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龙潭之战

Danger Close: The Battle of Long Tan,108悍将(台),非常危险,危险逼近,Long Tan

主演:崔维斯·费米尔,卢克·布雷西,理查德·劳斯伯格,丹尼尔·韦伯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年份:2019

《危机:龙潭之战》剧照

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2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3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4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5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6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3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4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5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6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7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8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9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20

《危机:龙潭之战》剧情介绍

危机:龙潭之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崔维斯·费米尔、卢克·布雷西、理查德·劳斯伯格([血战钢锯岭])、丹尼尔·韦伯(《惩罚者》)将主演越南战争题材电影[危险逼近](Danger Close,暂译),影片由科里夫·斯丹德斯([红犬历险记])执导。故事背景设定在1966年的越南南部,讲述在瓢泼大雨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士兵与2500名越南士兵僵持。影片将于本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开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废柴少年之次元危机魔偶奇谭:至小帝国撞车侍女大院子女千次的吻废柴联盟银河英雄传说外传第三次提亚马特会战我们之间滑板厨房查德与JT:聊很深十三省漫长的季节爱就爱了跆拳道隔壁房间马尔科姆的一家第七季行骗高手樱花开了犬神新龙门客栈之英雄觉醒暗恋·橘生淮南一周的朋友战国无双借眼给宝贝的最后笔记这是什么鬼战雷天竺蓝调幻界重生:虚空秘境

《危机:龙潭之战》长篇影评

 1 ) 还可以

维斯·费米尔、卢克·布雷西、理查德·劳斯伯格([血战钢锯岭])、丹尼尔·韦伯(《惩罚者》)将主演越南战争题材电影[危险逼近](Danger Close,暂译),影片由科里夫·斯丹德斯([红犬历险记])执导。

故事背景设定在1966年的越南南部,讲述在瓢泼大雨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士兵与2500名越南士兵僵持。

影片将于本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开拍。

维斯·费米尔、卢克·布雷西、理查德·劳斯伯格([血战钢锯岭])、丹尼尔·韦伯(《惩罚者》)将主演越南战争题材电影[危险逼近](Danger Close,暂译),影片由科里夫·斯丹德斯([红犬历险记])执导。

故事背景设定在1966年的越南南部,讲述在瓢泼大雨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士兵与2500名越南士兵僵持。

影片将于本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开拍。

 2 ) 去特么的“自由世界的战士”

看罢电影,看看豆瓣,只见首页的评论区有这样一条短评:“……总体观感不错,可能比中途岛还略好一点。

向自由世界的战士们致敬!

另外短评区也真实反映了当前豆瓣评分已经沦为意识形态挂帅的秀场”。

看到以上短评就笑了,还特么的“自由世界的战士”,还特么向澳军致敬?!

你了解越南战争吗?

你看过几部战争片?

你到底是不是中国人?

别跟我说电影别扯郑智,电影不扯郑智还拍来干嘛?

难听的话我就不骂了,会有人帮我骂的。

可见,如果豆瓣评分没有带上意识形态,这些西方电影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中会给中国人带来多大的影响和伤害。

澳军乃至澳大利亚向来把自己归为西方代表“猪油、皿煮、正义”的一员,向来是英美的跟屁虫,说难听点就是走狗。

别说以前了,近几年的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哪次没有辣鸡澳军的身影?

而你等青年,竟然将澳军称赞为“自由世界的战士”,真是可喜可贺。

本人浸淫战争片多年,看过的战争片绝对不比在座各位看的少。

此片从战争场面、剧情推进方面来看,确实能给个及格分,但意识形态注定了我们无法给此片高分。

导演也深知自己没水平刻画北越军队的真实战斗力,所以把北越军队描绘成只会“万岁冲锋”的傻瓜之余,用了多处镜头描绘了澳军士兵“惨遭”击中的飙血细节,以此来给全世界的观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感。

另外,在最后那次防御战上,有这样一个镜头:澳军已经陷入绝境,军官哈利沾上血丝的脸庞眼神坚毅,只见他拿着手枪毅然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北越士兵……倘若你是一名极为细心的战争片爱好者,你可以明白这其实是在“致敬”《拯救大兵瑞恩》的场景。

然而这就尴尬了,拯救大兵无疑是一战反法西斯正义战争,但你澳军跟着“联军”打的仗却绝对无法称为一场正义战争。

这样的致敬,看起来平和光鲜,但在意识形态的另一面,其实只会给自己招黑。

如图所示,多么熟悉的场景!

 3 ) 突突突,几乎打满一个半小时不停歇

本片是澳大利亚电影,交战双方分别是北越和澳新联军,所以内容上基本是一边倒的歌颂澳军,不会做到客观公正的。

背景是1966年8月18日, 105名澳军和3名新西兰尖兵混编的一支澳新特遣队,在橡胶树园遭遇了大批北越军队。

在随后的交锋中, 108名澳军与2500名越军展开了激烈战斗。

面对1:25的人力劣势,澳军就地防守撤退, 在后方火力支援下以18人死亡,24人受伤的代价获得了5倍的交换比。

整部影片反映出澳新联军三流部队的水准,士兵懒散,军人可以随意抗命,长官逻辑混乱。

而西方人在越战片中反映越南部队的时候,好像越南也只会人海战术,北越军队被描绘成只懂“万岁冲锋”没有战术的野蛮古代人傻瓜打法,都是人肉冲冲冲,看上去完全没有威胁力,除了人多毫无优势。

实则当年越南跟中国师傅学了不少,北越也不是吃素的,如果越南就这两下子,早就被美国搞定了, 79年师傅打徒弟的时候也不会把师傅搞的那么辛苦…… 全片印象最深的肯定是澳军的炮兵部队,肌肉线条都好看到爆,特壮实。

如果这场战事没有炮兵支援,基本就完了。

剧中从20分钟开始打到结束,乒乒乓乓的,场面还行,但没啥紧迫感,看不到什么战术,只有突突突扫射,7分左右吧!

 4 ) 龙潭之战的个人看法

  对于龙潭之战,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首先是交战的双方,分别为北越和澳新联军,以及美军的空中支援。

最终结果,双方都说自己赢了,那么可信度如何呢?

  先说北越吧,越南在取得越南战争的胜利之后,自信心爆棚。

在苏联的扶持下,开始出兵对周边的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多加干扰。

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在1979年2月17日对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

当时中国在广西、云南这两个地方的边境地带集结了大量的兵力,然后在短时间内就将越南北部的20多个重要城市占领。

而最终,中国和越南都宣布胜利,对于中国来说,短时间内成功歼灭了越军的第6师、第8师、第13师以及第25师。

同时摧毁越军边境防御体系及我国援助设施,目的达到了撤军了,算是胜利。

而对于越南来说,战争过后并没有被中国占去任何领土,而且用越南自己话来说,是“英勇的打退”了中国的进攻,我们守住了,敌人被打跑了,那么我也算是胜利了。

鉴于都是同一个主体(北越和越南),所以从这里基本上可以看出,越南对于胜利的“定义”。

中越战争中解放军的法卡山收复战  再说澳新联军,基本上主力还是澳大利亚。

1770年,英国海上冒险家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

1783年,美国的独立导致英国将原本在北美流放的犯人转而就放在澳大利亚。

所以说澳大利亚人的祖先都是英国人精挑细选的,都是杀人犯、抢劫犯、地痞、流氓等(让我想起了英国的足球流氓),本身就都不是什么善茬,他们到了这里以后,自然也不会安居乐业,而是为了各种资源土地大打出手,和本地土著争斗,不同派别之间战斗,总是虽然没有经历过大战,但是都没闲着,一战中加入英军参加欧战,直到二战爆发。

二战中的澳大利亚军队  二战中,日军不断派出飞机袭扰澳大利亚,据统计在1942年至1943年,日军空袭澳洲达100余次。

被惹毛的澳大利亚竟然从700万人中动员了300多万人参战,直接参军的高达百万。

澳大利亚军队接受的是完全西式的训练,陆海空都有,并且物资上有英国和美国做后盾,最终打到日军满地找牙。

日本也就是当时在东亚东南亚还能横扫一下,碰到英美苏这种的基本上就不是一个体量了,而且装备也从优势变成劣势,最终澳大利亚军队给日军上了一课,二十万日军被打到一万人,并且拒绝接受日军投降!

甚至到战后统计,澳大利亚也是杀日本战俘对多的国家。

所以到了越战,澳军的实力如何,不用我多说了(当然,一位英国牧师写道:“在澳大利亚,没有哪一个英语单词用起来像‘犯人’这个词那样要仔细考虑。

”澳大利亚人在公共场合比较忌讳谈到“罪犯殖民”这样的话题。

所以和澳大利亚相处人尽量不要谈论这些东西)。

  还有就是美军的支援,其实战争中双方各种武器装备的差距很明显,北越的装备差不少,而作为联军来说武器装备整体都要好不少,之前的朝鲜战争也是。

新西兰军队的炮兵部队  不客气的将,龙潭之战中,澳新部队基本上都是精锐部队出战,而他们面对的对手,也是狠角色,因此,在双方打仗都“不要命”的情况下,谁的武器装备优秀,谁的支援多一些,就能决定谁最终的胜利。

  战斗的起因是被炮击,然后需要步兵过去确认炮击位置而来到这片橡胶园附近。

开战后澳新联军劣势还是很明显的,因为错误的预判形势,导致最终碰到了数倍于己方的敌人,差不多在一个1:25的兵力劣势下,被越共部队包围,最终成功逃脱。

先不说胜负,单单能够撤回来,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并不高明的指挥官  另外北越部队仗着人多确实一直在冲锋,而澳新部队则就地防御。

新西兰炮兵部队的功劳应该在支援上来说是最重要的,从战斗打响后一直在后方持续输出。

美军的支援也功不可没,影片中感觉很随意的扔下炸弹就走了,实际上可能潜在杀伤人数并不少。

同时直升机部队的武器弹药补给,和最终装甲部队的火力支援也都很关键,基本上少了任何一环,可能最终部队不是被歼灭就是被俘虏。

  至于影片中澳新部队的伤亡看上去也不像是国产“抗日神剧”那么神,不同时期都有人在牺牲,即便到影片最后阶段,主要角色之一也头部中弹身亡。

当然,到了要拼刺刀的阶段,恰好装甲部队赶到,可能还是有点过,这时间的拿捏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但是按照时间来看,装甲部队到的时候弹药量应该差不多消耗完了吧。

台下的观众,跟我一起嗨起来  说下个人感觉的胜利吧,双方都认为胜利,那么北越很可能是以橡胶园被保住,没有丢失领地并且打退了敌人为胜利,而澳新部队则在武器装备的优势下以及各种支援,最终的伤亡数上应该是占优的,并且成功的撤退了回来。

就像电影《敦刻尔克》中表现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一样,最终大部队还是撤走了(诺曼底见),所以也算得上是一次胜利。

  IMDb目前评分为7.0,豆瓣目前评分偏低为6.4分,个人评分6.8分。

影片比较好的还原了当时战争中的场景,武器装备等,不过由于拍摄方为澳大利亚,所以具体内容上还是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有一定的歌颂和夸大嫌疑,不过对于战斗的记录和惨烈表现的还是很真实的。

喜欢战争题材电影的朋友推荐一看。

  战争,没有赢家。

 5 ) 选了个热闹的春节影片

看影评的时候黑鹰坠落的字样吸引了我,我绝对是对黑鹰着迷至深。

实际看完,有种向其致敬的感觉,尤其是士兵在召唤炮手向我开炮的片段,不亚于我大国的爱国影片。

影片对局部描写太多了,没有写太多战术方面的内容,所以是细节多了乐反而整个战争的描述弱化了,虽然突出了几个英雄主义精神。

无完美影片,但仅有吸引我的影片。

 6 ) 这部电影完美说出炮兵才是战争之王

比起其他电影,他的炮兵出场次数最多,效果最好(炮兵队长的肌肉也很好看)。

当然这是符合实际的。

所以前线士兵如何能准确快速的提供坐标给炮兵是步兵真正的杀手锏,虽然片中士兵如何能找出坐标没有详细描写,是一败笔。

此片对比荷里活的当然差不少,不说中枪的特效,就说合理性也不好,战友倒下了你过去扶他有吊用,是不是先打死冲过来的敌人在说呢。

对越南人的描写也差,前后至少两个小时,一千人的部队怎么也能送10门迫击炮来前线了吧。

像这样的临时阵地,澳军的士兵缩在不到50米半径内,如果有几门迫击炮帮忙,相信半小时就搞定了。

不过看过第一名的影评介绍真实战况,好像越军也真没有使用迫击炮,无解。

 7 ) 平铺直述式的战争还原

平铺直述式的战争场面还原,个体在战争中是多么微不足道,战火面前唯有战友情值得信任。

平铺直述式的战争场面还原,个体在战争中是多么微不足道,战火面前唯有战友情值得信任。

平铺直述式的战争场面还原,个体在战争中是多么微不足道,战火面前唯有战友情值得信任。

冲锋的战士才是战场的灵魂,久经沙场的将军往往最怕死。

枪是政治的工具,枪本身并无对错。

军人也是如此。

 8 ) 很二

3星纯粹给感观娱乐,这可是北越兵,狡猾得像山猫一样的部队。

据老山部队战士回忆,越南兵是很惜命很狡猾的,他们不是鬼子,不是敢死队,更不是乱跑的丧尸给你扫射,你以为这是太平洋岛战吗?

军官一喊上刺刀冲人头……全是此片导演对东方战争的印象流。

他对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士兵倒是很了解,抽烟打牌喝酒赌博样样精通。

导演完全搞不懂战争的本意,极其顽固的白人思维。

 9 ) 危机:龙潭之战

澳大利亚和越南,这俩国家实在难以让人喜欢。

一个冲在五眼联盟恶心我兔的最前面,一个是白眼狼。

稍微了解点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瞎掺和,哪哪都有他。

另一个中国17万人和它并肩作战,结果他反过来咬我们,这就是后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危机:龙潭之战讲的就是澳大利亚的一队兵,在龙潭这个地方和越南兵陷入了战争。

开头影片打出字幕,这些娃娃兵平均年龄不足20岁就被派往战场,大多没有战斗经验。

然后就是无厘头的打牌,执勤喝啤酒,放空枪,抗拒命令。

还来了一个叫帕蒂的女明星来劳军,在军营里面开起了演唱会,结果好了,越南军在龙潭这个地方部下重军,准备把这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南越支持者包饺子。

危机:龙潭之战表达了澳大利亚官兵在越南的土地上怎样英勇奋战。

当阵地失守,官兵要求向他所在的连地炮击,这有点中国式的“向我开炮”的感觉。

后面还有抗拒撤出命令,为了救出被围困的兄弟搞不明白,救出其他兄弟固然重要,难道军队的命令就不重要了。

这是要传达出一种为了不落下一个兄弟,可以抗拒命令的价值观吗。

影片虽然以澳大利亚人的视角拍摄,其实也蛮适合越南人观看,看看土澳怎么在自己的土地上残杀自己的同胞。

别整那些光鲜亮丽的理由,你没事跑人家土地上耀武扬威,揍你是理所应当。

战争场面很激烈,结果只死了18名澳大利亚兵。

只能说凭借火力优势,土澳用108人顶住了越南2000多人的进攻。

抛去意识形态的东西,这部电影还是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欣赏,战争是极其残酷,迫不得已,谁都不希望寄希望于战争解决问题。

一个很淡又很美的小众电影ご公衆號ご:凉心评本文版权归作者 凉心评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10 ) 战阵片给拍成了僵尸片

二逼电影,原想弄一个澳版主旋律,最后导演拍摄成港式麻辣烫。

全片乒乒乓乓的,把北越步兵拍的跟zombie 一样一路乱跑。

澳军这一侧,将军开始扮深奥莫测的老江湖到最后升华保腚第一的怂逼;Colonel 由澳版李琦这厨子出演,逗逼;男主Major 是脑子短路,先扮酷后套亲情的傻逼,是被一个最后被爆头的大兵給教育过来的。

微博贴不上,说是违法微博社区条例云云,放这里吧

《危机:龙潭之战》短评

義務兵表現了不亞於常規士兵的勇氣和戰鬥能力, 尤其是他們和對手相比既沒有地形熟悉和戰鬥經驗優勢. 下士鮑比戰後造訪越南戰地遇到當年的老對手時, 舊查理軍官幹部自己笑著親口承認他個人認為澳洲人打贏了龍潭一仗.最後一位戰死的保羅至今仍舊為老家庫拉鎮鄉親所紀念,庫拉鎮本身就有對龍潭戰役做了相關緬懷紀念的舉動:18顆樹被種植以代表每位失去性命的澳洲大兵.

3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都什么年代了,拍战争片还是无视枪械的真实火力。AK打脑门居然就一个洞,炮弹两米完爆炸居然只把人打个前空翻……

5分钟前
  • 陈赖汉
  • 还行

太多炮火了

6分钟前
  • 爱影
  • 还行

此战澳洲牺牲18名指战员,拍了两个小时的电影。朝鲜战争18万中国青年的生命……

7分钟前
  • TONY西宝
  • 推荐

travis的演技...好像卡在某个点上了.

10分钟前
  • 羊腰子
  • 还行

画面还是挺真实,故意贬低越共的单兵技战术了。

15分钟前
  • Terry Gu
  • 推荐

这是不是美化侵略?……

18分钟前
  • 生命如歌
  • 较差

战争戏调度差且单一,而且明显看的出成本不够,看完即忘的平庸片。

21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现代战争打得就是精准,如何做到及时的掌握前线具体情况,那就是每一个战斗小组在战场上有绝对调动炮火和飞机的权力,而坐在指挥部的军官不是下达命令的,而是信息中心、资源中心。龙潭之战中108名澳新士兵阻击2000多北越军队,18名澳新士兵和245越南士兵丧生,战损比是1比14,其本质就是抛掉等级和官僚,一切以战场实际情况进行部署和安排,充分调动资源,保持高效的信息互换,最大限度的减少我方损失,保存生命,因为生命是一个国家最贵的资源,每一条生命都是重要的。

22分钟前
  • 凌风
  • 力荐

这地方选的,树种得也忒整齐了点……失败的战争电影,群像的铺垫一点都不好

23分钟前
  • ox-ox-ox
  • 较差

一般…袋鼠国爆锤越南猴子!

24分钟前
  • 包子吃人
  • 较差

意淫神剧

26分钟前
  • 风雨澜轩
  • 很差

越战大丛林,打了快俩小时双方加起来伤的多,死的少

28分钟前
  • 豆友108693709
  • 较差

打的还是很精彩的,战争场面很多,虽然有点单调了,但看的很爽,反战就最后有一点,总体不错

30分钟前
  • wosla
  • 推荐

豆瓣评分偏低了。平实的叙述战争,但并不乏味。

31分钟前
  • 笑君
  • 推荐

近期看过算是不错的战争片了,讲述越战时候澳大利亚部队遭遇的一场被包围战,108人被越军2500人包围,结果以死18人代价打死越南军245人,在炮火和装甲部队的增援下成功突围,但双方部队都称赢得了这场战役。场面真实性很强,片尾的演员和真实人物的对照照片也更增强了纪实感。

34分钟前
  • 齐柏林飞船
  • 推荐

澳军战斗力确实渣

39分钟前
  • 行子
  • 还行

战术细节太多槽点,战斗过程交待不清晰。整体水平一般。

41分钟前
  • Just my luck
  • 还行

3.5

46分钟前
  • 今日上映
  • 还行

太一般了吧

47分钟前
  • ben@豆瓣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