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鲼
กระเบนราหู,幻海异色(港),边境幻梦(台),偷换人生,曼塔射线,Manta Ray,Kraben Rahu
导演:普蒂邦·阿朗潘
主演:万洛普·朗卡嘉德,Aphisit Hama,Rasmee Wayrana,Kamjorn Sankwan
类型:电影地区:泰国,法国,中国大陆语言:泰语年份:2018
简介:在泰国沿海村庄,大批罗兴亚难民淹死在海边。一位青年渔夫在丛林中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男子,他将这个陌生人救回家中。被救的男子一言不发,渔夫给他起名叫通猜。两个男人开始一起生活,并慢慢在彼此之间产生了无言的牵系。渔夫用来吸引蝠鲼(又称“魔鬼鱼”)的闪亮宝石,象征着他们的友情。一天晚上,渔夫登上渔船出海打渔,再也没有回..详细 >
视觉叹为观止
很泰国
节奏颇慢。后来看了隐喻发现有点意思~#SIFF#
坚持看到了最后十五分钟还是……睡着了
看完电影还是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导演想要讲述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关于罗兴亚人的融入问题,借用渔民与濒临灭绝的蝠鲼之间的一种猎杀、获救、替代,到最后的失落来展现这种身份和归属感的缺失。另外,影片还带有一种奇幻色彩,隐喻多处可见,“闯入者”甚至不会说话,也不会基本的生存技能,此处是否将主人公设定为“蝠鲼”的人型化身做深层次的暗示...还得多看两遍才行...
......难逃前辈影响可以理解,就是选难民议题我都觉得可以理解。问题是:1. 单个的镜头还可以,剪辑不想因循守旧但也是毫无章法的发挥。2. 好像说到底导演对阿彼察邦的理解限于灯管和神秘主义。
很好 很无聊
又慢又谜!!除了结局,其他我是真的不喜欢!!!女主让我想到被滚娘支配的恐惧!!!
身份和命运的交换,错位与迷失。泰国的魔幻现实题材挺迷人的。
虽然不关心身份替代的隐喻具体表达了什么,但导演的文艺片叙事能力还是能搞出像样的商业电影的
优点和缺点都挺明显的。全片游离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thongchai以失语来反抗hybridity,主客置换后,原来两者都是令人不安的边缘化身份。罗兴亚难民的声音在画框外回响,他者的身份被导演抚顺,揉成一股温柔而忧郁的控诉。大海提供了所有无名身份的归属,而人类得以与蝠鲼共同呼吸。廉价的伪当代艺术在全片昏暗的质感中给显得极为突兀,我不希望这是自我东方化的一个信号——即便不是,它也是脆弱的、无力的一个能指。
给罗兴亚招魂?这些教徒是要你的家的
用腮呼吸,失语幻化成人的魔鬼鱼,埋藏着无数宝石的海底森林,对于外来者取代自己的恐慌,对于难民生命的忽视。在现实中可能我们永远也听不到难民的声音,只有在影片的结尾,耳边逐渐充满罗兴亚人生活的声音
色彩很棒的文艺片
视觉上还是想象力丰富的
我真的不喜欢这类文艺片叭
第一次看泰国神秘主义,看不懂
影像及音樂美極,但可能作為導演的第一部片,敘事有很多可以捨棄的地方,喜愛房間的光與森林光波。
SIFF第11部,万达影城(五角场店)。还蛮喜欢,有自然主义神秘主义特色,但又不是阿彼察邦式的。感觉他的点在于揭示与大自然建立连接的神奇力量的来源,其实也是用连接让你体会"哑巴"的悲伤,进而感受他们的处境。哑巴被男二救并和他一起生活,习得了他的习性,也建立了友情,但男二执行任务失踪过程中,和人私奔的男二老婆回来,和哑巴一起生活,建立了感情。男二回归后,哑巴失去了友情和爱情,在森林里独自悲伤(新伤+难民群体的旧痛),建立了和大自然和森林亡灵的连接,连接起来的巨大力量终于吸引了蝠鲼群的出现(男二之前怎么吹口哨扔彩色石头都引不出来)。最后,你体会到巨大的悲哀了吗?有政治寓意那一层,痛则来得更深刻。
渔夫无名戴红色头套招魂,通猜无言染黄色头发重生。密林的亡魂会在月圆之夜破土,深海的蝠鲼会在口哨声中归来。浑身彩灯的战士在宝石之中迷路,满身腥土的亡尸在尘世之中还魂。前妻连宝石项链都带走,却愿把你当做我。苟延过活的房间,还有彩灯与镭射相伴。是你取代了我的身份,还是我吞噬了你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