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的观影体验就像是不小心飞到嘴里一只苍蝇,不能嚼,不能咽,还吐不出来,实实在在的恶心。
生死之事可大可小,可豁达可忧伤,但是儿子给爹开葬礼圈钱被发现了,拿冥币还钱这事儿不像是地球上会发生的事情。
也是真情实感的恶心没有其他形容。
本来想找个喜剧,冲着乔杉看的,这一星给杉哥。
范伟最后领老哥几个砸人家厂子最后钱就不用还了???
为了啥梦想咱也不知道就欠一屁股债,最后还能拿到投资???
美丽大方漂亮的老板娘脑残了无怨无悔的跟着一个欠一屁股债的屌丝,这是真实的世界吗?
做梦都不敢这样吧!
七零后,八零前这代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生活幸福感贼高,小时候没见过、玩过、吃过的东西,随着时间推移,都能有,而且上学的时候还不卷,暑假寒假,秋假忙假一天不拉,写完作业就是纯玩,尤其是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的暑假,压根没人管,就是玩耍的方式比较可怜,多数是一堆孩子瞎疯,没有任何教育意义。
想了在想,无非是男孩子打弹子,斗鸡,跳马,女孩子丢沙包、跳猴皮筋,抓石子。
虽然欢乐多多,可物质匮乏、精神贫乏,童年趣事乏善可陈。
唯一比较亮眼的、甚至轰动整个内地童年的只有一件大事,日本人搞出红白机。
那时候国内普遍很穷,家里没啥钱,能买得起的就两类人,要么纯有钱(当时有万元户这个称呼),要么就是有商业头脑,投资游戏机生意。
记得那时候,一放学就跑到老街上一所破房子里,真的很破,土坯房,烧炕取暖那种。
吸引我的是老式柜子上十四寸彩电和红白机。
几乎全天,屋子里沸反盈天,小屁孩和半大小伙子自不必说,甚至一些社会闲散中青年也夹杂其中。
大家默契排序,按照老式发条闹钟规定的时间交接游戏手柄,一个小时两元钱。
八十年代中期,两元钱对孩子来说是一笔巨款,为什么红白机四大天王都是双人游戏(魂斗罗、沙龙曼蛇、赤色要塞、绿色兵团),因为两个人凑,一人只要一块钱。
每次玩的时候,都感觉时间流逝非常快,不知不觉闹钟就响了。
后边排队的就会摇醒老板来交接。
没钱玩,也不要紧,在旁边看,一样很快乐,也许有个憋不住要上厕所得主,会让你代替玩一会。
为一部平平无奇的《父子雄兵》回忆良久,全因被里面的插曲勾起了红白机回忆。
游戏中印象最深的非《魂斗罗》莫属,日本人大着胆子用史泰龙和施瓦辛格的形象出品的划时代FC游戏,引领了世界游戏风潮,一举奠定任天堂家用游戏机霸主地位。
大鹏和范伟主演《父子雄兵》的情节对于影迷来说一点不新鲜,一对父子间从矛盾对立到和解,加上乔斌插科打诨,任达华装逼反派,一出小品齐活。
整场戏下来,搞笑的地方让人笑的有点勉强,煽情的地方让人欲哭无泪。
演员表演尽皆过火,却又不是港片。
好在乔斌、范伟贡献了优秀的表演,两人代表了本片演技峰值。
原本不打算写影评,好死不死,影片结束前常石磊一首《好爸爸、坏爸爸》让人耳朵一紧,歌曲前奏是《魂斗罗》经典midi音乐,配上儿歌里对爸爸打屁股的描述,把中年人的思绪一下拉回了几十年前,真几十年前,甚至想起了逃学打游戏被父亲扭着耳朵脱离土坯房的恐惧。
接孩子路上突发奇想,当年老街那所土坯房还在不在?
应该不在了,但记忆中它历历在目,屋里的陈设也如数家珍。
闭上眼的那一刻,小伙伴嬉笑打闹的声音在耳边回荡,排队打游戏的迫切心情,依旧清晰。
那许就是童年的感觉,三十多年了,那种感觉一点没有减弱,猛然间被熟悉的旋律,一股脑塞进了脑袋,要不是手里握着方向盘,一定要按“上上下下,左右左右,ABAB,菜单开始”。
PS:一部电影只要有一个亮点就值得被人铭记,也许观众很快会忘记《父子雄兵》的故事,但中年人一定会永远记住这首歌。
老爸——《父子雄兵》片尾曲常石磊老爸,有些日子没给你电话,你还过得好吗?老爸,你对我说过的那些话,我也越来越懂了。
老爸,记得当时我离开家,你目送没说什么话。
老爸,我现在好想抱你一下,紧紧的抱一下。
我在牵挂,你也在牵挂,是你引我走天涯。
你慢慢老,我渐渐长大,是你让我别想家。
你在牵挂,我也在牵挂,是你教我志在四方,什么都别怕。
我不在家,你好好保重吧。
我下午的时光被浪费了,看完这部片子。
我是下载看的,但是我都后悔,看国产喜剧我都是包容性看的,但是真个真的太脑残了,全程都是尿点。
唯一看点也就是身为配角的乔杉了。
故事乱七八糟。
最后是吧我们当煞笔吗,拿个假枪,之后无限子弹,,,我都评论不下去了,以后下载的片子,我都得看看豆瓣评分我在看,真是太垃圾了。
看完之后你就会怀疑人生。
我为什么看,为什么。。。
挑选这部电影,是在吃晚饭的时候,电视盒子可选择的电影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烂片”。
一边看电影,一边吃饭,当然要选一部烂片来看。
这样不用很认真投入到电影里,就看个红花热闹就行了。
所以筛选下来,这部电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一部,满足我要求的电影了。
冲着范伟,也要看看。
先来说说范伟,虽然最近范伟拿了影帝,演技上逐渐被认可,也被更多人知道,但实际上,最近几年,范伟接的电影并不多。
我不知道这其中真实的原因,我只能自己推测,我觉得现在适合范伟来演的电影,并不多。
找范伟来演的电影也不多。
一部分,是冲奖的艺术片,演员都是片酬不高的。
目的也不是为了挣多少钱。
《不成问题的问题》《》另一部分,就是一些国产小成本电影。
而且范伟能演主角的其实真的不多。
也就是在很多电影里面打打酱油,做个卡司。
我早些年,看过他演的《即日启程》《饭局也疯狂》。
那阵好像是宁浩带起来的,靠剧情来取胜的一些所谓的小成本电影。
那会国内的电影市场其实还不是很火热。
像范伟这样的演员类型,在中国是极为少见的。
从小品走出来的演员。
你说他演技好吧,但是你看到他,就总会想到他在春晚舞台上。
想起东北电视剧里的药匣子。
你说他演技不好吧,他还真是有老艺术家的演技,举手投足都有模有样。
这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修炼出来的。
总的来说,范伟是个演技派,但因为自己的特色太明显,我觉得戏路也有些窄。
而且是半道出家,所以演艺生涯没有多高的地位。
这部电影,如果没有范伟来扮演这个父亲,质感会更差,可能会差到呕吐。
其实我个人感觉,这部电影讲的这个故事,和这个故事的节奏,要比《缝纫机》好很多。
《缝纫机》就是盘子整的太大了,底子就是一个粗制滥造的国产轻喜剧,但是情怀呢,却有豆瓣国产top250的心。
完全是导演技术,剧本,都跟不上理想和情怀。
这部《父子雄兵》,在我眼里,是合格的,因为我的预期就没有那么高,这样的电影,你不要对他有太多要求。
没有太多尴尬的点,不强行煽情,没有多余的剧情尿点。
轻轻松松,来几个搞笑的点就够了。
所谓,要烂,你就好好烂,你就正儿八经的烂。
别搞得那种明知道自己很烂,但是还有一颗不烂的心。
那你就是不合格的,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烂片。
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在此基础上,再有点小惊喜,那就是很不错了。
这个故事,讲的比较完整,其实台词还可以,不是那种特别生硬的搞笑,比大鹏自己琢磨出来的笑点好多了。
不知道范伟演这部电影能拿多少片酬,希望能拿的多些吧。
现在找范伟演主演的真的不多了。
文 | 谢谢你们的鱼当年的《屌丝男士》把大鹏和“屌丝”这个标签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以至于大家一提到大鹏想到的都是一个面目猥琐、趣味低级的不入流小青年,直到2015年大鹏自导自演的《煎饼侠》横空出身,大鹏才和“屌丝”这个不怎么文雅的词汇来了一次和解。
《煎饼侠》不管别人怎么说,《煎饼侠》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国产喜剧,首先当然是影片好笑,但最重要的还是大鹏借着整部影片传达给观众的是自己活在别人制定的标签中的迷茫与想要突破向往,一个明星带着一群明星自嘲并且在最后以理想的名义完成自我蜕变,这些很对我的胃口。
所以,《煎饼侠》看似是一部《屌丝男生》的电影版,但是它的核心并不屌丝,而且有追求的大鹏也拍摄了另一部励志喜剧《缝纫机乐队》,听参与了项目的朋友说影片的剧本相当不错。
不过,让人比较意外的是不再屌丝的大鹏居然还是接拍了一部非常纯粹的屌丝电影,并且还拉上了喜剧天师范伟一起胡闹,而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父子雄兵》。
《父子雄兵》原名叫《父子魂斗罗》,一看就是一部消费80后娱乐文化的亲情题材喜剧电影,可谓是卖点十足,但是当我观看了全片之后才发现这部电影不过就是一个可悲的中年男屌丝的一次下三滥的意淫。
我个人非常讨厌“屌丝”这个词,当然有的时候我们会自嘲自己是“屌丝”,但是没有人会想成为“屌丝”,因为“屌丝”某种程度上才是最低等的人种,我们分辨屌丝决定不应该单纯地看他是否有钱,是否有学历,而得看他的内在,是否有进取心,是否有审美,是否活得体面,是否具有大众的价值观。
在我看来,真正的屌丝就是那种不满于现状却又不会有任何行动去改变,价值观扭曲,毫无审美以及想得永远特别美的一群失败者,而《父子雄兵》这部电影最后所显现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让人作恶的气质。
总的来说,《父子雄兵》呈现的就是一对讨人厌的父子霍霍所有人的故事,顺便传达了一个“欠钱就是大爷”的价值观,基本上就是一个闹剧版的《老炮儿》。
影片的故事非常简单,就是儿子范小兵为了创业欠下高利贷,做了一场父亲的假葬礼来圈钱,但是被父亲发现,之后还不上钱的范小兵被高利贷绑架,作为退伍老兵的父亲带着战友去营救儿子,最后皆大欢喜。
你光看故事本身就可以发现影片逻辑上的幼稚,而比逻辑更加幼稚的就是影片还企图在最后用父子情煽一把,以复刻《煎饼侠》剧作结构来复制《煎饼侠》的成功。
我们可以来看看影片中的这对父子是什么人,儿子范小兵有一个小发明,为了创业他向所有亲戚借钱,最后还借上了高利贷,我们不知道他的发明厉害在哪里,也不知道这个人的人格魅力在哪里,但是这个人就是被张天爱饰演的卤煮店老板娘毫无保留地喜欢着,明明挣钱有千千万万种方式,偏偏要选择让自己的父亲假死,而且最后经历了这么多居然大摇大摆地没有换高利贷的钱还拿到了别人的投资。
这个角色告诉我们的就是,你只要命好,不用付出什么都可以成功。
然后再让我们看看父亲范英雄,一个退伍老兵,喜欢打抱不平,没事儿就要教训人,甚至大打出手,就这么一个脾气不怎么样的暴力老爹居然被一个半老徐娘疯狂地喜欢着,而对于儿子,他就是一副打你都是为你好的样子。
影片最后,两人并肩作战时候最后还硬生生扯到小时候一起玩过魂斗罗。
这个角色告诉我们的是,爸爸打你就是爱你,不管你也是爱你,总之做什么都是爱你。
爱你妹呀!
影片中还有一个相当奇葩的角色,就是任达华饰演的债主,一个澳门的大佬,后因为账目出现问题准备跑路一定要要回借给范小兵的50万。
对,你没看错,一个大佬发费周章,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只是为了收回50万的借款而已,而且甚至连利息都没有要。
而在这个对他来说很是拮据的期间,他依然养着很多小弟,吃着大餐喝着红酒开着豪车,拜托了,你那个车卖掉也有个五十万了呀,把这些玩意儿卖了顺便开除掉这么多没用的小弟赶紧跑路呀!
也真是莫名其妙的一个人!
而作为女主角来宣传的张天爱饰演了喜欢范小兵已久的卤煮店老板娘,任劳任怨、没脾气还知书达理,戏份少也就算了,居然完全缺席了影片的第三幕,那你叫什么女主角呀,上什么海报呀,这完全是诈骗好吗!
影片最可怕的是不但给父子俩安排了喜欢他们到死的两个女生,编剧甚至还给乔杉饰演的小混混找来了柳岩客串其任劳任怨没脾气的女朋友,这才叫真正满足了老中青三代男屌丝的可悲幻想呢!
当然,除了故事的生拉硬拽和人物设定的荒谬,影片作为喜剧也是相当失败,除了那些隔靴搔痒的网络笑话以及早就不入流的笑点,你很难找到真正的可以取悦你的地方,而且那些消费葬礼的笑点真是让人看得浑身不舒服。
说实话,《父子雄兵》这种审美程度的玩意真的只配搞成一个网大,都什么年头了都贩卖这种低级的精神鸦片!
©️本文首发于不散微信公众号,版权归不散和作者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THE END·这是“不散”的 第431期 文章,不散微信ID:busan-movie
本来以为这会是一部不错的喜剧,可惜却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情感闹剧。
影片前半部分能看出导演在努力而刻意的营造笑点,结果却让我看着满屏的尴尬。
后半部分主要打亲情牌,然而这可能是导演不太擅长的部分吧,这手亲情牌没让我看出感动,尤其是结尾决战那十分钟,天马行空的剧情,把前面好不容易营造的一点美好毁灭殆尽。
其实仔细想想这部片子为何会像是一场情感闹剧,终其缘由不过是没有灵魂罢了。
开头小兵去拉投资,中途想法筹钱还债,最后拉到了投资,其实看完就会发现,故事的开头拉投资创业和这个故事的主体没有多少联系,就算没有发生中途这些故事,那么他照样也可以拉到投资,无论闯下了多大祸,最后那个投资人都会给他擦屁股,这个故事的设定,太理想主义了,也可以这么说,那个投资人,就是本片最大的bug。
不过在这个片里范伟举手投足都是戏,和大鹏演父子,绝配。
如果说大鹏从《煎饼侠》那里还能攒下火车头那么大的口碑,经过本片这么一败,基本上就剩火柴头大小了。
似乎在对紧随其后的《缝纫机乐队》说一句:这街,我先扑为敬。
大鹏这两部导演一部监制的片子一出,基本宣布他拍喜剧电影的几板斧招式已尽:屌丝意淫的逆袭,任性放high的理想,零散拼凑的笑料,随时露脸的人脉。
让人忍不住感慨:成名真好,成名了就可以潇洒拍电影,随意组乐队,任性怀念父子情。
本片的关键设定,借假葬礼敛财还高利贷,出现得十分突兀,我们在《大腕》中看到过类似的框架,这个本该是笑料最集中的地方,因为种种的不合理显得十分尴尬。
与《煎饼侠》结尾的戏中戏的动作戏,《缝纫机乐队》结尾的乐队配乐队的千人合奏不同,本片最后的父子二人扮演魂斗罗凭借气弹枪干掉拥有真枪的大反派这显得十分荒诞,你总不能说这是游戏套游戏,只能解释说这拍出了“魔幻浪漫主义”风格的父子情。
用片中两个人物两句台词概论得非常合适:第一,任达华说:“把你的假枪放下,这很荒唐”;第二,李尚正说:“好烂的故事”。
本片以父子关系为主要故事线,从头到尾两人经历了从互相误解嫌弃到互相理解和解的过程。
范伟饰演的父亲形象是一名退伍老兵,表现出极其刚烈的性格,对儿子也是非常严格,而大鹏饰演的儿子形象是一个一直抱有创业梦想,却因屡屡欠下高利贷而整天失魂落魄的青年。
两人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反映现实世界当中的亲子关系,但经历过一些感人至深的事件后,原本满是误解的亲子关系总会和好。
范伟和大鹏二人都是内地喜剧界的大咖,他们在片中的表现延续了各自独特的喜剧风格,同时范伟还将一个严厉且友善的父亲形象演绎得特别出彩,给全片增色不少。
但全片整体给人一种逻辑严重不严谨的感觉,尤其是“假葬礼”的情节,显得过于夸张了些。
全片情节上的转折也是非常生硬,基本没啥铺垫。
另外,全片尽管不乏温情时刻,尤其是父子二人最终和解的场景,特别令人感动,但整体上没有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真实且复杂的感情状态,一直都是浮于表面,很难让观众们产生共鸣。
特意注册豆瓣来给零分,看了10分钟就想走出电影院,全程尴尬。
《煎饼侠》已经耗尽了大鹏能想到的所有小花招,第二部电影说明他只能本色出演屌丝小人物,演技跟黄晓明之流一样,依旧耍那些小花招,依旧靠卖惨作践自己博同情分,居然还有被逼喝白酒的桥段,广告植入惨无人道,情节音乐都烂到极点。
大鹏第一部电影尝到甜头后开始无下限接片骗钱,对他的好感止步于此,一年上演8部电影也不会再看他了。
在一部主角是大咖的电影中,主角对电影的风格影响到底有多大?
拿电影风格比较好识别的两位明星举例,成龙和周星驰,在90年代的电影中成龙的电影几乎一味的杂耍式打闹,根本无法分辨出每个导演的区别,而周星驰的电影也同样如此,无论是刘镇伟,还是王晶,能让你记住的还是星爷的“无厘头”式风格。
而这部电影中如果说,大鹏没有参与到电影的导演和编剧中去,我是万万不信的,因为这和大鹏的成名作《煎饼侠》简直如出一辙啊!
主人公陷入到事业低谷中、身边有一个红颜一直在支持他、心中有一个梦未完成、欠黑社会巨款、为了还款想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办法引出笑料!
这就是换汤不换药的煎饼侠啊!
《煎饼侠》大火后,某媒体开了一个喜剧电影的研讨会,导演只请了两人冯小刚和大鹏,并且对大鹏极其溢美之词,当时第一直觉就是只火了一个喜剧电影,就抬高到这高度,过了吧!
PS:电影中范英雄的老战友之一,说粤语的那位,由香港电影演员梁健平扮演,一个TVB的老绿叶演员,而他在近两年最风光的就是2016年因参演电影《十年》登上了香港金像奖的舞台!
《十年》是一部什么性质的电影不用我多言!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每个演员都有选择参演电影的权利,同样每个市场也都有拒绝观看某参演者的权利!
近的如杜汶泽,远的如梁家辉!
这样一个演员,不参演,对电影学有任何影响,但参演,就政治不正确了!
编剧脑子瓦特了吗
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会比游戏里死得更惨,可以说是非常有教育意义了…片尾父子合影看得有点鼻酸,想打飞的回家跟老爸自拍
主要是为了看范伟,看完和大小明一起吃了个忆江州火锅
葬礼的设计不错,但是到老兵出来的时候就违和了。
大鹏加油
朋友说是喜剧的时候心里怕怕的……没几个国产喜剧能让我笑好几回,这部真的很良心了!让我一路笑了好几回…… 有的效果呀剧情呐还是觉得有点梗,尴尬得起鸡皮疙瘩。"开枪"的时候蛮煽情的,如果是结局也蛮Ok的,结果有拖沓了一小段,父子情的卖点我拒收了...
我要给四星,因为我笑了!~
大鹏啊,观众的钱没这么好骗,还是乖乖缩回小银幕上尽情嘚瑟去吧
2.5,不烂,只是剧作牵强,还好表演没有跑太偏
范伟老师多接点高质量的片吧。鉴于范伟老师是个优秀敬业的演员,多加一星。《煎饼侠》的成功证明了大鹏在电影圈依旧可以玩得风生水起,他和范伟两位不同风格的喜剧表演者合作也是本片最大卖点。不曾想全片过于温情化,笑料包袱的设计非常中庸,仅有战友上门一段戏还不错。其实乔杉才适合演范伟的儿子。
CCTV6。假葬礼的创意不错。
喜剧甭管扯太多情怀或者其他东西,哪怕叙事烂都无所谓,就怕不好笑,这就很尴尬了。张天爱资源好可老是演这种花瓶那也只能是下一个杜鹃。
两星半,大家都有daddy issue但这个真的没有共鸣,任达华醒过来我就睡着了
有很多尬笑,前面还好后面强行煽情,神乎其神
感觉一般,不是很搞笑也不是很感人,跟煎饼侠还是差距有点大
任达华的父子照呢
前半场你用了一曲魂斗罗 结尾你怎么办?
看在有素材可以扒
很好看,就喜欢看喜剧
虽然我没范小兵那么不着调,但回去还是抱抱我老爸,很多笑点都没想到,超出期待很多,准备带老爸二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