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转生成自动贩卖机的我今天也在迷宫徘徊第二季

自動販売機に生まれ変わった俺は迷宮を彷徨う 2nd season Season 2

主演:福山润,本渡枫,青木志贵,富田美忧,中井和哉,茅野爱衣,宫内敦士,山下大辉,榎木淳弥,江口拓也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5

《转生成自动贩卖机的我今天也在迷宫徘徊第二季》热门推荐

《转生成自动贩卖机的我今天也在迷宫徘徊第二季》剧照

《转生成自动贩卖机的我今天也在迷宫徘徊第二季》长篇影评

 1 ) 轉載【娛事者】《久別重逢》:一鳴驚人的許恩怡

【娛事者】《久別重逢》:一鳴驚人的許恩怡Yahoo 娛樂圈更新日期: 2024年12月19日1. 我的朋友告訴我,要看《久別重逢》。

說老實,近日好看的港片不少,單看牌面,《久別重逢》未必是一般觀眾的首選。

結果,我真的去看。

看過後,我會直接對身邊朋友說,「單是為了許恩怡的演出,也值得入戲院看這部戲!

」2. 許恩怡在《久別重逢》的好,令我想起《星願》的張柏芝,和《新不了情》的袁詠儀,都是很新的演員,演過的戲極少,但在電影的演出是極出色,每當有她們出現的場面,觀眾都忍不住留意她,而她們的演技極其自然,很難相信她們是經驗尚淺的新演員,她們的存在,彷彿告訴觀眾這世界是有天才演員這回事。

《久別重逢》劇照3. 許恩怡是柏安妮的大女兒,今年20歲,三年前出道,演過一部《燃野少年的天空》,跟著接連在幾部港片出現,包括《但願人長久》、《爆裂點》和《焚城》,《但》是袁澧林的少女版,《焚》則做劉德華的女兒,她在這幾部港片都是配角,不似今趟在《久別重逢》擔正任女主角,戲份由頭帶到尾。

4. 《久別重逢》由新導演梁禮彥執導,他之前幫葉偉信和Juno的戲寫劇本,《久》是他首部執導的作品,電影的穿越橋段和男女愛情關係,很容易令人聯想起日本的純愛電影,甚至是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

王家衛《一代宗師》的對白,「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可算是這電影的最佳註腳。

《久別重逢》海報5. 純愛電影,最重要是男女主角間的默契,同場能否有化學作用。

《久別重逢》的演員配搭是好看的,鄭伊健演的落魄音樂人,lan做的純品中學生,無論外型和演出都是恰如其份。

導演很懂得捕捉二人特質,尤其是久違銀幕的鄭伊健,昔日陳浩南古惑仔味已蕩然無存,他演一個愛情事業都不如意的中年人,眉宇間的滄桑失意,伊健都掌握得很好。

Ian的本色演出亦很稱職,尤其是彈琴和彈結他的時候,顯現他獨有的文質彬彬魅力。

6. 演得更好的,是20歲的新人許恩怡。

她的對手戲圍繞着鄭伊健和Ian,明顯導演在拍攝期間已知她演得極好,故很多場戲都是一個鏡頭讓她演下去,不用靠剪接去幫助。

許恩怡在戲中的角色極重要,負責連結鄭伊健、Ian和蔡思韵的情節,她有好幾場戲都演得極好,由初戀傾通宵電話,到知道Ian要離開去外國讀書,和在酒吧激勵鄭伊健的幾場戲,她演得很有感染力,連一些微表情也演得到,這麼厲害的演出,除用天份去解釋外,已想不出其他原因。

明年的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入圍名單,相信要預許恩怡一份。

7. 電影有很多場面都在長洲取景,拍得尤如在日本,其美術風格,令我想起新海誠的電影,戲中經常出現的街景,如電線桿、燈柱、車站、單車、斜路、樓梯,以及lan和許恩怡的房間擺設,很有新海誠電影味道。

而幾場重要的戲份,更是在日本取景。

8. 《久別重逢》最難得之處,是它超越了一般純愛故事,導演想講的,不只是單純一個愛情故事,電影用鄭伊健和蔡思韵的年長角色,去說記憶、初心和堅持。

當失去生命重要的東西,我們仍可有回憶。

戲中鄭伊健返回過去,就是尋找初心。

蔡思韵在病床慶幸自己仍然沒忘記,要記得的都在心中。

《久別重逢》即是年青人的純愛電影,也是中年人的療傷電影,電影是說遺憾,人生的錯失,唯有回憶,選擇不忘記。

許恩怡是柏安妮的大女兒,今年20歲作者:郭靖言做過唱片公司,做過電影公司,做過報紙雜誌,如是者,現在全職睇娛樂,正經寫娛樂。

 2 ) 久别重逢穿越的假设

久别重逢的穿越剧情并不是需要脑洞有多大,毕竟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中间想到后面的结局。

整个电影的镜头更多是描绘一个人面对过去事的心里反应。

对于中年后的人,假如可以有如果再来一次的机会,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这就是电影该给我们讲的故事。

所有的剧情最终还是要回到最简单的生活态度:做过,没有什么再后悔了。

 3 ) 因为伊面没想到电影比预告预期好这么多

其实预告完全不能把这部电影的好讲出来。

可能因为如果真的概括剧情就是几句话的事情,但是啊这就是电影啊,很多东西内心,不是小说浓缩的1百多分钟里,一个人的半辈子,关于电影本身的画面有惊艳到我,女主家里的小房子,大大小小的书可爱的奶奶突然觉得这个女孩子成长痕迹就展开了,想到了宫崎骏的漫画世界里的家。

男主这边爷爷留下的旧船厂?

也很漂亮,伴随着海风海边。

剧情要是在丰富一点就好了。

成年的苏升华想看他讲更多,解锁更多场景,今天看到影评里讲到这个电影的可爱之处是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女主角形象,很讨喜的女孩,然后伊面饰演的中年男主角也完全不扮靓仔,记得以前有人说他是漫画特型演员……其实通透如打动得到他,他就会接。

有人诟病中年女主自己病殃殃还想着拯救别人,其实呢大可不必在这里上高度,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帮助另一个不是证明她的强大吗?

至少我觉得少女夏文萱很强大,中年夏文萱也有大爱。

少年苏升华最开始对感情处理不成熟但是进步的很快,中年苏升华很忧郁但是解除忧郁的起点竟然是转念,而这个念头导演的答案是,“歌写出来就是你的,没人能拿走”别人的评价是影响这个作品的完成度,只有自己,只有音乐这毕竟不是现实题材,现实题材是冷酷的现实会让我们反思,这是纯爱电影,有时候想现在拍纯爱电影就是和现实作对,而且还是文艺港片。

但是爱也会让人反思以一种温暖的方式,我们知道我们身边或许都没有夏文萱,但是自己可不可以做自己的夏文萱最后提一下作为伊面粉丝真的受不了他哭鼻子,有的人真的当演员就是往哪里一站就是质感。

这种人就是演员啊!

最后少一分是觉得剧情上面我还没有完全过瘾,但是到哪种程度算过瘾我也很难讲。

 4 ) 久别 ·重逢

周六的户外,上海的倒春寒寒意袭人,天空中阴雨霏霏,影院中也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位观者,自己却依然庆幸没有错过这样一部治愈人心、温暖人心的作品,青年人看到的也许是爱情,中年人看到的也许是救赎,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也许兼而有之的都感受到了吧。

影院亮灯,也未起身,聆听着片尾曲的娓娓道来,直至曲终。

想来同伊面也是好久不见,惊觉他也快步入花甲,这部《久别·重逢》是不是也是另一种意义上与伊面的久别重逢呢?

伊面!

久别重逢,别来无恙!

 5 ) 郑伊健回归之作:两性心理学典范

荣获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七项提名的《久别·重逢》是近来院线难得一见的佳作。

不要理会豆瓣短评。

这个奇幻爱情故事的真正主题是:时间和救赎。

它跟《不能说的秘密》不是一回事——虽然那也是部不错的电影、也在频繁的“穿越”,可它只是部青春爱情片,对时间本身是没过多思考的。

《久别·重逢》不一样。

它说的不仅是阔别多年的恋人再度重逢,还是现在的你与过去的你重逢;它表达的“救赎”是先去救你自己、找回你自己。

在此基础上,你才有可能去救别人、去救一段被时间洗去的真情。

电影呈现的“救赎”顺序是:成年夏文萱以少女夏文萱(夏文萱女儿)的身份试着去救成年苏升华——成年苏升华在后者的点醒下自救——成年夏文萱也凭这段经历完成自救——少女夏文萱与少年苏升华的命运就此改写。

这让它的结尾一幕变得极为动人:少男、少女、成年男人、成年女性共处一室。

两两四目相对,阳光洒进琴房。

一时间,恍兮惚兮,今夕何夕。

原来,“重新来过”是可能的;原来,战胜时间的爱是存在的、能战胜时间的人也真的有。

我没想到:如今这个时代,居然还有人在做这种根本“不可能”也没人信的表达。

这还不是最大的惊喜。

与大多数迎合“时代情绪”的电影相比,“超越时代”或“回到过去”的电影本来就有,只是看你能不能发现。

《久别·重逢》最厉害的地方是:它简直可以作为一部两性心理的教科书。

片中郑伊健-蔡思韵(成年苏升华与夏文萱)、郑伊健-许恩怡(成年苏升华与少女夏文萱)、陈卓贤-许恩怡(少年苏升华与少女夏文萱)的每场对手戏,几乎都体现出恋爱中男女双方或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心理。

这些表达普适、准确且真诚。

影片刻画的是“最好的男人”和“最好的女人”:郑伊健扮演的苏升华已经算是最好的那类男人,可跟最好的女人——夏文萱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如果“差距”这个词会让一些人不舒服的话,那我改一下:差别。

接下来的文字,我将重点去谈这种“差别”。

鉴于眼下“男女”或“女权”的话题实在太多太扯,我必须要事先声明:本人不算“女权主义者”也无意去营造性别对立。

我讲的不一定对,但我希望不论男女读者,都能基于自己独立、客观的评判去准确理解我接下来要讲的话。

譬如,正文中多次出现的“男人”、“女人”措辞,你心里最好加个“一般情况下”或“最好的那类”的前缀,因为我要频繁这么表述,文章就没法看了。

以及:正文7000字。

无耐心者不建议往下看。

正文电影一上来呈现的是:一对曾经爱过但后来分开的男女时隔多年后......都躺在医院、都不想活了。

不过这其中有点区别。

苏升华是因为失去了事业——其实都不算“失去”,他只是过气了:作为曾经成功的音乐人,他的创作陷入了瓶颈,作品也不再被市场和大众接受。

而夏文萱是因为得了癌症,时日无多。

即使现在做手术,也会面临重大风险。

这让我想到:一个男人如果失去了事业,沦为社会和他人眼中的“废物”,他便会产生不想活的想法;而一个女人即便真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只要她还确信有一个人爱她,她都愿意继续活下去——除非,就连活着本身,都成了奢望。

大家不妨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认知想想:大概率是不是这么回事。

在对死亡的态度上,两个人也有些细微差别,虽然他们对医生说的话都一样:“随便吧。

”男人是因为抑郁症安眠药吃太多,医生提醒他下回还这么做当心醒不过来时,他说的这句话。

这里有种“破罐破摔”的消沉心理。

女人是因为医生提醒她这个手术对她至关重要后她说的这句话。

医生听到她的回答后笑道:“还能开玩笑,不错啊”——也就是说夏文萱哪怕在身患绝症时还保有一丝乐观和幽默,她是用“听天由命”的态度来为自己减压。

她最终决定接受这个手术,试图去延长自己的生命,可惜事与愿违。

面对生活的困厄和突如其来的命运打击,男人其实更易感觉到消沉和沮丧,可爱他的女人很怕见到男人这种心理。

大家不妨凭借自己的经验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之后的一幕,失联多年的昔日恋人在医院大厅偶然重逢。

夏文萱是感到惊喜并主动搭讪的一方,苏升华是感到震惊并随即流露出逃避姿态的一方。

“苏升华。

你还认识我么?

”,夏文萱发现了他,主动上前询问。

苏升华愣了一会儿,随即从趴着的钢琴上起身:“夏文萱”。

他的笑容更多展现的是“人生无常”的无奈而不是“故人重逢”的喜悦。

之后的对话,一直是夏文萱问得多,苏升华答得少。

苏升华很怕向昔日恋人透露更多的信息,因为曾为当红音乐人的他深知:眼下关于自己的新闻都不好(酒后机场闹事),自己如今的样子也不好,此刻还出现在医院里......他的确想跟夏文萱说点儿什么,可他不知从何说起,他更想逃。

因此当他听到夏文萱“我一直在听你的音乐,好听!

”的鼓励时,他原地呆立怔住,之后面露愧色、不置可否地黯然离去......建议所有人都去看看这场“久别重逢”的戏,它把曾经爱过的男人女人的不同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要是苏升华,哪怕当时内心再翻江倒海、感慨万千,也不会忘问夏文萱一句:“你为什么也会在医院?

”——这并非在批评苏升华“冷漠”,他能在昔日爱人面前表现出如此克制兼得体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相信有些男人遇到这种情况的表现可能会这样:“竟能在这遇见你!

可见老天还算有眼......这么多年你怎么样啊?

(内心:随便吧)......我跟你说:这些年来我......我......我......不如咱们找个地方聚一下?

我跟你说,我就快活不下去了!

”所以,奉劝广大女性:对那些轻易能对你说出“我不想活了”、“我想自杀”的伴侣,千万不要心软。

真正有自杀之念且在乎你、尊重你的人,不会这么跟你讲话的。

他的反应会像苏升华那样。

然而,夏文萱看出来了:他想自杀。

她为他感到深深的难过。

那我们能否据此去说:苏升华这个人实在过于自我甚至自私,不太懂得理解他人的感受呢?

也不尽然,这么说太轻佻了。

苏升华算艺术家,而艺术家,最不缺的就是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但理解归理解,会不会表达是另外一回事。

这就要从影片呈现的苏升华的青年岁月、他和夏文萱的相恋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首先,电影给了个比较老套的设定:苏升华的原生家庭很不幸,父母整日争吵,父亲还有外遇。

家人没在童年时期教会苏生华如何去爱,这和夏文萱起码有个爱她的奶奶是不同的。

可偏偏,苏升华有着极高的艺术天分,这使他过早地仰仗艺术投入(逃避)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他能将父亲弃置不用的旧船厂物件改造成自己的私密乐园,就可见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多么地富足。

恰如他几十年后在医院重遇夏文萱时话不多一样,早在两人开始相恋时,苏升华就不爱说话。

那时他就跟夏文萱讲:“我不太会说话,音乐就是我的语言。

”诚然如此,所以当他因迟到被考官拒绝后,愣是凭自己独特的“语言”——音乐打动了考官,得以参加面试。

对女人来说,爱上这样“闷骚”的男人其实是件不幸的事——不是说苏升华这个人不好、不善良、不优秀,而是这种从小到大都活在自己精神世界的人,他的“自我”会在日复一日的孤独中越滚越大、终于大到一个女人无法想象也很难忍受的程度。

要说这种“大大的自我”本质上还是“自私”,大概是吧,可它是情有可原的。

一个人的总体心灵能量是有限的,当他过多用来投射到自己身上,就无法分给别人多少。

这直接反应在电影的情节中:少年苏升华之所以会对少女夏文萱产生好感,是因为夏文萱同样对音乐有着极高的领悟力兼善解人意。

他能猜对苏生华弹奏的音乐的“颜色”(蓝色)和“季节”(秋天)。

一个长年不被家庭关爱、同学都不理解他爱好的男孩碰到这样的女孩,怎能不动心?

这一心理轨迹可表述为:“我——我的音乐——懂我音乐的女孩儿”。

苏升华的“自我”从青年时代起就是这样不断往“壮大”的方向延申的。

然而,少女夏文萱爱上少年苏升华的原因并不源自音乐本身,她是爱他懂音乐的才华,更爱他的单纯善良。

也就是说,相较苏升华,夏文萱更多的是爱上他“这个人”而不是“他(她)理解我”。

——苏升华恰好相反。

有一场戏最能说明这点:成年苏升华向夏文萱的“女儿”(其实就是穿越回来的夏文萱)袒露心扉说:“你妈妈才是我的第一任监制,我作了什么新歌都是第一时间拿给她听,跟她在一起,我感觉我好棒!

”听到苏升华的回答,夏文萱的“女儿”(夏文萱)立即追问道:那你爱她吗?

结果苏生华笑而不答。

他不是对夏文萱没有感情,他是无法启齿。

甚至:他都无法确定自己对夏文萱的这份感情是不是爱,他也害怕去承认夏文萱是爱他的。

因此在他出发日本前才会对夏文萱的“女儿”(夏文萱)说:“你妈妈记得的那个人不是我。

”“是你啦!

即便如此,苏升华也算是“最好的那类”男人了——他不会爱,不敢爱,但他起码不会骗,他不会明明心里没底嘴上却言之凿凿。

这是个很诚实的人。

而早从他少年时起就是这个样子了:那会儿他就没想过和夏文萱的相处算不算“爱”,他就没有(敢)去承认这份“爱”的存在。

还记得那场深夜电话戏么?

——夏文萱不是第一次问苏升华是否爱她了。

当时少女夏文萱正在睡觉,少年苏升华一个电话打来,他这电话来的“真是时候”,直接把夏文萱吵醒,因为他看了夏文萱送给他的书,“感觉就是在说自己”,激动得灵光乍现谱好了新曲,希望夏文萱能给他一点“意见”。

——苏升华是个不自信的人,他需要反复从夏文萱那确定自己“好棒”(片中两次夏文萱夸苏升华音乐时,他都是开心地反问:“真的吗”?

)。

夏文萱对此毫不介意,只是打断他谈性正浓的话头,直抛给他一个问题:“等等等......你能不能先告诉我,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呢?

”说完这句“恳请示爱”的冒昧话后,少女夏文萱脸色绯红,在床上紧张得“捶胸顿足”,而电话那头却是短暂的沉默。

她在等,他希望苏升华把那句话说出来——“因为我喜欢你。

”可她等来的却是:“因为......我没有别的人聊了。

哎,其他同学都不懂的。

”行吧......这回答虽让夏文萱略感失望可大体还算满意,在夏文萱心中,这已经是“次优”的答案。

所以夏文萱说:“明白啦,现在听你弹通宵都没问题!

”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苏升华这句貌似不解风情的直男回答其实是七拐八绕地承认了“我喜欢你”——只是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但夏文萱get到了。

“我没别的人聊了”的回答可以概括成四个字“我需要你”——而这种心理就接近成年夏文萱定义的“喜欢”。

“我妈妈跟我说:喜欢和爱是不同的。

喜欢一个人是因为她好;而爱一个人是当他不好时,你也希望他变好。

”一直活在自己精神世界、孤独自卑的苏升华感觉自己“不好”,所以他需要更“好”的夏文萱来让自己感觉很“好”。

从影片呈现的内容看,苏升华对夏文萱一直是喜欢;而夏文萱对苏升华是爱。

直到成年苏升华得知夏文萱为了救他穿越回来、而自己也决心穿越回去找夏文萱的那一刻,他才终于学会去爱。

那场刺激到成年苏升华发觉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原来都不懂爱”的酒吧戏拍的实在漂亮、实在动人。

因此,我要将郑伊健的台词全文复述。

当时,他正在跟夏文萱的“女儿”(就是穿越回他身边的少女夏文萱)吐露心声——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苏升华都不会流露出如此脆弱的一面:“我不玩了,我要转行。

我感觉音乐离我好远、好远......我合伙人说得对啊,你又没有市场,又没有人要听你的歌,你又不能赚到钱......我最接受不了的事是因为:我没有理由写首歌是只给我自己欣赏的。

小时候说坚持,你觉得所有东西都在你控制之内。

当你长大了,再说坚持,是不是太执着了呢?

当你不再执着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了自己呢?

我都说这个世界变得很快,对啊,为什么忽然又会得了抑郁症呢?

又不知道为什么会触发到它,又治不了。

你又控制不了它......”夏文萱的脸色从震惊、失望到伤心,最后终于忍不住了,她打断苏升华:“你有抑郁症啊?

”一向自认坚强的苏升华(某种程度上说也确实是)以为自己此刻收获了少女的“同情”,还在自顾自地往下说:“那天我在医院,医生跟我说......”——你都能猜到他接下来要讲的话,无非是在夏文萱“女儿”面前“卖惨”,诉说自己多么地不容易、差点就死了......于是夏文萱果断选择不听,反给了他当头一棒:“我知道啊!

......我妈在医院见到你,你是不是想放弃自己?

”苏升华愣住了。

他压根没想到在医院萍水相逢的夏文萱一直都在关注自己。

他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自私和脆弱。

这场戏,让我想到《滚滚红尘》中林青霞跟秦汉的争吵。

当时二人也是久别重逢,潦倒落魄、已沦为汉奸的章能才轻轻将沈韶华的手放在自己脸上说:“原来我还活着......”听闻此话的沈韶华勃然大怒:“你一开口总是先想到你自己,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我们是怎么活过来的!

月凤(张曼玉)她死了!

虽然苏升华“一根筋”的人格要比花花公子章能才强得多,可他在最脆弱的那一刻:“只谈自己”、“无视最爱”的“样子”是一样的。

夏文萱只是因为太爱这个人所以才没像沈韶华那样质问他:你连说了那么多个“我”、“我”、“我”......你有没有想过夏文萱?

这么多年她是怎么活过来的!

她死了!

相反夏文萱对爱人保持了最大的克制:“你可以讨厌这个世界,你也可以质疑你自己,但你一旦放弃,就什么都没有了。

那首歌写完就是你的了。

”——即便被苏升华“抑郁症”的长篇大论伤透了心,夏文萱依旧希望:这个目前过得很“不好”的男人能变“好”。

之后,她默默坐到钢琴前,强忍啜泣、重新弹起那首苏升华二十多年都没写完的歌——那是他当初因夏文萱而创作的。

(此歌为现实中郑伊健1996年所唱歌曲)让夏文萱生气的是苏升华“我”个没完,而她伤心的是:她当初爱上的,是一个对音乐有着纯粹热情和真诚感受的男孩子。

所谓:情之所至,心有所感,不明所以,指尖流露——就这么简单。

这是世间最动人的音乐,也是夏文萱会爱上苏升华的理由。

这种发自肺腑的心曲是毫无功利心的,也不需要跟人分享。

正如当年夏文萱的奶奶启发苏升华的那样:“村口一个老大爷,平日就那么一个人兀自地唱,他不在乎有没有人要听。

”——当年的苏升华听到这话后若有所思,他原本是懂这个道理的。

或许正是凭借这样的纯粹,他才成为了日后的著名音乐人苏升华。

可如今的苏升华只是深深愤懑于自己的“过气”、自己不再有“知音”,说什么“我没有理由写首歌是给我自己欣赏的”,甚至因为不再成功就想要放弃自己——“这不是我认识的苏升华”才是最让夏文萱感到伤心的地方,而不是他没有认出眼前的自己。

夏文萱的真正心声是:“苏生华你忘记了曾经的初心、忘记了曾跟我说过的话。

怎么,难道说后来名声大了、地位变尊贵了,你那越变越大的“自我”终至大到要将整个世界都包裹其中了?

——所以你说这首音乐“可笑”,评判那首音乐“垃圾”。

我早跟你说过‘不用理会其他人,自己喜欢就行了’。

你全忘了?

还是说:骨子里自卑的你从需要我一个人的肯定发展到需要整个世界都必须肯定你?

”唱毕,夏文萱向苏升华发出了灵魂拷问:“苏升华,难道你还认不出我是谁么?

”,之后夺门离去。

苏升华这才恍然想起少年时夏文萱在海边跟他说过的那句古怪话:“我见过将来的你”,于是奋起直追。

在海边消失前,夏文萱手捧烟花留给苏升华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知道你是不想记得,还是真的不记得从前的事。

我只是想你记住:就算我不在你身边,你永远都是最棒的那个!

”其实夏文萱怀疑苏升华忘记了从前,也有点误会了他。

苏升华一直都将夏文萱放在心上,就像当他看到夏文萱“女儿”偷偷将自己二十年前为夏文萱写的半首曲子用手机发给自己合伙人时会勃然大怒:“你有没有尊重过你妈!

我陪你来,是为了你妈!

不是来陪你玩儿的。

”——这里又牵涉到男女思维的不同:不能说男人没有感情,可他们的感情,往往更多指向过去或面向未来——正如苏升华小时候会好奇人三五年之后变成什么样子,人到中年后又一味凭吊过去。

男人最易忽略的,往往是此时此刻的当下。

正因苏升华沉浸在对夏文萱的逝去和自己失败的哀愁中,整个旅日期间,他都魂不守舍、心不在焉,所以忽略掉了眼前活生生、穿越而来的夏文萱留给自己的诸多信息暗示(如焦糖布丁),他愣是没看出眼前这个年轻女孩儿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爱人。

这是“内倾反省型”人的特点,他们对情感的触觉非常敏锐,但他们对“流露情感的当下”的反应则非常迟钝,乃至会有一丝恐惧。

结合先前讲过的道理:一个人的总体心灵能量是有限的,当他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事业、创作、回忆或展望当中,他能分给当下、分给此时此刻眼前人的精力就越少。

所以你会观察到,一些事业心过强、心事过重的男人在亲密关系中往往表现出一种“不在场”的状态(可惜这是个悖论:女人又往往喜欢有事业心、责任感强的男人......)如果这人是个艺术家,那情况就会更糟,因为伴随创作的是精神的高压和紧张状态(就像苏升华因“才思不畅”会一个人在家失声怒吼),那么在“回归生活”后,他剩下的就只是疲惫和“不耐烦”,他只想休息——这将与心思敏感细腻的女性无比看重的“当下”发生严重冲突。

福楼拜的母亲曾对他说过一句话:“你的心早已枯死在对文字狂热的执着里”。

意即福楼拜“厌倦生活”。

的确有“厌倦生活”的男人,但真有“厌倦生活”的女人么?

这是最大的问题。

苏升华也一样,他的心“早已枯死在对音乐狂热的执着里”,所以其才会在刚开始对“夏文轩的女儿”嫌烦并声称:“你能不能给我留点私人空间啊”——他不是有意要忽略别人的感受,是他自己的感受实在太多,别人的装不下了。

他的自我太大、太沉。

然而,苏升华毕竟又是“最好的那类”男人,当他听到夏文萱“女儿”话里“你自私又怯懦”的弦外之音时,立刻就从上一秒的自怜自艾中缓过神儿来,他感到自己错了,总不“在场”他终于被拉回现实状态,即刻追了出去......这已经非常值得表扬了。

生活中肯向另一半“低头”认错的男人,有几个?

多的是绝不认错的渣男和禽兽。

就像:一个曾向抑郁症妻子咆哮过的男人,事发后就不认错,反而发四千字向大众“解释”,这算是渣;而一个害死别人的人,事发后就不认错,反而发一万字向大众“解释”,这是禽兽。

当意识到“我错了”的苏升华选择直面错误、弥补错误的时候,他就知道了一切真相。

之后他也果断选择了穿越——在那一刻,他总算对得起夏文萱为他付出的所有爱(这点和《不能说的秘密》倒是一样)。

他见到了曾经的夏文萱和曾经的自己。

也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再也做不出触动人心的音乐了:成年苏升华:“每次作曲时,你在想什么?

”少年苏升华:“我真的没想什么,我只是很专注地去听,旋律自然就会出来。

苏升华笑了。

致使他事业陷入瓶颈的原因原来如此简单,那就是他忘记了爱上音乐时的初心。

如今他“说”的太多,而“听”的却太少——也就是夏文萱老早就告诉过他的:“自己喜欢就行了,理会别人干什么。

”退一步说,即便你重拾初心你的时代也过去了、大众也依然不买账,可为什么:你有夏文萱这一个知音还不够,还需要“其他人”成为你的知音?

夏文萱,和那些来自外界的认可,究竟孰轻孰重?

现在请你再翻回头去看苏升华酒后那番长篇大论,你会注意到:他连说了两次“控制”:“小时候你觉得所有东西都在你控制之内”、“抑郁症你又控制不了它”。

这年头,“控制”这词一出,怕是都会让很多女性毛骨悚然。

当然,一直孤独且独自生活的苏升华只是想要“控制”事情、“控制”抑郁症,不像渣男或禽兽那样变着花样想控制女人,这是两码事。

但“控制”本身,的确是男人更易产生的心态。

因为男人对世界和外物有着更多的索求,这大概是两性生理和基因决定的。

你很少听到女人去说“控制”这个词吧?

而男人酒喝高了就能下意识的连说两遍。

——能不能不控制?

能不能不管别人和“世界”?

苏升华之前说“这个世界变得好快”,是的,但变得更多的是他自己。

男人还是要学会“放低”世界、珍惜眼前人。

否则,男人向世界(外物)求索太多,女人又向男人求索太多......最终,他们都会失望。

当苏升华看清自己的那一刻,他获得了解脱。

在夏文萱的帮助下,他完成了自救。

他这时才向夏文萱问出了那个他早该去问的问题:“重新穿越回去的话,你的命运又是否会改变?

答案是:改变了。

夏文萱没有选择去做那个导致并发症的手术。

她活下来了。

一个是精神上涅槃,一个是肉体上重生,二十年不见、彼此深深牵挂的两个人决定见面。

他们将携手更改这二十年中发生的一切,直到两个人的不幸命运都被彻底改写......看到这里,我是真有点感动。

还是那句话,这部影片告诉我们:“重新活过”是可能的;战胜时间的爱也是可能的。

但前提是:人要学会像苏升华一样诚实面对自己。

并且,有一个你心甘情愿为其改变的人。

 6 ) 当我想念你的时候

《久别重逢》,很清新温暖的爱情文艺片,有些悲痛哀伤,也有点命中注定的玄幻。

许多空镜角度拍的很唯美,似乎冥冥之中总有个人在那里等着你,当你也在想念他的时候……电影节奏比较慢,男女主互相穿越来到过去或未来,只是为了见对方一面,然后结尾戛然而止,感觉剧情还没展开就结束了,不过这倒也是符合了玄幻的穿越风格,期待以后会不会有解说分析一下呢希望以后还能重映郑伊健的经典老电影,如果能在大荧幕看到年轻帅气的伊面该有多幸福啊

 7 ) 不是影评,只是一不小心写太多,短评放不下了

小红书偶然刷到,当时已经上映一个星期了,排片很少,但还是想看看,买了0324中午的票。

上午去找老师投稿,一看手机快11点了,赶紧溜走,回宿舍收拾一下就出门了。

自行车转地铁再转自行车,中午饭都没吃,还是迟到了2min,整场就三个人,进场摸黑赶紧坐下,已经播到了二人再次相见。

长大后的两个演员看起来不像一个年龄段的,一开始我以为蔡思韵就是少年夏文萱了,有点出戏。

本身的故事情节怎么评价呢,小时候可能会被打动,现在无感了,就是青春遇见又错过,成长过程中一直没有忘记又重逢,互相救赎?

对现在的我来说有点幼稚哈哈但是整部剧镜头拍的很美,安安静静的,看完想去长洲和四国走一走;少年时期更好看,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两颗萌动的心慢慢靠近,弹钢琴猜颜色和情景的那段好治愈;许恩怡演的好好,像个小太阳,很灵动很自然,台词的处理很舒服;电影里的BGM我都很喜欢,看完电影就把里面的歌都找出来加入歌单了。

说到歌曲,里面有一首特别贴情景,让人觉得是专门写得,结果发现是96年郑伊健发行的《我的爱》,有点惊讶,这部电影是有他的影子吗…虽然说情节上不是很打动我,但还是哭了,至于为什么,不太清楚,回来后看了些别人的观后感,我想了一下。

可能是因为少年时期太美好,积极向上,心怀梦想,长大后却变得失意了,想做的东西得不到别人认可,不想违背内心但还要维持生活。

可能主要是电影里所表现出的时间流逝带给我的伤感。

2025.03.26

 8 ) 这是,我

期待了很久终于在内地上映了。

其实在作为粉丝之前,更重要的是文艺片类型比较中自己口味,好的文艺片是不会因为节奏慢而让观众觉得沉闷或者出戏的,所以观影前反倒很担心因为有偶像的参与,会让自己变得更理性挑剔而无法沉浸其中。

再加上之前已经刷到过不少香港那边的评论,知道某些情节,因此更想尽量清空脑袋,希望能不带预设地进场。

看完后,觉得能获得金像奖的各项提名属合理之内,特别是摄影取镜的确出色,对承托整套电影的氛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看整部电影的前中段都比较流畅,也看得投入。

但是到后面加入的穿越元素反而使得叙事逻辑变得混乱,让人忍不住去纠结人物穿越的各个时间点,变相令观众出戏,有点可惜,感觉不加说不定也通,或者说加了却处理得不够好,既是卖点也是败笔……还有一些地方转折略显突兀,其实如果能把故事说清楚,铺垫好,文艺片来讲真的不介意再长一点。

演员方面,之前几乎没怎么看过郑伊健的戏,但是他一出场,就让我觉得这个人就是陈卓贤的中年版,明明两位长相差异蛮大的😂但是人物特质把握得特别好;陈卓贤演出的篇幅不算很多,更功能性,表现四平八稳,交出的功课合格。

私心对学生贤的抵抗力为零,虽然这哥今年也三十一了😂,电影正正发挥出了我最喜欢他的那种气质,干净清新。

看到香港有评论说少年苏升华和爸爸的那场戏张力不够,看完之后我反倒赞同现在这种处理方式,因为之前其实有一笔交代了父母关系已经出现裂痕,而苏升华作为一个内敛的人,也到了开始懂事的年纪,面对父亲出轨和离婚虽然愤懑无奈,但也无能为力,是当真觉得不到自己管,受了伤也只能自己舔罢了……和许恩怡一起的场景都很好看,青春洋溢但不会尴尬,个别情节有致敬“情书”的影子。

题外话,电影情节里设定了夏文萱40多就离世,结合年头发生的种种遗憾,某些台词竟意外地巧合。

也对,死亡本就不只是年老时才需要面对的课题,无论哪个年龄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过得去、过不去的困境和意外。

因此,比起周遭加诸身上的各种期望和预设的人生轨迹,我更希望活成“我”,我自己。

·二刷不去纠结一些细节,单纯沉浸在氛围里,好像有扭转初看的印象,虽然没第一次看得触动,但留意到了更多伏笔和呼应,整部戏变得流畅了起来。

庆幸自己有再给一次机会进场。

 9 ) 音乐总能触动人心

赶了一场在大陆的首映,差点包场(后面来只来了个阿姨应该是来看郑伊健🤣)是一部细节大于整体的良作。

一直秉承文艺片只看感觉不看逻辑的原则,在这部里面也碰到了很多触动的情节

去年圣诞去香港时其实铺天盖地的宣传哦-首先是少年主角的成长地设置在长洲,无论哪里的青春片,都偏好将故事背景定在大众嫌少听闻的海岛、村庄,仿佛在那里,主角之间的情谊会变得更加纯粹。

虽然男女主认识的契机在于文萱是转校生的老套设定,但在这个故事里没有爱和转校生打包出现的刻板故事元素,没有霸凌没有早恋羞辱没有恶俗中学男生玩笑。

升华和文萱走到一起的原因很单纯:知音“点解你成日揾我听哩d歌,不揾其他人?

你冇朋友噶?

”“佢哋都唔倾哩d啫…”很有意思的一点在,文萱说出自己能听出乐曲的季节后,升华弹奏了一段钢琴让她猜,主角还没给出答案之前,我也能猜到是秋天。

其实在这里讲万里挑一的灵魂共鸣就俗套了,我们的感知到的音乐意向是可以被训练的,听的歌越多就会发现世界各地的作曲家都倾向于用这样的乐段来渲染秋天,就像听大调会觉得雄壮,听小调会觉得阴森。

这两个能成为知音的小伙伴,大概是因为一个小渔岛能痴迷听唱片的人本来就会很少。

-其实没料想过这部会在内陆上映,所以当内陆观众接收到长洲也属于香港一部分这样的概念时多少会有些割裂,一面是传统符号里的奢华大都市,一面是相当原始纯净的小渔村。

片中升华在去九龙参加歌手面试时,因为迟到被评委拒之门外,但即使在2025年也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船才能到九龙呢。

小地方的人想要抓住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真艰难。

(btw不得不说近年来香港的独立作品越来越爱聚焦于非主流地区的故事,上次看也是野人老师才知道香港有个地方叫坪澳湾🤣)-人的性格底色真的会伴随自己一生呢,少年升华在比赛时就同评委讲坚持要唱原创不会cover,人到中年都快揭不开锅了依然不愿为市场妥协写那些行货hit歌。

-然后真的要夸一下画面,长洲和日本都拍得太美了。

郑伊健在日本爬坡那一段简直就是陈卓贤在[正式开始]里的MV画面重现-最后最好笑的一点是看到演员表才发现Phoebus有出演(你演了谁我请问),是现在唯一愿意找苏升华作曲的歌手(可恶的啊在暗讽什么作曲家过气了就只能给我们viu家这种糊逼写歌)片中最打动人的台词便是那段喜欢与爱的定义区分,少年文萱未送出去的“我喜欢你”在真实的故事线里只停留在了喜欢,中学就分开的他们只留下了最好的样子在双方的脑海中。

文萱穿越过后见到中年苏升华如此颓废不堪,却还依旧愿意费尽心思鼓舞他,到这一刻,喜欢才变成了真正的爱吧。

 10 ) 好久·不见

和片名一样,好久不见郑伊健。

印象中上一部看他国内院线上映的电影已经是6年前的《黄金兄弟》。

今次,初看此片以为是部小成本爱情文艺片,他的戏份占比 50%,全程“回忆线” 穿插,由香港男团Mirror成员:陈卓贤饰演高中时期的少年伊面。

两个年代的剧情交错上演,双男主戏份五五开。

整体观感前一小时表现平平,节奏有点慢条斯理,直到一小时后才有了起色。

没想到居然是穿越片,少女女主假借因病早逝中年女主女儿的身份来找中年男主。

结果她并不是女儿,而是穿越时空的少女女主本人。

只要戴上她婆婆的项链,就能发生穿越: “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到任何一个时间,你想去哪里?

是去看曾经的自己?

还是未来的自己?

”…… 导演的立意:中年失意男子(音乐人)事业dwon到谷底,其巅峰时也曾红极一时, 创作出《我的歌》这种佳作(电影借用了郑伊健1996年的代表作)。

如今, 中年危机的他,试图找寻逝去的热血青春。

结局戛然而止。

终于,他创作出了新作品-- 本片主题曲《久别重逢》(由郑伊健、陈卓贤, 中年自己和青年自己的合唱版)。

但是,毕竟穿越梗早已老掉牙烂大街了,所以仅看在浩南哥的份上,勉强7分,但凡没他参演,最多6分及格线封顶了。

《转生成自动贩卖机的我今天也在迷宫徘徊第二季》短评

三星全给女学生演员。男的,别太自恋了。

9分钟前
  • 菲依
  • 还行

细节、滤镜、情感都很好infp和infj都很喜欢~

11分钟前
  • 奈棬
  • 力荐

故事三星,時間線有點亂,也有點犯駁位,為什麼女主穿越了會懂得用smart phone啊?讓工聯會手機班情何以堪😂找了些好看的人來演加半星。許恩怡好有靈氣啊。為什麼鄭伊健無論幾多歲都能和看起來未夠秤的妹妹搭戲啊,可惡!Ian真的雙目無神😅但笑容搭救啦(大聲吐槽:鄭伊健唱歌又難聽了

13分钟前
  • 推荐

电影很好看,郑伊健虽然沧桑了,但依然很帅

15分钟前
  • 秋叶随风
  • 力荐

标题较原作的时候多加一个点,有画蛇添足之嫌,但也算传达出角色们在两个时空情境间各自的状态。并且在一种“淡淡”间,逐渐发酵出一个关于时间的爱情故事可以拥有的万千滋味。两个男演员各有各的难评,“抢奖”用一张麻木的脸在他的部分把Natalie衬托得像影后(这次有提名,感觉一通资源轰炸下来迟早会有作为),另一位如今怎么这么…算是符合预期吧。[居然是冯曦妤的音乐统筹]

17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我晤在你身邊,你都係最叻d

18分钟前
  • 蹲角落吃柠檬
  • 力荐

昨天看完还在回味,非常动人,许恩怡很灵,和Ian很搭,她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可以排在今年港片top3,连看几部沉重的港片都不如预期,可这部远超预期,感觉是新人导演向自己儿时偶像作品致敬的电影,围绕96年郑伊健《我的歌》而展开创作的,那是郑伊健最红(甚至压过四大天王)的时代,即便如今57岁了,也是最佳60岁世代的样子,不光是外表,还有气质… 期待他能入围明年金像奖的最佳男主五强! @旺角gala

23分钟前
  • Maan
  • 力荐

故事其实一般,但是小演员演得真好。就算能猜到故事走向还是没办法不被感动。浪漫的小小海岛,让一切变得有希望的阳光。电影画面质感很好,某几段很像胶卷拍的。

27分钟前
  • 珍珠波霸Sophia
  • 推荐

希望不要有遗憾!

28分钟前
  • 好吃卤面不好找
  • 推荐

这个穿越的设定造成的问题有点大……

30分钟前
  • 文白
  • 较差

日式纯爱(看了导演履历就懂了)片各种片段合集,情书+不能说的秘密,女主很亮眼,因为和音乐相关,对我来说是加分项,在这类电影里不算出众,只能说2025能看到这样的电影会勾起我的情怀。

34分钟前
  • 阿朽
  • 还行

陈仔唱歌好听过

35分钟前
  • yo小玉
  • 还行

抑郁症歌手被魂穿初恋精神救赎的故事em又是抑郁症,但是很治愈。听到隔壁老头老太抹泪,这不就是,愿你80岁的时候依然为爱情流泪吗?另外许恩怡真的很灵,大概就是我想象中的祛除邪念,一次次对这个世界上头的女孩。

40分钟前
  • 🌸美丽的苏姐姐
  • 推荐

青涩、单纯又小美好的学生时代爱情。看完心灵被洗涤一样

42分钟前
  • Virus
  • 还行

许恩怡的表演让我想起青春时期的林依晨,还是挺有灵气,至于这个设定最后变成HE就真的有点想吐槽

44分钟前
  • Lyons
  • 还行

我必須承認… 我進場是為了看我喜歡的男人的❤️

49分钟前
  • 陳甜寶
  • 还行

两星半校园部分有《情书》影子,十分美好。少女随烟花一起消失,还挺梦幻。其它时候都尬拍尬演,节奏奇慢,氛围全无。

54分钟前
  • 炉灰蝶恋花
  • 较差

请给我一份和女主的烟火棒一起消失的记忆,影片在此之前有多动人,在最后的十分钟就有多混乱。女主的校园爱情部分我愿称之华语影史级,男主的声音也比老郑好听,未来可期,为此加一星

59分钟前
  • 秋奔客
  • 力荐

包场看完这部作品,好久没看过那么动人的港片了,音乐好好听!最喜欢两个男主角在海边一起作曲那一幕。在你身边,我感觉我好棒。

1小时前
  • Hyui
  • 力荐

久别重逢,

1小时前
  • 颵蓕東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