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看到结尾才真正知道everything,情节跌宕起伏,电影并没有很强的哲学性,不过在我眼里,是一部类似外国短篇小说一样的电影。
我唯一的泪点是不管什么也记不得了,依旧记得自己的孩子,让我想起了奶奶,做过脑部手术后没有什么话,最后一句话“路上慢点”成了她的一生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半年的植物人,然后就这样一声不吭的走了,被奶奶抚养长大,还没有做出任何回报的事情,她就那样走了,那时自己甚是的不懂事,“此情可待成追忆”,真正的痛彻心扉是亲人给的,它也会真正成为自己活着的记忆、指引,像她那样的人,那样的灵魂,的确固执呀,我一点也不了解奶奶,或许我连自己也不了解吧,不过有这样的奶奶在我的生命里,也会给我很多受益良多的东西。
电影适合闲着没事干,想要让自己静下来的人看吧,仅仅是一部脑洞比较大一点的悬疑小说了。
Before I go to sleep吸引我的从来不是这样一个完全勾不起我的观影兴趣的名字,也不是它的海报,主体白色,一板一眼、肃穆的字体和绛蓝色代表冷静的字体颜色,以及三张主演的脸。
这三张脸,没有表情也是一种表情,与海报背景、字体及其颜色一起,企图营造冷静中的一种惊悚感。
但当我看到主演是Colin Firth 和Nicole Kidman,我毫不犹豫地贡献出时间,敞开荷包。
有他们俩,我觉得这不会是部差片。
况且,影片定位为悬疑片、惊悚片,这也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猜应该有很多人都是冲着两个主角去的电影院吧。
根据S.J. Watson的畅销心理惊悚小说《别相信任何人》改编后的电影Before I go to sleep, 讲Nicole演的女主角由于外伤性事故,每天早晨在一个陌生男人怀里醒来,都不记得前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也不记得自己是谁。
一连串惊人的真相迫使她开始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
而电影故事中的人物非常简单,除了她自己和每天醒来身边的“丈夫”Ben(Colin饰演),每天早晨给她打电话让她找出前天晚上记录的DV日记的医生Dr.纳什。
再多者,就是Nicole曾经的好朋友、Nicole真正的丈夫和他们的儿子。
而实际上,对故事情节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的人物也就Nicole、Colin扮演的丧心病狂的情人Mike,医生纳什,以及Nicole的女朋友。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有关无关的人物太少。
在Nicole被囚禁的四年里,居然没有一个现实生活中可以有交流的人,一栋偌大的别墅,一点生活的细节也没有展现出来,而当Nicole去往Colin办公的地方,她也只是远在楼下张望一番。
假使编剧和导演想要营造出一种,在故事里仅有故事里的人物的紧张氛围,那么这种想法完全是可行的。
在同类型被拘禁与破拘禁的电影Prisoners《囚徒》中,电影人物角色也并不多,但每一个主要人物都寓意鲜明,每一个人物身份和他的行为都是围绕着故事主题被塑造的。
每一个人物动作都不是徒劳白做功的。
片名为Prisoners,寓意众多被囚禁的人。
比如影片中的两个被绑架的小女孩,这是最基础的肉体上的囚禁;警察,他的上司对他破案不支持,被拐女孩Anna爸爸对他不信任,这是一种心理上囚禁。
但是Before I go to sleep并不这样。
海报的三张脸中,最让人诟病的应该是医生纳什,纳什每天早晨打电话来提醒Nicole从衣柜里找出DV日记,的确对故事发展有推动作用。
但其的出现本身就是有问题的,Colin饰演的丈夫因为人物性质,不会给Nicole找医生,而Nicole自己又只有一天的记忆,有一个没头脑的情节,实在让人一眼看穿编剧Rowan Joffe的意图和其火候。
RJ还是自编自导,他的上一部作品《布莱顿硬糖》(在上上一篇推送《后知后觉:布莱顿游记》提到过的那部电影)也是一部惊悚片,也是由小说改编),纳什在和Nicole单独外出聊病情的时候,在车上想要吻Nicole,后被Nicole发现他的名牌上的名是Mike,正是昨天日记里记得要当心的人名,所以当她落荒而逃,纳什从后备箱拿出一根针,追上“待宰的羔羊Nicole”……所有的观众看到这里,不得不一头雾水,“难道让Nicole遭受一切的是纳什?
”但这一剧情转折,仅仅止步于此。
此后,好像完全没有发生这一出似的,故事照旧。
纳什这个角色的作用差不多到此要终结了。
整个故事的结局,大概也让人止不住大跌眼镜。
Colin扮演的丈夫其实是个丧心病狂、控制欲尤其强的情人,情人急于要做真男人,于是在不被同意后对Nicole残忍施加暴力,最后又以她丈夫的身份Ben将她囚禁四年。
故事的结局看起来是个happy ending, 深爱Nicole的真Ben带着他们的儿子来医院探望Nicole,依旧深情地说着曾经与她离婚时写给她信中的表白话,只字未提当年的出轨。
在故事主题并不出彩的时候,我似乎更希望把回本的希望寄托在氛围的渲染上,可惜时而过犹不及,时而不够火候,而Colin那张好人脸永远演不了这种歇斯底里、丧心病狂的坏人角色。
他和桂纶镁倒是如出一辙,没有表情也是一种有表情。
对我来说,还是最喜欢他在《国王的演讲》里的表现出来的纠结与沉着,以及《BJ单身日记》里马克·达西闷也不骚的冷酷傻气。
不过好歹,Nicole·Kidman的身材、气质以及演技倒可以是这部片唯一的安慰了吧。
他们俩也都年纪不小了。
那么,这个剧本到底要表达什么?
原著和中译名都叫做《别相信任何人》,还不如不要拐弯抹角,直接叫《不要出轨》好了。
豆瓣电台正在播张国荣的《没有烟总有花》:“如抬头没有烟,心中总有花”。
玩笑归玩笑,电影里如果没有狗血,想必是最好,但若不小心睁眼便是狗血,好歹也总要有把一两滴狗血讲好。
讲好了,被骂狗血还值得同情多给半颗到一颗星。
同类电影:❶Total Recall(1990)By Paul Verhoeven;主演:阿诺德·施瓦辛格。
❷Total Recall(2012,翻拍1990年版)By Len Wiseman;主演Colin Farrell,Bokeem Woodbine等。
❸Prisoners(2013) 导演:Denis Villeneuve;主演:Hugh Jackman、Paul Dano等。
❹GoneGirl(2014尚未上映) By David Fincher;主演:Ben Affleck、Rosamund Pike等。
妮可好美,在电影里随便穿穿衣服,给人的感觉就是女神人设科林长得好温良,人设就是衣冠禽兽全片最惊悚的是妮可说 她全部回忆起来了她爱ben 然后科林笑了一下 扇了她一巴掌 有点突如其来 吓了我一大跳 心跳都加速了大团圆的结局似乎烂尾了 但我觉得主要是在结尾母子与夫妻之间的深爱在电影里没有体现 至少不深刻 我感受到的深沉的爱是科林对妮可的 很变态 这种爱因为深刻是可以感动人的 但是它变态而且扭曲 所以不动人不甜所以主线是变态的执拗 我看到了明白了 但是副线的家庭的爱却没有深刻到让人回味 看到结尾 就有一种感觉 噢 然后就没有更多的思绪了 情感有些乏味吧
先看书后看的电影。
因为知道了故事的结局在看电影会觉得少了几分悬念,会更在乎剧情的还原度和展现方式,不得不说整个故事拍摄背景还是很还原的,但是整个故事线的展开和穿插太过简单,人物关系给的也太轻松了,没有迷雾般的感觉,说谎的人只有一个,施暴的场景一开始就展现了,还有记忆填充医生施暴解释的也太早了没有给观众思考时间等等;书里的故事往往会给人更多想象,但是在电影里的展现更多就需要应用拍摄手法。
总体来说只能到及格,没有太多惊喜。
妮可的演技完全是没问题的,从前面的迷惘,到后面在旅馆的害怕,都演的十分到位。
柯林真的不适合演坏人啊。
不过这个设定的确很迷惑观众。
影片一开始就对医生的动机很怀疑,还不要钱免费治疗?
哼,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作为妻子,丈夫照顾你这么多年,居然还怀疑自己丈夫,哼,肯定是脑子坏掉了(也的确是坏掉了)。
还好影片还是跌宕起伏,线索层层剥开,又反转,再反转。
总共加上女主角的朋友也才4个人物。
想要拍的不无聊还是很难的。
但在电影院我基本没太走神,中间可能有一两分钟的放松,很快能再回到电影情节当中。
最高潮部分也营造的很紧张(闭眼只听背景音乐)。
感觉,女主角好朋友的戏处理的很一般,尤其是回忆过去的时候那满脸的褶子,完全没有时光穿越感,导演对女配角太不上心了。
相比导演在拍妮可年轻的时候,还是有好好化妆找角度的。
拍的很美很模糊。
结尾就麻麻de。
(不过我的确是光明结局爱好者)
影片中出现了太多的I love you,我都不知道哪句是出于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还是出于生活的习惯。
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西方人是把I love you挂在嘴边,而中国人表达情感很含蓄,说出一句I love you就跟上刀山下火海一样难。
影片最后真正的本出现了,仍然在说I love you,这句话让我听得很难受,你真的爱她吗?
如果真的爱她,这么低级的错误都会出现,自己的老婆、孩子他妈就这样的被别人领走而自己却不知道。
只能说女主被离婚都真正的ben很少去看望她,甚至就没有去过。
这个地方我是不理解的总体来说,影片还是可以看的,整个影片也是对西方人与人之间关系过分独立的一种讽刺。
片子不差,就是剪辑和推进显得仓促,充满血丝的眼睛用得也太多了点,重复梦境也是显得频繁,这都说明罗温·乔夫 Rowan Joffe对惊悚悬疑片掌控显得缺乏方式,而真正高潮也显得不够震撼,总体略感刻意老套。
影片全靠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的演技推进,这种角色本身就非常适合她紧张型的表演方式。
前半段表现力非常不错的,把原著的日记改为了视频记录也对其提高了表演要求,每段落的层次也不一样;不过后半部分确实也落入了《小岛惊魂》《致命拜访》《非法入侵》等等的表演俗套。
总体来说被提名金酸梅纯属恶意,当然了,金酸梅只会找大明星开刀,票房不济又都算她头上了。
这个片让我老公对我很佩服。
一开场还没人说台词,我就猜到,“女主失忆了?
”“每天忘一遍?
” 男主刚说话,“男主在骗人?
”“男主不是真老公?
”简直是预言家附体。
可惜我还脑补了一个巨大的世界观,抵抗外星人或者做疫苗保卫人类那种大戏,结果只是个莫名其妙的有暴力倾向的第三者……剧情有各种漏洞,还不停用jump scare怕观众睡着……还好不算很长,只是浪费了92分钟。
人永远是对未知充满恐惧的,其实所谓好的、不好的事情都是一种经历,抹杀的一干二净那剩余的生命价值是什么呢?
人总是靠着记忆活着的。
突然觉得,遇见你是多么的幸运。
早上睁开眼的第一抹阳光,你笑着say morning,伸手揽过你的肩,亲吻你的额发。
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被珍惜的。
很小的快乐和再大的悲伤结合起来,也生命的意义。
只是个人的阅读和观影的记录,难免有一些个人理解的成分,欢迎讨论和指正;也希望给只看过书/电影的人一些参考。
小说和电影是完全不同的,有各自需要的表现方式和处理方式,所以难免有改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改动之后我们对人物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图片不算字数,居然说我字数不够呢;凑字数啦。
)
剧情在意料之中,最后她老公和儿子的群众脸硬是把这个电影拉低了几个档次。
原来国外也有这种囚禁play...
最后大团圆多余了,结束在给自己录视频备忘处最好
@2016-06-13 07:27:38
纳什医生才是真爱吧
还好医生不是BOSS,不然吓死我了
英国出品,英音,垃圾演员,一星拿好
Dr.Nash真是一个好温柔的男人,专注和安抚的眼神..大屏上我都要醉了...实话电影真不怎么样,剧情和悬疑制造,都............柯林菲尔斯原来也可以演这种角色,一直觉得他只适合正面的角色。三星。+一星是因为有笨蛋你一起看啊。真的是不明白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其实一直只是我想多了.........吗?QAQ
我觉得和gone girl不相上下
挺失望的,不惊悚。
这女的生物钟可太准时了、她要是熬个两三夜的、很快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改编的还行吧,至少小说也跟电影一样刚开始悬念迭起后面就平淡无比。
类型片中故事做得不错,悬疑感也还行,只是最重要的节奏没把持好,弄到最后变成了狗血亲情剧。但无论卡司还是整个电影包装都有些雷声大雨点小呢。科林耍狠还是不习惯,妮可演技不得不再次表示质疑。
是平时少见的Dom版脸叔哎
电影完成质量不敢恭维,完全没亮点。我达西叔演坏人ok,可暴力型的坏人就有点对不上了吧,谁不知道我达西叔的气质是贵族国王那一挂的…打女人的小三?!我达西叔如此光明正大的浓眉大眼那点是小三了?
看到推荐,还以为这片子多悬疑多神奇。寻思还不得反转个五六七八次么,结果反了一次就不管我了。不及Momento,也难为了前半段的柯林叔演得我都有些心酸……
日复一日和一个女人重复一个假故事是爱得不得了 女人有一点点记忆就不给活路地打是残酷得不得了 只能说是精神病吧
6.5/10,看过,还行吧
我费斯叔不愧为衣冠禽兽,可惜故事充满了伪高潮。(前导预告还是Gone Girl,找死...)
故事奇特,惊悚程度不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