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巧了,这次魔都的日本电影周,看了两部熊泽尚人导演的作品第一部是《心灵无法大声呐喊》,老实说看了剧情简介立马觉得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当时对这个导演也没什么印象,几乎没有抱任何的期待值,就想着为了主演随便看看来着,但是看到一半觉得拍的还不错,可能这两年看了太多让人忍无可忍的流水线日式校园片了,居然觉得这部有点打动自己,音乐剧的部分拍的也很有感染力,买的这场有见面会,当时并没有什么问题想问导演,毕竟片子里该表现的都表现的比较清楚了,作为一部青春片也没什么难懂的地方,所以就听了听其他迷妹们问的问题,老实说问题也都挺没营养的,听过就忘了的问答环节但是周日晚上看了《摇摆的心》之后,却开始后悔这个没有买见面会场次了,这个电影倒是有一些想从导演口中得知的细节部分的东西,翻看这个导演的履历,以前的《近距离恋爱》啊《好想告诉你》啊都是看完连一点印象都没有的流水线作业,感觉不到任何导演的存在感,但是这次影展看的两部熊泽的片子,也不知道是因为他现在话语权比以前大点了还是怎么的,看完终于记住了这个导演,觉得他讲故事还是有点小能耐的,不知道以后拍片会是什么样子的,下次他有新作会想要围观一下说回《摇摆的心》,我觉得这部电影最灵的地方就是在选了吉高和松ken这两个演员上,他们两个太适合彼此角色的人设,吉高前些年连晨间剧都演了,可以说一直在主流的路线上打拼吧,但是对我而言总觉得那样的她看着总是不太对味,终于到了这部《摇摆的心》,在大银幕上看过之后,果然还是想感慨,她的气质从来就不主流,还是演这些边缘角色最适合她了,往那一站女主的形象就立住了,太有说服力了,我在看很多日系悬疑推理小说的时候,对于里面气质独特且有些怪异的年轻女孩子,都会自己代入吉高的脸阅读下去,终于看到她演了一个自己理想中的角色,那种满足感真是难以言喻前半段一直在感慨吉高和女主角色的相性太好,而当松ken与她在桥上相遇那幕出现后,对我自己而言简直有点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了,超出自己预料之外的相性好到了极致,就是有这样的演员,只要他们演这样的角色,你就会去相信原本根本没有任何代入感的剧情,其实是很想吐槽故事设置的也太巧了点,但是嘛无巧不成书,何况就是这种凑出来的巧合才给了吉高和松ken极大的发挥空间,虽说很想再看到他俩继续合作,又觉得这部电影里已经做到了极致,自己已经心满意足了,以后的事就交给以后再说吧总之谢谢这部电影,谢谢如此的神选角,自己作为观众,已经很满足了最后吐槽一下日本的番位问题,找了木村多江,导致一看到她就知道故事走向了,实在是有点郁闷,以及割腕那段,在大屏幕上看现场的反应很微妙,甚至还有在那笑的,一直搞不懂魔都电影周的观众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个的笑点就那么低么,一点对电影的尊重都没有。
第一次看新片展,还看到了导演,不过现场采访环节有一半问题问的还真是……导演原来拍过近距离恋爱啊,那是要支持一下了!
毕竟有nana~作为艺术,黑与白平等,为什么就不能歌颂那部分黑呢?
况且日本电影的调性惯于塑造阴暗美。
电影中又造了一个新杀人狂魔女-吉高饰演的美津子。
虽然最后一个中年妇女如何杀了黑帮几人的杀人手法可能性有待考量,但是也可以看出美津子的转变,杀人对她之前是麻木不仁的,最后为了她的儿子也可以理解为为了爱吧,只能再次坠入魔女。
(阳光版本式理解)美津子因为童年阴影而人格扭曲,已成为一具空壳,她认为自己有罪,她杀人会加重她的罪恶,但她就是上瘾于此。
她的割腕朋友也是另一个变态,越是痛越是沉迷。
支离破碎的两人只拥有了短暂相互依靠的时光。
巧合出现了,美津子遇到了因为她而心灵破碎的松山。
片中美津子的自白那一句比较令人难忘,为了遇见你,我把你也拖入了地狱,这也是种幸福吗?
虽然并不觉得他们两人爱情有多么深切,美津子真的因为和松山的爱情而改过了吗?
还是说她作为一个自始自终冷血的杀人魔女会塑造得更成功呢?
吉高的演技是不错,但是感觉颜实在会让人在魔女的印象中出戏…再说电影中类似“不要紧,我体内有杀人狂的血!
”之类台词还是蛮有槽点的…
本文首发“巴塞电影”有个法文成语Le coeur d′artichaut,指“人心就像一颗百合,层层剥落之后成为虚无。
”2017年9月上映的日本电影《摇曳的心》,讲述的就是女主“剥离一层层花瓣,最终呈现自我”的故事。
电影用“未婚妻突然失踪、父亲被确诊癌症晚期”的连串噩耗作为开场,却又用极其清新的色调作衬托,木楼翠树、细雨长落。
然后,从松坂桃李扮演的柳原亮介在父亲房中发现那本日记开始,影片温婉、清新的风格开始转变,开始双线推进,一主一副,一“虚”一真,以“为快感杀人”和“为爱杀人”把两代人的人生展示并交汇在一起。
主线属于过往的曾经,记载于一本名为《百合心》的日记中。
一个叫作美纱子的女孩儿,因为没有“百合心”,对周遭的一切充满了恐惧,直到她看到那个玻璃箱中的“喂奶娃娃”。
充满了“性暗示”的“喂奶”开启了美纱子心中的“黑洞”。
之后,美纱子迷恋上了向“黑洞”投祭生命。
她手下的第一个牺牲者是同学。
那一段情节,有着最清新艳丽的色彩和最残酷冷血的旁观,两相对映,成为让人毛骨悚然的诡异。
随后,是一个180度的旋转镜头,象征着美纱子的人生从此“善恶颠倒”。
这样的美纱子,注定远离人群。
她自认是“人类的半成品”,孤独与她形影不离,直到她遇到美津子。
电影中从侧面透露美纱子应该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她童年的戏份至始至终没有出现父亲。
而这个没有现身的父亲,可能给她留下了很负面的心理影响。
电影也没有详细呈述美津子遭受过男人怎样的伤害,只用她一次又一次的自残和浓妆艳抹,来表达她不愿面对自我及对自我的厌弃。
美纱子从凌虐那个“就是我”的玩偶开始,永远将自己封绝于人群之外自我遗弃。
美津子一刀刀划在自己手臂上,自残的是身体;美纱子的刀,却是划在自己的灵魂中。
所以,她们懂得彼此、珍惜彼此,于人生的寒冷中抱团取暖,向往着明天。
但伤害太深,温暖太浅,她们寄望的平淡幸福,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彼岸。
无法拯救好友的美纱子,选择了结束好友的痛苦,让对方在“流血的快感”中获得永恒的“舒服”与平静。
一直认为自己的“百合心”是“杀人”的美纱子,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她杀死那个纠缠美津子的拉面店店员和美津子,初衷都是爱,前者是对美津子的守护,后者充满了绝望。
相偎取暖的人不见了,生命坠入严冬,美纱子在对美津子的怀念追思中向她靠近,以美津子的内心角度,杀死了自己曾经的上司,也将自己的心沉入到更黑更深更冷的地方。
最绝望的时候,她遇到了那个蹲坐在桥边的年轻男子,人生开始出现不同……
副线则是曾经的延伸与透视,属于“真相与接受”,引导者是看日记的“儿子”柳原亮介。
他被日记中记载的“杀人魔”吸引,又因为感觉到记录的真实而慌乱、恐惧,却又吸毒一般欲罢不能。
有一天,一个中年女子出现,陆续为他带来失踪未婚妻的消息。
曾经温润的柳原亮介在一连串的打击中,变得焦躁甚至疯狂,而命运又将更加残酷的真相,摊呈在他的面前……
《摇曳的心》中充满了性暗示、谋杀、血腥、自残等重口味元素,但在它仿佛偏离常规人生的外色下,却是对备受伤害的女性的深刻讨论。
片中的“百合心”,其实就是人最本真的自我。
导演用满身尖刺的“苍耳”来代表美纱子的曾经,而苍耳的“花语”,却是“怀着绝望而戒备的心”,期待着命运注定的那个人将自己带走。
她一直追求的“百合心”,不仅仅是她自我人生的定位和归属,也象征着女性的独立和自强,还代表着“沉默的守望”。
“苍耳”与“百合”,都是美纱子。
她并不是什么“杀人魔”,只是在发现真我之前,先遇到了那个属于夜晚的自己。
美纱子心中的爱,远比片中其他人都更加浓烈炽热。
面对“爱”,她清新、柔婉如同百合;守护“爱”,她不惜双手染血。
当她遇到命运的救赎,便剥去利刺与伪装,最终呈现出真实的模样。
这部电影改编自日本女作家沼田真帆香留的同名小说,曾译作《百合心》,是作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连续数年名列各种推理小说十强榜单。
做过家庭主妇,也曾出家修行,还与友人一起创业,年过半百后才开始创作小说的沼田真帆香留,很擅长描写女性心理的阴暗面,她对这方面的刻画不止是细腻,而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逼真,以至于有人在看她的小说时,产生过她在记录真实自我的感觉。
“杀人是我获得你的唯一方法,也是守护你的最后手段……”电影版《摇曳的心》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心理以及氛围,对原著都有较高的还原度,既有爱情的清新温暖,又有人生暗黑的忧伤与绝望。
电影全程都在展现这种“反差”,用清新与暗黑、华美与杀戮、鲜血与温柔的对比来告诉我们,有一种幸福来得如此艰难,如此悲凉。
我从小就没有“百合心”,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极度缺乏安全感。
我害怕匆匆忙忙的人群,也害怕路边草丛的苍耳。
身体的痛苦是可以忍受的,可精神上的痛苦是扭曲的,它会让你变得分不清现实与自我。
一开始,我的“百合心”是商场那个漂亮的洋娃娃,我喜欢从她身体下面灌奶进去,然后看着奶从上面慢慢流出(“百合心—虐待”)。
直到一个下雨天,我在朋友家看见了一个类似树洞的小洞口,我尝试将小动物丢入其中,没想到,这使我获得了快乐。
当我的朋友,那个撑着伞的小女孩,因为我的恶作剧不幸滑入水池中被水活生生淹死时,我体会到了“快乐”之上的快乐。
当时,我就站在岸边静静地看着,我面无表情,没有其他的感受、也没有人们所说的对死亡的恐惧。
这时候,我的“百合心”变成了”死亡”。
等过了些日子,我长大一些,我发现我和同龄人不一样,他们在忙着与异性谈情说爱,我却在寻找自我,寻找我的“百合心”。
像我这样的人,为什么能存在于这令人绝望的世间,我属于社会的那黑暗一角,我是社会的残缺,可有也可无。
偶然的一天,我故意失手杀了一对兄妹其中的哥哥,我为什么这么做?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内心想这么做、渴望这么做,这样我才能感受到我的“百合心”—“死亡”。
毕业后,我顺理成章地去学了厨,这时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个朋友,她和我一样,绝望地渴求着救赎。
她告诉我说她曾有过一段不幸的经历,这一直让她十分恐惧、痛苦。
她消除痛苦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刀割自己的手腕。
”当我用刀割自己手腕时,我才能忘却痛苦”。
我也想尝试这么做,以此来救赎我自己,但我知道自残是不对的,所以,我俩开始互相割对方手腕,就这样,我俩成了朋友,这时候,我的“百合心”变了,不再是”死亡”,而成了“友情—守护”,我们都是社会的阴影,只有阴影能守护阴影。
所以,当我一个人遇见那个男人时,我杀了他—那个一直骚扰她的男人。
很可惜,最终我俩的约定不能被实现,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无法摆脱割腕的瘾。
我不忍心看见她这样痛苦的活着,无奈,我只好帮助她,希望她不再忍受这般的痛苦。
朋友走之后,我也辞去了厨房的工作,转而去做了妓女。
我的“百合心”丢了,我一下成了行尸走肉样的人。
在遇见你之前,其实我还杀了一个人,那个人是之前曾和我共事的同事,她欲望的丑陋嘴脸实在让我恶心,我不能忍受。
和你相遇是在我经常路过的地方,那天,你是在桥对面,我看见你的背影之后习惯性地走到你面前说出了那句常说的话:“现在几点了?
”可你,好像和其他男人不太一样,你的眼里没有那种迫切的欲望,你好像被什么东西困住了。
渐渐地,我和你走的越来越近,通过你,我也了解到,你和我一样,你同样陷入苦难,渴望救赎(男主因为过去的事不能发生关系),可不同的是:你的苦难其实是我一手造就的,是我故意失手杀了那个孩子才导致你一直活在阴影之中。
在我和你接触的这段时间里,我再次感受到了我的那颗“百合心”—“死亡”,是的,我想杀死你。
可不知为什么,我一直没下手,事情的转折是在一天,我发现自己怀孕了,可我却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
你知道后只是很诚恳地说:“我们结婚吧,这孩子一定是上天赐给我们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
我同意了,不久后,孩子生了下来,难以想象,像我这样的人居然也有了自己的家庭,这时候,我体会到了一些以前从未有过到的感觉,像是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一般,我的“百合心”变了,它有了丝丝暖流,有了一些温度。
我们发生第一次关系是在孩子出生之后,那晚,我们默契的都没睡着,我对你的触摸也没有抵触,相反,我觉得很温情、舒服。
苍耳的刺意味着命运之中注定的那个人会将它带离,那些粘附于我身体上的刺在那时都变的漂浮,慢慢地、轻轻地离开我的身体。
我终于找到了那颗真正的“百合心”,它叫“亲情”。
事事总是不如人意,总有一些人很让人讨厌。
一天,一个男人找到了我,他是我之前厨房工作时给厨房送货的人,他知道我杀了之前那个同事的事实,并以此为要挟想和我发生关系,所以,在我决定和他去宾馆后,他已经活不了。
我杀他,不是因为死亡“百合心”的作祟,而是出自“亲情”,我想守护我的家人,我不愿他们受伤。
可我杀了他之后,我也明白,我不应该继续存在于这世间。
我是个不称职的妻子和母亲,我想选择自杀,可你最终却救起了我,但也最终发现了我的秘密—“百合心”。
你明白了我的过往,这时候,我知道,你我之间的缘分到头了。
离开你和孩子之后,我换了一张脸重新生活。
碰巧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千绘,也就是我们儿子的未婚妻,她的遭遇让我痛心,我想要帮助我的儿子。
没办法,我只能打破之前和你的约定。
在见到他的那刻,我也满足了,他现在的生活很美好,自己开了间餐馆,也有了自己未婚妻。
我不希望他的手上像我一样沾上血液,所以,那群人,我来替他杀好了,恶人让我来做就好。
现在的警察已经不是以前的警察了,我有随时被捕的危险。
我知道你的性命所剩无几,一直以来,都是我对不起你,但这次,原谅我,无论如何,我也要去医院见你最后一面。
“轻风起,流年一回首,少女初长成,少年仍是此间少年。
”
百合心就跟精神寄托差不多吧,人只有在有安全感的情况下才能感觉自在,自在意味着能自由地表达感情。
女主小时候缺乏安全感,以至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害怕,但是在遇到那个娃娃后,她的心安定下来了,那个娃娃就是安全感的来源。
(这点我小时候有共鸣,每天睡觉前一定要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放在枕头边才感觉安心。
)后面的安全感开始从折磨小虫中获得,再转变成了杀人。
其实最开始的杀生,并没有被赋予太多的意义,仅仅只是因为女主突然感觉开心了(女主之前基本没有什么情绪,拥有真正的开心就更难得了),因为开心了,她感觉到了自在,后面慢慢地开始觉得这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意义变多了一层(盲猜女主成绩并不优异,所以后面去另谋出路而没有选择继续升学,人是靠新鲜感和成就感活着的,如果女主没有找到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或者说擅长的事来释放情绪和感情,让自己有价值感,可能会往另个心理方向走),以上是读书时期,之后又因为新的感情的出现,掩饰罪恶,觉得这人给我造成了困扰等等原因去杀人,因为社会的复杂,人也不可能简单了,但不变的是,杀人成了她首选的解决问题方式,甚至表达爱的方式(在安定多年后为了孩子重新杀了人)。
最后,吉高真的太美了!!
将罪恶与爱情融合一体的好作品不多,《白夜行》算一个,而《摇曳的心》,可以说丝毫不逊色于前者。
《摇曳的心》改编自女作家沼田真帆香留的小说《百合心》。
沼田真帆香留很擅长描写女性心理的阴暗面,她对这方面的刻画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逼真感。
电影《摇曳的心》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心理以及氛围,对原著都有较高的还原度,既有爱情的清新温暖,又有人生的灰暗与绝望。
电影全程都在展现这种“反差”,用清新与暗黑、华美与杀戮、鲜血与温柔的对比来告诉我们,有一种幸福来得如此艰难,如此悲凉。
这是一个阴暗冷酷的故事,却开出了温柔的爱之花。
花儿随风摇曳,如同无边黑暗中闪烁的一点荧光。
作为改编电影,《摇曳的心》有着文本向画面重构时会遭遇的危险和机遇。
小说的改编为电影的叙事提供支持,也带来麻烦。
为此,《摇曳的心》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进入女主角美纱子的视角,而是用另一位角色亮介作为故事的引入。
亮介经营着一家餐馆,原本生活平常,但未婚妻突然失踪,父亲患上癌症让他遭受打击,在父亲家中,他发现一本名叫“百合心”的日记本,揭开了母亲身世的惊人秘密。
由此,亮介来自现在的故事,和日记本中过去的故事开始纠缠,影片被分为两部分,女主角美纱子进入了主观叙事的视角中。
这世界有一类人被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他们没有良知、道德、同情心。
他们善于说谎,没有负罪感,因此能很轻易逃过惩罚。
很不幸,美纱子从小身患此病。
她对于父爱的匮乏,导致她一直无法开口说话,对陌生的环境和社会感到恐惧。
她听见心理医生对母亲说,自己缺乏一种“百合心”,也许医生讲的是落脚处,但年少的她将误听来的词当成大敌。
她怕与人接触,好像所有人都是朝她袭来的刺。
直到她从杀戮和恨意中找到了释放渠道后,她才在表面上渐渐融入了正常的生活。
她重复将水灌入洋娃娃下体,不断把活物扔进洞穴。
没有安全感的人心里就像有一个空洞,总是想从外界获取安全感。
她不知道这是在靠折磨弱小,来填补空虚内心的惶恐。
她手下的第一个牺牲者是同学。
木楼翠树、细雨长落的小树林中。
同学池塘溺死,她却见死不救,那是美纱子第一次从他人的死亡挣扎中获得变态的快感。
死亡成了她的“百合心”。
最清新艳丽的色彩和最残酷冷血的旁观,两相映衬,形成让人毛骨悚然的诡异。
一个180度的旋转镜头,象征着美纱子的人生从此“善恶颠倒”。
少女时期的她,假装帮路人抬起下水设施,关键时刻反手猛地一推,压死了半个身子探入下水道捡东西的中学生,并让一旁的高中生为此陷入无穷无尽的内疚和指责中。
鲜血泛滥的一刻,她第一次抵达了令她陷入眩晕的刺激中。
长大了的她其实已经知道医学上没有“百合心”这回事,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她自认是怪胎,孤独与她形影不离。
直到她遇到美津子。
美津子同样有精神病,电影用她一次又一次的割腕自残和浓妆艳抹,来表达她的自我厌弃。
美纱子则是从凌虐玩偶开始,永远将自己封绝于人群之外自我遗弃。
所以她们懂得彼此、珍惜彼此,在人生的寒冷中抱团取暖,心怀希望。
但伤害太深,温暖太浅,她们寄望的平淡幸福,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彼岸。
无法拯救好友的美纱子,选择了结束好友的痛苦,让对方在“流血的快感”中获得永恒的平静。
一直认为自己的“百合心”是“杀人”的美纱子,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她杀死美津子的初衷是爱,但这爱充满了绝望。
相互依偎的人消失了,生命坠入严冬。
没钱生存,美纱子流落为妓女。
她像块生肉般任人宰割,男人的贪婪让她对于性的认知与肮脏联系起来,她杀死了羞辱她的前上司,彻底堕入黑暗。
《摇曳的心》的前半部分是惊悚恐怖的,在塑造美纱子的个人成长时以性心理发展作为符号性隐喻,加上日式恐怖类型片的阴暗元素,既惊艳万分,离奇诡秘,又看得人如坐针毡。
美纱子被丢入到了残酷的社会中,进入了成年人的世界。
她努力使自己正常化,一方面想迎合社会的期望,一方面又希望忠于自己的本性。
濒临崩溃边缘时,她遇到了那个蹲坐在桥边一身黑衣的年轻男子,人生开始出现不同……那个拂晓时分,她问他现在几点。
这本是嫖客妓女商量价钱的暗号,不懂皮肉交易的男人却如实回答:“9点50分”。
此后,这个名为洋介,面无血色的人每天等她,请她吃饭。
从不索取,只求付出。
袒露心扉后,洋介说自己每天都在赎罪——原来他就是她高中时那个路人,中学生的死使他被法院判了过失杀人罪,家里所有财产都用来赔偿了死者家属。
创伤后遗症使他夜不能寐。
原来这个人的痛苦都是她害的。
过去,她从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愧疚,如今,惊奇的罪恶感与宿命的相逢使她呕吐了。
将两人相连的命运红线,紧紧缠绕在了一起。
洋介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温热的爱意。
在被洋介凝视之际,迷失自我的美纱子知晓了什么是脆弱。
爱与温柔,被她深深铭刻于心,当作容身之所。
两人以爱的名义重塑自我,相互赎罪,相互认同。
尽管她肚子里是嫖客的孩子,男人依旧愿意娶她。
儿子的诞生让她有了抚育的母性,她从黑暗之中来到了阳光之下。
他们都像是人类中的半成品,但他们邂逅,因而完整。
日记里说,假设我只是为了和你相遇,所以才把你拉进这地狱之中,那么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我在混沌的黑暗里行走了太久,你是风雪冬夜里的光。
谢谢你把像小动物一样的我捡拾回家,将一碗拉面推到我面前。
他们在乡间买了房子,开始了平淡幸福的生活。
在发生了一场象征着蜕变与放下的关系之后,性从死之欲变成了生之机。
苍耳的“花语”是“怀着绝望而戒备的心”,期待着命运注定的那个人将自己带走。
画面上,爱情把美纱子身上挂满尖刺的苍耳剥落了。
洋介也渐渐被治愈,不复忧郁寡言。
当然,恶之果只是在等待时机萌芽,幸福从来不安稳,痛苦在酝酿潜伏。
《摇曳的心》的主题是从恶到善,向死而生的。
影片的后半部分,摇摇欲坠的幸福拉扯着观众,让人们看到沐浴在家庭和爱情中的美纱子,又亲手摧毁了这份难得的美好。
造化的冷与救赎的暖纠葛不断,最终把剧情推到了无可奈何的高潮。
几年后,美纱子为了守护家庭再度杀人。
警察上门问话,丈夫起了疑心。
她无法说实话,把一切过往都写进了日记。
但洋介还是发现了秘密,要求她以死抵罪。
目睹妻子在水坝上,顺从地绑着脚上的秤砣,有生以来首次流泪。
陷入矛盾的他,最终仅是让她消失,再别出现。
这是电影最虐心的时刻。
结局的阴差阳错之间,美纱子拯救了儿子亮介,并在病床前与癌症末期弥留人间的丈夫重逢。
两个人在彼此眼里还是当初年轻的模样。
虽然这一段稍显刻意而为,但看见整容后的美纱子与处在死亡边缘的洋介相视而笑,重回年轻时刻时,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温暖。
这是一部完成度极高的电影,代入感和沉浸感很强。
在变态与纯爱之间,《摇曳的心》找到了平衡点,让观众在一部影片中看到了两种原本对立的类型元素。
看似不可调和的爱、恨、性与暴力等元素相互融合,使得影片充满了迷人又动荡的魅力。
爱情、亲情、友情和仇恨的消失往返,人的死亡和精神世界的泯灭。
整个电影的情节充斥着失控的无力感。
像鲜血一样的美纱子,原本美丽又肮脏地流动,却又因为一颗真心如苍耳一般死死留驻身边。
被拨开,被拾起,离别,重逢。
摇曳不安的是心,安静守候的是爱。
片中的“百合心”,其实指人真实的自我。
美纱子只是在发现真我之前,先遇到了属于夜晚的自己。
她心中的爱,远比片中其他人都更加浓烈炽热。
“杀人是我获得你的唯一方法,也是守护你的最后手段……”面对爱,她清新、柔婉如同百合;守护爱,她不惜双手染血。
当她遇到命运的救赎,便主动剥去伪装,呈现真实的自己。
演员吉高由里子将所有情绪的藏匿和爆发都拿捏的恰到好处,让观众可以完全沉入到美纱子的世界里。
她甜美的外形让她有着母性的光环,同时那些眼神又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寒意,仿佛《摇曳的心》就是为她量身打造一般。
原著里有这么一段话:“你不能改变你的根本,你的原罪不可饶恕,所犯下的罪孽更是需要承担,但是你的生活方式,处事态度和内心的感情是属于自己的,是可变的。
”在改变中需要勇气和信心,往往我们会迷失,会放弃,会顺从自己的恶意,但是我们要始终相信每个人的存在并不是孤独而无意义的,终究你的人生会因为他人而得到救赎和完善。
rbr就是拍治愈可以拍到世界第一,拍猎奇异色他们民族更是有一套心得。
这部居然把猎奇和治愈完美结合:前一小时被猎奇地浑身不适,后一小时又治愈地想哭,强还是你们rbr强!!
节奏上算是表现不错了。
主角大概是苍耳。
苍耳自然植物教育片罢了。
从今天起我对松山研一的滤镜就有1m厚了!
好帅好安心😭没表情或者稍微有点笑意的时候真的好心动啊!!!
年老的妆真的完全看不出来...相比起来村长,你的角色又双叒让我无感了啊,用力过猛滤镜在我这又厚了一层,喊“我也有百合心”的时候,简直就像是在呐喊为什么不给我表演的才华和灵气😢小吉高真的拼了,她的声音和左撇子的气质好适合变态杀人狂喔(做蛋包饭的时候不是左手很不合理),所以那年日奥影后是谁啊...→是苍井优...逐渐对清野菜名的清水表演有点腻了。
佐津川爱美好灵!
把那种又婊(刚出场,往袖子里拨糖和被问伤疤一转头说これ?
真的很有!
)又怜又天真演的特别吸睛。
木村多江阿姨中间开始从发型到声音都感觉明显往吉高在靠。
尤其是声音的语气,真不是把吉高的声音录了稍微变声了吗...摄影大赞!
色调和光影仿佛是在看精制MV。
取景更是一个比一个好看!
顺便餐厅的取景真的和检察方的罪人不是一个地方吗?
最后一个,“现在的警察和以前不同了”,爆笑。
能把割腕的场景演绎如此唯美平静,也是第一次看到。
没有紧张急促的背景乐,没有压抑暗淡的色调。
当事人的平静和享受,让病态自残成为映画艺术。
最后魔王母亲为了不让儿子成为杀人犯,而自己亲自操刀。
但是又鼓励儿子把她杀了。
这是逻辑不通,还是杀人狂的世界我不懂。
儿子如果把母亲杀了,儿子不但变成了杀人犯,而且成为无可救药的恶魔。
杀人之瘾彻底被开启,连母亲都能杀,地球人谁能阻挡他。
盼了一周的字幕终于等到了这部片。
ユリゴコロ 摇摆的心从去年日本新片展偏偏深圳场不放这部片就很郁闷,到上月从图书馆借了原作出来看,看完原作简直着迷,一直把女主代入小吉高来看,把预告片反复看了N遍,今天终于等到了………先大力称赞小吉高真是太美了!
截图停不下来…不得不说这片的画面色彩真是太美了,不是日系小清新那种美,是艳丽的,但是这样的颜色反而更适合这个故事的氛围和角色。
而且前半段对于恐怖和几次杀人的过程都渲染得很好,颜色真的有很大功劳,可以说是奔着猎奇效果去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吉高的美是魔性的,简直有致命的吸引力。
而小吉高和松Ken的雪夜相遇,更是超出我看书时的想象。
至于剧情,如果原作是100分,电影可能只有60分吧。
前面大部分基本上剧情都还原了,但即使不说结尾,整体改动依然很大,而且是影响很大的改法。
比如细谷阿姨是作为女友的朋友出场,才认识的男主,而不是作为早就在男主店里帮工的阿姨,这使得我看小说时最最感动的点直接不存在了[捂脸]然后男主的弟弟改没了,女主的妹妹也改没了,女主没了妹妹,悬疑直接打折扣,男主没了弟弟,他的思想活动就没了表达。
最最糟糕的就是对后半到结尾的改动,不科学、男主令人反感,母子情、父母之爱全都改没了,男主知道真相的顺序为什么提前那么多,整个情绪都不一样了!
熊泽导演到底是在干什么,为什么新片展我看的是他另一部片而不是这部,真的好想在见面会上提问啊可恶!!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为什么要乱改啊!
前面真的都还好,杀人狂的自白部分不多也不少,主要靠画面表达,重要的自白却也没有漏掉。
不过我在看书的时候怎么都解释不出来“摇摆的心”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片反而知道了,可以理解为“精神寄托”。
理解了这个词,自白的很多地方就更好理解了一些。
我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人生第一次啃生肉的经历就给了它,结果因为我日语实在是太渣了,只能听懂最基础的问候语,所以在吉高和松山相遇之后,为了理解他们的对话,就下单了原著小说,现在看完电影,依然觉得买书很值。
看完小说和电影,各有各的好。
小说里对美纱子的笔记描写的很细致,信息量也比较丰富,更能了解美纱子杀人的心路历程,电影前期则把美纱子杀人拍得像部恐怖片…而且小说里美纱子离开他们以后,化身细谷阿姨陪在亮介身边,并不知不觉成为了他的依靠,给了他很多帮助,是个很有魅力的人,电影反倒没有表现出来…小说最后的结尾我也很喜欢,洋介和孩子说出全部真相以后,就和美纱子一起开车旅行,度过属于他们最后相处的时光,而电影最后加了段亮介掐美纱子脖子的剧情真的很坏心情…还有就是小说最后两个人旅行前,美纱子凑到亮介耳边让他不用担心千寻的照片,自己已经处理掉了,这也成为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电影里亮介却跑到父亲面前气冲冲地说,妈没死!!
她又杀人了!!!
看到这儿我真的很想吐血…不过电影我最最最最喜欢的一点是,没有出现小说里用美纱子妹妹代替美纱子伪装成亮介的母亲,之后还和洋介又生了一个孩子的情节,这我真的接受无能。
再说演员。
吉高妹子,她简直太适合魔性少女的人设了,不管是热衷于自杀的海里,还是热衷于杀人的美纱子,都驾驭的很好。
而且她演技真的很不错啊,从最初没心没肺的杀人魔到与松山相遇后的人妻转变,每个阶段的眼神都不一样,最后分离的戏真是哭得我都心碎了。
以及松ken,首先我真的很反感一提松山就有人刷“XL”之类的,真的很烦,玩梗玩了这么久也该够了吧?
咳,回正题,最近也一直在补「邻家月更圆」,不愧是霓虹的变色龙演员,演技真的没话说,五十岚大器这个人设简直不要太完美,这样的印象交织到电影里,就越发觉得洋介很温柔,而且松山真的很耐看,笑起来尤其好看。
导演也真的很厉害,整部片镜头都特别美,吉高和松山在雪中的相遇、在水坝的分别以及最后在病床的重逢,这三个场景不管色彩还是构图都超棒,而且导演把吉高妹子拍的特别好看อิ_อิ最后表白片尾曲—Rihwa的ミチシルベ,可以说是美纱子之歌了。
嗯,感谢相遇,不论电影还是小说
3 简直是中二病患病时期编出来的奇葩故事范本,能够改编的这么好看,容易投入并看下去也实甚太难得了。不过,故事本身真是经不起推敲,吉高由里子的角色杀人那么多次没有被抓,松山研一的父亲却锒铛入狱被好好教养了一次,其他的槽点也多是无力吐槽的,比如并没有解释木村多江的角色是怎么查出清野菜名的角色的所在地的,纯粹是我说找到就找到了,而其他很多内容也像是为了进行而进行的。相对的题材与故事都是特别的,并且几条情感线都处理的真诚而内敛,尤其是母子关系那条真是高明的手笔,除此之外作为娱乐片,叙诡运用的当真不错,也算是稍微挽回了一点点,不至于沦为烂片。
我还是喜欢没有结婚生子前大杀四方的美纱子,遇到男主之后自我意识反倒消失了。现代篇实在是太拉垮了,桃李的演技质感跟过去篇的俩主演距离大到不是一个电影。小吉高真是美得入魂入魄。
世间所有迷途知返,皆以爱之名。即便宿命让这一生“在,也不见”“爱,而不得”,最后的相视一笑仿佛是在告诉彼此,遇见你,一同走过地狱、人间,此生无悔。
一部值得你快进的电影。
杀人这么简单?整个容就不会被找到?
这片才应该叫《天生杀人狂》,女主的一生简直就是天煞孤星临凡,前面2/3悬念和节奏都很好,可惜最后陷入苦情煽泪段落,味道差了。吉高演技很好,松山也明显成熟了。
一言難盡的劇情,而且明顯改編的時候拿掉了很多懸疑推進的橋段,硬生生變成了言情片,最後的大殺陣是搞毛,廚師母親投毒嗎……
毫无电影感可言,演技全下线
看完了之后,不由的想起「夜行动物」。钱钟书《百合心》里写:「这里的百合指的是法国百合,是一种叫做朝鲜蓟的植物。切开后层层叠叠,每一瓣都可以分给一个人,所以有颗百合心意味着 总是轻易爱上别人。」有了这句话我想我再也不会疑惑为什么电影里的女孩儿会从恶魔少女慢慢变迁成一位坚强的母亲了。
烂片
怀疑是不是国产恐怖片剧本内销转出口,演员一换轻松过审的水平。别的不讲谁告诉我蓖麻老厨是怎么单枪匹马端掉一整个雅库扎的(手动再见)
不得不说,能把类型片拍得如此无趣、如此毫无亮点,也是一种能力。每个镜头都在用力地表示:看啊这里有深意你快来看啊!每个剧情的转折点都是:这里有坑你要注意啊!本作最大的谜团其实是百合子的身份,但实在是太好猜了稍微注意一下时间线就知道了。而且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种题材中写“爱拯救一切”,真的不懂怎么拯救女主的,她就是有精神病啊!她就是病人啊,你怎么拯救她啊!不知所云,难看至极,吉高我也不喜欢!
中间太好看以至于结尾一口气接不上来,儿子的表演一言难尽,但也算是把一个普通人演了出来。吉高是真的美……
三星,多一星給吉高和松山的表演。
只能说她不是真的变态……
一种我的厕所读物型的好看,狗血又猎奇,情节也确实是抓人,那段苍耳床戏我应该是很难遗忘了……
三星全给吉高,清原果耶真的很适合腹黑少女
吉高的微表情越來越成熟細膩入木三分了,特別是在美津子家裡和佐津川對的戲,還有在大壩上和松山對的戲。這樣的角色冷酷容易,動人難,只有她能做到。佐津川愛美的演技也是厲害得不得了。
嗜血女人的觉醒和救赎
剧情狗血到。。居然能圆回来。。喜欢前半段,闺蜜情跟男女主的感情线太好了,又虐又心疼,浓浓的宿命感,但是儿子的设定太莫名其妙了,拿个苍耳就找爹认妈,亲妈单挑黑帮。。女主能把外表人畜无害内心杀人狂魔演绎得如此到位,村长的演技相比就。。。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