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题材不少了,动作片也不少了,有情感的动作片也不少了,但是结合得好的并不多。
拍得酷拍得晃悠在这个年头不难,也不难让人接受,但有个好故事以及塞入好的情感表达才是关键,在本片里我看到了一些让人欣喜的表现。
其实庞大的主题,和细腻而多层次的表达是反恐题材影片遇到的难题。
这对于监制迈克尔曼来说,是一个考验,在本片他发挥了盗火线和惊爆内幕里的优势,很好的影响了本片导演,情感和人性的刻画冷静而克制,加分不少。
动作片是美国人最擅长的影片类型之一,尤其是对大场面的掌控可谓是独步天下。
从第一次鸣枪起,影片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观冲击,几次爆炸场面甚至有着不逊于“变形金刚”的震撼力。
不论是角色的安排或是剧情的发展都体现浓重的美国感觉。
一个简单的故事怎么才能拍得惊心动魄呢?
什么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呢?
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写实的手提摄影机拍摄是最能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
这部“反恐王朝”将重头戏压在了最后的一大段巷战上,晃动的镜头如今已成为一种潮流,那种令人心跳加速的感觉会让你如同进入了影片一般,惊险刺激。
除去那些大场面,所谓的反恐、政治角力、英雄惜英雄、宽容精神不过是一些点缀而已。
这部戏应该是07年上映的动作片中我最满意的一部,超越过度夸张的虎胆龙威4和火线保镖,盖过人气极高的谍影重重3。
最后正反两派都说出了同一句话“我会把他们都杀光”。
编剧这样安排剧情,我想是试图告诉大家:“用暴力去对待仇恨,只能生出更多仇恨”的简单道理。
虽然是好莱坞的电影,虽然情节也很好莱坞,幸好有个不错的结尾,宗教也好、利益矛盾也好,人们冤冤相报的仇恨才是最要命的。
圣诞节前看NBA比赛时候,插播了这部影片的TV宣传片,说HDDVD马上上市,不得不承认,宣传片还是给人留下了一定印象,所以圣诞节之后就搞到片子看了。
总的来说这部片有一定的野心和独创性,应该也得到了沙特政府的支持,内容中规中矩,很多场景可以开开眼界。
但是看完全片,却没有什么感觉,只有一个词--平庸。
首先节奏上就有一定问题,片子前面的节奏太缓慢,后面时间不够了,结果破案本身显得无悬念无过程无曲折无突破,还存在一些不合逻辑的地方,大多数时间都浪费在前面的铺陈,以及政治角力上。
说到角色,FOXX演的主角实在太普通了,没给人留下任何深刻印象。
他的同僚也是一样的模式化,这应该归罪于破案过程占用的时间太短,没有能够表现出每个人的特长和特点。
另外,沙特人在片中也显得比较呆板,就好象那猥琐的美国外交官说的,”这里的人都傻“,平民都很呆,军官都很楞,政客都很自私,恐怖分子开枪都很不准。
只有受过美式文化熏陶的faris出淤泥而不染,浑身正气大义凛然又不失专业水准和精神,对阶级敌人无比痛恨对人民无比热爱。
这年头流行手摇镜头,本片也不例外,但请放心,绝对没到伯恩身份3那样的程度。
有人拿这部片和heat以及黑影坠落比,还是免了吧,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那两部片子真的太经典了,让人觉得看多少遍都只是为下一次热身,这部片子看了一次准备看第二次的人恐怕不多。
要比较的话,最后那段巷战,让我想到的是哈里森福特演的燃眉追击,美国使馆车队在哥伦比亚遭遇伏击,同样类似的敌对环境,那部片子就显得真实很多,伤亡率看起来更可信,除了瑞恩有主角光环之外,其他人管你大使还是主角的领导全部挂掉。
相比之下,本片中AK,手榴弹,RPG全部上阵,结果美国F4无一死亡,甚至连稍微值得一提的伤都没有。
只有可怜的faris作了牺牲品。
而且两边的交火过程设计得太普通,没有什么给人深刻印象的镜头。
两势力在民居激烈交火类的巷战拍过很多,去年那部《人类之子》里面那段的确是最nb的,看了那个再来看其他的感觉平淡好多。
全片最搞笑的,是去见因为失眠而改邪归正,投身政府绿色网吧建设事业的那位大叔时,网吧里面的小朋友很明显都在玩CS一类的游戏,看起来,大多数人都选的”匪“。
不知道片中如此超强的FBI会不会玩CS,否则在网吧坐下来选警和小朋友PK一场,可能会比后面那段美国人零伤亡的、缺乏说服力的战斗更有吸引力。
(特地关注了下那位大叔摆弄的主板是什么型号,可惜没能看清。
)当然,上面虽然说了很多负面的,本片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尤其是结尾,平行蒙太奇用的很出色。
对于认为本片是完全模式化的主旋律,吃爆米花看到结尾的人,这个结尾足够让人意外。
至少,比我想象中的美国佬站成一排目送英雄灵柩入土,养鹰王子授予英雄家属烈士证书这样的镜头要好得多。
总评一下,虽然douban上包括我自己这篇影评都比较负面,但对于单纯想看一部反恐题材影片的人,本片还算是值得一看的,有一些独特的东西。
就算别的都不满意,至少还可以看看沙特的风景,主角的墨镜,以及王子养的羽毛梳理得很干净的鹰。
不错的动作片.前面的打打杀杀还算精彩,不过总不如结尾段落来的震撼,与血肉横飞相比,世代传递的仇恨恐怕才是最大的恐怖.
总体上拍的不错,深入剖析了仇恨是怎么产生的,世仇是怎么延续的。
开头的恐怖袭击和最后的巷战很精彩。
照例美国官方都是狗屎,个人英雄依然很牛逼。
但部分剧情…难不成阿拉伯恐怖分子都是傻逼,美国特工很牛逼系列?
现场留下这么多证据,被盗的救护车与恐怖分子直接对上,恐怖基地就在美国基地外,且恐怖视频角度与阳台完全一致……真当恐怖分子都是傻逼?
还是编剧是傻逼?
这不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反恐好莱坞大片,影片中激烈枪战的部分只占电影后1/3不到,并通过这互相杀戮的场面掀起了电影的高潮,并为电影结尾的主题揭示做了完整的铺垫。
电影花了差不多10分钟去铺垫故事发生的大背景,讲述了在“后911”时代阿拉伯国家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产生的直接冲突与信仰矛盾的激化,并导致阿拉伯世界自身的派别分化和和平撕裂,并由此发生了故事开头沙特阿拉伯白人社区遭受恐怖袭击的惨烈一幕。
随后FBI介入的调查受到了国内保守官僚以及沙特阿拉伯各种势力的阻挠,这一段剧情颇有些无聊。
吉米福克斯扮演的FBI主角跟沙特阿拉伯王子毛遂自荐地问:反恐哪家强?
结果几位FBI探员还不就是在尸体上发现几颗玻璃球的碎片、在爆炸废墟现场抽干水找到车辆残余,结果就成了线索找到了恐怖分子的一个窝点,最后还是恐怖分子主动出击才暴露自己,引狼入室——也太小看沙特盟友和沙特恐怖分子的智商了。
开始火拼后的枪战相当激烈,一些手摇镜头很有既视感,不过五个FBI探员包括被绑架那位经历爆炸翻车和枪林弹雨,最后竟然全部健在,也是个奇迹。
甚至最后被大Boss的孙子伏击身亡的也只是沙特警官法拉姆(扮演该角色的演员阿什拉夫·巴姆正是美剧《暴君》的主角扮演者),只能说,美国人真惜命。
故事的点睛之笔发生在最后一幕,在一开始的恐怖袭击中死去的FBI探员弗兰是其中一位女探员的好友,而吉米福克斯当时安慰她的话,竟然跟死去的恐怖分子Boss安慰其孙子的话一模一样:我们会把他们杀光。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阿拉伯世界,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而报仇雪恨、铲除异己的本能也将延续,流血冲突难以停止,这就是这个世界残酷的真相。
这部电影我看了差不多6遍,相信还会再看,里面的几个片段是很不错的。
首先是开头,简单的叙述加以图片就可以把沙特的历史和西方的入侵解释的那么透彻,以至于我把它们截下来作为中东的一个简要介绍。
然后就是沙特上校Faris在家与家人生活的画面,一个宗教国家除了有亲情之外,信仰也是支配着一个人的生活。
被冤枉的警察,除了对国家的忠诚外,还有的就是一个年迈的父亲和简朴的生活。
一部商业片和艺术片最大的区别就是影片之后留给观众的空间。
当你看完电影之后,记住的是里面的人物还是他们手中的红酒,你就已经分辨好它的类型了。
而我记住的是影片最后两种语言对同一含义的表达——We are going to kill them all.当他们每一个都兑现了承诺时,请问这是的世界是站在上帝那边还是真主安拉?
这部片子的角度太美国了……不过最后那句I'll kill them all确实很经典……说出了人类最本性的思考和判断……永远没有胜者,也没有输家
近年來槍戰場面調度最流暢的一部
三星剧情,开头结尾加一星!
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沙特被黑得飞起啊,半点侦查技能都没有;AK+RPG,安拉乎阿克巴。
拍的不咋地,没拆弹好看
没意思~
这tm是全程手持摄像机拍的吗,晃得不行,毫无美感。 就是美帝意淫担当救世主拯救世界那一套傻叉故事。
我想说的是,别做杰米.福克斯的好朋友,你会死的,而他就会和你儿子说你有多赞。
没啥意思
改朝换代?这个名字不知道哪个傻逼翻译的!?《染血王国》都要好一些,虽然还是不贴切!说影片吧!本人不是言论高手,只知道好片推荐!要置顶的片子!剧情节奏故事叙事手法全部4星以上!最后的那句话:相互杀光,无解矛盾!就是正反黑白的这个世界的最真实写照!可谓伏笔是画龙点睛!
穆斯林的世界无法理解,因为最后的战斗给了四星,感觉象使命召唤一样
~~我本来是准备给两颗星的~可因为片子最后的桥段让我感觉熟悉与亲切~可是片子的硬伤很多~~剧情上瑕疵不断~~~实在不怎么样~~~
现今2个冲突最大的阵营的对峙,价值观的不同导致的血腥。5.11的装备大行其道!
看了很不开心,hatred by hatred~~
政治白痴看这个片子 前1/4都不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再加上又有那么多人讲阿拉伯语没翻译出来 最后结尾有点像巴布塔的感觉 只不过人都死了 既然那么危险 干嘛那些美国人还愿意去那里工作
会有一方杀光另一方的一天么
好像这导演就这样,对话多,缺少建筑展示,喜欢晃镜头。逻辑性不太强。提到绿巨人电视剧 和six million dollar man无敌金刚 70s的。沙特,美国人居住区,爆炸袭击,多名平民和沙特警察死亡,四个特工去调查。接待人员一个警察上校。有被打死的恐怖分子尸体,开始就能从他的关系网查吧。后段还一个撞车抓人,营救任务动作戏。全片除了结尾,没有明确的坏人人物出场,都是全龙套人物,。
镜头过于摇晃
最后仇恨的点不错,前松后紧,但人物拍的都和傻屌一样,什么情感都揉再里面,太多了就没有突出的,傻屌人物配不起仇恨价值观的反思
一部非常虚伪的电影。美国以各种方式入侵沙特,然后找几个美国人扮演救世主去对战火弥漫的沙特进行审视,简直让人恶心。尤其女主拿波板糖交好沙特小女孩时更加明显,整个美国都在有意无意间掠夺沙特,但骨子里却想支配对方:“听话的话就给糖”。 与本片差不多的还有一部《驯龙记》:肯让我骑的
巷战、中东、fbi这三个元素放在一起故事主框架基本就有了,这个片子出彩的在于树立了一个很美式的本土阿拉伯警察和片尾对于为啥战争停不下来的理解。只要不作怪这样的片子都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