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业余艺术家MAart前段时间风很大的《咒》因为“晦气”冲上了热搜,观众们没有从其中获得想要的感官刺激,反而看见了恶心的虫子和皮肤、受到了来自“诅咒”的冒犯。
说白了,大部分观众去看恐怖片其实是想从骇人的妆造和音效中获得刺激感,所以《咒》这样比较特殊的设计注定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
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头七》,就是一部各方面都比较常规的鬼片,也许没有太多创造性的惊喜,但它一定能满足你对恐怖片的要求。
离家出走多年的单亲妈妈李春华(任家萱饰)与能通灵的女儿李沁萱生活在城中,一天,李春华接到了小叔的电话,得知曾经最疼爱自己的阿祖(对于李沁萱而言是外曾祖父,故称阿祖)去世的消息,于是回到老家,决定待到头七再走,送阿祖最后一程。
回到家中后,李春华的父亲、母亲、妹妹和妹夫都一致想赶她走,不止是已经和自己决裂的父亲,甚至妹妹也不停地用刻薄的言语刺激李春华,恨不得她下一秒立刻从家中消失。
李春华和女儿也在家里经历了一系列恐怖的事情: 李春华在树林中看到五具吊死的尸体,返回家中找女儿时又遇见一个女鬼,情急之下和女儿躲进床底,最后还是被女鬼发现……一幕惊悚的画面袭来,没想到是噩梦一场。
李沁萱在阿祖的灵堂将掉落的盖布捡起,想重新盖在棺材上,却在空气中盖出一个人形,还遭遇了鬼打墙,最后被小叔找到,自称是道士的小叔似乎话里有话:“有鬼也是你的家人,不会害你的。
”
不和睦的家人、离奇的梦境……似乎一切都在赶母女俩离开这里,由于女儿本就有严重的肾病,身体也经不起折腾,李春华终于决定带女儿提前返回城中。
出发之前,小叔带李沁萱在超市买零食,告诉了沁萱当年她妈妈离家出走的原因:还在上中学的李春华不小心怀孕了,面对家人的质问,她不愿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也不愿堕胎,执意要一个人把孩子生下来,于是不顾父亲的反对远走他乡……
沁萱得知妈妈为了自己与最亲的阿祖分开了这么多年,最后只得到他的死讯,便回到车上跟李春华商量,还是决定在头七那天再走。
这也是影片的不合理之处,在如此灵异的情况下,正常人早就该察觉到不对劲,会不顾一切地远离这个是非之地,而母女二人却选择了回去。
破碎的全家福上裂开了一个“走”字头七当晚,一切阴谋全部显露:李沁萱跟小叔和道士待在外公的灵堂,家人全部没来,李沁萱被道士催眠;李春华在餐厅找到家人,却发现他们全部化为了厉鬼,小叔趁她恍惚之际从背后用绳子勒住她的脖子,这时李春华才明白,之前那些可怕的梦全部都是现实,是家人对她的警告,他们早已变成被吊在树上的尸体,正是小叔谋害了他们全家人。
此时,之前埋下的谜题也都揭晓。
在送李春华母女回老家后,小叔从未进过家门,原来五个去世的亲人早就被他变成了鬼魂。
李沁萱也没有和五个家人在一个画面中出现过,只有李春华看得见他们,所以沁萱才会问“怎么都没有人啊”。
我在《<山村老尸>:在童年阴影之外还有什么?
》中写过:我一直认为鬼片大概可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有主题的,一般表现“恶人有恶报”或“女子本柔,为母则刚”;一类是没有主题的,一般讲述“好奇心害死猫”或“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故事。
《头七》则属于前者,但不仅限于母爱,而是描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
就算李春华大着肚子离开了家,与她决裂的父亲也偷偷去城中看过她;在李春华即将被吊死的时候,是五个家人的鬼魂出现将她救了下;李沁萱在灵堂要被道士杀死时,也是阿祖的鬼魂突破了道士的限制,救了自己的曾孙女,而阿祖也在影片的开头去看过沁萱。
(不过这个变成鬼了也要见家人的设定也是蛮恐怖的,猛地从天上垂下来一颗头)
虽然最终李春华还是死了,但一家人就算变成了鬼也要互相拯救的戏码还是可以完成这条温情线的,做坏事的小叔也失去了生命,得到了恶报。
可如此一来,故事主题就出现了一个漏洞:《头七》的故事起源于阿祖曾经出轨与小三生下了小叔,小叔和他妈妈过得很不好,甚至没有一点遗产,这才让小叔心生怨念杀了全家人,所以这其实是阿祖自食其果,可他犯下的罪孽与其他无辜的家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后,医院用去世的李春华的肾给李沁萱做了换肾手术,她的身体恢复了健康,给这个家留下了一丝希望,但其内核是十分可悲的,不论是一个人承担抚养孩子责任的李春华、为了家族颜面许多年不见李春华的父亲,还是明明是事情的始作俑者,自己却脱离了这个恶的循环之外,本身没有承担任何后果的阿祖,这处处都体现出男权社会的阴暗面。
父权制创造出来的恶果就算被摘除,留下的仍是一株烂了根的树。
经历了这一切,失去了母亲和家庭的女孩该何去何从?
影片的最后一幕,李沁萱对着镜子面色麻木,也许经历了这一切后,孩子的内心早已糜烂……虽然在故事上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作为一名鬼片影迷,个人认为电影中前后埋下的伏笔、恐怖戏份的节奏和传统的jumpscare还是很让人享受其中的。
在本片的一些设计上我们能看到《招魂》的影子:一家人共患难的亲情主题、女孩睡觉时被不明物体扯了被子、形象酷似招魂宇宙中的经典女鬼“修女”的鬼……这些“致敬经典”的元素都在说明这是一部规整的、适合大部分观众去看的鬼片。
仔细二刷了这部剧,发现是部很好的恐怖片,也几乎没有什么bug或硬伤。
至于这部片子的评分偏低,只能说是没办法,主角太遭人嫌弃。
作为妈妈的女主角全程一脸疲惫去送,全家人(鬼)真拼命提醒她想救她都救不回来。
看个片厌蠢证都得犯好几次,最后看她死竟然有种爽感,打低分太能理解了,但整部片的逻辑和其它人的表现都还是OK的。
反派一开始就盯上她女儿了,把她们骗回来就是要对她女儿下手。
全家鬼白天哭着喊着骂她走,晚上托梦劝她走,她是死活不听劝,也不沟通了解为啥。
好不容易她姐把她骂走了,她带着女儿转一圈又回来了。
这就算了,你和女儿都天天晚上撞鬼,这时有个庙祝发现有问题,给你女儿求了一卦,劝你们庙里住一晚。
她还是一脸疲惫,连看都不看签一眼就拒绝,真是好话难劝该死鬼,女主角的人物性格是又自以为是又无能,就是可惜女儿就这么被她妈坑死了。
看主角是真憋屈,但其它人物真不错
号称能和《咒》比肩的恐怖片《头七》上线后,特意去观看,没想到虎头蛇尾的剧情一泻千里,全程靠着一惊一乍的音乐,以及任家萱、吴以涵合演母女的惊叫支撑,白瞎了“头七”的标题党,这部鬼片真是烂得惨不忍睹。
单亲妈妈春华身兼三份工作,读小学的女儿沁萱则患有先天性肾病,需要换肾去治病,导致她面对手术需要的巨额费用,有点捉襟见肘。
在前面超市时候,任家萱饰演的女主角,就在灯光昏暗和瞬间关闭时候,开始了乏味的惊悚。
爷爷过世后,春华毅然带着女儿回了老家。
在充满中式风格的祖屋和葬礼上,单身母女觉得有些物是人非的感慨!
不仅多年未见的父母和姐姐姐夫对她很冷淡,跟她决裂的父亲对她冷言冷语,过去心疼她的母亲也显得客套和疏离!
对她脸色奇差的姐姐,只要见面就对她言语刻薄,生怕她来抢一分钱的遗产,唯独小叔亲切和蔼,不仅安慰她的寂寞心灵,还对侄女说出女主角曾未婚先孕,才同父亲决裂,最终离家出走,让鬼片很像一部文艺片。
本片前面缓慢墨迹、拖拖拉拉,中间开始靠一惊一乍的段子“吓人”,例如房间里看不见的鬼魂,灵堂突然出现的灵体,祖屋里时不时出没的鬼影,母女俩频繁在噩梦里“见鬼”被惊醒,勾勒出巨大的悬念,但拍摄手法很陈旧古板。
结局,原来是懂巫术的小叔才是幕后大反派,其实他是小老婆生的庶出,从小就不被家人认可和关爱,因此他就大开杀戒,弄死了所有亲戚,也想杀害母女两,却被鬼魂给秒杀了,就好比打了半天雷,结果连滴雨都没有。
反派的黑化动机,过于牵强幼稚,他被灭的过程也很枯燥乏味,最后医生将女主角的肾移植给了女儿,小萝莉最后的表情,很像是被坏蛋小叔附体,然后就不了了之。
包括孩子爸爸是谁?
女主角如何?
都不交代了,明显在敷衍瞎编!
以甜美形象示人,以搞笑主持台风的Selina任家萱,这次饰演苦情的单身母亲,跟《阳光普照》获得影帝的陈以文演父女情深,跟小萝莉吴以涵演苦情母女,表示家人都会遇见沟通障碍和争吵,要回归温情,却没有多少发挥空间!
传闻人死后,灵魂四处游荡,到第七日会返回自己家,然后放下人间的一切,前往阴间转世。
偏偏《头七》只有标题党,别说超越密集恐惧症效果的《咒》,就连内地垃圾恐怖片都未必占得了优势。
尽管TW没有广电局和审查制度,但沈丹桂导演+张耿铭编剧都很敷衍,导致《头七》沦为了一部打着亲情旗号的恐怖烂片。
这样一部平淡无奇、节奏稀烂的恐怖片,多一部只会增添大家的乏味,少一部则是影迷万幸!
就是女主做梦,在家里乱走,走到厨房发现有个女鬼在狂吃大米,这个女鬼是她姐秋华吗?
为啥秋华要疯狂吃米?
(胆小如我,吓人的片段全程眯眼,结果这部分没看明白orz)还有从头到尾都没看出妹妹有哪里对不起姐姐了,关于姐妹之间的矛盾感觉交待得不太清楚🤔最后就是,女儿在庙里遇到的老爷爷是属于哪一边的呢?
提议让母女俩在庙里过夜是出于好心,还是作为叔公的帮凶?
(因为叔公也住在庙里)
头七,源自中华多神崇拜中对祖先的崇拜。
早于佛教道教,后为道教佛教所用。
本片与《咒》均取材于中华古老习俗多神崇拜,共用恐怖类型标准化的人物结构之一:单亲妈妈和幼女相依为命,幼女感知灵异最终母女相救。
两部影片都出自80后影人班子的早期作品,不乏全球化眼界,出手不低。
在台湾前后脚上映。
对比竞争强烈。
恐怖影片能深刻的惊吓,来自氛围的心理惊悚,自我惊吓。
即恐怖具象不出现而惊吓更甚。
另一方面,恐怖事物影像出现,丰富多变和故事人物关联度极高,连续冲击。
显然,《头七》倾向前者,直接套用好莱坞成熟模式。
《咒》用后者,影像和剪辑有突破。
头七:前半段寥寥恐怖意象,定时铺垫。
好莱坞式音效预警,反而削弱惊吓。
咒:恐怖意象无处不在,拉满全片。
令观众难以喘息。
恐怖意象联系紧密。
此镜头明亮干净,侧重心理惊悚,不输恐怖具象。
头七:红漆巨棺,蔚为壮观。
却没有任何故事演进。
此影像位于戏眼,却没有达到预期恐怖效果,因为恐怖意象之间关联度被切断。
咒:局部照明,前景bb车关联度。
看似简陋影像惊吓强烈。
头七:恐怖意象碎片化。
与人物与故事联系切断。
咒:无名小神笑指人间地狱,无名恐惧。
影片主人公都与其高度关联,同时推动恐怖意象和故事递进。
头七:这条友表情丰富超囧哥,《咒》剧组砸场子的?
从头到尾搅和,产生极大喜剧效果==lll
头七:极其糟糕的关键选角。
纳豆挥之不去的喜感。
S.H.E任家萱令人唏嘘感怀。
艺人标签性气质极大削弱恐怖氛围。
笑喷不禁想唱: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咒》的无痕迹选角聪明多了,吃透了恐怖的基本原则。
头七:讨个尾彩。
人鬼不明。
和《咒》一样滥用小朋友无知无畏的灵异第六感。
《咒》用到了极致且更加低龄化,对观众的冲击更大。
《头七》和《咒》都采用了关键剧情的回溯方式,以丰富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
头七的回溯:台湾典型苦情单亲妈妈遭家庭驱逐。
咒的回溯:女主及其男友好基友恐怖小队惹出影片恐怖祸根,巧妙带出单亲妈妈隐情,做到全部人物故事与恐怖意象的高关联度。
亲情悲情苦情均会极大削弱恐怖。
咒也打了亲情牌,但完全为推进故事,母女关系已经完全畸变。
本来《头七》主旨在于家人间释放心魔重拾爱心。
心理惊悚玩法更高级,但玩不透,还是忍不住出现恐怖具象。
最糟糕就是纳豆任家萱在家人吊死树林里决斗。
苦情笑场,不忍直视。
删除这段戏或更凌冽,直接切纳豆将母女扔进后备箱,出字幕和尾彩。
头七档期正撞《咒》,靠北。
ps,关于影片最后一个画面:沁萱诡异地凝视观众。
这里的尾彩算是在与《咒》的竞争中扳回一局。
按逻辑,其肾脏应来自其母。
(床头镜子映出其母。
魂魄不是不能被镜子照出吗?
)眼神暗示其深谙家族黑暗一面。
过度解读没有意义。
类型影片模式之一。
当初刚出预告时候就是很期待,这种电影引进是不可能的,懂的都懂,所以我是在流媒体上看的,头七就是人去世后,七天会还魂,应该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就以我老家广西为例,就是人去世后得看好哪天适合做超度道场,没有到日子棺材就一直在灵堂.从丧礼开始算就只有三天,超度道场开始是两天两夜,然后下葬,隔天就封墓,这个封墓是指道士贴符,用公鸡血封墓,也就是给去世的人还一天可以回来拿自己的东西,有些我们忘记没有烧的,因为我经历两场,就是我奶奶和我爸爸,我亲身经历的所以我是相信,就是没有封墓之前的一些灵异.回到电影女主因为女儿要换肾,所以打两份工,头一场是女主工作的超市开始出现怪异,在仓库的一幕应该是致敬(关灯以后)最后却是女主做梦,这个时候应该是女主家人被害的征兆.女主上楼送餐,她女儿也遇到了某些不干净的东西,应该说明女儿有灵异体质,然后就接到小叔给女主打电话说阿公去世了.然后女主回村,家人对她很冷漠,这个时候我有点懵逼了,然后故事循环渐进,女主到家竟然还到外面吃饭,然后听到两个大姐说他们那房子闹鬼,女主没有放在心上,当天晚上母女就做了同样的噩梦,女儿在灵堂遇到的怪异应该也是致敬(招魂)所以女儿就叫女主回台北,因为去车站还很远就去找小叔送,小叔竟然住在庙里,女儿就在庙里祈祷,刚好被庙祝看到,应该是庙祝吧,就给她卜了一卦,庙祝直接说这几天你会有大劫,建议她跟她妈妈在庙里住一晚,这时女主来叫她上车.在小卖部买东西的时候小叔才说起她妈妈为什么跟家人不和,然后她叫她妈妈返回阿公家里.回来的开始出现反转,就是女主看到家人全部被害的征兆,这时小叔勒住女主拖到树林准备把她吊死,这时女主才知道事情真相,她家人已经全部被害,当快被吊死她家人的灵魂出现救了她,因为家人的灵魂都被小叔控制了,所以他们不能直接告诉她,一开始小叔应该是对女主下了咒,女主刚回家看到的都是假象,然后在灵堂也对女儿也下了咒,庙祝跟小叔一起在庙里,庙祝应该不知道小叔的阴谋,在灵堂停电的时候,那个道士用手机录像这个还是蛮好玩的,手机自动人脸识别,哈哈,这里感觉有点硬,你开手电就行为啥要开录像功能,最后女主挂了,女儿换了女主的肾,不过女儿最后洗脸出现小叔的笑,是不是说被小叔附体.故事整体还行,如果你看的够多恐怖电影,都能预警到什么时候高能出现,小叔的杀人动机感觉有点硬,故事还算流畅,个人觉得还行,不喜勿喷
给个三颗星,勉强及格。
亮点主要在于最后高潮部分真相的反转,还有片尾女儿对着镜子的那个表情,镜头也挺不错。
但是中间有一部分真的太拖沓了好几次按了倍速。
Selina的演技出乎意料的居然还可以,她真的很适合演哭戏。
电影在弯弯评级好像是12+,因此吓人画面其实都是点到为止,也没有特别多冲击力强的画面(隔壁《咒》的评级貌似是15+还是18+来着)剧本方面反派动机一笔带过了,也没讲清楚,而且也有点牵强。
最后女儿对着镜子那段虽然表现不错但是感觉也有点故弄玄虚,故意要营造反转的样子。
我个人倾向于是被小叔夺舍了,但是又觉得没啥必要设置这种结尾,而且小叔也已经被头七回来的阿公给弄死了,既然阿公一直在保护孙女,小叔又是怎么夺舍的就很不明不白相比同期的《咒》而言,《头七》的惊吓部分是更多的。
《咒》虽然惊吓部分较少但是气氛烘托的很到位,加上是伪纪录片的视角因此给观众的代入感很强。
《头七》的惊吓部分都太过浮于表面了,其实基本都是老套路,看的时候还比较有感觉但是过完瞬间就忘了,如果在影院观看的话观感应该更佳,加上弯弯那边有影院上映的时候把影厅打造成灵堂的样子,代入感应该更强。
但是在家用小屏看的话我只能说。。。
你估计会觉得有点无聊。
不过其实这本身也是所有恐怖片的无奈,对它们而言沉浸式观影很重要,你在电影院环绕音看和在菜市场门口拿手机外放看恐怖片感受肯定差很多。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整体观感有点类似于《女鬼桥》,都有亮点但是表现力不足。
而且单论亮点而言,《女鬼桥》模糊时间线的叙事剪辑在最后揭开反转的时候冲击力更强些。
挺无语,很一般,首先不恐怖,其次很老套,再次三观很不舒服。
即不符合常理又不符合逻辑,虽然恐怖片的逻辑经常的有问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的确没有任何让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反派角色是小女孩的叔公这一段我也很无语、私生子黑化我可以理解吧,老爷子为老不尊出轨在先,虽然对女主很好,但是他私生活有愧在先有什么权利最后的人设是正义使者?
我想过他会在最后是大boss,但是还是略感尴尬,而且两个反派借着做法搞事情前期看着牛逼的不行,后面老爷子出现后竟然都不是一招之敌真的好无语,一下子就用最无聊的方式把人杀了,好无聊啊,真的。
太无语了;还有女孩和母亲的沟通是全程无效沟通,设定是女孩看着妈妈一个人对着空气说话、就这么将就着过这么多天,也好尴尬,妈妈离家出走就是因为当年未婚先育啥也没说就十几年不回家,然后爸妈偷偷去看孩子也没有再联系,一切都很牵强附会。
又不合理有没有道理、虽然所有的恐怖片都是主角作死在先,但是看多了真的索然无味。
所有的恐怖元素毫无关系也没有关联,女孩在表达自己的害怕但是全程一句重点都没说。
去已经吐槽无力了,而且恐怖并不是黑乎乎一片就是恐怖吧,我也好无语,画面好多镜头黑一片也没有什么意义,也看不清楚细节,很减分。
老套且无聊至极,三观也不是很合理,最后开始大量打亲情牌。
可笑又无趣。
尴尬的全程抠脚。
本来没想写什么影评 但看了一下 发现大家对于肾源是妈妈还是叔公 和最后一幕在讨论 首先 明确一点 小女孩最后肯定被叔公夺舍了 原因不是因为“如果没有被夺舍 那最后一幕就有点故弄玄虚”这种逻辑的反推 而是导演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暗示 小女孩最后照镜子的这一幕 完全参照叔公杀完妈妈回灵堂抓小女孩的那一幕 两处的镜头语言 两个人的面部神态都十分相似 凶狠 冷血 瘆人 更明确的细节是 小女孩照镜子的时候在磨牙左右晃动下牙关 大家去回看一下 叔公在灵堂做了一模一样的动作 而且两处都有一样的配合牙关左右晃动的音效 因此导演的意图非常明显 小女孩此时此刻就是叔公其二 肾源到底是谁的 我也不同意“只有肾脏是叔公的 才有可能被夺舍” 以及“不可能是妈妈的肾脏 不然早就移植了”这两种逻辑反推 第一 开头 妈妈和医生的对话早就表明 小女孩迟迟未做手术的原因不是肾源找不到 而是拿不出换肾的费用 说明肾源不是问题 用妈妈的 或者有别的匹配的肾源 因此不存在“如果可以用妈妈的肾 早就用了”这个情况 因为她们没有钱 得到了阿祖的遗产之后 才有办法做换肾手术 第二 肾到底是妈妈的 还是叔公的 我倾向于是妈妈的 虽然我不明白这里头的医学常识 但基于第一点 说明妈妈的肾脏应该是可以用的 只是缺钱 然后医生在宣布完“用了亲人的肾脏”之后 镜子里妈妈鬼魂出现了 且表情欣慰 我想这里也暗示着 是妈妈用自己的肾脏和阿祖的钱挽救了自己的女儿 毕竟叔公那么穷凶极恶 如果是用了他的肾脏 妈妈的表情应该不会是欣慰 而是会颇为担心吧 那为什么小女孩没有用叔公的肾脏 也会被夺舍呢 叔公还有一个身份背景 是一位控灵高手 剧里种种所谓超自然现象 都出自他之手 之前又已经与小女孩有过多次接触 因此不需脑补具体操作 叔公不透过器官转移而夺舍附身的可能性也是完全有想象空间的 虽然我也觉得 “用了叔公的器官 因此被叔公附体”这个逻辑好像更顺 更容易第一时间被大家想到 但我还是更倾向于是用了妈妈的肾脏 最后 我并不喜欢这部电影 所以以上对我而言其实纯属无聊之举 就当跟有缘看到这里的观众浅聊几分钟吧
我写这个影评纯粹是凑热闹!
看见大家对结局的猜测,心中有个想法,所以凑凑热闹吧!
我想会不会有这样一个结局:妈妈没有死,肾脏是孩子叔公的。
为什么这样解释,是基于妈妈欣慰的笑,如果妈妈已经变成另一种存在了,会看不出孩子已经被附身了么?
因此只有她还是活着才会不清楚。
而且彩蛋里,女儿还闭着眼睛呐,医生就已经在说话了!
他总不会是对着还不知道醒没有醒的人说话吧?
我做出这种猜测的第三个理由是,在后备箱里,妈妈的手是放在女儿的身上的,这个肯定不是叔公放的,至少,放女儿进后备箱的时候,她还活着!
可能有人认为这个时候已经是灵魂在陪着女儿了!
我也有这个怀疑,但是有警察试探颈动脉的小细节,因此。。。
剧情还可以,但是还是有几处不合理的地方!
孩子能见不寻常的能力,当妈的一昧呵斥,不多问一句?
孩子的病缺钱,硬梗着脖子不向老家求助?
或者孩子的父亲?
电影中当妈的多次把孩子一个人搁着?
明知道孩子有看见的能力,还这样做?
村里有什么事村里人应该多少知道一些的,妈妈回村里出去吃饭没有人搭话,也没有人多问一句,在村里有不认识的人出现,总会有好事的人去问问的。
在和小叔打斗中,表现不像一个坚强能独自抚养孩子那么大的单亲妈妈的表现。
家里的大挂钟被人做了手脚,妈妈在上发条的时候,正准备看被打断了,半夜钟声响的声音也太大了吧?
谁动的手脚呐?
虽然剧情略有俗套,但是表演精致可圈可点!
吓到我的片子就是好的恐怖片
6.4/10怎么说呢,太闷了,尤其是前面部分节奏太慢了,而且拍的很陈旧的感觉,没有什么代入感,而且好多桥段也是东拼西凑,有很多电影的影子,吓人全靠音效和一惊一乍,这种最低级的手段当然也很奏效,有几处确实被吓到,另外Selina 演的确实很投入,算是渐入佳境了。
一家人没有一个三观正常。
为啥非得等头七才杀?早点杀了不了事儿?
所以这部恐怖片其实是想叫观众“关爱家人健康,常回家看看”。。。╮(╯▽╰)╭
太老套了,就冲着Selina去看的,不少镜头其实蛮有意思的,但是没用纯属炫技
好无聊
民俗恐怖片,还好吧,其实也没那么不堪,有几处情节还挺感人的:)
挺不错的
开头的长镜头压迫感不错,但是一惊一乍的套路少用,多了免疫;全员演技有待提高,纳豆算是个小惊喜;手机相机面部识别小桥段用的不错;好奇那一声“退”是蹭热度吗?第一只鬼出来的时候,我简直笑得不行了,咱能不能花点钱搞特效或者特效化妆。
Selina演技还有挺大的提高空间
确实老套,恐怖片爱好者都能猜出来要发生什么桥段的水平,给童年女神一些鼓励!
我觉得很好看啊,可能是太喜欢陈老师和纳豆了吧?
挺好看的还是,bug颇多,亲情部分挺好的,下次回家一定照一张全家福
看得出前半部分用心经营,但又被后半部分的荒腔走板毁了。(小女孩说话的声音也太烦人了吧)
原来是烂片 还期待了好久 好久不见Selina看的挺亲切
《头七》很好了抓住了“先祖恐惧”这个中式恐怖的要素,用阴森的老宅、灰白的遗像和晦暗的红烛勾起了华人心中共同的恐惧;然而无论是剧情展开还是细节处理都缺乏火候,用烦人的爆音和突然漏出的鬼脸来制造惊吓点,属实浪费了一个绝好的题材。
今天一大早就来看 Selina的电影,只能在这裡说⋯结局很让我震憾出戏院后好一段时间才抽离被震憾的恐惧,还有明明是2D电影看成了4D的感觉 赞👍
温情恐怖故事,纳豆演技真的惊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