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是不是在各处开花,越南电影做得这么好了。
孩子们的演技真的不得不令人赞叹啊 完全是玉米地上的青草葱茏感!
时间不比洪水要慢慢淌,情愫是从前慢那种,诗集又老又旧,像陈年的酒。
每个人物都有感情线,然而相对独立,兄弟线过分微妙过分真切 完全挠痒痒的忸怩劲啊!
红领巾、弹珠霸凌根本是昨天才发生的故事吧寓言这个元素相当适合本片的少年时代了… 我觉得如果再刻画多一点长辈和小孩的交流会不会更好?
虽然片中的父母都有体现舐犊情深,总觉得稍显单薄诶。
弟弟的伤到底是咋一步一步好起来的,既然没有魔力的话?
距离上一次推荐这部电影整整半个月过去,不知道有几个人看了?
在此期间我看了《天命英雄》、《青木瓜之味》、《恋恋三季》、《夏天的滋味》四部不同时代和类型的越南电影,我们耳目一新的东西在他们眼中显得平常,但《绿地黄花》仍旧是很别致的。
越南因受法国殖民的历史影响,影视业的发展几乎继承自法国,离愁别恨式的情绪像模子般给他们的电影定了型。
《我看见黄花在青草中摇曳》一直是我好喜欢的片名,这个名字至少涵盖了物景、人景、戏剧冲突三种美好:一、物景之美一片青草地中清风掠过,我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黄花,但脑袋里已经分泌出了那种美创造的多巴胺,填饱了观影的满足感。
各人的记忆会有差别,但对春夏之景的形容超越不了三个字“水”、“花”、“风”。
一组航拍镜头作为电影的开篇,展示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
这是一个贫穷的越南中部山区,贫穷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被开发和污染的程度很低,山区有牛群,也有广阔的草地供哥弟两奔跑着放风筝。
以及后面哥哥阿韶和小敏放学回家的路,弟弟小祥和公主小伊约见的村头。
这都算是《绿地黄花》中的物景之美。
二、人景之美如何理解呢?
“黄花在青草中摇曳”原本是一个自然现象,但被人看见之后,自然的东西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就如同被摄影师捕捉过的花朵,会成为一个季节或某种美的代表。
生活在或繁华或贫穷的生活中的人,能够在一块贫穷的土地上找到诗意,便是人之景了。
生活在繁华中的人是指导演主创和观影者们,生活在贫穷中的人主要指故事中的人物,这两种人都很美,而且后者更加诗意。
我特别清楚的记得两处细节:
第一处是,影片中有两个升格处理的镜头:小伊因母亲赛车时分心,不慎摔倒致死的痛苦经历,之后变成了记忆残缺的小伊公主。
在母亲摔倒的瞬间,一枝从小伊手中脱落的黄花缓慢飘落,时间被特写。
慢镜头巧妙的淡化了母亲摔死的残酷现实,小黄色花朵抢占了观众的视野,引导观众去感受小伊的内心活动;第二处是小祥的“谷苟”丢失,哥哥在雨中奔跑的镜头,画面中阿韶的表情凝重,基调被渲染。
这种运动超级快速的镜头,速度骤减伴随的是人物情感的爆发。
情感的爆发按常理是奔跑,但剪辑师做了一个相反的特效,是一种很绝妙的剪辑制造的戏剧冲突。
在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你会不会感觉到哥哥是在为“谷苟”的事懊悔?
三、悬疑味十足的戏剧冲突除了特别后现代的艺术电影,几乎其余的每一部电影都有戏剧冲突。
有些电影中的冲突显而易见,比如美国的西部、科幻那种类型片。
但有些影片中的冲突埋的很深,就比如《绿地黄花》:弟弟小祥和公主小伊的设定是最戏剧的情节,从悬疑到怀春少年,母亲出事的镜头在公主用一片的绿地中的黄花引导驸马的镜头之后,更多的人会因为前者回忆起后者,想起公主和驸马的故事那样一个很浪漫的悬疑。
贫穷的越南中部乡村在武国越的镜头下十分宁静,青春年少的情感没有对错、没有邪恶,一切都美到窒息,正如小敏送出的那本最美情诗集:晴雨是天之病,相思是“我爱你”之病。
微博:影评匠
绿地黄花里到处都是大面积明亮却不刺眼的温柔色块,各种深浅不一的绿,各种若有若无的黄,提示着这片闷热地带晴雨后,情欲之外的清新。
故事关于一对小哥俩。
哥哥阿韶安静用功,弟弟小祥顽皮聪明。
很多时候,聪明不是你用功就追得上的,所以你能看到各种轮番上演的小嫌弃、小报复,玩游戏耍赖,眼睁睁看弟弟的宠物被邻居做成盘中餐,甚至爆发到令人发指地一棍子把小祥打得卧病在床。
阿韶好像是恨小祥的,要不然怎么能下得去这个狠手呢?
但其实我蛮理解他的。
我小时候就装过哭,害我弟被舅舅、舅妈一顿卷。
“卷”这个字在我们那方言里,比“打”恐怖一万倍,你就想象成把活人填到车轱辘下面压吧,大概就那个恐怖程度。
嗯,从小我比他成绩好,但是打不过他,那次我就装被他打过分了,其实根本不疼。
起因是为什么扭打成一块早想不起了,小哥俩反正就那点事,不打不正常。
但我还记得为什么装——人就是贪呗,不光是贪财贪色,还贪爱。
准确的说是失落,失落于有人会跟你平分什么。
最可怕的,是跟你平分这一切的人,恰好是你爱的人。
心智不成熟时,会误以为这种失落就叫恨。
但你渐渐就是能明白,这“恨”有多可笑。
武国越把阿韶和小祥间感情线索的起伏,置入到看不过来的绿色中。
茂盛青脆的甘蔗林、青郁浓密的棕榈树,绿色蔓延到天际,跟远方的山抱成一团。
我不觉得他只是在单纯地展示越南静谧的乡村景色,在我看来,绿色象征着鲜活生命力。
阿韶不敢走夜路要小祥陪伴,但小祥要给同村的哥哥送情书,不得不分开走,阿韶说:你要是不陪我的话,我就不和你玩了。
小祥:你不跟我玩,过几天自然会跟我和好。
有点不可思议,转念一想又畅通无比。
阿韶那一下,把小祥打得卧病在床,急得扭头就跑去叫医生,还没等跨出房门,却被小祥叫住:哥,你别跟爸妈说是你打的,就说我爬树摔的。
没有比这更直白的少年兄弟情了。
绿色蕴涵着的生命力,不就是所谓的“成长”么。
噢对,成长的经历,大约同期于明白的过程。
在鲜活的绿色之外,其实你还能看到一股说不清楚的蓝色。
通常我看到蓝色,就会感到孤独。
2015年越南金莲花奖 最佳导演以及最佳剧情片获奖影片。
故事发生在 1980 年越南中部的一个贫穷农村,讲述了两兄弟之间在成长过程中的系列故事。
一同玩耍、看家、相扶相助,弟弟崇拜哥哥,但哥哥却嫉妒弟弟因聪明多受父母夸奖。
直到大火烧毁了邻居的房子,兄弟情面临崩溃……他们要如何来修补破碎的感情?
跟随两兄弟的回忆,亦可领略越南小城镇简单纯淳朴的慢节奏生活。
真心很赞的电影。。。
没有特别大的情节,没有特别突兀的矛盾,但安安静静地节奏下是一派平静的生活景气,有一点儿冲突出来,但更多地是平凡人生活中朴实无华的一面。
心底里最期望的生活最多也就是这样的罢。
而且,取景真是良心拍摄。
一摇一摆,无风无雨。
不悲不喜。
物是人非,岁月不剪。
淡淡忧伤。
慢节奏的生活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吧
故事发生在 1980 年越南中部的一个贫穷农村,讲述了两兄弟之间在成长过程中的系列故事。
一同玩耍、看家、相扶相助,弟弟崇拜哥哥,但哥哥却嫉妒弟弟因聪明多受父母夸奖。
直到大火烧毁了邻居的房子,兄弟情面临崩溃……他们要如何来修补破碎的感情?
跟随两兄弟的回忆,亦可领略越南小城镇简单纯淳朴的慢节奏生活。
从前,我们还尚年幼,不知道什么叫清贫,只知道下大雨家里就会漏水,吃不饱就玩过家家,自己淘东西吃,自己做玩具玩;不知道什么叫爱情,只想对你好,想和你待一起,把从大人那听来的情诗念给你听;不知道什么叫似水华年,只记得在这片绿地黄花之间,摇曳的是我们的快乐、伤心、嫉妒、愤怒、悔恨和感动!!
2015年越南金莲花奖 最佳导演以及最佳剧情片获奖影片。
故事发生在 1980 年越南中部的一个贫穷农村,讲述了两兄弟之间在成长过程中的系列故事。
一同玩耍、看家、相扶相助,弟弟崇拜哥哥,但哥哥却嫉妒弟弟因聪明多受父母夸奖。
直到大火烧毁了邻居的房子,兄弟情面临崩溃……他们要如何来修补破碎的感情?
跟随两兄弟的回忆,亦可领略越南小城镇简单纯淳朴的慢节奏生活。
2015年越南金莲花奖 最佳导演以及最佳剧情片获奖影片。
故事发生在 1980 年越南中部的一个贫穷农村,讲述了两兄弟之间在成长过程中的系列故事。
一同玩耍、看家、相扶相助,弟弟崇拜哥哥,但哥哥却嫉妒弟弟因聪明多受父母夸奖。
直到大火烧毁了邻居的房子,兄弟情面临崩溃……他们要如何来修补破碎的感情?
跟随两兄弟的回忆,亦可领略越南小城镇简单纯淳朴的慢节奏生活。
最初被剧照清新朴素的质地吸引进影院,意外地发现故事本身也很有趣。
有一点小“悬疑”,有一点小“奇幻”,每次以为自己把握了剧情走向,事实发展又总与预想有些偏移。
兄与弟,父与女,少年与少女,人与自然间的感情,如同这片绿地上的黄花,经历风吹雨打,悄然酝酿,幽静绽放。
影片中有很多俯视角拍摄的山川、河流、稻田,在开头、在转场,简直可以说是半部越南风光宣传片。
绿色的基调贯穿始终,清爽养眼。
在森林错综的绿中,仿佛可以感受到潮湿的暑气,在稻田稠密的绿中,却又似乎看得见风的痕迹。
这么多绿,也算是呼应片名了吧。
几个慢放镜头十分惊艳,良久难忘。
雨中奔跑的哥哥,坠入黑暗的黄花,在配乐的烘托下,凝聚着油画般的美感与诗般的意境。
主人公家的墙壁上挂着一把破旧的吉他,看到这一幕时很诧异,继而是感动。
也许是道具有意为之,不过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若依旧能保有一颗不负于生活的心,实在难得。
顺便get到许多越南小朋友的游戏方式,有些和中国很相似(拔“皮狗”,弹玻璃球...)。
另一片土地上的人们怀着另一种心境面多生活,世界真的很奇妙啊。
一部小清新之艺类电影,风光如画的意境,叹为观止,让人向往而美好。
这是一个贫穷的越南中部山区,贫穷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被开发和污染的程度很低,山区有牛群,也有广阔的草地供哥弟两奔跑着放风筝。
情窦初开的少年爱慕,磕磕碰碰的兄弟情谊,没有任何虚假和做作,朴实的兄弟情感,温暖平凡让人感动。
影片外加一点童话和寓言元素,让单纯美好而伤感的情绪弥漫全片,看完后有一股淡淡的忧伤。
简单不做作的镜头 清新自然的美丽景色 悠扬的背景音乐 让这部电影像一碗青菜小汤一样 喝下去只觉得舒心。
天哪,越南不出片子就不出,一出就惊艳
那个哥哥是神经哦?
个人的第五部越南电影,清新到一塌糊涂。温柔的小祥与自负的小韶妥妥的绝搭。而且可以负责任地讲,盛越的手,是全天下所有小鲜肉的手中最美的一双。剧情、节奏都是我的最爱,更别提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了。非常好的电影。
大概是第一次看越南片吧,最开始受不了的口音最后也慢慢习惯了。风景很美,配乐也好听,但是这个哥哥是什么鬼啊,又懦弱,嫉妒心又强,对弟弟都下得去狠手
有很多山川、河流、稻田的越南乡间风景很美,淳朴原始
无聊的时候看看电影真好,跟着剧情喜怒哀乐,不错,有和我一样的吗?
无聊的时候看看电影真好,跟着剧情喜怒哀乐,不错,有和我一样的吗?
看过~
无聊的时候看看电影真好,跟着剧情喜怒哀乐,不错,有和我一样的吗?
从前,我们还尚年幼,不知道什么叫清贫,只知道下大雨家里就会漏水,吃不饱就玩过家家,自己淘东西吃,自己做玩具玩;不知道什么叫爱情,只想对你好,想和你待一起,把从大人那听来的情诗念给你听;不知道什么叫似水华年,只记得在这片绿地黄花之间,摇曳的是我们的快乐、伤心、嫉妒、愤怒、悔恨和感动
真善美。我童年时,村子也是这般的美,淳朴欢畅大自然。很反感一些人对这类片子标记为文艺小清新,文艺也早已被曲解玩坏。工业化进程让人们变得唯利是图勾心斗角天天戴面具,而正是这些片子在提醒人们要真诚要善良的生活、待人。大概是从小在乡村长大,我真的很讨厌住在城市。
画面唯美,情节诡异,有点淡淡的忧伤
这是部充满童趣、具有小清新风格的越南乡村题材片,故事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虽然是以哥哥的视角在叙述故事但我感觉弟弟才是主角。听鬼故事好奇又害怕、对大人谈情说爱的向往、惹事后兄弟间的袒护、心生不满和嫉妒后的打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这就是童年,这也是成长!
越南电影风格总是这么恬淡自然,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草木的清香,还有人们淡淡的心事和悠悠的童年时光。
镜头很好,纯朴的美景很是养眼,小演员也演得蛮自然,剧情却只是一般般了。
哥哥没有说出是自己打残弟弟的真相,这个我是绝对要指出来的。导演为了缓和这个巨大的戏剧冲突,让弟弟做了自我牺牲,瞒住了真相。亲情是一回事,但是自己做人做事有原则又是另一回事。不怕说的人才是真,不要用孩子还小他还不懂他怕来当借口。
儿童剧
纯乡间风光片
儿童电影,不知道说点什么。
为了表达兄弟情,越往尾声,故事的支线就变越扯,经不起推敲。煽情过度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