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谓我是多么不合时宜,我无所谓我要走多艰难的路。
既然这是他临别前对我说的最后的话语,我就要确保这份心意传达到我的心底。
鸢尾花漫山遍野开放,紫罗兰在默默无闻处生长。
她在花开遍地时来到,我在炮火纷飞中被找到。
花一样的名字寄托着多少愿望,“你将不再是道具,而是成为人如其名的人”,即使是这样平凡的语句,我也必不辜负他的期盼。
在我眼中那些荒诞的借口,我无法理解。
但我心中对那个爱的执着,似乎将让我触及到最终的答案。
原来这本是需要巨大勇气的话语,那我怎么忍心让他说出临别前这样郑重的宣言。
我愿在窗边见证他们月色下爱的宣言,藉此沉思那个他曾经对我的爱恋如果有一天我能和她再次相遇,我必不会忘记彗星星光下的那个晚上。
我将背负从她身上受到的感召,去践行早该开始的我热爱的事业。
就像所有的战争一样,曾经至高无上的信仰在结束后一文不值,所以,茫然的我要用什么让生命继续燃烧发出光芒。
真诚的谎言,善意的欺骗,强忍的泪水,不解的孩童。
我无法陪伴你七天,但一定会陪你度过剩下的每一天。
我无法在身边看着你成长,但无论相隔多远,我一定一定永远守护你成长。
雪山阻挡不了我的使命,枪弹无法结束他的思念,炸弹炸不了他们每个人心中对和平的渴望,军事化的体制无法抑制爱的生长。
就如同我自己,尽管困难重重,也最终懂得了你当初的涵义。
活下去,这算是我接受你的最后一道命令,生死两隔后,硝烟散去时,我终于准备好,用平等的方式,守护这份永恒的爱情。
京都的制作水平业内第一没得说,啊这光,啊这水(),用最癫狂的辞藻吹捧都不为过。
但机械臂美少女杀人机器搞底层文职这种缝合怪人设,古怪得要命。
各个单元剧里,主角屡屡化身职业电灯泡,杵在那强势围观单元剧配角的悲欢离合。
帮人写信这个基础设定,压根就莫名其妙。
我是完全无法理解,机械臂这种尖端科技都整出来了,这个异世界的识字率怎么还这么低?
好些单元剧配角,看起来也不像文盲啊,要寄信为啥不能自己写。
剧情过于寡淡,除了和少佐的那一点感情戏,和第十话单元剧,其余的,称其为厕纸都不为过。
就这还是经京都社魔改、大量优化的结果。
小说原作更烂。
新文库因为资历太浅,完全收不到好作品。
京都制作京紫的初衷就是给文库打广告,投入重金在这种白开水作品上,令人扼腕。
剧情2星不能再多了。
但凡换个二三流动画公司制作,如果画面音乐也一般的话,说难听点,这种蹩脚故事,狗都不看。。。
画面啊,画面orz//想了半天,总觉得这bildungsroman有哪里很熟悉:这不就是木偶奇遇记的模式吗!
小木偶不是健全的人,通过旅途健全自己的人格;薇尔利特不明白什么是爱与情感,通过四处代写信来把握人类独有的细腻复杂的情感......//看完啦,来点repo:整体来说,剧情并没有很出彩,故事都很简朴,没什么设计感,但作画非常精美。
最吸引我的创意是通过学习代写信来构建对人类细微情绪的认知,来获得提炼人类婉转的思绪。
不知为什么忽然和罗兰巴特那本恋人絮语有些共鸣hhh这同时提供一个切口:为何不直接让薇尔利特通过口头的言语来习得情感呢?
为何一定要形成文字才能深化并最终掌握情感的本质?
最本质之问:形成文字和单纯的口头语言是否就此有功用上的差别呢?
口头语言所传达的内容深度是否一定浅于书面语?
这是人类生理机能的差别吗?
还是有别的原因?
书面文字是对口语的提炼吗?
这是书面语产生的原因之一吗?
感觉可以整个语言学小课题了233btw, 这部主角是可爱女孩,男主存在但目前还死着x 我好爱可爱女孩,呲溜=v=
本篇写于第五集更新之前,仅是个人不成熟的观点。
看京阿尼很多年了,对京阿尼还是有点感情的。
我一直觉得京阿尼最擅长的,一个是煽情的演出,京紫第一集给我的印象还是很好的,通篇下来都是京阿尼式的感情渲染,尤其是少佐结尾处的表白,我觉得这是京都自己的节奏,是他最拿手的。
但是从第二集到到现在的第四集,观感远远小于预期。
其实剧情平淡没有冲突,并不等于剧情烂,京紫的问题感觉是京都常年积累的结果,是根深蒂固的。
第一个就是过度的情感演出,或者说是过度的情感表达。
京紫的剧情平淡,但是情绪却充沛的多。
你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里面很刻意的情绪表达。
比如第二集薇儿莱特第一次接触打字机,给了配角很多的特写,bgm也很急促,仿佛在告诉观众,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结果仅仅只是一句“再轻一点”。
打字吵一点对于这些经常写信的人偶来说为什么这么排斥和反感?
剧情也没有给出解释,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困惑。
再比如第二集结尾处,薇儿莱特和艾丽卡的雨后对话。
很明显,雨中对话,对话结束的时候天空放晴,代指两人关系上的发展。
但是,整个对白仅仅只是互相自述,没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和表达,刻意去给安排一场下雨放晴,有点小题大作了。
到第四集为止,还有很多这种过激煽情,像惊愕的表情,闪着泪光的眼睛,都是京都常用的情绪演出的方法,但是很难让人产生共鸣,根源还是情绪太过饱满,和平淡的剧情不匹配。
第二点就是故事剧情拖了后腿。
第三集薇儿莱特给人偶学校姬友的哥哥写信一段。
前面老师提到过,优秀的人偶应该从别人的内心里提取出对方的真实想法,这也正是女主当时的困境。
所以到了女主替红毛姬友写给她哥哥信的时候,也应该承接上文,写出姬友表达不出的真实感情。
但是姬友给女主阐述家里遭遇时,结尾说了“其实只要他还活着,我就很高兴了”这么一句话。
女主最后的信写的是“你能活下来,我很高兴”。
这种几乎一样的句式给我更多的感觉是女主在复述,而不是整部动画一直强调的,表达别人真实的情感。
后面姬友给老师看女主写的信,老师立马承认女主毕业。
显得太过刻意,剧情的设计感太重。
像第四集里面,女主替爱丽丝写信道歉。
在生日聚会上闯了祸,想写信表达心意,而且很明确提到,写给父母,写给邻里,还要写给青梅竹马。
但是结尾只有父母看到信的反映,邻里和青梅竹马彻底没有下文。
至少也应该给个镜头,意思一下。
而且青梅竹马明显给了很多笔墨,好像是很关键的人物,居然只是个带名字的路人,让人不可理解。
可能是我对京紫期待过高,导致了对作品质量的过分强求。
但是既然画面已经做到如此细致精美的地步,希望作品也能在剧情和演出上更加精雕细琢。
优秀的作品是主题,画面,情节和思想高完成度的结果,只有这些东西都具备了,才能彰显出作品的优秀,有一点短板都会很泄气。
---分割线 -- 完结补上感想。
一个是京紫的几个鸡汤小故事不出彩,各个单元剧的故事都很平庸,或者说很水,叙事也是流水账。
而且京都一定要一集一个故事,做成两集一个也还好。
每集抛开京都重点的煽情,留给叙事的时间少得可怜。
情感的表达需要有故事作为基奠,否则就会显得很空洞。
比如女主的那段对战争创伤的反思,并没有一件直接的事引发紫薇的撼动,仅仅靠着两集回忆,就忏悔到要自杀的地步,会显得很牵强。
后续振作的过程也是浮夸的一笔。
而且,如果说京都对鸡汤小故事驾驭还算勉强的话,最后两集对政治战争的理解简直幼稚的可笑。
本身火车战斗、炸桥就不算什么新鲜的东西了,结果还做的过家家似的,你甚至根本无法理解里面的叙事逻辑。
另一个就是京都在改编上的取舍。
前面的原创内容实在是画蛇添足,包括两个原创角色,存在感很低。
动画为了给女主加一条”什么是爱”的线索,强行变成一个钢铁直女,然后用原创内容过渡。
问题是原创的剧本太挫了,都没什么剧情内容,而且也没有表现出女主从钢铁直女到一个有情感人的成长。
到了后面改编内容,原创角色彻底与原作内容割离,完全没有存在感了。
还有一点就是,从各方面反馈来看,京都在改编的过程中放弃了原作一些内涵和深度,使得动画的成品显得流于表面和俗套,更京都化。
总体来说,京紫在京都改编作品里算不上高水准,尤其在和凉宫,轻音以及冰果等改编做对比。
pv欺诈也好,粉丝吹捧也罢,没有实打实的质量都是毫无意义的。
京紫完结了。
violet酱从一张白纸变为了一幅惊艳的水彩,从一个"不懂人心"的耿直少女,变成了"人如其名的人"。
从一无所有,到手提打字机和伞,项带法斯(串戏了_(:з」∠)_),胸口别上人偶徽章。
从只有少佐到拥有中佐,大姐,本尼,露库莉亚,爱丽丝,艾丽卡……京阿尼真的很棒。
虽然石立还是那个石立,但情感画质之细腻,BGM之惊艳,已经将京紫划入了艺术品的范畴。
上一次为动画的音乐欢呼还是在六等星的夜。
最后,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薇尔莉特见到了少佐?
难道不是见到了观众吗(ー̀εー́)"亲爱的基尔伯特少佐 您还好吗 别来无恙吗 您现在在哪儿呢 有没有烦恼呢不论春夏秋冬 四季轮转 唯独有少佐的季节迟迟不来我起初不懂 我一点都不懂少佐的心意 可是在少佐赐予我的崭新人生中我能稍微感受到一些了 通过代笔写信 通过我遇见的人们我相信着 少佐一定还活在某个地方所以我也要 一直 一直活下去即便不知道今后会遇见什么也要一直活下去如果还能再见 我想告诉你我现在 对“爱” 也有所理解了"
这部番我认为还是不错的,莉威尔特的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心”,还有当时的感受的“爱”是爱情还是对少校的感恩或是爱慕,到最后承认自己不是武器,不需要命令,不在有愧疚感。
然后就是上校,一开始我对这个人物挺期待的,但是到最后就很奇怪。
我认为上校是一个机智,什么事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爱憎分明(原谅我的词汇量有限)他先是把莉威尔特留在自己身边,我猜想是因为弟弟总是做敢死队所以把莉威尔特送给了弟弟。
后面剧情也说明了他就是让莉威尔特这个“武器”去保护弟弟,原话好像是“你为什么没有保护他”。
但是结合开始的人设,他这么聪明又怎会不知道到危急关头弟弟肯定会保护莉维尔特,而且当时送的时候弟弟也说了“这么小的孩子,不要上战场”。
说他不爱弟弟,那也不可能啊,后面见到母亲的时候,他妈也说了“他们从小关系就那么好”总结一下就是我不理解上校作为了解弟弟,爱弟弟,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把一个会让弟弟心生怜悯的人,做他的“武器”,最后到危急关头必然是弟弟就女孩这个翻其实前几集都不错,而且拍以一个人道出一个故事,那几个故事非常不错,但是到几个主角的刻画就略显单薄,莉维尔特前面不错,后面突然的转变有点奇怪了,最近也在看《夏目友人帐》,虽然两个的故事是有点不一样,但是我认为夏目更胜一筹。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部电影有各色的声音才是直的思考的电影。
注:脑残粉别来
初看只是因为由依的缘故,想在别的地方看能不能找到三笠的影子。
而且挺喜欢看轻柔风格、治愈系的番,葬送的芙莉莲很多人说吹过头,但是看完后余味悠长,在个人评价里能跟进巨相比。
紫罗兰则是看第一集就被深深吸引,还是第一次刚看就能完全看进去的,哪怕简介都没翻过,也丝毫不影响薇尔莉特的个人魅力。
一个毕生都在苦难中生活的人,一个不知温情为何物的人,一个只会机械式执行少佐命令的14岁少女,一个失去双手的并且在残酷的战场上奋战多年的小女孩。
由依还真是不愧女武神角色专用户。
看的番其实不算太多,这是看的第一部这样的人设作为主角的番。
前面几集的时候,一直都蔓延着淡淡的哀伤,比我还孤独的女孩,但是比我强大太多了,强大的让人怜爱。
但是薇尔莉特开始出差那几集,其实有点刻意煽情了,着墨点都放在了一个个跟薇尔莉特无关的角色身上,能理解导演是想展现薇尔莉特逐渐褪去机械成色的找到真我的过程,而且眼泪是真的赚足了。
最后几集薇尔莉特得知少佐已经死去的时候,最后还能走出漩涡,继续前行,已经是强大意志的极致体现了。
特别是最后一集她说出“我已经不需要命令了”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人能伤害到她了。
拥有了爱的人,难道真的仿似戴上了盔甲。
总算赶在开学之前刷完了,中途哭了好几次,看得出作者在努力塑造每一个人物,让他们都富有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最喜欢的还是小女孩那篇,最后知道母亲为何要写那么多信时我已泪流满面,对不起,没有办法陪伴你长大,就让这些信代替我陪在你身边,妈妈永远爱你。
相比于爱情,亲情总是更加容易触动我,这些支线都很完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觉得薇尔莉特和少佐的感情还是刻画的太少,我明白女主人公的感情,黑暗中唯一的光,任谁都会不惜一切代价抓住。
可少佐呢?
他又是因为哪些事情爱上的薇尔莉特呢?
刻画的不够全面,我看的出来少佐对薇尔莉特是有感情的,心疼她,不忍她再蒙受痛苦,但俩人年纪相差较大,这种感情是如何成为爱情的呢?
还有一个比较矛盾的人物——大佐,我实在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觉得一个活生生的人会是道具,如果薇尔莉特不是人,我还会理解他的想法,就跟人类不信机器人会有感情一样,说实话一开始我也对此持有疑问,还以为她是人造的武器,她太强大了,而且还是那么小的年纪,这就是另一个需要着重刻画的地方,薇尔莉特的曾经,可惜,动漫对于少佐和薇尔莉特的过往还是刻画的太少。
还有一个地方我想不通,二人当时为何要在战场停留?
作为一个军人周围没有敌人难道就可以放松警惕吗?
不宜久留为何不速速离开?
关于代写人偶这个职业,不是很了解这个背景,有着一种欧美风,看样子是没有通讯的?
但是却如此先进,还有人造手臂,为何还需要书信这种东西?
emmm……不过画风真的很细腻啊,尤其是头发丝习惯性一说话就晃来晃去,这已经是日漫的特色了。
故事整体性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再完善些就更好了,但评分确实是虚高,也可能是它口碑太好我看之前期望太大吧。
紫罗兰永恒花园,这部动画算是现象级的怪物了,在开播前仅靠几个PV就未演先轰动了好久,在中文网络上,B站买入独家版权之后也是一阵狂推.可是现在播出7集之后,客观来说,和预期"人类圣经"一类的吹爆相差甚远,后面的观看数下滑很厉害,在网上还引起了一定的争议.直接说吧,在现在国家队和京紫的霸权之争中,我是站国家队的.骂国家队媚宅还好,胆敢贬京紫的话恐怕还得冒一定的风险,有些人把京紫捧到"京紫元年"的地步,似乎这部作品开创了新时代,代表了未来的新趋势什么的.京紫的问题主要出在人物和剧情上.影视作品的编剧工作,都是有一定定式的,动画当然也不例外,成功的剧本中,人物的原型,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都是要按照基本法来的,从荷马的古希腊时代流传下来的讲故事技巧到今天仍然通用.人类学家施特劳斯在探访研究了各国古代神话后发现各国的经典神话有惊人的相似性,即使是地理上非常隔绝的两国之间也是一样(不要以为灰姑娘的故事只在德国有哦).这里可以做两个假定:1 文化的传播渗透力比想象的要强,特别是一些形成思想定式了的剧本提纲的传播2 这个是施特劳斯华丽的假说:人类的故事的背景各异,但核心剧本提纲的数目是有限的,不同地区的人在时间的大河之中最终都会淘出相同的故事和人物核心来.现在还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作剧本,即创作是针对有限经典原型的重组(经典人物原型45种 (豆瓣)),国家队也是按经典动漫套路制作的片子.我并不认为施特劳斯的假说完全正确,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人性和故事应该也都会被挖掘出来,但我们看京紫的剧本则实在说不上有多少新意,这是一个典型的"拥有"--"失去"--"找回" 的原型.如果对这种原型很陌生,可以回想一下星爷的电影,大多数都是这个路数.京紫中薇尔莉特一开始作为战争机器而存在,没有接触过正常的人性温暖,因为没有学习模仿的对象与环境,使之对基本的人情世故完全无知无觉.战争结束后其走进正常的人类生活,从代笔写信的工作中感受人性,在与不同人的交往中领悟爱是什么,虽然平淡了点,但这个故事作为文艺片题材完全没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注意这个故事原型要成立的前提是主人翁本身应该是能够做到"拥有"的,要不然也就谈不上"找回".星爷的电影一般会把"拥有"--"失去"--"找回" 三个阶段都完整的展示出来,而京紫主要表现的是"找回"这一个阶段,但另外两个阶段作为水面以下的底座性存在是必须要有的.京阿尼在表现薇尔莉特的"拥有"的能力的地方出了问题,使得这部戏的戏根空了.我们来看一下另一个著名的三无形象绫波丽是怎么塑造的.凌波的无口无心是她真的不会表达,因为作为克隆人培养完全没有正常的人类家庭和社会经验,她受伤的时候会痛,得救的时候会感激(但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绝望的困境中有求生欲,临死的时候会掉泪.总之她的身体是正常的,就像一粒种子,不发芽是因为落在石头堆里,如果环境适宜,她的人性自然会成长起来.病态的不是她,而是她所处的环境.薇尔莉特就不一样了,对她来讲,人性好像真的是可以从上到下单方面学习来的,她本身不但无知无觉,甚至好像没有身体的感觉.要知道,无论什么高尚的感情和想法,起点来源都是我们身体的感官,如果一个人连寂寞的感受都没有,那当她问起"寂寞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谁都无法回答.可以学习来的只是表达力,感受力如果都不拥有的话则很难形成可代入共鸣的人物形象.而且薇尔莉特所处的环境和绫波丽完全不同,和平时期的大陆并不存在扭曲人性的环境.这就像虽然有很好的培养槽,但如果观众感觉落进去的不是种子而是一个小石子的话,最后人性从中长出且开花结果就有点缺乏说服力了.为什么第五话好评最多,除了剧情甜蜜,还因为这话薇尔莉特显得正常合理的多,而第六七话又有点缺乏感受力的味道了(或者说感受力游离,和我们大部分人不一样,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接地气).这里是举例说明的分割线举几个例子吧,第六集薇尔莉特和里昂一起看彗星的时候,里昂问薇尔莉特和少佐分开后是否觉得寂寞,薇尔莉特的回答是:"寂寞,是种怎样的心情,我无法理解,即便知道那是种怎样的心情,也不清楚自己是否怀有这种心情".虽然后面她承认自己会想念少佐,里昂告诉她这就是寂寞,但给人的感觉是薇尔莉特对于感情的学习是纯粹外来的,缺少自发的感觉.其实不论"爱","寂寞"还是"悲伤"等词语只不过是语言符号,他们里头包含的人类感情是天生就有无法学习的,能学会的只不过是把事务本身和语言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更好的经营自己的感情生活而已.如果本身就是空的,只从语言概念等形而上的方向入手,无论怎么学习爱,这个形象最后都不可能坚实的立起来.绫波丽的空是外在的,而薇尔莉特这个形象最重要的问题是好像她真的里头挺空的,再举个最近第七集的例子,当剧作家说完女儿的事时,薇尔莉特是这样说的:"和珍惜的人分离,再也见不到她,原来是这么寂寞,是这么难受啊".注意她说的是"原来是这么难受啊",而不是"听到你的故事我好难受啊",她的难受似乎是被别人引导而引发出来的,由于缺少主体性,虽然这集她流泪了,但让人觉得她和剧作家并没有什么深刻的交流,剧作家也不过把她当成女儿的替代品,始终都没有走出自己的小世界.A 剧作家和拥有主体性的薇尔莉特这个人交流了B 剧作家和披着薇尔莉特的皮的自己想象中的女儿交流了这道题你选择哪个?:)除了缺少主体性显得空以外,薇尔莉特的自发感情还经常来的很莫名,再举个第七集的例子,在回去的船上那一段"没在烧","还在烧"的台词实在是很突兀,她似乎是想到了自己曾经的罪过(战场上杀了很多人)而内疚自责,但这段感情小宇宙的爆发完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观众很难产生共鸣,只会觉得这种感情凭空而来,人物不着地气.京紫作为京阿尼下大力气制作的一部动画,画面是真的棒,有些画面场景直接是拿世界名画cos的,但动画作为以时间为第一属性的影视类作品(画画是空间的艺术),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起伏,叙述的节奏是压过画面而更重要的,在这些方面(核心是人物塑造),京紫显然不是很成功,当然也没有那么差,只是和起初的万众期待有一定落差.她是一部用经典套路制作但用的不是太好的作品一定要说元年的话,一月难道不是pop子和pipi美元年么 :)?她真的带来了新东西,比如这是我第一部只看粤语版不看原版的动画233333想了一下还是加上这段吧.这里拿京紫和星爷电影相比是指大的剧情结构相似,小的局部细节还是很不同的."拥有"--"失去"--"找回" 的原型在星爷作品里,失去往往是主动的,后面的找回是改正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带有救赎性质,而在京紫和EVA中,失去是环境导致的必然,后面的找回是人性自然而然的表现,不具有救赎性.另外,星爷电影里一开始的拥有是真的拥有(虽然本人当时可能并不自知),京紫和EVA中的拥有则只是一种可能性,由于环境不予,它一直处于折叠状态没有展开,并不是完全的拥有.
儿戏般的战斗场景。
女主无论上一集结尾的情感宣泄和语音语调多么像正常人,下一集还是机器人声线扑克脸。
(冷静克制和毫无情感波动是两回事谢谢)高空落地也就算了,敌方你们拿着的枪是摆设吗,怎么变得和本集男主一样智障了。
敌方狙击手毫无铺垫的心慈手软就和第九集一样让人目瞪口呆,你们都不是来打仗的,是来慢动作感叹人生赞美人性的吧。
高空坠地毫发无损,走位比子弹快,不怕冷不怕热,不吃东西也能持续工作,去训练班前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却懂得编发套裙,女主给大家萌去吧,我受够了。
二次元里漂亮的身世坎坷的女性角色的多的去了,我从没想过要挑挑捡捡小桑或是间桐樱,单纯是不喜欢紫罗兰这种科技树长歪的伪机器人属性女主而已。
看了一集,感觉完全是弱智,特别是正规军队这个应该预防性侵的教育教得很认真的吧,女主怎么可能会因为无知,在别人面前脱衣服
画面真的好,但也只有画面好了,剧情空洞的过分,看了7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第十集找回了以前看《Clannad》的感觉,11集也不错,其他无感。制作极佳,可惜要表达的东西过于单薄,人偶少女寻找自我和情感这类剧情过于俗套了
从五星到三星 实在是尬泪啊 看着逸站一堆刷哭到昏厥的弹幕就替他们可怜 真是没看过好动画
3.5 拖拖拉拉快两年才看完。最虐的几集碰巧都是吃饭时候看的,哭到鼻塞碗里什么都不香了((( 主线这个展开(和魔改)烂到心梗,有几集单元剧情倒是相当不错:天文台,公主王子撒狗粮,母亲和女儿,战区士兵。(女主三句不离少佐,子安他不香吗???
外表的浮夸,难掩内里的空虚。
是我冷无缺欣赏不来咯~~ ╮(╯▽╰)╭
好看个锤子...静静感受个锤子...剧情有个锤子...不从2星改到1星不舒服
#人类会走向更好的未来#吗。
几个单元剧的故事都很吸引人,有几个甚至看得眼泪汪汪的。但是一到主角自己的故事就很无聊……
虽然大家都在吹,但平心而论,抛开绚烂的技术,节奏把控,镜头语言的运用这些京都擅长的点都做的不是太细腻,配乐也有些抢戏。可能是新晋监督经验的问题吧。故事是好故事,期待后续展开
情节是真不行
画面确实很漂亮,但…总不能只有画面吧..至少对我而言一部作品最重要的绝不是作画,而现在看来这也就是一碗设定在战后背景的满足幻想的鸡汤而已,并且玛丽苏元素完全遮盖了第一集那微乎其微的感动。朋友们你们对文艺治愈片的要求就这么低吗?
当单元剧看其实还挺不错的,但是套装就问题很多了。女主的性格转进过于急促,从钢铁直女到天使几乎没有什么令人信服的过程。作为基石的世界观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展开,尤其是书记人偶这种充当书面会话中间人的职业几乎只是个空架子。
我翻开紫罗兰永恒花园的预告一查,这预告没有年限,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人类圣经”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霸权”。
总觉得Violet Evergarden应该翻译成紫禁城
不喜这种忧伤明媚的气质
为了听片头片尾曲,舍不得skip intro。。。
七集弃。anime是不是不适合做单元剧,篇幅有限的情况下每一个小故事都不痛不痒浮于表面,没意思。画风和音乐很赞。(女主人设上还和三笠有点像)
啊,这光!啊,这水!啊,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