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忽至
...Y de Pronto el Amanecer,And suddenly the dawn
导演:西尔维奥·盖约齐
主演:胡利奥·晶,塞尔吉奥·埃尔南德斯,马格达莱娜·穆勒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7
简介:年迈的作家潘乔·维罗索回到家乡追忆往昔、寻找写作灵感,在儿时好友重聚和回忆的双线叙事中,一群人的命运、一个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影片采用第一人称,过去和现在双线交织的叙事手法,用如诗如画的影像和语言展现了智利的乡村,以及一代人是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的冲击中成长的。详细 >
漫长的电影,糖果色调,睡着又睡醒。世界上最美好的诗歌也许都写在墓志铭上,无论富贵贫贱。
体裁上的差异不能代表鸿沟难以逾越,诗歌与叙事之间从来也都不存在矛盾,但在此二者被强行拉扯区分对待,原文学上的自传式美好理想恍然间成为不正常的自我偷窥行为,因此不管在哪个方面都不及同类者;唯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对共同创作的揭露:一方对抗记忆的虚伪妄为,一方则耐心地与未来对话。
生活对你苛刻,你不必一直当英雄,也可以像其他普通人一样,在普通的地方,过平淡普通的生活
前半段好些。拉丁民族拍出的情怀和朴素。
充满诗意,多次落泪,太美。
智利版天堂电影院…
影20139:188min版本,其实也没那么感人。丛林精灵和父亲捕捉光那段还蛮有诗意。
太难带入了,就这样吧
本质上所有的自传都是自恋的衍生品,可这样的衍生品是有其意义的,不然活着也没有意义。
这年头还有人这么拍电影,很老派的气质,像是1970年代的老片。这样的电影其实很不讨巧,一方面有着鲜明的作者色彩,一方面故事情节又有着很强的类型片技巧,讲一个老头终于有勇气回到故乡,直面内心的恐惧和遗憾,故事从头到尾使用插叙的方式,对白诗意,细节处理耐人回味,是一次很享受的观影体验。
长大后回老家收集故事,说实话没看懂
听娃娃脸老爷爷讲一只名叫潘秋的企鹅的故事:若要自由歌唱,需得学会原谅。
算是半部好电影,前半部很是吸引人,导演的分寸与节奏掌握得都很精确。镜头尤其美,非常出色地表现了巴塔哥尼亚的美景。后半部很啰嗦,有些自恋,显得很无聊。智利的文人,似乎永远都走不出那个时代,皮诺切特成为他们心中永久的痛。剧中的主角太过自我,自己惹的祸,却一走了之,连累了朋友,又觉得他们均有歉于己。
自身的内疚也可能远大于对别人的伤害。
why?一部这么old fashion的电影要拍195min?而且还是西方的old fashion?(刻薄了我
好像在梦里看过这场电影,悠长细腻,如诗如歌。《善意的背叛》《野梨树》带给我同样的感受(同样长到坐的我屁股疼)
非常好看!色彩,构图,还有美丽的智利乡村!别那么老了再开始寻觅吧,记忆里的遗憾就当做某种恩赐好了,就像《路边野餐》,原来的归原来,往后的归往后。
太长了太长了 画面是很美 但故事不怎么吸引人 无法静心看完.....
看不下去
这类艺术片都是蓄力憋大招型,也像后爆发式的后摇作品——漫长的器乐铺垫,美则美矣不知所谓,但把情绪渲染到位层层深入,最后高潮炸个淋漓尽致稀里哗啦图穷匕见。是和【起承转合】迥异的叙事思路。实在坐得腰疼,没听映后谈直接撤了,小西天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