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非常简单,但是聪明的人类就是很难用理性理解,相反甚至用理性排斥人性。
我相信编剧和导演是深刻明白了人性,并且学会了表达人性。
没有得奖的原因只能是因为太超前了。
曲高和寡。
这不是失足少女的迷茫,而且清醒。
孩子比母亲更深刻理解自己,更相信自己。
母亲在面对自己的内心是脆弱的无助的更像一个孩子。
小蓝 (2022)6.42022 / 中国台湾 / 剧情 / 李怡芳 / 王渝萱 许乃涵电影以女性视角描述出情爱和青春期的孤独感,亮点是正视了女性的性欲。
家人陪伴缺席和青春期的女生在面临身体和情感困惑时的无助可能真的只有女导演能够拍摄出这样的体验,女性导演真的很勇敢,我们需要这样的影片出现。
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在海边五秒对小蓝说这片海浪像我们的人生一样飘啊飘漫无目的,小蓝回应说:嗯,而且没有意义。
到这里剧情开始有了变化,我相信在小蓝的无数次回忆里最想不通的可能也是这里:为什么性爱和这段话可以联系在一起,她以为自己对于五秒来说是特别的。
照片泄露时她和五秒对峙,终于好像从那段关系中走了出来,但其实她也只是假装潇洒地离开,带着更大的疑问。
还有一幕印象也很讽刺:老师喊小蓝来办公室问话,批评小蓝说她这样的行为“有偏差”,最后是小蓝靠近老师说:你翘起来了。
小蓝站起来安慰老师说:没关系是正常现象,不是有偏差。
小蓝需要的是陪伴,一直都是。
发现性爱可以让自己暂时没有那么孤独于是她走上了这条道路,排遣寂寞。
电影里性和爱的混乱感拍摄得很细腻,能够有很多细节可以推敲。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这部电影可能会是:女性欲望终于发出了声音。
整体上来讲出乎我的意料,最后,希望能有更多女性文艺工作者带来更多的女性叙事。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就是这样。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对性与爱是非常模糊的,不敢盲目探索,更不敢拿来群体讨论,这也很正常。
当小蓝拍摄的照片没有得到认可,瞬间产生了自负心理,和男同学一样觉得学校无聊,共同奔赴海边。
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但孩子对恋爱的懵懂心已经产生。
小蓝本以为是爱情的懵懂邂逅,最终却是转瞬的打炮儿,就像电影《匆匆那年》里的方茴。
这部片拍得其实不算我的五星片,奈何实在是现在很少能看到东亚能拍这种的,日本倒是有不少,但最终致力于自我“和解”、成长,哪怕是孤独也有一个表象的“大团圆”。
能看到中文环境下出一部这样的片还挺开心的,看到某些地方我也频频猜测这一定是女性导演,有一些身为女性才能觉察到的细枝末节。
不喜欢的地方先说说,就是拍摄太普通,像是任何一部现在市面上常常能看到的台湾商业电影,爱切远景是它们的主要标志。
我又想到那部烂到不能再烂且言之无物的《阳光普照》了。
《小蓝》是言之有物的,也没有故弄玄虚,这是我觉得它不错的地方。
1、做爱是最简单的事这是我最近的一个结论,这部电影算是对我这个结论的一个佐证。
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里所包括的事情多少都是需要努力的事,而做爱相较于上班赚钱、发自内心地真诚恋爱、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有规律地维护自己的健康等相比,是最简单且不需要努力事。
它只需要有一个对象。
不说那些变态的情况,只说一般情况下,人可以约/泡、嫖/娼,不用有恋人就轻而易举。
拿自己拥有的最廉价、最本能的一个行动来彰显和另外一个人的亲密,本身就很不可信。
我只是厌倦了男的把和另一个女的做爱看作是对她的“奖励”,譬如说小蓝的妈妈和Kris,Kris说“我不是说剩下的时间都是你的吗”,他把只和她一起做爱度过的时间当作真实的相处,而他要和老婆要去露营。
同样地,我也厌倦了女的只是和男的做爱了之后,就觉得自己对对方特别和对方亲密。
这是一种自我搪塞。
五秒欺骗了小蓝是毋庸置疑的,但支持五秒的人估计会说这是你情我愿的事。
真的你情我愿吗?
我和五秒有同样的提问“为什么16岁以下不能做爱呢”,想想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人性侵案件。
包括小蓝,她是半推半就的。
在进入未知领域的时候,她信任了五秒。
她的信任我猜出自“只有互相喜欢/在一起才可以做爱”。
而五秒只是处于想做爱和新鲜感。
不说完整就构成欺骗了,但这样的欺骗也无法追责,心灵和身体上的伤害都像是无法被看见一样,被加害者的一句“你不要生气”悄悄带过了。
2、堕落不需要使用力气堕落就是去做不费力、不用努力的事。
做爱是其中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好做的那件了。
比起去偷窃、去抢劫等等。
小蓝被伤害之后是堕落的,因为失去反抗了。
我这里说的反抗是她自己的信念崩塌了(喜欢才可以做爱),去迁就了自己无法理解的一方。
其实她到最后也无法理解,我觉得她沉迷于约炮当中,初衷恰恰是因为她想要不去理解地做这件事,但是在过程中她会被唤起自己的伤痛,以及和各种男的的对话都能感觉到对“没有爱也可以做爱”这件事有了更多的一些“信息收集”。
这段是我非常有共鸣的一段,因为感觉自己丧失了力气,没办法再控制住自己。
“向上”需要非常强大的能量,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被深深地伤害到撼动了根基,他做什么都是无力的。
3、小蓝和妈妈妈妈说,“谁需要男朋友啊”。
她最后又说,“可是我就是非常需要男人”。
Kris开车送她回家,“我看着你吃,我不吃,不然我回家就吃不下老婆做的饭菜了”。
车厢内一片沉默。
她真的不需要男朋友吗,我更感觉是无法得到一个身心都愿意跟她在一起的人。
所以她总是一副黯然神伤,但主动去拒绝的样子(写到这里真的有点烦了,全是男的的事)。
让我惊讶的是妈妈得知小蓝的事情之后,像是忘记自己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地大声斥责小蓝。
妈妈像是一个中年且尚未参透版的小蓝。
她和小蓝都如此缺乏被爱的经验,爱如果有刻度,心里爱的极度匮乏就加大了她们对身体被“爱”的更大需求,简而言之还是空虚。
在爱里,虚的那部分反而是实的,肉体显得空虚。
她们俩像镜子在对照。
“我问你你这么做的时候开心吗?
我很开心,可是我看你我感觉你一点也不开心”。
妈妈的感觉是对的,她们为了得到那一点点的开心和关怀,扭曲了自己感知的刻度。
就像做爱时装作很爽的人,她在装作自己很开心,然而内心已经溃烂。
4、争执女主和别人的争执都很没“意义”,我的意思也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想说,她的话语里面传达的信息很少,基本上只是去反驳,也并没有说到“自己”。
这还是她极其受伤的表现。
其中她和鲑鱼后来在墙边那一次冷静的对话让我心有戚戚。
已经和很多人做过爱的小蓝似乎可以和鲑鱼“平起平坐”,但鲑鱼说出的真相让她觉得自己更加“什么都不是”。
她对于传播她照片的人能够非常有力地反击回去,我很悲观地立马对应现实,估计现实里这么说就真的会被更多的人意淫。
小蓝的身体就是小蓝自己的,小蓝去约炮却越来越感觉自己的身体不是自己的了,因为他们都是掠夺者而已。
被小蓝睡过的男的会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再是自己的了吗?
完全不会。
不明白为什么该片才这个评分,7.3+应该是有的!
虽然有悖大多数青少年的经历,但是这种心理确实大多数青少年都想过但不敢尝试的!
乖孩子在没有父母正确引导的情况下,错把对痞痞的坏男生的感兴趣当成喜欢,这种危险的诱惑的确很致命,特别是对于小蓝这种家庭,缺乏父母正常的教育和关爱,很容易做出冲动的事。
电影将青春里的X诱惑表现了出来,父母在成长过程中正确教育的重要性也表现出来了,在经历“犯错”后的迷茫也表现出来了,内地就是缺少正确教育,才会有很多悲剧发生,而不是看见这种“不良行为”电影就打低分。
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度看不下去了,因为经历过,所以心痛。
从最开始五秒追小蓝的时候,我的第六感就告诉我五秒这男孩子不是一个靠得住的男人,但是小蓝又怎么会知道呢。
当小蓝妈妈第一个约的男生出现的时候,她的工作还是很出色的,因为这个时候她把性和爱分得很开。
但是遇到第二个男人的时候,事情就出现了变化。
她开始回忆和这个男的的点点滴滴,开始喜欢和这个男人在一起的时候。
我甚至有些时候感觉她是为了用身体多留住这个男的。
小蓝开始约,她的第一个人说她很美,很自然的抚摸上去。
其实这时候他们俩还是很单纯的性,但是当Tim给小蓝买了蛋糕的时候,小蓝被感动了,她可能以为这是爱。
在这次她一遍一遍地问你会一直一直赣我吗,你会永远永远赣我吗,说明她在性种寻求爱。
最后这个男人果真这次之后果断选择离开。
小蓝妈妈对第二个男人说想一起去海边,说明小蓝妈妈的性也开始不单纯,蔓延至爱和依赖。
最后想和他吃饭,屡屡意识到他的老婆其实更重要,也得到了他更多的偏爱和陪伴关心。
所以,小蓝和小蓝妈妈何尝不是一类人,都是在性中迷茫,在性中寻找爱的人。
女孩子不能成为小蓝,一定要把爱和性分开,不能在性中寻找爱,因为爱的人是不能在垃圾堆中寻找的。
电影本身只有4颗星,但电影的思考,发问,我愿意给她五星,给这个故事给我年少的经历,给也迷茫过的女孩们。
从女性性成熟的早期的经历,社会把女性当做性幻想对象,同时压抑忽视女性的性欲望施以荡妇羞辱,以及社会让女性拥有把爱情这一虚伪的想象这些现实,都是女性置于被评价被选择被蒙蔽的被动地位的证明,作为客体的时候,无论你的觉醒和挣扎多么鲜活,因为你是笼中鸟,总有人诟病,总有人指指点点。
尽管我现在已经长大,早起作为一个毫无经验的少女的时候,我也被爱情的概念忽悠过,也被男人的花言巧语迷惑过,也为自己的年少无知付出过代价。
我寻找过,拧巴过,受苦过,我反反复复的实验过:爱,性,爱情,打泡。
现在我还缺男人,但我不信男人。
少女的迷惑无知与变成受害者,除了侵害者本身,更是整个社会的推波助澜。
相比,男性单纯为了打泡,女性难以消除所有爱情幻想,即使把男性当性工具的女性在整个社会期待目光下也无法为自己正名。
剧中还暗示了怀孕的风险由女性单方面承担。
我比较喜欢兔子出现在酒店的那段:我不在乎你的过去,我只想和你在一起……这句话极具煽动性,这表面听起来是救赎是不计前嫌是包容是接纳,实际呢?
小蓝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需要被原谅需要被接受?
这个时候大家是不是已经把五秒忘了?
受害者没有犯错,为什么需要被原谅?
女性的主动地位,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不是一日就可以改变,但每个女性的觉醒,是为自己而觉醒,是为自己而探索而动作,就够了。
正如小蓝在影片的最后,解放自己的双手,获得自己的快乐。
1.台湾有些新词竟然跟大陆也是一样的:比如脑残。
台湾竟然把饺子叫水饺,我们山东是说水饺的,我听别的省一般都叫饺子,所以听到觉得亲切。
“口嫌体正直”。
这个句子第一次听,立刻就理解了:“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言简意赅。
2.早就听说台湾女性没那么物质、虚荣,就如这部电影里面,像小蓝妈妈这样有能力又有颜值的房产经纪,在大陆的话,无论如何都会弄部车开的,有钱没钱最起码弄个丐版奔驰开一开,不会去骑电单车,这样去见客户或者带客户看房,多没面子啊。
客户也会觉得你这个经纪人能力不行。
当然了,这也不是大陆女性的问题,是整个大陆相比台湾都有这种虚荣的社会风气。
3.小蓝跟她闺蜜桂瑜,从性格到做派,似乎一开始就不会是可以玩到一起的朋友。
更何况都是闺蜜了,人家鲑鱼高一就跟五秒做过了,你这个闺蜜也不知道。
4.台湾的高中也太轻松了,比大陆的大学还轻松的样子。
上课迟到、翘课,男女同学跑去外面喝奶茶,跑去海边看海聊天做爱,高二高三了,摄影课体育课都不缺,学生也不多,羡慕了。
男女同学直接体育课在更衣室做爱,美国学生都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大胆。
5.校园环境过于友好和理想化,没有与外面混混大哥勾结的校霸?
五秒这种高帅体育生,桂瑜这种花枝招展型交际花,要么是校霸重点打击目标,要么自身就是校霸,校园欺凌者。
这并非我心理阴暗,人性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都避免不了这些。
6.小蓝第一次去跟人约,钟点房付费主动掏钱,这个感动到我了,这种平等的感觉真好。
7.小蓝化了浓妆之后,虽然多了一份风尘气,但侧脸眉宇之间,有桂纶镁的感觉。
8.注意后半段小蓝抽烟鲑鱼过来要烟那段戏,鲑鱼虽然虚化在背景里,但是可以看到,烟抽一口,立刻吐出来,没真抽。
有两个可能,1.演员不会抽,做个样子;2.角色塑造,这个角色就是这么一个假装自己会抽烟,动不动来一根,觉得自己很酷的小太妹。
不得不说,如果角色塑造如此,还挺细节的,跟我见过的很多人很像。
小蓝是真的抽进去了,鼻孔里出的烟。
如果她本身不抽烟的话,精神可嘉。
9.感觉这部片子所有的打炮情节,都是没有安全套出现的,海边打炮,约炮,都是脱了就开干,中间还出现了小蓝看验孕棒的情节。
台湾青少年性教育不至于如此吧……
评分偏低,我觉得一个好的电影是看完电影之后会留给观影者一些思考或启发的,我觉得小蓝做到了。
看完以后我就在想这几个问题:小蓝喜欢五秒吗,她为什么这么轻易的就和五秒发生关系,我想应该是有好感,但是通过和五秒几次性爱后更加爱上了五秒,但是五秒不爱小蓝,偷拍性爱照片作为炫耀资本这是一件特别渣男的行为,但是影片中没有见到有人指责五秒,反而是女生承受更大压力,这说明了,女生会通过性爱一步一步沦陷爱上男生,但是男生却可以只性不爱,男女真是不一样啊,印证了张爱玲说的,阴道是通往女人心灵的通道,还有小蓝和不同男人性爱到底开心吗,她母亲一语道破,你一点都不开心,那为什么她不开心还要和不同男人约呢?
还有她性爱照片公开后为什么要和不同男人约呢?
仅仅是为了生理和身体需求?
那又为什么不开心呢?
而且还故意在社交软件上发布私密照片,这是为什么呢?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她和母亲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和自己的父母子女相处和沟通,
小蓝被坏同学上传不雅照到班群里以后,脑子里仿佛全年级都看过了这个照片,都知道她和五秒上床。
走过学校走廊,男生女生窃窃私语,导致她觉得全世界都在谈论她的事。
她以为的初恋,不过是随随便就能把私密照传给好兄弟当乐子的烂人。
这种压力与敏感,拍的真的很细腻,经历过初中高中女生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应该都能感同身受吧。
尤其小蓝以前是个按部就班的“老实”“好学生”,这突如其来的“扒皮式毁灭”,很容易摧毁她的意志力。
我看到这段的时候,真的很怕她想不开走上学校天台,尤其是她后来还向平时并不亲热的妈妈求助,如果这个时候没被拯救,很多脆弱的女生就走向自我灭亡。
所以,后来她开通IG开始约炮,也是释放她困惑和压力的一个途径。
在陌生人怀里索取温暖,哪怕是虚假的廉价的关心(芝士蛋糕那段),也好过她被压力压扁。
PS.不是说宣扬约炮是好的行为,如果做好防护措施,也不失为一种解决生理需求的途径。
渣男渣女经典语录“你要怎么想就怎么想,随便你”
2024.8.24-我大致猜到导演想要表达什么,可,我没太想到,她会这么表达,拍得挺淡的。
豆瓣的分数真是无语了!
2022还有这么青春疼痛的片?女性自我的成长一定要依附男性或性?
一般般。女主像王若琳。
对女儿的刻画缺乏心理支撑,女性的生理需求也呈现的单薄。母亲是为了“爽”,女儿没由来约,全篇围绕性,但性之外的女性心理、欲望、需求、青春期和中年期的不同视角,通通没有深挖出来。母亲的一句“我还没有在海边做过。”直接定性为原始生理需求,角色如若这样拍,不窥探人物行为的逻辑和心理,跟动物世界有什么区别?
老调重弹。
本片是作为台湾的一部青春片,描述的也是青春期的阵痛,只是本片既没有突出伤痛文学,也没有任何的说教,故事也并没有属于黑色绝望类型,而更像是青春期少女对情爱和性的迷茫,以及单亲家庭母女的相处!蓝玉妍作为一个少女也是渴望爱情,但遇上足球队的渣男五秒,导致私密视频被泄露,于是一瞬间产生了自暴自弃,并报复这个只有自己以为是男友的渣男,直到遇见了母亲。单亲母亲Vivi养育女儿小蓝,但某方面她也渴望男人和爱情,知道在陪客户看房的时候遇见了渣男蔡先生,尽管如此,Vivi也是知三当三了,直到一次在开房的走廊当中遇见了女儿。两代人都犯了类似同样的错误,这里既有家庭的缺失,也有着社会带来的遗憾,但影片并没有批评,而在结尾的彩蛋中,小蓝和母亲的和解,也给并不温暖的影片带来了几丝温馨😏
很深刻。他们的每一次性其实都不是愉悦。
适龄适时的性教育很有必要。P.S.女二比女主好看,女主母亲确实更有魅力。doi的时候讲什么人生哲学、谈什么永远都是下体作用的结果,不可信更不可当真!
床戏挺棒的,王瑜萱很不错,许乃涵撞脸蔡健雅,母女线没能很好的呼应。
既然选择做,那就要让自己爽到。自爱才能爱他。
《小蓝》比想象中好,人家青春片起码进步我们二十年。 首先,性与爱,男人跟女人是截然相反的,女人“这代表了你会好好爱我”,男人“为什么跟我做爱的女人,还要跟我恋爱,好烦(或脏话)”。其次,性经验,男人与女人也是截然相反的,男人的国度,以数量多为雄性魅力表现(也是莫名其妙),而女性,在这一块最好是,零。再次,性经验的相反标准,直接影响到社会对少女性经验的审视,也就是氛围。亲密照流出,女生明明是受害者,但又好像犯了错,面对一句“我不介意你过去怎么样”,这不是纯爱,而是判决。我们太缺这一类的片子了,起码人家拍出这一块来了。最后就是,那个炮友Tim,鸣不平两句,活儿好,嘴甜,服务意识强,还不要付钱的,还不好好享用,赶紧收藏。
在还不懂爱的年龄,却先接触了性,更遭遇了男性的背叛,所以她化上妆,开始和不认识的男生约,用一种自毁的方式来表达对世界的不理解。女性的身体是女性伤害身边人最锋利的武器,只是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而且这份伤害来得慢,又难以治愈。所以我们真的太需要关于爱和性的教育了。想起上野教授在《厌女》里的理论,真的说的非常对。
导演能力不够,故事本身也一般,尺度也很一般
2.5 转折关系很生硬,建议遵循“既要追求刺激,就贯彻到底了”那种剧情拍法~
从懵懂恋爱到经历第一次的心态转变阶段描写还是很细腻的。少女的心是敏感脆弱的,“受伤”以后彷徨困惑,走了和母亲一样的路 -- 弄不清真爱与情欲的区别。原生家庭的爱和社会的关怀引导还是很重要的。
这片子拍的,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房产经纪,60%的场景在酒店打泡。但是未成年探寻身体欲望裹挟着青春疼痛,参杂着闺蜜刺耳的荤段子,成年母亲偷情误把性伴侣当成家人了。
双线交织的其实不是太好,两条线互相拉扯,差点意思
可是你一点也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