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像式电影,意在以断臂男孩的救治过程展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平凡伟大。
主要说说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 首先,少数民族面孔的主人公讲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实在有点令人难以入戏,至今怀疑是不是配音。
其次是人物塑造。
人物多、篇幅短,留给每个角色的刻画空间有限,导致一些角色扁平化现象比较严重,比如母亲、原医院乃至乌鲁木齐医院的大夫等。
仅有的在主线中贯穿全篇的兄弟俩也具有扁平化的问题。
感觉导演在竭力塑造哥哥爱弟弟、弟弟生命力顽强的形象,但并没有打动我。
可能跟演技也有关系。
不知在前期准备时对原型主人公的采访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有?
)。
希望找一部结构相似的片子来看看这个问题可以如何解决。
还有好几个知名演员,感觉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最喜欢的角色,是张一山演的刘锐,纠结的那一下击中我了。
(可能是深有同感吧hhhh)
不太能够理解评分那么低。
难得一部那么多大牌演员汇集的正能量电影。
而且几乎从头到尾就没怎么煽情的剧情,除了飞机上那个合唱团一起唱歌那里应该是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了。
也很点题,一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其所能帮助这个小男孩。
哦对了,这个小演员演技在线啊。
手术醒了第一反应是摸摸自己手还在不在,全程那个喊疼,真就是小孩子那种感觉。
古力娜扎妆化得浓了,骑警浓妆有点不太恰当。
黄教主又当机长了,这次难得没有油腻,都有点不习惯了。
张一山那个听到李冰冰乘务长摇人叫有没有医生,抓紧自己安全带在跟自己内心做抗争也很真实。
李冰冰戴着口罩都能感觉出演技在线,很有代入感,很好的演绎了角色,手下有个小空姐,在听到那玩意儿是断肢需要不停加冰块,那一瞬间的表现很真实。
最后不得不说,医生是真的冷静,在家属崩溃的前提下还能有如此清晰头脑。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个人错觉,冯绍峰饰演的林医生似乎并没有出彩之处。
不过导演应该是观察过急诊室医生的。
那种争分夺秒能睡一会就睡一会的状态,的的确确就是这样。
影片的最后应该是放了真实的故事原型情况。
小孩子恢复的不错,这一路上大家都没白费工夫。
平凡英雄 (2022)6.32022 / 中国大陆 / 剧情 / 陈国辉 / 李冰冰 冯绍峰
因为这个事件是真实发生的,所以我感觉真的是很震惊,而且感觉背后的资源力量真的是团结又迅速,这个小男孩从他断臂到最后成功接回手臂,时间花了可能不到五个小时就完成了,真的是很伟大,确实,人命关天,什么都不重要的,生命高于一切,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意义之一,希望平凡的人也可以做一个好的小英雄。
《平凡英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整体看下来还真的有感动到我了!
真的…我们每个平凡的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真的也可以成为英雄!
生命至上…真的是这样!
小孩受了那么严重的伤,真的很可怜,但一路有那么多平凡的英雄相助…最后孩子转危为安…真的又温暖了所有的人!
大家都是好样的!
李冰冰的表演让我印象深刻!
虽然此片还是有一些小瑕疵,比如有些剧情略显拖沓,有些对白也过于说教和…但…总体来说,毕竟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平凡英雄吧!
片尾曲很好听哦!
个人评分7分(主观影评、不喜勿喷)
前天刚刚参加了两年一度的空中应急训练,机组好乘务组联合演练+空中急救医疗知识的学习,然后今天就看了这部电影,一开始我还是带着挑刺的眼光去观看这部电影,到最后不得不被这部电影的专业性和严谨折服;先抛开剧情不谈,毕竟这是一件真实故事,剧组适当的艺术化是可以理解的,首先从飞行机组的角度来看,很肯定的是肯定有南航的大佬参与审片环节,飞行机组的喊话和程序都是很标准的,举个例子:南航执行疆内机场一般都用737-800型飞机,在片段“直飞乌鲁木齐上空的时候”,机长黄晓明先接通了“航向选择”模式然后再接通的“水平导航”模式,这样做的原因有二:1:大角度转弯的时候水平导航坡度限制30度,航向选择是25度,我们真实飞行的时候也喜欢先接通航向选择来防止坡度过大可能会导致“bank angle”警告出现,坡度稳定后再接通“水平导航”非常符合现实机组运行习惯;2:先接通航向选择飞过去可以节省通过修改机载电脑CDU执行的时间,至少省去了十秒的步骤;可以说是非常严谨的飞行机组的喊话、高度变化改变,频率调制都没什么很大的问题,基本符合手册要求,这个必须给个很大的赞👍🏽客舱方面,有些人可能会说为什么有医生还要坚持去检查他的证件,人命关天啊,这个就不得不说到机上紧急医疗包的使用了,片子里面可以看到乘务长从行李架上拿下来的黑色小包包就是紧急医疗包,这个包分为内外层,外层的设备是允许机组使用的,但是内层的设备(如硝酸甘油、肾上腺素、四个注射器、生理盐水等专业设备)是必须要专业医生才能使用的,这就是为什么要一直检查张一山的执照; 并且还有一个细节,一开始乘务长没有寻找到医生的时候,就只用了绷带进行包轧止血,这也就是机组可以使用的权限了,机组只能做“必须的、基本的”医疗看护,在这方面片子的严谨性又加了一分;抛开片子艺术化的情节不谈,这部片子还是很令人感动的,不管是医生的值守和乌鲁木齐机场的深夜加班,不管是乘务长的悉心照料还是空军协调空域的效率和直爽,都不禁让人热泪盈眶,有人说在这个时代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主旋律感人的电影,那么我想说的是正是我们应该去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美好,人与人之间存在善良、互助,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好,我们正是因为得相信这个世界有一个完美的圆,才会让世界更善良。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自始至终都带给观众一种紧张急促的气氛。
从小男孩手臂被锯断的那一刻起,一直到最终手术成功,男孩手臂被接上,这短暂而仓促的几个小时当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们,他们都是最平凡的人,却做着相当不平凡的事。
无论是哪一个小角色,在这场生死搏斗的较量中都是伟大的,都是值得称赞,值得敬仰的。
虽然很容易就能猜到影片的结局,但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深度还原真实情况。
每一个小角色的戏份都不多,但几乎都刻画得相当深入和生动。
饰演小男孩的演员也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演技,跟一众明星演员们对戏丝毫不胆怯,真的演得非常真实!
都说剧情老套,老套磨灭不了真实事件的意义。
平凡的英雄铸就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
这样的平凡需要弘扬,这样的平凡需要去感动每个人,去唤醒每个人心里的善良与责任,哪怕我们能起的作用就是唱一句“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感谢李冰冰、黄晓明、林永健等实力演员的倾力演绎,他们的努力付出与真挚高超地演技,帮我们点醒那个真实事件的意义!
更要感谢那些非著名演员,他们几乎各个都入戏了,表演地真实、自然!
能够感动演员的剧本,也能感动观众。
好剧本必备的条件之一!
🎬《平凡英雄》一场爱的接力赛,为了素昧平生的断臂小男孩,一群平凡的人们,互相接力,尽自己的最大力量无私奉献,完成了一次生命至上的速递。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接力中,从亲人、集会商贩、交警、医生、空姐、地勤、机长、军人、塔台指挥员,到急救中心、交警部门和航班指挥调度人员,最后到每一位普通的乘客身上。
每一个身处平凡位置的平凡人,都生动地诠释了在暂时的不便、利益的损失、森严的规矩面前,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宝贵,一切都要为生命让路。
一个个平凡人的善举,最终凝聚成托举生命的伟大力量。
没有千军万马,也没有刀光剑影,却把一个真实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
一路绿灯的保障,是这个社会的温度和热情,彰显了生命无价、大爱无疆的情怀。
创造生命奇迹的并非是幸运女神,而是一个又一个接力传递的平凡英雄。
每一位平凡人物的小善举,就能托举起一个生命。
所以,英雄在民间。
大美新疆,天美地美人更美!
致敬每一位在自己的普通岗位上,默默为我们奉献的“平凡英雄”们!
平凡英雄 (2022)6.32022 / 中国大陆 / 剧情 / 陈国辉 / 李冰冰 冯绍峰
用一句话概括我对《平凡英雄》的理解: 统一了人的内外美并将普通人的人性理想化、机构应急机制(几近完美地)人性化。
如果一定要给电影贴个标签,我会贴:社会德育片。
完美的故事都挺感人。
但是,将人性和机构机制完美(理想)化然后教育青少年儿童,如果这代人成年后发现整个社会的人性丑陋、机构机制僵化,那么现实的人性丑陋和僵化机制给被理想化德育的年轻人带来的现实体验很可能是信念崩塌式的绝望。
[旺柴] 现实社会: 领导至上,规则其次,生命和时间第三(事实: 上海2022年春夏封锁防控疫情期间多人死于急诊前的核酸排队;2022年秋天被赋予红码而困在新疆摘棉花的游客,我也希望这是个谣言……);《平凡英雄》里的社会: 生命(&时间)至上, 规则让道, 领导通情达理没有废话。
有点不愿意撮自己的痛: 2022年9月某天需要急诊时被僵尸化的预约制就诊规则和封闭式管理模式挡在闸机门外,哭,在门卫面前成了闹事或找他们麻烦的行为。
本来挺感人的故事,结果拍得不尽人意。
对于那对兄弟着墨不多,像是在记流水账一样。
其实很多点可以多些表现的,比如那个叛逆的孩子,对父母不假辞色,可他确实最善良的那个人,最后主动下飞机那很突兀,甚至有点莫名其妙。
乘客候机那段也是,很杂很混乱。
博纳总有本事把好好的故事拍的奇奇怪怪的。
看到最后,就觉得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故事,没看到重点,不知道最后要表达的是什么。
又尬又烂!
真实事件,看的热泪盈眶。部分演员的表演,看的内牛满面。
演员演的都很好 长得也好看 就是娃哈哈不行
好好的一个原型,改成生硬煽情,尴尬的台词,只有李冰冰的角色是台词和表演都自然的
导演是拍mv出身的吧,就这混乱的叙事,强行的煽情,简直浪费了李冰冰的演技
氧气面罩带反了……….
一般,很红很主旋律。
小男孩演挺好,他哥不行,跳戏。剧情一般吧。
蛮套路的类型电影。孩子演技棒。中规中矩吧
普普通通吧,单位组织看的,就真的很普通
确实很感人啊,空姐成了最近几年最感人的人
好看,泪崩
开头这段其实用当地方言会不会更有情感冲击力呢?就让我感觉差点味道。断手做的有点假,一眼看就是个道具。小朋友的表现也不够有冲击力,开头嚎了几声,后面又叫了几下就没有连续性。哥哥在承担起决定弟弟保命和保手的决定时候的演技尬到我了。飞机这段其实还挺有感染力的,靠莲花把整个情绪给拉住了。在这场抢救里,各行各业的普通老百姓都出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才是这部片子最感动人的地方。当然了,因为要牵扯到太多人,导演要去驾驭各条线的联系就非常考验功力,只能说勉强及格。关于主旋律的争议,用票房说话就好了。如今宣传任务的核心就是把普通中国老百姓和中国故事告诉给更多人听,不然它可能就只是一个停留一周不到的新闻。我是支持拍出更多普通中国人的故事,而非放大的苦难和情绪。电影的好坏应该从本身去讨论,而不是套个主旋律就打死。
又是彩蛋比正片精彩系列,满分的原型,愣是给拍成不及格,以及敢不敢把手术室某句背景音里的台词写到字幕上,当然最可笑的还是唤醒小孩不需要医生而是需要大合唱。
太过套路化!
还挺感人的
叙事也挺平凡的,每个岗位做的就是提出建议、向上级申请、领导同意,然后执行,用一些特写摇晃和主观镜头制造情绪。反而是张一山那条线更有意思,成为一个正经医生至少要七八年,要是工资看的过去还要慢慢熬,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要是手术失败更是打击,选择去留正式矛盾所在。可惜为了大而全的主题,展现了不同职业在特殊情况下的表现,然而表现也是平凡,更多的是和各单位各部门协调,以及机舱里大家喊加油一样的鸡血口号。
大体马马虎虎,个别地方煽情太刻意了反而别扭
太理想化了 真实事件应该挺让人感动的 但是拍出来我只觉得好笑 太尬了
拯救一个生命,是在无数平凡英雄的帮助下才得以实现。因为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真的由衷佩服所有伟大的人民们。但是剧情为了戏剧化,让全机组齐唱《哇哈哈》真给我无语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