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美国公路电影,故事情节之巧妙,演员演技之精湛,加上本人对惊悚悬疑之偏爱,让我实在忍不住要分享一下。
更有意思的是网上那些精彩的深度解析,会让你觉得其中的乐趣已经不止于电影本身了…一句话概括下故事梗概:一对新婚夫妇在蜜月途中救起一个垂死的陌生人Bloodyface,陌生人非但不感激他们,反而试图杀死男主角Dick,打斗中Dick却失手杀死对方,女主Gina帮忙埋尸灭迹,本以为一切都将结束,然而恐怖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分析开始。。。
看到结局你会恍然大悟,其实是类似《恐怖游轮》的无限死循环,但影片充满了大量的铺陈、细节和首尾呼应,现实和男主的幻想交替出现,不留神很难分辨,所以你很可能没真正看懂这部电影,不信看看下面的细节你是否注意到了:细节一:女主角是谁杀的?
通过男主的视角是bloodyface从墓地里爬出来杀的,但是从结局不难看出其实是人格分裂的男主本人干的。
男主具有多重人格,表层人格喜欢金发女郎,常常一见钟情,闪电结婚,辞掉工作,取出银行所有积蓄,与妻子远走高飞,蜜月途中妻子神秘失踪,他又回到Las Vegas重新寻找目标;潜意识人格是个变态杀人狂,小时候第一次邂逅一个金发女郎并将其杀害后,30年来作案数起,终于在最后一次作案时发生车祸,死于非命(请注意开场男主对女主交代他十六岁时遇到一个金发女郎的情形:我远远地望着她,甚至不敢跟她讲话,"I followed her out of the station. She went one way and I went the other." 显然男主在撒谎,实际情况是他与金发女郎搭讪,发生关系,然后尾随她出了火车站,将其杀害,“她走上了不归路,我走上了变态杀人狂的道路。
”);表层人格的进阶版bloodyface,他是猜到了真相的表层人格,他经历了表层人格经历的一切,最后试图阻止潜意识人格杀害他深爱的金发女郎,但是无奈每次都被下一个轮回的新的表层人格认为是凶手,最后被强大的自己干掉(人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果然!
)。
潜意识人格凶狠果断,但是几乎没有正面面对观众,可是很多镜头暗示了他的存在,比如女主真正死亡前一刻(下面会提到)露出的表情,我相信是潜意识人格现身了,还有女主帮男主埋尸的时候二人的对白,女主突然变得异常冷酷,在发现挖的坑太小时,建议将尸体的头切掉,这实际上都是潜意识人格将自己的想法嫁祸到女主身上。
表层人格向往爱情,善良,喜欢小猫咪,但是内心比较矛盾跟反复,虽然手臂上纹着两个汉字“信任”,但是常常怀疑自己的爱人不忠,最后由于猜忌葬送自己苦心经营的爱情。
在车上bloodyface和男主对话时,bloodyface听到男主的声音隔着咚咚的心跳声,这也暗示其实这是他自己跟自己的对话。
细节二:女主角死亡时间?
有很多猜测,我认为最靠谱的是男主误杀Bloodyface后不久,也就是影片37分50秒,女主哭诉着"This isn't happening…This can't be happening",然后突然受到了惊吓一样,倒吸一口气后退几步靠在车门上,这一段剪辑很突兀,其实潜意识人格在这时杀死了女主,后面的情节都是男主幻想出来的,这有很多佐证,比如警察发现女主的尸体时,她穿着跟开场时一样的白色吊带裙,而不是后来在休息站换上的羊毛衫和短裤。
不过她临死前说的"This isn't happening…This can't be happening…"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到底看到了什么?
我的理解是她看到男主在地上跟空气厮打,也许还听到他口中念念有词,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这也佐证了男主的人格分裂。
细节三:手枪为何变手机?
同样是男主的幻想,出于对妻子的不信任,将她的银白色手机幻想成的一把左轮手枪,联想到女主之前在车上一段激情的表现,进而坚信她不是个正经的女人,后来男主看到手枪变手机是重新回到现实。
细节四:尸体神秘失踪,墓穴是空的?
这一幕同样是短暂的现实,其实女主帮忙埋尸都是男主的幻觉,记得男主让女主把坑埋上,自己回到车上喝水,这时女主犹如移形幻影般消失在车灯前,然后突然出现在副驾的位置,此时的真实情况是,男主挖了坑,但是没有填上便离开了,男主载着女主的尸体到休息站埋尸。
细节五:多处明显的“穿帮镜头”?
从男主跟bloodyface厮打开始,出现了多处明显的“穿帮镜头”,女主手臂上的血迹时隐时现,汽车后备箱上两个明显的血手印到最后也神秘消失了(注意在休息站的时候他们清理只清理了车厢内部,并没有擦掉后备箱上的血手印),其实有血迹时是男主的幻觉,这从仔细分析女主两种情形下的神态和语言就能发现。
最后女主的尸体被挖出后,男主第一眼看到她身着低胸羊毛衫和短裤,这是幻觉,但是镜头一转,又变成了电影开始时的白色吊带裙,这是现实。
细节六:男主角的年龄?
推算为46岁,从男主口中得知他第一次作案为16岁,后来从警察的口中得知:发现尸体的地方30年前是个休息站,也就是说从30年前发现尸体后休息站就废弃了,可见男主可能是46岁。
细节七:开场的神秘男子是谁?
负责这起连环杀人案的侦探。
但是有人指出开头的对话并不是出自那名侦探口中,因为他的嘴型跟对白对不上,有些地方他甚至没有开口,低沉的声音也很古怪。
仔细观察,男主和女主的车开走后,镜头定格在一个高高的印第安老酋长的立牌上,而且在美国人眼中的印第安人就具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开场的对白很可能是他对男主的劝告,后来男主不断重复自己死亡的循环也是印第安老酋长对他的惩罚。
细节八:女主的职业到底是什么?dealer or hooker?我认为她只是个发牌手dealer,男主摇摆的表层人格始终怀疑妻子不忠,bloodyface虽然经历了表层人格的一切,看到了很多事实,但是显然他所得知女主以前是hooker的消息来源是上一个bloodyface,所以不可信。
总结电影复古的背景音乐和明暗对比强烈的色调,很有美国西部电影的feel,女主在车上的那段激情表演也很有看头,男主虽然不帅,但是越看越man,其实是超级耐看型的。
当然本片也有一些小瑕疵,比如发现bloodyface后女主无法拨通911,说“no service”,但是我们都知道,美国跟中国一样,即使手机没有信号也可以拨通911这些紧急号码;另外,影片结尾追捕男主时突然出现了至少6、7辆警车,在荒无人烟的沙漠突然出现这么多警力有点不合逻辑。
Anyway,对于第一次指导电影的Thomas Jane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既要布设这么多细节和悬念,又要考虑逻辑跟前后呼应,又要担当男主角,个人对他相当佩服。
虽然有人还是对本片的逻辑有很多质疑,但我认为导演结合了现实主义(连环谋杀案的故事背景)和超现实主义(离奇的故事情节和无限循环的故事结局)的手法,最终只是试图传达正面的信息——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没有根据的猜忌到头来只会害人害己。
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男主演是同一人,我对他主演的《迷雾》印象深刻。
在这部他自导自演的《黑暗乡村》里,他讲述了一个有很大的延展性的故事。
这个故事既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故事,又像是一个纯粹的灵异故事。
说它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故事,是源于一般对这部电影的解读。
很多人认为在电影中出现的一些场景和人物,都是虚假的精神世界的病态产物。
但同时这个故事又被人看成是灵异故事,不管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首先对这个故事的背景就非常的喜欢。
夜晚的公路、没有路灯没有多少其他车辆的公路,公路两边是无穷无尽的荒漠,荒漠中小小的公共厕所和那些沉默不语的、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人的空车。
这些画面都能让人心醉沉迷,你可以说这是一部公路片,但它其实更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黑暗,如同这午夜的没有路灯的公路般的黑暗。
窃以为是大卫·林奇电影手法的更通俗演绎。
当初穆赫兰道认为是妖夜荒踪的通俗版本,而黑暗乡村结合了穆赫兰道的思想和妖夜荒踪的背景,但是表现得更通俗,更能叫人理解罢了。
主人公迪克应该是引诱脱衣舞娘先奸后杀的惯犯(这从后来休息区挖出的女人的手不是吉娜可以看出,死去的女性不只一个),而他最后一次下手的就是吉娜,并最终将其埋尸于废弃的休息区,只是后来发现手表丢失,于是引发了犯罪恐惧,后来在逃亡中不幸事故丧命。
在濒死之时,意识模糊,类似于像穆赫兰道那样做了个梦,梦见被自己救起上了车,而车上的女子正是先前奸杀的吉娜,而后的一连串情节都是记忆的缩影,并由于惶恐增加了一些混乱罢了。
一年以前看完的,有点迷糊,觉得穿越了,无法解释了。
刚看了个帖子,又看了一遍电影,彻底震撼了……3种人格:DICK(表)——表层意识,一直以为女子和她分手,走上不同的路;dick(潜意识1)—— 变态杀手,杀死金发女子;血脸(潜意识2)—— 内疚、恐惧的心理,埋尸,善念的正常人格;关系:DICK(表)不知道另外两种人格的存在;在幻想故事欺骗自己。
dick(潜意识1)每次和女子XX后出现,杀人; 血脸(潜意识2)知道所有的意识人格存在,但因为恐惧,抛尸。
实际剧情:Dick有精神分裂及幻想症,每次结识金发女子后就会杀死后抛尸,每次杀人后因为恐惧的情绪,血脸(潜意识2)就会出现(车祸、血脸上车均为意识行为),想阻止变态杀手人格再次杀人。
不断的作案,不断的重复。
片子最后是下一次作案,以血脸(潜意识2)的视角再次演绎这一过程(血脸看到的女子一开始穿绿衣服,卷发,不是女主角,镜头切换后才变成女主角的,可以认为是愧疚、恐惧的心理作祟,血脸每次出现都是在抛尸的路上)。
DICK没死、没穿越、没轮回,还是在不停地结识、杀人、抛尸;重复轮回的是他的每次的意识争斗
个人觉得这部片子的看点其实不多,但是推理性很好,看完大家都想搞清剧情,甚至为了研究不惜再看几遍。
看了影评才吸引我看的电影,之后又看了几个细节。
对于剧中女角何时死,是很多人都感兴趣的地方,也是这个片子吸引人关键。
有几种说法:1.一开始就死了,后面全是Dick自己的想象。
个人认为再精神分裂也不可能自己想象的那么完整。
从现实中的情况看,精神分裂的恐怖在于它隐藏在看似正常的平常人的生活中,它的爆发通常也都是遇到某些外在情况的刺激,所以说影片一开始就把人弄死,剩下的内容全部去猜想,固然是不现实的。
2.在打死前身Dick后,女角说This isn't happening....后出现惊恐表情并后退那里。
个人觉得这里的剪切固然怪异,但不管是前身Dick还是现实Dick在片中都是一个人,不存在自己杀死自己之说。
尽管前身Dick想杀死现实的自己,结束轮回的痛苦,但那只是一个人的精神分裂,前身和现实总有一个会活着,他们只是想活在一个正常的精神下,并不是自杀意义。
3.个人觉得女角是在现实Dick打死前身DICK时,实际上那时也就是女角真正被打死的时候。
因为全剧只有一个杀人的时间点。
大家看前身Dick上车醒后并抽了一支烟后,他们找到了高速公路入口。
这时前身Dick说"only way out'',于是开始和现实Dick发生争执(这时应该是现实Dick和女角发生争执,片中有女角转方向盘的一个镜头),而那句话的意思对前身dick来说,是阻止现实dick的谋杀,对现实DICK来说就是杀死女角。
但现实Dick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因为他是无法控制自己的。
所以当Dick砸死前身Dick时,也就是现实中女角被砸死之时。
因为前身Dick 知道女角的事情后上车和现在的Dick的汇合成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极端和正常的表现融合为一身的人,前身Dick要杀死现实Dick是罪犯自我矛盾的开始,矛盾是因为其实Dick是个对那些女角一样的粉红女郎内心就有仇恨的人,因为后面女角说遇到个疯子,那个疯子就是Dick。
所以说片中单独的Dick都是看似相对正常的,只有当前身出现时他才是生活中真实的那个会杀人的Dick,那里是引发精神分裂的导火索。
至于isn't happening的那个点,个人认为女角怪异的表情和后退是女角从车上争执到被袭击到最后真正死亡的暗示。
从那之后开始解释为何Dick要杀死这一类型的女性。
大家只应该注意到女角在车上为前身DICK开始点烟的那瞬间,十分害怕,其实那不是因为前身Dick脸很恐怖,而是现实中Dick精神分裂要杀人的情况,那里有两次女角脸部惊恐特写,然后前身Dick问现实DICK有没有谋杀过,之后看到高速公路了,现实Dick握了一下女角的手,这时前身Dick说'' I don't want hurt you!" 说后要杀现实中的Dick,这一刻就是现实中的Dick杀死女角的时候,并对女角说的话。
网上说这部片子是致命ID+恐怖游轮,是我妹看懂呢还是网上他们YY的太厉害,一部公路电影被网上分析出那么多的版本,导演估计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像《让子弹飞》一样,导演真的要表达这么多东西么,估计只有鬼和导演知道,其他的都是YY...
首先这片子不应该有灵异元素,什么上帝论,穿越论,灵魂论一概不适用。
这就是一个单纯的人格分裂的故事。
其次,人格是会死的。
就像致命ID里,不同的人格被杀,之后就消失。
既然人格会死,也会有新的人格产生。
死亡与新生才是循环的基础。
有了上面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整部片子。
杀手——人格A男主——人格B1血脸——人格C1血脸C1在中途已经被男主B1杀了,所以他已经消失了。
而男主B1在经历了影片的故事后发生了转变,变成了血脸C2。
就是说,男主B1也消失了。
血脸C2在结局看到的,是男主B2,也就是杀手A产生的新人格,和一个新女主(在男主眼里女主的模样不会变)。
现实——杀手A在不断的引诱女人进行新婚旅行,然后杀掉。
幻想——B人格不断转变为新的C人格,同时A人格在不断的产生新的B人格。
在埋尸地里那些落满尘埃的车,应该都是男主之前开去又留下来的。
杀手A在片子里出现过吗?
应该出现过。
在开头起床的那段独白,应该就是杀手A对着男主说的。
而侦探这个角色,应该是假的,也是男主自己幻想出来的。
为什么?
因为侦探跟警察是一起的,而后面的警察也是假的。
警车是在闪电落下之后才忽然出现的。
这个暗示很明显了。
所以男主买咖啡时,侦探跟他说了一些很玄乎的话,“不要走上95号公路”之类的,实际上那是杀手A在跟男主对话,并且还调侃的警告他“保护好自己的新婚妻子”。
我粗略看了一圈,似乎没有人想到过这个说法。
再提醒一下楼主以及各位白痴看客,影片开头是以男主角自述的形式开始的,影片过程和结尾是以(面目全非的)男主角的死亡结束的,这不是轮回是神马?
你们的智商到底哪里去了,各位伟大的豆瓣文青,你们是要气死我吗!!
一部单纯讲故事的电影,你们来给我扯精神分裂,看了你们的评论我才真是要精神分裂了,气结!!!
有些人完全是牵强附会的读解本片。
还有很多人都一样。
我就觉得很奇怪。
有时一些电影,导演明明表现的是一种灵异,或者宗教,鬼魂无法解释方面的东西,结果到了某些人这里就变成精神分裂或者是人为的可以解释的东西了。
起码最后一段,男的车祸,结果轮回影片开头那一幕!
但是就是有一点,女的到底是怎么死的?
只能推测是男的害死了女的,因为影片中,被轮回的车祸后的男人,对女人说,离车里这个男人远一点,然后还想杀死车里男人,因为不杀死他,他就会杀死或者害死他心爱的女人。。。
或者车祸后的男人就无法轮回?
还有车祸后的男人死去被埋的尸体怎么不见了?
影片中 西方是自由思想,他们对宗教,或者是鬼神等等东西是敬畏的,或者是感兴趣的。
不是像我国,动不动恐怖片到了最后就变成一场梦了。。。
体制的原因,造成我国这么多歪曲的所谓影片读解人士。。。
哎。。。
无语!
最后,争议这么大,也是因为导演功力有限,拍摄也有不清不楚,无法与恐怖游轮,禁闭岛,盗梦空间等大名鼎鼎的电影去比较。
喜欢此类电影的,还是去看看恐怖游轮,禁闭岛,盗梦空间之类的高质量电影吧。
那些片子,有鬼魂轮回的,有精神分裂的,还有科幻这三种类型的。
个个精彩绝伦。
嘿嘿!!!
故事是这个样子的,男主角是个连环杀手,他的作案目标就是出没在LasVegas一些没落的金发美女。
(作案目标:Some nice place, good girl there. They just do what they have to do to survive) 他由于某些原因,自卑或者没有钱什么之类的,无法搞定美女,所以他就想使用其他的办法。
男主角在印度豹酒吧发现了新的一个袭击目标,并经常尾随。
(在发现手枪之后,车上的谈话)女主角很害怕,就从一个朋友那里搞到一把手枪。
一次尾随当中,女主角忍无可忍,开始想男主角发飙。
(休息区,男女主角的谈话)(台词:女:We just forget the whole thing, we pretend we never met。
男:Why don't you go to police...)。
之后男主角用女主角的手枪将其杀害。
男主角和死去的女主角在床上温存。
电影开始,Morning Call。
潜意识有些后悔所作所为,被主意识骂了回去(sucker)。
苹果,鲜花,饮料,都是对他喜爱的女人的爱,但是那个女人已经死了。
男主角有想起了16岁时那个一见钟情的女孩。
去咖啡吧买咖啡,发现侦探。
Hell of a world。
又一个女孩死了。
A pretty girl. Your wife? 实际上是自己的潜意识中和自己说话,不是侦探。
让自己不要再转弯(转弯可能回到沙漠休息区),也可能是说不要再走弯路。
(其实这时女孩已经死了)女主角帮助找地图,是说还是要拐弯,要把女的埋了上路,潜意识开始大爆发,并想控制男主角,被男主角秒杀然后开始掩埋。
他自己挖的坑,让女主角去帮忙掩埋。
在车上发现女主角的包里的枪,愤怒。
然后将女主角带去沙漠休息区掩埋。
发现手表丢了。
回到前面掩埋潜意识的地方,发现只有一个空坑中那里。
(因为潜意识不存在,所以坑是空的,女主角已经死了,所以前面女主角并没有做掩埋坑这件事)空坑导致精神错乱,恍惚中听到枪响(可能就是当时杀死女主角的那声枪响)返回沙漠休息区,这时潜意识又开始发作(空坑的原因???
),大发作。
潜意识无比想找到女主角,但是在休息区只发现了另外一具死尸。
驱车去其他地方,中间遇到警察。
他已经被警察列为嫌犯,所以警察不敢让他坐前排,坐在后排也可以将他关在里面其他警察发现尸体,呼叫该警察,驱车回到沙漠休息区,发现女主角的尸体男主角逃跑,警察追。
出车祸。
男主角主意识慢慢变成潜意识,重新回想了一切经过,说明他最终认识到是自己杀了女主角。
他在车上大喊,"No...... What's this? What the hell is this? Oh, God. This is happening"。
说明他不敢相信是自己杀的女主角的。
从头到尾都是Dick的幻觉,自娱自乐。
下面说说我的发现1.Gina的死亡时间:Gina在电影的一开头就已经死了。
影片中N次出现Gina的戒指,右手无名指红色戒指:05.45吃苹果;11:48把玩戒指镜头特写......只有在最后Dick挖出手那段,是红色指甲油,蓝色戒指。
根据那新脚印,埋土可判断,被埋的就是Gina,这也符合Gina职业给人的刻板印象。
具体不解释。
影片中也多次暗示,Gina是Dick的幻觉。
36:52开始Gina右臂上的血迹时有时无;空坑。
2.轮回循环说:轮回循环就是承认Bloodyface的客观存在,请看33分钟Bloodyface扔烟头那段,Bloodyface从后座扔烟头,可扔烟的刹那烟是从驾驶员位置冒出来的,抽烟的其实是Dick自己。
Bloodyface只是Dick的幻觉。
Bloodyface都不存在,何来轮回循环。
至于25:40路上血迹的特写,故弄玄虚吧。
3.片中的警察:开头“便衣”只是个路人甲,多疑和潜意识中的做贼心虚让Dick心里很怀疑,以至于最后把他幻想成便衣。
一道闪电警车降临更是暗示是幻想。
如果最后逃跑那段,是开自己原来的车,那就更明显了。
3.Dick的性格:影片在Dick性格塑造上花了很大精力。
他与Gina,Bloodyface,Sheriff警员的对话,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
他手臂上刻“信任”二字,一个不信任别人的人才会这么做。
他偷看Gina皮包,他多疑,对路人甲身份的多次猜测,怀疑Gina不忠,怀疑Gina利用他,鄙视Gina职业,认为Gina放荡(自慰那段),同时他偏执,过分迷恋Gina,迷恋到让对方害怕(52分钟的对话)。
至于结尾,通过这种循环的手法告诉我们两点:1.Dick知道是自己杀死了Gina;2.双重人格的Dick继续连环杀人。
以上是我的理解,有不到之处望大家狂喷。
纠正。影评解读很有用
好久没有看这么晦涩有风格的电影了。
看了评论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埋伏 电影风格有点儿大卫林奇的影子
第一遍真没怎么看懂,看了影片,才觉得需要好好的整理一遍自己的思绪~
又是一个死循环
还是欣赏不来
莫名其妙
纯属娱乐,请大家阅读豆瓣电影评论,各抒己见。
不晓得跟那步电影(不剧透,剧透烂菊花。)谁先想的这个梗。这个片真是成本低的。。单说此片,前奏真的可以直接跳着看了。。没什么有趣的衔接细节。整部电影的强调似乎在着重刻画某种姿态,但是还是被低成本拉的毫无档次。
这个圈子兜的有点无聊。
我恨当初剧透了这个电影的那个人、
在汗牛充栋的公路片中走出了暗黑迷幻独树一帜的分岔小径,我喜欢黑幕后的原音重现,更显得开头的阳光多么迷梦,人生就像是阳光下待蒸发的一滴露珠,需要多少离奇诡谲的命案,才能发现自身宿命的重复与荒谬。视觉并不高级,但风格很卓著,适合这个简单而锋利的故事,剧情虽然不新鲜,但看一次坠落一次
神神叨叨
终于看完了死循环
.
解读比电影好看系列 整个电影只流露出四个字:没有经费
81/100:超级复古。
精分
女主样子不错
2星。想一股脑山寨穆赫兰道记忆碎片恐怖游轮时空犯罪等多项牛片最后搞到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