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时而窥探别人的生活,时而又对别人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本部影片就带我们体验了别人的生活,做了原本自己人生不敢却又想做的事。
对按部就班的人生来说是一味兴奋剂,古人说每日三省吾身,多数人仅在自己频道里无法自查,往往高估了自己在朋友、职场间的位置,同时又低估了自己在家庭的责任,试着想象我们可以用第三视角看待我们的人生,打破原有的眼光,那一定有不同的收获。
他人的生活我们看看就好,毕竟自己才是人生的创造者,重要的就是人生十字路一次次的选择,不同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意义期待不同的生活,才不虚度生命
这两天连续看了两部以换体梗为核心创意的电影。
一部是2017年上映的意大利电影《夫妻之间》,一部就是《两男变错身》。
《夫妻之间》虽然是意大利电影,但它从叙述结构上也沿袭了美国好莱坞黄金时期所发展出来的喜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更多的现代性的自由。
这种模式是好莱坞一帮创作人员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市场反馈,所得出的一种剧作方式或者说制作风格。
虽然这种所谓“模式”有它的局限性并且受到一部分艺术影片创作者的诟病,但是并不能否认的是它也是一种复杂的、精妙的系统。
这种根据人类的心理认知特征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如何让故事更加吸引人、引人发笑”的情节创作方式,在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被总结为“大情节”,美国好莱坞传统喜剧就是大情节喜剧的优秀代表。
看这些电影的时候往往让人非常轻松,不自觉地会心一笑。
先说说我看《夫妻之间》后的一点感受。
意大利电影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新现实主义的辉煌之外,我注意到近年来的意大利商业电影带着一种特有的灵气,新一代意大利一线电影人似乎比起其他国家的商业电影制作者来说,显得更加放松。
例如16年的《完美陌生人》和这部《夫妻之间》。
它们仍是商业电影的生产模式,但是在情节上总是显得不那么拘谨。
例如在《夫妻之间》的结尾,按照一般此类电影的套路来说,两夫妻在通过换体所带来的一系列事情之后,达成互相理解,就应该换回来给一个happy ending。
但是这部电影的结尾,两夫妻却似乎并没有换回来,而是继续共享记忆,享受“双倍满足”。
当然,相互理解的情绪延续到结尾已经有了很好的收束,似乎换不换回来并不那么重要,但这样的戏剧处理就在表面上对于大情节的设定有了一点点突破,同时在处理幻想和现实叙事时,导演也显得非常游刃有余。
比如那台导致夫妇俩换体的机器外形就进行了刻意夸张,让它看起来像是从动画片中出来的一样。
说回《两男变错身》。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美国传统性喜剧的魅力,两个主角张口就开车不说,这种类型电影已经讲性作为戏剧元素融入到了整个设计中。
最典型的就是,米奇和戴夫互换身体的契机是两人一起在喷泉里小便,而他们最后想要换回身体时,却发现喷泉被移到了一个人头攒动的大商场正中央——他们必须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小便才行。
如何完成任务弧光,在此期间抛出一个又一个梗,这是美国传统喜剧的关键,它的优点是轻松,笑点密集。
然而缺点也很明显,与最早的法国喜剧、滑稽电影不同。
虽然法国喜剧是美国喜剧的引路人,但那时的法国喜剧主要从人物出发,“在引人发笑之前,先创造了一个世界”。
比如雅克塔蒂。
美国喜剧发展到今天,从一个概念出发成了更加普遍的选择,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剧作上的难题。
因为在创作一个故事的时候,如果从一个概念出发,人物的很多行为便要服从于概念来发展,因而解决问题的方向就变成了“如何让人物的行动在概念下更加合理”,而不是先创造一个人物,去思考“如果是这个人,他会怎么做”。
例如在影片中,为什么戴夫看到蝴蝶纹身就放弃了和美女上床的机会,跑回了自己家庭身边;以及推动两人不得不继续换体的原因——喷泉被移走了。
除了这些小细节之外,戴夫和米奇两人的价值观并不是对等的,米奇明显是更不成熟的那一个。
所以在整个电影中,得到成长的实际上只有米奇一人,他体验了戴夫脚踏实地的生活,决心改变,而戴夫则只是学会了如何放松。
如果两人的价值观并不对等,从对方身上学到对方的优点所带来的人物弧光就不成立。
同时,电影所宣扬的带有现代资本主义倾向的唯成功论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也就是说,”戴夫的生活方式真的就是最好的吗?
“这些问题其实都问得有点过头,这只是一部商业喜剧而已,没有人在乎这些。
所以更有价值的问题其实在于大情节应该如何拓延,或许当我们真的了符合生活真实的大情节,也就找到了获得幸福的方法。
是奔着这个电影名字看了这部电影。
大家看了开头都应该可以猜到结尾。
变身,互相体验生活,感恩。
变身。
恩。
就是这样,电影的真谛还是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生活。
或者是换位思考?
电影还是好看滴,虽然是俗套的情节。
我们总会羡慕别人的生活,没工作的羡慕有工作的,有工作的羡慕好工作的,好工作的羡慕当老板的,但老板的却羡慕没工作的,但是当我们的身份调换才发现原来自己不适合别人那些事,不适合别人的那些感情,就算外表包装的和羡慕的人一模一样但是骨子里心里却还是自己!
所以做自己最重要!
要相信不论在什么环境什么工作都有自己的价值!
因为有了这份价值所以同一个人可以做老板做的很好但是不一定你打工就可以像做老板一样出色!
不要眼高手低更不要看不起自己!
相信自己!
享受自己的生活!
2012-10-13瑞安•雷诺兹 (Ryan Reynolds) 之前演的角色多数是苦大仇深的样子,突然演个搞笑的花花公子还真不习惯.貌似牛逼的律所准合伙人,却只能苦逼的4点起床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再怎么苦逼,但是西方人还是选择了自己带孩子,而不是把责任交给父母或者保姆;带孩子再怎么累,他们还是可以去看一场球赛或者在晚餐中二人世界,他们的环境和体系帮助他们找到这种平衡?
有着Mitch面孔的Dave最后拒绝了自己Cancer List的头号美女,假得厉害。
好父亲好员工好老公的三好男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花花公子梦,真的能做浪子的时候,或许会很不习惯。
如果对着喷泉尿一泡,就能换角色就好了。
最近十一大概看了10部电影,这部应该是引发最多思考的一部,因为最贴近生活。
互换身体是一个很老的梗了。
有男男互换,父子互换(《重返17岁》),男女互换(《羞羞的铁拳》,还有母女互换,父女互换等等,还有通过一些化妆达到扮演另外一个人的目的,包括最近的《李茶的姑妈》和《小姐好白》。
为什么这么久的梗还在用呢,是因为人和生活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人是非常复杂的,过往的生活和童年的经历塑造着一个人,交换身体或者扮演其他人意味着就要进入另外一个人的生活,遵从另外一种社会秩序(social rules,电影里面也提到了rules),对正常生活轨迹上出现的事情给出不同的反应(常常因为换了身体后,没有应付这些的知识技能备,给对方带来很多麻烦),正是这种反差能给人带来冲击,给观影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就像之前看宋承宪的电影《妻子小姐》得出的结论一样,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好好学习,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
这部电影,男主,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人士,成绩优秀,工作出色,热爱家庭,生活负责,对子女有耐心,住着大房子,对付大额交易。
男主的朋友,放荡不羁,工作是出演三级片,私生活是和9个月孕期的女子约P,和父亲的关系也不是那么好。
差不多说是两个极端了,若不是童年的交集,这两个人若是在年纪再大点,是不会成为朋友的。
为什么学习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因为学习就是一件苦差事,若是能把这件事做好,其他事情往往也能做好,学习好的人往往具有一些共性:对事情的忍耐力更够,可以更晚地得到回报(或者说正向的反馈),更有责任心。
前20年的时间,我们差不多都花在了学习上面,在这过程中,我们就形成了我们的性格,三观。
当然,也有一些细节比较浮夸,比如说,牛仔裤,西装那些,,,,建议准备结婚的朋友也看一看这部电影,特别是男性,婚姻生活的操蛋,自由之身的可贵,这些都能在这里面看到。
很久没有一个人看一部新电影,回到了比较忘我的状态。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里抱怨着挣扎着,习惯了自己固有的生活形式却又渴望改变,一边麻木地日复一日消磨着生活的激情,一边羡慕着自己生活之外的不可及的新鲜感。
然而人生不如戏,不是真的会有这样的交换,不会真的有机会去感受外表光环下别人不可知的心酸隐忍。
我为大卫最后回归的兴奋动容,生活的每一分每一毫其实都是生活给予的恩赐,都值得被珍惜。
生活最终都会回归到这样平淡的日常,两个人的心态和状态直接决定了日复一日的折磨还是幸福感知足。
不管是王子与贫儿还是双胞胎的身份互换,这个梗已差不多被用烂了,《两男变错身》也是一部身份互换的限制级电影,不过是他们因为灵魂互换了。
一个是长相英俊、工作不稳,年龄不小还孩子气十足,夜夜笙歌与姑娘们鬼混的单身汉米奇,一个是工作勤勉、有着可爱的孩子和迷人的老婆的成功律师戴夫。
他们是多年死党,也是天差地别的两人。
可一次意外的解手,让他们灵魂互换了,他们只能去过对方的生活,在重新了解对方时,也重新审视自己。
尽管还算幽默搞笑,可使用的更多的是些恶俗桥段,不断地在突破着观众的底线,但希望人们能够换位思考的主题还是值得称赞的。
写于2012年3月25日常常地我们羡慕着别人,别人的工作,别人的家庭,别人的身材,别人的一切。
如果有个给你与心中羡慕的人互换身体的机会,你会答应吗?
看了电影,最终会让人明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自己一直放大自己的不幸,却忽视了那些别人没有的幸福,其实每个自己也被别人羡慕着,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电影的确有些少儿不宜,美式的粗口几乎每分钟都出现,但我却发现,这样的美国男人性情很真实,甚至电影中还出现了好几个女人裸体的镜头,但也因为这些镜头,才增加下个镜头的幽默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看了这样的电影总能让人觉得生活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了,连一觉醒来身体莫名不是自己的,必须生活在别人的生活里,过别人生活的轨迹,这么可怕的事情,最终都能化险为夷,并大圆满,那么还有比这更可怕的吗!
生活,勇敢点,看着自己的方向,珍惜身边的人。
生活中,总是羡慕这个妒忌那个。
总是想着或说着如果要是能怎样怎样该多好。
其实,如果真的换到谁谁的角色,就真的会一定如水得水开心快乐吗?
看看本片就知道了。
生活方式,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各自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幸福,也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感觉只是自己的,任何人不能真正体会,最多也只能接近而已。
影片从头至尾都很轻松,时而搞笑,还有双胞胎在厨房的惊险环节。
结尾当然是完美ending,从而得到启示,最好!
totally 老梗!
撒尿喷泉
又是心灵鸡汤片儿,片尾A片不错
笑的我不行了~
尽管有点俗 但也还算不错的一部商业喜剧
渣片一个接一个。。。换脑子!
如果没那两个超级无敌可爱的宝宝估计就看不下去了
喜剧只要笑了就给四星!
平实喜剧难出彩。
好抵死好搞笑好低俗!~
挺欢乐的
轻松的美式幽默
两人互换身体!对方的生活改变了自己!让生活很美好
最后一句太TM 有搞基效果了 嘎嘎~
最戳中笑点的是小孩拿头撞婴儿床的那一幕,哈哈哈。
就这样?
两条线差距很大 一条励志 另一条虽说最后悬崖勒马 但就差挑战道德底线了...严重失衡....不过单看这笑料.......都是直接喷饭那种.....还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居然还这么好,真是太太太令人惊奇了!!基片。
怎么老露点...
a littl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