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评分8.3分,应该还算可以,看之后,特别是后面10集,直接侮辱了智商,前面15集是正常倍速看的,后面的直接3倍速看了,感觉还是一坨,演员的演技算是可以的,但是逻辑真的一言难尽。
1、这部剧的拼图(画像)只有在前面找“穿山甲”的时候用上了,后面应该是找不到这个画像的技术人员了,这项技术直接销声匿迹,要不然这部剧应该可以在15集前结束战斗了。
无论是“刘姐”被一个女孩救走(酒店员工不做拼图),还是刘姐和她手下跟三人组吃饭后,这些都是压缩剧集的因素,不能被画像,要不然水不到25集了;2、看完整个剧集,有一个人是不可或缺的,就是 秦安平的儿子。
秦安平的儿子是智商为零,但凡智商超过零,剧集都发展不下去:①自己被做局进监狱不提供任何线索?
是觉得被做的局的还不够?
在监狱被伤害,被保外后,“穿山甲”说的马上相信,而且顺理成章得一块盗墓?
②只要是父亲说的话一定不能信,陷害自己的人的话一定要无条件信任。
3、整部剧里面什么都值钱,就是人命不值钱,从警察儿子被抓去放在洞里面,到文物贩子被埋在东洞里面,每次都是只有被放进去的画面,没有被抓的人的家人报警的场面,这些被杀的人估计都是孤儿,被杀后都没有社会关系去报警的,而这些杀手还可以不停地去帮这两位大哥清除障碍。
4、这部剧甚至可以在污蔑警察的忠诚。
①警察怕儿子进监狱被迫害,然后就让儿子肆无忌惮的犯罪;②警察的儿子莫名其妙地就可以保外了?
就因为被伤了就可以保外,在编剧的角度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也太儿戏了。
③警察都可以将儿子送进监狱了,然后就这样一直被威胁,不向组织坦白?
5、警察局在明知道警察的儿子是被做局陷害的,还是判刑?
在监狱里被伤害而不用查明伤袭击者?
这明显是污蔑,国家怎么可能会这样对待一个尽忠职守的公职人员的家人。
6、 前面都在塑造秦安平 是一位盗墓贼闻风丧胆的警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警察,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他的智商和触觉是是直线下降。
①对于一个很长一段时间不停通过“没有变声”的电话威胁自己的犯罪分子,在现实多次见到并和他交谈的情况,没听出来;② 秦安平在杨乖娃被害案中,屡次接触杨秀,当时在再次遇到杨秀的情况下,却失忆了。
无论是杨秀跟着教授找寺庙的队伍中,还是在教授的家里面,要不然那个博物馆的“杨秀男友”说出杨秀的名字,他是压根没遇到过一样。
不要说警察,普通人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啊。
这明显是逻辑不通的。
总结:其实在看到一半的时候,真的想弃剧了,但是有想知道结局到底有多离谱,好在腾讯现在有3倍速,要不然真的是煎熬。
真的是一坨。
明显是因为评价的人数少要不然这绝对是不会超过7分的片。
按照剧里说法应该称文侦片所以想看挖穴盗墓场景的观众应该是非常的失望片子拍的很有年代感,像90年代末的剧,虽有瑕疵,难掩一众出色演技。
宋若虚阴阳手的双面性格人设,很出彩,只是姚星彤演技稍显稚嫩些,台词功底略差,显得有些扎眼,不过对角色的塑造也算成功。
本片最大的不足在于文侦队一贯凭借直觉和巧合破案,虽然快速推进了剧情,但也让剧本显得不够扎实,漏洞太多。
说到盗墓题材的文化作品,盗墓笔记和鬼吹灯被很多网友奉为了鼻祖和巅峰。
然而,这两部作品的影视剧改编,却是很失败。
除了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惊艳了粉丝外,其他不管电影还是网络剧基本都是低于粉丝预期的。
尤其是盗墓笔记,至今没有一部说得过去的影视剧作品,小说作者南派三叔更是被打上了毁剧小能手的标签。
在盗墓笔记小说中,有句很著名的话: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这句话赢得了很多粉丝和路人的认可,然而,在割裂的影视作品中却鲜有体现。
反而是一部没有大明星、没有流量小生、没有大红大火的盗墓题材电视剧墓道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墓道,是一部2007播出的电视剧,没有大腕儿演员,但却是集合了众多盗墓影视剧演员和实力派的作品。
男一号杨新鸣,是靳东版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里的陈教授。
女一号姚星彤,是成龙电影十二生肖里的coco,当时还叫姚馨茜。
除了两位主演,很多配角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员。
士兵突击中王宝强的爸爸、唐人街探案中小沈阳犯罪团伙中的胖子、琅琊榜中的童路、破冰行动中的湘仔…墓道,没有大牌明星、没有吓人的僵尸和音乐,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华丽的场景和特效,简直简陋到了极点。
但是,也正是这样纯靠故事剧情吸引的特点,让他们的整体呈现更加贴近现实、引人入胜。
墓道,简单的装备、简陋的墓室、充满土味儿的明器、一点儿都不吓人的骸骨…所有的不惊艳汇聚到一起,却释放出了惊人的能量。
正如盗墓笔记中所言,墓道剧中很好地体现了: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
看到不该看的会死、拿了不该拿的会死…陌生人会害你、老板会害你、师兄弟会害你、亲人会害你…墓道,越是纪实,越是可怕!
这是我到现在看过的最好的盗墓电视剧,没有之一!
有点类似绝命毒师的构思,朴实到接近真实的描述了盗墓题材, 成本不是很大,那个年代的标准剧本吧,一个简单的警察抓小偷的故事,加入了盗墓题材的神秘色彩。
老宋的演绎中规中矩,与警察兄弟的对手戏很沉稳,不偏不倚,破绽少,人物刻画的还是不错的,自以为掌控全局,对杨秀的人物性格转变日子可以更为细腻,由一个行业毫不相关的农村女大学生,转变为一个心狠手辣的蛇蝎女子,过渡得可以更精彩,最后对父亲的缅怀由被奸人迫害理解为偏激的活该穷死,也是人性的丑恶的呼喊。
整个故事的编排的节奏还是有张有弛的,一环扣一环,不牵强,也紧凑,对古文化的深究也是点到为止,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是有恶的一面,人性都有弱点,教授也有私心,警察也会放水,宣扬的主旨就不提了,在现实中我个人理解,公众的东西都想据为己有,这是自私, 如果变为利益,这是丑恶,并为之驱使到不择手段得到不义之财,这是罪行。
前几天跟朋友去太子冢玩,讨论起了这部剧,还推荐了两个朋友观看。
只是我看完这剧的时间太长了,有很多人名字都忘了,只是还记得一些剧情。
这部剧最大的优点是纪实,它没有别的剧那样以惊悚猎奇为目的,而是把重点放在黑白两道,正邪对决上,情节紧张刺激,跌宕起伏。
印象最深的使反派,阴阳手的谨慎和毒辣让人叹为观止。
他重情又无情,他似乎格外重视底线,但他又确实没有底线。
在各种感情中犹豫不决又能下狠手把秦队的儿子拉入泥潭以求脱身。
秦队把一个正直又无奈的警察和父亲的身份也演的非常到位。
阴阳手虽然做了很多坏事,但我对他还是有些同情,他真是一个很智慧很复杂的人物。
不太喜欢那个女警察,另外我觉得穿山甲也很有意思,人物形象和性格都非常立体,可是他的私心最终使他走向绝路。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就是,黑道的传承和各种规矩,阴阳手和他师傅的关系,他们师兄弟各自的公司和地界,还有玄武公司捞过界后他们的竞争和处理,不知道有几分改编有几分事实,但是很有趣。
看了剧几次想找那本书来看,可惜一直没有找到。
总之,剧情上的硬伤是有的,即使很多人觉得剧土,但是他依然是一部精彩的电视剧。
看这部电视剧,我每看一集就加深了我要看原著的欲望,但每次都不得而终,但是从电视剧剧情来看能参透一二原著,小子妄言了。
编剧把整部戏的主线做成主流的警匪片,警察一方还是老一套,铁面无私而而又经验丰富的又臭又硬的警队顽石---侦查大队长(不管敌人如何诡计多端,这位正义的化身,正面的旗帜永远是不会倒的)、和一个能直达上线而又养眼的某局长千金(一般警匪片里的这个角色是很能吸引眼球的,可是这个局长千金暧昧的不够彻底,反而官僚作风很彻底,刚开局那几场戏每次都给秀当了陪衬),外加一个鲁莽率直的年轻警察和一个老官僚局长。
而盗墓贼这一方可就龙王爷点兵---横的竖的都有了,光看名字就很酷,青龙、玄武和白虎三个师兄弟“公司”,上面还有个很有故事的师傅,下面一帮小喽罗。
下面就先介绍一下本文的重头戏--玄武公司,公司老大--宋若虚,江湖上人称阴阳手,表面上是文化宫一个碌碌无为的小公务员,品性老实懦弱,在家里的地位只能排老三,而在关中道上,那绝对是一叱咤风云的人物,手下三个弟兄个个不凡,先说最有形象的老三---“穿山甲”,贼眉鼠眼的一张脸,只要看一眼就能记一辈子,掏洞子、挖窑子地下业务呱呱叫;而老四,先听一下名字---辘轳,再看一下体型就知道是位地面工作者。
老二--一副成功人士的外表、圆滑的人际关系和市侩的算计,绝对的一把销赃好手。
一看这四兄弟那真是黄金搭档。
而不幸的是在这个黄金搭档里引进了一位充满悲情和浪漫而又好奇的一个女人。
转自澎湃新闻公众号一篇访谈《戏红人不红?
演员杨新鸣说→》(2023-05-29)https://mp.weixin.qq.com/s/Y0zJ2ZadEeAxAil79X9jGQ,里面谈《墓道》部分摘录如下:澎湃新闻:除了电影,你也出演过非常多的电视剧、网剧。
我对2007年的电视剧《墓道》印象很深,你在里面出演的宋若虚,颇有一代奸雄的味道。
杨新鸣:这些年也有不少观众跟我提起过这部电视剧,说它甩出之后很多同类题材影视剧几条街(笑)。
但我们做演员的其实都明白,戏好不一定(这部戏)命就好。
《墓道》这部电视剧当年没有大火,原因是方方面面的。
我很欣慰的是,2016年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播出后,我在里面饰演考古小分队成员陈教授。
当时看弹幕就有观众说,哎,《墓道》里的宋若虚怎么当教授了?
原来观众还记得。
《墓道》和之后那些探宝题材的《鬼吹灯》《盗墓笔记》不大一样,它还是走现实主义的路子,深挖的不是墓里的宝贝,而是人性的贪欲。
制作成本也并不高,没有那么多的奇观和大场面。
这部电视剧改编自陕西宝鸡作协副主席李广汉的纪实小说《关中盗墓贼》。
李广汉当年为写这部小说,曾经和盗墓贼一起生活了两年,他是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后才开始创作的,小说出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深居简出,害怕坏人报复。
改编成电视剧,剧情上自然有所演义和嫁接,但里面所有出现的墓穴,历史上都真有其墓,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都有史可查,剧本和台词特别扎实。
我在里面经常有大段的台词讲文物,实际上都是用真实的盗墓贼的“切口”行话在诉说历史和故事,演起来特别过瘾。
澎湃新闻:你怎么评价宋若虚这个人物?
杨新鸣:宋若虚这个角色,我当时着重考虑的是他的多面性。
表面上他的身份是市文化局一个小干部,日常都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待人也和和气气,但实际上他是盗墓团伙的首领。
在他身上有知识分子文质彬彬的一面,也有盗墓头子阴狠毒辣的一面。
即便要呈现他虚伪的一面,我也会设身处地去表现他的为难和抉择,要演出这个人物的困顿和挣扎。
这部电视剧里面大部分都是启用我们陕西本乡本土的演员,当时的创作氛围也特别好。
这部戏最吸引我的除了古文物的主题,更在于场景。
对我来说,这部戏很忠实呈现了大陆小城的面貌。
我看结尾感谢词,场景应该是在陕西韩城拍摄的。
你知道那种小城味道吗?
风沙、苍老、黑色的羽绒服。
这一切使这这部片有种中国式西部电影的风格。
让我著迷不已。
这部剧里杨新鸣老师的反派演的太棒了,不愧是老戏骨!
这个分都给低了,杨新鸣老师不愧是千面演员,关注了,国家一级演员,跟谭希和老师演的,杨新鸣老师还演过《无人区》,《我不是药神》,《恶棍天使》,《好家伙》,《捣蛋部队》……好多呢。
演的每一个配角都比主角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啊,但是就一直是戏红人不红的状态,因为演的太好,观众只会记住他演的角色,从而忽略这个老戏骨,这才是演员的最高境界吧。
整部剧中,最正常的就是贵哥了,结果还被秀给秒了。
看第一集,感觉宋是个人物,可是越看越觉得除了会装之外,不是当老大的料。
特别是最后居然也被秀给耍了。
贞操值2000元的秀呢?
总感觉不真实。
故事也是拖拖拉拉,硬伤太多。
感觉为了多拍一些盗墓情节,把剧本弄得乱七八糟,逻辑混乱。
特别是秦俑儿子的部分简直侮辱智商!!!
寺庙中老和尚都发现盗土了,加上俩徒弟突然消失,后面居然屁事儿没有!
秦俑都已经知道宋是主谋了,那么多人居然全程监视还能给丢了。
抓到穿山甲居然也能让他逃了,一开始以为是放长线钓大鱼,结果很无语一开始就渲染老大老二老三的紧张对立,最后也是干打雷不下雨盗墓片?
除了秦王墓似乎没有啥危险悬疑片?
逻辑又严重混乱爱情片?
算了吧
故事嘛是个好故事,差不多就像老白那样的发展线,大概也“参考”了不少。杨秀是个亮点,虽然套路都挺俗,想跑的线太多结果都没做够,看下来就有些莫名其妙比如他儿子丢了都不去找一下的,编剧顾不上了吧 →_→ 给演员们点个赞,大概也就因为他们才坚持看完了~我还挺喜欢老一辈偏舞台式的表现风格
太古早的片子了,看了古董局中局想起来里面的药来老爷子好像以前盗过墓……
我成功了吗,我一颗星都没给。
如果宋若虚最后逃到国外 这片绝对五星,但是这个国家不允许这种剧情过审,所以只能给一星,还有,秦安平和苗霞这俩狗就是该死,宋若虚的老婆也是个被洗脑的低能爱国圣母,没法提了
悬疑剧中的上乘,剧情合理转换自然,剧情内核精湛,人物丰富饱满。
2016
看不下去,看了几集弃了
剧中人不要看说了什么,要看做了什么,很踏实的剧人文风貌好棒,配角也很厉害
故事确实不错,而且感觉里边很多行话还挺正经的,就是道具有些假……让人容易出戏……
虽说bug不少,尤其是后几集很仓促,但仍是一部很经典很真实很震撼的盗墓片,杨新鸣和谭希和的演技绝了绝了!
这部剧的两大推动因素:一是没有摄像头的时代条件使然;二是剧中人物不随手关门锁门的习惯。虽然有点瑕疵,但整体还是一部质量很高的剧,单就这剧情的利落紧凑程度,就甩现在的剧好几个档次。
一直喜欢盗墓题材的剧,但其实这个剧讲盗墓不是很多,却把人性的贪婪和丑恶演出来了,还行吧
不是很精彩,故事发展有些匆忙而且跳脱,漏洞多多
啊哈哈,前两天跟父母一起看的,当然我也是跳着看hhh感觉实质其实是文物历史科普片,用悬疑剧的方式来学习还挺引人入胜的(狗头)
难得一见的打击文物犯罪的盗墓片,墓室场景虽然简陋,但情节上扣人心弦,十分的高质量。而有趣的是,片头曲和片尾曲也很好地暗示了盗墓贼的下场,虽然要么妻离子散,锒铛入狱,要么惨死在街头或古墓,但也是罪有应得,善恶到头终有报!
制作虽然没那么精致,但这故事讲的,不比现在那些特效飞起的盗墓题材好看多了?之前还有一部《惊天动地》,这部比之多了些故事少了些写实。宋若虚这个角色刻画的真好,温文尔雅、心思缜密,总能为自己的无耻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绝命毒师》的老白一般,而且还比毒师早,显然不是抄袭,杨新鸣演的也绝了。
评分有点高了,顶多7分。剧情挺弱智的,虽然演技还行。
可以
说不上好看的怪诞感。三集弃
历史、地理、地质、堪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