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的时候 才是初中,那个时候拨号上网 速度很慢,买了DVD还是盒装的 一集一碟那种。
看了不知道多少遍。
如今又来重温,对玄烨怀玉无感,唯一让我注目的还是那个叫吴应熊的男人,撇开历史不谈,因为这部戏早已和历史无关。
一直想说,他对怀玉如此的痴情 算不算遗传,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为了一个陈圆圆,断了明朝江山 ,他如今同样也是为了一个女人,正如兰姨所说,怪只怪他投错了胎 做了叛贼之子。
可这不是他的错,他从小就知道,周围所有人对他的阿谀奉承恭敬敬畏都是表面的,背地里没有人真的尊敬他,在满清人眼里,他是汉人,在汉人眼里,他是叛贼,人人得而诛之。
从戏里看来,他没有朋友,他是孤独的。
作为一个藩王之子 他没有尚之信那种纨绔子弟的习气他不好烟花之地 不嗜酒好赌 不穷奢极欲他一表人才 能文能武 哪怕安静的站着 也能表现那种与生俱来的英气 他很少笑,那种发自内心的欢笑,唯有那么几次,也是面对怀玉。
他这一生都是错的,生在不该生的家 爱上不该爱的人 所以注定悲剧。
与玄烨还有怀玉结拜之时,他是快乐的,之后的几次相聚,他也是真心相对的,但是对于突如其来的两个人,他还是心存芥蒂。
皇帝终究是皇帝,他和皇帝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这才是悲剧的开始。
从后面吴三桂出现的戏份里可以看出,他的父亲没有给予他过多的父爱,可以想他儿时的成长环境。
如他所讲,他的父亲想做皇帝想疯了,为了这个他可以鞭笞他的儿子,软禁他和公主,利用他对怀玉的爱,对康熙的情。
他只是吴三桂手中的棋子。
多年质子生活已让他对生命无再多的渴望,直到有一个叫怀玉的女孩出现在他面前,仿佛点燃了他生命中唯一的一盏灯火。
为了怀玉他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以性命为代价的事。
作为质子 离京就是死罪 为了怀玉她离了作为藩王之子 为了怀玉他得罪了实属同盟的尚之信作为有名无实的世子头衔 他得罪了权倾朝野的成亲王为了怀玉 他无数次顶撞康熙 劫法场 闯天牢 一个男人可以为女人做的所有的事情 他都做了。
只可惜 怀玉不爱他,在怀玉心里,他永远只是那个包容她疼爱她的大哥,那个她命里的福星,只要她有难,吴应熊总会出现在他面前。
我看到吴应熊笑了,在怀玉决定和他回云南的时候,他不知真相,只是当怀玉要去云南时,他露出的久违的笑容,那一刻他忘记了他是质子不可离京,他什么都不在乎了,只要怀玉肯于他一起,他愿意浪迹天涯。
对于皇帝,他是衷心的,无数次面对皇帝提起削藩事情的时候,他一直明白,皇帝与父亲之间迟早会兵戎相见,虽然戏里没演,但是我相信,真到那一天 他的剑一定不会刺向康熙。
难为建宁会爱上他,谁都会爱上他 一个这样让人心痛的男人。
一个集帝王宠爱于一身的刁蛮公主,为了吴应熊最终改变的自己,见到吴应熊前,我相信她的生活里没有眼泪,因为没有人会让她不开心,知道吴应熊出现,这个高贵的公主流干了所有的眼泪,多少次的磨难终究换来两个人的远走天涯。
他爱上了建宁 但永远不是对于怀玉的那种情窦初开无怨无悔的爱。
他总会那么无奈的笑 那么痛苦的笑,带给看客的永远是道不尽的辛酸吴应熊的眼睛会说话,当怀玉躺在床上,当怀玉不能开口讲话,当怀玉面临被斩首时 不善言辞的他 眼中流露那种惊慌失措与怜惜让人心碎。
《怀玉公主》热播的时候我刚好读初一,情窦初开的我深深地被剧中扮演“康熙皇帝”的孙耀威和“吴应熊”的王皓吸引住了,他们对“傅怀玉”的深情确实感动了我。
且不论这部电视剧的剧情是否违背了历史,康熙皇帝和吴应熊本人真实性情是如何,就剧论事就是了。
“皇上”和“吴应熊”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性情的男人,但是他们有着对爱情同样执着的追求和专一。
“皇上”有着儒雅书生的气质,平易近人、处事睿智、冷静,事事都为“怀玉”着想,可是沉稳中带有一点小孩子气,也许这正是他可爱之处。
最重要的是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没有什么皇帝的架子。
可以说,他是女人们心中的完美男人。
当时,如果我是“怀玉”我会毫不犹豫选择“皇上”。
时隔十年后,我不经意在某电视台看到这部剧的重播,我的选择却是“吴应熊”。
为什么是他呢?剧中把“吴应熊”塑造成一个铁铮铮的汉子形象。
他不屈服权力,不贪图荣华富贵,不愿意成为政治婚姻下的牺牲,勇于排除一切困难只为一心追求自己的所爱。
这种为爱不顾一切,正是我所欣赏的,也许这也正是我所缺乏的。
他唯一的不足就是做事有点鲁莽,没有把握好时机。
可是,刚开始时他是可以首先向“怀玉”表白的,可他就是吞吞吐吐,错失良机,把“怀玉”放走了。
后来他一次次对“怀玉”深情的表白都无法感动她了,因为她的心里已经心有所属了。
如果我是“怀玉”的话,第一次“吴应熊”带她乘船南下的时候就决心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当然这样走确实是不负责任,且不说“吴三桂”会因此大举进攻京城,无数生灵涂炭,就是“玉格格”诱拐“吴应熊”弃质离京,这一条罪名就可以使“傅家”诛连九族。
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京城,请求“皇上”理解,然后把一切事情处理好就隐居到云南,和“吴应熊”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
皇宫真的不适合“怀玉”,每天过着尔虞我诈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女人能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老公,更何况他是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肩负传宗接代的大任。
这是始终坚持一夫一妻制的“怀玉”所不能容忍的。
每个阶段我们都有着不同自己喜欢的人的模型,我们会用这不同的标准去选择爱的人。
情窦初开的我会喜欢高帅富的完美男人;等我再长大一点稍微明白爱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会喜欢有才情、阳光、专一的男人;等有一些社会阅历和一些感情经验后,我会发现自己更需要的是一个有责任感、安全感、上进心、专一的好男人。
可能这才是我一生所最需要的。
前朝公主和当今皇帝荡气回肠的伟大爱情,编剧的确写得用心,故事也好看。
本来本故事纯属虚构,借用几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和朝代设定来讲架空爱情故事,没有什么考看历史的必要。
只是wiki到康熙和一个叫怀玉的人确实有关联觉得有趣,有时正史碎片或者是激发创作的灵感。
据wiki,历史上【爱新觉罗·玄烨】的确和一个叫【怀玉】的汉人有姻亲关联。
这位【怀玉】姓石,叫石怀玉,不过不是玄烨的老婆,而是玄烨的“岳父”。
换而言之,石怀玉的女儿,石氏是康熙的庶妃(貌似没册封)。
既然没有册封,又有载入那自然是因为给皇帝生了龙儿咯。
这位石怀玉之女,于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爷60了),生皇二十三子鎮國公允祁。
这位庶妃,姓石,是汉姓,初步断定她是汉人(没有册封也不奇怪);他爹只提及姓名没有记官职,因此也不属于汉官编入的哪旗。
这位石怀玉之女,又称静嫔,估计名字里头有“静”字。
原文:静嫔石氏,石懷玉女。
初為庶妃,康熙五十二年,生皇二十三子鎮國公允祁。
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晉尊為皇考貴人。
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晉尊為皇祖靜嬪。
二十三年戊寅六月初六日卒,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乾隆23年(1758)才死的,也就是说康熙52年(1713)生皇子后,又在宫里呆了45年。
也见证了三朝皇帝(康熙至少9年,雍正13,乾隆23)。
如果她15岁以上和玄烨好上 大约也活了六十来岁了。
--成→陈氏另外,一个庶妃,陈氏也有兴趣瞧了一下,故事里有个成韵和成亲王(当时亲王应该都姓爱新觉罗吧 为什么大家都口口声声成家)。
历史上陈家自然不会是亲王世家了,连达官显贵都不是-- 陈,傅都是汉姓么(傅家还供着清太祖一类的祖先画像,所以设定自然也不是降清的汉将;再者,貌似论战功有封藩王没有封亲王的)皇亲国戚不沾边的。
据wiki,历史上的确有姓陈的庶妃。
而且康熙晚年的庶妃有两个陈氏,和石怀玉之女一样,都替玄烨生了子嗣。
先说第一个原文:熙嫔陈氏,陳玉卿女。
初為庶妃,康熙五十年,生皇二十一子慎靖郡王允禧。
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晉尊為皇考貴人。
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晉尊為皇祖熙嬪。
明年丁巳正月初二日卒,同年四月十二日奉安。
另一个陈氏原文:贈穆嫔陈氏,陳岐山女。
初為庶妃,康熙五十五年,生皇二十四子諴親王允祕。
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晉尊為皇考白貴人。
雍正五年十一月庚午卒,十二月初四日奉安。
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追尊為皇祖穆嬪。
陈岐山之女,康熙55年(玄烨63岁)生皇子,雍正5年卒,至少也在宫里呆了11年。
有人揣测说她死的时候才30来岁,无查考。
另外还的确有个姓陈的贵人。
原文:貴人陳氏,陳秀女。
康熙52年(玄烨60岁),生皇子允禐。
---皇后---故事里就玄烨立皇后的事情纠结了好大篇幅,历史的康熙帝的皇后我也随便看了一下,还有好几任。
第一任众所周知是辅政大臣索尼之女。
13岁嫁给12岁的康熙(康熙4年);康熙13年(22岁)难产去世。
第二任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原为妃,康熙16年册封为皇后,半年后薨。
第三任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生母的嫡亲侄女。
康熙16年八月册封为贵妃,20年晋升为皇贵妃。
康熙28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
最后一任是德妃雍正帝的生母,死后雍正追封的皇后。
这样一看康熙帝的皇后们命都不太好。
相比故事里【陈韵】老是念叨的【皇后是不会死的】似乎恰恰相反。
据说康熙对第一任早逝的皇后感情很深。
有人举例: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五日,赫舍里氏去世后第三天,梓宫迁于紫禁城西,直到二十七日,康熙帝几乎每天都去举哀;后来他亲自将梓宫送往昌平巩华城,从六月到十二月,他去巩华城34次,第二年又去了24次,第三年去了15次。
有学者统计,从康熙十三年到十六年,他一共去了80次。
这四年里,每逢腊月二十九,他都去巩华城陪伴亡灵。
在留意之前,一直以为皇帝的妃嫔中绝对不可能有汉人,没想到居然还是有一些庶妃,贵人是汉人,还有被追封为太妃的(纯裕勤妃陈氏)。
--建宁长公主---除了本故事之外亦有作品都塑造了刁蛮任性又活泼可爱的皇妹建宁公主的形象。
而历史上也确有建宁公主和吴应熊的政治联姻。
不过他两结婚的时候康熙还没有出生,所以赐婚自然也不是康熙赐的。
历史上的建宁长公主不是康熙的妹妹,而是姑姑。
非要说皇妹的话,是顺治的妹妹,皇太极的十四女,据说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嫁给汉人的格格(晚清时候很多格格似乎都没有受这个限制,不过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顺治10年,12岁的公主下嫁给吴应熊(孝庄主的婚);顺治16年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
康熙生于顺治11年。
所以公主在玄烨出生前就已经嫁了。
不过吴应熊倒是康熙14年才处死的。
吴应熊的生年不详,不过玄烨出生以前就成婚了,比康熙大是肯定的了。
--小结康熙共有三十五子、二十女。
其中只有24个儿子、8个女儿活到成年。
历史上的康熙自然远不如故事里的玄烨专情。
晚年的时候还招惹那么多汉人家妙龄少女生小孩。
甚至不如顺治皇帝,虽说顺治为了董鄂妃出家没有证据,但是他专宠董鄂妃还是有迹可循的。
至于康熙的第一任皇后,开始图的就是政治婚姻,多半是孝庄和索尼包办的。
而后说守灵什么的,明显一年去的比一年少;有了新人忘了死人也不足为奇。
也正因为人的不专情,所以大家都要把故事编好了,编得精彩些,轰轰烈烈些,爱得死生契阔些--正史什么的只是人性劣质的写照,伟大的爱和强大的脚本不需要劣质的正史。
还是随心所欲的架空比考据,编起故事来顺手。
昨天偶然想看看电视,就在腾讯视频上找到了《怀玉公主》 小的时候,应该还是在奶奶家吧,看的这部电视剧。
断断续续地的播了好久,没看过开头,也不记得结尾,但是记得里面的爱情有多美好。
怀玉和皇上的一见倾心,吴应熊万年备胎的心甘情愿,真的太美好了。
这部电视剧里的康熙简直就是这世间最好的男朋友代表,不管自己女朋友做了什么麻烦事,陷进了什么样的麻烦之中,皇上永远都是尽自己所能帮助爱的人度过危机。
怪不得两个演员会假戏真做,这样的男生谁会不动心。
吴应熊是最好的朋友和备胎代表,不管自己有多失望多伤心,永远都会对怀玉好。
尤其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康熙和怀玉的相识相爱很好地阐释了什么是发现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的那种惊喜和甜蜜,以及热恋中的情侣的样子。
看的人超级喜欢。
每当危机度过,两个人终于可以在一起互相表露衷肠,真的是从内心里为他们高兴,但又很担心可能后面又要出事了。
虽然现在看起来当时的表演有点过于用力,但也一点不影响这份感情的诠释。
现在的电视剧,一点点爱情的感觉也没有了。
年轻人的爱情基本上都被阐释为激情、诱惑,爱情的理由更加肤浅,无非就是谁长得好看,谁就能获得爱情这么一套简单的逻辑。
爱情诞生的快,走的也快。
今天爱这个人,明天可以突然转到另一个人身上。
对这样的爱情电视剧已经审美疲劳,一点都不“扎心”。
真的好怀念以前电视剧里面表达真挚感情的表演。
小的时候很喜欢在凤凰卫视看,但是怕爸妈骂(因为情节扯淡以及少儿不宜),只敢偷偷看。
小的时候很喜欢怀玉和皇上这一对,因为有很多吻戏。
很喜欢看怀玉和韵贵人斗智斗勇,最后恶人有恶报。
最近心情不好,就决定重看一遍。
现在看反而觉得皇上和怀玉这一对很无趣。
怀玉鲁莽冲动,到处惹祸,真不愧对祸头子的诨名。
虽然有小聪明,却没有大智慧。
性格偏执一意孤行,丝毫不能体会皇上和周围其他人的苦心。
皇帝完全一副舔狗模样,毫无半分尊严。
处理事情倒也算有智慧,可惜优柔寡断,缺乏皇帝的威严。
现在看来,我倒是很喜欢建宁和应熊这一对。
建宁作为公主从小养尊处优,固然有她任性刁蛮的一面。
但大部分时候总是大方得体,明辨是非善恶,善良却不圣母,而且有大局观充满智慧。
傅荣和成莹结婚是建宁促成的,尚之信也是公主摆平的。
她为了应熊爱屋及乌试着喜欢怀玉,她为了应熊成长改变了很多。
反而是怀玉在经过一系列事件之后依旧冲动鲁莽。
然而应熊却一直指责公主的撒娇是任性骄纵,反而认为怀玉的鲁莽是率直洒脱,古灵精怪。
只能说喜欢的人做什么都是对的吧。
怀玉明知道建宁和应熊有婚约,明知道应熊喜欢自己,也明知道公主会介意,不但不避嫌,反而用兄妹情,心里坦荡为借口不断接近应熊。
一面说自己喜欢皇上,一面又从不清楚明白的拒绝应熊,自始至终也没有说过自己从不喜欢应熊,完全一副欲拒还迎的样子。
我甚至怀疑她大概一开始是喜欢应熊/两个都喜欢的,但是知道应熊有婚约并且贪恋皇帝的权势才放弃应熊选择皇帝的。
应熊是个有悲剧色彩的人,在许多人眼中他不过各方势力zhengzhi斗争的棋子和筹码。
他的父亲背叛先主,导致他从小背负叛徒之子的骂名。
受皇命来京中做侄子,失去自由命不由己,受尽屈辱。
所爱之人心不在他,本想孤独终老无奈却被父亲及结拜兄弟强迫娶了自己不爱的人。
他那句“那便是爱情了”,“能爱也是福“真是尽透出他被命运捉弄的悲凉与无奈。
他无法爱建宁,不只因为怀玉,更因为建宁背后那令他不得不屈服的强大权势,以及他作为吴三桂儿子无法逃离的宿命。
建宁爱他,但他是个重情重义有责任心的人,于是这份爱他无法回报的爱却成了他无法承受的负担。
建宁爱他爱得越深,他越是无法喘息想要逃离。
最后他爹早饭,让他忠孝难以两全。
还好最后他和建宁有个还算不错的结局。
(虽然历史上他爹早饭,他被康熙撕票了。
不过他和公主生了好几个孩子,应该算是恩爱了吧。
)--快看完了,真的要被气死了。
怀玉真完全是现在所谓的大女主人设,把自己的命运绑在皇帝身上,出了事就找皇帝擦屁股,哥杀人了求皇上,妈捅了皇上也去求皇上,丝毫不为皇上着想。
跟皇帝吵架了就找备胎吴应熊,完全不顾及对方是有老婆的人,还口口声声说两人时朋友,这算哪门子的朋友。
怀玉见应熊必支开丫鬟,搞暧昧开撩必以闲聊话家常为借口,聊天必上下其手。
说她不检点完全没有冤枉她好吧。
吴应熊还说怀玉成熟了,你tm眼瞎吧,明明成长最快的是你老婆好吧。
成韵固然不适合做皇后,仅凭一己之力搅翻后宫半片天。
可惜怀玉同样不适合,因为另半片是她搅乱的。
她任意妄为的性格,根本不适合留在皇宫。
放过自己,也放过周围的人吧。
-----看完107集,吴应熊真是太没良心了,建宁真是太可怜了爱的太卑微了,果然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还是和离吧。
让那对狗男女爱怎么地怎么地吧,反正他俩最爱说的话不就是‘要我的命你就拿去吧’。
还有剧里仆人都太笨了,这种卖蠢的笑点一点都不好笑好吗,完全就是令人不适的拖戏。
真想把编剧按在地上摩擦。
很喜欢萨亲王一家,哈都和阿雅是很了乐于助人,在德福晋把他们两哈错认成傅荣和成莹的时候,他们都愿意配合演戏,而萨亲王和皇太后的那段感情,也算是错过,阿雅把萨亲王和太后关在屋子里一个晚上,至少让两个人把以前的事情都说开了,萨亲王为了太后受伤那段,太后还算有真心,在所有人对付韵贵人觉得不够绝,都太心软了,加上成亲王和太后的纵容,成安和芸儿真是有缘无分
孙耀威和郑家榆真的是我的意难平 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 这部剧是二十年前拍的 那个时候 对于爱情的定义 还是琼瑶奶奶的 一生爱一人 为这一人 宁不要江山 那时候的人 对爱情也是这么期许的吧 小时候不谙世事看到这样的电视剧 以为爱情就是这样子 玄烨只爱怀玉一个人 五阿哥也只爱小燕子 尔康只爱紫薇 非汝不娶 非汝不嫁 我那时候一直以为爱情是这样 可是等我长大了 我看的电视剧都是兰因絮果 曾经的相爱相知 总会被时光冲击的所剩无几 一个是怀玉格格里的 玄烨 一个是如懿传里的弘历 一个是二十年前 一个是近几年 其实我们都不再相信车马很慢的爱情了 我们现在其实都 相信兰因絮果 年少的情爱也抵不过时间 郑家榆没有和孙耀威在一起 就像周星驰没有和朱茵 都是童年意难平 但其中滋味也只有彼此知晓 只是现在 再回顾起荧屏前的他们 回味自己年少时的心境 才发觉 那时候自己真傻 也发觉 那时候的爱情 真美好 现在是无论如何都不适合 琼瑶奶奶的爱情了 谁也不会相信 会有皇帝 为了一个女子不要江山 不要子民 甄嬛传 雍正不会为了甄嬛亦或是 纯元皇后放弃江山社稷 乾隆也不会为了如懿 抛弃 大好河山 只有二十年前的电视剧 才展现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多情 现在的电视剧 爱新觉罗家族也未免过于薄情了 仅仅是二十年而已 不知下一个二十年 我们在经历怎样的爱情 现在我依旧怀念 那个为了怀玉抛弃江山的多情皇帝玄烨(他的名字!
真的太好听了!
康熙帝🉑️!!
)或许 怀玉格格最后的结局 也不过就是如懿传的结局吧 只是前者在美好中截止 后者过完了这一生
有一年暑假实在无聊追的这个剧,后来就粉上了家榆和孙耀威,其它的偶像剧都没有那么粉过。
后来有段时间心情不好找来看了看,虽然剧情老套了点,不过也别有一番趣味,只要看前面部分就好,不要一直追,不然会被后面没完没了的剧情囧到。
男主和女主很有cp感(虽然现在各自有自己的生活也不妨碍这一点),康熙深情款款看怀玉的眼神真的好sweet,怀玉任性调皮的个性真的是被家榆诠释的很好,曾经非常看好她,现在依然看好,不管如何前路漫漫,会越来越好的。
前面几集的剧情和节奏挺不错的,怀玉与皇帝偶遇一起打架,三人结拜,怀玉闯祸随即各方面冲突扑面而来,还蛮有趣也合情合理,之后成家记恨傅家以我这成年人的思维觉得有些牵强,成家一味惩罚傅家好像对自己也没有多大好处,完全凭一口气,这口气还莫名其妙(毕竟不是傅荣射伤成泰),之后更夸张跟自己女儿非要在太后面前搬弄是非,强行跟康熙对着干。
普通人都会觉得脑子有问题,宁愿得罪皇帝也不肯咽下这口气,就算皇帝羸弱几十年后太后归西皇帝还是老大,这种节奏感觉是不想让皇帝好过想自己干啊。
怀玉身上永远有停不了的麻烦,皇帝永远包庇她原谅她爱护她,甚至没有她在身边折腾觉得有些无聊,这样的痴情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不过也是蛮让人向往的。
喜欢这对组的cp,不过看的时候不可太较真儿,只需要在休息的时候一边嗑着瓜子儿一边乐呵儿看一边感叹咋有这么多痴情的人儿呢。
怀玉公主(郑家榆 饰)是清朝将领傅正意外收养的一名女孩,其真实身份是明朝亡国皇帝永历之女。
在怀玉十八岁的那个元宵节,她和嫂子成莹(于佳卉 饰)女扮男装上街出游,竟然邂逅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王皓 饰)和微服出巡的康熙皇帝(孙耀威 饰),三个人虽都掩藏了真实身份却十分投缘当即结拜成为"兄弟"。
一次意外,怀玉与当时显赫的成家结下恩怨,其女子的身份也被康熙知道,三人的关系由此发生了改变。
凤凰台播的一周只播五天每天八点开始九点结束一集播这么长是因为广告每隔十五分钟一次 常常广告比剧经看基本可以你顺便干着什么然后顺便看看演到哪儿了比如我可以一边写卷子一边看不看上一集完全不影响你看下一集甚至上个礼拜没看都没什么太大关系的剧里的人会想办法告诉你 对了好像还有前情提要现在的英剧美剧可远远做不到这点 早被砍的渣都不剩了这是唯一一次我和老爸老妈一起看的台剧主要是我们都没想到竟然有这么长简直就是连播好几季 真是的一季连一季看的啊从冬季到夏季从吃着火锅看着到吃着西瓜冰淇淋看着我们的乐点后来全部都是边看边吐槽哈哈哈记得每一集都会有人大吼大叫闹的皇宫熙熙攘攘什么公主名字不好叫叫什么怀孕公主(当时片名是怀玉公主)然后市面上皇宫戏的能有的情节都来一遍我爸到现在也还记得有这么个连续剧真是服了 他主要是看能拍多少集我妈是看那个太后陈莎莉的 说你看她的脸跟熨过一样没一点皱纹....看着有点渗人我都不知道我是看啥的噢后来我是数新登场人物的靠新登场人物才能接着往下演的剧现在不多了吧还得傻的恰得好处 层次分明
郑家榆超灵的,和孙耀威超配的。
情节很复杂的说~
以前最喜欢的台湾电视连续剧,没有之一,就是太长了,我到现在应该还没有看完,所以要减一星,不然为了我小时候的日夜的牵挂,绝对要给五星。连背景音乐也好可爱,两个男主都好有魅力。每一角色都好有爱。
我居然有一阵子喜欢孙耀威来着。
都十一年了 额滴个神
当年跟奶奶一起追的啊。。
太长了……
以前百看不厌,现在就会觉得好假,但它也算是伴我度过一个不错的小学四五六年级
太长啦!还不错!看这个开始注意到黄维德!威风时刻!
淦 光想着韵贵人很坏
我了個去 是要多長……
又!长!又!臭!
在两人确定关系前,那些羞涩的暧昧很轻易地勾起了高三女生的思春之心。后来越长越臭越像老娘舅——情景剧也好,调解节目也好——总之是老人家的菜。
那会儿郑家榆和孙耀威还是一对儿,而且非情侣角色不接。
够拖拉
越看越恶心的电视剧
又臭又长啊
尼玛恋爱能谈的这么苦逼啊!
甩且做作,比较雷的是,我大姨妈超爱这戏~
当年好喜欢郑家榆和孙耀威这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