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之城

空中之城,去拉萨,City in the Air

主演:刘涛,张嘉益,许还山,雷汉,王茜,马斯瑟,罗蓝山,杨华,何瑜,陈卫,付美,刘欣榆,刘晓民,颜进,李忠,张徐,李亚林,王宇棋,胡汴秋,关俊成,楚楚,王一薇,赵俊理,梁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空中之城》剧照

《空中之城》长篇影评

 1 ) 心有憧憬和追寻,人生就不会荒凉

民谣歌手赵雷一曲《成都》,用上头的离愁别绪,弹唱出蓉城那慢悠悠地生活气息。

可电影《空中之城》三个主人公,即便身在成都,却无法如歌里唱的那般,把手揣进裤兜,悠闲地在玉林路上走一走。

反而是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驱使他们无法停留,一直带着温情与希望,在命运的崎路上走下去。

女导演拍电影,往往侧重于以女人的经历为主线或母题。

本片导演敏卉虽是女性,却完全跳脱出了女性视角,没有什么情情爱爱的花边,完全是用对一种生活之态扫描的方式,来显现小人物在人生困境中的挣扎浮沉与精神突围。

况且,她拍的是真正的现实主义题材,而非单纯的现实题材。

因为,片中呈现的人事物,就是我们现实与未来面对或将要面对的问题。

影片没有宏观的大而无当,只有微观的细节见长。

稀松平常的小事之中,琐碎生活的日常之下,敏卉以女性导演的细腻与敏锐,来映现人物们的窘境与希冀。

敏卉导演在片中贡献了十足的诚意。

无论是在故事创意,还是内涵呈现上,都提供了可资回味的营养。

张嘉益与刘涛两个演技派在片中不俗发挥,但两人未有同框的对手戏。

前者的表现很有代入感,刻画出中年男人在庸碌生活的负重而行,后者突破固有形象,把富太太在隐忍中不甘沉沦的内心戏拿捏的很有分寸感。

调酒师老陆人到中年苦难言,富太太白融婚姻围城心煎熬,丧偶老兵马大爷鳏寡孤独无人陪。

三个似联非联的人物,三个不同人生阶段面对的不同困惑,凝结成一个当代都市那“城人之危”的故事。

多条线索在画面中巧妙衔接,多视点叙事在镜头的跳进跳出中完成,三个人物的经历虽是逐次展开,但毫无违和感地形成无缝串联,让剧情从始至终围绕他们际遇来运行。

画面的色调或明或暗,成为人物心情的潜在外化。

老陆可谓是人到中年苦作舟。

工作与家庭,两条战线都处境糟糕。

身为调酒师,严重落伍于时代,弄出鸡尾酒新花样,难让老板满意。

照顾患病妻子身心俱疲,不听话儿女让其无可奈何。

连发廊老板送上的慰藉,他也是望而却步下落荒而逃。

夜骑电动车的落寞,工地栏杆上的泪流,显露着内心的创痛。

生活于他而言,竟是如此不尽人意。

富贵少妇白融生活优渥却心如枯槁。

教授学生音乐百无聊赖。

婚姻生活也是无趣无味。

突患疾病坐卧不宁。

面见老同学,后者的功成名就,愈发使她对自身的生活不满,对当初自己的选择有口难言。

与丈夫就寝时的言语争执,水杯批死苍蝇的发泄,均在指明,衣食无忧,无法填满其心中的空虚与惆怅。

古稀老者马大爷因老伴离去而无依无靠。

儿女们竟不知老爸患上痴呆症,致使他走失街头方才发觉。

亲情上的隔阂,是他难以逾越的鸿沟。

小保姆的悉心照料,只是送来短暂的温暖而已。

终日写字,也排遣不掉心中的孤独。

他记忆却停留在过去,在错位时空之中品尝苦涩。

影片的主旨当然不是来表现人生困境如何走不出来,而是要唤醒所有人心底沉睡的美好,在不如意的生活中找回自我。

客人遗弃的贮雪石,开启老陆对梦想的寻觅。

意外的热气球飞行,同17岁少年的交谈,引发白融对生活的另一种期待;梦中回到过去,使得马大爷怀念着昔日好时光。

尽管,三个人物性别不同,年龄各异,都有各自的生活烦恼,也都有着各自的迷茫与憧憬。

那就是去一趟拉萨。

对于三个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拉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之于马大爷,是他战斗过的地方。

之于白融,是未竟实现的遗憾。

之于老陆,是心其实,去拉萨,只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对幸福的遐想。

酒吧的驻唱歌手,总是反复吟唱去拉萨的歌谣,是用拉萨指代心灵净土。

影片只是以此来强调;人要有所信念,方能超脱平凡的生活。

 2 ) 《空中之城》:直面三代人的焦虑和挣扎,展现女导演的诚意与灵气

有位智者说,电影发明了之后,人类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

一部好电影,能帮我们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从他人的喜怒哀乐中得到启发与感悟,在自身的情感共鸣里收获感动和希望。

作为很有仪式感的活动,看好电影一定得去影院。

相比由男性绝对垄断的好莱坞,迅速扩张的中国电影产业,无疑给了女性导演更多机会。

贾玲凭借《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档成为全球最高票房导演;殷若昕执导的《我的姐姐》,则在清明档上映后突破8亿。

而4月23日,由敏卉执导,张嘉益、刘涛等主演的《空中之城》,又将会带给观众新的触动与思考。

影片故事背景设定在成都,通过老中青三代人的生活阵痛与情感纠葛,构建起了一个逃离与坚守的主题。

退休老人老马(许还山饰)失去了老伴,身体越来越差。

在一位年轻保姆的精心照顾下,他对生活开始有了热情。

老人想长留这个保姆,但儿子儿媳却有自己的打算,矛盾在所难免。

即将“知天命”的调酒师陆柏承(张嘉益饰),不得不直面自身的职业危机,妻子的精神疾病,养子小杰的不够安分,等等。

重重压力之下,他却收获了一份“特别的垂青”。

三十出头的音乐教师白融(刘涛饰),嫁入豪门生活富足,但她对职业道路与婚姻生活有太多遗憾与焦虑,可以说过得并不幸福。

在偶遇了想去西藏的小杰之后,她的生活与想法,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不在镜头前表演,而在镜头前生活。

”用在敏卉导演这部电影上最合适不过了。

在剧情铺排、情感把控和光影处理等方面,她都相当用心,更能清晰展现出女性电影人特有的灵气与创意,以及对作品倾注的满满诚意。

影片的节奏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没有特别强烈的剧情冲突,也没有非常出位的情感戏份。

三组故事看似自由穿插,却有着清晰的逻辑关联。

在导演的镜头语言之下,我们感动于陆柏承对患病妻子的忠诚,能忍受她日复一日的“康定情歌”,欣赏他在面对异性“趁虚而入”时,没有乱了方寸。

我们能钦佩老马对亡妻的怀念,也能理解他对小保姆由排斥到依赖的转变。

老人反复问她:“你叫什么?

”及在浴缸中睡着的镜头,将人之老矣的无奈呈现得相当到位。

我们也能对白融的很多神经质行为,表示出很大程度的宽容和同情。

她半夜睡起要打苍蝇。

其实房间里有没有苍蝇并不重要,她就是要看丈夫有多在乎自己。

在殡仪馆中,她居然能看到一只漂浮在水面的苹果,显然映照了自己的无根心态。

乘热气球在大都市上空飘流的戏份有点魔幻,但诗意的传递了郁闷少妇渴望出逃的心态。

这样的镜头,恐怕是男性导演无法完成、或者想象不出的。

商业大片就像爽口的烈酒,带来的感官刺激极其强烈;而《空中之城》恰似怡人的香茗,留下的回味更加持久。

张嘉益和刘涛都是电视剧毫无争议的“顶流”,但他们却愿意“走出舒适区”,在银幕上展现自己不俗的演技。

在片中,张嘉益演活了一个相当失败和落魄,让观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中年人。

他调酒时没有激情,缺少创意,日复一日的打发时间,遭到老板辞退也就合情合理了。

骑上电瓶车回家时的忧心忡忡,堵住发疯妻子嘴时的小心翼翼,应对追求他的发廊女老板时的躲躲闪闪,都被张嘉益呈现得非常到位,这正是一个中年失意者该有的样子。

妻子自杀时,他没有痛哭,而是靠在栏杆上,那种眼神麻木,生无可恋的表情,处理得非常漂亮。

刘涛的实际年龄与角色之间有一定差距,但她把握得相当精准,也让我们对这种有些“轴”的女性,寄予了更多包容与理解。

喝咖啡时,她居然能煞有介事的用杯子拍中一只苍蝇,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幻,就任由观众想像了;在与大学同学交流时,她眼神中那种对对方舞台生涯的羡慕,对自身庸常生活的无奈,特别让我们揪心;而当与小杰一起流落青城后山时,她不经意的一撩头发,却展现出了无法隐藏的妩媚。

人生在世,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但值得珍惜的缘分,值得付出的情感,值得拼搏的机会,其实往往也不算多。

影片中多次提到“去拉萨”,将大都市中的“城人之危”刻画得淋漓尽致,也足以引发无数人的共鸣。

但是,正如修行未必一定要出家,净化心灵也未必非去西藏,逃脱不是处理问题的最佳方式。

让人开心的是,影片中的主要人物,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纠结,有所懈怠,有所麻醉,有所放纵,但终究还是选择了拥抱庸常生活并努力过好。

“即使身陷生活泥沼,也要不负心之净土”,其实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到的,只要我们能学会珍惜,学会包容,学会取舍。

 3 ) 无论活着有多么内卷,换个角度也能看到万丈晴空

相比于饕餮大餐,有时候饭前的一杯好酒更让人心动。

敏卉执导,张嘉益、刘涛主演的《空中之城》就是五一档大片盛宴前的一杯开胃酒,而且是一杯甘醇绵长有后劲的好酒,如果你喜欢现实题材,希望能够通过电影得到一些共鸣与触动,切记不要错过。

作为一位新锐女性导演,敏卉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不同寻常的机敏和细腻,故事乍一看平实无华,品味起来却处处都有灵气和转机。

三位主人公,分别是张嘉益饰演的调酒师,刘涛饰演的阔太太,许还山饰演的老军人,无论从人生轨迹还是情感处境,三个人都并无关联,透过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影片却勾勒出一幅绘声绘色的都市浮生像,把失意苦闷和伤感无奈交织的“城人之危”揭示得淋漓尽致。

张嘉益一如既往地沉稳准确举重若轻,几乎集所有小人物的窘迫于一身,一份平淡乏味的工作,最终也竞争不过眼明手快的年轻人,酒吧老板用两个月薪水把他扫地出门,回到家里经常连一口冷饭都吃不上,十七岁的养子就像鸵鸟一样躲在房间里玩手工,更窝心的是妻子精神失常,总是把自己当成歌唱家,不管黑天白夜地唱一首《康定情歌》,动不动就被邻居叫来的医生抓走,只能到医院去“赎”人。

穷有穷的艰难,富有富的苦闷,刘涛这次与平时热门剧里的女强人不一样了,收起锋芒,化身一位被枯燥的婚姻消耗掉所有活力的阔太太,内敛、凝练,面对既忙碌又镇静的丈夫,心若止般地相敬如宾,枕边床单总是像刚熨烫完一样平整。

老军人则演绎了一种热血老去后的凄凉,年轻时候枪林弹雨,中年时候柴米油盐,等子女都有了出息,手脚也不利落了,老伴去世,他就成了子女眼中的累赘,殡礼一完,各自忙各自的去了,雇来一个小保姆,开始了一段大眼瞪小眼的生活。

三种人生,三种辛苦,谁也不比谁轻松,人情冷暖、甘苦自知,当然,导演把镜头对准这些充满辛酸和不易的现实图景,并不是为了贩卖焦虑和奇情,而是要捕捉这些乌云背后的希望之光。

所以,大家在随着三组人物的脚步进入到这座嘈杂而又凌乱的城市之后,经常会被一些灵光一闪的温情打中,比如阔太太一个不小心,乘着热气球翻山越岭来到了青城山度过了山野一夜,调酒师的妻子突然变得正常起来,给丈夫做了一顿丰富的晚餐。

这些浪漫和超现实元素的出现,让影片的温度直线上升升上云宵,在城市上空指出一座喻意纯净的空中之城,为观众缓解时下流行的“城人之危”。

当下都市,机体庞大,就像由几千几百万枚零件组成的机器,快速运转眼花缭乱,人们身不由己的被带入快节奏的流水线,享受科技红利的同时,也承载着经济起飞形成的压力,随之而来是的疲惫、倦怠、冷漠、苟且、黯然,劈头盖脸的艰难。

而《空中之城》就是在现实的根基上建起一座排解内卷的空中之城,让所有现实中的城中人找到出口,这座城可以是飞越青城山的气球,也可以是远在拉萨的雪山,看似高远却并不难寻,因为路径就在这平常市井中,可能是老军人藏于记忆深处的绿皮火车,上面有青春时红颜,也可能是青城山上的一顶帐篷,亦可能是工厂宿舍里一张风景画。

《空中之城》用这样深扎地气又灵光四溢的影像,传递出一份柔软而又坚韧的信念,无论活着有多么内卷,只要适时地换一个角度,就能看到万丈晴空。

 4 ) 张嘉益、刘涛领衔《空中之城》,为苦闷的都市人找寻心灵港湾

张嘉益、刘涛主演的电影《空中之城》在4月23日影院上映,这部由女导演敏卉执导的作品,影片有三个主要人物,调酒师老陆、富商妻子马太太、老军人马爷爷,他们在生活中都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梦想去一次拉萨,在世界屋脊渴望一次心灵的升华,这可能也是很多都市人的梦想,快节奏的高压生活让很多人变得很累很辛苦,如何能释放心中的压力?

这部电影或许给出了一个可行的答案。

《空中之城》作为女性导演的作品,敏卉把控的镜头语言非常冷静和精准,张嘉益饰演的老陆、刘涛饰演的马太太、许还山饰演的马爷爷,每个人物都极为真实,导演让他们褪去了明星光环,在电影中看到的就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物。

影片展现人物有很多丰富的小细节,一开场,老陆作为调酒师的懈怠、散漫的状态展露无遗,他上班就是混个日子挣一份工钱,这也给他之后的失业埋下了伏笔。

导演的镜头通过老陆的慢悠悠的动作、不耐烦的表情,把一个老油条式的中年打工人的形象给成功烘托了出来。

老陆的懒散造成了他的失业,他遭遇了事业危机。

刘涛极少出演电影,这一次在《空中之城》中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

她饰演的富商妻子马太太,生活优渥,有豪车和豪宅,自己还担任小提琴老师,非常体面的一个人物。

但是,她却活得很郁闷,因为她觉得自己生活千篇一律,每天就是出门上课教学生,回家面对无趣的老公,生活重复的可以背下来,没有人可以说说真心话,她老公也不理解她的苦楚,两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

刘涛把马太太的苦闷写在了脸上,这是一个有点神经质且不幸福的角色,即使她的物质生活非常好,但是她开心不起来,这就形成了很强烈的反差。

片中,马太太遇见了当年一起学小提琴的同学,这位同学出国深造事业有成,当年是马太太放弃了出国的机会,因为她选择了结婚。

这一场戏,把马太太的复杂心理给演绎得淋漓尽致,那种有苦说不出,后悔又来不及的心态都在表情和眼神中微妙地展现了出来,这一场戏,就足以使得观众可以清楚明白马太太的烦恼根源,她对于自己年轻时代放弃了事业而选择家庭感到追悔莫及。

面对着毫无乐趣的生活,马太太遭遇了家庭情感危机。

许还山饰演的马爷爷老伴早已去世,独居。

儿女们担心马爷爷照顾不了自己,就给他请了一个年轻的保姆。

马爷爷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没有伴侣,儿女们也不常来看他,他的生活每天都是空荡荡的。

马爷爷曾经在西藏当兵,现在老了很想去拉萨再看看。

对于马爷爷这位独居老人来说,他遭遇的是生活危机,空巢老人,太孤单了。

可以看出,《空中之城》关注的是城市中人物的群像,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危机,这就是当下生活的一种写照。

当生活成为了固定的模式,逐渐就会走向沉闷。

那应该如何解决呢?

那就是积极面对生活,老陆失去了工作之后,改行去学习推拿;马太太坐上热气球彻底放飞了一次自我,释放了苦闷的心情;马爷爷在回忆中寻找自己往日的荣光。

生活始终朝前走,人也一样,有时候并不是生活让我们陷入窠臼,而是我们自己画地为牢。

跳出固定的模式,去努力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或许就豁然开朗了,这就是《空中之城》带给人们的启示。

崔汀/文

 5 ) 拉萨是假的 孤独和失落是真的

去拉萨不如去拉屎,去拉萨高原缺氧,去拉屎有益身心健康。

拉萨的梗已经用烂,但想半天好像也没有更好的词汇来表达这个意向,说去北欧太过遥远,去铁岭太过现实。

院线上线的几类国产电影,最常见的无非战狼类,喜剧类,恐怖类,总恨不得让你情绪产生排山倒海般的变化,不感动的泣涕横流,或者笑的人仰马翻,抑或吓得心脏骤停都是编剧和导演的巨大失策。

的确我们需要这种快餐电影,效果刚猛霸道,可惜回味寡淡,只见钞票,不见疗效。

遇到这种愿意娓娓道来,心平气和讲故事的片子,还是值得珍惜的。

孤独才是人生的本质,老中青三代人,各有各的孤独。

他们也向往诗和远方,想逃离,想回避,他们,也是我们,感到困惑和迷惘,被深深的无力感紧紧绑缚。

梦想,希望还有远方无比曼妙,而在生存和现实面前,那纯洁的理想其实是那么脆弱不堪一击。

片子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每个人物都看到了那么一丝的希望,彷佛冬夜黑暗里的小火苗,然后又熄灭消失,所有的主角也回归了那个看似正常的生活轨道,没有人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痛哭流涕,所有人默默的接受了这一切,彷佛告诉观者,这才是生活的真面目。

片子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三个故事其实完全可以独立,人物之间的联系基本对剧情没有推动,互相也没有形成什么有趣的逻辑或者矛盾闭环,不过瑕不掩瑜。

诗和远方,让人向往,苟且偷生,才是真相。

 6 ) 氛围感影评

“这地方已经呆够了,总得去一趟拉萨,梦中人留下一双去拉萨的鞋子,你却在醒来后把它脱下,喝光了今生的酒,请喝来世的,新欢碎了,就把旧梦也摔了吧,一滴眼泪,满出了酒杯,一只空杯,却把人喝醉。

“详情戳:https://mp.weixin.qq.com/s/Gy3SbvYIoHLL77d4g7jKZA

 7 ) 美女导演的《空中之城》,始于现实经于浪漫终于魔幻

文/满囤儿前几年能做导演的女性太少了,于是但凡冒出一个女导演,宣传就会冠上“美女导演”的名头吸引眼球。

这几年女导演的活跃度早就后来居上,已经抢得男导演担忧饭碗了。

于是,这“美女导演”的名头可就不能随便再用。

在这样的环境下,囤儿依然要起如此的文章标题,必然是因为4月23日上映的这部《空中之城》的导演敏卉,的确是名副其实的美女。

早在十年前,囤儿曾有幸参加她执导的《站起来》的交流会,只一面之缘便牢记十年。

闲言少叙,我们终究还是得看作品说话。

很多人提到女导演,第一反应大体上都是“细腻”。

囤儿反而觉得女导演和男导演相比,更明显的区别在于“浪漫”。

《空中之城》的主题诉求类似于《大象席地而坐》,都是起始于现实困境的几组人物,在生活中苦苦寻求出口,希望能达到一个让自己脱离苦海重获新生的彼岸。

《大象席地而坐》里的彼岸是满洲里,《空中之城》里的彼岸是拉萨。

只不过胡波作为一个男性导演,始于现实经于现实终于现实,硬是带来了4个小时的现实压抑,令观众苦不堪言。

敏卉作为女性导演,始于现实却经于浪漫并终于魔幻,带来的是99分钟的情感飞行,令观众看有所思。

《空中之城》选取了三组困境家庭。

张嘉益饰演的家庭里,困境来源于妻子的精神创伤;刘涛饰演的家庭里,困境来源于自己的身体状况;许还山饰演的家庭里,困境来源于突如其来的丧偶生活。

可以看得出,这三个主人公的困境里都有一个不可逆的、不可回避的重担。

如果我们的人生压力就是在被不停地加稻草的话,那么这三个人明显已经被加到了最后一根。

那个不停唱歌扰民的妻子,那些挥之不散的“苍蝇”,以及与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伴的死去,搁谁身上谁能逆转或回避呢?

始于现实确实很容易让观众感到压抑,不过《空中之城》的后续发展,让我们看出了女导演的不同之处。

片中的人物在行为和言语上,并不拘泥于现实,而是存在一定的浪漫色彩。

比如张嘉益这个角色的工作竟然是酒吧的调酒师,其服务的老顾客更是吹嘘自己各种登山经历的老板们;刘涛这个角色虽然很现实,但她学生时代的恋人却干了件极其浪漫的事——去拉萨支教;许还山这个角色更是戴着军帽挎着军用帆布包,以抗美援朝老兵的身份走进了现代的都市人流之中。

这种浪漫色彩还体现在摄影上。

片中有个段落一定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刘涛因为误触开关被热气球带上高空,来了一场“奇幻漂流”。

这种意外于现实中,那一定是危险与恐慌并存的,而在《空中之城》里,却变成了对现实困境的舒缓。

导演没有拍摄惊险的镜头,反而是摄取了很多沿途的美景美色,配上了柔光和平稳的节奏。

你不知道热气球会把她带到哪里,但你知道至少在热气球上的这段时间,她的心终于得到了平静。

她终于向渴望已久彼岸迈进了一步。

对照《空中之城》的结局,突然觉得很多男导演多少会有点儿死心眼,设置了彼岸就一定要抵达彼岸。

在敏卉这里,彼岸不一定是非要以抵达为结局哒。

本片三位主人公在面对各自的困难和尊严后,其结局都或多或少地有出人意料的成分。

这种收尾方式,甚至有了些魔幻色彩。

原来彼岸不一定是要用身体去抵达的。

或者说彼岸并不需要是一块现实的地域。

你可以用精神去抵达彼岸,比如刘涛的角色在片中曾说“那天晚上,我已经去过了。

”彼岸也有可能只是你自己眼中的一个目标。

张嘉益的角色坐上行滚梯时遇到故障,上行变成了下行。

他并没有顺势下去换其它电梯,而是在下行的滚梯上艰难地上行。

影片看完,突然很想试一试片中提到的那块枕着睡觉就能梦到下雪的石头。

因为当你经历了始于现实经于浪漫又终于魔幻的这么一段影像旅程后,就会觉得自己应该找个之前不太相信的东西试一试。

 8 ) 空中之城|张嘉译,要不要看碟?

故事的主题,是去拉萨。

可是,这好像和张嘉译没什么关系,他和拉萨最近的关系,好像就是这块石头。

这个普普通通的男人,在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男人的本分。

即便是老板年约他“看碟”,他也是遮遮掩掩,欲拒还迎,最后还是落荒而逃了。

可是这样一个“老实”的男人,最后还是丢了工作,此后的生计,也是个大问题,这个不是故事想要说的问题,所以到了那个时候,基本故事也就结束了。

刘涛在故事里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让人有点疑惑。

故事的开始,好像是刘涛为了优渥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心里头有些不甘。

长期以往,好像有点情绪病。

可是这样的情绪病,感觉和她的老公也没什么关系。

她质问自己的老公,你怎么能忍受一只苍蝇呢?

她的老公反击的很犀利,我忍过的东西比苍蝇大多了。

怎么可以这么说,刘涛又不是东西。

张嘉译和刘涛,天一脚地一脚的,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

这刘涛也只是和张嘉译的养子因为“机缘巧合”遇到了一起。

两个人都想去拉萨,一拍即合。

可惜的是,小孩子当了真,刘涛也就是随口一说罢了。

你不是一定要去拉萨才能长大。

哎呦,刘涛的价值观真的很现实。

这样的价值观,其实无可厚非,只是,既然刘涛看得这么清楚,那痛苦个什么呢?

那一身因为“富贵”带来的情绪病是不是相当的矫情?

故事也不知道究竟是想说点什么,所以最后还是必须用明示的方式告诉观众——你的内心总有一片净土,可以随时退避其中并在那里成为你自己。

好尴尬啊,在故事里头,完全没有能领悟到这一点,浅薄了。

 9 ) 《空中之城》:理想到现实有多远?女性的焦灼与男性的不安

文:田金双

相比男性导演,女导演的作品大都“细腻”且不失“浪漫”。

但反观之,女导演一旦理性、冷静起来的话,却又远比男性更能洞察人心,直指生活的真相。

许鞍华的剧情片《天水围的日与夜》如是,敏卉的《空中之城》亦是如此。

《空中之城》中选取三组步入困境的家庭。

颇有深意的是,三组家庭之间看似没有必然联系,却又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儿“亲缘”关系。

影片中的三个当事人,许还山丧偶,张嘉益病妻,刘涛丈夫出轨(或疑似出轨)。

总之吧,每个的人生活都是一团糟,每个人想要反叛,却又无法逃离,甚至无法抽身而出。

同一时间轴上的三个主人公,刘涛被一只“苍蝇”折磨得痛苦万分。

然而在镜头前,我们根本没看到任何苍蝇,哪怕是昏死过去的苍蝇。

在导演敏卉的影像世界里,“苍蝇”只是一场与老公出轨有关的精神暗喻,或病态遐想。

所以,意识到老公出轨之后,刘涛总是不经意间想起那个爱歌唱远赴西藏的初恋男友。

刘涛很想诗意和远方。

只不过,经历一场汽球浪漫之旅邂逅一个17岁男孩之后,刘涛诗意的生活再次回到安分的地上。

而之于人到中年的张嘉益,困境来自于那个很爱唱歌的病妻,还有那个很不省心的儿子。

没人知道病妻身上发生过什么,镜头前的病妻更多时候是日复一日地歌唱。

所以,“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招来邻居的报警,从某种层面上亦隐喻着张嘉益悲催的无声控诉。

事实亦是如此。

张嘉益一直想扮演一个好男人,但在失业、病妻面前,内心被击得伤痕累累。

影中有个镜头:张嘉益刚和独身女人发生一点儿“亲密行为”,听到《康定情歌》的瞬间立马疲软,抓起外衣夺衣而逃。

就像刘涛眼中那只嗡嗡叫本不存在的“苍蝇”一样,《唐定情歌》简直成了这个蔫男内心挥不去的恶梦,不忍直视。

不过,幸好张嘉益的世界并不全是悲伤,还有诗性和浪漫背后的“觉醒”。

所以,失业后在街头浪了一整天的他回到家里,病妻竟然很体贴地给他做了一顿热饭,但随后医院传来病妻自杀的消息。

这一切的一切,就像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某些剧情一样,不乏魔幻主义的味道,哪个是真?

哪个是假?!

这顿饭,是对张嘉译内心最大的精神安慰和自我解脱。

影片收尾时,这个看起来蔫蔫的男人似乎找到一份工作。

相比之下,许还山丧偶之痛更多怀旧的味道。

影片中不停是闪散出一个戴着军帽漂亮女孩的脸庞。

不知道这个女孩是许还山的初恋,抑或妻子年轻时的模样。

所以影片结束时,许还山静静地穿上军装,头戴军帽遥望火车远去的方向。

也许,那里就是诗意和远方。

总体来说,这部《空中之城》是一部探讨理想和现实、诗意和远方的作品。

但随着女导演敏卉影像镜头的推拉摇移,最后又从梦幻回归人间,从想理回归现实。

就像某些宗教读物中的“来源于尘,复归于尘”一样,所有的理想都会回归现实尘埃落地。

所以,该片中获悉自己身世的小杰想在去西藏,最后坐在宿舍里,背靠西藏雪山照片拍出“西藏之旅”照片发给老爸马嘉益时,亦成为全片最富有诗意的亮点之一。

至此,观众也随之舒了一口长气,内心的压抑瞬间瓦解。

至此,理想和现实,安分和不分,瞬间达成和解。

身为刘涛的首部大屏幕之作,此番刘涛从头至尾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内心复杂世界的告白大都通过微表情传达,这对刘涛本人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

幸好,刘涛通过皱眉、颦目等微表情将喜、怒、哀、乐、忧、悲、苦恼等情绪表现得恰到好处。

如果说以往刘涛剧中塑造的角色更多母性气质的话,此番则在该片中将女性的悲喜表现得收放自如。

相比之下,身为老骨戏,张嘉益的伟大之处在于纵便是幽默不经的喜剧也能演成正剧。

所以,当他和女人行床笫之事时,手忙脚乱地脱下外衣,听到“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大失方寸慌乱之中抓起衣服飞奔而去,略有喜感的喜剧瞬间演变成正剧。

这就是一个老骨戏对角色拿捏之问。

钱钟书在《围城》中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敏卉则用另外一种影像镜头告诉观众:婚姻是一座危城,城里城外都潜伏着重重危机。

身不能往,心之所向,理想不在幸福的彼岸,亦不在此岸和彼岸之间,原本就在此岸。

所以,这部影片残酷也好,写实也罢,这原本就是生活的真相,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10 ) 你需要心灵净土吗?张嘉益、刘涛这部《空中之城》深度窥探生活

唯有现实泥泞不堪之时,才会想要寻找那一方心灵净土。

由敏卉导演,张嘉益、刘涛主演的《空中之城》有着女性导演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她将“城人之危”拆解,变成中年男人失业,少妇闭经,老年人丧偶,养子对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的期待……你看,《空中之城》并不只是婚姻城内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生链条中所有困境的合集。

女性这种直视问题细节的观察,是不同于男性对待或者审视生活的那种粗粝暴躁态度——男人的生活是世界,而女人的世界,是生活的细节。

在导演的镜头中,她网罗了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就是那种最后只靠性格惯性生活着的人,他们或她们介于清醒和迷茫之间,有种随波逐流感,就像张嘉益扮演的调酒师老陆,慢吞吞的应付顾客的催促,调酒也是冰块往杯子里随意一扔再倒点酒,毫无技术也没有造型,这种酒一调就是十几年。

就像刘涛扮演的有豪宅有豪车却没有生活目的的白太太,日复一日安稳但重复的的生活,让她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当初放弃出国进修的机会而进入婚姻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恐怕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还有丧偶的老马,子女无暇照顾,不问他的意见送来了一个保姆,看到遗嘱,怕老人和保姆日久生情,又擅作主张送走了保姆;还有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小杰,尽管知道自己是被亲生父母弃养,但还是想去拉萨寻找他们……

人总是这样,从一个困境走向另一个困境。

而喜欢这部影片的一个原因恰在于此,她就是要让所有人看到所有人正在面临的问题,真实的,甚至是具体的问题。

而且,导演在人物的表现上又充满了浪漫甚至奇幻的手法,观众可以在影片中找到每个人所对应的“物品”,比如老陆就像那块充满传说的石头,开始都以为那块石头很重要,但突然发现竟然被遗忘在酒吧的桌子下,和垃圾混为一谈,再后来,就被送了人。

白太太就像那个她在殡仪馆看到的苹果,一个浮在水池里的苹果,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也不知道怎么离开,大概,只能等待着腐烂吧。

老马在老伴离世之后,在她的床上铺上她的衣服,那是他对老伴爱的最后证明吧;而小杰没有去拉萨,只是穿上厚衣服围上围巾,在宿舍里拍了背景上雪山的一张照片……人为什么要寻找净土?

是因为要躲在那里,暂时无视眼下的泥泞——而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无需净土,只会站在山顶寻找自我,然后将那块从山顶带回来的石头送给你……这就是生活中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

就不再引申了。

张嘉益和刘涛在这部影片中贡献了各自独特的人物塑造,张嘉益将一个被生活打磨的毫无光泽的一个中年男人塑造的令人深信不疑,妻子神经病并且在医院自杀,女儿结婚、辞职都没告诉他,养子也离开了他,有女人想要养他,他又陷入纠结……那种不思进取的消极,还有仿佛永远无法被击穿的韧性,让人感到悲凉,同时也感到警醒,警惕不要让自己变成那样的人;而刘涛所塑造的人物则是让女性去反省生活还有婚姻的意义,至少,不要在其中迷失自己。

敏卉导演是个有思考和深度的女性,她的第一部电影《站起来》直面的是残疾人在生活中重新站立起来的艰难和痛苦,这一次,她将视线覆盖的人群无限扩大,让她的“城”里,装下所有人。

《空中之城》短评

现在基本上对那些激烈的电影电视提不起兴趣了,更喜欢生活化、更加真实的故事,所以我觉得这个片子不错。

6分钟前
  • EK
  • 推荐

人生凿饮耕食 户户都有烦恼 还是小保姆纯粹

10分钟前
  • simon陈轶
  • 还行

应该是好几年前拍的吧 结构略松散心中的净土是什么?!可以是一方被喧嚣麻将声包围的一人茶座可以是青城山顶眺望万家灯火的一览无遗也可以是执着放声高唱着康定情歌的坦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 也都有自己向往的拉萨众生安好

11分钟前
  • 感性的一串7
  • 还行

毫无剧情可言,根本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东拉西扯,胡拼乱凑。也就俩大明星撑着…

16分钟前
  • Shy
  • 较差

不知道啥意思。

17分钟前
  • 我就是依阳
  • 较差

不太明白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还剪的七零八落…也很难揣测到创作意图。

21分钟前
  • 较差

很碎,没怎么看懂,但知道不要羡慕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诉说的不快乐😔

22分钟前
  • 紫色兔耳朵草
  • 较差

我没有看懂,但是我想给他高分

25分钟前
  • better
  • 推荐

好看 细腻 意犹未尽

27分钟前
  • 海带芽
  • 力荐

生活与理想,永远都是现实获胜

32分钟前
  • 文十三
  • 力荐

不知所云

35分钟前
  • 荒腔走板
  • 较差

普通人的苟且与远方

37分钟前
  • 守护
  • 力荐

五分吧 从刘涛坐上热气球飞走开始,剧情变得诡异起来了。我以为她要从四川飘到拉萨最后停在她的老相好面前(狗头

38分钟前
  • liaaaac
  • 较差

2013年拍摄420

41分钟前
  • 晓思丽英
  • 还行

真是够压抑的时长太短了叙事不够完整啊

46分钟前
  • 当焗者迷
  • 还行

多线叙事还是不错的

51分钟前
  • ever
  • 推荐

纯粹是因为片花的对白,山上那一夜,给诱导过来的。因为确实没留意刘涛拍过电影,还有张嘉译实力派的表现应该不会错。没有观看爱奇艺的在线,搜索了资源下载本地观看。就是三个独立的故事,儿子和刘涛联系起来,女儿和退休老人联系起来?其实应该就是三个独立的故事,即使这样联系也没有内在的脉络啊!张嘉译这里的故事最有张力,压力实在很大,换我真有可能崩溃了。刘涛的,在对白上面给人太多想象的空间。老人的,反映了回避不了的社会现实,也无法解决。空中的城楼,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么?

56分钟前
  • yu1980fish
  • 还行

叙事结构很像《天注定》,看似平行的故事实则细微处有连缀。张嘉译的那个故事相对来说是完成度最高的,一块能梦见雪的石头牵系起这个故事里悠游始终的魂,使其不至破碎不堪。湿漉漉的脚手架,飘雪的陋室,意象上也比其余两个要高明些。结尾没有丢下一个轻而易举的和解,病妻痊愈的幻觉,以及这幻觉的破灭,像是一切的隐喻。其实还是更喜欢原先的片名《去拉萨》,目的地是一个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兜兜转转下来,拉萨终究没去成,每个人都依然陷在生活泥淖里不愿也不能自拔。

59分钟前
  • 易安
  • 还行

很平淡,很接地气

1小时前
  • 苏云池
  • 推荐

人情冷暖甘苦自如,喜欢张嘉译刘涛,剧情不太好,看的没感觉!

1小时前
  • 月光寒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