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Eighth Grade,The Coolest Girl in the World,8th Grade

主演:艾尔西·费舍尔,约什·汉密尔顿,艾米丽·罗宾森,杰克·莱恩,丹尼尔·祖尔格哈德利,弗雷德·赫辛格,艾曼尼·刘易斯,卢克·普拉尔,凯瑟琳·奥利维雷,诺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八年级》剧照

八年级 剧照 NO.1八年级 剧照 NO.2八年级 剧照 NO.3八年级 剧照 NO.4八年级 剧照 NO.5八年级 剧照 NO.6八年级 剧照 NO.13八年级 剧照 NO.14八年级 剧照 NO.15八年级 剧照 NO.16八年级 剧照 NO.17八年级 剧照 NO.18八年级 剧照 NO.19八年级 剧照 NO.20

《八年级》长篇影评

 1 ) 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女孩,是大多数现实的写照

Snapchat公司的PR和影视方有合作,所以我们才得以在公映之前在圣莫妮卡的Arclight提前看了这部电影。

一句话,拍得真是好。

有人说像少年版的《伯德小姐》,我觉得还要好,更真实,更怯懦,更温馨。

影片内容很简单,围绕着一个八年级(相当于我国初三)的小女孩初中的最后一段生活。

小女孩Kayla内向、不出众,在看脸和看“social”的美国校园里处于垫底的阶层。

然而她的少女心不比任何人少。

她希望走出自己的内向性格,去和更多人交朋友,对班上的帅哥有一颗花痴之心,然而现实和幻想总是有距离:班花有自己的圈子,基本全程看手机翻白眼甚至都不在意她的存在;帅哥只想让她给他口`交;好不容易交到高年级的新朋友,等着她的却是更大的坎儿……影片全程的线索是小姑娘Kayla在youtube上自己录制上传的视频。

每个视频看的人数都是个位数,每个视频的主题都是她做不好却在教别人怎么做的事情。

“如何交朋友”、“如何找到自我”……这个拍youtube视频出身的导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可是笑着笑着,我觉得这太真实了:她在告诉自己怎么做,也在告诉我怎么做。

那个藏在我心里的、小小的初三的我慢慢跳了出来,那些当年困扰我的课题——怎么与人交往,怎么忍受班花的白眼,怎么与班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女生周旋,怎么变得更外向……这些都是我历历在目的事情。

而几十年过去了,我才发现事情并没有好转。

你长大了,学会了掩盖,学会了专注在另一些事情上,比如工作,比如柴米油盐;可是那些当年困扰你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揣度他人的心理,怎样才能厚着脸皮与陌生人谈笑风生,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得寸进尺什么时候示弱求饶……这些我原来不会的,现在还是不会。

我们用冷漠掩藏了羞涩,如果你在宴会上看见我有一张高冷的脸,那只是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话题;我们用平庸掩盖了不熟练,我们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域……我们无数次告诉自己,人生就这样吧,那个在心里的八年级女孩感叹到。

所以,我还是佩服Kayla的,她愿意去尝试——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尝试——但她还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感情饱满的信放在时间胶囊里,对未来充满着信心。

这信心不是“我一定会更好”,而是“不好也没关系”,而这个自信很大一部分来自末尾与她父亲的超级感人的一段对话。

Kayla问爸爸:我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你是不是很难过?

爸爸笨拙而温柔地说:怎么会难过呢?

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我比幸福还要幸福!

你是那么容易让人爱上,从小到大……我以为我要教你善良、教你分享、教你这样那样,可是我发现你不用教,自己就学会了这些东西。

这个单亲的爸爸,含辛茹苦地把女儿一点点带大,每一天的成长对他来说都是奇迹。

是的,我们懦弱、内向、不好看,可是我们都是奇迹。

 2 ) 想和你讲讲八年级的那个笨拙又谨慎的少女的故事

美帝在cool kids这个命题上总是比较苛刻倒也不是一个丑女大变身勇夺真爱的老套剧情,而是一个个张力十足拳拳到肉的羞耻又尴尬的场景白天从来不跟任何人说话,晚上躲在被窝里做一个体贴的网友,各种嘘寒问暖,然后早上醒来回到教室也只是各自对着手机。

高新技术和人工智能对我们这一代,或者尤其是千禧一代,在我们和其他人之间筑起了厚厚的墙处于青春期的少女不肯走出自己的comfort zone,没有朋友,和陌生人说话甚至一句话都吞吞吐吐地回到电影本身,很简单很纯粹地描写了普通孩子的两点一线生活:家和学校中的循环来回。

可惜的是家和学校的纽带中间,存在的只是每天硬着头皮去迎合自己内心对于社交的焦虑和恐惧但是有那么一个眼睛很好看打着篮球不苟言笑的大家口中的坏男孩,变成了每天去学校内心的一点小秘密和小欢喜。

少女每天跟自己说,他那么酷,我算什么啊算了吧……但是很显然啦,少女的狙击眼神和内心的小鹿骗不了人所以她开始改变自己,无数次说服自己去到他们口中美好的青少年世界去探索,甚至去Google: How to give a good blowjob...不要笑我知道我们其中的有些人其实也闹过不少笑话我一直很排斥志明与春娇这种故作深沉无病呻吟的快餐式爱情片,我看了三次也没看完,可能是我还没长大吧。

青春和爱不是在于为自己的各种错误和明知故犯找借口,而是在于在经历每次感情变化和遇见每个人之后都能有所成长而我自己的八年级,对我的人格塑造有着无法言说的影响。

七年级的我很闹有一堆朋友天天晚修后在回家路上疯玩。

到八年级了,性格还是很硬核的我在同桌发的一条指责同班同学八婆的说说底下回了一句:“你跟八婆也差不多啊”。

哇现在想想自己当时怎么这么屌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后我接到老师警告:“你周围的人说你上课太吵了影响到他们上课了你再皮我就把你扔后门自己坐去”行,那我闭嘴就是了。

在经历了两三天在学校话都不超过十句屁都不放一个的生活后,老师把我传召到办公室要求我立刻把桌子搬到课室后门的位置。

那里离谁都好远好远周围都是没说过话的男生。

而且我发现,全班女生都开始不跟我说话,然后我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我居然被排斥了。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个女生愿意和我玩,但是慢慢地她也在避开我,后来我在我书包里发现了她给我写的道歉信。

她受不了因为和我玩而也被别人排斥,所以选择写了一封信和我道歉。

那个时候我已经和之前的朋友疏离了,和父母天天吵架,我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了。

我也忘记了那段时间过得多辛苦忘记了我当时多讨厌当时的自己忘记了走出那段时间都多么辛苦,人会选择性忘记不开心的记忆原来是真的。

写到这里突然不知道要写什么了。

就是,做真实自己很酷,努力走出comfort zone的自己很酷,努力克服各种焦虑和恐惧的自己很酷,努力改变自己很酷。

嗯,大家都可以很酷。

 3 ) 在说“你好”之前,要经过多少次排练

交友,真的是一种天赋,总有一些人能够轻而易举获得友情,在新的环境当中迅速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喜欢。

但是就是有些人哪怕脑中排练一百次却始终也不敢迈出“Hi,你好,我们能做个朋友吗?

”那一步,甚至想到这个念头就会呼吸不顺,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被拒绝的窘态。

相比之下,主角Kayla执行力算是比较强了,虽然最终也没获得什么好的结果,但在一两次为自己打气之后真的就去尝试了。

但是,友谊应该也是分好坏的,有益的友谊(譬如潜水小哥那段)能让你重拾自信,鼓起勇气去声讨那些你认为没被公平对待的人和事;有毒的友谊,则会让你失去本心甚至带有讨好意味般一味迎合对方,被吃干抹净了还觉得别人在对你好。

说到这里,很开心Kayla没有在高年级小痞子的压力下不情愿地配合,也让我想到了Lady Bird里面女主坦诚告诉那帮“很潮”的朋友自己想去参加毕业舞会的场面,发自内心为这些没有因为一时孤单而失去本心的女孩点赞。

同时,剧中的父亲也是非常暖心了,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女儿,用爱包裹住Kayla敏感的芒刺,把她从自卑的泥淖中及时解救出来。

也许三年后的Kayla过得并不算顺利,但是相信她回头看的时候,不会再因为孤单而讨厌自己,也会笑着挖出毕业时候埋下的宝盒,坚定地告诉三年前的自己——我过得并不算好,有过一两段并不成功的爱情,但是我没有再去因为孤独而自卑,而去讨好别人,我现在也有了一些不错的朋友,并试图投入到更喜爱的事情当中。

谢谢你一直相信我是世界上最酷的女孩,gucci

 4 ) 这样虐心真实的校园青春片,内地真拍不出来啊!一开场我们就输了

中国内地的校园青春片大多是为了迎合观众的猎奇窥视。

它们呈现出的状态,是普通人难以体验到,异常缺乏的高光时刻。

是为了弥补我们不曾拥有过的,让我们如做梦一般去感受地戏剧系一刻。

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不够真实,脱离了大多普通人的实际。

虽然电影也讲究戏剧系冲突,不过所谓的矛盾冲突,故事张力并不等同于狗血撕逼,车祸堕胎,更不是大病一场,莺莺燕燕。

比如这部非常贴合当下青少年实际生存状态的校园青春片——《八年级》(Eighth Grade)就写实的呈现了美国普通少女的校园生活和心理状态。

近几年来,校园青春片同样是美国电影的重点题材之一。

去年大热的《伯德小姐》,讲述了叛逆高中少女的动荡生活,一时间风靡全美,提名奥斯卡、金球最佳影片。

还让女主角西尔莎·罗南挤入了好莱坞一线女星的行列。

《伯德小姐》很美国,很俏皮,作的厉害,俏的销魂,是那种看点明显,冲突非常强烈的作品。

相反,今年这部《八年级》却克制了许多,更加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给我们奉献上了一位初中女生的焦虑困境。

《八年级》的卖点是真实,丧的无可奈何,颓的叫人心疼。

13岁的凯拉正处于初中进入高中前的最后一年,按照她自己的理解,整个13岁前的校园生活对于她来说都是“失败”的。

她是校园中的隐形人,因为“隐形”,还被一些人觉得“怪异”。

影片从第一秒开始就塑造了一位内在和外表,心理和行为相互撕裂、矛盾,对立的主人公形象。

《八年级》的明线是凯拉的校园生活,暗线是凯拉在自己的卧室里,对着手机和电脑荧幕的“自言自语”。

《八年级》的导演博·伯翰是位90后少男,心思细腻的他和当今的青春期孩子们并没有太多的脱节,他非常重视网络对于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影响。

在影片中,我们多次看到凯拉的网络身份,拟态形象。

导演博·伯翰聪明地用几段凯拉的网络自拍录像,进行了幕分割。

每一次的自拍录像,都时一次心理写照,呼应后面即将发生的情节叙事。

比如,如何定义学生之间的“酷”,如何发现自我,走出困境,主动跨出自我的舒适区,多结交朋友。

总结起来,就是如何提高现在的自己,融入一个又一个陌生又贪恋的人际圈子。

融入,是《八年级》故事的关键词。

“八年级”不光是女主人公的年岁,也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它关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

青春期的懵懂和反叛,焦虑和胆怯;校园和家庭生活的身份转变,地域和人际交流圈的适应和迎合。

是保留本我,还是释放超我,这些都是《八年级》的核心议题。

我们一面看着凯拉在视频中谈论的头头是道,自信满满;在现实中,我们却看到另一个畏畏缩缩,极度自卑的小女孩形象,强烈的反差,为叙事营造出天然的冲突张力,节凑惯性。

在着巨大的反差和剧情转折里,导演还残忍的抛出了大多普通人的真实状态。

就像影片的主人公凯拉那样,满脸的青春痘,身材走样,参加泳池派对时显得格格不入,只能呆在一旁玩儿水下憋气,继续隐身在水中。

信心一时间溃不成军。

原本以为遇到友情,可最后换来的只是毫不待见的低头玩手机,抬头翻白眼。

遇到爱情时,更是血淋淋的惨痛教训。

爱上的男神,出场自带炫酷的BMG,特写的双眸勾魂摄魄。

可一说话却让人大跌眼镜,他直接问凯拉,愿不愿意为他做blow job。

爱情梦顿时粉碎,心生万念俱灰之感。

亲情本来就缺失一半,单亲的父亲虽极为努力,两人却依然有沟通障碍,不放心凯拉的父亲用一次“跟踪”彻底激怒了女儿。

亲情摇摇欲坠,父女两人隔阂加深。

《八年级》不但启用了普通,甚至看上去有点交流障碍的少女作为女主角,而且在故事安排上,也少有所谓的高光时刻,主角光环更是非常吝啬。

叙事总是不断下坠,刚要触底反弹,即遭迎头闷棒。

观众期待凯拉能在录制了自我激励的视频后逆袭人生,可现实结果总是差点火候,眼看爱情、友情、亲情节节败退。

凯拉即将开启的高中生活能够让她走出舒适区,为旁人提供重新认识她的机会吗?

影片的高潮时刻依然是一段虐心的遭遇。

很多父母表示,在看完凯拉险些被高年级男生诱骗侵犯的场景时都心有余悸,感叹现在的学生以为设计媒体的发展变得不在纯粹,总是被欲望牵引,导致行为出格。

这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少男少女们,常常会做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影响人生的“生死”抉择。

长久和黑暗之后终有耀眼的黎明,那怕光线微弱,依然能给人带来充满温度的希望。

又是一段自我疗伤式的自拍,宣告了凯拉的不放弃和继续反抗。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成长期的学生时代,总会有那么一段难熬的艰难时段。

如果我们自暴自弃,那么在走入大社会的未来,只会让我们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

我们必须提前在学生时代培养起扛击打的能力,反弹不良的影响,为自己穿上铠甲,那怕需要像凯拉一样,靠精神分裂式的自拍视频来重获信心,走入现实,也在所不惜。

《八年级》不是简单的低龄版的《伯德小姐》,《八年级》的很多细节处理比《伯德小姐》更为生活化,常规化,接地气。

那种长期的颓和丧本就是生活的“历历在目”,“血腥写真”。

所谓的高光时刻,总是稍纵即逝,一念之间。

犹如片尾的几段处理,凯拉对友情的“爱憎分明”;对爱情的重新开始;对亲情的理解呵护,熬过了黑暗,总会等来光明,风雨之后,就会有彩虹。

有多漫长的凄风苦雨,就有多壮丽的晴空万里。

《八年级》告诉我们的是,不管现在有多苦,前路有多难,都不要失去,走下去,迈出去的勇气和信心。

 5 ) To the little awkward kid in you

电影到最后看得眼泪止不住的流,赶快来翻翻豆瓣短评,想给所有同样被感动的人一个击掌。

然而翻了半天,发现原来其实大多数人都不太明白怪女孩Kayla,更别说共鸣。

哎,很失落的同时,其实更多是羡慕。

羡慕那些表示 “什么鬼” “好尴尬” “不过是个怪女孩的青春故事”的人,原来你们都没有那些瑟瑟发抖强迫自己去融入而后又失望于打退堂鼓的自己的时刻。

但是我有。

我有低头默默走路的时候;也会在私底下发泄“i am not quite, i just prefer not to talk";也和Kayla一样,常常鼓起勇气去做一个合群的人,最后却向自己的不自在妥协。

影片之于我太动人,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份awkward kid的不甘平凡和气恼我都有。

更多是因为那股子“和自己和解”的勇气,我没有。

“和自己和解”。

多世俗又不明所以的话呀。

每次在社交平台看到,都嗤之以鼻。

/怎么能不逼自己卯足了劲也去当一个自带光芒的人呢?

/独处当然最好啦,但不可以一次又一次把自己孤立于社交之外呀!

/多想一句话也不说,可……不想被别人认为是个孤僻的人呢。

“想要的”和“能做的”无法平衡,没办法和自己和解啊。

所以最后一段video,我权当是她说给我听的了。

但愿也有那么一个awkward kid out there和我一样 在看这段video的时候哭的哗啦啦,那么也祝你能早日not afraid of being weird。

“if high school sucked for you. i am really sorry about that. But it's whatever, you will pass it, and move forward."

 6 ) 用裸照交男票,和校园婊做朋友,这样的青春真酷吗?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Booka转载请注明出处《八年级》将镜头聚焦在一位校园食物链底层的女生,她一直有心理焦虑和不自信问题。

在解决生活烦恼的过程中,她最终学会了成长,勇敢地迎接高中生活。

烂番茄新鲜度98%。

IMDb8.1。

电影一经上映,便得到评论家的一致好评。

凯拉,一个满脸青春痘,身材有点肥的女生。

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她,一直与父亲生活。

她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这让她的校园生活变得糟透了。

在同学眼中,她是一个不爱说话的怪人。

她总是高票获得校园最衰的奖项——“最安静”奖。

在学校里,傻逼搞怪、丑陋百态的人实在太多了。

这让她觉得学校生活太傻、太无聊。

由于样貌不好看,身材不够好,凯拉一直生活在校园生物链的最底层。

她就如空气一般,丝毫没有存在感。

她被同学轻视和排斥,连一个闺蜜都没有。

更别说男朋友了,脱单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为了克服自己焦虑,她在房间贴满励志的便利贴,时刻鼓励自己。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她还给自己定了几个目标:变得更自信,交朋友,找个闺蜜,谈个恋爱。

她经常在YouTube发布一些关于自信、成长等励志鸡汤视频,渴望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虽然她一直鼓励别人,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做到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她特别崇拜和羡慕长得漂亮的女孩。

她每天都跟着网络美妆博主学习化妆,打扮自己,做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

为了和最受欢迎的校园婊做朋友,让自己变得很酷,她逼着自己去参加同学派对。

虽然长相一般、身材普通、人不酷、还有社交恐惧症,但挡不住凯拉对初恋的向往。

她一直暗恋着学校里最帅的男生艾登。

没错,他就是《寄宿学校》的小男主。

每次偷瞄到他,花痴的凯拉都会两眼发直、口水直流、浮想联翩。

想要*1

想要*2

想要*3

想要*4

当得知艾登是单身后,她甚至还打算用裸照来勾引他。

艾登问她会不会BJ时,她还夸下海口,说自己非常在行、灵活了得。

为了跟校草谈一场恋爱,满足校草的需求,凯拉偷偷去学BJ这门手艺。

但是,凯拉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无用功。

她依旧是那个“最安静”的女孩,一个没有任何朋友、校草看不上她的普通女孩。

中学的无趣和失败,让凯拉向往起高中生活。

在一次校园活动中,她认识了一位高中女生,奥利维亚。

在凯拉的眼中,成熟的奥利维亚非常酷,她一直渴望和这么酷女孩做朋友。

她一脸崇拜,兴奋地跟奥利维亚一起混。

然而,在一次聚会之后,凯拉经历了一场性骚扰。

这让她对高中生活产生了疑问,自己也陷入了失落的低谷。

当然啦,这部电影不会传递消极负能量,即便生活再失败,也会触底反弹。

凯拉在爸爸的帮助下,重新开始振作起来,勇敢地迎接自己的高中生活。

《八年级》延续了美国青春片一个基本的套路:校园食物链底层的学生+霸凌or校园婊+暗恋一位遥不可及的对象+处子之身or性启蒙。

套路归套路,这部电影依旧凭借细腻真实的感情和表演,让观众为它鼓掌,为它叫好。

第一好,小演员演技棒。

凯拉的扮演者是美国童星艾尔西·费舍尔,她的表演真实而自然,拿捏到位。

导演采访时透露,当初在选角的过程中,参加试镜的女孩都是试图去表演一位不自信的姑娘,而艾尔西·费舍尔本身就是一个胆小羞涩不自信的女孩,她是试图强迫自己自信。

这正是电影中凯拉的角色定位。

饭桌上跟爸爸斗嘴,厌烦他的唠叨。

参加派对,她调整呼吸,放松心态,自我暗示,克服自己的恐惧。

当交到朋友时候,她会兴奋到发狂。

当拿着香蕉学习BJ时被抓包,她变得十分害臊、惊慌失措。

当被父亲跟踪,她会立马跟小伙伴辩解,不给自己丢面子。

观看大尺度性教育科普时,她会对BJ表现出恶心的状态。

第二好,折射当前美国青少年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八年级》探讨了青少年普遍存在的焦虑现状。

电影中,凯拉一直遭受着焦虑问题。

她容易紧张、不自信、退缩、封闭自己,再加上身边同学的冷漠,最终变得孤独、不合群。

这不是个别现象,22%的美国青少年正在抑郁和焦虑中挣扎。

无安全感、恐惧、绝望、孤独,焦虑正在青少年中蔓延,这是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它刻画了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沉迷。

凯拉一直沉迷于社交媒体,吃饭也离不开手机,甚至跟爸爸大吵大闹。

她每天不间断地刷Tumblr、Snapchat、Ins、Twitter。

在网络世界里,追喜欢的明星,看最时尚的八卦,分享自己的照片,甚至还有少儿不宜的内容。

这反映了美国Z世代对社交媒体的态度。

在青少年的心中,社交媒体已经是生命里的一部分,他们对社交媒体几乎是宗教性的崇拜。

第三好,让观众对角色感同身受。

《八年级》的创作灵感来自导演自己的焦虑困扰。

这部作品不仅是反映青少年的焦虑,更是写给导演自己和那些感觉自己不合群、不自信的人。

我们也经历着焦虑、不自信,更经历着世间的偏见和冷漠。

所以,凯拉不仅仅是剧中的人物,而且还是生活中的我们。

生活继续,让自己变得勇敢、成熟。

做回自己,不要在乎别人怎么想、怎么评价,不要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就轻易改变自己。

勇敢地将自己融入外面的世界,面对自己的恐惧,让别人认识真正的你。

逐渐地,你就会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你,你就会是那个最酷的人。

(关注影探公众号ttyingtan,后台回复八年级,一起来看片儿)

 7 ) 吐槽……转变

真的很讨厌 窝里横 的人谁的生活也不容易……特别是 又当爹又当妈的人 我觉得 真的很不容易了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 是不是也太自私?

希望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是 也希望孩子同时懂得爱是对等的有的时候 是不是真的太理所当然?

真的也很讨厌 懦弱又装自洽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就坦然接受再改变把别人的生活说成自己的 好叭……我错了看到后面 我又觉得小女生也很可怜很多事情没有妈妈来教需要自己一个人摸索所以 生活也是好艰难她其实也有考虑爸爸的感受 但是很难两全在恨自己没办法被这个世界接受的时候好像很难同时顾得别人的情绪还有 还有 奇奇怪怪的人也能遇到奇奇怪怪的人总会有人和你磁场相同 灵魂相吸也不会所有人都喜欢你就 珍惜眼前人 花珍贵的时间在值得的人上吧

 8 ) 2018.8.2

初中3年级的真实生活,但不太引起共鸣,我的初中生活还挺幸福,尤其是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没有被排挤。

再加上还没开始叛逆,和家长的关系也很好,没有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却不交流的情况。

电影中的小姑娘kayla,还是很不错的,愿意去尝试,不论成功与否。

最后还是给高中毕业的自己留了一个时间胶囊,对未来充满信心。

To the coolest girl in the world.想起了大一的时候还给一年后的自己写过一封信,学校组织的,信里字数不多,但放了5块钱。

收到信的时候果然钱比信的内容更让我惊喜,5块钱不知道花在哪了,但信里写的希望自己一直能不将法语忘得一干二净,也记到了现在。

今年生日也给自己写了一封信,希望收到信的自己能到达24岁时的所有期望。

MoviePass可能是赔钱比较严重了,看电影竟然加了许多限制,限时间、限电影,所以现在看电影还得需要一些策略了,那就是只要时间合适,能看啥抓紧看。

#Moviepass 48th

 9 ) Thank God for Bo Burnham

上周末Hilcrest Cinema有演员Q&A。

Hillcrest是我在San Diego最喜欢的影院,虽然身边坐的都是陌生人,但是他们都懂你,都爱你所爱。

看完Eighth Grade回来,本来我想写篇文章说我有多喜欢Bo,一翻电脑我去年就写过一篇讲我有多爱他的Stand-up了,结果现在看完他的导演首作,我觉得我又重新爱上他了一次。

回来和童讨论我们最喜欢的Comedian,我和她说看了这么多standup我最喜欢的还是Bo,感觉很不好意思,最喜欢的竟然是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straight white dude (touché)。

Eighth Grade讲一个13岁八年级的小姑娘Kayla,在初中最后一周的故事。

演员Elise Fisher拍电影的时候刚刚八年级毕业。

Bo说当初选角的时候,其他试镜的都是自信满满的姑娘试图去演13岁尴尬小女生的模样,而Elise却是一个胆怯害羞的姑娘硬要表现的很自信。

那些你能想到的初中生琐碎小事,你经历过的你听说过的,都在电影里。

觉得家长管东管西,觉得自己很有想法但没人了解自己,想要有个男友,憧憬高中生活,觉得那个很受欢迎的女生其实一点也不好,甚至包括被骚扰了之后还觉得是自己做错了。

片里有一段,是做了好久心里准备的Kayla,去参加同学的生日泳池派对,还显得很不合群(don’t we all),但后来却自告奋勇的唱K。

Bo把这段比成他自己从小就开始表演standup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很想表现,但真正站上台却恐慌焦虑不知道怎么表现了。

Bo说他拍这部电影,心里想的受众群不是真的八年级小女生,他是拍给自己看的,也是给所有能从Kayla生活中看到自己的人看的。

看到Kayla唱K,我想到自己做好大的心理准备去参加reception/networking,你知道你应该去做这些事情,知道应该去争取达到对自己的期望,但却要鼓起很大勇气去做。

是一个不自信的人,假装自信的不得了,来掩盖自己的不自信。

看完电影回来,我一直在想,看Bo的作品,那些一直困扰我却又说不出的想法,竟然能被这么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统统精准的描写出来。

回来翻了翻评论,感觉很多人,无论男女老少直的弯的,都这么觉得。

大概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里都是真情实意,而不是他们觉得观众想看的。

讽刺的是Eighth Grade讲的是个13岁女孩的故事,但电影的分级却不是PG-13,而是R级,17岁以下的观众需要成年观众陪同才能看。

里面有提到性,oral sex,还有一段戏,我觉得全片最棒的一段戏,有很强的sexual undertone。

看过电影的人会觉得,我们13岁的时候虽然没有smartphone,instagram, snapchat,但电影里并没有讲什么13岁的人不知道的事情。

Bo说他虽然很失望,但也没有觉得很惊讶。

虽然他写这个故事是写给自己的,但他觉得受众群是所有觉得自己不合群活的很困扰却还是要硬着头皮上的人。

距离Bo上一个standup演出已经有两年多了,他说他后来站在舞台上会恐慌,不能好好演出了。

所以现在导演电影,也算是另一种表演。

我虽然很想看他站在舞台上,但是我会耐心等的(我的模板是那些等了Dave Chappelle那么多年还把他等回来了的人)。

Also bonus points why I love him so much.

我们都爱(普利策获奖者当代诗人)Kendrick Lamar

我们都爱(奥斯卡最佳影片算什么)Moonlight

 10 ) 美国90后男导演的处女作,拍出了我们最真实的青春

你的青春期,长啥样?

整天想着出去玩,却被父母逼着去各种补习班?

暗恋班里的某个同学,却因不小心告诉朋友而走漏风声丢尽了脸?

宁愿沉迷在网络世界,也不愿花心思去和周围的人交流?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青春期。

也许每个人在青春期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小烦恼。

有时候真的不太明白,为何国产青春片大量充斥着打架、逃学、三角恋、甚至堕胎这样失真而残酷的戏码。

明明大部分人的15岁,在公共场合都不敢大声说话、连异性的手都不敢牵的好伐!

所以大部分国产青春片被标榜为“烂片”也是有道理的。

因为太不真实了好伐!

美国A24公司(独立制片公司,好莱坞新贵)今年出品的一部电影就拍出了青春最真实的样子。

影片一出,立刻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

有的人纷纷表示深有同感;

有的人则表示这才是青春最真实的写照;

还有的人甚至大方调侃,这明明是自己的个人传记片......

这一部电影《八年级》亮相于圣丹斯电影节,外媒口碑同样炸裂,烂番茄新鲜度98%,Imdb亮分8.1分,连一向苛刻的metacritic也给出了90分的高评价。

电影的女主角凯拉是一个正在经历初中最后一周的15岁女孩。

也就是说再过一个星期,她就可以告别初中生活了。

从外表上看,随意打理的头发和简单容易的衣着,是一个普通女学生的模样。

从整体来看,她的确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同学。

就连学校颁奖典礼给她颁发的奖项都是年度最文静。

可想而知,通常人们所说的“人群中的小透明”就是她了。

她的脸有点婴儿肥,抹上再多粉底也无法遮盖满脸的青春痘;

身材微胖,走起路来佝着背,不自信的气息扑面而来;

穿梭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没有人跟她互相问好;

就连在校园演奏团里,她也是可以随时被替换掉的角色。

她没有什么很亲密的朋友,就连日常派对都是同学的父母看在她爸爸的面子上邀请她去的。

在外人面前,她的性格有些内向,也有些孤僻。

也许跟她的单亲家庭背景有关系。

凯拉的状态,像极了许多现代人都会出现的症状: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焦虑障碍。

这样的症状集中表现为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等等。

但仅仅只是像而已。

因为另一个世界里,她好像一点也不内向。

反而还很活泼、善解人意和明白事理。

这个世界就是网络。

她会在网络上传一些自己可爱搞怪的照片;

也会疯狂活跃在社交平台里;

还会拍一些简短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主要内容大体上都是:鼓励同龄人要勇敢,要自信,要做自己。

这样的凯拉如果放在现实生活里,一定是人群中的焦点。

但实际情况却没有发生。

所以,凯拉对自己的初中生活没有丝毫的留恋。

特别是当她得到一个机会和一个高中大姐姐奥莉薇娅亲密接触以后,她更加渴望摆脱凌乱的初中,更加向往高中生活了。

在凯拉眼里,只要是和奥莉薇娅待在一起,就算只是默默坐在一边不说话,也是开心的。

因为奥莉薇娅会表现出喜欢和她说话、欣赏她的优点、赞美她的性格这样的举动。

以前,她从来没有从其他人身上得到过肯定。

但是现在,奥莉薇娅给她带来了很多的肯定。

她感觉极其舒适,心里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舒适到她甚至以为自己可以就此弥补初中没能得到喜欢男生的青睐的遗憾。

但现实却给了她一个重重的打击。

但她以为自己可以和男生迈出互相了解的第一步时,对方的举动让她顿时明白男生其实是想直接跳到最后一步......

这样的打击让她躲在被窝里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原来,想象中的美好不过也是一场虚无缥缈。

逃避现实只会让自己更加懦弱罢了。

所以,当她向许久未进行正常交流的爸爸再次敞开心扉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她的爸爸一直都在给予她曾以为从未得到过的肯定;

当她鼓起勇气对不喜欢她的人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后,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畅快;

当她和一个相谈甚欢的男孩子面对面有说有笑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其实最好的朋友就在身边,最欣赏你的人就在对面。

所以青春到底是什么?

青春是彷徨失措,是易怒易躁,是不被理解的。

这些烦恼,谁都有过。

但是别忘了,青春同时也是海阔天空,是朝气蓬勃,更是充满希望的。

《八年级》短评

假quirky。有好素材,但套路过多以至于做作。虽然说teenager不好当这事儿放每代人都差不多,但即使90导演拍00后依然有腐朽老逼自认为很懂年轻人的错位感。比如Lady Bird或者mid90s就要自然真挚得多。这代人的事还是等过几年他们自己来叙述吧 ps配乐赞的

7分钟前
  • Anubis
  • 较差

哈这又是什么鬼?The coolest movie in the world literally.只是因为我听到太多cool了,真的没有别的词汇了么。作为一个老人家可以理解但无法代入,虽然我的处事也好不到哪里去。节奏并不好,慢镜头专门配乐是怎么回事,我能感受到屏幕里的尴尬。最后吃饭那里还是被甜到了。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成长成现在这个样子,想来为父母于孩子的成长实在难以操作。又名手机屏幕碎掉之后。

10分钟前
  • 霸王吃🍵3050岚
  • 较差

九零后已经在讲零零后的青春了,不老不行

11分钟前
  • Redux
  • 推荐

A24 似乎想复制去年 Lady Bird 的成功,但这片子是不是有点挑观众,成长过程中有类似经历的人可能会有些共鸣?否则大概就会看得很尬且全程翻白眼了。影片堆砌了大量不痛不痒的细节,试图解构这个代际的少年,但没啥太新的解读,视角也比较僵硬,最致命的是每到一个段落结束就有些拍不下去的感觉。看完也不知道导演你是想让我同情这个姑娘还是怎样,讲一个 be yourself 或者寻找同类的故事需要这么拖沓费劲么。怪咖青春片而论,也远远不如《壁花少年》或者《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14分钟前
  • cinvro
  • 较差

好冗长啊,全程女主满脸痘痘的特写,真的不想看

15分钟前
  • 苗苗段
  • 较差

紧张型人格表示巨感同身受//高开低走,表现方式很独特,但它没有持续下去,主角重新获得能量也是因为父女谈话,重试生活勇气的部分镜头语言也不突出了。

18分钟前
  • 私恋失调
  • 还行

坐在车后座玩真心话大冒险那孩子不像高中生,中年抠女大叔的手法玩的挺熟

19分钟前
  • kitty62888
  • 很差

I’ve never been so uncomfortable in my life

22分钟前
  • 哒哒
  • 较差

JESUSFKINGCHRIST I WAS SKIPPING AND SKIPPING AND SKIPPING AND IT STILL GAVE ME FKING PANIC ATTACK IT'S TOOO DULL BUT INTENSE AT THE SAME TIME FOR GOD'S SAKE YOU DON'T KNOW WHAT OTHERS ARE EXPERIENCING WHEN YOU'RE NOT PAYING ATTENTION SO FKING LISTEN AND CARE AND IT’S NOT A TEEN FILM FOR FKS SAKE

25分钟前
  • 高潜力人才
  • 推荐

美国的成长类电影都差不多,中规中矩吧,看分类是喜剧似乎并没有什么幽默片段。很多人说这就是普通女孩的青春,其实不是,普通女孩也不会这么敏感怯弱,应该说,学生时代每个班级总有一两个这样的女孩吧,电影无法引起我的共鸣,但是我能够理解她。

29分钟前
  • Neroat
  • 还行

就突然听到Szechuan Sauce~you like Rick and Morty too?哈哈哈哈

34分钟前
  • 日落可以慢半拍
  • 还行

剧情发展到车上那一段完全变做了另一部电影😢(感觉女儿比爸爸演技好好多

36分钟前
  • NidomeAoki
  • 推荐

哈哈哈哈提到了四川蘸酱这个Rick and Morty梗。

40分钟前
  • KevinZii
  • 推荐

痘痘妆是亮点。

45分钟前
  • tiggfdruifffju
  • 很差

比Lady bird言之有物的多。青春就是哈莫雷特,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

48分钟前
  • 疯疯爱
  • 推荐

啊,果然是圣丹斯爆款。8分妥妥的。小姑娘演技炸裂般逆天。写得很细腻准确,那些说没啥破事儿的人你们看过[秒速五厘米]吗?美国小孩酷不酷这个压力实在太大了……片中小姑娘头一次去商场找大孩子玩那一段写心理简直绝了,音乐摄影配合得上佳,堪称全片最亮的一段了。整部片子声音剪辑很有想法。

5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虽然知道女主艾尔西·费舍尔是《卑鄙的我》里小女孩艾格尼丝的配音&意外看到《寄宿学校》的男主卢克·普拉尔参演本片让我惊喜一下,电子配乐也挺赞,但电影整体感觉拍得挺一般,故事不痛不痒,部分台词和情节略嫌弃,个人好感度远远不及短评里被踩《伯德小姐》《奇迹男孩》。—— 再次对2018年美国电影协会入选的十佳电影感到失望!对于9年来的十佳电影+特别表彰电影都看过的我而言,个人感觉这是9年来最差劲的一届!

5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真心的,这个还是因为美国青少年作业太他妈少给闲逼出来的,当然更多是白人小孩戏太逼多。风格相当的Bo Burnham,看着太尴尬,00后太可怕了。

59分钟前
  • AshtrayGem
  • 还行

三星最后还是与成长相关。自己似乎曾经也有过这样一段自卑敏感又做作的时光,也不知道怎样就变成了没心没肺的沙雕。或许是那一次在镜子前说Jorya,be strong叭。用与现实相对照的短视频联接现实还是挺喜欢的。适合分享给初二侄女看hhh

1小时前
  • 我是风
  • 还行

普通,沉闷,老套,没啥闪光点,不过小女孩变好真的就很好

1小时前
  • 盛夏瞬噬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