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应该分四种情况。
从地铁上给老头面包开始。
A1是影片开始一直到死去的那一段。
也就是安娜死后上卡车→医院跟爸爸要车→回家看录像→死掉。
B1就是最后上了地铁的男主。
从安娜死了开始不一样。
安娜死掉没上车并看到上了卡车的A1→杀死黑帮老大→医院遇到安娜→回家看到A1中枪→和濒死的A1说话→刷新→骑电车追黑帮老大→看到安娜死上楼梯看见上卡车的A1→追黑帮老大→看到B2杀死黑帮老大并抢枪→跟踪B2到医院→遇到翻下一楼的A2→遇到打电话的安娜→带安娜找爸爸撕B超单→开门遇到A2→打晕黑帮老大看监控下楼拿鞋→抢了A2的车并和A2对峙→回家录像带被砸中枪→杀死B2→救安娜(安娜撞到胖子掉地上的是钥匙)→医院做B超→上地铁遇到得到面包的老头。
A2是到医院车库和B2对峙并且车被B2抢走B2是第一次回家看到中枪的B1并且被B1杀死总体来说就是A1死在浴缸里。
A2车被抢。
B1和安娜一起上地铁。
B2被浴缸里的自己杀死。
最后上了地铁看到的是不是另一个自己和上了地铁的自己怎么再次进入这个大循环电影里都没有给出画面。
大家怎么想都可以。
我觉得这片是最复杂的一部时间循环的电影,同时具备平行 宇宙重叠和闭环循环的效果。
整个大宇宙就是个时空闭环,在这个闭环的时空里所有的事物互为因果,又因为重叠时空的加入导致因与果同时存在同一个时空里,彼此产生互动。
下面说几处重要的细节来详细说明这个理论最后在地铁里同时存在两个男主,一个和女友坐在一起,另一个独自在远处坐着就是给乞丐面包的哪位,为了方便解说分别设为A和B,因为A男主手上刚被画了8,所以可以把B男主看成是A男主的未来版,也就是“果”,但是又因为B男主之后一系列的行为才出现的A男主,所以B男主又成为了A男主的“因”男主去医院的时候经过了精神病区,有一位精神病人自言自语的说自己看到了另一个自己非常有趣,由此可见时空重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早就有这现象了。
女主出车祸的时候站在楼梯上的男主看到了另外两个自己,看见男主的每一次不同的选择都会产生另一个平行世界,而其它平行世界里的自己都会重叠到一起,最终哪两个自己都被干掉了,当另一个自己被干掉的时候光线闪耀,尸体消失,象征了另一个重叠时空的消失(根据薛定谔理论推断时空是以自己的意识为存在基础的,当自己的意识消失了那么与自己意识相联系的那个时空也就随之消失了)也只有这样世界才不会因为多个时空的重叠而崩溃
首先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很精彩,比恐怖游轮好点,毕竟算是新电影。
情节真心不错,我一开始预感到会是无限循环,但还是有点期待最终男主会逃离出去。
如果最后火车相撞全死了,那说明唯一一个经历整个循环的男主也死了,那下一个循环又是电影的重播吗?
男主也是一开始表现的最自私胆小的那个,继续新的循环。
那么问题来了,女主开局时有问过男主手上符号是什么?
男主的循环到底是不是女主操作的。
还记得浴缸里第一个死了的男主说的,远离女主吗?
他如何了解这一切?
他经历过整个循环?
但是如果了解,他怎么会死,毕竟结尾火车出事人死了,新的循环应该是男主开局下地铁,也是没有一点意识到自己在循环的时候。
男主变化是很大的,变得更有感情和智慧。
本来结局我还为男主女主默默欣喜,画风一转,竟然还身处循环。
和当年看恐怖游轮何其相似。
好在个人觉得比恐怖游轮好看的多,毕竟爱情亲情戏份多。
如果有继续,那一定会更精彩,电影中唯一一个坑没填上就是浴缸里男主说的“远离安娜,一切源头都是她(大致差不多的了)”。
明明意味深刻,应该有所明悟才对。
其他的镜头都与每一次男主或女主死去衔接上,也就是所谓的“新的一轮循环”(小循环,毕竟在我看来电影结束才是真的大循环)。
电影结束的男主并不是一开始的那个,一开始的那个在看完录像后依旧很懦弱自私,他说了句“安娜有录像,她叫我去警察局...”然后想夺门而逃可惜失败。
然后女主在转角处撞到了“男主”,也是这个时候一直活到影片结束的那个男主。
虽说悬疑片有悬念理所当然但作为强迫症的人,有一种“想知道一件事的答案偏偏无从解惑而欲罢不能”。
如果真有人解答,那一定是《逃离循环2》。
和蝴蝶效应一般。
恐怖游轮剧情很简单,基本看到一半就猜到八九分了,正因为剧情太过简单,所以循环就显得毫无破绽而被某些人奉为经典,本片为什么总是被人说bug太多?
因为大家都忽略了恒量和变量的问题,恐怖游轮很明显是恒量的循环即每次循环都一样,本片就是变量循环,最恐怖的还是一直在递增的变量循环,即大循环不变,里面的每个小循环却一直在变化而且是根据每个男主不同的选择而变化,就产生了像蝴蝶效应一样的效果,每个小循环相互作用影响又始终跳不出大循环。
所以显得剧情逻辑很乱让观众理不清头绪,但这也正是本片的出彩之处。
应该说这是一部硬的片子。
几乎没有硬伤,除了洗手间里面的那个熄灯的瞬间。
至少我认为这里的链接是一个bug似的过渡。
没有《恐怖游轮》处理那么自然流畅。
我不知道最后一个男的是怎么出来的,如果那是循环的话,那么他不应该说,莫比斯环是什么东西?
他应该知道的,因为早前就知道这个是在他手上,而且,也只是抹了一半而已,应该还有一半在手上的。
有可能是因为那个熄灯,重新启动了一个全新的循环,在这个新的循环里面,冒出了一个新的角色。
还有他穿的是一件新的衬衣而不是白色棉质内衣。
也有可能是最后的那一幕就是时间轴的开端。
但也无法解释,他为何像左边看过去会是一副惊恐的表情。
所以这个也被我否定了。
乞丐老人是关键线索,影片开头和末尾,他身边绿色围巾的女士的面是不同朝向的,可以说是不同的时间轴。
所以我认为,新男主有可能不是看到旧男主,至于看到什么就不清晰了。
所以,我认为这个电影本身粗粗看,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细看还是有问题。
不过说回来,人家又不是做成物理教学或者数学教学纪录片,没有所谓,好玩就好。
由于bug问题,我觉得应该给4星的,不过男主的演技太好了,超水平,又加了分。
给5星。
本来想写短评,又怕剧透给没看过电影的人。
我觉得结局的8(其实是无穷符号),并不是让男主继续这一个循环,而是经过考研的奖励。
剧情的延伸可能是,这对小情侣会继续幸福的生活下去,直到男主再次不爱女主而擦掉这个∞符号后,就又是新的一轮择偶循环。
终究会有一个爱女主的他,会脱颖而出,拿下女主,心甘情愿得让女主再次画上∞符号!
这种脱离《恐怖游轮》《定时拍摄》惯性思考的分析,可能会更合适这个电影的延伸吧。
Ps:不要说这个∞符号男主不是有之前的记忆么?
要记得,当他不爱女主而擦掉∞符号后,他就会死了,活得注定是那个经过洗礼爱女主的新新小鲜肉!
不懂那个符号是不是莫比乌斯环。
反正我觉的结尾的男主就是循环头和尾的尾,开篇的就是头,当女主画上符号的时候就带表了循环到了头和尾的连接处,所以后面脑补下可能会发生男主女主出了什么事故然后女主死,男主记忆消失,再次回到开始的一幕,循环继续,这也能说明为什么开头的男主手上会有符号,至于说要离开安娜才能摆脱的那个就不好扯了,也许就是经历完循环之后还是保留着记忆的男主吧。。。
至于整部电影的解析已经有很多大神分析的玲离尽致了,不就不发表愚见了,就是感觉这一部分可以蛮说说自己的看法
2017年的时候,看过这片子。
当时刚离婚一年,对情感方面的事情很悲观。
那时候我觉得,这片子并非描述时间循环。
而是表达爱的循环。
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无限循环。
男主角从一开始不爱女主,要一个人逃跑。
逐渐转变为更爱女主,要跟她长相厮守。
最终因爱的力量而变得更聪明更敏捷更强大,并战胜boss。
所以逃离循环靠的是爱。
看起来很美好是吗?
可惜最后女主角画的 “∞” 让整个故事大反转。
“ 逃离安娜,救救自己”。
我想这段莫名其妙的对白才是故事核心吧。
以爱的名义困住另一半,这个故事在《消失的爱人里》已经讲过了,崔健的《花房姑娘》也是也是这么表达。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没有爱就没有力量,有了爱又堕入无间。
人生就是这样循环,逃不出去的。
2022年02月。
我重新看了一遍这部电影,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以前看这片子,感觉很悲观。
认为人生必然因情感而陷入无限不重复的悲惨循环。
所有生活琐事里的不愉快,都因情感无法互通而持续重复。
人的情感,总归还是负面大于正面意义的。
我现在成熟了一点,有些不一样的思考了。
突然觉得这部电影非常正能量。
女主角想要得到男主角的爱,最终得到了;男主角想要变的更强大以摆脱boss的控制,他也做到了。
说的大一点,女人想要家庭幸福,男人想要改变世界。
这些他们俩都做到了,最终都成功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爱过程虽然很艰难,很辛苦,而且很大的风险。
但是真心相爱,结局一定是升华的。
所有的磨难都有回报,都不会白费。
他们俩儿成功,都有一个契机。
那就是觉醒。
男主角第二次重复,突然觉醒了。
女主角撞到路人,突然也觉醒了。
女主早就知道生命就是在重复的挣扎中觉醒并升华。
并且她不断的以各种方式试图让男主明白这个道理。
她知道又要开始新的试炼,所以坐地铁的时候在他手上画“∞” 以示提醒。
并且她显然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无限循环。
因为男主内心有爱,所以他们可以轻松面对下一次循环。
最后男主角被画上 “∞” ,他又一次觉醒了。
觉醒要靠天赋或机缘。
但爱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很强的选择。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向死而生。
不断觉醒,不断超越,最终走向圆满。
这一切的动力,都是爱。
本文涉及剧透,所写内容皆为一家之言,有不同观点欢迎理性讨论。
个人觉得这片子是循环主题电影的佳作,细节满满,逻辑完整,很有诚意。
首先,看这类片子一定不要去纠结故事的起点和终点,就像一个圆,任意一点都可以是起点或终点,需要在意的是局中人何时真正意识到自己身处循环,以及何时开始试图逃离循环,这才是紧扣片名的关键线索。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一个人身患重病,平时没有征兆,突然有一天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病入膏肓,那到底是哪年哪月哪天开始得病的呢?
没有人知道,但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点,身体会给你生病的信号,可能是此时的不舒服,也可能是之前某天的不舒服,全都取决于主观的意识。
其次,一定不要执着去辨析每个人是否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要知道这个人物当下的定位就可以。
简单说就是片中长着同一张脸的角色,随便他们是男主A,女主B,配角C,不需要去纠结到底有多少个不同的男主、女主和配角,因为片子只在有限时间给我们讲述不重复的故事,在时空之外,循环可能已经发生成百上千次,耗费精力去思考这些没有意义,这也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主旨。
第三,不要去纠结所谓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性,这个相信大多数人都理解,就像魔比斯环,我们从故事线的某一点出发,随着导演的布局一步步向前走,即便我们回到原点,只要逻辑完整,情感变化合情合理,就不算是电影本身的缺陷和失误,相反,这正是电影艺术的魅力之处,最美丽的空中楼阁大都存在于小说、电影和梦中。
简单总结一下本片的故事梗概:男主亚当陷入一个诡异的时空循环,循环中自己因为试图背叛逃跑被黑老大达兹索杀死,女友安娜被黑老大意外撞死,然后长着同一张脸的另一个亚当和另一个安娜以及另一个黑老大开始重复循环,直到某个自我觉醒的亚当开始意识到自己身处循环,然后开始试图打破循环,最后成功逃离循环(结局等会再说)。
完整的情节就不赘述了,相信大家都看得懂,我就说一些可能存疑的地方:1、循环是谁引起的?
从电影开头安娜所画的符号,桌子上神秘的摆设,亚当手上的代表无穷的符号,都暗示可能是安娜引起的2、安娜为什么要引起循环?
从录像带的画面中可以看到,亚当和安娜感情很好,但本片开头当亚当发现安娜怀孕之后,却没有一丝喜悦,反而是要求安娜去医院打胎,在发现安娜态度坚决之后,开始试图欺骗,一个人逃跑,说明亚当对安娜的感情已经变淡。
我的猜想是:安娜在某天发现自己怀孕,觉得自己和亚当不能再继续过这样危险的日子,为了孩子考虑她需要换一种活法。
而亚当对她的态度日渐冷淡,自己又对亚当一往情深,她需要找一个机会来检验亚当是否还爱自己,于是安娜通过自己平时研究的神秘学,借由某种神秘力量创造了一场时空循环。
安娜刚好在逃走的当天发现怀孕是设计,亚当手上所画的符号是设计,拿走火车票也是设计。
如果亚当通过考验,那皆大欢喜,两个人继续幸福生活;可如果亚当没有通过考验,那安娜宁愿两个人永远停留在循环中。
片中安娜问了亚当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永远么?
也直接说明安娜对待这段感情的态度,如果不能永远相爱,那宁远永远纠缠在循环中。
3、循环可控么?
事实是不可控。
安娜期待的理想情况是一旦亚当打破循环,循环就宣告结束,可实际情况是在循环的过程中,除了安娜拿走火车票客观上强迫亚当必须留下,不能独自逃走,之后的情节一概都无法预料,我对此的猜想是:导致循环的神秘力量自发地设计了一场完美的循环,所有的情节都是外力所控,人为不能干预,包括安娜的死,黑老大的死,亚当的死,所有都是计划中的安排。
而亚当自以为打破了循环,最后却在地铁上发现循环并未结束。
这种意外的“大循环”,也是安娜所没想到的,有点像唤醒神秘力量的副作用,也有可能是神秘力量本身就以调戏凡人为乐,任性调皮,喜欢看到凡人被任意摆布,凡人的代表亚当和安娜自以为改变了命运,可实际上什么都没改变,深陷重重困境而不自知。
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隐喻:生活和生命都有其自身规律,违背规律借助外力强行达到目的势必会打破一些平衡,受到惩罚,逃离之后再度堕入循环之中就是惩罚。
4、安娜在循环之中一直都在演戏么?
是也不是。
安娜启动了循环,知道循环正在发生,但不知道故事会如何发展,就好像你提前知道了一部电影的结局,却不知道全部的内容。
除了故事最后逃离循环的那个安娜,其他安娜都是没有记忆叠加的单独个体,黑老大,亚当父亲,以及故事中的所有路人都一样,他们都只存在于单一的循环里。
最后由于亚当成功打破循环(自以为,其实只是一个小循环),安娜也开始出现记忆闪回,从她最后撞到一个路人,之后疑惑的眼神里可以看出端倪。
在发现亚当出现明显的态度转变时,安娜也一定能推测出亚当看穿了循环,可由于不知道故事会如何发展,只能顺其自然,所以是演戏也不是演戏。
5、为什么只有男主可以叠加记忆?
这是本片一个潜在的设定:当意识到自己身处循环之中时,就会出现记忆叠加,或者说当自我觉醒开始之后,记忆就会开始叠加。
最后逃离循环的亚当自我觉醒于在街角撞到安娜,于是内心的想法从一个人逃走,变成了和安娜一起逃走。
随着内心对爱娜的感情不断升温,亚当作为一个男人的是非观和正义感也开始不断觉醒,直到最后打破循环,拯救安娜,男主已经完全知晓了小循环内的所有事情。
6、自我觉醒的亚当有多少人?
无数个,只是程度不同,有些亚当完全不会觉醒,临死前还要把锅甩给安娜;有些亚当开始出现觉醒,于是去洗车店杀死黑老大。
最后逃离循环的亚当在浴室杀死另一个自己,其实是一种暗喻:亚当杀死了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只因为他没有成功拯救安娜;也可以说亚当杀死了内心对于安娜不够爱的那部分灵魂,最后成为一个愿意为安娜付出一切的男人。
当然,这也是安娜期待的结果,最后在地铁上,安娜在亚当手上再度画下了那个无穷的符号,并询问:永远么,亚当回答:永远,安娜欣慰地笑了,这一幕就解释了一切。
7、亚当在浴室中那道黄色的光是怎么回事?
我的理解为这是神秘力量对循环的修正。
在亚当没有打破循环之前,神秘力量需要保证循环不会出现错误,而亚当的尸体就是影响循环正常进行的一个BUG,所以系统进行了修复。
8、为什么亚当父亲会突然出现态度转变借车子给亚当?
过程是亚当A先见到父亲A,被拒绝;然后亚当B见到父亲B,勇于说出真相,承担责任,父亲B摸着亚当B的脸,说他好像变了一个人。
然后亚当A在楼下撞见了抽烟的父亲B,父亲B主动借车子给亚当A,并说车钥匙在车里。
而事实上,在亚当A见到父亲A时,车钥匙是在父亲A手中的,说明不是同一人。
还是那句话,不要纠结时空的合理性,只要情节发展符合逻辑,就没什么问题。
目前能想到的疑点就上面这些,其他情节在我看来都很清楚,因为电影交代的也非常明白。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是挺不错的,男主通过自我觉醒在众多亚当中脱颖而出,完成救赎,神秘力量所创造的客观条件都相同,关键在于个体的主观意愿。
片尾女主在主视角男主手上画的∞,也就是莫比乌斯环,无疑是本片的主旨核心。
本片的莫比乌斯环与《恐怖游轮》的循环结构有着本质的区别。
即交叉、单面、没有起点和终点,裂变后环环相扣。
游轮是一个大循环套若干完整的小循环,大循环起点是上游轮前边登船边懵逼,终点是死在了出租车。
大循环首尾割裂,无法融合,完全无法交圈。
本片中无数个循环不分大小,只有长短,环环相套,它们相互影响,每个循环又无法脱离其它单独存在,甚至无始无终,无因无果,整个循环上的任意一个节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既是结果也是原因。
片头男主手上的∞并非火车上的主视角身旁的女主所画,绝不是所谓的起点,也许之前在家就已经被画上,这是片中未演的情节;同样片尾的主视角男女主角相拥而抱也不是终点,片尾主视角男主应该已经发现了旁边给了乞丐面包的疑似(以本片风格还真不一定就是)片头男主,主视角的最终结局应该就是在临死前躺在浴缸里告诉之前的自己要远离安娜(这几乎是所有影评的一个共识),而地铁结尾与这之间发生了什么,是导演为了给观众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而有意忽略了,这正是本片在细节处理上的高明之处。
游轮在观影过程中观众看到一半已能猜个七七八八,女主智力正常没可能意识不到,后续剧情走向设计荒诞了,女主有太多机会跳出这个循环。
而本片本质有别于这种一个大圈套若干小圈的模式。
本片主视角主角所演绎的绝不是最大的那个循环,而只是无数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循环中较长的一个而已。
对本片的理解应跳出以往圆环状循环影片的思维模式,剧情对每一个循环上的细节都没有交代完全(其实莫比乌斯环根本无所谓始终),所有循环缠绕在一起,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单纯纠结与ABCD循环谁套谁(其实片中每一个循环都不不能完整的包容另一个)没有意义,因为导演的本意不在于此。
此外,本片不是鬼片,女主不是女巫没有超能力,在男主手上画∞是导演借此表达电影主旨的手段,与剧情发展本身无关。
主视角的男主以为离开女主就能逃离,直到临死也没有真正大彻大悟,他没有意识到这个循环无从逃离,和记忆(绝不可能存在某些影评中的失忆一说,这不是导演的本意)、能力、智商完全无关。
本片对男主性格的塑造非常成功,心理波动的细微刻画入木三分,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纵观整部片子,男主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自私,从主视角主角最后在浴缸里跟另一个自己说,离开安娜,救自己一条命,可以看出他在乎的始终只有自己,期间虽也有过挣扎和犹豫,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瞬间牺牲女友,孩子,父亲,甚至另一个自己。
这就像是一个大的莫比乌斯环只有本质的自私这一个黑暗面,亲情,爱情,道德只是在闪烁其中,若隐若现。
注: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
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
这种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也叫莫比乌斯环。
莫比乌斯环的奇妙之处有三: 一、莫比乌斯环只存在一个面。
二、如果沿着莫比乌斯环的中间剪开,将会形成一个比原来的莫比乌斯环空间大一倍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编号为:环0),而不是形成两个莫比乌斯环或两个其它形式的环。
三、如果再沿着环0的中间剪开,将会形成两个与环0空间一样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且这两个环是相互套在一起的(编号为:环1和环2),从此以后再沿着环1和环2以及因沿着环1和环2中间剪开所生成的所有环的中间剪开,都将会形成两个与环0空间一样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永无止境……且所生成的所有的环都将套在一起,永远无法分开、永远也不可能与其它的环不发生联系而独立存在。
ps:以上观点来自于本小透明背后的男银QD亚东观影后的叨逼,如有不同观点需要开喷欢迎联系,本小透明为QD亚东的当红经纪人(挖鼻孔)。
很不错的片子,弹幕里一直拿这部和恐怖游轮做比较,其实各有千秋吧!
∞型循环,如同锁链,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只在某一点上交汇,各自的线推动剧情发展,死亡的螺旋只有斩断贪念,成全爱,方可摆脱。剧情虽然有点有bug,但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有合理的解释。
真强大。。。最终还是无法逃离“循环”!其中一次循环,浴缸快断气的男主对男主说是“因为安娜”,让他想办法“逃离安娜”,以此来看的话,其实循环的真正源头是安娜,是她的局!之所以要这个局(循环),就是要筛选出一个爱(不抛弃)她的男主!编剧太厉害了,剧本本身已超越了一切观影享受!!
精彩程度一般!最后如果又是开始,那么是如何重新开始的?
类似的情节见过太多,只要节奏紧凑,怎样都不会太难看。然而节奏并不能弥补情节中逻辑的漏洞,本片仍然没有做出应有的突破~
其实挺好看的 就是略微有点乱 要认真看才能知道是第几个loop 但人物设置吧 有点有那么一点弱智
为循环而循环 剧情很乱 不够严谨 喜欢楼道里的猫猫
整体来说观感一般,制作有点粗糙
可能这个题材看多了就不觉得新鲜,除了结局挺有创意加分之外其它都不是太好。这电影中的男主其实是一个十足的渣男,女友怀孕表示失望,在杀他还是她时,他让那个杀他老婆,又偷车又推人的,真是让人无语,就这样的人在经历这些就变好了吗?看来结局是变好,但本性难变。
跟恐怖游轮还是不能相提并论。。。
没新意
看的时候还是挺认真的,还不停辨别这是第几个、那是第几个,后来发现漏洞太多。虽然看似都衔接上了,但正因为数个循环所以观众也根本分不清了,反正结局也不算结局,接着套
只能说还可以,虽然题材是这个,但是并没有太高的表达
第二次循环的男主出场有点没衔接上。非封闭空间,远走高飞会是什么结局呢?
讲真………… 我一天之内同时看三个同一个人 我也会吓的当场晕倒谢谢 这是我在循环类片子中最怕的一个镜头了
时空循环,爱到永远
的确烧脑
循环略粗糙,时间类题材难免悖论,所以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也正常。虽然不如恐怖游轮那样精致严谨,倒也有它自己的特色。比如每一个细节都有呼应,连外卖小哥的摩托车都是重要的。再比如循环里加入的感情线索,让整个故事蒙上了双层的迷离。
所以,女主就是为了选出最爱他的那个男主呗
为了循环而循环,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