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这次的东北喜剧终于不是包饺子了!
是热辣有味的火锅。
看电影之前我还挺好奇,为什么几乎全员东北喜剧人,却整起四川火锅?
看过正片就明白了,这是东北女婿“入赘”四川火锅世家的故事。
简单概括,主角李如意有一个导演梦,但是因为才华、运气等多重因素,一直没有取得成功。
他的岳父一心认定李如意就是做厨子的料——这并非是贬低女婿,而是女婿真的能炒出一锅醇厚飘香的火锅底料。
当李如意再一次筹备拍摄电影时,却惨遭撤资,在阴差阳错之下,他以拍摄场地搭建的火锅店,参加了火锅争霸赛。
为什么一个导演搞起了火锅生意?
因为火锅比赛的第一名可以得到100万,正好够他们拍一部电影。
——心怀梦想的导演,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真的是想尽了办法。
其实是一个蛮心酸的事情,但是导演用喜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了,而且,还挺成功,影院里的观众都被逗笑了。
开店原则是:“把顾客都当做导演,导演有什么需求都得满足”。
所以,即便没有火锅食材,他们都要跑到别的火锅店下单。
就这样把火锅店开得红火起来了。
导演组转行开火锅店,不仅仅是适应,仿佛再就业来到了“统治区”:对讲机不讲戏了改传菜;有服装组在不用担心顾客衣服溅到油了;有道具、有统筹,竞争对手来“找茬”都不在怕的。
电影看完,真的感觉看饿了。
冬天来了,谁能不想吃热乎的火锅呢?
导演镜头里对火锅的特写镜头,着实把人看馋了。
这部电影把喜剧和火锅的元素结合得很好,喜剧电影,欢快、热闹,好看还好吃,正适合一家人走进影院热热闹闹地看上一场,看完之后再约上一顿火锅,烟火气足足的。
电影不仅有笑料,还有深度。
这是一部建立在“阴差阳错”、“误解”和“伪装”的情况下发生的喜剧故事。
当李如意成功地拿下火锅争霸赛的冠军,领到一百万的拍摄资金时,却得知当初被撤资的真实原因是自己没有导演才华,拍摄的东西别人都看不懂。
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没有钱可以想办法拉投资,没有才华却是致命的。
李如意消沉了,成为导演的梦,真不如意啊。
好在他的妻子和岳父还在支持他,一直鼓励他。
——人在社会上会被摔摔打打,但家里永远都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这次的东北喜剧真的没有在包饺子,直到故事的最后,李如意也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但是他有可以暂时躲避思索是放弃还是继续的港湾,他可以在家里得到疗愈,再做下一步打算。
片名:《火锅艺术家》,是可以拆解的三个词,火锅代表现实生活,艺术代表李如意追求的导演梦,家则是接纳李如意可以做任何选择的地方,是可以休息,获得能量的地方。
电影前面是爆笑喜剧,后半程则回归现实,搞笑又贴合实际。
最后的片段如一片雪花落到温暖的土壤——当妻子问丈夫,“火锅和艺术,选择什么”,丈夫的选择是家——如春风化雨,着实让人心里充盈着暖流。
这电影最大的缺点是它不像一部电影,它是一部段廉价的带剧情的段子集合整部电影(让我们还是这么称呼它)缺乏剧情,甚至当我刚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都无法总结它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因为……它真的没讲……台词和镜头非常糟糕,非常地让人跳戏,运镜有一种学了修辞手法后恨不得一个句子塞五个比喻的美,拍个看烟花要整了五种角度三个镜头也愣是没看出来想表达点啥,拍出来的烟花还是糊的…糊的…最让人痛恨的是这个结尾,好不容易搞出个主题,坚持梦想 或 接受平庸,拍了那么多个纠结和彷徨的镜头,结果主角最后选择了……家没看过电影的可能不知道这是在表达什么,但是看过电影的同学们应该也不会知道这是要表达什么在一个特大号的家字飘出来以后,电影结束了,一个质疑自己不是导演料子的导演成功地导演出了一部怀疑自己不是导演料子的烂电影的讽刺带来的喜剧效果比电影本身的强的多如果这部电影是真的那你说得对,你确实应该煮火锅而不是拍电影这拍的确实是不知道什么东西,资方撤资止损是明智之选不要再拍电影霍霍家人又霍霍市场了不过电影倒不至于一无是处,但是也非常接近一无是处唯一的优点就是十个笑话能有三四个逗笑我,作为喜剧把自己的职责履行了一半我一向对喜剧比较宽容,就给一星半吧,一星给便宜,半颗给段子多的不想给,这是奉行不看烂片原则的我最近半年遇到的最大挫折
火锅艺术家 (2025)6.32025 / 中国大陆 / 喜剧 / 崔志佳 / 崔志佳 焦俊艳😜😜😜😜😜😜😜😜😜😜😜😜😜😜😜😜😜😜😜😜😜😜😜😜😜😜😜😜😜😜😜😜😜😜😜😜😜😜😜😜😜😜😜😜😜😜😜😜😜😜😜😜😜😜😜😜😜😜😜😜😜😜😜😜😜😜😜😜😜😜😜😜😜😜😜😜😜😜😜😜😜😜😜😜😜😜😜😜😜😜😜😜😜😜😜😜😜😜😜😜😜😜😜😜😜😜😜😜😜😜😜😜😜😜😜😜😜😜😜😜😜😜😜😜😜😜😜😜😜😜😜😜😜😜😜😜😜😜😜😜😜😜😜😜😜😜😜😜😜😜😜😜😜😜😜😜😜😜😜😜😜😜😜😜😜😜😜😜😜😜😜😜😜😜😜😜😀😀😀😀😀😀😀😀😀😀😀😀😀😀😀😀😀😀😀😀😀😀😀😀😀😀😀😀
2025年开年就看了一部喜剧电影《火锅艺术家》,欢笑引爆新的一年啊。
电影是由崔志佳编、导、演,张冠男编剧,焦俊艳、张琪领衔主演的爆笑喜剧电影,讲述了东北小伙李如意的导演生涯波折不断,正当他垂头丧气之时,一场意外让落魄的导演组建成了草台班子,他也不得不当起了火锅店的老板,跨行开起了火锅店,却没想到生意竟然一夕爆火,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为了追梦,李如意决心拿下“火锅争霸赛”的冠军,获得百万奖金,但在“火锅争霸赛”火热进行的过程当中,各路店家也频频使出了千奇百怪的招数,不仅有“社会人”摇人示威,还有戏精班底现场飙戏,真是上演了顶级的演技大赏。
多位超眼熟的金牌喜剧演员合伙“搞事情”连击嗨点,有滋有味的笑料火辣出锅,让观众开年就大声欢笑!
电影《火锅艺术家》,充满了烟火气息的市井火锅与曲高和寡的艺术结合到一起,火锅这一全国人民都很熟悉的美食元素贯穿了整部电影,并且非常巧妙地将喜剧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梦想与天赋、现实与理想等人生选择,笑点密集,情感真挚,将东北喜剧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出现的经典作品的台词桥段让人印象深刻。
“人生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也让我深有同感,当现实摆在眼前的时候梦想又该何去何从呢……片中一群人一起奋斗的场面也深深打动了我,最后结尾是选择火锅还是选择艺术,李如意也给出了最暖心的回答“家”!
这才是让你“笑着开年”的高质量全员喜剧人的喜剧电影,《火锅艺术家》一定是你新年的不二选择,故事全程笑点无比丝滑,整体轻轻松松的氛围,是喜剧但不是闹剧,火锅店冲榜战热血满满,“不完美主角”李如意也是贱贱的很惹人爱,真的是喜剧人全员爆梗啊!
年末意外好看好笑的原创喜剧,新锅新料,每个包袱都咔咔响亮。
喜剧天团爆笑贺岁,笑料出锅嗨爽上桌!
东北小伙拎勺C位出道,加上七旬老汉狂秀十八般武艺火力拉满,还有社会大哥摇人示威反被啪啪打脸,整活抖包袱含笑量百分百啊!
非常适合阖家欢的影片,一起到影院大笑开年吧!
『火锅艺术家』熟悉的网大阵容走上院线,依旧是熟悉的小人物小故事,没有刻意的煽情和鸡汤,而是围绕主题“火锅”把笑点一一布置,可以感受到一份认真和热血,当然剧情上还是很薄弱,如果纯看喜剧效果还是值得称道的。
【7或8分】
『火锅艺术家』熟悉的网大阵容走上院线,依旧是熟悉的小人物小故事,没有刻意的煽情和鸡汤,而是围绕主题“火锅”把笑点一一布置,可以感受到一份认真和热血,当然剧情上还是很薄弱,如果纯看喜剧效果还是值得称道的。
【7或8分】
我原本以为《火锅艺术家》是烂片来的。
或者说,如今的华语电影,但凡标榜是喜剧的,几乎就没几部是能看的。
要么是全程尬笑,笑点生硬俗套。
要么是有佳句无佳篇,整体故事一团糟。
当然最主要还是笑点的问题,喜剧片不好笑,的确是有些让人唏嘘了。
得申明一个观点。
不少人觉得好不好笑和笑点有关。
我有不同的意见。
我觉得好不好笑,得看讲笑话、抖包袱的人是谁。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看赵本山教徒弟们演戏的花絮。
一模一样的一段戏,他的徒弟们演出来我眉头都是皱的,而赵老师一架势,都还没演我就开始笑了。
这就是喜剧大师的魅力。
所以现在很多的华语喜剧片,也不是说真就笑点烂俗没眼看,而是那些个所谓的喜剧演员,火候实在差了太多。
甚至有的所谓喜剧演员一出现在阵容表里,观众就怕了。
如某远,黄某伦等等。
可能他们本身真就不适合这个赛道,但就是想学敏敏特穆尔,偏要勉强。
回到《火锅艺术家》。
我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在电影院里笑得这么开心了。
得再申明一个观点。
好不好笑,是一个相当主观的事情。
要承认,卓别林在很多人眼中平平无奇,而赵本山在不少观众眼里登不得大雅之堂。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人类多样性的魅力之处。
毕竟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所以笑得我肚子发酸的《火锅艺术家》,一定不会让所有人都感到好笑。
为了方便大家伙理解,我来举两个影视例子,即可管中窥豹,看它的笑点究竟适不适合你。
其一是《屌丝男士》中乔杉的表演。
主要指的是乔杉去大保健那几段。
如果乔杉那下流中带着憨傻,得意里夹杂期盼的表演,你会觉得它好笑。
那么《火锅艺术家》你可以放心观看。
其中乔杉又一次贡献了大保健影帝级的表演。
反之,如果你认为那是男凝,是开黄腔,那就建议不要去看了,会糟心。
另一个例子,是一档综艺节目《爱笑会议室》。
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将其视作是一档由一批固定演员产出不同小品的喜剧节目。
这些固定演员,人们称其为“爱笑兄弟”。
比如乔杉、潘斌龙,以及“卧龙凤雏”中个高的那一位,都曾是爱笑兄弟成员。
《爱笑会议室》里几乎所有的演员,其喜剧能力,是被严重低估的。
他们如今的发展,和他们的能力是不匹配的。
《火锅艺术家》几乎是爱笑兄弟攒出来的一套阵容,连导演崔志佳都是曾经的爱笑兄弟。
影片中爱笑兄弟之一的张子栋,其表演的内容可以说是粗俗又单一。
但就是这种粗俗的内容,单一的表演,却屡屡笑得我乐哈哈。
这就是表演的魅力。
这就是天生的喜剧人。
除了爱笑兄弟之外,影片还有另外一批喜剧演员的捧场,比如宋小宝、于洋、费翔、艾伦等等。
不否认,确实其中有几位的表演差点意思,但并不影响整体。
直至我离开影院的归途中,回想起其中的某些桥段,还是会禁不住乐起来。
聊完主观上的好不好笑,再来看客观上影片的水准。
“有笑有泪”是个被用滥了的词。
可《火锅艺术家》又确凿是个“有笑有泪”的故事。
前大半段可劲让人笑。
到后小半段开始拍现实与梦想那一套,节奏上缓了下来,也有些无趣起来。
其中有些桥段可能真会让人产生共鸣。
比如男主李如意,有一身做火锅底料的天赋,用他老丈人一代火锅大师的话说,李如意炒制火锅底料的天赋,全四川没有对手。
但他的梦想却是做导演。
影片故事的大半程讲述的都是李如意因为拍戏资金链断裂,从而开火锅店赢比赛拿奖金,好能够重新拍电影。
为了做导演,他什么都能豁得出去。
如果他真有两把刷子倒也还好。
但致命的是,他毫无导演天赋,拍出的作品一塌糊涂。
当这个事实被人戳破,李如意悲情了起来,整部电影的基调也开始由喜剧转向现实。
一个人,该经历怎样的颠沛流离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平庸。
有点像低配版《银翼杀手2049》。
单从人物本身出发,这一主题具备相当的讨论价值,也完全可以继续深挖。
但从整部片子来说,我觉得这算是败笔,或者说遗憾。
不是所有作品都一定是要上价值的。
要拍这一套,何必要在喜剧片中表现呢?
惟愿喜剧片能回归喜剧片。
毕竟《火锅术家》此前的节奏多好,是那般让人捧腹。
实在没必要突然搞这一套,似乎在大批导演看来,没深度,没议题,纯粹的傻乐就不是好作品了。
是这样吗?
我持保留态度。
好在影片结局拉了一点回来。
没有在梦想与现实的挣扎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以骤然的收尾,让故事在一个相当平和温柔的结局落下。
片子的离场感,是让人感到“温暖”的。
虽然比之“爆笑”会弱上一些,但比之后来“悲情”,还是要好上不少。
这一段得夸一句焦俊艳的演技。
她在片中扮演李如意的爱人。
当看到老公的才华不被认可,大受打击之后,她的那声“老公”里所饱含的心疼与爱意,到了极致。
另外还想再夸夸影片的时长或者说剪辑。
98分钟。
扎扎实实的九十八分钟。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精华。
举两场戏为例子。
李如意接到电话,说有重要事,画面一切给到一辆车行驶的背影,一秒都没有,瞬间又切李如意到了地方。
放在有些水时长的导演,必然是要给加一段李如意开车着急的戏码,指不定还要再骂骂路人怎么开车的。
统称为废戏。
还有一场戏,老大哥让李如意去找另外两个兄弟借钱。
画面一切,到第一个兄弟,刚进门,看见兄弟破产中风,颤颤悠悠了说自己没钱了。
都没有寒暄安慰的话,直接画面一切,到了第二个兄弟那。
好干脆麻利的剪辑。
布列松有部片子《钱》,剪辑极简到没话说,大师级别。
《火锅艺术家》俨然让我窥到了一丝大师风韵。
我不是借布列松来抬高崔志佳,而是想让观众明白,什么是好东西,什么是烂东西。
最后还是回到开头,《火锅艺术家》毕竟还是喜剧片,好不好笑才是真章。
反正我得谢谢它。
好多年没在电影院笑得那么开心了。
(欢迎关注辉兔的影音杂货铺公众号)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不喜勿看春节期间,看点轻松一些的电影,由崔志佳自导自演,各路喜剧明星客串的《火锅艺术家》引起了注意。
能把于洋、乔杉、宋小宝、魏翔、艾伦、文松、孙越、潘斌龙、张一鸣、修睿、张子栋、衣云鹤凑在一起,说不感兴趣,没有期待是不可能的。
崔志佳饰演导演李如意,讲述自己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从挣扎徘徊,到奋发图强的心路历程。
剧中引用了很多励志的台词,也强调认清现实,选择大于努力的重要性,共情肯定是有的。
从整体观感来说,觉得比《沐浴之王》还要好一点。
不过前二十分钟的铺垫太磨叽了,进入主题的速度太慢,完全可以先开张火锅店,再逐步穿插拍戏的回忆后面的剧情渐入佳境,于洋和宋小宝功不可没,增加了不少兴趣点。
新意不足,胜在接地气,再配上亲情的温馨升华,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情绪价值已经足够了。
李如意作为导演没有任何天赋,没有人看好他拍的作品,投资人纷纷撤资。
但是他的老丈人袁飞,认为他能成为火锅界未来的扛把子,一直希望他回来接手家业。
他的第三部戏眼看就要杀青,再遭投资方撤资,恰逢七哥要拿剧组仓库抵债,逼不得已之下,李如意临时将仓库改成火锅店应付眼前的危机。
李如意对于火锅店的经营管理相当有经验,于是他一边四处借钱,一边让剧组员工继续开火锅店挣钱。
钱是一分没借来,火锅生意搞得那叫一个火爆。
为了理想,李如意决定参加火锅江湖争霸赛,争夺第一名拿到一百万奖金继续拍戏。
袁飞的火锅店长期霸榜第一名,他的艺术家火锅店从排名二十三,一路飙升到了第三名。
火锅店无缝切换殡葬行这段设计不错,剪辑回放也有点意思。
李如意与袁飞的对决,如同是创新与传统的较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如愿以偿。
既然没有天赋,就没有必要硬撑,专心开火锅店其实挺好的。
在道具组的忽悠下,在同行对手的帮衬下,同城连锁不是梦啊。
意外还可以的开年喜剧,网大出身的导演对电影节奏的把控比很多院线导演都要好,而且镜头也比较有质感。
在一个电影制作班底上起了一口火锅事业,这样跨行业相嵌合的创作思路的确很容易制造笑料,把两个行业的特点互相融合也是很有意思的点。
只不过导演没有再往行业根基处发掘,而单纯把行业特征用于包袱设计,有点讨巧,因为这样可以无限进行翻滚创作,内核都是不变的咸鱼追梦,把外壳更新一番照样能拍出一片。
但本片造的梗还是脱离不了低俗,一些笑点的设置也低效乏味,爱笑会议室排小品可以,拍电影还是略逊色了。
火锅艺术家 (2025)6.32025 / 中国大陆 / 喜剧 / 崔志佳 / 崔志佳 焦俊艳
很轻松幽默的电影,崔志佳自导自演,挺不错的。
没有什么槽点,包袱都响了,而且还能首尾呼应挺难得的。
不知道拍电影时道具能吃不,这剧组不得天天吃火锅啊!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伟大的,有平凡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他。
回头想想,你为之努力过,追求过,就很了不起了,而你擅长的、不屑的,也许正是别人的梦想,也是艺术。
所以,追逐梦想,做好擅长的,本身也是一种艺术。
在天赋与机遇的夹缝中,影片用一锅翻滚的红汤,煮透了当代人关于梦想的执念与释然。
导演借落魄导演李如意的荒诞创业史,抛出一个辛辣的命题:当理想撞上现实,我们是否只能头破血流?
或许答案就藏在沸腾的火锅底料里——人生本无标准配方,此处不开花,他处亦可沸腾。
天赋的错位:导演拿起了炒勺 李如意的人生像一场错位的喜剧。
他自诩为“艺术家”,却因拍烂片负债累累;他抗拒继承岳父的火锅店,却在阴差阳错间将剧组仓库改造成火锅帝国,拿下第一名。
这种荒诞的反差恰是现实的隐喻:我们总在追逐月亮时,被脚下的六便士绊倒。
影片用夸张的东北喜剧风格消解了这种挫败感——当宋小宝饰演的剧组灯光师抡起炒勺颠勺,当乔杉扮演的场务用道具酒瓶吓退闹事者,观众在爆笑中品出了命运的黑色幽默。
现实的解药:火锅里熬出的新赛道 导演刻意模糊了“成功”的定义。
李如意的火锅店在比赛中夺冠,却未如观众预想般重拾导演梦;剧组同事沉迷火锅事业,甚至要为他搭建“火锅片场”。
这种反套路的处理,撕开了传统励志片的糖衣:不是所有坚持都有回报,但放下执念或许能开辟新天地。
就像片中反复出现的火锅底料特写——牛油与辣椒的碰撞本无章法,却意外调出令人上瘾的滋味。
和解的哲学:沸腾人生无需单一配方 影片最动人的笔触藏在细节里。
李如意卸下导演身份后,反而在火锅摆盘中展露艺术天赋;岳父从强硬反对到默默支持,暗示着世俗成功标准的松动。
这让人想起古希腊神话中的代达罗斯——那位飞向太阳的工匠,最终在陆地创造了更伟大的建筑。
导演用火锅的包容性作喻:毛肚与黄喉共冶一炉,清汤与红汤鸳鸯相融,人生的可能性何尝不是如此?
影片的结尾是开放式结局,我们不知道李如意未来的选择到底如何?
也许他还会继续坚持自己的艺术梦,并在未来的某一天终于一鸣惊人。
也有可能他认清现实,放弃艺术道路,在火锅领域耕深细作。
其实,或许真正的艺术,从来不在某个特定领域,而在认清现实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勇气。
哪条路都好,只要自己喜欢,只要自己在路上,在努力,就有机会光辉灿烂!
这玩意听名字很多人就可以确认是烂片了吧。。。别再嚯嚯火锅了。剧情里最搞笑的部分在开头,后面说实话笑料有,但不多。
火锅是咱大中华美食界的 “顶流” 之一,无论春夏秋冬,只要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端上桌,各种食材在红油或清汤里翻滚跳跃,瞬间就能勾起肚里的馋虫,把氛围拉满。这部电影把火锅和艺术拉上了关系,结合的非常巧妙,有搞笑,也能引人深思。我作为观众在电影院里真的是笑到肚疼,很久没看过这么好玩的喜剧电影了。电影里的很多人物都生动可爱,没有反派,喜剧效果也是拉满,本来没期待,看完之后,倒觉得意外好看,推荐!
文本:选择大于努力。所以我选择暂停,退出,换片看
审美疲劳,合格网大,这群人还是非常适合过年看的。
看得就是一个开心,五星!
没看完,前面还凑活,后面都是些啥😑就不能有个正常故事吗
东北人还是瘪拍电影了 没拍出啥片 就开始吧吧吧地拍片中片 在搞一波强行煽情
奔着东北喜剧天团来看,却完全被小人物的故事、小生活的情怀打动。原来看电影和吃火锅一样,小馆子的下料更能令人惊喜和回味。电影的内核表达也令人舒适,没有打鸡血、灌鸡汤,而是强调“家”的温暖和亲人陪伴的重要。火锅店生意好坏、电影拍摄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人生常态,对于银幕外的观众而言,珍惜当下、享受身边的一切最重要。片中老爷子有句台词说的真好:“其实我们大家,最后都要接受自己的平庸”。影片没有强行上价值来升华主题,而是更贴近人心的道出生活的真相,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放平心态,学会释然。
除了导演自己,其他人演得还都挺好滴,哈哈哈!要不,以后别主演了吧?感觉特别喜欢焦俊艳,也没多漂亮但就是感觉和她过日子会非常开心,非常幸福。
建议以后这种小品电影不要进院线,你说难看吧,他其实还行,最起码看宋小宝的装疯卖傻比看王宝强顺眼多了;你说好看吧,但又对不起你那张电影票。好在上线及时,不然连我这样的春节散客都吸引不来。
148
这不比春晚好看吗
一部脱离了东北趣味的东北喜剧,emmm,其实也没怎么脱离,只是节奏上比纯粹的东北喜剧要好一些,结尾的处理稍显混乱
有点怪,又有点风趣。海报上的焦姐全程抬轿打酱油,还好没去院线看。
很搞笑的电影!导演很显然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废柴导演追寻梦想最后回归家的主题升华得当,中间穿插了一众喜剧演员搞笑瞬间,还蛮有趣的!这部电影请了一大波东北喜剧界的演员,喜剧人群像大大增加了戏剧效果。作为一部喜剧电影,电影里的包袱已经足够密集了,能做到这点就是很不错了,非常合家欢的一部跨年档影片,适合带上家人走进电影院一起欢乐起来☺️
宋小宝果然是喜剧界的颜值担当,去火锅店那段直接把人笑晕,太会搞事情了
这片子居然能及格……
这种电影有啥好看的…最好笑的是万年老二吧。传授你独家炒锅底料秘方,把姑娘嫁给你,最后你用独门秘方打败老丈人…这个脑洞确实可以,看了几天才看完。2025.03.02
原来真的是女婿和老丈人的爱情故事啊?就挺莫名其妙的也,本来是因为焦俊艳才看的,看了发现这不只是挂件式女主,这露了两面跟客串也大差不差的。崔志佳啥人啊,给本山、德云、大碗和麻花的人能拉一个群?中国喜人一锅涮是吗?
千万不要因为这个电影就觉得餐饮好干了,餐饮圈水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