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脾气好到不行的人,今天也破例爆粗了。
我不知道这个导演是不是跟投资商有仇,拍出这种片子,还用了这么多大牌,竟然还能烂到这个程度。
首先,写剧本的一定是导演的大舅子,不然这个剧本就是扔垃圾桶都没人看的东西,逻辑硬伤从头到尾。
1.一开始就说了,核原料球这是一个很脆弱的东西,枪不能打,强力震动都不行,尼玛,整个电影除了枪战就是飞车,这玩意没碎没炸还真是老天保佑。
2.一个分分钟就秒掉上百万人的东东,不出动军队,没有飞虎队,只有几个破壁警察拿手枪跟人家AK对打,让人杀死一堆又一堆。
3.一个虎逼朝天的物理学教授把全香港的警察玩的团团转,一个能说话都没有。
再说了,他是物理学家,不是武器专家,凭什么参加这么机密的会议?
4.一个香港警察,可以滥用私刑,可以坑爹卖队友,你跟对方是一家的吧,那是你亲儿子吧,最后知道对方是反派老大还就带两个人去,然后把队友都连累死,这么弱智怎么做香港警察?
这是黑社会用来抹黑香港警察的吧?
5.片子动不动就东北亚安全,韩国什么理事,这边核弹头都丢了,还在家给孩子办周岁宴,你真逗我。
朝鲜派那么傻逼的一个人,光长的帅有什么用?
那个理事胳膊都断了,腿也断了,你不带着东西跑,你拖人,最后让人打死,该6.黑社会老大,贩卖军火,被抓了以后第一时间是自杀,没死让自己干儿子给干死了,你TM拿10多个原料球是用来吃屎的?
7.16个原料球,就卖了一个,其他的连查都不查?
我要是反派,扔出一个给你们玩,其他都卖了,大爷不陪你们了。
8.一个大陆国安局局长之类的角色,身边埋伏一个卖军火的线人,我操,真是没见过中国的政审,长得好看就能当秘书?
9.一个卖了几十年情报的老大,说让人弄死就弄死了,手下还带人去见他,哎真失败!
10.一个已经启动安全程序的东西,还会发生泄露,就没人想想怎么回事?
说是交接,交你妹啊。
11.演电影就演电影,非要拿大陆说事,好像大陆随时准备抛弃香港,拿香港来维护大陆和平一样。
你真看重你自己,巴掌大个地方,还老是想跟人家分庭抗礼,出了事自己又摆不平。
号称世界地下武器交易中心,你让缅甸老挝怎么看?
你让阿富汗怎么想你,重火力说买就买,跟买白菜一样,你当部队都是傻子?
太多了,我吐槽的要吐血了。
整个剧本千疮百孔,这写剧本的绝对跟投资商有仇,绝壁是想投资方公司破产倒闭以后包养他,绝壁是真爱,出品人还有万达,能不能是老公王思聪写的呢?
再说摄影,如果说写剧本的是大舅子,那摄影就是小舅子,整个画面昏暗的恶心,色调起码再亮几度才能看,画面抖的让人想吐,感觉就看比赛碰见个傻逼解说一样,画面镜头切来切去,摄影师,你没有滑轨吗?
是不是钱都给明星了?
你跑着录的?
尤其是3D的电影,一点3D的特效都没有,大家想看的直接看2D的,3D看完眼睛疼。
我真的是奔着这些大腕明星去的,太闹心了。
今天不吃饭了,没胃口。
1、韩国原子弹都丢到香港了,这种外交大事件后,危机小组出场级别太LOW。
头号长官张家辉竟然还不是处长,这么重大的事即便港区特首不直接参与也应该委派次高级别官员直接负责吧。
是忙于管理占中还是嫌原子弹威力太小?
下级警务人员余文乐一边冲锋陷阵、一边参与高层决策,可见港方警力如此不足。
更可笑的是大陆来了个“宋总”,难道是副 总 理么?
大 陆也没这个叫法呀。
2、赤道名声在外,卧底香港几十年做教授,情报部门竟然一无所知。
同理,张震不断强调自己作为恐怖分子的巨大名声,结果港方情报竟然不清楚这个角色?
使张震轻松出韩入港随意自由。
看来张震属于特别自吹自擂类型恐怖分子的。
3 、危机小组人员散漫,每日出出进进,还雇了个教授边回家教课边来指导对付原子弹,你还机个J8密呀!
就教授那个大喊大叫*河蟹*的SB样,出门立马就要找报社发声,再通知亲戚朋友赶紧离港避难。
大陆县城出个命案都是刑侦人员住在警局集中破案。
难道香港人能把工作和生活分得这么开?
4、恐怖分子全用的是重武器,又是连发冲锋枪又是手榴弹,这么多武器是怎么运过来的?
张震可以带领恐怖分子公路扫射杀死满车大陆武器专家,再从容离开,让人怎么说好呢,导演是从车臣或伊拉克来的?
对武器的使用管理就这种看法?
另外香港飞虎队去哪了?
都是指挥交通去了?
5、韩国特工与伊斯兰线人背对背在饭堂用英语高谈机密武器,有点地下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好不好?
是不是间接黑伊 斯兰人都不懂英语?
6、接着3韩国人开始吃地摊,一边高谈阔论国家机密,我 日你们是情报部门的么?
7、还有韩方人员一来港,立马有一个潜伏的韩国美女特工主动报到,难道她不是伪装成香港记者潜伏起来的么?
难道她是在香港注册备案的韩国特工么?
她起不了太大作用又主动暴漏是不是早就不想干了?
8、张家辉拉起女贼衣服蒙脸向额头倒矿泉水,女贼立马配合做窒息状,导演你当观众都是弱智呀!
一瓶水能有多少?
能憋死人?
她的肺活量再小她直接张小嘴接喝了不算了?
9、张家辉抓住女杀手后直接通过危机小组大厅进入审讯大厅,难道香港寸土寸金,危机小组是经过警局的必经之路?
10、尼玛还有香港地下情报机构和当地政府讨价还价?
还有恐怖分子威胁港府?
不要太离谱好不好?
11、张家辉为什么让女贼独自驾车跟随大队去交换情报?
更不可思议的是原子弹竟然放女贼车后备箱里?
难道张家辉是弱智?
12、韩国代表2人驾车回国???
路上被恐怖分子截到打死!!!!!????
我靠他俩绕到阿富汗了??
他俩是运动相当于原子弹的炸弹呀导演!
就两个人开个民用车回国了?
遇到袭击还是抢匪徒的武器。
就这种表现还代表棒子国取原子弹?
回去还遗体告别玩煽情?
韩头不一巴掌扇死你俩就不错了!
导演你是SB么?
13、赤道与他的哼哈二将及持重武器的杀手群,你们是怎么入港的?
反正通过深圳港是进不来,估计都是游泳高手,可以武装泅渡太平洋,从菲力宾过来的。
14、张学友天天回家还需要在现场用暗号通情报?
公家电话打起来不要钱是不是?
15、最后SB张家辉发现真凶,关系原子弹的案子还不直接飞虎队包抄,而是自己去解密,作为人气影帝,你不觉得情节太不靠谱?
短短2小时不到电影竟然有如此多的硬伤,还不包括莫名其妙、完全脱离主要线索的韩方煽情情节。
不得不佩服港方导演,你俩是不是太忙把拍摄权分包给灯光师了?
但导演还是干了很多想干的事,就是借机黑北京方面,这一点导演还真用心。
无论是宋总的派头、信心十足却大而空的官话、还是将外 交利益放置在香港安全之上的长官意识,以及电影原名《赤盗》都十足的喷射出了导演将内地黑到底的决心。
所以说导演绝壁是十足港灿。
以下内容有剧透……看到好多差评都提到对李sir单枪匹马去找坏人这种智商忽高忽低的行为不理解,觉得不合逻辑,我个人觉得铺垫的挺多挺好了,李sir算是几个人物里面性格刻画很到位的了。
从电影一开始,李sir就“不合程序”的将机密信息透露给顾问教授,他的笃定与其说是来自对教授的信任,不如说多少是自己的自负。
毕竟是第一个任务就能逮捕了自己上司的人,他的自负来自对自己的能力和多年来的识人经验积累的信任。
李sir不是个完全按程序走的警察。
很多角色都帮他这个性格铺垫了一把。
比如第一次和韩方谈判后,来自大陆的领导生气的说李sir明明自己说案子没结束所有人不许离开情报中心,他自己却第一个走了,“什么危机小组,太不靠谱了”。
之后和美女打架,被美女胖揍一顿,直到后援及时赶到,美女才被拿下。
李sir爬起来整整领子后第一件事是什么,是在众目睽睽,手下们的眼皮下,愤怒的上前去踹胖揍自己的美女两脚,才被手下们拦住:冷静啊!
李sir大概不是冲动 ,他只是没有那么在乎程序罢了。
所以才会在美女拽拽的逃跑后,一把拉住要追的手下同事:“一会儿看见她,不管程序开枪。
”李sir没那么正义,没那么在乎程序,所以拿坏人的小孙女荡秋千的照片去要挟坏人,他不是通常电影里刻画的那种正义的奋不顾身的原则性强到不肯变通的警察。
并且除了自负,还很有功利心,且不掩饰。
不只一个人提醒他,你要一个人去打大boss?!
你确定自己带主角光环吗这么冲动!?
他拽拽得意的对着余文乐说,我要是猜中了,“你就坐我办公室”,言下之意就是,猜中了我可不就升官了嘛,你也升我的位子,所以放心让我去吧。
导演还担心解释不够,除了让他临死前在大boss面前炫耀一次自己的光辉历史,还明确的告诉大boss,我带这么少人来,不是怕来自北京的领导抢了我功劳嘛,我虽然是警察,能当领导也多少有点办公室政/治经验的嘛。
最后借大boss的口也帮这个角色说两句:“你这个性格害死你”。
果然李sir没能让余文乐做自己办公室,只是贡献了自己电脑的文件夹。
所以以李sir的这种性格,自负心功利心下驱动的行动百密一疏的失败了不算太让人惊讶吧?
另外再说两句跟李sir无关的。
看到好多差评还提到张震的第一次交易的“不合逻辑”,觉得这么大的军火交易居然这么轻易的被线人知道时间地点,让警方轻易埋伏还居然在影片刚开场就抢回了遗失的武器,太不可理解了。
但其实这一点在电影中间,张震已经自己解释过这是他设的局了啊,可能好多人都忽略了这个信息点?
张震在武器被警方找回之后去找买方,告诉买方只有这个方法才能让警察们为了检查武器而启动武器,否则整个韩国也只有5个科学家能启动还要密码什么的,本来计划好好的,韩国人抢回武器,启动武器,关闭武器,军机运送武器回国,然后和影片开始一样,赤盗再用计划的什么方法让飞机掉下来,正如他结尾和大陆领导说的一样。
谁知半路杀出大陆来的程咬金,让武器不能按计划运输回国反而滞留了香港。
然后就有了后面赤盗用假装泄露的方法向韩国人“假意投诚”,最后大意的特工帅哥白白牺牲了……且不管这个故事说的圆不圆,至少导演还是花了笔墨解释的,并不是很多人说的张震莫名其妙的失了手。
在没做任何功课的情况下去看的电影,一个一个冒出来的大牌着实让我惊喜一连又一连。
反正很意外看到这么多帅哥美女在大荧幕上枪战肉搏,各种肾上腺素飙升,无论是国际大格局还是紧张的氛围也都营造的不错。
还见到了自从香港/回归之后就再没有演过TVB香港警察forever上司的保罗桑!
粤语还是一如既往的流利的可爱蹩脚!
电影整体很满意,是印象中的香港电影!
-6月11日补充:看了大家评论,想补充和感慨几点,可能有点扯远了:1 以前看过一个段子,大概内容说上帝让一对情侣石头剪子布,输了的要死掉,然后情侣商量决定一起出石头,结果男生最后出了布,女生出了剪刀,上帝笑了。
这个段子都居然能有很多解读:实话说我第一反应的理解是这段子试图讲述一个无聊很闲的上帝,设计了一个可以检验真爱,识别虚伪爱人的游戏。
段子里的女人有意牺牲反而捡回一条命。
然后却有解读说,其实男人是因为猜到了女人要出剪刀才出的布。
还有解读说,其实是女人猜到了男人要出布,所以除了剪刀。
还有各种其他解读,其实是女人猜到了男人猜到了女人猜到了……上面的解读翻译到李sir身上就是:李sir死了,因为瞳孔放大了,这是导演给的讯号。
李sir没死,瞳孔放大是导演为了故意诱导观众让观众以为他死了,结果第二部没死,surprise!
李sir死了,瞳孔放大是导演猜到观众会猜到导演是为了故意诱导观众让观众以为他死了,所以决定让他真的死掉制造surprise。
李sir……罗嗦半天想说的是,其实有时候也可以就简单一点解读给出讯号的第一层讯息,不用太深绕吧?
2 就评论中看到的说法再继续跟大家讨论一下,纯属个人观点而已。
有评论说认为和余文乐那个角色的对话是李sir知道自己此去必死无疑,所以交代遗言。
我个人对这个观点表示困惑,因为必死无疑这种设定更加像武侠剧吧?
一个大侠去决斗,就算是和心有灵犀的好基友决斗,可是出于某些江湖道义的原因,“必死无疑”。
但是李sir只是识破了一个罪犯的身份啊,对他来说还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物理老师而已,开心都还来不及,别说觉得必死了,就算觉得有一点点的风险,他都可以多调动兵马啊,明明有那么多人手却不用,就这么执意的一个人去赴死?!
他图什么啊……因为心疼同事,不愿他们一起加班?!
而且,北京的领导都说了驻港部队都可以调动,这还能抓不住一个物理老师么,所以他如果愿意调动人手,绝对不需要感到必死无疑的交代遗言啊。
之所以所做的事情有风险,完全因为他不肯调动人手,非要单枪匹马不合规矩的个人行动啊。
更何况,正常人识破了国际刑警找了多年都没找到的罪犯,对自己的破了大案开心都还来不及,为什么非要抱着跟罪犯同归于尽的心情啊?!
这种必死心情好像应该配一个唯美的写意式的枪战,和电影的画风不太合吧?
所以我个人才解读成,他应该只是太聪明了,抱着赌一把的心情,一时聪明反被聪明误,大概忘记了张震和美女其实已经返回到教授那里,或者低估了他们的能力,最后无奈牺牲。
至于楼下有哥们儿问,李sir为什么要交代桌面的文件,从李sir的角度讲,他抱着赌一把的心态,不带人手去自然还是知道此去有风险的(只是这个风险一定程度上是自己制造给自己的),所以玩笑也好,认真也好,交代一下“身后事”很正常啊,这不需要解释吧。
从电影的角度讲,是为了后文北京的领导可以轻易找到赤盗,而做的小铺垫吧,告诉大家虽然危机小组的组长死掉了,但是危机小组的追查成果还在。
3 晕死,我闲的无聊写个评论没有收钱啊。
你们说我收钱我很伤心的,因为本来没有期待,被你们一说有种亏钱了的感觉……
主线就是找到赤道,韩国的武器,宋总代表的中央的国家安全威胁论都是烟雾弹。
情节是为了复杂而复杂,很多人物甚至没有出场的必要,比如说韩国代表方面,崔始源扮演的韩国特工,他的角色设置和另一个女性韩国情报人员重叠了,都是满足韩国武器运送和“协助”赤道将武器启动的作用。
崔理事的线搞得太煽情,回国的那段完全可以删掉,有了妻子的表现就够了。
香港代表方面,行政级别完全乱套,行动任务也完全乱套,张家辉饰演的李sir性格设置上矛盾重重。
一方面是服从任务不去质疑宋总的安排,一方面又说自己怀疑所有人,单挑赤道一副大boss的状态。
说到怀疑,肇教授的那个电话暗号也太扯淡了好吗,听的时候就能反应出不对啊,而且从情报中心打出去的电话怎么可能不监听呢?
范警官可能的确会在第二部坐李sir的位置,但在这一部他的角色太单调了,就是个跑腿的,价值只体现在干掉买家二号人物被复仇上。
但是因为买家这个反派刻画的太没存在感,范警官可以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可能性也被掐断了。
最后说这部片子里最不靠谱,最扯淡的部分,那个号称代表中央的宋总。
首先找王学圻出演就是个败笔,他的银幕形象就是个变态的反派,可能是我偏激了,毕竟剑雨里的太监形象和天地英雄里那个变态太深入人心了。
然后他的行动部署很扯淡,一开始的飞机失事只给了小时的空姐这么一个线索就引出了出大事的结论,这也太扯了,编一个像样的线索不行吗,飞机从目的地是哪里,上面什么人很重要…总之要和后面的剧情衔接上啊,消失的空姐也是有任务的呀;一堆珍惜的北京武器专家就这么被ko了,那个全程只会耍酷的小袁说反派就反派了,她的作用就是来告诉宋总"赤道中央有人"吗?
全片发挥出色就只有两个女演员,文咏珊和李泰兰。
完全按照常理出牌却被观众期待太多的张歌神和张家辉还有张震这“三张”完全被不靠谱的编剧坑了。
还记得在《剑鱼行动》里,特拉沃尔塔一本正经的在说电影里为什么反派不能获胜。
因为观众喜欢欢乐结局。
最后,作为反派的特拉沃尔塔获胜了,观众们看的也很开心。
在今天,看完《赤道》后,我突然明白了这个事,是啊,为什么反派获胜了大家都还这么开心。
不就是因为反派帅吗??
在《赤道》观影过程中,楼主唯一的一个想法就是:心疼张震。
影片格局很大,南北朝鲜,香港,大陆多方人马联合起来,就为了对付张震。
张震尼玛太忙了,在影片里就带了个小跟班,还有几个有两段场景没露脸的小喽啰。
就要抢韩国核武器,和军火贩子交易,途中还要和警察交火,要灭口,要救小跟班,要杀韩国特工,要杀香港警察,要杀线人,要炸香港马场,要杀大陆武器专家等等。
观影途中看着张震那一张憔悴的帅脸,心里在暗骂,尼玛导演你不守信用啊,说好了张震是配角,还安排这么多戏。
而张震的两个女人也因为张震的帅而大发光彩,一个是张震的小跟班,揍的张家辉不要不要的。
另一个女人则是淡定的不动任由张震狙击。
而且,我想导演一定看过《诡丝》,在《诡丝》里张震拿着狙击枪狙击鬼的镜头简直太帅了,为了让张震继续发挥,所以在《赤道》里张震都是担任了远距离狙击的职务。
同时,导演为了满足自己的变装癖好,不停的让张震换造型,妈蛋,其他人都是一套衣服演到结束好吗,你竟然让一个配角天天换衣服你对的起其他主演吗?
最后,再说一下名字,电影《赤道》中的赤道含义就是反派的代号,虽然张震不是赤道,但影片快到结束的时候,张震都是以赤道这个符号做事的。
所以说,一部电影,电影名是张震,里面忙个不停的是张震,枪法最好的是张震,最有女人缘的是张震,最有义气的是张震,最后获胜的也是张震。
尼玛在主演里竟然把张震放到第11位。
简直不能忍。
有朋友邀我谈谈此片的角色设定,因此注意,前方有大量关键剧透,高能预警。
3年前看梁陆的处女作《寒战》,注意到一个反常的现象,即重要角色都是文职人员,很少有机会上阵搏命,与传统港片主角一定要武斗出色,在最后关头枪林弹雨大干一场的传统,背道而驰,从而造出了新风气。
这一特征,在《赤道》变本加厉,更无收敛。
对于片中资历不够的小年轻——泛指40岁以下的少壮派——余文乐,崔始源,张震,文咏珊等,强调的是他们枪法好,MMA娴熟,心狠手辣,意志坚定,临危不乱,但这样的职业素质,只适合在前线玩命,不够格进入高层运筹帷幄。
全片玩情报玩得出色的,或者最起码,有资格进入指挥统筹的,都是一群中老年人。
比如应急小组指挥官张家辉虽然扮相偏后生,张口闭口入职十几二十年了,彰显老资格,年纪一大,武斗不敌女子,也变得可以理解,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包小强;再比如澳门军火大鳄,竟是个开餐馆做猪蹄、孙女已经会自己荡秋千、还胃病缠身的老婆婆。
结构上,不像寒战的双雄对抗,《赤道》做足了群戏的架势,角色纷杂,每一条线都大有文章可做。
不过看到结尾,才知道群戏的目的,只是给双雄鼎力做了个超长预告片。
整出戏,讲的是两大势力之外的炮灰如何被清扫,双雄格局如何竖立起来。
相当于用2小时的故事,取代了《寒战》开头几句旁白带过的人物介绍。
当年《寒战》被批太自说自话,不顾观众理解,梁陆倒是做出了改动。
值得注意的是,笑到最后的双雄,却偏偏是卡司中年纪最长的两位男星。
一方是披了一件红外套就号称“赤”道的张学友,老歌神已经五十好几,另一方由年近七旬的王学圻所饰,来自大陆高层的神秘人物,身份说不得,官职说不得,任务使命更是语焉不详。
通篇看完,原来是这两位大人物各自调兵遣将,安插内鬼,斗了个互有损伤,热过身之后,在火车上摊牌要正式开战,至此预告片结束。
《赤道》的卡司号称男神团,倒是名至实归。
根据年龄划分,少壮派负责冲锋陷阵,中老年睿智派负责头脑过招,言词交锋,分工明确,而后者无论是戏剧分量还是角色魅力,全面盖过前者。
此片包括《寒战》,定位成动作片,其实挺误导人的,传统的港产动作片,都是主角光环越强,开枪子弹越多的。
这两部片,打打杀杀是下乘苦力,倒像是《锅匠裁缝》那样浑身暮气的老间谍隔空斗智。
王学圻这个角色一登场,让我想起《无间道3》的陈道明。
大陆老牌演员,表演方式与港星不同,跟港片的天然气场更是不搭。
但在《赤道》中,情况有所改观。
首先,王演的高层与香港情报界矛盾冲突不断,双方表演路数不同,反而有助于戏剧效果,强化矛盾尖锐,国内放的是统一配音的国语版,如果语言上有差异,更有助于突出。
第二,《赤道》由香港出品,但在故事层面,已不是传统的港片格局,聚合东北亚甚至扯上了西方谍报机构,传统的香港草根气息微弱,因此王老爷横插一脚,并不显得多不搭调,倒增添了“远东情报中心”龙蛇杂处的国际视感。
合拍片走过十年,从多方入手,两地演员的融合已可以相当妥帖,早年陈道明、尤勇那样比较生硬的插入,如今很少见了。
片名悄无声息改成《赤道》时,我就在好奇本片的和谐指数,尤其是王学圻这个大陆方情报总代表,在三分之二的故事里,都像个不通事理的老顽固,两面三刀、冥顽不灵、置无辜百姓性命于不顾的官僚。
然而故事过了大半,调子一转,香港韩国特工挂个七七八八,却不料老王才是最坚挺的正方势力,一早就神机妙算,周旋到最后。
怪我迟钝,没有意识到那句台词的分量:跟香港作对,就是和中国作对。
(文/方聿南)
看到很多网友脑洞大开,补出各种精彩情节,我只能呵呵了。
仅此吐槽一下明明是漏洞百出的无力掌控的架构,偏偏被你们当成是伏笔、挖坑。。。
1、丢失物很重要,惊动了韩国总统。
但韩国仅仅派出2个西装男1个当地女出来。
很无语,就算明面上想遮掩东西的重要性,那暗地里总要多派些人吧。
俩西装男就这么被张震打成筛子,这能代表一国?
还是非常重要的武器。
2、韩国男给儿子过生日的场景,真的与剧情无关,他妻子的多次出现有毛意义?
纯属浪费时间。
3、王学圻派头很足、语言很高傲跋扈,但是毫无北京高官员作用力的体现,是的他就靠台词,没任何实际行动。
这是一个定位问题,显然导演和编剧没有把控好甚至是脑残了:香港警方的定位是什么?
是寻找失物、保护失物、抓捕罪犯,是属于体力劳动者,他们没有任何的政治决定权、没有失物的处理权。
而北京高官的定位是什么?
他没有带打手(带也是保护自身安全的保镖),他不是体力行动派,他是上升到更高层次(国家层次、外交层次)的事态发展决策者。
这是我认为的应该有的合理定位,甚至我认为还差一个香港政治高层的决策者角色,因为张家辉作为警察他只能是行动派,他无权做任何有关政治、外交和香港市民安全相关的任何决策。
补充一个香港的政治决策者,可以制造些中港既矛盾又统一之类的小看点。
4、处理重大安全问题,绝不会像此片如此弱智。
在失物前期已到手的情况下,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和安全保障来进行物品转移。
王学圻不想归还韩国,完全可以安排专机将危险品送往大陆西部荒凉地区。
而不是卡在香港和一个警察和教授去讲什么我也是为了香港安全这种废话道理,这根本不像是北京高官。
对他而言,国际政治和外交才是目的,没有大规模武器的赤道完全毫无任何国家安全、政治、外交的威胁,他完全没必要跟赤道玩。
没有危险武器的赤道,只能算强盗,连个恐怖分子的资格都做不到。
5、就算想明白了张学友有问题,我也没看懂张家辉一个人去是想干什么?
就算担心恐怖分子引爆已丢失武器,但也没必有送掉自己的小名啊,完全可以大部队包围、谈判,谈判不成大不了放人就是了,送自己小命对事态有任何好的影响吗?
6、张学友作为赤道成员或者赤道老大,是凭什么就能假扮成一个肇教授?
好吧,就算他真的假扮了,他又凭什么那么自信香港政府会把它纳入危机处理小组成员?
这个硬伤太大。
7、结尾张学友暗示王学圻身边的小媛也是赤道分子,还已经7、8年了,这个棋就太大了。
香港是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面的警察啊政府啊安排几个卧底做长线,我还算能接受。
可是他妈的你到了大中国,还能找准一个7、8年前的目标,安排进自己人那就太神奇了,要知道我大中国光中央委员这个级别的高管就是205人(17届,另还有171人候补),这个级别的人7、8年前你就能找准目标?
或者你的网撒的足够大,半个中国全部是你的人,谁升上去都能在你眼皮底下?
脑残至极的设定。
8、中东那帮子完全就是傻子,除了火拼和出钱,无任何智商或行动体现。
9、出入境管理稀烂,危机小组都成立了,还是轻松从澳门进口大量军火。
问题是澳门也是中国啊,澳门更小,容易藏很多军火?
10、结尾莫名其妙又牵扯进来日本京都,没看懂京都这个地点有什么重要情节支持必须来此。
是因为日本政治的参与?
还整比较扯淡这个片子。
有很多觀眾認為《赤道》是一部「不完整」的電影,是一部刻意留「尾巴」等續集再講的電影,是一部接近2小時的長篇預告片……但我覺得這其中的一些「認定」是受到傳統動作片的「熏陶」所致——即電影要消滅到「反派」(或者至少是一個重要「反派」),才能夠完結。
然而,《赤道》跟《The Usual Suspects》之類的電影有些相似,它的結局是要揭露最終的「反派」,而非要打敗這個「反派」,你需帶著看懸疑片的心態來看《赤道》,才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電影《赤道》其實將最終反派「隱藏」得很好,它的設定,就是要引導觀眾去懷疑這班角色中的每一個人(除了開始不久就知道的兩個反派)。
影片其中的一個成功之處,是令到一個專權獨斷的反面色彩人物(王學圻飾),去演所謂正派的人物,但他從頭到尾都不會博得觀眾的好感;相反,第一個出場的反派人物(張震飾),就被安排了一段頗溫情的、凸顯其人性的戲份(他幫在澳門的乾媽買胃藥),並跟之後李Sir對這位乾媽無情的、冷漠的表演,形成了鮮明對比。
由「影帝」張家輝飾演的這位李Sir,很明顯帶著「黑警」的特質,當他被「赤道」的一個信差(文詠珊飾)打傷之後,卻報復性地對她踢多一腳,並且於跟著審問的一幕內頗為殘忍地對待這信差,以及再之後李Sir跟手下說到不需按指引開槍的細節,都仿佛是舊年香港警察種種「暴行」的一個縮影(他們雖然被市民辱罵過,但卻以過度的暴力地對待市民和被捕的示威者);至於李Sir詢問這女信差的過程中,鏡頭特意切換到教授肇志仁的帶點不滿之表情,又為後面的情節作出鋪墊,並且又帶著導演對警方這些行為進行表態的雙重含義。
電影《赤道》涉及了中國的外交關係,和當前香港的政局,像片內提到的要按《基本法》辦事,會令人聯繫到「普選」不能脫離《基本法》之類的固執堅持,還有大陸調查局的插手,都很可能在影射中國對香港真普選實行的阻撓。
片中由張學友飾演的教授,如學界的代表,他家門口貼著的反核標語,又讓觀眾一下子回想到金鐘等佔領區內的情境。
這一臉正氣的教授,其實在勾結外國勢力,跟中方作對,香港今天如此混亂的局面,正是大陸政府、外國勢力、以及失掉民心的港府和警隊(電影有諷刺香港海關、消防、醫療等官員和警隊「一哥」的對白),所共同造成!
而那枚被中方要求留在香港的超級武器,好比一個政治籌碼(香港其實是一個「跳板」,真正「交戰」雙方,是重返亞洲的美國和總要防範外國勢力的中國),它作為一個電影符號,寓意著在這幾方勢力對弈下所導致的港民怨氣,隨時都會爆發!
另外,片中刻意渲染的韓國人之愛國情操,和港人、大陸人是否對國家去「愛」,起到了反襯式的作用。
當大陸調查局的宋總對著他的女助理說到:「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殊不知他疏於防範的地方,剛好就是他的女助理!
電影《赤道》在最後提到了「信任」的重要性,然而於此時局之下,港人對政府、mainland的不信任,或是mainland內部發生的爭權、出賣和內鬥狀況,都令到一些危機很難被解除,也令到所謂的和諧、穩定、共贏之方案,難以地實現。
拍了《寒戰》的梁樂民和陸劍青,於《赤道》裡面表露出更大的野心,和更明顯的政治影射,他們如舊年《紅van》中的陳果一樣,都試圖打破某種類型片的限制,對當前的政治形勢作出自己的回應(個人覺得梁陸兩位處理群戲的手法比陳果的《紅van》要好)。
儘管我認為《赤道》的缺點和《寒戰》相若——電影的劇本和有關角色之塑造仍是有不少改進的空間,可它對本土化的議題,以及對俱有國際化的視野和賣相包裝的結合嘗試(這是它價值之所在),的確值得我們給予更多的鼓勵。
在毫无心理准备也毫无功课只知道片里会有学友哥的情况下去看了电影。
接连出现的大牌根本就是让人惊喜连连!!!
尤其是开口第一句蹩脚韩语就被我听出来的张震。
可是后来!
就很让人生气了。
首先,韩国大叔和韩国小伙将炸弹开关关掉之后,你就感觉“咦不是才演了半个小时吗难道就要结束了你豁我啊但是好像这样结束也是蛮皆大欢喜的”......然后你国代表王学圻傲然走进镜头......我想说好戏终于要开始了!!!
再然后就是很混乱的一片了。
因为至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把炸弹还给韩国,我一直等啊等啊等啊等王学圻这个大BOSS(或是他背后更大的BOSS)解释这件事情,结果他竟然就和赤道本尊一同坐在京都的火车上消失在了镜头里.........你到底亲共反共还是黑共你倒是吱一声儿啊!!!
你说你就算要拍续集也不能花俩小时演一部预告片吧???
你把人张震逼得韩语日语粤语英语国语轮番上阵结果他还不是赤道!
他还只是个小喽喽......这么一大堆,一大堆,一!
大!
堆!
的出众的男明星们影帝们就活生生的被搞得七零八落,然后学友哥剃光头真的好难看啊好难看啊好难看啊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声明:此分数是在我的猜测与解读正确的前提之下,这个电影才值四颗星,否则就是烂片无疑。
)本来4.30赶在首映日看了《赤道》,这部电影开创了或者书印证了类型片的新格局,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注意:跟我读一遍,重音在“一部”,而不在“电影”)之前的《寒战》我只是囫囵吞枣的看过一遍盗版,而这次的《赤道》我可是花了真金白银正经买票进场坐在电影院看的,结论是:票在不在戏里,而在戏外。
我是个有拖延症的口炮党,吹了半天拖了两天还是得写影评。
虽然被众多大V抢险,但以下言论纯属原创,如有雷同算我抄你。
诸多剧透,谨慎阅读。
首先,说说不看这部电影就知道的——《赤道》的演员选择与《寒战》没有一个是重复的。
但你真的发现了吗?
看过之后你会发现,戏中人物的身份也没有一个是重复的(包括姜皓文饰演的大龙套总督察),总之就是这简直就是两个不重叠的世界啊!!!
《寒战》曾经爆出过要拍摄续集的传闻,而《赤道》也传闻要拍摄三部曲。
作为一个影视民工,我觉得不管《寒战》多成功,梁陆多优秀,老板们不会因为导演二人单方面画大饼就上当的。
当年的《赤壁》和去年《太平轮》都被剪辑成了上下集,而因此被骂惨,如此的前车之鉴还不够吗?
——莫非《赤道》吸取教训之后的结论是我就不告诉你,我这是上下集?
所以,《赤道》的剧本应该就是到这里就结束了,但这只是其中一集的剧本(注意,我没有说“第一集”,我谨慎的使用了“其中一集”)如果你们还不明白的话,就继续往下看吧。
我的提示是,《赤道》和《寒战》一样,都不仅仅只是在结尾留下一个天坑,而是在片中的坑上都盖着草。
剧透正式开始,第一个让我发现疑点的就是王学圻饰演的宋鞍拿起茶杯走出门说了一句“我要出国。
”这咋一看好像是没问题的,但是王学圻下一个镜头在哪里你们发现了吗?
答案是香港。
王学圻的下一场戏已经到了香港组织了即将运走DC8的两位酷炫偶吧,哦不,是韩国友人。
那么如果我大天朝这样的审查都能通过,不仅说明梁陆二人是“名正言顺的三巷独分子”,而且审查人也不是什么好鸟!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王学圻确实出国了,而且并不是因为时长原因把出国的戏份剪掉了,那么这里就是第一个坑。
第二个坑在欧巴们身上,两男一女在一家韩国料理路边摊吃饭的时候用韩语大肆泄露国家机密,他们真以为在韩国料理店吃饭的只有他们一桌韩语人吗?
正常情况下有人吵吵成这个样子都快打起来了,背景的食客们是不是应该表示回头侧目?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周围的人其实听得懂韩语,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而是选择假装没听见以求自保?
还是特意跟踪他们来打探消息?
第三个让我怀疑的地方就是戏中张震和张家辉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们都跟一家小饭馆有着莫大的联系!
对!
没错!
就是那个做铁板猪蹄的长得像小陶虹的的女人!!!
我一度认为那就是小!
陶!
虹!
为了艺术如此牺牲的精神着实把我震惊了!!!
张震率先出现在小饭馆,并交代了与这个女人的“干母子”关系;而张家辉也在小饭馆说出了,小饭馆开张没来祝贺这件事。
(请原谅我实在没记住他们俩说出的多少多少年,我脑中萦绕着二十年、十四年、十年,但总之是有大大的渊源)我所怀疑的地方就是,张震和张家辉是否有着从小一起长大的经历呢?
“小陶虹”确实也对张震说出“这么多干儿子,只有你每次来都记得给我买胃药”,张家辉是否也是其中之一呢?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张家辉和张震是没有直接的对手戏的吧?
(除了最后张家辉死之前,张震和文咏珊现身)他俩的正面距离没有近过足以看清对方的脸吧,当然,其实重点是单方面避免张家辉看到张震的脸而已。
有没有想起当年的《无间道》?
有没有?!
梁陆一直被奉为麦庄之后的香港警匪片新力量,如此大坑,只用几句话就带过,真是啧啧啧。
如果你们还有怀疑的话,那么请反驳我,文咏珊射杀“小陶虹”之后逃跑中被车撞倒,那个司机是不是张震!
如果是路人甲的话,撞到人第一反应应该是出来司机下车或抬头张望,对不对?
张震看见“小陶虹”被张家辉带走时候一直在犹豫的原因就是他知道“小陶虹”不会供出自己,而张家辉也不会伤害“小陶虹”,但文咏珊这个猪队友居然狙杀了自己的干妈!
没有一车撞死她已经是仁慈了!
第四个坑紧接着就来了,张家辉对文咏珊施暴之前对她说,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坐一辈子牢,要么供出你的老板。
紧接着,张家辉又耳语说,你别想转做污点证人什么的,之后你想去哪儿我都可以送你去。
下一句台词就是意味深长的——你给我想清楚再回答!
联系最后的张家辉独面张学友后被杀一幕,细心的观众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最后房子整个炸掉,并没有给警察留下张家辉的尸首。
这只是单纯的毁尸灭迹?
第五个坑,又返回韩国欧巴,最后崔理事和宇哲这对好基友,被张震和文咏珊猎杀。
崔理事率先中枪,对宇哲“临终遗言”,在两人的正反对切中,我清楚的看到了宇哲的胡茬!!!
虽然我也许是个脸盲!
但是在前一分钟里宇哲还是个干净的美男子呀!
导演!
请告诉我这不是你有意设计了一个宇哲在肉搏中把对方胡子蹭到自己脸上的梗!
我猜测是因为这场戏的结尾是跳拍的(或者用替身拍的,这里吐槽一下片中的文替,实在是太差了!!!
包括结尾与王学圻搭戏的张学友的后脑壳!
)宇哲档期超了接了别的戏份导致胡子必须保留。
这也间接的影响了后面,崔理事在重伤之下死而复生坐轮椅回国。
看张震和文咏珊的残暴程度,你以为他俩拿走DC8之后不会对两位韩国欧巴补几枪确认死亡?
那么崔理事是怎么活下来的呢?
因为他有美满的家庭的光环护体吗!
第六个坑,直接跳到结尾好了,我只说一些重要的部分吧。
结尾王学圻和张学友在火车上撕逼,王学圻说“信差这么久没联系,你就没怀疑过?
”张学友反问“小袁跟了你有没有八年?
这么久没联系,你就没怀疑过?
”王学圻感叹“原来你不只两个信差”,王学圻没有简单的说出小袁的“第三信差”的身份,而是扩大了“信差”的人数。
我猜测在这段对话中二人心中至少闪现了张震、张家辉、文咏珊、小袁四个人,那么也照应了之前我对张家辉和张震的兄弟情的猜测。
联系原片名《赤盗》(Helios——意为太阳神)和张天王献上的主题曲《赤色壮举》,再想想“赤道”绰号的由来,你们还读不出来其中的深意我也没有办法了。
你们以为是槽点,我却以为是坑,因为这只是庞大的梁陆警匪世界中的区区一部分。
最后,我来揣摩一下梁陆接下来作品的走向,《寒战》和《赤道》都先入为主地植入了“香港是世界的安全中心”这个概念,之后又将之打破,先后涉及了炸弹抢劫和军火交易,而梁陆表示过《赤道》的灵感是来源于《寒战》搜集警界资料,那么接下来一个不可避免的题材就是——毒品。
这里的毒品应该不是单纯的贩毒买卖,而是应该类似于《王牌特工》的精神控制和世界级恐怖计划。
演员我都替你们拟好了,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谢霆锋,如果想知道详细的剧情,就等我下一次的长微博吧。
最最后,我想对梁陆说一句,“如果我猜对了,你就坐我的位子。
如果我猜错了,你电脑里还有一个文件。
”
能有多傻?装逼加哒哒哒,我还在想主角都死完了那该怎么演下去,然后他说还远没有完~~这坑爹的略屌
第一次为黑暗势力的胜利雀跃欢呼
好莱坞动作大片的模式,不过编剧有点迷失其中,不是一味的爆炸死人,要张弛有度,但最致命的地方是角色们没有好口才,编剧没给他们写些含沙射影拔高主题的台词,也没能让角色不论为脸谱化的符号,以至于成了现在这种干瘪的情节剧,只有一味的卖弄下剧情反转,而且还是令人讨厌毫无必要的3D。★
W!H!A!T! 没头没尾没重心,一场没主题的春晚,搞了一堆腕儿松松垮垮的演了个小品,港片有了某些投资人的指导后,完全沦陷。
男神骑摩托然后从摩托上摔下来啦哈哈哈哈哈!
我靠!导演你《寒战》的坑都没填完呢,还拿整部《赤道》来为《赤道2》做铺垫?!多条线索处理得这么失败,悬念设置也水到爆,空有一副国际合作高大上架势,就为了告诉观众:顶撞中央官员的就是坏蛋,香港警察傻X,韩国情报人员无能!放映结束,全场爆粗此起彼伏,真特么前所未见!3/10
配乐的你出来 保证打死你!
相比于港式警匪片 本片显然走的是场面开阔 细节悬疑烧脑的路线 故事涉及韩国军方 大陆高层 香港警队 澳门黑帮 欧美军火贩子和中东情报人员 导演苦心营造的国际范 最后败给这些不禁推敲的细节 不得不说 既然是警匪片 既然是高智商 除了整出人人可疑人人自危的烟雾弹 故事本身完整的逻辑性才是突破的关键
有几个识货的?
笑死我。现在真是什么烂鬼剧本都能拍成电影啊。香港确实没救了。不过教授是萌的
预告太长,挖坑太多,期待后续,预告片死去的酱油同志们永垂不朽!
被波米骗了,而且给中韩匪三组人马配的三款花瓶,款款我都不喜欢,最会打架戏份最多的香港悍匪妹子也挺无聊的,这片可能只适合纯直男旁友观看
挺好看啊
我是无情的舔狗,两星都给张震。
根本就没有打算拍续集吧,留口子就为了过审。这确实是一个朝韩六方会谈的沙盘游戏。
港味,演员们都好。
果然是“两个小时的预告片”……横跨N国N个地区五种语言N国演员,这场面真是醉了。张震帅帅帅!崔始源好帅!张家辉好帅!池珍熙好帅!余文乐好帅!各路悍匪凶悍无比,文咏珊简直“狼抬”兼凶狠,把张家辉打得落花流水。部分桥段对白怪异得不明不白,某个角色的结局非常不真实……
这是一部值得反复揣摩的电影,尤其是看了网上各种解读之后,越来越喜欢片尾曲《赤色壮举》
王学圻几十年如一日,演技浮夸
台词和表演显然都有些装逼用力过度 张学友最后的造型好像今天没有摩擦 感觉萌萌哒 总是在结局给大家搞点意想不到出来已经成为梁陆组合的固定戏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