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来世

The Discovery,发现

主演:罗伯特·雷德福,玛丽·斯汀伯根,布莱恩·麦卡锡,杰森·席格尔,鲁妮·玛拉,杰西·普莱蒙,罗恩·坎纳达,丽莉·吉欧,康纳拉·特利夫,M·J·卡密,金姆利·史密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爱有来世》剧照

爱有来世 剧照 NO.1爱有来世 剧照 NO.2爱有来世 剧照 NO.3爱有来世 剧照 NO.4爱有来世 剧照 NO.5爱有来世 剧照 NO.6爱有来世 剧照 NO.13爱有来世 剧照 NO.14爱有来世 剧照 NO.15爱有来世 剧照 NO.16爱有来世 剧照 NO.17爱有来世 剧照 NO.18爱有来世 剧照 NO.19爱有来世 剧照 NO.20

《爱有来世》长篇影评

 1 ) 来生,为了弥补今生的遗憾

看到最后,忍不住眼眶湿润起来。

表面上这是一部讨论来世“再生”的科幻片,其实是一部关于今生“悔恨”的文艺电影。

人的一生,回顾起来最纠结的部分大概就是悔恨。

人的痛苦几乎都和悔恨有关:那些苦苦追觅而不得的东西,失之交臂的机遇,还有今生永别的人。

我们在失落的时候总期待有来生,因为今生的遗憾太多,心愿得不到满足。

来生,就是一个新的开始,能弥补这些残缺的部分。

所以这些无法达成的心愿,经过世世代代人民的流传,化成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鬼怪故事。

奈何桥前等三年,不喝那碗孟婆递来的苦汤,千回百转的等待着上辈子重来的机会。

电影在最初抛出了一个命题,“来生”是存在的。

这样一个假设的结果,却引发了全美四百万人以上的自尽浪潮,随处可见的劝吁不要轻生的招牌,但那鲜红的死亡数字仍在日日夜夜不断的跳动。

人知道有来生的结果,竟然是直接放弃了今生,无法面对遗憾,是他们的死穴。

套一句鲁迅家喻户晓的老话,“真正的勇士,敢于自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如果有来生,勇士似乎失去了意义。

但假设真的有来生,你有没有想过,今生让你痛不欲生的那道遗憾之坎你跨不过去,来生的你依旧只能在门外徘徊,甚至生生世世都只能在那条船上像孤魂野鬼般的游荡,在如同死循环的胡同里永不超生。

这样的来生,不是更加可怕吗。

按照佛教的六道轮回,你落魄潦倒命运多舛的今生,纵然不堪回首,但说不定来生还要坠落畜生道,你以为再不济也比今天好的来生,说不定是更痛苦的明天。

“明天会更好”,听起来是一句励志的口号,但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要清醒一点,也许明天会更坏才是人生的常态。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人会从踌躇满志的少年,变成力不从心的老人。

而希望会伴随着老去,而一点一点消失在生命里。

人人都向往着富贵和成功,但而碌碌无为芸芸众生般的旅程,则是绝大多数人一生的写照。

幸福的定义,更多的时候是靠比较而存在的。

它有时候表现的形式是一种日常的重复,一种默默无闻的平凡,甚至一种百无聊赖的平淡。

你会抱怨人生,你说许久没有感觉到会心的幸福喜悦,或者,只是因为你从来不曾迎接过灾难的到来。

不懂得最喜悦的幸福,竟然是区区的“失而复得”。

电影里出现了三个人的“来生”影像,全部都是遗憾的补全。

死尸菲利普对父亲的没有尽到孝道的悔恨,男主角的父亲对即将自杀的妻子没有来得及关心的悔恨,男主角对无法阻挡心爱的女人被射杀的悔恨。

他们都在各自的来生记忆里,尽可能的去弥补这份遗憾。

电影的最终,也给予了这份爱情一个善终。

让男女主角在一个新的来生里重新结识,让一切变得完美,我觉得反而有点画蛇添足了。

关于来生的话题实在太庞大了,如果上升到哲学和神学的范畴,就犹如浩瀚宇宙无边无际。

我认为,遗憾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正如正负阴阳,黑白日夜,痛苦和喜悦,永远是成双成对的存在着。

因为敬畏死,才珍惜生;因为痛苦的彻骨,才会感受到微小的幸福;因为没有来世,才明白今生的重要。

 2 ) 有时候有些事需要坚持下去才能等到开花结果

这部电影真的是很马克吐温,铺垫真的是好长好长。

我最先看这部片是因为海报和电影的定位-科幻片,本来以为是那种很炫酷的视觉党,类似逆世界吧。

然后看了10分钟左右就发现是部伪科幻片。。。

纯粹提供科幻背景(确定有来世的说法,且已经有很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但是什么证明完全不提,也印证了导演希望观众别用太理性的科学逻辑思维去看待这部片子)10分钟之后开始快进着看,大概到电影的一半,也就是拿死尸做实验并让男主看到闪回开始,这才吊起了我的一点兴趣。

不过至此也只是略有兴趣而已,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精彩的结局来得这么突然,最后10分钟才是整部片子的精华!

这不我还没来得及让我消化呢,电影却结束了。。。

如果10分满分,要打分的话电影45分钟前我给1分;45分钟开始到女主死我给5分;剧终我给8分!

这电影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坏人一辈子都在做坏事,临死前突然做了一件好事,然后就完全洗白,他一生做的那么多坏事都可以被谅解,并且活着的人还为他做的唯一一件好事铭记在心。。。

可能就是这部片子前面实在太苍白,所以显得结局那么惊艳吧!

就好像我一直以为我在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可看到最后TM居然看的是迷失!

你敢信?!

回到电影本身,导演还是在阐述生命和轮回,这题材不少见,后悔药人人想要,但人都不是完美的,就算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不可能得到一个完美的人生。

可能最终只会越来越糟,就像蝴蝶效应和死神来了。

还是活在当下,毕竟就算是遗憾,也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好的坏的,都是你的,这才组成了真正的你。

 3 ) 开头很赞,结尾有点糙了,意犹未尽但又没有办法

每次看完这种科幻题材的影片都会有很多感触,但是有觉得很鸡肋,毕竟来世这个老生常态的话题,这一部电影并没有给出一个让人惊喜的答案。

其实要引起观众有所感触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前期很长的铺垫,最终到故事高潮的时候,所有的感官一触即发,那种被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真是不要太爽啊!

讲到这,又不得不吐槽一下国产电影,国产电影往往开篇宏伟壮观,中篇莫名其妙,结局哭笑不得,当然社会环境导致,我也不想深究。

讲回正题,本篇也有给我这种感觉。

开头记着参访引入“发现”这一个感念,以及后面几百万人的自杀,期间种种不免让观众才生疑惑,在这个片子里,来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经常看电影的同学应该也了解,这部片子竟然标了科幻两个字,结局肯定是要有魔幻色彩的,也就是,来世这个话题绝对不会是男主老爹真的弄错了,然后跟所有人说自己研究有误。

结局男主无限轮回改命,算是对轮回转世的一种美好的想法吧。

其实这类题材的电影很少能拍的好的,这样的故事无论是什么样的结尾对观众而言都不会满意。

就像随便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叭叭叭,一大堆,挖很多坑,只要作者不填,观众就有无限的遐想,而然对于来世,外星人,超能力,宇宙所有的猜测,也都只是猜测。

人的想象永远都无法做到像大自然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每一个细节看似没有关联,实际环环相扣。

所以像本片的结尾,自己意淫下,什么样的结尾才是最好的,不知道。

抛开轮回转世这个话题不说,单讲电影,老外优秀的片子表现手法还是很成熟的,前期各种铺垫,虽说看上去有点无聊,但起码不觉得跳戏。

反观国产,往往想表达的点太多,结果一无是处。

不知道为什么国内的导演编剧就是抓不到这个重点,可能拍的主题小了,显示不了大制作大成本,不能招商引资吧。

并且因为大成本大制作这个点足以吸引观众;小成本电影因为成本小,所以跟多的精力花在剧情编剧上。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算是及格吧。

只是来世这个话题开头好讲,结尾不好结。

寓意还是好的,人不管来世还是今生,不要留遗憾,想到的,只要不危害他人,就去做!

 4 ) 另一个版本的盗梦空间

我没办法给这个片子太好的评价,细腻之处当然有,但是如果看过了《降临》,这种细腻就完全不算什么,我印象里降临我给了满分。

就像有些人的评论说的,确实有些伏笔,但是毕竟不是降临的那种处处伏笔。

先说最大的伏笔,两个人在船上的第一次对话,有一个评价说听到了女主说了两次:我正听着呢,,,但是如果大家放大一点声音就会发现,前面有一个啸叫声,就好像穿越一般的那种白噪音,女主的声音透过白噪音穿过来,很多个I,这不是两次,这是很多次,每次的声音都透过时空穿越过来。

男主感知到这种穿越,所以觉得头疼,想要靠进椅子里休息一会儿,同时捏着眉头想要缓解这种不适。

之后,其实是很多次相见的错误重叠在一起,很多次修正……第一次可能是男主想要救她,第二次可能是爱上她,第三次可能是深入接触,第四次可能是发现她晕船,第五次可能是……很多次之后,变成这一个次空间的相遇,变成带着晕船药的男主,变成最后中枪死去的女主。

所以,亲爱的观众,你还能分辨哪一个版本才是现实的生活么?

没有现实,不断的死去死去,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产生无穷多的平行空间,一直到我们得到幸福。

可能上一次相遇,男主还不知道女主无比想念她的五岁的儿子,但是下次,男主就可以从根源上改变这个结局,孩子不用死,女主也不会因为这种思念自杀。

一直以来的现实生活,只不过是第N次死亡之后的平行空间。

每一个空间都真实……最后的结局,终于在救了那个五岁的小孩,男主回头,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原来的错误被修正,是母亲么,或者是什么重要的人……彩蛋:大家都去修正自己的错误了,男主走了,父亲也抵挡不过挽救母亲的想法走了,没有了父亲这里成了一片荒芜。

留给观众一个猜想,那些人是因为父亲的死亡而对来生有了怀疑,去积极生活了,还是因为发现了来生的真相,都自杀去修正错误了呢???

没人知道,只有弟弟,没有离开这个地方。

我们怎么评价弟弟呢,是一个懂得把握现在的人吧。

他曾经说,父亲的研究是为了纪念那些人,父亲对于母亲的自杀是,内疚并且带着一丝愤怒的(看英文,中文翻译不太准确,在兄弟两个对话的那一段,应该是一小时刚过的那几分钟),弟弟说,爸总会醒悟的,会明白妈妈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套用一句台词,记不住具体的了:如果你没有在这一世获得足够的经验,再活一世……或者生命的价值就是如此,人生是一场体验,我们总要把它完成

 5 ) 《发现/爱有来世》:人们所向往的来世或许只是另一场不相上下的逃避

昨晚很耐心的看了《发现/爱有来世》这部电影觉得挺不错,体会如下:班轮片段或许是在“来世”的现实中或许是在“实验”的来世中,从船上到船下采用了切换镜头,配合结尾部分值得仔细深思。

影片的重心在于人性与道德部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命与人生的思考。

科学证实人死亡后会有一部分潜意识进入另一个次元空间,即证实了“来世”的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重大的“发现”要不要公诸于世呢?

哈勃博士煎熬了半年还是选择告知世人,当然哈勃博士这么做是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本着给痛失所爱的人们一份心灵抚慰,本着让选择自杀去往“来世”的人们冷静下来的责任感,自有其积极成分在里面。

然而由此带来的却是一股空前高涨的自杀狂潮,并且愈演愈烈。

既然死亡不是终点,人们便会在侥幸心理的作祟下,普遍认为来世的景象是空前美好的,或许即使算不上美好也总比在目前的泥沼里举步维艰要好很多。

人们找到了撇下这个“烂摊子”的终极理由:我有来生我怕谁,老子大不了去往“来世”生活。

对于苦难者和伤病患来说,这的确是一曲来自“天堂”的重生福音。

人们也会出于“好意”杀死别人以送其去往“来世”。

从此,生命将不再有“无法承受之重”。

那么,问题又来了:“来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哈勃在采访中一口否认了自己是否应该对“自杀狂潮”负责,但是采访组工作人员的当场自杀让哈勃震撼茫然无措的同时,也显示出哈勃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使哈勃意识到自己难辞其咎。

于是哈勃决定“封闭式”进一步深层次研究“来世”的景象。

哈勃,男主威尔的父亲,因终日沉迷工作而疏于对妻子的关怀并导致妻子自杀,自此深陷愧疚与自责,决心全身心投入“来世”的研究之中,来留住那一丝温暖也给自己内心些许释怀。

而男主威尔因母亲自杀,内心对父亲有着痛恨、谴责与归罪感,于是选择离家。

多年后,对于父亲公布的“来世说”并由此引发的自杀狂潮也是深深抵触,认定引发这一切罪孽的魁首正是自己的父亲。

于是又选择归来并试图阻止这一切的继续。

威尔抵触“来世说”,通过死尸实验所获得的影像,他认为是死者生前的记忆片段,随后威尔和女主的走访证实了影像绝非记忆残留,而是另一个版本的人生——“来世景象”。

“……为什么会觉得换个地方就会有所不同”。

是的,人们所向往的来世或许只是另一场不相上下的逃避。

然而,接踵而至的是父亲亲临死亡的亲身实验。

实验取得了成功并且证实:在强大的意愿和意志下,在来世中是可以弥补并修改今生的不足与缺憾的,人们将不必要再面对今生最深的悔恨,即来世具有人为可塑性。

试问如此“惊人的发现”能否公布于世?

答案是不能。

因为“来世可塑”要比“来世存在”更具核爆性,也会证明选择自杀的正确性,人们将无休止地/永无止境地陷入“自杀→来世→自杀”的无限死循环之中,今生将彻底失去可贵性甚至意义(就目前认知范畴而言)。

因为有限,方能可贵,才能珍惜。

或许千百年后随着人们认知的改变与提高会有不同的答案。

当然也可以简单设想下:在这样无限的死循环里,每个人的人生都几近完美,每个人都满足非零和博弈,或许每个人都是时空旅行者可以穿梭于自己无限可能的“人生”之中,那时的人生显然有着更广的范畴并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当然这些需要更高层次的认知保驾护航。

面对这一次的“重大发现”,一向不和与分歧的父子达成了共识——所有仪器必须毁掉。

父亲哈勃决定隐瞒真相并遣散“收容院”,想要重新夺回地位的蕾西却枪杀了女主艾拉并美其名曰:送她去往别处。

对今生重拾爱与信念的艾拉命运仿佛开了一个意外的玩笑。

男主又一次失去了生命中第二个最重要的女人。

男主在听到弟弟和父亲关于“这一切背后的意义脱口欲出却又仍然未知,‘来世’仍待研究”的一番思考与对话后领悟到自己可以去往“来生”来阻止女主的死亡。

男主毅然亲赴实验,在“渡轮”的死亡停留里,与记忆中残留的艾拉进行了一次“解决式”的交流,本质是男主潜意识的自我对话——我将其视为“潜意识探索解决方式的一次自我觉醒”。

结局,父亲未能拉回实验中的儿子。

男主死亡去往来世,在那片宿命的沙滩上看到了“似曾相识”的画面并与女主“重逢”,最后的画面:男主几经思索后仿佛记起了所有,幡然醒悟……另附:生命可贵,来世未知,坚守此生。

 6 ) 一个无神论者从本片中看到了佛教的影子

遍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人有多少欲念,宇宙就变现出多少世界。

真亦是幻,幻亦是真。

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执着于情,必为情所累,生生世世流转轮回,不得解脱。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败是苦,成不是苦么?

失是苦,得不是苦么?

成功了,还想永远成功;得到了,还想要更多。

何时才能满足?

我执不灭,欲望不止,轮回不息!

佛祖在三界之外看着你们这群愚蠢的人类哀叹连连:傻孩子们,你们咋就不开窍呢?

还不快快皈依??

(笑)导演欲言又止的东西我都剧透了,节省了你们多少脑细胞啊,是不是该点个赞呢?

另:本片杂糅了不少灵学、超心理学、新时代运动、东方宗教、量子物理的思想,叙事背景很深,建议联系这些方面的知识综合理解。

本片适合对机械唯物主义、一元论、西方宗教不感冒的同学。

如果你是坚定的“XX主义唯物论者”,那还是别看了,以免浪费时间。

 7 ) 有一点命运石之门,但是记忆加载的太少了。

这部电影很简单,只不过拍的复杂些。

就是告诉大家,人死以后会回到某个你后悔的时刻,但是这个时刻是一个平行宇宙y的你,平行宇宙的你会拥有一点你前世平行宇宙x记忆(微乎其微),但是你不断死,不断带着你那微乎其微的记忆附身到你的平行宇宙y的身体上,你的潜意识就是爆发,发现有些东西或者地点似曾相识。

直到你又一次死,又一次附身到你的平行宇宙y的身体上,你就是记住一些东西,这也就是男主说的:“When I get there,will I be able to remember you?”然后女主(实际上男主潜意识里的自己)说的:“I hope so”,然后结尾时男主回了一下头,应该是长记性了。

这部电影开头就是一个引子,告诉你你死了以后会去一个地方,男主的父亲的就是卖关子(剧本需要)。

然后画面转到男主的船上,剩下的就是很普通的电影故事情节,各种铺垫,直到女主死去,男主犯贱也去死。

这个才是高潮。

上面的几位说什么男主一直是昏迷状态(类似做梦)的循环,难道你们没从头看完电影吗(快进看的)?

在女主没死之前,男主的父亲那次(心跳停止)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死后会去到一个平行宇宙,A宇宙死去的人去B宇宙的时间节点正好是A宇宙当初悔恨的时间点。

但是平行宇宙是完全一样,确切说是量子宇宙(掷色子),会有一些小细节不一样(上一个死者的纹身)。

同时他的父亲发现这样做只会让人们更想自杀,所以他决定更想自杀男主刚开始的时候是昏迷状态,不是死亡(心跳还没停止呢),是自己潜意识创造的一个环境(类似做梦),所以他弟弟说他没死怎么能看到这些画面,应该是机器可以读取潜意识里的思想。

人在潜意识里有时会看的更清楚一些事情,类似自言自语。

男主又看见女主,女主(实际上男主潜意识里的自己)告诉他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潜意识(类似做梦),关键就在这,女主(实际上男主潜意识里的自己)说他死了很多回,都是为了挽救女主,第一次是因为巴拉巴拉巴拉的,所以男主总是也自杀,捎带的带着点生前的记忆来到另外一个平行宇宙,因为那是另外一个平行宇宙,男主只是有一点生前的记忆(已死男主的平行宇宙),这种结果就是导致不同结果的产生,同时不断的男主死亡,不断的记忆被累加,终于在这次进入到潜意识里男主通过自己幻想出来的女主告诉了男主这个结果。

同时男主这次是又要死了,男主潜意识里的女主告诉自己(说白了就是自己告诉自己,就像做梦似的,都是你幻想出来的),总是回到船上最终救不了女主,同时男主还会自杀,只能到“and now you’ll go someplace else”,随后男主通过自己的潜意识明白了,他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当然这回是死了以后去的。

那一片白代表的是死亡的瞬间,也就是由活着时候的自我对话潜意识梦境跳转到了死亡后的另外一个平行宇宙的自己深上。

电影到这有个收尾呼应,就是男主对女主说的话,他以前死过1分钟,那个时候还没遇见过女主,但是实际上他看到过就是一个平行宇宙的女主的儿子,但是他以为是自己小时候或者是他弟弟。

结尾的时候回到了男主死了1分钟看到的那个平行宇宙上,也就是男主潜意识里告诉自己的到“and now you’ll go someplace else”的那个地方,这样就能彻底的救女主了。

这部电影很简单,只不过拍得复杂些。

就是告诉大家,人死以后会回到某个你后悔的时刻,但是这个时刻是一个平行宇宙y的你,平行宇宙的你会拥有一点你前世平行宇宙x记忆(微乎其微),但是你不断死,不断带着你那微乎其微的记忆附身到你的平行宇宙y的身体上,你的潜意识就是爆发,发现有些东西或者地点似曾相识。

直到你又一次死,又一次附身到你的平行宇宙y的身体上,你就是记住一些东西,这也就是男主说的:“When I get there,will I be able to remember you?”然后女主(实际上男主潜意识里的自己)说的:“I hope so”,然后结尾时男主回了一下头,应该是长记性了。

 8 ) Loop中的Loophole & Loophole中的Loop

虽然,的确,也许,真的。

有那么一些瑕疵,可我还是决定在四颗星的基础上加一颗。

五星好评👍👍👍👍 有人把这部电影和《恐怖游轮》对比,诚然,我没看过这一部,可是我确实知道一些细节——最吸引观众的细节。

《The Discovery》和它都有反反复复“重复”主角自己生命的情节。

这一点,我认为只是相像而已,毕竟两部电影的立意不同。

有人说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虎头蛇尾的来世之旅,不然。

反而,这部电影的设定很好,那些亟待证明的理论,也许是现实,也许只是我们美好的幻想。

现实与幻想总是对立排斥的,不是吗?

我们究竟陷入那loop多久了?

最后,男主/我们是否已经/能够找到那个loophole?

 9 ) 这片定义的来世似乎更像是带记忆带身体的穿越。

有意思,但是这片定义的来世似乎更像是带记忆带身体的穿越。

真正讲的来世应该完整经历从出生到死亡吧?

片里还借着女主的口来问,动物有没有来世?

有灵魂当然就有来世,老话不是说嘛,人死后可能投胎成动物。

这样算的话,说不定人还能投胎成宇宙种族、外星人、超人、怪兽之类(如果真有的话)的,反之,它们也可能死后转世成人。

它们要是活着时以超凡力量瞎折腾人类的世界,它们转世后就得在下一次轮回,作为人类,去品尝那种超凡力量造成的折腾。

咳,说多了,这电影选材不错,能让人思考点不一样的东西。

 10 ) 来世的冥滩,死亡中的不断搁浅

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也许从来就没有什么来世,在冥滩中不断搁浅的只不过是人们对苦难现实的逃避。

即使只有一部分潜意识能转移到来世,那来世的你基本也不是原来的你,现在的你的人格还是相当于永远消失了,那这样意义何在?

本我的丧失宣告着自我人格的彻底死亡。

芸芸众生,不少人想寻求改变,却没有行动,这应该也算是另类的活着,不是自己的自己,最终还是会将驶向那片终将搁浅的冥滩。

《爱有来世》短评

没意思,老一套第六感小岛惊魂的套路。

6分钟前
  • 闵思嘉
  • 还行

高开低走的一部 设定很好 故事一般

8分钟前
  • 野生的格子菌
  • 还行

搞得很深奥的样子,男主父亲说有来世,好多人自杀,男主父亲继续偷偷研究来世,男主就觉得这样搞得大家都自杀这样很不对,一直要阻止,然后到底录像是来世还是记忆还是另一个次元什么的乱七八糟的也讲不清楚,最后又要把机器毁掉,但是女主死了男主又去用机器,之后乱七八糟的看不懂

13分钟前
  • Zack Zhao
  • 较差

故事太牵强。这个电影伤感过度。

15分钟前
  • 小虎牙
  • 较差

唯一的一点哲学意味也被猝不及防的悬疑给冲散了

18分钟前
  • 沈周读书
  • 较差

概念很好但剧情好无聊

19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还行

整部影片从头到尾都很悲伤。

24分钟前
  • ladder95
  • 推荐

《爱在日落黄昏时》+《恐怖游轮》。能将老掉牙的设定拍成这样,实属不易。

28分钟前
  • tiiiiin
  • 推荐

讲不清楚,靠哲学和情绪来凑。如果有来世。

31分钟前
  • 小胖
  • 较差

相遇就是久别重逢的一个开始,相遇、相识、相恋到最后的分离,都是对来世的执念,是今生无法弥补的错误,苦苦追寻来世的弥补,轮回是心中执念产生。

35分钟前
  • 不知不觉
  • 推荐

小清新经不起推敲,Marshall实在有点出戏

38分钟前
  • けむり
  • 还行

蛋!

39分钟前
  • 炸鸡牛排
  • 很差

和之前的netflix电影不一样,这部电影气质太文艺了。我特别希望节奏能快一点,太慢了对我来讲就有太多思考的余地,让我不断地想拆穿不合理处。其实内核很美,也很人性,只不过来生机器对我来讲有点太远太离奇。

43分钟前
  • 纯Jun
  • 较差

前面太拖沓了,大量的沉默……就最后10分钟好看

44分钟前
  • 糖蝶
  • 还行

吐槽多的,一定是对这种题材没有兴趣的人;如果不是着迷于这类型电影的人,的却无法为这种缓慢的节奏,沉长的镜头,忧郁的色调买单。个人却是十分喜欢。作者的构想有新意。当下不好人生这盘大棋的时候,找个点来做好,也是很有意思的。

48分钟前
  • 安迪儿童
  • 推荐

netflix大法好

49分钟前
  • hitchhiker
  • 推荐

结尾也太水了~

54分钟前
  • 熊能能脚不沾地
  • 还行

妈的 死了也不是一了百了 我好累

57分钟前
  • 小夫順治
  • 力荐

人生后悔那么多,为了个妹子陷入死循环,最终还是鼓励大家不顺就自杀,多不好。也许拍成短片会更合适?

1小时前
  • kylegun
  • 推荐

开头好 当来世脱离了宗教到底对人性能造成多大的冲击 但为了悬疑剧本越写越偏 把来世定义为为了完成遗憾而无休止重复的死循环 实在难以接受把值得思考的问题转变为充满感性的概念

1小时前
  • 蟹黄酥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