得这世上有些事是可能的
其实当电影播放到黎春夏去找昔人三姐妹共同组建乐队,以及去找皮鲍十拜师学跳舞的片段,就已经基本能够猜到剧情的走向了,可以说本片的故事情节很老套,依然围绕着梦想这一永恒的话题叙事。
但还是能从本片中看到黎春夏四姐妹与皮鲍十从决定要努力认真跳舞,在决赛中获胜的那一刻起,就不再会被生活中各种困难的现实处境所束缚。
他们都敢于拼搏,敢于尝试,面对周围人的不看好,他们都选择了无视。
本片带着非常浓厚的喜剧氛围,也能够感受各个角色心境的成熟和成长。
致所有笨拙而努力活着的人 从下决心好好提升自己,断小说断游戏的第二天,感觉时间稍稍有些不够用。
也不知道之前那些大把大把用来看小说玩游戏的时间哪里来的,明明事情已经多的自己都做不完了。
《跳舞吧,大象》是我很久以前就想去电影院看的一部电影,因为题目可爱,也因为开心麻花团队。
现在逐渐改变了自己先去了解梗概的习惯,把自己交给导演交给这部电影,跟着演员一起走下去。
所以虽然一开始就猜到了皮老师深藏不漏,四小天鹅会因种种缘由再聚首,不过有一点差别的是,我在开始的时候想过,春夏是不是会瘦回去;皮老师会在结尾收获一段爱情吗;四小天鹅是否能够遇上一个足以拉他们出泥沼的交往对象等等问题。
所以会以丈母娘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出现在电影里的男性。
但是标榜自己独立生活的我,却在看电影时希望女主人公能碰到一个优秀男性,依靠婚姻关系改变自身阶层,脱离现有困境,这是不是也是传统想法的“女孩子,终归是要嫁人”的体现?
虽然我读了书,上了大学,接受了21世纪现代化教育,但是某些传统思想却仍在耳语目染中不动声色的影响着我的价值观。
就像我,曾期待能遇到一个人,可以带我去运动去接触我之前不敢接触的新事物。
踏出舒适圈,这是我给自己设定的第一个小计划。
努力去做那些让我感到困难的事,不管合理与否,先努力做好了来。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努力去活出想要的模样,那你想要遇到的人,看到的风景也在与你遇见的路上了。
《跳舞吧,大象》让我感觉很舒服的一点就是,四小天鹅没有获得冠军,也没有因此得嫁真命天子,芊芊的经济压力,小果的成材压力,白糖的处事方式以及主角春夏的社会适应力,并没有一场舞蹈比赛而彻底改变。
他们或许在比赛后还得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但是他们会更努力真诚的去活着。
就像皮老师和春夏说的:我们这些人,只要赢一次就够了,赢一次。
但是赢了一次之后,那种感觉会上瘾,你会想赢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以及接下来的每一次,一种更为积极地生活方式影响着我们。
我想,这是我从这部电影里收获的最好的感悟。
比较以前的励志电影, 通过一段时间魔鬼训练,终于赢得了第一,不仅在这过程中收获了美满的爱情,深厚的友谊以及富裕的资金,而且在赛后因此逆转了本身的屌丝命运,《跳舞吧,大象》更为真实具体,更为贴近你我生活。
一梦十五年,十五年物是人非。
再醒来,身材走样被人嘲笑;曾经唾手可得的美好未来变做现实中的一身肥肉。
什么都不会做,父亲还为了自己背了债…….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曾经擅长的是跳舞,具有优势的也只有跳舞,那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跳呗,继续跳呗,只要还能爬起来那就继续跳呗。
我很欣赏这部电影的一点是:不需要别人大段大段的说教,或者付出什么的来使主角们认识到继续的意义。
它是,每一个人,里面的每一个人,芊芊也好,白糖也好,小果也好,或者皮老师一家也好,每一个人都在竭尽全力的想要爬起来,爬起来在生命的舞台上再跳一曲。
结尾时,皮老师的谢幕,让我突然觉得,哦,皮老师圆满了。
至于皮老师和小师弟之间是伟大的革命友谊还是什么,那就交给他们自己去定义吧。
感情的事,向来只有两个人最清楚。
片尾时,一行字致敬笨拙而沉重地活着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但是生活很多时候要求我们足够乖巧灵活。
可是,不行啊,为了不负重前行就拼命往下丢东西,但是总有些东西是我们丢不掉的、舍不得丢的。
那份重量,也是我自己想要扛上的。
如同皮老师,我看的时候就一直想一直想:皮老师,一个能坚持舞蹈,在家人朋友不理解中考上大学,加入市文工团的这么优秀的人,若能把对舞蹈的用心放在其他地方,说不定他已经是一个普世者眼中的很成功的人了。
那他与父亲的矛盾也没了,他自己也可以活得不这么粗糙些。
但是不行啊,舞蹈,于皮老师,就像水之余鱼儿一般,离不开的。
一个混迹在破旧村房的人,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完整而漂亮的展示一支舞蹈,这证明,即使离开了文工团,皮老师也没有放弃过舞蹈。
就算是浑浑噩噩的耗过去,他也不曾落下过基本功。
一个人什么时候会仍守着某些东西不放开呢。
在他从不曾放弃的时候。
所以我喜欢这部电影。
就算一时看不到希望也不要放弃,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向每一位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跌跌撞撞的同行人致敬。
向自己致敬。
加油。
这人间该有两大难题:1.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2.个人意志强加于他人三观的人。
近来几日可能是此影片把版权卖给其他视频app的缘故,回复点赞评论踩的提示时常响起。
写这篇影评的初衷单纯的只是因为这是我此生看过的最烂的片子,那些评论说楼主言论比较极端的,明明自己也是知道这部影片绝对是属于烂片这一范畴的,知乎这是怎么了,现在的人都喜欢是非黑白颠倒不分才能显示自己的自命不凡了吗?
明明你们自己也意识到它的种种问题,明明这部片子确实很烂,明明就明明就……有些人就更奇怪了,电影本身都没看过只是因为我的言论开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判我的言辞,告诫我做人该给予烂片一些宽容,言辞不必过激。
不知道大家对这段话有没有莫名的熟悉感,文案措辞结构是不是像极了网络世界那么一堆靠着键盘去维护世界和平的键盘手。
现在是什么时代?
9102年!
言论自由都普及多少年了还有人跳出来管你骂电影这回事,你是活在封建社会多少年了,封建专治让你的同情心泛滥?
让你来告诫我言辞应该柔和一点,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舒适?
评论区内也有少许支持此影片的知友,说实话我觉得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也给予了足够的理解与支持,我并不觉有人觉得这部片子拍的好那他就是错的,就像是辩论赛,我们终其一切并不是告诉别人你是错的,而是用自己的理论与依据去拼那么一个证明自己论点相对而言更加被这个社会或者说大众思维所认可的,辩论,从来都不是为了证明其他人错误的过程。
网上看过这么一句话:“总有人让傻逼多读点书,就好像读书是做什么手术或者灵丹妙药似的,读完就没毛病了啥都解决了。
你看看读书对傻逼有用吗?
我看还得是活埋。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零一种哈姆雷特,我写的影评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各位知友不要强加你们的思想于我,我只是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没有平白无故的爱,也没有平白无故的恨。
这部影片让我觉得不爽,让我觉得我购买影院电影票花的不值得,这是我对它的恨。
那些平白无故喷我的人,我吐槽我骂部电影关你屁事?
有这闲工夫自己去看多几部电影写一篇能帮它洗白且被大众接受的影评不是更实际?
影评本身是仓促之下随意写的,逻辑思维和相关剧情评析实属差强人意,只是为了骂骂以泄“心头之恨”。
洗洗睡吧,明天又是残酷的一天呢点赞的小可爱谢谢你们最后一句:“活埋太残忍,我觉得枪毙这玩意更省事。
”————————分割线————————人生第一次走进电影院未等电影放映完毕离场的电影。
恶心的演员,恶心的电影立意,恶俗的强行励志,感觉到导演把我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一个二十几岁的人哪怕是失去记忆你的声线也该是成年人的声线了吧?
我听到女主那强行装嫩的恶心声音真的想吐。
励志电影我们看过星爷的《少林足球》,大鹏的《缝纫机乐队》,沈腾的《西虹市首富》,片子爆笑不断背后也能反映一些比较深刻的道理,有些人读懂了有些人读不懂。
但并不妨碍这类片子属于喜剧的范畴。
但这部片子是真的突破了我的极限,强行立足于生活却失去了生活中那份该有的艺术感。
一个小时的尬聊,期间无数次把我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和一个跳梁小丑一样在荧幕前跳着笑着。
我就不明白了,你们一群接近二十年没跳过舞的小丑仅仅因为你小时候一场车祸的缘故就可以去抨击其他人二十年的努力吗?
宏观方面的三观真的扭曲到了极致,人家都说艺术源于生活,从这部电影能看出编剧和导演的三观到底是得有多扭曲,一点点的正能量没有,还给电影打上励志电影,恶心死我了。
我说这部电影是垃圾,我觉得垃圾会和我抗议说我侮辱它。
全程闹剧,就和小学生写作业一样,完美离题成功给予0分评分,希望傻x导演再接再厉继续挑战国人影迷极限。
最后附带一句:“艾伦真tm不是个东西,烂片扎堆,脱粉再见。
”
差不多是想要拍一个中国版渡边直美的励志故事,但又飞扬跋扈想考北舞附中——一段夸张走形的校园女子黑道风云,又打LGBT擦边球——一个生吞苍蝇的恶意剥削结尾,还搞什么我是歌手综艺真人秀——枉顾智商、逻辑尽丧的生搬硬造,最后就像挂主角身上那绿油油的痔疮广告——没见过这么自甘堕落的植入玩意。还有那大小象,敢再假一些吗?所谓的情怀,加油、站起来,真应了一句话:没有贩卖,就没有伤害。
最后的莫妮卡好看。
比预期好很多,至少一部认认真真拍出来的励志片,偶尔还是有打动人的地方,不过确实是一部与观众预期和题材选择不成正比的电影。它既不是一部爆笑喜剧,也不是一部舞蹈电影,甚至情节上对于心志13岁的28岁胖子的设定都没有好好利用,或许影片目前糟糕的票房那个表现就是源于这些地方了。但是不消费胖子,为LGBT群体发声,都是在显出导演对于弱势群体在如此的审查制度下最大限度的关怀,可惜是的是,这个市场的观众对于理想主义的需求远远没有笑料那么大,如果本片是一部台湾小成本应该会出色很多。
我觉得很好看,一点也不鸡汤啊。十五年没练跳舞的人再信誓旦旦也必定赢不了别人的一直苦练,一根筋太耿直的人也常常会被社会的游戏规则淘汰,很现实啊。但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为什么不能心怀一些小小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呢,至少对于在痛苦中挣扎的人或是被社会挤到边缘的人,是幻想也是希望啊……
有些地方比较刻意,还是有提高空间,但整体来说是低迷暑期档的小惊喜,从片中可以看到好几部电影的影子,《跳出我天地》、《立春》、《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娘炮”对于传统masculinity的冲击,有小镇追梦文青的压抑、苦闷和无奈,还有丑小鸭努力也成不了白天鹅的现实。喜剧的糖衣冲淡了很多现实的触目惊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作者隐晦的表达也很不容易了,值得鼓励。人生可能就是赢不了,但尽兴就好。
2019/07/26 不燃不好笑,关键是拍不出loser哪怕是逆袭一下下的燃点
为什么我还坐在影院,因为我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但是我真的是如坐针毡。
年纪大了,泪点总是莫名其妙。知道它荒谬,知道它不好,但也有那么几个瞬间画面,镜头和音乐的配合还是打动了我。辛劳的父亲,遗失的十五年,如果不是电影,一定残忍的可怕。
我觉得这是一部完全不干,非常可爱搞笑的电影。人的成长过程当中或多或少总有梦想,我们为之付出了努力汗水,但是并不是说一定要成为一个世界冠军。更多的去关注小人物付出而不得这一个层面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当最终这些小胖胖们没有拿到奖杯,我觉得是最最合适的结果。胖胖的女孩子皮肤好,五官精美,比那些排骨精好看很多啊!我觉得这是开心麻花里自然不做作的一部好作品。
看到評分這麼低有點意外。除了最後站起來的煽情手法有點過於老套外,其他即使的老套路也因為演員而有新的感動,艾倫這一次的喜劇感比以往更好。我也不覺得電影是在消費肥胖者和lgbt人群,只能說現實遠比電影來得沈重,看個電影大家就不能快樂點麼?
【C+】泪点和尬点一样多,其实它和银河补习班有一样的问题,“教学”方法相对于现实不太让人信服,但好于前者的地方在于,《大象》挑明了告诉你,我就是童话,我的存在就是给那些被现实打压到喘不过气的人一剂鸡血,也因此它要真挚和动人的多。它的理想化,不是“我不听我不听”那样无视现实的愚蠢,而是在已知所有后果的情况下,仍固执的要为那一点点小概率去拼。我想但凡心里还有一点不甘心的人,看了它都会是有共鸣的吧。很多地方看得出删掉了不少细枝末节的东西,和投资不大到位,不然片子还能再好一些。最后,对LGBT的支持态度满分!!
一碗浓鸡汤,味精使劲放。尴着尬要把蹩脚漏洞百出的故事讲完,看完终于长舒一口气。中国这类喜剧片其实已经完全走入了长篇小品的模式,看看那些小品又想搞笑又想有深度,结果弄得四不像,同理影片也是一样,只不过篇幅加长后出来的效果更加无聊无趣。
1.5 就一如既往地恶俗鸡汤的拼贴吧。为了梦想为了友谊,为了赢生活一次。为那些笨拙而沉重活着的人们
成年人的童话
4.5,整体很差,只有中间那段MV很赞!
以为是喜剧,最后却看哭了,成人的世界里没有童话吧~
乱七八糟,东拼西凑,故事不太流畅
不是开心麻花,是翻滚吧阿信的续集。
为何非要做得这么浮夸呢?
【124/166】两星半吧,主要是电影的主题挺励志的,就是演的有点别扭”🤣。电影是“献给所有笨拙而沉重地活着的人们”。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梦想,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梦想未能在那个应该完成的年龄段完成。成人的世界都是有代价的,想完成某项事情总归得付出点啥。身边有些人的出现,让她们知道“再屎的人生也能有盼头",虽然成功“只是极少数,很特别很特别的人才能办得到的事”,但是正如皮老师所告诉她们的那般“我们这些被生活揍趴下的人,被逼到绝路的人,一辈子也总有赢一次的权利,你要为那一次拼尽全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