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or: 金大胜李秉宪 / 李恩珠第一次看:两个年轻男女堕入爱河,一切在开始好象都很正常。
(虽然雨中借伞的情节有点老土)。
我觉得李秉宪在此片中的表演有所突破,不少处的眼神很到位,让人绝望。
李恩珠的戏一般,她不算漂亮,所以剧本如果没有什么发挥余地,就显得没有个性了。
直到那个小男生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很青春,又有些英气逼人。
为他设计的小细节也不俗――打火机,手机铃声,etc.Finally, 男孩子终于意识到了他的前生,当他们两人站在一起,站在那山巅,站在New Zealand的山巅,手拉手一起跳下去的时候,义无反顾,心无旁骛,羡煞我也。
我绝对相信他们还有下辈子,他们必将再次相遇,他们必将再次相爱。
世界上有多少人我都不在乎,我眼中只有你一个。
跟我一起跳下去,只要你肯。
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二天,李恩珠自杀了。
据说原因是她主演《红字》过于暴露,并且入戏太深,心理压力过大。
还有八卦分析是她与那个韩国摇滚教父的关系有关。
总之一个人的生命太过脆弱,即使这样死去,也不过徒增一两天人们的谈资,又能改变什么?
正因为生命的脆弱,我们才更要小心呵护,珍惜生命才是。
我一定要强大,要保护好我的心,让它不那么容易受到伤害。
2006年八月三号,夜2:00, 重新看了一遍“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那里也绝对不是终点,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我爱你”这是最后他们的爱的表白,我又一次被感动。
越是真实的感情越是让人绝望,总有个时刻,前功尽弃,飞蛾扑火。
总有一种爱要相约下个轮回。
只为了前生的约定,哪怕迟到,也要与你完成。
Ok, 那就跳下去,沿着这一眼无尽的青翠,沿着这清澈无边的溪水,我们下辈子见。
没关系,我们还有下辈子。
如果有那么一种爱,可以超越现实的围困,穿越生死,穿越性别,穿越时间,不死不灭地存在着。
只要醒来,你就知道去哪里等TA;只要醒来,你就知道去哪里找TA。
如果有那么一种爱,可以让你把大地当成柔软的温床,可以让你纵身一跃,因为它让你相信,即使一切结束,也只是另外一个同样故事的开始。
如果有那么一种爱,可以让你和TA在心里共同保留一块不变的天地,可以在十几年、几十年后,依然让你认出TA的声音和笑靥。
……打住,这都太不现实了!
美丽的爱不现实,现实的爱不美丽。
所以他们跳了下去。
“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 那里也绝对不是终点, 我要再次与你相遇, 那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 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 我爱你” 。。。
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两个男人就不可以相爱,反正相爱的是灵魂嘛。。。
为什么非要跳啊。。。
爱情不是那么一瞬间的,而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
学生贤宇说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后一次上课,他提的一个问题勾起我对太熙的思念,我于是有了不祥的感觉。
不经意间开始对他特别的关注,而他的身影会不由自主地吸引我,甚至运动会时我在他的身边会不停地打嗝,一如当年我与太熙亲近时的发应……我开始心神不宁,常常会望着他发呆,我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性取向……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他身上有着太熙的影子,难道这是太熙对我的召唤?
17年前的初恋情怀被再次激荡,太熙失踪前我曾在她的耳边说过:下辈子,我也会认出你,因为我只爱你一个人。
难道这是太熙回来找我了?
这重新扑面而来的情感让我深陷其中,恐惧,挣扎,抗拒,否认……但是“我对你施下了魔法,所以你用手握东西的时候,小指会翘起来。
”只有太熙知道这话,贤宇握着东西时也会翘起小指;太熙当年送给我的打火机又出现在他的手中……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我该怎么办,眼前的这个人明明就是太熙,我确认自己的感觉,我哭倒在贤宇的肩上“为什么我能够认出你,你却已经忘记了我是谁?
”现在的我,既已打开心结,就只能放下所有,离开这个被我惊动的中学,离开被我惊动的妻儿,离开被我惊动的男孩——贤宇。
我再次来到当年等待太熙的车站,她说过会来陪我,我相信她,我会等待,哪怕等到我消失……火车一辆辆地消逝,我坐在那张椅子上,虽然身体麻木,可是我却听到太熙赶到的脚步声,是贤宇,他说:对不起,我来的太晚了!
我早已泪流满面。
我说过“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女人或者其它,而是因为你是你,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动物还是植物。
我所爱的就是你,是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你这个个体。
”是啊,我爱你。
——就这么简单。
灵魂和肉体,这是个问题。
《中毒》里李美妍面临过这个问题,现在轮到李秉宪了吗?
茫茫人海中,穿过肉体,越过轮回,依然可以一眼辨认出——就是你!
在别人眼中是男老师和男学生之间难以启齿的暧昧,但对于徐仁友来说,那就是太嬉,他唯一的爱。
“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
我爱你。
”巨大的玩笑,宿命般的爱情。
不得不佩服韩国编剧不断创新的意识,不怕拍不了,就怕想不到,真是没有不敢想的了。
但是《中毒》里是天王影后同台飙戏让我们大饱眼福,《爱的蹦极》李秉宪一个人演技再好也无法独撑大梁啊,看着饼叔那么深情的对着青涩的大男孩放电,怎么看怎么怪异,饼叔的对手太弱,抗衡不了饼叔强大的气场,有点遗憾。
PS:开头结尾的构思很好,那风景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
话说。。
这还真不像个影评。。
= =1983年的一个雨天,一个女生走进他的伞下,他陪她等来了公车。
雨水淋湿了他的半边身子,爱情由此开始。
他带着伞,在公车站牌下痴痴地等。
公车走了一班又一班,他在人群中没有找到她的身影,。
天由白到黑,他最终离去。
他们再次相遇,在校园里,她抱着石膏像,他为她系上鞋带。
他开始接近她,用他傻傻的方式接近着心爱的她。
帮一群女生锯木头,只因为她们是她的朋友。
抛下朋友和其他人去联谊,只因为那里有她。
两颗心渐渐靠近。
他们在黄昏的沙滩前翩翩起舞。
在高高的山头, 他问她:“从这里跳下去会不会死?
” 她说:“不会,即使往下跳也绝不会是终点。
” 她成了他的女朋友。
她送给他亲手做的打火机,上面刻着她的样子。
这是他们的定情信物。
他们吵架,在大雨中他跑开了又跑回来,他那么焦急的告诉等在原地的她: “谢谢你,谢谢你没有走掉。
我一路上都在想,太嬉,请不要走开啊,只要你在原地等我,我以后就全听你的……”她在雨中有些发抖,她说: “你干嘛学我说话?
我刚才也在这里想着,徐仁友,请你回来吧,只要你回来,我以后全听你的。
”雨水让两人那样的狼狈,却让他们的心如此靠近。
他要去服兵役,他们约好在火车站见,她却失约,没有出现。
他失望的离开,却不曾想,她死了,死在离火车站不远的十字路口。
17年过去了,他成了一名教师,有了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女儿。
关于她的记忆从未遗忘却已经尘封。
一个学生的话却勾起了他对她的回忆,这个叫林炫斌的十七岁少年和以前的她是如此相似,握东西时微翘的小指,说话是的神情,还有那个和她一模一样的打火机。
他不自觉的关注他,虽然他知道这是不正常的,却还是不可自己的爱上了他,爱上了这个和自己一样是男人的十七岁少年。
他的事业,家庭因为这不伦之爱而岌岌可危。
他不在乎,虽然没有人会相信,但他坚信他就是她,确定无疑。
他坚信,他爱的人除了她不会是别人。
他说过:“如果我重新诞生,我一定要找到你,等我找到你以后,要跟你再次相爱。
我除了你之外再也不会爱上别人。
” 他为了不伤害他而离开,他却忆起了关于他们的一切。
他拿着她的打火机,记忆一点一点涌现,那个雨天她制造的邂逅,那个下午她在公车座位末尾的犹豫不决。
他在城市中穿梭,到他们去过的每一个地方,他去他们最后约定的那个火车站,在同一个十字路口被撞倒。
毫发无损。
他终于来到他的面前,穿越人群,火车的车窗倒影上,她和他面对面站着, “你来了?
” “对不起,我来得太晚了” “来了就好……” 他的眼中满是泪水。
他终于等到了她。
在同一个山头,炫斌问:“从这里跳下去会不会死?
” 他答:“不会,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
” 同是男人的他们不可能在一起。
他们选择等待下辈子。
他们像恋人一样在街上行走,吃饭。
在急驰的火车上,他靠在他的肩上安然入睡。
风吹起他们的头发,高高的蹦极台上,相爱的两个人深情对视,他们笑得那样幸福,眼神温柔而坚定。
他们紧紧握住爱人的手,望向远方,从蹦极台上翩然落下。
她说:“下辈子,我一定要当个女儿身,对吧?
” 他说:“但要是我也是个女的,那怎么办?
” 她说:“那再等下辈子吧。
” 他说:“你说过,在人生的绝壁上往下跳,那里也绝对不会是终点。
我要与你再次相遇,那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
我爱你。
”
飘雨的季节,百无聊赖的我,闲逛在音像店,一张《爱的蹦极》的碟映入我的眼帘。
走到柜台,店主对着我说,这张店很伤感的,看了之后会令人很压抑的,我介绍过另外一部给你吧。
我冲着她一笑,然后拿着走了出去。
回家后,拉上窗帘布,打开碟机,很快就投入了这场爱情故事中。
这个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童话故事情节,没有俊男美女的经典韩式搭配;有的是纯纯的少女情怀,腼腆的少男爱意,那一片醉人的绿色,那一曲伤感而明亮的音乐,和那一段刻骨的初恋。
以初恋为题材的电影数知不清,但是这一场特特别别的纯,像白开水一样。
为了结识心仪的女孩而逃课,走去隔壁班串课;一直在教室远远眺望女孩的身影;为了讨女孩的欢心而去学抽烟。
在旅店的房间里,一直在紧张的打嗝,然后干座着等到天亮。
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清纯的季节,傻得让人发笑,也幸福得让人沉醉。
但是这种爱也是刻骨的,爱上了就是一生。
一声刹车巨响,夺走了女孩的生命,却无法中止他们的爱情。
女孩曾在悬崖旁问过男孩,“从这里跳下去会死吗?
”,男孩说,“不会,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
”所以女孩回来了,她还是回来找她的爱人了,因为离不开,因为爱不断。
但是苍天弄人,她是以他学生的身份,还是男儿身回来了。
凭着他的直觉,他认出了她,而“她”却忘了他。
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她”,学生都视他为“变态”,鄙视他;妻子视他为“风流”,误会他。
然而他不在乎,只是忠于自己的爱情。
可能这里已经超越了伦理道德的底线,但是爱你没商量。
这一切的一切来得是这样自然,是这样的理所当然。
能责怪他们吗?
这也只能是怪老天爷的玩笑罢了。
最后“女孩”回来了,他们手牵着手走到了他们的世界,纵身一跳,离开了那个痛苦的世界,去寻找自己的梦,去寻找属于他们的天堂。
”如果下一次我还是男儿身,那怎么办呢?
”“那我们就再跳一次吧。
”真的就会就此中止吗?
不会的,我会再找到你的,不论你是男,还是女。
只因有一种爱情叫至死不渝。
原来她低头刹那间的不语和眼神中的那一斯狡黠居然和一个人那么的像,原谅我忘了她是他,原来一个人身上的那一丝微妙的气息真的可以从另一个人身上捕捉到,尽管他们是性别不同的两个人尽管他们是那么的不同。
高中时看这部片子,我知道的只有李秉宪。
不明白的是他对初恋女友的感觉怎么可能转移到一个男学生身上呢,他不是同性恋,这也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电影。
后来当这种感觉切身实地的发生在我身上,才知道,原来导演没有骗我们。
不是给自己的滥情找借口,不是在找一个替代品,事实是狗血的生活是一场闹剧。
当你错过了 绝望了,一个希望把你引向了万劫不复。
唯有蹦极才能帮助你解脱。
因为你不想错过这是宿命想知道如果他爱上的是一个女学生,会不会义无反顾的再续前缘呢?同性身份的设置只是为了铺陈剧情和造成矛盾冲突的需要。
有人说过错过了爱的人,可以找一个同种类型的人,其实作为人爱的载体已经没有意义了,你在乎的是爱情本身,哪怕是另一个躯壳,而你总愿意赋予它新的灵魂。
你在笑,我看着你在笑,因为我看见了你身体里的TA。
曾几何时,不爱看韩剧。
缓慢的节奏,单一的剧情,看过后只记得音乐,场景,还有眼神。
故事永远都是从青春时期开始,一见钟情,不再变心。
这爱,一辈子铭记,刻于心上。
我总在想,会有这般唯一么,现实是太残酷,这爱情你是无法握紧的。
它要走就走,何苦,在这样的故事里梦想呢?
但是看这个片子,是因为李恩珠。
这个莫名其妙的女子,事业的上升期,她毅然的扼断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新闻在中国并不能引起多大的回响,她只是一个任性的女子。
她饰演过的片子,我看过的不多。
恋爱日记中,她坚强,直率,红字里,她是真正一个热烈又让人无法靠近的可怕女子,红字里面她和另一个女主角的一副图片还是导演仿照夜幕低垂炮制的。
可是我认为她就是如她电影的女子,偏执,美丽,热烈,尽管她也有温婉的时候,她是一个容易认真的女子,也不会对自己妥协,她的片子无一例外都会让人记得她,却不容易让人喜欢她,不能不说一种可惜。
她的扮相,不够韩国,没有温柔似水的眼神,没有悲情的牺牲色彩,没有忍让的泪水,没有……,总让人记得,红字里面她是一个第三者,她是一个抢夺者。
就算她流血了,也不能让人同情。
《爱的蹦极》她的出场太少了,可是我总觉得后面的场景也都有她。
她深刻的留在观看者的印象里。
通过一部影片回忆一个人,似乎太薄弱了,可这部影片里她的片断留在很多让人记得的记忆点里。
我会认为她本身就是一个让人不能忘记的女子,可能我们波长合适,她的悲伤总是能打动我。
有时候也会为她生气,她怎么就那么不珍惜自己,那么的执着。
她就是这样让人又爱又恨的女子。
她的归途不仅和红字相似,也和这爱的蹦极有异曲同工之妙。
她或许不会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
对她来说,是归路。
她把她的人生看得太悲观,木已成舟,不可挽回。
“在地球的某处插上一根小小的针,再从天顶扔下一粒小麦,这粒小麦飘啊飘的落在那根针上的几率,就如我和你的相遇,这就是缘。
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那也决不是终点,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我爱你。
”韩剧的悲情和浪漫是众所周知,她把这些都当成了真的,让自己本身也成为电影,成了一个浪漫。
希望,她的结局真如她想,这,不是终点,是她要的开始。
同样的,不久前,一个花季的女孩,比我要年轻。
也在异乡的高楼上,没有人送别,没有迟疑,用坠落终结了自己。
她真感受到了风,也飞翔了。
可是伴随而来的是剧烈的疼痛,以及亲人痛苦的记忆。
有谁也想如风飞翔?
我不想驭风,只想要风陪。
他和他并肩站在一起,他似乎有点紧张。
他握住他的手,十指交缠,手心温热。
他们对视了一下,然后面带微笑纵身跃下悬崖,像去赴一场盛大的欢宴。
他记得她(他)说,那里不是终点。
这是《爱的蹦极》的结尾,可它并不是一个关于gay的故事。
仁友和太嬉是一对一见钟情的恋人,互相承诺永远都只爱对方。
仁友入伍前太嬉说好要来车站送他,却不幸在车祸中身亡(超典型的韩片风格)。
十七年后,仁友成了某高中的语文老师,他对待学生亲切随和,很快受到孩子们的爱戴。
但他却莫名的对一名男生产生了复杂的感情。
因为,即使没有那些似曾相识的细节,仁友也能听见自己心中共鸣的震颤,这个十七岁的男孩就是他当年挚爱的太嬉……又是一个转世与轮回的故事。
不同的是,他们错位了身份。
他和男孩面对面的站着。
他像一只发了狂的野兽,嘶吼着问他:“你到底是谁?
”眼神里写满了凄楚。
他们是爱人,是针尖对麦芒的遭遇,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生生世世纠缠在一起。
他们分享着只属于两个人的微妙灵犀,没道理的字母,伸出的小手指,火机上熟悉的脸,都具有刹那间令他泪流满面的力量。
于是他妥协了,像第一次遇见她时那样,彻彻底底的沦陷,不断坠落,绵延而来的只是无序的空白。
他以为又将是一场无尽的等待,可是她醒了,在一个男孩子的身体里用力拔出记忆的活塞。
他也没有别的话,只是说:“你来了就好。
”和张氏女子的那句“于万千人之中……”可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西兰的峡谷吹荡着细而冷的风。
他们将手搭在彼此肩头,空气温柔的充满四周。
下一瞬间我不知将会抵达哪里,但一定离你的心很近很近。
爱的蹦极如果一个人不死,或许就是一段平凡的记忆,如果他死去,他或许就会被人牵挂一辈子。
就象那位韩国的妹妹,忽然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人士,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她,包括我这个很少看韩国片的人也会不禁选择了他的影片。
故事讲述了在夏季的一个下雨天,女生走进男生的雨伞中避雨,就在这一刻,男生对女生一见钟情。
男生在服兵役前与女生相约见面,唯阴差阳的错过一面,谁知服满兵役后女生却人间蒸发。
多年后,当上老师的男生已完全忘记女生的时候,他被班上一位男同学的话,勾起了对女生的回忆,并发觉自己对当年的爱人仍念念不忘。
自此,这些回忆不断涌现,男生更开始对男同学的一举一动加以留意,赫然发现男同学手持着当日女生送给男生的打火机,而在行为上也有女生的影子。
于是男生用无法描述的心情爱上了这个男同学。。。
生命总有那么都错过,当男生静静的坐在车站等待那个女生的到来,一直等到他踏上列车,女生都没出现,就这样男生就结束了自己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感情,他不知道那个女生为什么会失约,为什么在他服满兵役后就再也找不到她,人间蒸发了……因为,那个女生就在赶去车站送他的路上,不幸把生命结束在车轮底下。
所以说,错过就是错过了,没有什么遗憾。
而当他成为老师的时候,他忽然发现了他所爱的人的影子,他的带班的一个男同学,爱的人用另外一个形态出现在面前,才知道,错过虽然不后悔,仅仅是遗憾,但藏在心底审深处的感情是绝对无法抹灭的,哪怕他是一个男人。
影片最后有一段对话,我想我们也会经常说:“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对,不过如果我变成了女人了呢?
”“那……我们还是要在一起。
”如果一个人不死,或许就是一段平凡的记忆,如果他死去,他或许就会被人牵挂几个轮回。
躯壳禁锢了你的灵魂,性别压抑了你的爱。。。
用离奇(甚至有点狗血)的故事很巧妙地说明了爱无关性别的议题。
轮回,同性。非要这样虐心的编排吗。
20220222工作再看,虽然觉得很扯很慢很无法入戏,还是肯定李秉宪的演技和表演信念,以及竟然是李恩珠的忌日
久闻大名 却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前面挺美的 为什么后面非要那样处理
好恶心的剧情
看到后面就像吃了苍蝇一样
受不了好狗血,就离谱的狗血!
某些男性凝视的情节太恶心,情人节送暧昧对象胸罩来恶作剧,画慧周的裸体,被女方看到毫无歉意,太恶心了林玄斌。既然徐仁友只爱初恋所以他后来娶妻生女都是工具人吗?哦对,还有一段徐婚内强/奸老婆未遂的戏……
第二段爱情,来得莫名其妙。你以为是转世的爱人,所以什么世俗道德都阻挡不了?在我看来,就是魔怔了。你搞师生恋,你精神出轨,你觉得是生生世世的爱情可以放弃一切,狗屁的男人。
如果一份爱可以跨越生死再续前缘,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当来世我们再次相遇,我还记得你,你不记得我,那对只能爱你的我来说是怎样的折磨,我只能祈祷再下一世我们可以彼此相爱,再续前缘
电影的细节让我很喜欢 但是情节有点别扭
剧情太醉人了
2010-11-18 13:55:00爱的蹦极灵魂和肉体,这是个问题。《中毒》里李美妍面临过这个问题,现在轮到李秉宪了吗?茫茫人海中,穿过肉体,越过轮回,依然可以一眼辨认出——就是你!在别人眼中是男老师和男学生之间难以启齿的暧昧,但对于徐仁友来说,那就是太嬉,他唯一的爱。“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我爱你。”巨大的玩笑,宿命般的爱情。不得不佩服韩国编剧不断创新的意识,不怕拍不了,就怕想不到,真是没有不敢想的了。但是《中毒》里是天王影后同台飙戏让我们大饱眼福,《爱的蹦极》李秉宪一个人演技再好也无法独撑大梁啊,看着饼叔那么深情的对着青涩的大男孩放电,怎么看怎么怪异,饼叔的对手太弱,抗衡不了饼叔强大的气场,有点遗憾。PS:开头结尾的构思很好
这是注定的缘分 不是上天的惩罚
爱情片还是文艺片?不明确。比普通爱情电影深,比金基德类浅。对编剧最终指向同性恋这一处理不大理解。
同人女编的故事就是矫情。。
有点玄妙~中间部分
太狗血了。。。好歹找個看得過去點的吧
打着BL幌子的BG片。。。太坑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