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种蜜蜂
20.000 especies de abejas,花蜂二万种(港),20,000 Species of Bees
导演:埃斯蒂巴利斯·乌雷索拉·索拉格伦
主演:索菲娅·奥特罗,帕特里夏·洛佩斯·阿奈斯,安·加巴拉因,马特克瑟罗·卢比奥,伊兹亚尔·拉兹卡诺,萨拉·科萨尔,米格尔·加尔塞斯,尤纳克斯·海登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巴斯克语,法语年份:2023
简介:8岁露西亚生来就与众不同,她对自己要成为男孩还是女孩举棋不定。露西亚的母亲安妮正在经历自己的事业和感情危机,她带着孩子利用暑假回到与养蜂生产息息相关的母亲家中,并对小镇所有人隐瞒孩子的情况。然而露西亚认为这是她向所有人展示自己女孩形象的完美时机,哪怕人们一直以为她是男生。入围金熊奖的《两万种蜜蜂》以明亮的孩童视角..详细 >
看到38分钟才明白小女孩为什么格外敏感,原来“她”是男儿身。家人的相处,他者的眼光,小小跨性别者的身份认知和改变:我的名字是露西亚,不是艾多。
儿童视角非常独特,小演员演技不俗。
讨厌看男同、女童、中性人的题材,儿童也不可以。另外摄影师有帕金森吗?镜头比玩游戏还晃。
索菲娅的面孔造就了露西亚的灵魂,也就是本片孩童演绎上的成功,它无关所有身份政治的构成,只剩下解放自我的奇迹本能,庆幸视点始终站在她的一边。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成人角色背后过度延展而出的巨大脆弱与空洞,尽管主题上串联起了三代人之间的觉醒与羁绊,通过母女的相互认知重新定义了“女性”的意义,也有着非常强烈的世代共鸣和性别力量,但我并不希望它变成纯粹的议题创作。如德霍特同样通过自我经验创作出的作品亲密中对自然的刻意侵蚀,主题化戏剧的发生必然会摧毁无法抑制(不可知)的原始情感。很多时候,在描绘绝对纯粹的情感(孩童视角)时,冲突的对比并没有现身的必要,我们已经找寻到了最纯真的事物,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提示我们需要反抗的动作,而非是我们拥有的渴望。人并不需要提示才能知晓现实,只因了解了真实的感觉,便已走进现实。
拍长了,挺无聊的
4.5
喜欢❤️
开始还以为TA是个双性人,原来只是心里想成为女孩啊
“你怎麼可能沒有名字呢?世間存在的人都有名字。”如此竟然沒有陷入存在主義危機也是值得慶幸的……無論如何,在最後緩緩升起的卡司表裡,你是如願以償的Lucía。#HKIFF47 @PE7
原来又涉及到了拳,诶。。。
我叫lucia…
(3.5/10)#柏林73rd主竞赛(4/18)柏林今年品控不太行啊。前两幕特别差,空有政治正确的壳子,却对处于叙事中心的小孩毫不关心,用手持来简省构图和摄影。结尾更是到了石破天惊的逆天程度,可以提前锁定年度难绷场面,给我看笑了。
7#电影前2/3里无关的戏份都太多,后1/3倒是很动人,人物状态和神态都非常到位。摄影和选角觉得有点维克托艾里斯化:大眼睛的小姑娘,昏暗柔弱的打光,黄绿色系,蜜蜂和丰巢...
学习对我的伤害:看电影的时候总想着倒带找导演埋在前面遗漏的“知识点”,看完又想着从头到尾梳理一遍……
从性别认同问题切入,讲了一个儿童自己的声音如何被听见的故事。小演员表演封神,眼睛里全是故事。
一星给小女孩演技👍🏻👍🏻👍🏻
拔出尾刺的蜜蜂尋找自洽的蜂蜜 童年是流轉的嗡嗡
#HKIFF47 表演確實很動人,視聽語言也不錯,但是整體節奏太奇怪了,而且很不乾脆俐落,有些內容設計相當拖泥帶水。劇本有些套路話,結局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不得不說小演員的表現是非常亮眼的,但是給leading actor獎項是不是有些…🤔️
#2023 EFM# 主竞赛入围。片子可能还是去Generation K更合适一点,若不是今年搞“Coming of age”主题,这片搁在主竞赛还是有点弱(何况还有同样是小女孩和大家族的《图腾》)。当然议题特别正确(儿童性别认知问题),加上剧作实在是有点套路了(转折和桥段都在意料之中,比如“命名权”问题),视觉上的画外空间信息比较不错。
妈妈的雕塑有千百种姿态能不能再雕一种,外婆的蜂箱有两万种花蜂能不能再多一只。我为何要蹲着尿尿,为何想穿美人鱼尾巴,为何你们那么幸运知道自己是谁,我却不知道。敲击蜂箱告诉蜜蜂我叫露西亚,不叫艾多。我能不能去死,然后重生为女孩?如果大人们不改口叫我,那只蜜蜂就无法重生,而我只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