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者,被害人
Victim(s),Jia Hai Zhe, Bei Hai Ren
导演:季竹青
主演:黄璐,韩家濠,林健文,陈浩严,林奕廷,傅显濬,许安植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吉隆坡的德诚华人高中附近发生了一起连环杀人事件,单身母亲刘梅(36岁)的高中生儿子辰辰(17岁)被列为杀害同班同学刚子(17岁)的头号嫌疑犯,下落不明。被害人刚子的母亲顾毓芬(40余岁)面对儿子的突然死亡精神恍惚,生活陷入僵局。作为被害人的母亲,顾毓芬成了所有人同情的对象,而作为凶手的母亲,刘梅却成了众矢之的。 ..详细 >
想知道给这个电影打差评的人是不是也同样给少年的你打了呢,pinky真是双标
温柔的导演,虽然是新闻常说的校园霸凌事件,但以两个母亲角度开始故事,双线叙事,最后对应的男主自杀和女主重新跳舞。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有点尴尬
相当不错
路过人间 人心险恶
有的人走出来了,有的人没有。演员演技稍显稚嫩
errr,题材加🌟,但剧本和导演叙事着看的好累啊…
-媒体是可耻的,大众是愚蠢和善于遗忘的。-作恶的源头一启动,系统就开始运转,人们只能互相倾轧。-制度属于强者,弱者的武器只有暴力。
3.5 配乐我i了,后半段加分
眼睛看到的是“实事”,但未必是“真实”。现实题材的电影,眼前一亮,最近看FIRST的第三部电影,也是最赞的一部!
这个故事的视角和切入点 从两个母亲 从三个受害者与加害人 故事很紧密 整个结构好 影片先给你表象与结果 再给你叙述真相 就像故事本身中所遮掩的一切 因为电影首先是美的 所以才是恶的
悲伤逆流成河
关于校园暴力的电影,看完一部都庆幸自己安然无恙的度过了青春的校园时光,虽然多多少少会接触到一点相关的事。一个孩子变成杀人凶手,究竟要经历多少痛苦,家庭、学校、社会,家长、同学老师、究竟能负担起多大的责任,这部剧传达的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不等于受害者有罪论)在我们了解事情的过程中,不可能全面详实的认识到所有真相,不要盲目跟风,这部剧很令人讨厌的一点就是媒体的态度,不良媒体就像嗜血的恶魔,闻到一点血腥就恨不得榨干他,事实的真相也不顾了。女孩在过程中学会反击,学会解脱,两位母亲也尽可能为维护了女孩的尊严,那种情况在媒体面前她们只能这么说,女孩如果要追究也还是留有余地的。辰辰在狱中自杀前的挣扎,从光影到伤痕浮现的画面很精彩,还有最后许阡陌的舞蹈宛如新生,真的希望她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这部我一点也不懂。人物的塑造在剧本环节就已经失败了,心理状态完全不对,缺乏真实感,没有人会在那样的状况下呈现那种状态的。导演(也就是编剧)对校园霸凌的想当然式单一认知也很值得吐槽,工读学校可能也不至于全体除了暴力霸凌不干别的。基本上是导演用来模仿各种表达手法的(失败的)练手之作,对人物全无怜悯,对社会问题也毫无真正的思考和反思,只剩自我陶醉。看到一半的时候在评分纸上撕了2分,忍到结束不得不重新撕了个更深的1分。
片中的几个人既是被害人又是加害者,两位母亲都很善良,成为被害人的同时保护了女生让自己没有成为加害者。可见片中的网络舆论和记者对于当事人生活的影响和伤害有多大。
太可怕了
80去死。。。。
很冷漠地揭开校园暴力现象和背后的原因。
虽然综合演技、明星效应、人物设计、拍摄技法等等方面的相对不足都会限制前路,但也许得益于不同的创作环境,这电影展现的本体,可以比《少年的你》凶狠残暴得多。战栗被接二连三勾起,上学经历融合骇人新闻,很能感知暴力失控的可怕。刨除青春文学的元素,这故事至少有许多探讨校园暴力、少年犯罪、同侪压力、异己恐惧、荡妇羞辱、传媒偏颇、网民盲从等重大问题的努力。加害者与被害人两重身份叠加,使得刚子们格外可憎与可悲,而两位母亲的抉择又把悲哀多剪一个口子。看的时候挺恼怒的,还是支持下这类题材吧。#FIRST#
题材其实是个好题材,并且有一个反转。从加害者,到被害人,由之讲述校园暴力。但是,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部分,其实都有很多遗憾,和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挺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