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堡奇人第二季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Season 2

主演:艾莉克莎·黛瓦洛斯,DJ·考尔斯,史蒂夫·拜尔斯,阿诺德·陈,贝拉·希思科特,谢拉赫·霍斯达尔,卢克·克莱恩坦克,奎恩·罗德,考乐姆·吉斯·雷尼,塞巴斯蒂安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德语年份:2016

《高堡奇人第二季》剧照

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1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2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3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4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5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6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13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14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15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16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17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18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19高堡奇人第二季 剧照 NO.20

《高堡奇人第二季》长篇影评

 1 ) 关于《高堡奇人》的简短影评及想法

首先,当我看了该部剧的开头,我就被深深震撼到了,轴心国赢得了二战的胜利。

对,你没听错,德国和日本赢了(因为没读过原著,所以对至于为何没有意大利不是很清楚)。

接下来,便是一幅新的世界格局,德国和日本瓜分了美国,以华盛顿为首的地区由日本占领,以纽约为首的地区被德国占领,这简直是“历史”(平行世界)的再现,与二战后的东德西德如出一辙。

至于题名中的高堡奇人作为一个线索贯穿了整部电视剧,以我的理解他应该是一个世界线的观测者,但对于世界线的走向他也未知,只能通过平行世界的胶卷影片来引导现实的人们或主角们。

这部电视剧的剧情是通过多线发展来体现的(尤其是第二部),有德意志帝国高官,日本军官,反抗组织者,双面间谍John(他的设定太特别了,只好单独归类,属男主设定)。

我觉得多线发展更有利于这种具有宏大世界观的剧情,便于观众从客观角度更好地了解并融入剧情,仿佛我们就是那个高堡奇人,所以我的另一种理解:高堡奇人其实是读者或观众;单线剧情主观有代入感但单一了许多。

至于剧情我就不讲解了,看完后我还是有些感触的。

有人说《高堡奇人》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冷酷小说,从电视剧中也是可以看出的,核弹的阴霾始终笼罩着人们,并且德日两国各怀鬼胎,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对于战败国的人,是顺应还是改变,都是一种艰难的选择,顺应代表着接受亡国的结果,改变代表着家破人亡的风险,每个都是人性的选择,生存的选择,无非对错。

所以,我想悲剧更能体现人性,揭示人性,引人反思。

作为一部“错列历史”类型的科幻电视剧,喜欢软科幻的人强烈推荐。

 2 ) 追求完美的机器与人性——心理分析

《高堡奇人》是一部好剧。

它来自于一部好的同名小说。

(本文来自我的微信公众号:与自己同行)很多人嫌弃美剧总是在讲一个人拯救世界的故事。

但是我想如是一部好的片子,这一点是最可以被忽略的。

因为足够的宽度和深度的故事本身,是丰富而吸引人的。

那个人代表的只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

代表的是和她一样的人。

1。

劫难的锻造。

摧毁与重生。

这里边的第一个亮点就是,女主朱丽安娜经历了车祸,幸存下来,但是浑身重伤骨盆碎裂,无法生育,在身体的层面上是不完美的。

但或许劫难本身令她拥有了更坚韧和强大的自我。

不完美的自己,也是好的。

某种意义上可能更好。

经历可能会改变人,让一个人到达灵魂和心灵的的更深处。

这一点后面剧情的弗兰克,在经历差点死掉历经痛苦,成为一位残疾人。

他深刻反思,灵魂得到升华,后面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作品——表达他内心强烈感受的画作,成为一个时代精神的标志。

经历了这一切,他终于走上了自我实现的路。

他的心灵得到了自由的滋养。

女主和帝国的“完美要求”,形成强烈对比。

以她这种身体,是属于“不合格的产品”。

是要被淘汰处理的。

有基因缺陷的少年托马斯,开始有症状,最后可能会导致他终身残疾。

他内在有一个受到非常正统的帝国家庭教育而产生的“自我要求完美”的机器。

让他选择慷慨赴死——我不够好,所以我得去死。

这一点除了学校和环境带给他的最主要还是父亲带给他的。

换句话说,他的内在有一个要求完美的父亲。

被视为一种英雄行为,被奉为帝国青少年的榜样。

一个孩子就是这样“为国牺牲”的。

虽然被戴上很高的帽子,但是托马斯的妈妈海伦内心的痛苦悲伤,成为愤怒和恨积压成抑郁。

当最糟糕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的时候,自己的世界被摧毁,重要的人死去,切肤之痛,才会真的去思考——这一切为何如此?

这是对的吗?

我和家人应该被如此对待吗?

我还能这样活着吗?

我想要怎样?

我需要什么?

我能做点什么?

2.弗林克——代表所有被压迫,逆来顺受的忍者。

普通底层人。

女主的男友。

很有艺术的天赋。

可惜帝国需要的是一颗听话服从的螺丝钉,不是一个艺术家。

不被允许发挥所长。

他只能掐灭心中感觉的火焰,用理性按住自己低头做一名养家糊口的工人。

基本上,不要惹事,平安活下去,生存。

是他的信条。

摁着自己,低头做人。

可因为是犹太人,劣等人种,命如草芥,任人宰割。

面对亲人逝去,他在悲痛中升起了愤怒复仇的火焰。

意味随时可能会没命。

但是他已不再惜命。

家人的死,让他被迫反抗。

3.两个世界的两个约翰.史密斯。

史密斯一家是最大亮点。

纳粹的副指挥官约翰史密斯,极其聪明有手段,也是心狠手辣,追逐权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为了他自己也好,为了自己的孩子,他都可以让挡他路的人死。

在被他谋杀的医生的追悼会上,他讲出了当时的真心话:家人高于一切。

可是当他站在权力的高台,面对万人敬礼的时候。

他彻底的迷失了。

不,他彻底的臣服于权力,成为权力的奴隶。

或者“集体”这台机器,已经主宰了他的内部世界。

统治者制造了一台集体的机器,反过来它又推着所有的人,每个人都成为它的一个细小的部件。

身不由己的往前走。

或许对于约翰来说,他很清楚所有这一切。

他内心是一个自私的人,可以用全力为自己做一些事情。

但是终究,他还是一个帝国机器的,当然也就是统治者的斯德哥尔摩症患者。

虽然他自己是一个受害者,但是他停不下来。

他中毒太深了。

他已经把自己当做了这个机器的一部分了。

失去儿子,让他开始了良心不安的部分。

在某些时刻里,他内心的某个部分会告诉他,他的双手染满了鲜血。

他和他的帝国是泯灭人性的。

他有不安,尽管他极力的压抑。

但是他做出了选择,而且这是一条不归路。

观众总是抱着理想的愿望。

期待这样的人觉醒,但他中毒太深太久,自我被权势绑架,一边活在对上面的恐惧和绝对服从里。

一边控制和碾压别人。

他本身是这台残酷的机器的最好代表。

对上面是恐惧顺从,对下面控制和利用。

这就是事实。

他也在他的强迫性的内在动力里面,被挟持住,无力挣脱——虽然他知道家人是最重要的,但他还是屈服于权势,集体意志。

他无能保护家人。

儿子的死有给他带来打击。

(在被他谋杀的医生的葬礼上的这番内心话之后,他渐渐的失去了他的家人,也失去了他的自我。

他只是被机器主导的傀儡,越来越空。

越来越不安。

)把自卑弱小的自己藏在冰冷的头脑理性和对权力的追逐后面。

集体意志其实就是上面那几个人的想法。

当权者代表了正确,当权者代表了整个国家的意志。

以希特勒为代表的开始。

如果说希特勒是个精神病人,那么,一个精神病的国度摧残的是无数的人。

一个自恋控制狂魔,其实也是一个严重的施虐者。

他的内在有追求完美的机器。

当他成为一个当权者,权力无限大时,他可以把自己塑造成所有人的神。

坐在这样的位置上,拥有这样的权力,可以在所有的人心中造一台追求完美的机器。

这台杀戮的冰冷的激情,可以灭绝所有的人性。

可以摧毁一切。

可以让亲人之间反目成仇,互相揭发。

尤其是纯真的孩子。

为了逃开内在虚弱的不够好的自己,把它投射在外面,就是要除掉那些不够好的人,大清除。

不断的清除。

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完美。

内部的分裂越加严重。

外部分裂也就更严重。

严重的追求完美催生了迫害,悲惨的世界——悲惨的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

导致严重的冲突。

这股强迫性的动力,带来了毁灭世界的力量——对内部世界对外部世界都如此。

(图:帝国部长的理想世界计划之一,计划中地中海的大坝,将带来改变人类的能源宏伟理念。

事实上它可能会给地球带来生态的大灾难。

这是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落差。

一个完美的假象,代价是后面的人要去承担的。

当事人可以用权力活在自我感觉很厉害的幻觉中。

)特别欣赏作者的一点是他懂人性和心理。

另一个世界里的约翰,选择了不同的路。

因为恐惧被权力主宰裹挟迷失自我,选择了一条平凡的路,当了一个普通人,一名保险推销员。

他说自己的父亲是个银行家,但后来是患了抑郁症。

在战争中他遇到一些事情,他害怕那种东西促使他做了一些选择。

虽然看似普通但是拥有平淡幸福的家庭生活。

而这个世界的约翰,是纳粹帝国大元帅,跟随了他的父亲走上追名逐利的路。

掌握权力却如履薄冰。

婚姻破裂,夫妻反目。

他的孩子们,被洗脑的小孩,会做自认为最正确的选择--揭发家人亲人,揭发老师。

主动赴死。

为了“绝对正确”。

追求完美的傀儡。

控制施虐的冰冷机器,代表了无比正确的真理,催生了一代受虐者,受虐者又反过来成为施虐者。

作者懂得人类所承受的苦难,作者如同与我们生活在一起一样,写出了这部作品。

4.被抛弃的小孩最终成为父亲的继承者——一个完美的工具。

乔.布莱克,这个年轻人一直在副指挥官约翰的手下干活。

聪明能干,头脑灵活。

他成长过程挺悲惨的,从小就没有父亲,妈妈说父亲抛弃了他们,妈妈在贫困中死去。

而他一直与妈妈相依为命,后面自力更生。

为了见父亲一面,他还得花老大的劲。

要付出很多。

甚至冒生命危险。

有可能他是在为了自己谋求,因为他本来是在工地干活的工人。

一个人虽然有才华但是没有平台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也是一件特别郁闷悲伤的事情。

而他的父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帝国部长。

更有甚者,是因为想要改变现状,改变世界,推翻希特勒让世界变得更完美的人。

他很挣扎,内心自尊的感受的部分让他一直在表达,他不需要这种抛弃他,一直不顾他和母亲死活的父亲。

其实抛弃是一种很严重的虐待。

但是他的行为在不断的靠近他,努力的靠近。

他内心深处可能也像所有的孩子一样——越是越被伤害被抛弃就越是渴望得到那个人的认可。

二十多年的漠不关心不管不顾,最终还是孩子自己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这受虐倾向也是够严重的。

这股强大的吸引力每个人都有,越受伤越抛弃越渴求被爱。

最终父亲去世了之后,这个从小被抛弃的小孩,这个被“再教育过”严重摧残后的年轻人,最终深切地认同了父亲的理念。

完美延续了父亲的意志。

所以我们国人一直崇尚的之下出孝子是有原因的。

如果你很严重的虐待和伤害一个孩子,长期如此。

他会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乔.布莱克那样的人——一位斯德哥尔摩症患者的完美青年。

绝对的孝顺。

虐待别人,孝顺父母。

会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永远依附于父母的意志。

权威的意志。

成为一个完美的工具。

还有更多可能是患上严重的精神或心理疾病。

 3 ) 追剧|高堡奇人第二季

这是一部传说中的架空历史神剧,很多人也许都这么想象过,但本书和本剧却把这些想象付诸实际,写成了小说,拍成了美剧。

不得不说,这套剧在道具、服装、化妆和一切与年代有关的物事上做的相当到位,比卡特特工还要养眼。

而本片又是架空的日德瓜分世界的设定,所以一个假想中的东西美国和没有遭到毁灭的柏林城市建筑都是视觉上的重中之重。

所有爱好德系军装的人都会从本剧中获得满足。

经历了第一季的不温不火,第二季就要精彩的多。

其实看完第一季,笔者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三位配角,德国党卫队副总指挥、日本总检察官和日本贸易大臣。

这三位是真正为了和平甘愿牺牲的人,他们三人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愿意联起手来维护脆弱的日德联盟。

这三位在第一季中各有自己的来自于家庭的危机,不过没有太多刻画重点还在于他们自身。

反观几位主角,除了给人一种活该作死,就没有太多同情。

到了第二季,这个剧集一下子就精彩起来,各条线都面临着爆发。

三位配角的家庭线都着墨推进,三人的角色更加饱满。

而男女主角也不再是叫人讨厌的存在。

元首死于毒杀,日本暗造核武,一盘电影预言了旧金山核爆的未来。

为了弄清真相,并阻止来自帝国内部的夺权行动,三位配角又经历了诸多磨难。

抵抗组织起义在即,三位主角,百般逃离自己的宿命,却还是卷了进去。

弗兰克死于抵抗组织的自杀袭击,朱莉安娜成为了扭转未来的奇点,约瑟夫回归故土却被父亲的野心牵连。

反倒是三位配角暂得安宁,副总指挥成为帝国英雄,总检察长大难不死。

第一季结尾发生在贸易大臣身上的平行时空,第二季也全面揭晓,也预示着如果还有第三季,平行时空或许会有多大的表现。

看完本季笔者有些感慨,历史真是个圆,原来一切都是围绕着女主转。

她挑起的事端,最终还是要靠她来终结。

就像终于露面的高堡奇人最后对女主说的那样,不管历史怎么发展,女主身上有些特性始终如一,其他人则围绕在她身边,随着她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第二季结尾,一个抵抗组织成员抱着一箱电影胶片到了贸易大臣家中,不知道又会再生什么波澜。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史歌吹壳子。

关注微博:Mosquito史歌,公众号:shige_show)(史歌出品,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史歌

 4 ) 第二季品质飞跃

第一季感觉不错,颜值质感都在线的剧,第二部突然又精致了很多。

人物逐渐施展开拳脚,性格多元性随着情节的铺开,更加立体。

斗争不再是一边倒,配乐也好棒呀!

副总指挥气质和气场太赞了。

女主依然有点惹人讨厌,但也逐渐立体起来。

总之还得沉浸式观影,一眼不看就会错过重要线索。

喜欢所有的道具服装和摄影,电影级的画面。

 5 ) 大战一触即发世界毁灭边缘——《高堡奇人第2季》

大战一触即发世界毁灭边缘——《高堡奇人第2季》

今天聊聊美剧《高堡奇人第2季》。

片名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Season 2(2016)。

《高堡奇人》根据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 Philip K. Dick的小说改编,讲述一个完全架空的平行世界。

假设二战中获胜的轴心国,世界将如何?

当然,即便是架空的历史,作者也知道意呆利的战斗力是负的,在小说中获胜的轴心国仅仅是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太平洋合众国。

本季中详细刻画了两大帝国的地理版图,小说中都没有如此清晰的表述过。

观众们可以在剧中的世界地图上清晰地看到德意志帝国、日本太平洋合众国和缓冲区。

物理隔阂和心理隔阂造成了两个帝国之间的不信任,猜忌就像种子一样慢慢发芽。

在第一季中,众人围绕神秘影片展开生死追逐。

女主角朱莉安娜·克雷恩顶着漂亮脸蛋和纤美身材,到处向人展示白莲花般的圣母凝视。

在朱莉安娜的凝视下,德意志帝国、日本太平洋合众国,还有戏份颇多的抵抗组织纷纷败下阵来。

关键影片的下落完全按照朱莉安娜的心愿,朱莉安娜想给谁就给谁。

只要朱莉安娜权衡利弊之后,她就可以决定影片交给谁。

朱莉安娜作为女主角,唯一的特质就是善良。

全剧着重刻画她的善良,很多时刻就是由于朱莉安娜做出了关键选择,才推动历史向好的一面发展。

大概美丽也是她的一种显著特点,朱莉安娜就像爽文里的女主角一样,不说是人见人爱,也是人见人夸,仿佛大家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子似的,所以即便按照德意志人种来算,朱莉安娜大概也是个符合标准的优质女性。

朱莉安娜·克雷恩看过神秘影片后,对影片中的内容困惑不已。

为了进一步解开心中困惑,朱莉安娜来到美国德占区,改名为茱莉亚·米尔斯,接受副总指挥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的庇护。

在德意志帝国老巢,这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仿佛这些“优秀人种”真的就像他们宣扬的那样优秀。

朱莉安娜在敌人老巢成长了许多,比起在第一季中的莽撞任性,在敌占区生活时,她似乎多了一分谨慎。

德意志帝国一片祥和的表面下是各种暗流涌动,一方面要排查可能的抵抗组织,另一方面还要监视人民。

朱莉安娜逐渐了解了纳粹的面目后,也开始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反抗运动,比起第一季中令人讨厌的样子,她更像一名战士了。

本季依旧是多线并进的叙事方式。

主要线索集中在德意志帝国、日本太平洋合众国和抵抗组织三方。

德意志帝国方面掌握本季的主动权,不论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德意志帝国都完胜日本太平洋合众国。

尽管如此,一场全面战争也不是帝国能够承受的。

本季的主要矛盾格局提高了不少。

第一季中日本皇子遭遇刺杀,德日两国关系日渐冷淡。

而第二季中,最关键的事件则是希特勒死亡。

一把年纪的希特勒抵不过时间,最终油尽灯枯老死在病榻。

经过调查显示希特勒血液中存在毒药,德国人指控日本政府毒杀希特勒,誓要进行复仇战争。

彼时世界仅存的两个帝国即将开展,大战一触即发。

如果战争打响,那真的会是人类最后一场战争了,打完大家都会到原始社会。

第一季中戏份颇多的乔·豪斯曼在第二季中戏份减少,他来到柏林,成为帝国部长老爹马丁·豪斯曼的帮手,顺便带出老爹登场。

希特勒死前留下遗命,让马丁·豪斯曼担任代理总理,成了国家新元首。

新元首上台第一件事情就是迫不及待地对日宣战。

真相直到最后一刻才被揭开,一切证据表明,对日本皇子的刺杀和对希特勒的毒杀,均是豪斯曼所为。

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惜挑起帝国间的大战,不顾千百万人的死活。

别看他满口仁义道德,上天下地地提出了许多宏伟设想,实际是一个彻头彻底的反人类分子。

既然他对人类都没有丝毫的感情,如何能做出对国家有感情的事情呢。

实现阻止战争最后一步的关键人物正是前面提到的约翰·史密斯。

史密斯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反派,在其位谋其职罢了,他并没有做过反人类的事情,只是在为自己国家服务。

史密斯是帝国坚定的拥护者,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不遗余力地挫败抵抗组织,获得元首赏识,但也不是一个盲目愚忠的打手,为了自己的家庭可以毅然决然的发起反抗。

纳粹提出的“人种论”天然地吸引了不少簇拥者,但当疾病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时,簇拥者很快会产生怀疑。

社会达尔文主义本身就经不起推敲,人种多样性才是人类能够存活至今的关键,并不存在进化退化一说,更没有优秀人种一说,只不过是基因的变化正好适应了环境才能活下来罢了。

日本太平洋合众国方面则主要由商贸部长田上和总检察长城户推动。

好战分子Onada将军是个著名鹰派,自然不会对德意志帝国的进攻坐视不理,他一直在积极准备防御和抵抗行动。

田上和城户则没那么喜欢打打杀杀,尽管也都是心狠手辣的狠角色,但更希望实现共赢结局。

而且田上还有一个小秘密,他可以在两个平行宇宙之间穿梭,通过了解同盟国获胜的宇宙反思自己。

日方在本季的最大贡献就是在最后关头送上了阻止战争的关键证据,救了自己,也救了德国。

抵抗组织本季作用小了不少,在庞大的帝国机器面前,抵抗组织还是显得过于弱小,更多时候只能采取打游击的方式搞搞破坏,并没有能力掀起太大波澜。

抵抗组织在本季最大的贡献就是乘机起事,在帝国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小小地推波助澜了一下,让几条线索最终汇聚到一起,歪打正着地阻止了大战。

除了朱莉安娜和乔依靠漂亮脸蛋到处晃悠外,剧中其他角色都呈现了出色演技。

大家各为其主,为了一个目标奋力前行。

且不说这些目标的对错,就说他们演绎的认真劲儿就值得肯定。

没有希特勒的德意志帝国将何去何从,且看第三季。

大战一触即发世界毁灭边缘,命悬一线救人救己力挽狂澜。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6 ) 浅谈欧美多线并存的叙事方式以及穿越剧的原理

浅谈欧美多线并存叙事方式以及穿越剧的原理谈起穿越剧,很多人会想起中国前些年大紫大红的宫廷穿越。

这些中式穿越往往是采用简单的非线性叙事。

打乱时间的线性,在一个世界结构内重置主人公的历史环境从而引发矛盾创造叙事可能。

但欧美的穿越剧却开启了另外一番天地。

最近十分火的电视剧《高堡奇人》就是一部欧美类型的穿越剧。

欧美的穿越越来越多地打破了单条时间线,采取了多线并存的叙事方式。

这与好莱坞以及美剧的编剧传统有一定关系。

很多电影如《指环王》,也有电视剧如《权力的游戏》都采取了多线并存的叙事方式。

多线并存的传统也或多或少影响到了欧美的穿越剧。

当然二十世纪末至今也是欧美非线性叙事的发展高峰期。

早在《低俗小说》《海上钢琴师》就已经将非线演绎的淋漓精致。

在二十一世纪诺兰的诸部电影甚至大大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电影的看法,成为非线在电影历史上的辉煌一笔。

但终归,多线并存是好莱坞发展五十余年的叙事方式了,已是树大根深。

现在的《高堡奇人》就是一部多线并存的结构剧集。

但它的多线并存包括两层,即明面的和暗地的。

明面的就是传统电影的多线,即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分开不同的人物,在同一个时间点可能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景发生不同的故事。

每条线都是同时发展,所以都对剧情都有推动作用。

这点在《高堡奇人》中很好看出,因为里面人物众多。

如日本城户检察官,贸易大臣(Trade Minister),纳粹的副总指挥(Deputy commander),女主,男主,女主男友(曾与女主故事线分离),甚至希特勒(The heads of state),抵抗组织,高堡奇人等等。

这些人物都曾单独成为一条故事线,是典型的多线并存性叙事。

但是因为编剧的功底尚缺,第一季时没有在多线并存中看出《权力的游戏》的紧张感,虽然这在第二季中有所改善,但终究不能令其吸引眼球。

《高堡奇人》真正令人深思和赞赏的是它颠覆传统的暗地的非线性叙事。

这种叙事也是它科幻本质的体现。

《高堡奇人》讲述了一个替代现实世界的平行世界里所发生的故事。

在这个世界里,二战盟军没有获胜,而是法西斯统治了世界。

在影片开头,可以看到美国的地图,但诺大的美国却被德日所瓜分,分别为西边的“日属太平洋合众国”和东部的“大纳粹德意志帝国”。

很有趣的是,这个剧集的设定并不止步于历史的颠覆,而是延伸为多种历史假设的共同发展。

在德日统治的世界之外,还有美苏统治的平行世界(但并不是现实世界),以及我们的现实世界。

所以,这部剧集的暗地里的多线并存叙事以多个平行世界的方式表现出来。

刚开头,一部《沉重的蚂蚱》电影胶卷成为贯穿整个剧集的线索。

这部胶卷里所展现的其实是美苏世界的影像。

在那个世界,盟军打赢了二战,美苏进行冷战并导致世界毁灭。

而高堡奇人,即是电影胶卷的收集者,散播者。

高堡奇人游走穿越于各个平行世界,将一个世界的影像带到其他世界并对其造成影响。

正因为美苏冷战,古巴导弹危机造成世界的灭亡,高堡奇人才穿越到德日世界传播美苏世界毁灭的影像,并有可能是他造成的纳粹获胜以及以后的诸多故事。

可以看出,《高堡奇人》的叙事中不仅大量使用多线并存,也使用了非线性叙事(具体在第二季中胶卷有了显示未来可能的作用),还使用了蝴蝶效应,墨菲定理,是欧美近代科幻片的集大成者,亦是创新者。

这种表面颠覆历史的创新模式,恰好为众多的科幻元素的介入创造了平台与可能。

高堡奇人是一部有野心的剧集,只是在前行的道路上尚还缺少有力的内容支撑。

它对与每一个人物的过分刻画又使剧集失去了对其设定功能性展示的很多机会。

不过,《高堡奇人》仍是一部很适合深度研究的剧集。

如果有可能,它将对欧美科幻的展现方式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也算是对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7 ) 野心有余,严谨不足

此剧属于历史推演题材,而非架空历史。

架空历史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历史推演剧不能。

《高堡奇人》假定盟国失败而德日瓜分世界,这个起点很高,如果能够在多线叙事中通过事件推动与人物推动的相互作用,来证明这个结局的概率,以及基于这个概率之上又如何通过棋局中的蝴蝶效应和多米诺骨牌而再次产生历史走向的扭曲,那就会相当牛掰。

可惜的是本剧没有做到。

甚至多个故事线高举轻放虎头蛇尾。

举个例子,剧中既然有平行宇宙又有可以穿越不同时空能力的traveler,这样的设定应该有很强的功能来使人看到各宇宙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贸易大臣穿越回去,除了与亡亲重拾旧情外就是拿回来一盘录像带、而这盘录像带的功能只不过是虚构日本实力骗过德军,并且成为化解世界毁灭的关键,这大大削弱了剧情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尤其接受不了的是二季结尾的鸡汤式总结。

由于整部剧对大格局中的博弈解构无力,无法环环相扣地推演出事态的必然,最终以一个姑娘的goodness来一言蔽之。

比虎头蛇尾更严重的是多个故事线存在不了了之。

比如,用好几集的戏来呈现Julianna与John/Helen一家的互动,也许是后两者的演技带动,女主在这几集的表演也很在线,可惜花这么大篇幅的戏,最后的功能只是Julianna通过夫人俱乐部探听到希特勒病危的消息、然后导致抵抗者组织开始行动而Julianna逃亡,John/Helen在这些戏中的功能变成了打酱油。

除去历史假设和推演,本剧在世界棋局中呈现的、很难以黑白定义的三种力量——德、日与抵抗组织,其实与The Expanse(苍穹浩瀚)类似。

亮点在于,本剧较有精确地模拟出这两种专制压迫的细节、以及人性的回应。

期待下季。

PS. 有种感觉,编剧对Joe这个人物,貌似寄托了某些现实中的厌恶,这个人物没有主心骨,在Smith, Julianna, Nicole和其父Hausman之间倍受支配,其经历颇为煎熬,最后莫名其妙地黑化,据说到第三季被Julianna割喉(还没看到那)。

可是话说回来,这个人物对整个剧情的意义在哪呢?

准备到第三季写一篇来分析这个人物。

 8 ) 中规中矩,期待下季

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主要矛盾:一是围绕德国鹰派企图挑起德日战争,妄图统一世界;二是抵抗组织试图撼动德日的统治。

电影仍然是最重要的道具,这一季展现了这些电影是从其他平行世界穿越来的。

而且也通过这些电影影响了当前世界的历史进程。

穿越的原理仍然不明。

目前已知的是,除了贸易大臣可以通过冥想主动穿越外,他的助手是从别的世界被动穿越来的。

穿越后,他甚至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了一段时间,那么原本在那个世界的自己去哪儿了呢?

另外,大量的平行世界影片在暗示能够穿越的人非常多。

女主的故事线很有意思,她扮演的角色是那种全凭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行事,最终却无意中影响了重大历史进程的人。

她对帮助抵抗组织毫无兴趣,对为德日当权者服务当然也不感冒,她唯一的目的是追寻妹妹所知道的“真相”。

但是又身不由己受这些势力的摆布,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

即使境况如此艰难,她仍然富有同情心(比如很同情德国军官的妻子),并且从来没有忘记所爱的人(危急时刻第一时间给家人通风报信)。

这样一位主角却似乎不受观众待见,我周围很多人看完纷纷表示女主就是作……我也是理解不能。

难道主角一定要是一身正气,大义凛然,毫不犹豫就为国赴死才行吗?

相反,我倒是觉得本片的人物塑造还算成功,至少显得很真实。

剧情上亮点倒是不多,还是美剧常见套路,一开始铺垫半天,到最后希特勒死之后,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大爆发一波,末了再埋个大坑,让你翘首期盼下一季。

有点公式化,不过还是蛮期待的。

看这节奏也许下一季就能揭开穿越之谜了。

 9 ) 说说美剧《高堡奇人》

这部美剧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其对二战结局的大胆假设以及被德日瓜分下的世界将是怎样的

这个卖点已经足以令我追下去,欣喜的是这剧除了这一点,其他的如情节、道具、演员都做的也很细致、也很用心、也很精彩,这叫我如何能不喜欢这部美剧啊。

第二季片头基本和第一季一致,只是增加了几个破败的、美国标的建筑的镜头,如

片头还是那首女声的、伤感的、哀怨又不乏坚强的雪绒花,只是由于增加了破败却仍屹立的美国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这歌唱的就更加有味道,再赞!

如果和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的《音乐之声》之上校男声版本做参照,那味道就更加的强烈!

这套美剧是亚马逊进军电视剧领域一些列美剧计划的头牌,选材独特,制作精良,而且都是赶在年末时机整季一齐放出,那叫个爽!

就是苦了中字小组,没法一周一集的翻译了。

这剧虽然各个方面已经都比较平衡了,也不见太明显有缺陷的地方,但还是时刻不忘自己的独特卖点,全剧第一次出现的假想

第一季第一集开始展示的、假想中的、二元化世界之纳粹时代广场

而这最新的第二季第一集一开始就是一个以日耳曼姓氏的、著名人物名字来命名的美国高中,还有那国旗。

注:Julius 应为 [朱利叶斯] 或 [裘力斯] 而不是朱利安斯

这个叫弗里茨·朱利叶斯·库恩的人物WIKI上可以查到:【Fritz Julius Kuhn (May 15, 1896 – December 14, 1951) was the leader of the German American Bund, prior to World War II. He became a naturalized United States citizen in 1934, but his citizenship was cancelled in 1943 and he was deported in 1945. He was an American supporter of the German Nazi government led by Adolf Hitler that ruled Germany from 1933 to 1945. Kuhn was born in Munich, Germany on May 15, 1896】 大意就是这个叫库恩的生于德国,亡于1951年,二战期间是美国纳粹同盟的头头,1934年获得美国国籍,1943年被取消美国国籍,1945年被美国驱逐出境。

网上关于他的中文资料不多,大概齐就是一个从德国跑到美国搞纳粹的颠覆主义分子,曾任GASL领导人,GASL即上世纪那个时代的德裔美国人同盟,相当于上面WIKI提到的German American Bund,现在这个同盟还有没有就不得而知了,但似乎距离纳粹一直是很遥远的中国人,尤其是当下看到这套美剧的中国人,有的在质问这剧的合法性,也有的唏嘘老美的开放,实际上美国人确实很大度:

校车还是黄的,可车头却被涂鸦了

美国高中生变成这样的行头了

上课前要集体这样宣誓

《高堡奇人》 第二季把这个设想的德国姓氏的美国高中安排在纽约长岛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亚普汉克是美国纽约长岛的一处社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纳粹德国在美国的同情者曾在这里召开夏令营并组织游行,社区的街道也以“希特勒”和“戈培尔”等名字命名】这2张不是假想的,而是真实的历史图片,更多请参看:“纳粹社区”潜伏美国70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11/10/16436572_512292327.shtml

还有就是希特勒梦想中的、宣称将屹立1000年不倒的日耳曼尼亚(Germania)超级首都柏林,得以在第二季的第一集中假想出现,希特勒和设计师施佩尔是这样规划的:

【转】■庞大的铜质圆顶大厦的巨型“人民市政厅”,该建筑以罗马万神殿为模型,高达400多米,能容纳18万人(也有15万人一说),是罗马圣伯多禄大教堂的两倍大,电视剧里的模拟假想

【转】■“元首宫”预计造价高达7.5亿英镑,原计划建在今天已是德国总理府的地块,占地面积比传说中的尼禄王金殿至少大一倍,仅走廊就长达500米,书房面积更达900平方米。

而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办公室只有142平方米。

■“日耳曼尼亚”的南北交通干线叫做“光辉大街”。

这条大街长8公里、宽120米。

■“光辉大街”中央将建造一座新的德国“凯旋门”,高度是法国凯旋门的两倍,达100米。

■“光辉大街”中部将修建一个能容纳百万观众的阿道夫·希特勒广场。

新季第一集里的模拟假想镜头,也许是导演怕假想的太过震撼了吧,没有采用和上面一样的、全部的“光辉大街”视角,而只是采取了比较折中的水平垂直视角,弱化了“光辉大街”,点到即止,就是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再次展现完整的“光辉大街”。

这张是真实的历史照片

新季片头里假想的大圆顶

而在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隔壁和希特勒碉堡附近展出的“日耳曼尼亚”几何模型的展览于2008年3月15日起对公众开放,展览将持续至2008年底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Gernot Schaulinski说:【“这次展出不是为了展示一位独裁者对于‘日耳曼尼亚’的喜好,而是为了告诉人们为什么要修建这么一座城市,背后又有怎样的意识形态,以及因为这座城市饱受痛苦的人们。

”】这最新的第二季之第一集还有一处假象比较有意思,一座桥,一个经典的以桥为背景的画面

刚看到这个场景我第一想到的是《美国往事》

也查到了《闻香识女人》也复刻过!

(《闻香识女人》我还没看)

也就下意识的想到这是纽约,但看索塔(suspension tower)的样式不是《美国往事》里的曼哈顿大桥,立即还是又想起了《美国往事》

画面背景右面的这座是威廉斯堡大桥(Williamsburg Bridge),主要是威廉斯堡大桥的索塔式样和高堡奇人里的这张很类似,可再仔细看看,又发现索塔的两边立柱不同

这时我才意识到也许不是纽约,我这才想起高堡奇人从第一季开始就是多线叙事、多地点推进的,除了不太常出现的柏林,两个主要的故事地点,一个是日本占领的美国西海岸:旧金山,一个是德国占领的东海岸:纽约,第一季第一集就交代了,日本人的地盘是在西海岸!

下面这张背景远处的是金门大桥。

那第二季第一集里这个镜头背景的桥就只有是旧金山的奥克兰海湾大桥(San Francisco-Oakland Bay Bridge)了!

惯性害人不浅啊,哈哈。

建设中的Bay Bridge

除了Bay Bridge,第二季片头新增镜头中还出现了背衬着日本旗的金门大桥

再说美剧《高堡奇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44269/更多老K影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 老KK影

 10 ) 善良是最上策

一开始看的时候,肯定很多人会对女主不满意,动机不明、圣母婊之类的。

当然,女主做为串联全剧的中心人物,肯定有过于巧合、作死、开挂的地方,这是戏剧性的需要,但耐心看下去,其实还是有合理之处的。

首先,女主的车祸其实是自杀未遂,对现实的极度不满,甚至不想活了,所以听说妹妹找到出路了,才会义无反顾的去代替妹妹去送影片。

女主其实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对两个男友其实都说不上是非常的爱,至少不是以爱为中心生活的,像一只笼中之鸟,一旦感觉到出路就飞走了,不会因为受伤时受到多少照顾就留下来。

当然这不是大家喜欢的性格,讨厌她很正常,但不能说她行为没有逻辑。

本季最后,她为了保护副指挥官儿子的秘密,杀了妹妹的生父,可以说完全不顾民族大义,不顾全大局,分不清轻重,为了一个“坏人”必死的小纳粹值得吗?

却意外的拯救了世界。

这是编剧精妙的地方,机关算尽,未必能有好结果,坚持简单善良的女主,却拯救了世界。

剧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理想,赫斯曼希望利用一场战争终结所有的战争,一统地球;副总指挥官和贸易大臣、检察官希望维持恐怖平衡之下的和平;反抗军希望推翻暴政,谁是对的?

其实都可能是对的,也可能都是错的,我们不知道,也许坚持简单的善良才是最上策。

圣人不死,大道不止。

总有人为了“更崇高”的目的,觉得不择手段无所谓,然而世界也许就在一次次的不择手段中毁灭了。

《高堡奇人第二季》短评

有些幼稚的历史观...

8分钟前
  • 折腾
  • 还行

一部神奇的剧...剧里头没有一个人会引起长期地憎恨...噢,当然,除了乔

9分钟前
  • 蘇耳
  • 推荐

男主角一整季在干嘛???

10分钟前
  • Kabol
  • 还行

没第一季拖沓,感觉离了原著,发挥倒更多了

15分钟前
  • 小能七九西
  • 推荐

真的比上一部好太多了,强烈建议把第一部剪成个电影算了,留在那实在被第二部衬托得太糟。不得不说John Smith这个角色非常丰满,演员的形象和演技也与角色十分契合。现在非常期待第三部!

16分钟前
  • 融化又凝结
  • 推荐

依然拖沓而疲软,不过后半确实是把一个比较简单的逻辑讲出了花。两边的抵抗者都在试图暗杀可能终止战争的高层很好地调动起了悬念。不过总是“无心之举”的蝴蝶效应设定大大削减几个主角的功能,尤其是Joe,甚至在最后一集都只沦为了一个莫名其妙福利段落中的男花瓶。

17分钟前
  • R·WALKINGDEAD
  • 推荐

看完第二季才知道谁是主角,塑造得最认真最有血有肉的人物原来是副总指挥……

21分钟前
  • ちはやふる
  • 还行

不喜欢弃了

25分钟前
  • Ailsa
  • 较差

忍看了2集,还是弃了。编剧的问题是,其一并不真正了解德日帝国,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他们这辈子都没有体会过压制;其二男女主的故意圣母和偏执一样的任性就没法理解,并不是naive而更像是被惯坏的孩子

26分钟前
  • 飘叶随风
  • 较差

又度过了一天/ 7分

29分钟前
  • 跑跑
  • 还行

开始喜欢Franke

32分钟前
  • パラノイア
  • 还行

不停快进, 对剧情完全不感兴趣, 只想看看世界观能扯出些什么有意思的内容来。

37分钟前
  • 北极熊
  • 较差

沉浸在菲利普迪克的世界中无法自拔,如果我活在那个平行世界,不知现在是什么样子 #希姆莱的德语太赞了

42分钟前
  • 外企搬砖人
  • 推荐

一个美国男人,一个美国女人,又一次拯救了世界。

43分钟前
  • 疯人院的金先生
  • 推荐

抗战神片第二季!

45分钟前
  • Leann
  • 还行

继续全程高能,美式个人英雄主义不是盖的。脑洞够大,我就看你到底怎么解决同一个平行世界里没有两个自己相遇的BUG

49分钟前
  • 管⁢⁢理⁢员
  • 力荐

节奏太慢了,结局也不怎么意外

51分钟前
  • 琉璃蓝蓝
  • 还行

哦吼,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女主。

53分钟前
  • 板樟鉴
  • 还行

果然把男女主角三人的戏份分散开就好看多了……这个剧怎么把正派角色和组织都塑造的这么烦人,不是苦大仇深就是优柔寡断

56分钟前
  • 伏伏伏伏伏的馍
  • 推荐

Because if we're going to beat them,we need to be worse.大家的三观都比较迷,以及全片的下限和最大的反派就是抵抗组织吧。。。贸易大臣线和副总指挥线好评!【以及这是第一次5星电视剧还看了这么久......

60分钟前
  • F&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