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

大决战

主演:唐国强,王劲松,刘涛,苏青,于和伟,刘劲,王伍福,郭连文,王健,邵兵,刘之冰,王亚楠,郭广平,何政军,李健,王挺,谷伟,陆思宇,韩鹏翼,安冬,李强,陈逸恒,霍青,朱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大决战》剧照

大决战 剧照 NO.1大决战 剧照 NO.2大决战 剧照 NO.3大决战 剧照 NO.4大决战 剧照 NO.5大决战 剧照 NO.6大决战 剧照 NO.13大决战 剧照 NO.14大决战 剧照 NO.15大决战 剧照 NO.16大决战 剧照 NO.17大决战 剧照 NO.18大决战 剧照 NO.19大决战 剧照 NO.20

《大决战》剧情介绍

大决战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剧集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全景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史诗般呈现波澜壮阔的中国命运大决战。全剧通过讲述战略、战术和战斗三大层面的故事来立体式地表现三大战役,通过丰富多彩的人物,呈现宏大的战争中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偶像大师百万现场!米歇拉·吉罗:句句属实汤道卡兰达尔之夜狂风啊暴雨啊兔子暴力噬人鲨大战大乌贼格瑞特真相舞台老妈出走女朋友猎物湾畔倾情第五季棋盘斩小医生胶片时代爱情消失的大象读心师空中大灌篮:新传奇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2网者荣耀花青歌青鬼2可怜的东西小白龙熬烈痴情马杀鸡忍者蝙蝠侠大战极道联盟公主的诱惑赛狗奇缘灵书妙探第八季再见美丽小姐

《大决战》长篇影评

 1 ) 瑕不掩瑜,强烈推荐

千万不要被高赞误导,这剧非常好看,尽管有些瑕疵,但是完全不影响观影体验,每集的节奏,场景把控都很到位,对于不少的历史细节和关键点都有称述。

虽然导演有时候画蛇添足的想用一些现代语言来展现当时的情景显得有些突兀,但是对于历史小白或者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还是起到了非常好的入门作用。

整个解放战争是我党我军的高光时刻,不论用怎样的言语来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大决战的电影当然是一个高峰,但是电视剧的细节表现,对于大部分人了解这段历史更有帮助。

前面十集有些拖沓,但是从锦州战役开始就让人欲罢不能。

虚构的小人物故事确实有些片段有做作的感觉,但是其体现出的核心内涵依旧值得欣赏和感动。

当年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视死如归建立了我们的国家,吾辈必然当继续努力,使得他们的努力不白费,他们的鲜血不白流,为了民族复兴而努力。

ps,当年打成这样,最后台湾问题居然一拖就是70年,实在不应该,期望在十年之内完成统一,了却了当年牺牲的诸多烈士的心愿。

 2 ) 十二集开始上头了

看到12集,有点停不下来了,白虎连好样的!

这集过后的解放战争看的我好紧张啊,18集的塔山阻击战,4枞真的创造了奇迹。

24集也好精彩啊,可反复看。

解放军战士太伟大了,视死如归,致敬!

战争场面很真实,各大主演不必说,演得实在好。

表白一下偶像毛主席。

这版的老蒋很好,王老师厉害。

最后表白一下于和伟老师,一开始其实是冲着他推荐来的,哈哈。

 3 ) 央视《大决战》揭开神秘面纱,除了于和伟的林彪,王劲松的蒋介石也是惊喜

最近,央视出了很多口碑好剧,我将它们统称为“可以和老爸坐一块观看的神剧”。

比如去年年底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这部剧全景式讲述抗美援朝,丁勇岱简直把彭德怀演活了。

该剧豆瓣开画8.5分,随后一路涨到了8.8分,很多人没想到一部主旋律电视剧也能拍得这么有血有肉,让人热泪盈眶。

,再比如今年年初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讲述了新文化运动风云激荡的十年,这部剧豆瓣开画8.4分,现在已经涨到了9.0分,于和伟在剧中成功饰演了具有复杂性格的革命先驱陈独秀。

春节后,央视爸爸又要出手了。

由五大书记特性演员、王劲松、于和伟、刘涛等人主演,众多实力派演员加盟的电视剧《大决战》曝出了首支预告片。

这部剧真实还原了解放战争期间的三大战役,我看完这支2分52分的预告片后,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部剧战争场面宏大,硝烟弥漫的战场,气氛凝重的指挥室,响亮的冲锋号,无畏的解放军战士,每个细节都呈现出了电影般的质感。

可我担忧的是,《大决战》想要超越的,是一个异常可怕的对手。

提到《大决战》,许多人立刻会相当电影1990年初拍摄的《大决战》三部曲。

这个系列是中国战争电影的巅峰,是空前,甚至是绝后的。

这三部电影是当时的中央领导授意,国家投资拍摄的,片头还是国家领导人亲自提的字。

它拍摄的特点就是:没有报酬,不计成本。

当时的八一制片厂动用了全厂最好的资源来拍摄,找来了当时所有的领导人特型演员拍摄了这部巅峰之作。

而四大部和六大军区直接派军人来协助拍摄,剧中的群众演员很多都是军人,最后统计参与演出的军人多达13万人次,创造了中国电影之最。

整个系列影片加起来长达11个小时,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

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它没有丑化国民党,而是客观描述了国共内战的全部细节。

作为一部政治献礼影片,它没有回避历史,是第一部正面描写林彪的电影,将林彪的复杂性拍出来了。

全片通过国共高层之间的博弈,国共两军将领在战场上的对话,以及底层战士和普通民众的选择三个层面,多角度展示了三大战役的全过程。

全片有两个“残暴”的长镜头,一个是国民党黄维兵团的十八军行军,一个是双堆集战役围剿十八军。

两个镜头都是真正的部队参与拍摄的,比历史上真正的十八军阵型走得还要齐整,这些长镜头也被当做素材日后在很多战争剧中反复使用。

央视这一次拍摄剧版《大决战》,对标的是电影版《大决战》,能都超越经典,现在还不好说。

不过电视剧版目前已经曝光了演员阵容,我们对比一下剧版和影版的演员阵容,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1.毛泽东:古月VS唐国强电影版中,毛泽东的扮演者是特型演员古月。

当年叶剑英拿着放大镜,从二三十位候选者中选中古月出演毛泽东,古月为了演好毛主席,反复阅读毛选,吃主席爱吃的红色红烧肉,学习主席抽烟的姿势。

在《鲁豫有约》中,古月回忆,当年饰演毛主席时,因为天庭不够饱满,他在化妆师的建议下,反复拔自额前的一撮头发,愣是拔出了和主席一样的发际线,在饰演主席时才做到了形神兼备。

古月一生出演了84次毛主席,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完成100部电影,可惜2005年,他因心肌梗塞不幸去世。

最新版的《大决战》里,饰演毛主席的是我们熟悉的唐国强,他当年是奶油小生出道,后来出演《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成功转型。

1996年44岁的唐国强在电影《长征》里第一次出演毛泽东,非特型演员出身的他一度遭到质疑。

但随后20多年,唐国强一共出演毛泽东31次,成功成为了主席专业户。

古月和唐国强饰演的两版毛主席差别很大。

古月版的主席宽厚和气,个人独特的气质更加明显,比较接地气,相比唐国强版略显气势不足。

唐国强因为是“帝王专业户”,他饰演毛主席演的更加霸气,领袖气质更加突出,个人特质则诠释的不够。

两人的两种演绎方式,从两个侧面诠释了毛泽东伟大的人格,只能说各具特色吧。

2.周恩来:苏林VS刘劲电影版的周总理扮演者是苏林,他在十多部电影和数十部电视剧里饰演了周总理,也是于2005年不幸去世。

而新版《大决战》中周恩来的扮演者是特型演员刘劲。

刘劲最开始出演的是青年周恩来,为了从形象上更接近总理,他20多天不吃主食,在化妆的帮助下几乎完美还原了总理的风采。

后来拍摄《建国大业》,为了增肥,他每天强迫自己吃四五顿饭,食谱中都是富含油脂的食物。

《建国大业》拍摄完成后,刘劲又要在一部剧里出演病重的周恩来,他又是20多天不吃主食,而且强迫自己熬夜,短短时间瘦了30多斤,演出了总理病重时的憔悴神情。

成为特型演员后,为了总理形象,他拒绝出演反派角色。

当年《西游记》拍续集时,杨洁导演找到他,想让他出演孙悟空,他也忍痛放弃。

他一生只干了一件事:演好周总理。

甚至是女儿出生后,他也给女儿起名叫刘来恩。

苏林版和刘劲版的周恩来都是和蔼可亲、鞠躬尽瘁的形象。

不过刘劲版的行李显然更深入人心,据说刘劲有次坐出租车买菜,到了地点后,司机跑下去主动帮他买菜,买回来后还不要钱,还激动地说:“能给总理买菜,是我的万分荣幸”,搞得刘劲哭笑不得。

因此两版总理,我更看好电视剧版的。

3.宋美龄:吴志远VS刘涛电影版的宋美龄是吴志远出演,她是南京艺术学院的教授,是表演系的科研组长,也是国家一级演员。

据说当年扮演宋美龄的演员前后换了二十多个,最终选择了她,这也侧面说明电影版的拍摄有多严谨。

吴志远之后也成为了宋美龄的特型演员。

电视剧版的宋美龄扮演者是刘涛。

相比吴志远,刘涛美艳有余,但演技略显不足,毕竟她不是特型演员。

不过刘涛饰演这个角色也是非常走心,拍戏期间她为了不破坏发型和妆容,睡觉都采用的是托头睡的方法。

刘涛能否超越前辈吴志远,我们拭目以待。

4.蒋介石:赵恒多VS王劲松电影版中蒋介石的扮演者是赵恒多,他和蒋介石从外形到气质都很像,而且还有过多年的军旅生活,拍摄战争戏也是得心应手。

赵恒多早48岁成为蒋介石的特型演员,之后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他分别在电影《吉鸿昌》《大渡河》《琵琶魂》《四渡赤水》《大决战》《肝胆相照》和电视剧《上党战役》《蓝色三环》《北平和谈》《毛泽东在陕北》里出演过蒋介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大决战》中,他诠释出了蒋介石的复杂性,面对我党时的争锋相对,面对家族内讧的无力感,对面夫人的亏欠感三个方面按都诠释得非常到位。

而电视剧版《大决战》里饰演蒋介石的是演员王劲松。

客观评价,王劲松的外形饰演林彪更合适,不过经过化妆后,他和蒋介石从神态到动作再到说话的语气都很接近了。

王劲松早年怀才不遇,后来在傅彪的推荐下,演戏资源才丰富起来,他在《大明王朝1566》饰演了城府极深的太监杨金水,在《破冰行动》饰演了不怒自威的林耀东。

论演技,王劲松称得上老戏骨了,不过这一次他挑战的角色是蒋介石,相比特型演员,他对于角色的拿捏明显要吃亏很多。

而且本剧讲述的是国共内战,剧中是毛泽东和蒋介石的较量,剧外是唐国强和王劲松的演技比拼,如果王劲松的演技撑不起蒋介石的气质,那么整部戏就会失衡,甚至垮掉,我不得不为王劲松捏一把汗。

不过看完预告片,我稍稍松一口气,王劲松的出场,他的台词,都给人十足的压迫感,他手拄拐杖,演讲时挥手的细节处理让人能很快入戏。

我觉得,王劲松要做的不是超越赵恒多,而是诠释出另一个特质的蒋介石。

5.林彪:马绍信VS于和伟林彪是《大决战》中最具话题性和复杂性的角色。

他是个被政治上批倒过的人物,很多历史剧对他都是冷处理,比如前段时间的《跨过鸭绿江》,林彪作为领导人之一明显被边缘化,只有短短几次出境。

可是林彪又是东北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是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直接领导者,拍摄《大决战》不但不能对他冷处理,而是要大书特书,某种程度上说,林彪这个角色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这部剧的成败。

在电影版中,林彪的扮演者是马绍信。

他原本是黑龙江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大决战》是他第一次出演电影。

首次演电影就演这么复杂的角色,马绍信也是做足了功课,他拜访了林彪的后人。

了解林彪的性格特点,随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在军科院的档案馆和中央档案馆里阅读当年的电报文件。

最终他研究出了林彪的特点:喜怒不形于色,没有任何业余爱好。

平时爱吃炒黄豆和看地图,坐椅子时反着坐,不怒自威,一瞪眼就能把底下的人给吓懵。

这些特质都被他在银幕上完整呈现出来了,给人留下极深的影响,据说很多看了这部影片的人都会想着去吃一盘炒黄豆。

电影里在宏大叙事的同时,也用多种技巧讲述了林彪的复杂性。

比如环境烘托,画面一到东北野战部,就呈现出一种阴森压抑的感觉。

比如内心描写,林彪有时有热偶挂断,不敢执行中央的命令;有时有十分宽容,能虚心接受部下的建议。

总之,马绍信版的林彪几乎完美,唯一的缺点就是马绍信版的林彪有点显老。

而这一次剧版的林彪扮演者是于和伟。

从外形上看,两者从脸型到身高都差得很远,尽管预告片里,于和伟贴上了林彪标志性的厚眉毛,化妆后脸型也瘦削很多,但依然和人物原型有着不小的距离。

这种外形的差异能否用演技弥补,我谨慎看好。

当然,于和伟的演技是没得说。

他先后出演了刘备、曹操、陈独秀等历史人物,每个角色都被演出了他浓重的个人特色,因此网上也有了“万事皆可于和伟”的调侃。

于和伟身上那种亦正亦邪的特型,也让他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这种性格特型恰好和林彪相似。

所以,我觉得,于和伟只一次饰演林彪,不是要形似,而是要神似。

他如果努着劲儿想超越马绍信般的林彪,绝无可能。

就像于和伟版的曹操之于鲍国安版的曹操一样,于和伟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从另一个剖面入手给观众展现一个于和伟版的林彪。

预告片里,林彪短短几次出场已经展现了于和伟爆发力极强的演技,不过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他真正的表演还需要等正剧上线。

一阵对比后,我们就能发现,电视剧版的《大决战》想要超越电影版,有很大的难度,但央视敢在建党一百周年的节点上拍摄这样一部极具挑战性的电视剧,这份勇气和魄力就值得所有观众的五星期待了!

 4 ) 《大决战》之宋美龄

看过刘涛演过的诸多电视剧,个人认为她是一位有演技的演员,演过的很多戏还是很耐看的。

但是《大决战》中的宋美龄,从她一出场就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看了几集下来,觉得她少了气质。

气质这个东西,说不出来具体是什么,但是有气质的人一眼看上去就是那么与众不同。

刘涛一直走的都是贤妻类的亲民路线,自身没有高冷气质、自然也演不出宋美龄的气质。

宋美龄的美,不单单是外表,更多是从容不迫的自信,是立场坚定的气场,是心有所属的坚定。

这一切,刘涛并没有演出来,眼神还是过于柔和,气场弱。

 5 ) 远方如昨,不朽千古

每一场大战役下,无数的士兵用血肉浇铸,以生死守护,他们是小人物,是普通士兵,是逃兵,是英雄排长,是分地后参军的普通农民儿子,是会做胡椒味包子来寻儿的大叔,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故事:丁大胜,从来没有胜利过的窝囊废;武雄关,很早就牺牲的英雄排长,王翠云,千里寻夫的担架队;房天静,口口声声不会被“蛊惑”的逃兵,孔小胆,第一次打仗尿裤子的英雄排长;大字不认识几个的小说家,因信仰各异形同陌路,后又因信仰聚在一起的书生情侣。

他们都是普通人,有血有肉,有缺点有怯懦,有想见的人有遗憾的事。

但是,不正因为这样,才更能证明我们信仰正确的力量,给予了所有人汇聚在一起抛弃一切个人的勇气,为千千万万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能够过上好的日子,决绝的奉献自己一切的力量。

如歌词所写:寸心之下,家国千古你看远方如昨那些故事依然还记得烽烟之下千万里数不清的长路谁曾跋涉你看九州辽阔那些丰碑永远都立着山川之下千万人曾企盼的黎明悄然来了每一寸土都有人奔赴每一寸天都以生死来守护每一寸心都将人间正道浇铸留下一页不朽千古你看锦绣江河那些岁月铭记了勇者风雨之后千万次坚信过的黎明从此来了每一寸土都有人奔赴每一寸天都以生死来守护每一寸心都将人间正道浇铸留下一页不朽千古每一寸步都无畏艰楚每一寸光都以血汗来担负每一寸心都将人间正道浇铸留下一页不朽千古谨记教员的话,解放战争不是中国人打中国人,是中国人民为了解放自己,打到蒋和国民党反动统治发起的战争,他们的确也是中国人,可是如果他们如果执意要与人民为敌,阻挠解放进程,不管他们是什么人,都要打,而且要打到胜利为止。

谈判桌上的事,从来都是要谈判桌下解决……慷锵之语,至今铭记。

生活在这片土地,我们从来不会崇拜个人的英雄主义,因为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英雄,一如今日 。

此致敬礼

 6 ) 央视新剧揭开神秘面纱,王劲松演的蒋介石,让我捏了一把汗

最近,央视播出了很多口碑好剧,皮哥将它们统称为“可以和老爸坐一块观看的神剧”。

比如去年年底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这部剧全景式讲述抗美援朝,丁勇岱简直把彭德怀演活了。

该剧豆瓣开画8.5分,随后一路涨到了8.8分,很多人没想到一部主旋律电视剧也能拍得这么有血有肉,让人热泪盈眶。

再比如今年年初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讲述了新文化运动风云激荡的十年,这部剧豆瓣开画8.4分,现在已经涨到了9.0分,于和伟在剧中成功饰演了具有复杂性格的革命先驱陈独秀。

春节后,“央视爸爸”又要出手了。

由王劲松、于和伟、和伟、唐国强、刘劲、刘涛等人主演,众多实力派演员加盟的电视剧《大决战》曝出了首支预告片。

这部剧真实还原了解放战争期间的三大战役,皮哥看完这支2分52秒的预告片后,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部剧战争场面宏大,硝烟弥漫的战场,气氛凝重的指挥室,响亮的冲锋号,无畏的解放军战士,每个细节都呈现出了电影般的质感。

可我担忧的是,《大决战》想要超越的,是一个异常可怕的对手。

提到《大决战》,许多人立刻会想到上世纪拍摄的《大决战》三部曲。

这个系列是中国战争电影的巅峰,是空前,甚至是绝后的。

这三部电影是当时的中央领导授意,国家投资拍摄的,片头还是国家领导人亲自题的字。

它拍摄的特点就是:没有报酬,不计成本。

当时的八一制片厂动用了全厂最好的资源来拍摄,找来了当时最好的特型演员拍摄了这部巅峰之作。

而四大部和六大军区直接派军人来协助拍摄,剧中的群众演员很多都是军人,最后统计参与演出的军人多达13万人次,创造了中国电影之最。

整个系列影片加起来长达11个小时,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

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它没有丑化国民党,而是客观描述了国共内战的全部细节。

作为一部政治献礼影片,它没有回避历史,是第一部正面描写林彪的电影,将林彪的复杂性拍出来了。

全片通过国共高层之间的博弈,国共两军将领在战场上的对话,以及底层战士和普通民众的选择三个层面,多角度展示了三大战役的全过程。

全片有两个“残暴”的长镜头,一个是国民党黄维兵团的十八军行军,一个是双堆集战役围剿十八军。

两个镜头都是真正的部队参与拍摄的,比历史上真正的十八军阵型走得还要齐整,这些长镜头也被当作素材日后在很多战争剧中反复使用。

央视这一次拍摄剧版《大决战》,对标的是电影版《大决战》,能否超越经典,现在还不好说。

不过电视剧版目前已经曝光了演员阵容,我们对比一下剧版和影版的演员阵容,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01、毛泽东:古月VS唐国强电影版中,毛泽东的扮演者是特型演员古月。

当年叶剑英拿着放大镜,从二三十位候选者中选中古月出演毛泽东,古月为了演好毛主席,反复阅读相关书籍,吃主席爱吃的红烧肉,学习主席抽烟的姿势。

在《鲁豫有约》中,古月回忆,当年饰演毛主席时,因为天庭不够饱满,他在化妆师的建议下,慢慢轻拔额前的一撮头发,愣是拔出了和主席一样的发际线,在饰演主席时才做到了形神兼备。

古月一生出演了84次毛主席,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完成100部电影,可惜2005年,他因心肌梗塞不幸去世。

最新版的《大决战》里,饰演毛主席的是我们熟悉的唐国强,他当年是奶油小生出道,后来靠着出演《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成功转型。

1996年44岁的唐国强在电影《长征》里第一次出演毛泽东,非特型演员出身的他一度遭到质疑。

但随后20多年,唐国强一共出演毛泽东31次,成功成为了主席专业户。

古月和唐国强饰演的两版毛主席差别很大。

古月版的主席宽厚和气,个人独特的气质更加明显,比较接地气,相比唐国强版略显气势不足。

唐国强因为是“帝王专业户”,他饰演毛主席演得更加霸气,领袖气质更加突出,个人特质则诠释得不够。

两人的两种演绎方式,从两个侧面诠释了毛泽东伟大的人格,只能说各具特色吧。

02、周恩来:苏林VS刘劲电影版的周总理扮演者是苏林,他在十多部电影和数十部电视剧里饰演了周总理,也是于2005年不幸去世。

而新版《大决战》中周恩来的扮演者是特型演员刘劲。

刘劲最开始出演的是青年周恩来,为了从形象上更接近总理,他20多天不吃主食,在化妆的帮助下几乎完美还原了总理的风采。

后来拍摄《建国大业》,为了增肥,他每天强迫自己吃四五顿饭,食谱中都是富含油脂的食物。

《建国大业》拍摄完成后,刘劲又要在一部剧里出演病重的周恩来,他又是20多天不吃主食,而且强迫自己熬夜,短短时间瘦了30多斤,演出了总理病重时的憔悴神情。

成为特型演员后,为了总理形象,他拒绝出演反派角色。

当年《西游记》拍续集时,杨洁导演找到他,想让他出演孙悟空,他也忍痛放弃。

他一生只干了一件事:演好周总理。

甚至是女儿出生后,他也给女儿起名叫刘来恩。

苏林版和刘劲版的周恩来都是和蔼可亲、鞠躬尽瘁的形象。

不过刘劲版的总理显然更深入人心,据说刘劲有次坐出租车买菜,到了地点后,司机跑下去主动帮他买菜,买回来后还不要钱,还激动地说:“能给总理买菜,是我的万分荣幸”,搞得刘劲哭笑不得。

因此两版总理,我更看好电视剧版的。

03、宋美龄:吴志远VS刘涛电影版的宋美龄是吴志远出演,她是南京艺术学院的教授,是表演系的科研组长,也是国家一级演员。

据说当年扮演宋美龄的演员前后换了二十多个,最终选择了她,这也侧面说明电影版的拍摄有多严谨。

吴志远之后也成为了宋美龄的特型演员。

电视剧版的宋美龄扮演者是刘涛。

相比吴志远,刘涛美艳有余,但演技略显不足,毕竟她之前确实也没怎么做过特型演员。

不过刘涛饰演这个角色也是非常走心,拍戏期间她为了不破坏发型和妆容,睡觉都采用的是托头睡的方法。

刘涛能否超越前辈吴志远,我们拭目以待。

04、蒋介石:赵恒多VS王劲松电影版中蒋介石的扮演者是赵恒多,他和蒋介石从外形到气质都很像,而且还有过多年的军旅生活,拍摄战争戏也是得心应手。

赵恒多早48岁成为蒋介石的特型演员,之后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他分别在电影《吉鸿昌》《大渡河》《琵琶魂》《四渡赤水》《大决战》《肝胆相照》和电视剧《上党战役》《蓝色三环》《北平和谈》《毛泽东在陕北》里出演过蒋介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大决战》中,他诠释出了蒋介石的复杂性——面对我党时的针锋相对,面对家族内讧的无力感,面对夫人的亏欠感,这三个方面都诠释得非常到位。

而电视剧版《大决战》里饰演蒋介石的是演员王劲松。

客观评价,王劲松的外形饰演林彪更合适,不过经过化妆后,他和蒋介石从神态到动作再到说话的语气都很接近了。

王劲松早年怀才不遇,后来在傅彪的推荐下,演戏资源才丰富起来,他在《大明王朝1566》饰演了城府极深的太监杨金水,在《破冰行动》饰演了不怒自威的林耀东。

论演技,王劲松称得上老戏骨了,不过这一次他挑战的角色是蒋介石,相比特型演员,他对于角色的拿捏明显要吃亏很多。

而且本剧讲述的是国共内战,剧中是毛泽东和蒋介石的较量,剧外是唐国强和王劲松的演技比拼,如果王劲松的演技撑不起蒋介石的气质,那么整部戏就会失衡,甚至垮掉,皮哥不得不为王劲松捏一把汗。

不过看完预告片,我稍稍松一口气,王劲松的出场,他的台词,都给人十足的压迫感,他手拄拐杖,演讲时挥手的细节处理让人能很快入戏。

我觉得,王劲松要做的不是超越赵恒多,而是诠释出另一个特质的蒋介石。

05、林彪:马绍信VS于和伟林彪是《大决战》中最具话题性和复杂性的角色。

他是个被政治上批倒过的人物,很多历史剧对他都是冷处理,比如前段时间的《跨过鸭绿江》,林彪作为领导人之一明显被边缘化,只有短短几次出镜。

可是林彪又是东北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是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直接领导者,拍摄《大决战》不但不能对他冷处理,反而要大书特书,某种程度上说,林彪这个角色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这部剧的成败。

在电影版中,林彪的扮演者是马绍信。

他原本是黑龙江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大决战》是他第一次出演电影。

首次演电影就演这么复杂的角色,马绍信也是做足了功课,他拜访了林彪的后人,详细了解了林彪的性格,随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在军科院的档案馆和中央档案馆里阅读当年的电报文件。

最终他研究出了林彪的特点:喜怒不形于色,没有任何业余爱好。

平时爱吃炒黄豆和看地图,坐椅子时反着坐,不怒自威,一瞪眼就能把底下的人给吓懵。

这些特质都被他在银幕上完整呈现出来了,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据说很多看了这部影片的人都会想着去吃一盘炒黄豆。

电影里在宏大叙事的同时,也用多种技巧讲述了林彪的复杂性。

比如环境烘托,画面一到东北野战部,就呈现出一种阴森压抑的感觉。

比如内心描写,林彪有时优柔寡断,不敢执行中央的命令;有时又十分宽容,能虚心接受部下的建议。

总之,马绍信版的林彪几乎完美,唯一的缺点就是马绍信版的林彪有点显老。

而这一次剧版的林彪扮演者是于和伟。

从外形上看,两者从脸型到身高都差得很远,尽管预告片里,于和伟贴上了林彪标志性的厚眉毛,化妆后脸型也瘦削很多,但依然和人物原型有着不小的距离。

这种外形的差异能否用演技弥补,皮哥谨慎看好。

当然,于和伟的演技是没得说。

他先后出演了刘备、曹操、陈独秀等历史人物,每个角色都被演出了他浓重的个人特色,因此网上也有了“万事皆可于和伟”的调侃。

于和伟身上那种亦正亦邪的特性,也让他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这种性格特性恰好和林彪相似。

所以,皮哥觉得,于和伟这一次饰演林彪,不是要形似,而是要神似。

他如果努着劲儿想超越马绍信版的林彪,绝无可能。

就像于和伟版的曹操之于鲍国安版的曹操一样,于和伟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从另一个剖面入手给观众展现一个于和伟版的林彪。

预告片里,林彪短短几次出场已经展现了于和伟爆发力极强的演技,不过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他的表演能否成功还需要等正剧上线才能判断。

一系列对比后,我们就能发现,电视剧版的《大决战》想要超越电影版,有很大的难度。

但央视敢拍摄这样一部极具挑战性的电视剧,这份勇气和魄力就值得所有观众的五星期待了!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7 ) 于和伟要演林彪,有两大难题,是他绕不过去的

近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电视剧片单发布会现场,曝了一个令人振奋的重磅消息——剧版《大决战》开机了。

这部剧由黄剑东编剧,高希希执导,唐国强、于和伟、王伍福、刘之冰、王健、郭连文、卢奇、刘劲等明星加盟,是明年最受期待的大剧。

网友们最为关注的,是演员阵容——根据已经曝光的演员表,由唐国强饰演毛泽东、刘劲饰演周恩来、郭连文饰演刘少奇、王伍福饰演朱德、卢奇饰演邓小平、谷伟饰演陈毅、王健饰演任弼时。

这都是特型演员固定班底,早已为观众接受和熟悉。

而加盟本剧的新面孔则有:王劲松饰演蒋介石、林永健饰演聂荣臻、李强饰演杜聿明、陈逸恒饰演傅作义、郭广平饰演粟裕、何晟铭饰演蒋经国、邵兵饰演陈赓、刘之冰饰演刘伯承等。

这其中最让皮哥感兴趣的,是林彪的扮演者,竟然是“刘皇叔”于和伟。

影史上有不少经典的林彪形象譬如:在电影版《大决战》三部曲中,饰演林彪的是已于15年前退休的马绍信,他曾经一度成为饰演林彪的不二人选。

再譬如:李雪健在26岁时饰演的话剧版林彪,逼真到王光美都拒绝与他握手。

这些林彪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次于和伟要演绎,势必会被拿来与前者比较,演好这个角色,难度远超他之前任何一个角色。

一、影视剧史上那些经典的林彪角色自从建国以来,在影视作品中饰演过林彪的演员不下10多位,而这其中能够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皮哥认为有这三位:第一位:话剧《九一三事件》中的李雪健第二位:《大决战》、《大进军》等电影中的马绍信第三位:《建国大业》、《解放》、《东方》等作品中的由立平。

李雪健是农民出身,从小就热爱演戏,他19岁参军,3年后调入解放军二炮文工团话剧队,1980年参演首部银幕作品《天山行》。

就在同一年,他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演了林彪,凭借这个角色,他拿到了首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当时的李雪健只有26岁,为了演好林彪,他瘦身几十斤,又把头发剃成林彪的样子,模仿他的习惯动作和走路姿势,终于演活了这个角色。

据说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看过他的演出之后,在慰问演员时收敛了笑容,且拒绝与他握手,可见李雪健塑造人物之成功。

电影《大决战》三部曲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型战争片,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3部共6集。

马绍信参演了其中的 《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两部电影,后来又在电视剧《喋血四平》和《大进军——南线大追歼》饰演过林彪。

马绍信的特点相对明显,就是“像”,他就在那随便一站,不用出字幕,你也能认出那就是林彪。

作为特型演员,形象永远放在首位,有时候演员的形象与人物原型高度相似,观众们甚至会忽略演员本身的演技,何况马绍信的演技也绝对够格,演出了人物的精气神。

由立平是近年饰演林彪,最受到观众肯定的演员,他曾在电影《建国大业》、电视剧《解放》、《东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2》、《毛泽东》、《换了人间》、《上将洪学智》等片中饰演林彪。

他的演绎达到了形神兼备,现在也已成为“林彪专业户”。

当然除此三位之外,其他林彪的特型演员也都非常有实力,但皮哥认为上面这三位就像华山论剑的王重阳、洪七公和欧阳峰。

于和伟要演绎成功,首先就是要兼顾形似神似上,演出与三人不同的区别。

二:亦正亦邪,天才演员于和伟,饰演林彪面临两大难题于和伟是这世上独一无二能够从刘皇叔演到曹阿瞒的演员,但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演过曹操的谋士荀彧。

于和伟原是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的演员,1999年参演电视剧《曹操》出道,演的就是荀彧。

虽然戏份不多,还是让观众记住了他,2004年在高希希执导的抗战大剧《历史的天空》中饰演军分区副政委万古碑,从此也开启了与高希希导演多达13次的合作。

在于和伟21年的演员生涯中,有5个角色塑造得最为成功——其一:就是2010年高希希的电视剧《三国》中饰演的刘备。

区别于孙彦军版刘备的老好人形象,于和伟突出了刘备身上枭雄的一面,塑造了新形象的同时,也得到观众的认可,他也由此拓展了戏路。

其二:在《楚汉传奇(2012)》中他饰演的秦始皇,被观众盛赞演技强于主角何润东和秦岚;其三:在《猎毒人(2018)》中饰演的化学工程师吕云鹏,让人看到了他在现代剧中的演技也依然稳定;其四:在电影《一出好戏》中饰演的张总,令观众看到他的反派形象的惊艳。

其五:《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2017)》中的曹操。

这也是于和伟最受观众好评的角色,虽有鲍国安、姜文、陈建斌等演员版本珠玉在前,但于和伟还是演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新的味道。

他很好的诠释了曹操的权谋盖世,与历史上的曹操浑然一体,看不出表演的痕迹。

于和伟版曹操对于动作和神态的把握都相当到位,也得益于影像技术的进步,使其言行举止都能够充分展示,达到了一种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的境界。

有人说剧中吴秀波饰演的司马懿虽然也很出色,但在于和伟版曹操面前还是被比下去了,显得暗淡了许多。

虽说于和伟具备如此优势,但要驾驭林彪这一角色,还是有很两大难题。

首先最大的难题,就是在保持历史真实性上,如何处理林彪这个角色功与过。

林彪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是共和国元帅之一,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立过军功,在60年代亦曾走向巅峰,但在60年代末却犯下严重错误,最后落得悲剧下场。

历史上在大决战阶段的三场大型战役中,身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林彪是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直接领导者。

他与罗荣桓、刘亚楼、罗荣桓、聂荣臻,傅作义、卫立煌、郭景云等人共同左右着战局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一时期的林彪对我党有着巨大的贡献,因为电视剧主要讲述的是《大决战》,可以想象在剧中于和伟的戏份应该会比较吃重。

但因为其人物的特殊性,在角色的处理上问题就很大了,于和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要在表演这个人物的“两面性”下足功夫。

这一点马绍信在电影版《大决战》中的“内心戏”演绎部分,则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不过在导演方面,该剧是否会因为历史的原因,将这个人物的戏份缩减,到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剧情的删减、人物的两面性塑造,这些直接关系到于和伟这一版本的成败。

其次,于和伟“外放式”的表演方式,如何适应林彪这一角色的“内敛”目前我们能够看到只有《大决战》出品方放出的几张剧照和一些零星的资料。

根据这些少得可怜的物料,有些人发表了一下自己的“高论”,说林彪偏瘦,于和伟的脸一点都不像。

皮哥试着找一下这个时期林彪的照片,我们就会发现他当时可是个瓜子脸的帅哥,和于和伟的脸差距并不是很大。

这个完全可以由演员的瘦身,和后期的化妆解决。

皮哥觉得于和伟形象上与林彪最大的不同倒是在身高上,东北回族人于和伟的身高达到了179cm,比家在湖北省黄冈县的林彪至少要高出半个头。

东北人普遍豪放、洒脱,透过曹操这个角色,我们也能看出于和伟最擅长的是那种“外放”式的表演,他可以用自身独特的个人风格完全驾驭于角色之上。

但这种表演方式能否用在城府极深、老谋深算的林彪身上,皮哥觉得还是要打上一个问号。

不过,于和伟若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皮哥相信他的林彪必将名留影史。

三:90年代初的《大决战》三部曲是至今规模最大的战争电影,由于当时没有CG特效技术,片中所有宏伟壮观的镜头都是实景拍摄。

其拍摄过程动用了上万部队参与,装备车、坦克、火炮、战马不计其数,那些数字现在看来都非常惊人。

电视剧版虽然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这样的大机构投拍,在规模上估计没有电影版那么“奢侈”。

由于现在技术手段提高了,应该会有不一样的呈现,因此演员的表演就是电影的重中之重。

皮哥认为有那么多国内知名的老戏骨们的参与,这部大剧的质量应该是有保证的。

而于和伟的表演是否能够超越前人,再塑造一个能够被观众记住的经典形象出来,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8 ) 值得每个中国人看一遍的好剧!

真是央视大制作,里面的每一位演员演技全部在线!

美中不足的是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剧情有点潦草,收尾的时候让我小小失望了一把,本来心里期待的是让我感动到哭得稀里哗啦的,其实只是湿润的眼眶而已。

个人感叹:唐国强老师后谁能接棒出演毛主席……于和伟老师怎么演谁像谁呢……王劲松老师神似的演出了一个最窝囊的蒋总统……这部剧应该让青少年们都看看,让他们明白体会革命军人的情怀与不易,珍惜现有的一切,为祖国而骄傲、奋斗!

 9 ) 反映三大战役的史诗性精品电视

编导希望把电视《大决战》拍成不输于电影《大决战》的精品,我认为做到了。

电视反映的事件的时间跨度大,从国共双十谈判到新中国成立;反映的人物广,从国共高层,美国高级将领到普通的国共士兵百姓,但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编导早已超越了以往正反人物脸谱化的刻画要求,继承了电影《大决战》中把国共双方都当成正常的中国人的拍摄方法。

不管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编导都尽量“理客中”来反映,绝对不会因为是国民党人物就丑化(当然,那种反映贪腐的国民党高官就不算“丑化”了),看了后你会感觉双方的人员都是仅仅属于不同阵营,仅仅是信仰和政治理念不同而已,没有“好坏”的分别,都是正常的中国人。

由于电视篇幅优于电影,编导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就更形象生动。

特别是,对于蒋介石这个历史人物,编导花的笔墨,一点不低于毛泽东主席;在演绎上,王劲松扮演的蒋介石,可谓该形象的一个突破,我觉得是以往影视剧中最丰满的蒋介石形象。

剧中,蒋介石时而是一个妻子面前的好丈夫;时而是一个对儿子进行谆谆教诲的好父亲;时局占优时,他是一个美国将军面前保持尊严的国家领袖,时局不利时,又肯委曲求全,前满怀悲愤的软语哀求美国大使想获得帮助;在国军将领面前,时而大声斥责将领无能,但又会因形势的需要,态度诚恳的想获得政敌将军白崇禧的支持。

电视在反映双方战争的内容,也有一定突破:一是反映了双方精彩的谋略智慧。

在辽沈战役中,国军将领范汉杰基于对毛泽东和林彪两人的个性分析,提出了锦州作战方案,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并实施。

该方案确实令中共中央一度犹豫,更令林彪头疼,在攻打长春或锦州间几度徘徊;即或林彪在最后关头下定决心按照党中央部署攻打锦州,也做了塔山阻击战失败导致共军遭受国军两面夹击的最坏准备,将攻击锦州的顺序设为先攻打牢固的锦州北方阵地。

结果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塔山阻击战竟然获得了胜利,为锦州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范汉杰获俘后,在确认锦州作战方案是他制定后,林彪竟然亲自在火炉上现烤了一张饼,双手递给范汉杰,体现出了对优秀对手的尊重。

淮海战役中,在战争双方处于胶着状态时,粟裕和杜聿明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正面制敌,突袭敌人后方的策略,结果出现了双方的敌后突袭队相遇的奇观;在淮海战役尾声,杜聿明采取放烟幕弹、声东击西的策略,期望隐藏真正的撤退路线;粟裕基于对敌手的了解和深刻分析,敢于怀疑绝密情报,坚定地指出了杜聿明的撤退路线是西南方向,最后证明了粟裕的想法是正确的。

这些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国共双方优秀将领代表杜聿明和粟裕的战争智慧,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时瑜亮。

电视不仅反映了战争双方高层的谋略,也反映了我军基层指战人员的英勇,大无畏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电视中,你既不会看到“手撕鬼子”的奇葩场面,也不会看到以往作战开始没多久,只要共军冲锋号一响,国军就丢盔弃甲的全面溃败的场景,反而不惜笔墨,表现战争中双方血淋淋的伤亡场景,体现出了胜利来之不易,和平的可贵。

电视间接表现了国军中一部分人的迷茫。

如果说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可以作为军人的光荣,但针对共产党的内战,到底是为了什么?

作为辽沈战役的国军军区总司令,卫立煌即不愿冒险救友军,也不愿坚定守卫城市,军队不战不降不走(也走不掉),发出了“为何而战”的喟叹,在沈阳刚刚被围时个人就乘飞机弃城而走;同样作为华北军区总司令的傅作义,在给部下做思想工作时,就说自己辛苦了一大半辈子,到头来是给国民党富贵阶层当看门狗。

不管是这些国军部分高层的迷茫,还是大面积的贪腐,无一不体现了国民党政府丧失了民心,丧失了信仰,失败是注定的。

电视在反应战争场面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

在共军战士挖战壕到国军堡垒眼皮底下时,听口音。

双方发现竟是老乡。

他乡遇故知,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惜作为敌对双方,身份太尴尬了;为了体现老乡情谊,在堡垒里面拥有机关枪的国军士兵。

面对没有任何防御设施的共军阵地战士,做出了“让共军战士把战友尸体带回且不开枪”的承诺。

这是我第一次在国产剧中看到类似情节。

为了体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电视中有这样一段另人捧腹的对白:杜聿明:校长,我怀疑郭汝瑰是共产党。

蒋介石:你有什么依据吗?杜聿明:他太清廉了。

我到他家去过,他家的沙发竟然很破旧,完全不是一个国军高级将领的样子……蒋介石:荒唐!

我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玩女人,难道我也是共产党吗?!

这些细节,即表现出国民党政府贪腐成风,又间接表现共产党的清廉,同时表现对话双方人物性格,可谓一举多得。

其他的,也有特色:例如傅作义和女儿之间的几次谈话等等,就不细谈了。

总之,该剧不失为一部反映三大战役题材的优秀战争历史剧。

 10 ) 电视剧版《大决战》

老蒋刚开始叫他的笔杆子名叫训恩,后面 又叫他的笔名布雷,乱叫啊。

通常老蒋叫属下都是叫字的,称呼陈训恩叫笔名布雷。

不注意细节第九集26分钟刘亚楼问林总“咱们是信还是不信啊?

”这段不符合人物设定,刘亚楼是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具有优良的军事素养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毛主席都说他是雷厉风行,仗打得不错。

韩先楚的这一仗就看他的部署情况刘亚楼也能知道可行,根本谈不上信不信的问题,这样演太儿戏了

《大决战》短评

徐州是首都的大门,刘痔这头猪都比高希希强 什么垃圾

8分钟前
  • Doux
  • 很差

隔壁电视放着,每两分钟就听见三人小组豪爽地大笑。

13分钟前
  • 天下知秋
  • 较差

这更像一个三大战役的幕后故事领导们的决策和纠结。而三大战役本身这个故事提的太少了比重不对啊。

15分钟前
  • 月华流照
  • 还行

拍得很好,历史正剧

19分钟前
  • yahui2001
  • 推荐

当然不能和大决战电影版比,尤其是细节上,但在同时期的主旋律影视剧而言,还是可以的

21分钟前
  • lewisandluigi
  • 推荐

高希希改的一手好历史,民国28年,是1939年,这会黄维竟然告状告到南京,他是伪军?

26分钟前
  • waffenssmars
  • 较差

制作还行吧,感觉没有老电影的精气神

29分钟前
  • 旺旺可爱多
  • 还行

回复一下高赞一星的那个人,为什么拍虚构的小人物,因为他们是无名英雄,老蒋为什么输?老蒋就是输给了人民。

34分钟前
  • Pawn.
  • 力荐

范汉杰的演员在片中演得真好,极具感染力,贡献了该剧最佳演技。

35分钟前
  • 明朝后裔
  • 推荐

拍的太好了,值得看,多看几遍

39分钟前
  • 吴佳禧
  • 力荐

非得为了煽情加入无脑情节,我军的战士就那么傻么

44分钟前
  • 浮夸
  • 很差

导演是高希希,我瞬间懂了

45分钟前
  • 红旗下的蛋
  • 较差

情节丝丝入扣,道具演员都很用心,不失为一部好剧!

49分钟前
  • 初夏。
  • 力荐

emmmmmm…….

53分钟前
  • qimbal.
  • 还行

拍的什么几把

54分钟前
  • 吃瓜少女贝锦仪
  • 很差

有几个片段真的看得很尴尬

58分钟前
  • 🍃
  • 还行

毛主席,周总理怎么都看不够啊。那么多无名英雄,我们永远不忘记你们。这部剧,从剧情角度来说,真的很棒,拍的很棒

1小时前
  • CHENCHENG0604
  • 力荐

高希希是挺差的。不过战争场面在主旋律里排的上号。另外有关林彪的叙述侧重值得玩味。我军战斗意志之坚定,领导上层决策之豪情,前线战士奋勇之悲壮,国军内部各派之分裂,倒是都有。

1小时前
  • 避难所
  • 较差

高希希拍小场面拍得那叫一个荡气回肠,但拍大场面总感觉差了些什么。另外,翠云书记真是天煞孤星啊,谁近谁死——玩笑话。

1小时前
  • 狂图
  • 推荐

大场面做得挺好的,只是部分演员选择和历史人物多少有点违和,容易出戏,比如请涛姐演宋美龄,刘涛气质太正了,更适合演宋庆龄

1小时前
  • 此昵称已乱码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