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动画剧情比较普通,无非是正邪较量,可是细细回味,发现导演又并没有把黑与白分界那么清楚。
男主是个小偷,而科斯塔也是个小偷。
在这同一种身份中,又看到了两个不同的内在,于是发生了一场有趣的较量。
这部片子不管是其手绘的画风,恰好的配乐,有趣的构图,真的抛开剧情,都让我看得赏心悦目。
剧情里面又带着不经意的温暖,而这里面最可爱的角色就是那只小猫,没有一句台词,却陪伴着每个人。
想起之前看的那部电影九条命,或许猫真的是上天派来陪伴每个孤独的灵魂的礼物。
雖然 Dino 這隻貓長相普通,卻肩負著非比尋常的使命:日間牠要陪伴心靈受創的小女孩 Zoe,夜間則忙著跟職業小偷 Nico 一起去「做世界」。
【貓的一生】(A Cat in Paris) 是一齣動畫版的警匪片,劇情緊湊,幽默感十足。
短短個多小時,觀眾時而緊張,時而大笑,好不忙碌!
雖然畫功不及【幻象師】細緻,但故事絕對好上千萬倍!
見到 Nico 像紙片般飄動時,想起之前看過的一齣動畫短片【平面世界】。
一向對平面動畫情有獨鍾,希望以後會有更多佳作上映。
今年第三次从巴黎旅行回来,看这部电影算是重温巴黎。
实际上,作为一个游客,匆匆地游塞纳河,上铁搭,瞻仰圣母院,身上所沾染,鼻尖所呼吸,内心所感受的巴黎,也许还不及一个小时看这部电影所能得到其中的精华,巴黎的浓缩的精华,那种只能说是一种氛围的东西。
去过欧洲许多城市,最后才发现,让我深深着迷的,不是那些个巍峨的大教堂,那些藏宝无数的博物馆,而是每个城市那些特别的线条,如同DNA密码,这些城市的自我藏身在隐秘的细节之中:屋檐倾斜的角度,窗户的大小,墙壁的颜色。
比如意大利的屋檐较法国的平缓,因为法国冬天更寒冷,需要更倾斜的屋檐来卸下积雪;普罗旺斯地区的山居窗户都很小,因为那里经常刮大风;西班牙的街道沿街外有拱廊,为路人遮蔽如火的骄阳。
还有一些细节为爱探索的旅行者提供了深入历史的入口:法国的尼斯一带建筑的墙壁,为什么也像意大利一样,是那种特殊的粉橙色?
原来这一片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在一起,都属于一个叫Savoy的公国。
而巴黎的DNA就在它那条特殊的天际线:由铁搭、圣母院、圣心所定义的那条天际线,而连接其间的便是那重重的屋檐,它们高度惊人的一致,有着同样乌青的屋顶,雪白的山墙,一样的带遮雨檐的阁楼的窗子,一样的香烟尾巴般黄色的矮矮的烟囱。
它们按照豪斯曼公爵的城市规划图工整地排列开,百年不变,于是即使萨特和波伏娃从蒙帕纳斯的公墓中半夜醒来想要随便走走,也决不会认错从前的路。
虽然从巴黎的大部分窗口并不能看到铁搭、圣母院和圣心,但是每一扇窗都能看到巴黎的海浪:这些连绵不绝的青色屋顶,邻居的烟囱、带遮雨檐的阁楼窗口。
从巴黎的酒店窗口,我不停地拍照,拍这扇窗看出去的那些屋檐,清晨的屋檐、黄昏的屋檐、雨中的屋檐。
后来才发现,对巴黎的天际线,对巴黎的那些屋檐莫名着迷的远不止我一个,这次买的旅游纪念品中包括一张摄影作品,正是夜色中的巴黎的屋顶,屋顶有两只猫,天上有枚月亮,远远的地方有个小小的发光的铁搭。
为什么我们对巴黎的屋檐如此着迷呢?
是因为它们看起来那么近,实际上却那么远?
别忘了,巴黎还是一个有着百万人口的现代大都市,有着所有大都市的冷漠和距离。
城市的建筑虽然百年不变,但是人口却是流动的,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带着同样或不同的梦想来到这个叫巴黎的城,学习、工作、流浪、相爱、分手,然后又离开了……你看得到那些屋檐,却看不到那屋檐下住的是怎样的一家,抑或是一个人?
他们做什么工作?
每天去哪里?
他们的人生有什么故事、哪些梦想和遗憾?
如此近、又如此远的距离是一种诱惑,定格为窗口的漫长凝视。
也许只有一只猫,能够悠游而过,经过所有的窗口,看透所有的悲欢人生、世事变迁。
所以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游,一定也是有着这样一个梦想:跟随一只猫,去看看巴黎的夜里,那些屋檐下。
于是才有了这个故事,由一只猫,串起了两扇不相干的窗户,经历了一场历险,打开了三个人的心。
不知道这部电影在法国是定位在什么市场,在国际市场,起码,在中国市场,我觉得这部电影几乎就是一部巴黎的旅游宣传片。
在一场儿童梦想中的历险中,如此不露痕迹,却又如此完美地展示了巴黎无比迷人的天际线。
尤其是最后巴黎圣母院的一段,是我看过的对于巴黎圣母院最好的艺术再现了,那种迷人的光芒,奇特的形态——如果我是一个小朋友,看完电影一定会吵着要去看看那个神奇的地方了!
还有那些迷一般的小怪兽Gargoyle,平常因为“高高在上”为大多数游客所忽略不见,这回可是大大露了一把脸,起了大作用,再不会默默无闻了!
如果说伍迪艾伦的《巴黎星空下》太过文青,太多的历史人物背景妨碍了一般中国观众的观赏,那么《猫在巴黎》则更是一部老少咸宜,赏心悦目,值得回味的巴黎旅游预热片,推荐所有准备去巴黎的朋友看的一部片子!
开始感觉还可以,后来看到太极了,很惊讶啊,故事讲的很好,最后还在网上查了下这个电影的幕后,花了500万欧元,5年。
看完有点失望尽管有一些小惊喜,比如看到巴黎圣母院的雕塑成为最终的决斗场所,超萌的小狗被拖鞋击中噤声。
可是过于简约的绘画风格,不够唯美(参照宫崎骏的电影);音乐没有感觉,只觉得过于喧闹、只强调了激烈紧张一种情绪;情节难以自圆其说,比如金银大盗如何与警察最终成为情侣;故事内容儿童化,角色处理成人化,儿童一定不太懂,成人却又没过瘾,假如被好莱坞改版成3D真人版,未必不如这部耗时5年的片子。
听说剧本和投资商妥协了许多次,感慨呀,假如由着艺术家的性子去拍,一定有更惊艳的表现。
像猫一样的大盗,身手灵活,飞檐走壁。
夜幕下,一个又一个明亮热闹的窗口,大盗和猫静静溜过;夜幕下,空荡荡的马路,只有一辆警车;夜幕下,静谧的动物园,动物们从梦中惊醒好奇打量闯入的人;夜幕下的吊塔,夜幕下古老的建筑……这是夜晚的巴黎。
夜是舞台的幕布,然而它没有拉开,掩盖白天的热闹和喧嚣,表面上沉静得像无风的海面。
你却不知道,幕布后面有着怎样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和际遇。
动静之间,导演把握得很好。
另外,这部动画细节方面也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那只总是被拖鞋砸的聒噪的小狗,最后下大雪的时候只有两只耳朵在雪面上蹦来蹦去,特别逗趣;比如,大盗在每天猫离开的时候,有些落寞的神色。
沉睡的巴黎,独来独行的猫,失语的小女孩,孤独神秘的大盗……明明是一部喜剧,居然看得人感觉孤独了。
该在深夜中进行这样一部电影,涣散着所有和想象有关的情节,像一起做了一场梦,在城市的屋顶飞檐走壁,大巨兽绕过埃菲尔铁塔,沿着蜿蜒街道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前,经过了每个人的梦境,不打扰,继续迈过整座城市...这种梦还没有醒,这样的梦还在继续,暂时我只是触碰到了它的一点边缘,像个观众一样旁观他们的梦境,迷幻惊险温情绚烂,然后想着会不会有一天我会身临其境,成为了故事里的一个角色. 他曾经啃着法棍看着夕阳下埃菲尔铁塔的窗台是哪一个,我想如此的城市容得下一个安静的心吧,足够了.在黑暗中,我们一样,可以看清一切.像猫一样去活,倔强独立而神秘主义......
http://axinlove.com/2012/08/a-cat-in-paris/《Une vie de chat[猫在巴黎]》by @xinl.ve 120816Movie Rating:8。
近期看到不少成精了的猫或狗如何向主人争宠或者尽绵薄之力提供帮助的事件。
例如有公母两狗两只陪主人在小区里散步,突然主人假装生病昏阙在地上。
母狗汪汪两声后,公狗往回家的方向跑去,然后母狗一直守在主人旁边。
许久不见公狗回来,再伪装下去主人也觉得没有什么意思,然后爬了起来走回家去。
只见在家的电梯间,公狗在那团团转,然后看见母狗过来后低声呜咽。
主人那才明白,原来是狗狗按不了按钮,不能回家求援在那里着急。
一直不太能接受人养宠物。
之于动物,人是可以予取予求,而对动物而言,仅仅因为失去新鲜感或者不再被需要后,动物实在无所依凭。
动物能通人性,人在更强势的地位,而在人能平等地体会动物的生活,可能自然的荒野才是动物最好的家。
猫作为宠物是个奇葩。
以一贯的懒散对比着需要专门照料吃住行及心情,人还乐此不疲。
有《Une vie de chat[猫在巴黎]》中猫的灵性,也值得人的付出了。
电影的故事有些陈旧,包括组成新家庭的狗血结尾,没什么好说。
外电称赞《Une vie de chat》之所以能入围最佳动画长片,一是因为非凡的手绘画,另一是在动画片可接受的程度内营造了希区柯克似的谜题和惊悚。
关于第一点,认知有限。
能感觉的风格是古旧而沉稳,线条的格式仿佛如城堡高耸的箭楼那样锐利。
由线条区隔的空间既是幼童初学绘画的方块,而又紧密簇拥在一起,如烟气在生活里的氤氲,与电影故事的“小民”风格所吻合。
第二点,因为是动画片,所以代入的感觉没有那么强烈,对女孩经历的危险没有太多恐惧和担忧。
而关于不自觉地模仿希区柯克,Zoé的妈妈面对章鱼化的Victor Costa和Victor Costa在幻想巨大的非洲石像能救他的两个段落均是人物精神层面的内容,对应着《vertigo[眩晕]》和《Psycho[精神病人]》。
发生在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屋脊上的追逐和打斗,是确定电影的地标,和始终高耸的埃菲尔铁道一样,但也是希区柯克的总统山,最后的决斗必然要发生在险地。
看片,翻点资料,又有所悟,甚好。
A.Cat.in.Paris.2010.DVDRip.XViD-DOCUMENT
刚开始是不知道“猫在巴黎”是什么意思的,看完之后,猫是在巴黎街头连接两个人的纽带,一个在这边过着偷盗的生活,一个在那边过着劳累的生活,这只猫还是很高傲的,戏剧性的戏耍了隔壁的那只笨狗,感觉这样的渲染真的很有趣的,在偷盗的时候,蹑手蹑脚的样子也是挺好玩的,而且这只猫,在看到自己的小主人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往她的怀里钻,想必是很喜欢这个主人吧。
小偷的体态莫名柔软到有点喜感,在屋顶上那灵活的动作,似乎没有重力一般,那么行云流水,飘逸,在最后从高处往下掉的时候,蒂诺的妈妈救了小偷,估计也是在这个时候爱情结出了果实。
虽然蒂诺不会讲话,但是在面对母亲和自己保姆的时候,我是挺讨厌她这种抱着母亲,这种想暂时拥抱温暖,但是后果却让自己置身危险的行为,我是不喜欢的,她能勇敢一点就好了,用手指指出孰好孰坏,或许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蒂诺的性格,单独,无言,孤僻,懦弱,但是还是有爱,这和她没有父亲的抚养是由很大的关系,确实单亲的孩子是会有比较大的可能性产生心理问题的,但是结局也是能猜到的,小偷和蒂诺的母亲在一起了,而她也开始拥抱这个世界。
还有的是,为什么坏人的团队总是这么笨拙,个个都是逗比。。。
可爱的佐伊 可爱的蒂诺 可爱的尼克 带来了一部温暖的故事小女孩与猫咪 是各自贴心的玩伴 在孤独的世界相互依护猫咪与小偷 是各自靠谱的伙伴 在危险的事业相互帮衬 小女孩与小偷 因为奇妙的情感所联系在一起 小偷给尽了小女孩温柔 在被绑架过程中努力的营救 最后还放弃了事业 成为了小女孩的爸爸 小女孩走出失去父亲的自我封闭 坦然的接受新的关爱逃跑过程的画面中 高墙上奔跑的画面真美好爱是相互的 只有互相给予了 才能更加牢固深刻
浓浓艺术气息的电影。
还不错,三星半,动画片的花絮总是最有趣的~
可爱的剪贴画风格~
有时候真的不太懂法国人的审美,尤其是动画审美
就是个biang脑残片 佐伊不会说话 被坏人抓也是应该的 恶心死了 这个电影
不错。
法国动画片永远这么有风格
很简单的画风,不过蛮有意思的。
没意思。老套
小动画一个,有些意思,漏洞很多不可深究。
故事不算新奇,但画得实在很美。啊,坏蛋也蛮可怜的
boring
白晝與黑夜,一隻腹黑貓的雙面生活。作為一部入圍Oscar動畫長片初選的作品,本片沒能超越孩子的審美,好人便是好人,壞人便是壞人,膚淺而表像的浪漫化,不見更多對現實的思考與挖掘,甚至俗套得令人有些生厭。另外,在動畫上的細節關注也不夠,最起碼貓的眼珠變化就沒有關注到。
法国人的动画总是差点点感觉
意识流,烂片无疑
Oakland night, with cookies and 2 coaches
喜欢这个故事~!!!!很喜欢很喜欢~!!
为什么泡了警察老妈就可以成为法外狂徒?
夸张脱俗的画风绝对会让人忽略平庸呆板的故事。法国动画就一直都干着用眼睛欺骗大脑的勾当。
父母疏远,结识危险好友,卷入犯罪,躲避坏人。比较普通的故事,论猫还是猫的报恩奇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