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凑巧看了原著,电视剧倒是10月份看的了。
电视剧我给满分,竟然和书上写的毫无违和感,如果说电视剧的有些地方让我疑惑,重看一遍书,那些我疑惑的点终于得到答案了。
电视剧和书本做到了容和,真的很惊喜,以前我一直不敢相信有人看剧过后还会去看书,也不太相信看了书的人还会去看剧,现在我自己在打破我的不敢相信,好的东西确实是吸引人的。
故事真的嵌套的很有趣,有时间的人可以看的。
我问了我身边80后看过的人,原来佟大为是这部剧火的,以及里面一些剧情是被当时的人们所不能接受的,现在看看倒是觉的一切的发生并是多么的可怕了,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在发展。
没想到事隔几年再看玉观音,内心仍然有些悸动,泪水潸然而下.这只是一部电视剧,却深深震撼了无数人.里面的人物,不论是主演还是一晃而过的群演,都那么活生生地存在着.没有华丽的场地,没有光鲜的服装,甚至不曾感觉他们脸上有过什么修饰,就是这样的真实,刻画出这样一部痛彻心扉的作品.喜欢摄像用真实的镜头摄下身边过往的车辆,行人,从头顶掠过的雁群.喜欢安心一开始的纯净的笑,和后来成熟的勇敢.喜欢杨瑞从一个花花公子到撑起一个家的责任感.喜欢导演将纸上的一个小说拍成能够记住岁月的经典.喜欢剧中的音乐在跌宕起伏中将整个故事契合得天衣无缝.喜欢海岩用淡淡的笔调为我们展开如此难以忘怀的故事.一个干净的爱的《玉观音》,一种痛与爱的边缘.北京的三里屯,胡同,灰蒙蒙的天,耍滑头的京片子,这是令我神往的北京.整部电视剧就像一部超长的MV,为你缓缓道来一个与爱有关的悲剧.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安心与杨瑞在最艰苦的那段日子.那个雨天,小熊得了急性胸膜炎.一贫如洗的安心和杨瑞交不出住院押金.杨瑞只好回去找他爸爸借钱.父亲因为杨瑞离开钟宁而失业,借着酒疯把杨瑞和安心还有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骂得狗血淋头.父亲的不理解让杨瑞备受打击,冲出门外被雨浇得透.安心抱着高烧的孩子撑着雨伞去追杨瑞.杨瑞把她紧紧抱住,失声痛苦,泪水与雨水融合在了一起."杨瑞,你为我和你爸爸这样。
我心里特别难受。
要知道他是你爸爸。
生你养你20年了。
可我,我和小熊。
我们什么都不是。
我早说过,我是一只狐狸精,无论哪个男人要了我.都要倒霉的!
""我就是要你,我也要这孩子。
我不会倒霉,我们都不会倒霉的,我们一定会好。
一定会比他们都好的!
"这一幕是用心在演绎,也需要用心去体会.最终的安心还是走了,她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孩子,她不能再和杨瑞在一起.她投身于挚爱的缉毒工作,她爱这样一种有集体有组织的生活.她的离开让杨瑞始终陷入一种思念的回忆里.他曾经试图逃避,可终究他还是踏上了寻找她的旅程."杨瑞,你别在傻等了。
也不要在去找安心的父母。
你找不到的。
她现在是另外一个人,一个你不认识的人。
""我相信,你和你的组织。
早晚有一天会让她退役的。
只要她不死,早晚哟一天,会让她享受她应当享受的普通人的生活。
所以,我会一直等她!
"结局有些悲情也带点惨烈.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或者一个不完美的结果才能久久地陷入"玉观音"情结.生活里的真实让人渴望一个虚幻的梦.“每次睡觉前我都要打开卧室和客厅之间的那道门,因为我害怕听不见晚上响起的敲门声。
”故事里的杨瑞还在等安心回来,那么你呢.你在等待什么呢.
早期印象:初中时期听说的这部电视剧,口碑不错,印象中属于实力派。
电视剧的进入:实在是冗长而且混乱。
从开头设定的时间点来说,似乎是整个剧的大部分都属于回忆部分,而回忆中的人物又有时候处于二阶回忆状态,没有明显的分片提示,实在是有点乱。
人物安心——一个没有自我的女主:这个角色自打出场之后,越看越讨厌。
前几集她给人的印象是特别没见过世面,一套老旧思想。
但看到后面回忆部分就会发现,安心明明是个思想比较自由开放的人。
这种矛盾让人觉得这个女的太假了。
大约第十集的时候,我就看不下去了。
安心这个人太可疑,一方面她一再地对拮据地生活假装乐观(太明显的不快乐却强颜欢笑),另一方面她轻易就在已经订婚的时候出轨(以孤身一人的寂寞为由,之后用自己的自责和愧疚转移注意力,却从不谈跟张铁军敞开心扉),以及她脱口而出的一些欺骗别人的话(对毛杰对杨瑞都声称自己是教师,还编出……而当她说出真实身份的时候,仅仅她自己感到轻松,完全无视别人感到被欺骗),让我感觉她是个缺乏自尊心的女孩。
还有一点让我汗颜的是,这个女孩对爱情的认识太过肤浅,态度太过冷漠。
按道理说,当时的青年男女在一起都是很慎重的,而同学时期在一起的couple毕业后分配的地方不同,一个人放弃工作而伴随另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为感情付出”。
而她执意去偏远地区工作说明她不愿意付出。
从头到尾,我几乎没有看到她为她与张铁军的感情有何付出。
只知道她很卖力地照顾病危的老张,然后被张铁军和他妈看中了,挑选为未来儿媳的人选。
我不知道她为他们的感情做了什么。
我想也正是她没有为感情付出过什么,所以她轻易地出轨。
而她对待第二段感情的态度更是肤浅和冷漠超过常人。
两个年轻人在一起玩,一直到发生关系,她不承认自己爱毛杰(但居然可以和他发生关系),毛杰的感情热烈而冲动,他信誓旦旦地说为了让安心幸福他愿意去贩毒。
毛杰是愿意付出的,而安心压根儿没把这当回事。
她心里只想着,只要保存住张铁军对她的宠,她就能幸福,至于毛杰怎么样她压根没当成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在第二段感情里她同样没有任何付出。
在对待杨瑞的时候,尤其让我感到厌恶。
她的消极冷对,本来已经让杨瑞心灰意冷。
一次偶然性的事件导致杨瑞帮了她一个大忙,由此她请他吃饭。
而后情急之下打伤了他,又去他家照顾他。
然后这个女人对杨瑞的态度就开始暧昧不明。
她让杨瑞见识了她的跆拳道、会开车、会持家、会照顾人等“十八般武艺”之后,无疑开始在情感上变得积极起来。
各位看官,在这个时候,您还能将她和之前那个单纯的、弱不经风的小女孩联系起来吗?
既然她是如此的强悍,她为何要表现出那样的一副单纯土气的样子呢?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意识到悲剧要在杨瑞身上发生了。
他将严重地偏离他原本的轨道,被安心一步一步地套牢。
后话就不说了,当我看到杨瑞迷茫着听钟国庆的摆布跟钟宁定了婚期,尔后安心主动给他名片,欢迎他去找她的时候,——安心绝不是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只希望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她从未放弃自己的欲望。
好在这一次,她认真地对待了一回,在杨瑞入狱的时候,她不惜一切地求她父母救他。
单从对爱情的态度上来说,我第一次对她有了一点认同。
结果她还是不负责任地走了。
看完整部电视剧,我觉得安心这个人只能这么形容:隐藏在其他幌子之下的令人发指的自私。
也可以这么说,这个角色的存在,并没有其内在的生命,她的存在形式是依靠他人的需要而出现。
(张校长病危需要照顾,张铁军需要漂亮贤惠的女朋友,南德禁毒需要力量,毛杰受伤需要陪同,诱捕行动需要女主角,公安干警需要向组织汇报……一直到杨瑞泡妞需要“纯”)这个角色努力地解读和适应着一切的需要,而无暇去解读和认识她自己的需要,从而更不知道自己要为自己做什么,比如为感情付出,做她自己想做的事。
在通常情况下,她不了解自己也不关注自己,一副无私无害的面孔。
而在紧急的情况下,她就只有自己而无暇别人了。
在安心这个人的人格设置中,自我与他者几乎是对立而存在的。
这就是她人格最大的不完整之处。
总起来说,这部剧对主角这个女性角色的塑造让我相当不满意。
她生命处处都是符号和制度,仅有的生机(和毛杰)被她自己无情扼杀。
张铁军、毛杰、杨瑞——三个标准好男人:张铁军是一个有才华的记者,爱上了安心的美丽和贤惠。
除去有点点爱吃醋,对美貌的妻子不放心,认为安心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对安心的事业心能包容。
张铁军这个角色的描写力度非常轻,他几乎是非常普通的好男人,家庭出身好,事业能力强,懂人情往来,爱妻子,顾家,负责任。
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男人。
毛杰是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他率性,重情、为爱不惜一切。
他唯一的缺点是性格偏执,几近变态。
——他有强烈的爱和恨。
杨瑞,在感情经历中成长和摸索的男人。
他外表很滑,内心却很真。
从认识安心起,他从一般的泡妞逐渐演变为不断地为爱付出真心,他放弃了自己已经稳操在手的事业和婚姻,并与钟氏兄妹结仇,险受牢狱之灾。
这三个男人,在对待爱情上,要么就是非常的宽容,宁可自己吃苦也要顺着妻子,要么就是肯付出,牺牲一切也要给心爱的人幸福。
全是好男人啊。
至此,海岩这部剧,三个性格迥异的男人,没头没脑地爱着一个没有自我的女人,却已经成为了一部男人的赞美诗。
有人说这是男孩杨瑞在安心的鼓励下成长为男人的故事,那只是表象。
杨瑞其实只是一个说书人,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得知了一个内心悸动的女孩怎样寻找安放初心之所,成长为女战士的故事。
她本是安心,应该过最平静安定的生活,那是她名字的初心。
可她却厌倦了凡俗,渴望战斗,选择了残酷的职业,就像她不能抵挡毛杰偶然激情的诱惑,忘记了给她稳稳的幸福的铁军才是真爱。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你死我活的斗争就是如此残酷,容不得一丝浪漫的幻想。
战士的职责与毛杰给她的爱恋、铁军和杨瑞给她的安宁,就像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可那时安心还很年轻,也很幼稚,她曾同时拥有过战士的身份和安稳的生活,也曾同时拥有过憨厚的丈夫和浪漫的情人,但这一切都是幻象,是梦境,是第一缕朝阳晒干的露水,是一闪而过的电光。
多少普通人可以忘记初心,付出的只不过是在白首时隐隐懊悔的代价,可在战斗、安定与感情三重旋涡中不停纠缠、分不清哪个才是初心的安心,却付出了父母晚年的安宁和至亲的生命,牺牲了美好的梦想与一生的坦途。
不要争论安心爱谁更多,也不必在意谁爱安心更多,那些热爱毛杰的小女孩们啊,当安心得知毛杰被无罪释放没被执行死刑,心中的愧疚立刻转化成隐隐的不安时,不正证明了她因留恋而对毛杰产生的所有同情与自责的虚伪吗?
而那个你们给予了最大同情的毛杰,无论对国家还是对爱人,难道不是恶贯满盈?!
在铁军死前,安心曾振振有词地大谈特谈感情与人性,以证明潘队长无情;在小熊被劫持前,她再一次热切表达着对普通生活的诉求,还是为了证明潘队长像法海一样不懂爱,但每一次现实立刻就以最残酷的方式回击了她幼稚的动摇:什么人性与感情,在切身利益面前,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那都是虚伪和虚幻的;战士的制服可以随时脱去,但战士的身份又岂是想忘就能忘、说变就能变的?!
多少人对毛杰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爱情而长吁短叹,多少人正平静安享铁军杨瑞那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安心就曾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不能理解老潘的坚守,而幼稚地视之为无情,却不知正是这些无情的战士们守护了饮食男女的生活,让更多人有机会去轰轰烈烈地爱。
没有这些战士们,一切平静与欢愉都将如那场危机四伏的泼水节,成为灾难前最后的狂欢。
而这些战士们太无情啊,连自己都可以牺牲,只为众生予乐拔苦!
因为一颗不安分的心,安心不是一个好警察,不是一个好妻子,不是一个好母亲,甚至不是一个好情人。
但即使是这样,她的骨子里依然是个好女人,因为在一切磨难之后,她终于寻找到安放内心之所,放弃来之不易的稳稳的幸福,回归战斗中去了。
她终于可以安心了。
这一次,她不是为胸中“铁马冰河入梦来”那样豪气的冲动,而是为了她死去的爱人和孩子,就像老潘为了自己死于毒品的父亲一般,坚定地看清了初心,重拾了信念,选择了战斗!
我相信,安心一定去做打入敌人内部的情报工作了,当她听到同事们说情报工作的短缺与重要、并再一次听到老潘战友的故事时的表情就有所预示。
有人指责她对杨瑞太残酷,然而有的人就是这样,可以一时忘记初心,却无法永远欺骗自己的内心。
杨瑞放弃贝贝,不也是这样吗?
这一次,安心终于可以安定下她那颗无处安放的心,于是她不再彷徨于特殊的工作与普通的生活间,不再纠结于那些幼稚肤浅的、叫做感情与人性的小儿女私情,不再游移于或贤惠或魅惑或花木兰式的不同角色之中,她终于可以像老潘一样过得坦坦荡荡、行得踏踏实实,用战士的利剑与隐忍,像一尊高贵慈悲的玉观音那样,为众生予乐拔苦。
P.S. 铁军毫不犹豫打开门的那一瞬间,证明了他的善良,也证明了他从内心接受了安心和孩子,否则完全可以继续置气将他们关在门外。
这一点,铁军比他做了一辈子妇女工作的母亲强,虽然铁军确实因安心的失足而死,他母亲的痛苦可想而知,不让安心参加告别仪式已是极限,连玉观音都不许铁军带走,就太过分了。
铁军母亲彻底和安心决裂、不让安心参加告别仪式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一枚玉观音,寄托了安心对铁军的哀思,就让铁军带走吧。
毕竟夫妻一场,婆婆对儿媳再多的怨恨,也不能把过往他们夫妻深情一笔勾销。
给安心对铁军的思念留一点点安慰,不好吗。。。。。。
可是话说回来,那枚玉观音,其实是海岩不让铁军带走的,毕竟谁戴上玉观音,谁就成为安心感情的归宿。
在作者的设定中,铁军只是安心感情生命中的过客,安心临走时给杨瑞留下的信也说她爱他胜过爱铁军,第一次见面就喜欢他了。
很多人都讨论玉观音究竟代表什么,我想每个人的理解都有道理。
在我看来,决定隐姓埋名重回缉毒一线的安心具备了观音拔苦予乐的品格,那尊玉观音便成了她自己的化身,陪在杨瑞身边。
而铁军走的时候,她的内心还在游移,还不配请玉观音替自己来陪伴他。
她的游移带来了灾难,而灾难又使她成长。
《玉观音》播出时,我只是一个初中生。
记忆里我妈每天晚上都守着电视机看这部剧,作为一个看惯生死的医生,她平常很少有什么感情起伏,但看到安心和毛杰在山顶上的茶楼生死对决时,她哭得眼泪止不住。
快播到结局的时候,我跟我妈外出吃饭,连隔壁桌的漂亮阿姨也在讨论剧情,可见当年玉观音有多火。
现在我很庆幸玉观音是拍摄于20年前,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里,拍摄者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著的所有剧情,不用像今天这样遭遇那么多三观党的道德审查和三观审判。
三观党的审判无非就是男渣女茶诸如此类。
的确杨瑞在遇见安心之前是一个游戏人间的公子哥,没有定性,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
与其说他对安心是一见钟情,倒不如说是见色起意。
一开始他只是抱着“泡她”的心态,没想过承担什么责任和确定什么关系。
只是安心如此美丽温柔,看上去仿佛一触即可破碎,却又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坚韧。
当他误以为安心和潘队长有些不可告人的关系,那种难以解释的愤怒,才让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对安心确实是爱情。
杨瑞其实是一个世俗而不俗的人。
对于情欲,对于名利,他是有世俗的渴望的。
但是他又知道自己更看重的是什么,当他选择了安心之后,就丝毫没有被外表的东西所动摇,他知道选择了安心就是选择了一种清苦的生活。
当他腆着脸回家借钱却被父亲狠狠羞辱一顿之后,他想的也完全不是放弃安心,而是“我们一定会过得比他们都好”。
可以说直到这一刻杨瑞才真正从男孩蜕变为了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遇到了安心。
杨瑞对安心有着某种难以言表的信任和包容,他误以为安心有个秘密情人,但他还是爱着她。
当他得知这样一个年轻又清纯的女孩竟然是个有孩子的单身妈妈,感受无异于五雷轰顶。
但他立刻就接受了现实,甚至马上提出让安心带着孩子搬来同住。
安心把自己过去所有的创痛和不堪都告诉了杨瑞,我想如此曲折的经历大概要讲上几天几夜吧。
但杨瑞悉心聆听,不带任何道德上的鄙夷和审判。
他只看到了安心坚韧的内在和善良的本心。
在与安心有过情感纠葛的三个男人中,杨瑞是毫无疑问最懂安心的,他们一直有种交浅言深的灵魂相契。
当杨瑞含冤入狱的时候,安心一直坚定地信任杨瑞,最后倾其所有救出了他。
当杨瑞因找到工作而兴奋,安心会先问他是否只是因为工资高待遇好,还是他真的喜欢这份工作。
像安心这样的善良和贴心,一个有着正常人类情感的男人真的很难不被打动。
而安心身上,是真正体现了命运捉弄和造化弄人。
年少时的一时意乱情迷,却付出了家破人亡一生孤苦的代价。
很多人不理解安心最后的选择,认为安心放弃杨瑞是又一次对伴侣的辜负。
其实小时候看剧时我也不能理解,但当我自己也有了家庭成为了母亲,我才真正能够体会安心所感受的锥心之痛。
她的丈夫和儿子是为她而死的,那种愧疚感使她无颜再追求任何幸福的可能性。
她不愿以一副行尸走肉的残躯拖累着杨瑞,她希望杨瑞能够比她幸福,因此献祭一般地把自己献给了禁毒事业。
我相信杨瑞的一生里不管还会不会遇见其他人,他对安心都必然永生难以忘怀。
因为这爱人再难寻觅的极致遗憾感,因为这仅离幸福一步之遥的巨大悲剧美。
人不是生而崇高的,人之所以崇高,是因为尝尽苦难而依然选择勇敢。
虽然结局并不完美,但《玉观音》始终是一部跨越20年的岁月依然能久久震撼我内心的好作品。
帅气,他也知道自己幼稚,但他能感觉到这个女孩需要他这份幼稚,他不在意两人的差别,正如我们能感觉到,他在这段感情中是依赖她的。
这个女孩是如此优秀,还愿意听他说这些那些……他想尽可能地抓住她,抓住她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不一样的地方就当是为了她,他也要做点事情。
赚很多钱,这下也会让她大吃一惊吧,她会不会对自己像对她一样好奇呢?!
其实他不缺钱,他想做点事情,告诉她:我和你一样是大人了,别老是说我不懂。
他实在是太小孩子气,缠着她问她的事情,听她口中世界的另一面。
她讲的那么平凡但就是有魔力把他拉进去。
他还不知道,这是有故事的人的经历罢了。
他还不会去细细探究这个人究竟什么身份。
暂时想不到别的了。
《玉观音》是很久以前看的,绝大部分情节都忘了,依稀记得安心和毛杰在索桥,安心抱着小熊和杨瑞在雨中哭着拥抱的情景。
之前看北京卫视《中国合伙人》的宣传,突然萌生念想再把《玉观音》看一遍。
于是,这几天心情很安静,在寝室一直看,前两个晚上都看到了一两点。
今天终于看完了。
整部电视剧就开头和结尾是现实场景,中间全是杨瑞的回忆,以及回忆中安心的回忆。
这种叙述方式我很喜欢。
我在这里只想说说我对结局的感受。
看到倒数第二集时,安心写信给杨瑞,念到最后“如果有来世,我希望你还能爱我”,“让我再抱抱你吧,让我再亲亲你吧”,眼睛湿润了。
想起他们的种种不幸遭遇,面对不幸和灾难那样的坚定,那样的爱着对方。
杨瑞被入狱后,安心背着孩子出现在北京火车站的时候,我还以为安心决心离开杨瑞,回云南老家,我还以为结局会是杨瑞刑满释放去加拿大后回来找安心的,结果是安心一到家就跪下求父母帮帮她,哭得太令人动容了,让我红了眼眶。
最后一集,杨瑞到了南德公安局,坐在那里等,画面切到了杨瑞的侧面,我还以为安心会出来,结果领导们介绍安心牺牲了,那一刻,我心里很难受,这个结局也太伤人了吧!
后来,她在墓前跪着哭着亲着安心的名字,我也流下了眼泪。
碰到了潘队长,才知道安心还活着,而是因为任务的需要隐姓埋名,生活在一个杨瑞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的地方。
队长把玉观音交给杨瑞,我才明白,安心依然深爱着杨瑞,她希望玉观音能保佑杨瑞幸福平安一辈子,但是她无法和杨瑞见面,因为她有任务,她是一名坚定的女警!
最后杨瑞躺着床上,把玉观音取下,放在枕边,画面定格在玉观音后,整部电视剧结束,而杨瑞和安心没能重逢。
这样的结局方式虽然更合理,更能勾住观众的心,更能让观众发挥想象空间,但我觉得还是有些残忍。
我多么希望他俩最后能见面,能拥抱,能哭泣,再分开后我觉得都好受点。
可能导演以这样的结局为了告诉观众:安心终究会从任务脱离,终究会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终究会和杨瑞生活在一起,但这只能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的想象中。
这个电视剧是我少有的几部这么着迷的,而且多年之后重看还如此着迷的,故事太凄美了,女主人公的遭遇太不幸了,但她最后是幸福的,因为有个爱她等她的杨瑞。
看完之后,我在网上听了几遍《比我幸福》,很有感觉,歌词就好像是安心对杨瑞说的话一样。
后来又百度了《玉观音》续集,还真有续集可能的消息,不过我估计,可能性太小了,如果拍续集,安心和杨瑞见面后,肯定还是会重新分开的,因为安心的身份、安心的遭遇、安心的心决定了她会继续坚持缉毒战斗,但是我想,如果真有续集,不管结局如何,喜欢《玉观音》的人一定会满足,会感到安慰,不会再有结局看完后心里的伤感。
最后,我想说,虽然杨瑞和安心在开始前都有复杂的感情经历,但是他们在一起的爱情实在令人动容,虽然是一部电视剧而已。。。
小时候,经常喜欢一个人玩一种游戏。
用今天的观点来看,那是一种自导自演的角色扮演游戏。
玩法很简单,在晚上新闻联播,或者之后的电视剧时间,悄悄的从电视机前聚精会神的爸爸妈妈背后溜出去,在夜幕里找一个目标,跟踪。
那时的夜晚,没有现在这么光亮,7点之后,路人基本很少,走在宿舍区的路上耳边尽是新闻联播的回响,你会清楚的听到从每个窗口传出的声音有着时间间隔,脚下是回音的长廊,头顶是没有光污染的星空,一个神神秘秘的身影在尾随着某个路人,那就是我。
如何跟踪?
就像电影中的那样,躲在某个转角等前面的影子走到下一个路口,或者装作玩躲迷藏的孩子若即若离,当然,最普通的方式就是像个同路人一样和TA走一段,但时间不能长,要交替用各种若即若离的手段。
大部分时间,被跟踪者都是一无所知的,我那些自导自演的手段,其实都是不必要的——对被跟踪者而言。
我其实是在享受那短暂的另一种角色。
角色扮演。
安心能够做到的那种角色扮演,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
但安心明显没有享受其中,她是被动接受这样隐姓埋名的生活。
她是被迫的。
她必须隐藏自己。
我却是主动的,我不知道我在躲什么,但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强迫症似的隐藏自己,只是还一直没到隐姓埋名的那一部。
换个名字,换个身份,伪造你所有的过去,到一个完全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每隔几年就重复一次这样的过程。
这样的人生,会是怎样的。
终于看完了《玉观音》,是书,就一个字:痛!
我知道很老了,但是我想看海岩写的,就好像曾经喜欢看琼瑶喜欢看王朔一样。
以前看过赵薇和谢霆锋演的电影《玉观音》,但是太短了,没什么感触。
我很想看《玉观音》的连续剧,我喜欢佟大为、孙俪、赵亮和海清,他们演的都很好,但是我还是选择了看书。
《玉观音》全文给我的感觉真的就是一个字:痛!
书里每个人都很痛,我的心也很痛。。。
安心痛,丈夫铁军被毛杰打死,儿子小熊也被毛杰打死。
被一场偶然的出轨纠缠,被迫失去了心爱的工作,只有到别处打零工挣很少的钱来养活自己和儿子。
明明和杨瑞爱得那么热烈,却无法走出自己的心魔迈过自己的心坎一辈子和爱人在一起。
为了救杨瑞,跪地央求自己的父母卖掉房产,让自己风烛残年的父母在外租房居住。
杨瑞痛,那么爱安心,为了安心可以放弃荣华富贵的生活,为了和安心一起生活什么苦工都做。
小熊发烧无钱看病,穷的实在无法了去求父亲借钱,却被父亲痛骂,真可怜。
被钟宁陷害、又遭刘明浩背叛做伪证而坐牢,日日夜夜牵挂安心和小熊,却无可奈何。
毛杰痛,真心地爱上了一个女孩安心,可是这个女孩是缉毒警察,而自己却是贩毒的。
自己一心一意想和这个女孩在一起,想让她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却不知道安心早就有了心爱的未婚夫,和他在一起只是因为一时的出轨。
最后贩毒的时候还是被抓,安心出庭作证,自此他认为自己的父母都是死在安心的手里,由爱生恨、爱恨交加的滋味是何等地痛苦。
为了替自己的双亲报仇,一直追杀安心,最后自己的哥哥也被安心用枪打死,而自己杀死抵命的却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铁军痛,爱着安心,多长的路都不嫌累地来回奔波,就为了和爱人能厮守一天两夜的,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的爱人和别的男人有了关系。
结婚后,精心呵护怀孕的安心,有了孩子后更加开心,哪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
刘明浩痛,为了得到工程良好地生存下去,就昧着良心做伪证陷害自己的哥们坐牢,心里却愧疚万分。
为了讨生活到处讨好巴结别人,但是到最后做了伪证也还是被骗,工程也没给他。
贝贝痛,认识杨瑞两年了,真心爱这个男人,带他到加拿大准备嫁给他,可是杨瑞心里却装的不是自己。
做了婚纱定了酒席,杨瑞却悔婚了,心爱的男人就是不能心里只有自己,那种心痛如何说得明白?
杨瑞的爸也痛,干了一辈子的厂就这样被人家吞并了,当了一辈子的干部什么也不是了。
好不容易进了钟宁的公司做个名誉顾问什么的,指望自己的儿子能有“出息”娶了富家女继承钟家产业的,结果儿子却爱上了一个二婚的还带着一个孩子的女人。
潘队长也痛,为了事业孤身一人出生入死,没有家人和亲人的陪伴。
安心的父母也痛,自己的女儿命这么苦。
……看完了,心真的好痛,好难受好难受,亏得海岩能想出来这些痛苦,基本上什么痛苦都写全乎了。
尤其看到安心死了,我都后悔看结尾了,我泪流满面,,,最后虽然没有写杨瑞有没有和安心在一起,但是起码知道安心还活着,可是活着有什么用呢?
不在一起、投入到缉毒队伍的话早晚也还是要牺牲啊。。。
结尾不太好。。
因为吴聘少爷暖暖的笑容,忆起了毛杰阳光灿烂的笑容。
“我叫毛杰,毛泽东的毛,杰出的杰。
”这是安心在给毛杰包扎伤口时毛杰的自我介绍。
他的父母希望他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可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城,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在家闲晃了三年,理想是有钱,成为有钱人的途径就是贩毒。
在电影《李米的猜想》里方文也没有考上大学,为了成为李米父母眼中的那种人,也为给李米开一间超市,方文也是选择贩毒,这个故事背景是在昆明。
普通人成为成功人士的机会几乎没有。
普通人也需要事业心、成就感和美好的爱情,毛杰遇到安心,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所以每次见到安心,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灿烂的笑容。
安心也是喜欢毛杰的,不然第一次见面就劝毛杰找工作或再读书,短短地相处就畅谈理想,对毛杰而言,这更象一种暗示。
所以在安心的小屋,毛杰从后面拥抱安心,第一次向安心表白,安心只是慌张害羞地走开,而后又娇羞地看向毛杰。
安心动心了,这是恋爱的感觉,宁静、温暖、舒服,还有悸动,这些感觉是铁军没有给安心的,因为他们一来就是直奔结婚主题的,安心也需要美好的爱情。
之后他们象恋人一样地游玩,然后越界。
提及结婚,安心清醒了,开始拒绝,保持距离,一次背后拥抱安心没有挣脱只是说了他们之间的不可能,后一次却直接甩开了,慌张地要摆脱毛杰,毛杰跟在安心后面,接连说“安心你要去哪?
这么晚了,我送你吧,啊!
”这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幕,毛杰就是一个不知道该怎样挽留住恋人的男孩。
没有工作,没有学历,唯有钱才能留住吧,毛杰心里也许是这样想的吧。
贩毒对毛杰而言是冒险的生意,为了安心,他不怕冒险。
在船上交易时,毛杰的震惊不亚于安心,他难过地叮嘱安心,以后不许你再干这个。
安心眼里多么希望毛杰不要去拿旅行箱,但她不可能象王佳芝一样说出快走,因为她是缉毒警。
就此他们走向了两面,直至毛杰弑子,死亡。
这一切的罪恶都是毒品,安心最后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不是救赎毛杰呢?
真是作孽,我看这种片。
娘娘从出道演技就这么好 人物复杂度真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 何润东在里面演技炸裂 两位都让我在十几年后仍然印象深刻 2022.6.8再刷完 03年的剧 到现在再看已过19年 当年才15岁 只记住了跌宕的剧情 孙俪的美貌和眼泪 毛杰的不甘和怨恨(当然这些已够让我刻骨铭心)但如今有了人生阅历再看 读出了更多的内容 对很多事情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 剧中那些当时青涩的面孔 如今也成为演艺界的老人了 那些熟悉的演员 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怀旧感 以前的剧竟然可以那么好 那么用心地刻画人物形象 那么耐心地讲完一个故事 感悟良多不再赘述 总之这部绝对可划为中国电视剧天花板级别 只是有一点 当时这部剧让我爱上了孙俪 然而现在看却没有任何感觉了 演技中上 比何润东还差了五条街
孙楠的片尾曲还不错,其他一坨狗屎
何润东不是一直那么难看的~
佟大为这孙子怎么总是演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花花公子啊
够狗血够带感,这剧情复杂还有紧凑带感的程度比得上甄嬛了,叙述方式也不错,感觉以后都没有这样的剧了。。。这倒退的。。。而且剧情还虐心,毛杰杀死自己儿子的剧情牛逼
毛杰:我把心都给你了,你为什么不能把心也给我呢?。。。。。。
2003年我的爱
海岩启蒙作
孙俪应该属于天赋型演员了,演技不错。即使安心没有婚约,知道毛杰是毒贩也会分手的。也不影响后面的剧情发展。
觉得女主太没有底线,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渣男渣女😅
前面眼见就无聊死了
比电影版的好看!~
书绝对比电视好看~~
不喜欢
更喜欢书。
完美诠释了悲剧的定义: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时最美的安心,如今市侩了
不管故事多烂 至少男演员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