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我是一星,其他不赘述,说下我好奇的地方:1,90%以上宝宝动作镜头中都会加慢镜头再展现下,如果少了这些费神的慢镜头,可能电影会少5分钟左右吧。
我觉得宝宝其实是一个挺有自信的人,不然不会这么多镜头来凑。
2,威亚感已经强烈到我都快看到了,真的需要这么多威亚吊来吊去吗?
动作并没有变得好看起来。
(我真的发自内心佩服成龙,武打动作好看又比较有趣,不要说进步了,我觉得几十年能保持住就已经很了不起了)3,每一个角色塑造都很失败,举个栗子:同样是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当年百变星君里面,星爷塑造的李泽星人物非常立体,可是白客的,也就是照剧本念了。
我是很喜欢万万系列,也很喜欢白客,和演出经历也有关系吧,毕竟经验没有那么多,我觉得这部戏里,只有白客是相对来说有进步的,反观之王宝强,在这么丰富电影演出经历下,演了一个又难笑,又非常个人英雄主义的无聊人物,硬要贴西游走,西游师徒四人的情怀,不是你名字叫谐音就可以带大家入戏的。
4,中间所有的煽情戏,多余又无聊(但是这里白客的演技还不错),杂七杂八放在一起,不一定就是火锅,这就是一桶厨余,都是别人玩剩下的。
5,整个逻辑就是混乱的,陈佩斯把六小龄童儿子弄丢了,六小龄童不怪他,自己跑去学经,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真的挺超脱。
6,六小龄童被拉下水了,估计也是为了推广西游文化操碎了心,本想和电影一起将西游文化传播更远,但是我看到他出现在荧幕说着小时候的台词,我觉得很心酸。
7,不只是沿袭徐峥囧系列,我觉得陈思成的唐人街探案也有借鉴,电影➕歌曲的模式,btw,唐人街探案是我觉得国内这几年演员转导演最成功的电影。
8,先这样吧,其他大家都说过了,但是电影结束的时候,居然有几个观众鼓掌,大家笑的乱七八糟的,电影市场还是大,钱还是好赚啊,我记得上一次看电影看到全场鼓掌是在巴黎看招魂2,好怀念在电影院看好电影的日子。
🎬《大闹天竺》钉子户耍猴人、科技宅富二代,拍马屁小跟班、神秘性感美女,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四位男女,在不打不相识后竟结为了同伴,为了寻找一道遗嘱,结伴勇闯印度,开启一段热血沸腾啼笑皆非的冒险。
然而最令四人意外的是,这次取遗嘱之行凶险重重危机四伏;而存放遗嘱的印度,更是埋藏秘密。
冒险的途中风景奇幻瑰丽,四时气候也随之不断变换,时而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时而乌云密布、狂风暴雨,为惊险刺激的行程更添了一丝奇幻。
光怪陆离的西域印度,如同打翻了的调色盘。
布满了风情旖旎的建筑,充斥着虔诚苦修的宗教;在热闹喧嚣的街头巷尾,有着色彩斑斓的工艺品、鲜艳夺目的服饰和绘画;轻盈曼妙的纱丽美女们,舞动着欢快妩媚的舞蹈;一幅浓烈而又奔放的天竺风韵,自然而然的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现代版“西游记师徒四人”,最终解开了遗嘱中的秘密,也得知了他们的身世真相,更完成了一次人生的修行。
最后的最后,当六小龄童惊艳压轴出场,无不唤醒了几代人的记忆,也将致敬经典推向了高潮。
大闹天竺 (2017)3.72017 / 中国大陆 / 喜剧 动作 冒险 / 王宝强 / 王宝强 白客
如果,平时有人约我看这部电影,我要跟他友尽!
可是,这次大年初一图个开心嘛,我TM买了四张票去看了这部烂片,我对不起我的观影生涯,我对不起我发过的不给烂片贡献票房的誓。
开场没赶到,等我坐定的时候,是一场对剧情推进毫无意义的天庭打斗戏,当我看到王祖蓝那比六一儿童节表演服还艳俗劣质的造型,我大概明白了本片的审美,等我看到陈佩斯病死了,我大概明白了本片的演技已经下线了,当我理清剧情,了解他们要上路去印度,我大概明白了这又是一部模仿人在囧途的公路喜剧。
通篇人物形象毫无美感,林永健的造型简直辣眼睛 ,白客王宝强穿的什么东西我看都看不懂,服装道具粗制滥造,剧情苍白无力,闭着眼睛都猜得出,场景镜头调度混乱至极,经费预算可能都被用来排片了吧。
结局又是致敬西游记,求求你们放过西游记吧,西游记那么好看,你们为什么要毁了它。
在电影院里,对着这满屏尴尬的演技,真是欲哭无泪。
其实我对王宝强的好感仅止于士兵突击,人在囧途系列傻憨的形象让他大获成功,可是在我看来,他努力营造那种我好傻哦大家快来爱我吧的形象,令人生厌。
高兴时,张开大嘴占据脸的二分之一发出令人尴尬的笑声,整个脸都快挤成一个失去水分皱巴巴的橙子了,难过时,更容易形容了,输出全靠吼,台词都不能好好说,再加上口音,没有字幕都不一定能听懂。
连演员都当不好,还想当导演了,不是科班出身,没文化不怪他,他能用的经验仅仅只有拍囧系列的积累,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揽下了这个瓷器活的。
说白了,中国电影市场太乱了,什么阿猫阿狗流量小星都能当个导演圈圈钱。
身上有任何爆点的更加不能放过了。
王宝强离婚事件为他博了不少眼球,不少人为了他义愤填膺,甚至有一部分人还会走进电影院为他贡献票房。
这顶绿帽子挺值的。
说实在的,谁是谁非,我们都不了解,我们只是看客,我们知道的都是当事人让我们看到的,事实真相谁也不了解,而且,这又关我们什么事呢?
道德只能用来约束自己,不能约束别人。
这是我最后的倔强(╥﹏╥)
去影院看完《大闹天竺》,一位朋友向我吐槽:因为王宝强离婚事件对王宝强建立起来的好感,经过这样一部电影,就全部败光了。
应该说,在大片云集的春节档,《大闹天竺》还是非常受期待的,但它的口碑却是同期电影最差的,豆瓣评分已经跌破4分。
《大闹天竺》讲述的是,大富翁离世并留下遗训,让他的儿子白客在穷小子王宝强陪同下前往印度寻找遗嘱,但他们的印度之旅凶险重重,危机四伏。
从来懦弱无能的富二代最终在王宝强的触动下,蜕变成为有情有义有担当的人。
《大闹天竺》是部典型的“公路电影”。
公路电影是好莱坞重要的电影类型之一,近些年来开始在国内兴起。
公路电影并不是说电影中一定要有“公路”,而是说,电影的叙述发展主要通过一段旅程展开,以旅途经历反映人物的性格塑造、思想变化和人生感悟,比如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中央车站》《杯酒人生》《阳光小美女》,国产电影近年来的《人在囧途》《泰囧》《港囧》《后会无期》《心花怒放》等。
这些电影伊始,主人公都要出发到某个目的地,电影的全部故事都发生在旅途之中。
但国产公路电影又具有明显的特色。
一是异域风情。
像《泰囧》和《唐人街探案》的故事都发生在泰国,《大闹天竺》发生在印度,这些国家不同于我们在一系列好莱坞大片中见过太多次的欧美发达国家,它们属于“第三世界”,带有强烈的异域色彩;像《大闹天竺》取景地都是印度最具特色的景点,并且也穿插印度色彩节等民俗活动,很能增强电影的陌生感和趣味性。
二是人物塑造,大部分是一正一邪的设定,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冲突,并在强烈的反差下产生“笑果”,《人在囧途》《港囧》中的徐峥和王宝强、《心花怒放》中的徐峥和黄渤、《大闹天竺》中白客和王宝强,都是如此。
三是唤起真情。
许多公路电影里都有王宝强,而王宝强扮演的人物都很土,但很耿直,很真。
另外一个主人公往往是社会成功人士,他们聪明但冷漠,起初都瞧不起王宝强式的人物,但随着旅途的展开,最终都被感化,《人在囧途》《泰囧》徐峥回归了家庭,《大闹天竺》白客因王宝强变得有情有义,命运由此发生改变。
《大闹天竺》并没有脱离国产公路电影的这几个套路。
但相较于前文列举的一系列作品,它却遭到了最多的恶评。
何以至此?
原因还是出在剧本上。
公路电影的最大难题在于旅途的合理性,整个故事都是建立在旅途上,为何出发、出发之后可能遭遇些什么、到了目的地之后又会有什么变化,这些剧本必须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解答,一旦某个环节显得假或者缺乏逻辑性,公路电影就失去了灵魂。
《大闹天竺》从一开始就走偏了,大富翁临死前要白客与钉子户王宝强去印度取遗嘱——这听起来就缺乏常识依据;即便我们忽略这一前提,白客和王宝强的印度之旅也太过浮夸太过虚假,比如白客的叔叔安排了杀手追杀白客,杀手们光天化日之下在印度行凶——你真当印度警察不存在啊;本来爱白客爱得死去活来乃至因爱生恨想杀了他的柳岩,莫名其妙地就爱上了岳云鹏——人物立不住,空洞、符号化;白客的父亲与王宝强的父亲、白客与王宝强的关系最后揭晓,也真让人觉得机缘巧合得太狗血,韩剧都不见得这么写……《大闹天竺》的每个环节都有偏差,当然不可能顺利抵达“目的地”。
电影的唯一亮点在于,王宝强将此次印度之行,与我们熟知的《西游记》西天取经的故事形成互文,白客在电影中的名字叫唐森,王宝强在电影中的名字叫武空,他们经历重重磨难最终取得人生真谛。
六小龄童也在电影最后以孙悟空的扮相出现,的确触动不少人内心中的情怀。
只可惜《大闹天竺》的底子过于浮夸虚假,以至于这样的情怀落不到实处,让观众感觉不尴不尬,感动不是,吐槽也不是,真可惜了老一辈艺术家对电影的友情支持。
——首发荔枝锐评——
一部电影可以说是每个人的梦想,有好有坏,好的大家是可以接受的,不好提出来也是剧情来的,打发时间还是可以看的,毕竟也是很多人付出我们才能看得到,值得我们尊重的,希望下次给出一部良心电影。
不过王宝强演电视剧那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会让人记住的角色。
好好调整状态。
不要在意外界的评价。
专心把戏演好。
我觉得这才是。
一个演员应该有的态度。
几个业余演员出来耍贱,你们还买账,这不又是助长歪风邪气吗?
靠各种新闻炒起来的什么处女座真是无耻。
中国各行各地充斥着假货,现在连演员,导演,影片都是假的。
这几年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烂片也接着多起来。
有多少名演晚节不保。
每年春节挡都有烂片愚弄消费者,中国人也是人傻钱多。
这些烂片影响电影事业。
还望各位擦亮眼镜吧。
这个片我不会去看。
看了我也上当受骗了。
出dvd之后我也不会看的。
总之它不存在于我的电影世界里。
烂片看了无数次,这部让俺第一次有被烂片烂到窒息的感觉😂看完就整个人都不好了,。。。。。。。。。。。。。。。。。。。。。。。。。。。。。。。。。。。。。。。。。。。。。。。。。。。。。。。。。。。。。。。。。。。。。。。。。。。。。。。。。。。。。。。。。。。。。。。。。。。。。。。
宝强再出事的时候,我曾经说过:宝强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喜剧角色,是因为他本身给人的感觉是轻薄的,没有负担的,没有悲伤的,所以他在电影里遇到那么多惨事,他可以笑的出来,观众也可以笑的出来。
宝强出事以后,失去这个加持,无论未来他做什么搞笑的事情,大家都会这个人背后是有故事的,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真的可以很难过。
宝强更适合当一个演员,我知道他想把饱满的色彩表现出异域风情,但是这种运用直接导致了眼睛很累,影响观影效果。
为了搞笑,几乎放弃了情节推进,情节结构不完整,而努力的搞笑,使得观众没有办法沉入,反而笑不出来。
最后向六小龄童的致敬太突兀,好像是为了这个点,强行改变剧情,违和感太重了。
我还是喜欢徐峥呀。
这部片子之所以遭遇到了这么大的反水,可能还是定位不准。
看片尾花絮这是一部正宗贺岁片,也就意味着男女老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都会进电影院一起看,但是片子中太多了有点涩的影射,菊花、屎尿屁,低胸,袭胸,十指相扣的基情四射,这些都不太适合带孩子一起看,我想这部片子带了孩子一起看的家长一定脚趾扣除了印度神庙。
沙丽打斗场面,有点乱,并不精彩,成龙也拍过类似的印度室内打斗,就激烈精彩有趣很多。
影片的确花了大价钱去印度取景,但是印度的大场景拍的镜头高取景不是很美,最后打斗的场景,我就一直在想这是绿幕拍的,还是实景拍的。
市井街巷追逐,应该是实景,但是情节有点单调。
山间坠崖那段,乌漆嘛黑,根本看不清人,莫非是绿布拍的用夜色作为保护色?
如果是实景那就太浪费了。
后来两人回忆兄弟情,灯光打地很一般,这段光影效果好的话,能产生化学反应。
看了这部片子,印度以后旅游就可以略过,人太多太乱,也算是值了。
片子的情节有点满,看的时候想起另一部西游滑铁卢的万万没想到,因为太想成功,所以可能忽略了故事连贯。
剪辑有点乱,处处有梗,但是还有些梗是未解之谜。
手表,怎么会在悟空手里?
我漏看了吗?
核桃上的哥哥是唐森刻的吗?
悟空的弟弟,到底是谁?
悟空怎么会从印度又回到邢台的呢?
---最后,多年后重看,竟然被兄弟情所感动了,其实这部片子的最大卖点是兄弟情。
赵英俊的《守候》唱出了王宝强对亲弟弟的情感。
公路片几乎是有模板的,中国的那些所谓导演毛手毛脚的套用着这个模板,乐此不疲。
主角一般是两到三人,要共同去做一件事,但是性格不同,中间会有矛盾了然后吵架,分道扬镳,然后闪回过去在一起快乐的时光,好像领悟到了什么的,然后在反叛过来打某一个人的时候,另一个人会不知从哪里跳出来,参与打斗。
最后当然是喜极而泣的完美大结局,我想大闹天竺肯定大九不离十。
比较适合过年放,毕竟最基础的那群人都回老家过年了。
他们不需要电影告诉他们什么,好看,带劲,带点感人的东西都加点普世的友情,爱情就够了。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一个喜剧片让你笑了至少算及格了吧。六小龄童出来的时候瞬间感觉回到过去,冲着这种缅怀和致敬也要加分
六小龄童也救不了CG的崩坏哒~~今年的过年档电影和天竺有关的内容也是多,提起印度必跳宝莱坞舞
闹剧
挺好的商业片,故事很烂,过程很陈旧,起码一个导演开始成长,提供快乐.
好久没有在电影院里连30分钟都坐不住的感觉了。
很一般,适合中老年人去看
全片毫无笑点,且低俗不堪,从人物到情节到场景到到美术到台词…所有!均毫无营养可言。内容就是找钱、找女人,王宝强好一点--找弟弟,也帮不了片子任何。导演希望达到笑中带泪…真可惜,不好笑也不感动。为什么说连台词都没营养…因为通篇重复对方对白3遍的情况就不止三遍。一部极其浪费时间的片子
很咖喱味,有些桥段致敬西游记,最后致敬六小龄童那段有点尬。
春节带父母看的,全家人都很开心,看到一水一星评价不敢苟同。束焕的剧作延续了囧系列的地域奇观和插科打诨,在完整度和流畅性上强过很多国产喜剧。场面够热闹、笑点够密集的同时,对兄弟、朋友、父亲的感情和对西游记的现代演绎也能自圆其说。
确实笑点太老,总是差那么一点。关键是几乎每个笑点都差一点,这个我看的时候也尴尬了
就算怼马蓉,也不能为了宝宝强忍受这种傻逼烂片,否则国产电影更加药丸……
平衡一下分,六分比较理性
故事框架比想象的好,细节嘛就不强求了,假的印度神曲值一星
新导演的毛病都在,但还是能看出王宝强的本心,不算大烂片啊,及格线稍下吧。虽然故事逻辑根基不足,节奏掌控一团乱,但最后的大梗还算正常啊。
宝宝加油💪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过年最期待的贺岁档就是介个啦!以前王宝强的喜剧都很喜欢,第一次当导演居然还不错!从泰囧到现在,能看出他很努力,过年了看这种轻松的电影也是打发时间的好选择…小岳岳…比心哈哈哈
感觉看着还不错
太二乎了
人生的第一次零点场 献给了宝宝 人生的第一次豆瓣影评 献给了宝宝 我好后悔为什么不在家看春晚
我真的觉得挺好的……不吹不黑 去电影院乐一下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