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这两句诗,以东方的婉约概括出了西方的爱情,《爱情天文学》里的爱情。
架构与《人鬼情未了》有些相似,爱情的美好只在开篇那一点,剩下的痛苦占了全片的八成,可是,我竟然没掉泪。
不知道是上了年纪不屑于这样小情小爱,还是未被片子打动。
天文学泰斗级的教授艾德,深爱着学生艾美,算是一段忘年恋。
是在一起六年的一对天文学人士,教授精于专业,艾美则兼职拍特技,就是那种翻车呀爆炸呀的强烈镜头,还没等我弄明白艾美为什么一会儿超人似的在片场一会儿精英般的在教室,就看着艾美在与教授的暂别里魂不守舍,频频查看手机,然后就听到了教授过世的消息。
艾美是不信的,因为教授始终没中断和她之间的联系,电邮、短信、语音、包裹寄来的光盘,甚至还有件他穿过的背心。
但是,电话却是拨不通了。
教授算计好了一切。
安排下自己身后仍然能够陪伴着艾美度过最伤心的时段,甚至让她重拾信心,修复与母亲的关系,走出当年父亲在眼前车祸离世的暗伤。
这样的设定,听起来就很传奇。
活生生的人在她身边时尚且没能解决的问题,却偏偏借了死讯来达成。
那只好解释成艾美化悲痛为力量,再或者就是没了教授这个避风塘才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个母亲。
也许导演是想传递爱情不以生死为终点,爱能跨越时空,精神不灭。
但在我看来,教授在死后对艾美的种种呵护却有着些许的操控意识,充斥着他内心的不甘。
艾美在过程里有过反抗,毁坏了教授寄来的光盘,她已经明确的知道这个人不在了,想单纯地埋头于自己的悲伤中,不要再去面对那些真实的画面。
可思念又每分每秒侵蚀着她。
所以,她还是找回了与教授的联系方式,让教授的安排继续完成。
这里要说一下,教授曾说过这个世上还有十个你的存在,我看着艾美与那头狗的互动时,很是怀疑教授附体到了狗狗身上。
还有那片贴在窗户玻璃上的红叶,也让我以为是教授的魂回来了。
结局当然是阳光明媚:艾美与母亲重归于好,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同意接受新的男生。
似乎一切都得益于教授绵延不变越过生死的爱。
很喜欢片中的意大利小岛,那个艾美与教授度过美好时光的地方,也是教授生命中最后停留的地方。
他把那座别墅留给了艾美。
这感觉特怪,比艾美拿到学位时教授的女儿去庆祝还怪。
最初我以为他俩是婚外恋,后来看到教授的女儿与艾美和解,又觉得可能不是,可等到律师说的话时,我又觉得其实就是。
那么,我该赞美他俩的爱情吗?
留下满是幸福回忆的屋子给情人,教授分明是不肯从这个年轻姑娘的生命里撤走嘛,就像他在录像中那般怅然地说——你真美。
题目带了天文学,但实际内容与天文学并无关系,我以为的死后因为啥特殊环境会穿越会存在会附于他人之身的想像全部都没发生过,完全不是科幻片,就是一不便讴歌的婚外恋。
令我耿耿于怀的是,这人都死了还不肯放手,艾美居然还能从这段爱情中走出来,也着实不容易。
他们的爱情,始于不道德,终得不道义,不提也罢。
2020-06-24 于福州
放下伦常的不端,我们在这里只谈论爱情。
两个人深深相爱,不愿分离。
但是面对死亡怎么办,很多人说,我只能放弃了,阴阳相隔,又有多少人可以像《人鬼情未了》那样,化为孤魂野鬼也要紧紧相依。
但是影片中的教授却并没有放弃生死相离的爱恋,他苦心经营,全力谋划,在自己离世之后,还是让女友感触到深深的爱意,让所有的观影者动容。
利用好长好长的时间,放下家庭,考虑女友在自己身后可能发生的境遇,准备视频和信件,然后让人按照时间的节点送到女友手中,这样的用心良苦真的是常人所不能,但是男主做到了。
所以女主才会诧异他的离去,明明刚才还在嘘寒问暖,怎么就去世了呢,当一切验证都是如此时,女友的崩溃无助感同身受。
如果你没有为一个真心喜欢的人默默付出,你根本不会明白,这样地去做会有多么不易,怕她受伤,怕自己不合时宜,忐忑不安,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她,可是已经无能为力了……那盘被修复的磁盘,男主在被病痛折磨中坚持为女友录视频,屡屡失败,自己几乎无法控制情绪,可是在展现在女友面前的姿态确实彬彬有礼,儒雅有度,这是需要多少勇气和克制啊,不知不觉已经泪流满面了。
还有最后男主背对着女主,一定是不想让她看到病痛将他折磨成什么样了,她会难过,但是他描绘的爱情真的超级浪漫,人不能永生的原因是每个人都犯了错误,而他犯的错就是太迟认识你,心碎了一地。
还有不知道怎么道别,但是最后的一句话还是我爱你。
女友明知道男主不会再回应,但是还是将想对他说的话录了下来,不断地去看,不断地去回味,我想一定好长时间都走不出来。
但是这样生死相依的爱恋不管赋予谁,我觉得用一辈子来换都是值得的。
女主释然的笑声也是能理解的,男主的信和视频,一直如影随形,影响一直都在,但是突然有一天一个小差错,让次序颠倒了,这会让人突然感到不真实,就像对方突然开了一个滑稽的玩笑一般让人忍俊不禁。
看电影的时候,被浓浓的爱意包裹,女主的怀疑,绝望,孤独,虚无,悔悟,惊喜,到最后的超脱,我想都是男友安排好的。
在男主为她安排的一切里,她渐渐救赎了自己,也慢慢去学会宽恕,学会的体谅,这样世界就会越来越宽广……机关算尽,只为爱情,放开怀抱,爱意致远,爱情是没有罪过的,只希望所有的爱意对方都可以收到,并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这是一个关于天文学老教授与其他年轻情人的纯爱故事,故事带着意大利创作者无可救药浪漫和深沉。
影片中英俊的老教授不仅仅是痴心爱人,还是学术和人生的导师,最完美的情人莫过如此。
作为电影它的几个缺点是显而易见:情感推进上较为生造(倚重音乐推进太多),剧本不够出彩(部分设定并不合理),女主角的表演也只是勉强应付。
不过以五星作为满分标准的话,这至少还是一部三星以上的作品,另外考虑到这几年似乎很难看到深沉向讨论爱情的电影,情感上仍然会给它加分。
但是考虑到这样一部作品出自曾经名扬影坛的奇才朱塞佩·托纳多雷之手就多少有些尴尬了,自星光三部曲以来,这位世界著名导演的退步也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星光三部曲以后,从2009年的《巴阿里亚》到2013年的《最佳出价》到今年的《对应》,可以明显的看到朱塞佩·托纳多雷的创作力在大幅下降,内容创作上越来陷于奇巧淫技,却丢了星光三部曲动人的最大特质:写实和质朴。
这是让人非常遗憾的,毕竟这是那位在三十年前就创造出《天堂电影院》的人呐…回到《对应》这部影片本身,延续《最佳出价》的爱情模式,这仍然是一个老男人和一个年轻女孩的故事(托纳多雷真是越活越年轻..),只不过这次爱情的主题更加纯粹一些,不考虑该片伪天文学的烟雾弹,这部电影本质上算是一部纯爱系的电影,讲述一个人在离去之后,怎样在另外一个维度上努力的让自己深爱的女人仍然感觉到自己的存在,陪伴她渡过爱人已逝的几个月低落时光。
人生命的延展性是有限的,片中的生命将尽的深情老男人竭尽全力通过另一种维度的短暂延续生命,将自己深沉的爱毫无保留的献给了自己最深爱的人。
很多人只觉得这种维度的生命延续只是近乎于一个程序员开发的普通系统程序,但是却忘了深情老教授对女孩竭尽全力的了解,这个辅助短暂延展生命的程序本质上是建立在教授对女孩的极度了解之上,每一个回应、每一个设置都是设身处地为女孩考虑过的。
考虑到老教授最后几个月的濒死状态下的种种努力,所以这近乎是用阳间时间在换阴间生命的行为,老教授用自己生命最后的时光给自己心爱的人争取到了温和过渡的几个月,而女孩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掘,挖掘出教授背后的用心良苦,逐渐走出阴霾,顺带与困扰自己已久的人生过往达成和解,最终学会直面自己的人生。
天文学的外衣给电影带来了更加浪漫的氛围,“星星的生命终结之后,因为光速和恒星系距离之间的原因,在地球上的我们仍然能够看见很多其实早已不存在的星星,在与这些死亡的星星对话中,我们仍然能学习到很多东西”这段天文学的解释就像是这整个爱情故事一样,一个人通过点亮自己生命最后的时光,为自己深爱的人照亮人生路途前方的一小段路,即使爱人已逝,但是生者仍然可以和爱人留下的最后光芒进行对话。
这是天文学家无可救药的浪漫,爱一个人能到如此地步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当整个浮躁的现实世界都在怀疑爱情存在与否的时候,这样无可救药的爱情故事无疑是现实的一剂强力麻醉剂。
虽说创作力已大不如前,但是托纳多雷扎实的电影语言和一向强大的情绪煽动力足够赚取不少人的泪水,遗憾的是这个托纳多雷并不是一部分影迷们所期待的那个托纳多雷。
凌晨两点看完,哭得不成人样。
好像我就是特别容易被生离死别戳泪点,加之爱情,全程随着Amy的情感波动而波动。
特别是Amy找到Ed遗落湖边的废弃录像带记忆卡,在电脑前一阵又一阵地泣不成声,我也跟着,泣不成声。
那种,他让我难受,我又珍惜着这一份难受,要抓紧这与他相关的点点滴滴难受的感觉。
理性客观来讲,我是认同那个医生的话的,我觉得Ed是自私的,离开后的这样的行径只会给深爱的人带来痛苦。
但从Amy和我的少女心的角度来讲,如果我是Amy,他留下的任何的,好的坏的关于我的,我都是必须要去找到的。
因为人世间的爱太短暂了,能在对的时间相遇好好厮守太难了。
失去深爱的人是多么残酷的事。
对Amy来说,要独自一人走过以后漫漫的人生,缺失了生命里最重要的部分。
对Ed来说,是不得已地缺席深爱之人的人生,深爱却无力。
全片的清冷色调,压抑的自杀倾向的电影片场,刷满蓝色的房间,一不小心弄丢了的爱人。
湖水上的小岛美如画,心却是破碎的心。
有人说女主演技平平,但我喜欢女主的演技,绝望无助时的泪水,无法触摸爱人的泪水,她的眼睛里泪水里写满了心的空。
那种钻心的疼痛,从她的眼睛里顺着泪水流淌到我心上。
在我的人生里,我从没见过比他爱得更深的人。
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地方,湖水倒映出的山的影子,很像你的笑容。
人都是因为犯了错才不得永生,我想我的错误就是没能早点遇见你,没能爱你更长久,因为我的这个错误,我才不得永生。
我想要想一个有创意的结局,但我的心里回荡的只有一句话,是我爱你。
晚安。
爱的出发点难道不该是为了让对方快乐吗?
这样炫技的,控制的,甚至还有一点把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爱,除了能证明自己专治的思维方式,怪异的逻辑,真的可以表达无私的爱吗……相反,女主的人设才是准确地表达了爱一个人时,会被对方的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吸引,要不顾一切地去追根溯源找寻答案的状态。
即使自己在对方的思维方式里百思不得其解,痛苦不堪,但却始终甘之如饴,无怨无悔。
男主为自己的学术造诣找到了一个浪漫的表达方式,女主拿自己的真心配合他演完了人生最后一出戏。
本来我没想写影评 看到很多影评说什么半夜看到哭了 什么最美的爱情 还有人拿这个和廊桥遗梦对比 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好么 那个人说出了老教授的做法 就是棋子阿 不是么 他把其他人当棋子 来证明他对爱米的爱 这叫做爱么 我不这么认为 他不是向爱米表达对爱米的爱 而是证明自己是在爱 我没有一点点的感动 真的 这种把一切控制在自己手里的爱 我不觉得是多么高尚的爱 你可以爱一个人 但不能伤害另一个人对你的爱 不能有意的伤害另一个人对你的爱 这样太残忍 真的 他不应该在最后的日子和一个爱他的女人说另一个女人 还说的如此动情动心 没觉得这个电影有多么深刻的表达了爱情是什么
过去一直以为,如果看过宇宙银河,浩瀚星海,山川河流,就不会再拘泥于人间情爱,但答案却恰恰相反。
爱情是永恒伟大的主题,它也是永远无解的谜底,它可以催生一切,也可以毁灭一切,它时常囿于道法人伦,所以有时会被冠上“对或错”的标签。
但是没关系,如果我们终将明白“爱”是什么,那不如就从明白为什么而“爱”开始。
【喜欢的台词】“艾德曾经跟我说过,如果你整天想着星星,那么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的脑海里安寨扎营。
”“将痛苦和害怕归结为是虚无感的缘故是不公平的。
人类永远无法理解无穷的概念,甚至无法真正理解爱。
”
1.我喜欢你的意思是你具备了伤害我的能力,而爱是尽管我们都有11种平行世界,11种自由意志,可是随便选取一种,我都在告诉你同一件事。
2.爱源于沟通,只有敞开的心才能进来,可是终其一生还是不懂。
3.熟悉到三个月后你的情绪,状态,还可能此时正在湖边做什么,足够了解你就可以预测你。
(芷宁写于2016年6月30日)马克·哈登在《深夜小狗神秘事件》里这样写道:“仰望星空时,我们知道这些星星距离我们成百上千光年,有些甚至已经不存在了。
它们的光花了很长很长时间才到达地球,而在此期间,他们本身已经消失或爆炸瓦解成红矮星了。
”由此可见,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并不一定同步存在,感受到的也不一定同步存在,极有可能是过去的恰好传递到了当下。
就这个角度而言,影片《La corrispondenza》的译名之一《爱情天文学》似乎有些道理,当实体之一已不存在了,却依旧能传递感情,令交流继续,仿佛天文学中的观测与实时发生的不对等,这其间的距离时间差,令文化人有了浪漫旖旎的心思,于是变换出了爱的延续传递的新奇花样。
如片中所言,“星星的生命终结之后,因为光速和恒星系距离之间的原因,在地球上的我们仍然能够看见很多其实早已不存在的星星,在与这些死亡的星星对话中,我们仍然能学习到很多东西”。
在老教授艾德离世后,宛如“死亡的星星”的他,“依旧”致力于做一个完美的情人和导师,引领有着过去生活阴影的情人艾米走过人生最灰暗的时段,这剧情初听上去,乍看上去,都很感人,难怪很多年轻善感的人儿哭湿了很多纸巾或某人的袖口。
事实上,《爱情天文学》作为朱塞佩·托纳多雷的最新一部作品,多少令人有些失望,托纳多雷,这位在三十多岁时就拍摄出《天堂电影院》这样令人感慨万千、回肠百转的作品,此后又以《海上钢琴师》(1998年)、《西西里的美丽传说》(2000年)继续引着影迷游走在深沉大气哀婉喟叹之间,以浓郁而深沉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影坛独树一帜的电影大师,给出这样一部作品,显然不能令期待已久的影迷满意。
许是韶华早显,后有疲态,近十年来托纳多雷的作品成色呈现出下降趋势,比较他近十年来的作品,个人较欣赏的是2006年的《隐秘女人心》和2009年的《巴阿里亚》,而2013年的《最佳出价》和这部又叫做《对应》、《信件》的新作《爱情天文学》,则令人有力道错位、火候少欠之感,最致命的问题大概要属某些情节设定上的不够合理,以及某演员表演上的不足,这些都撑不起这部纯粹表述爱情的影片。
而这后两部被多数影迷诟病的影片,除了本身的缺点明显之外,还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情模式相似,都有着老男人对年轻姑娘不可自拔的爱。
通常,托纳多雷影片中的爱情,看上去都触手可及,实则无法得到或长久,如《天堂电影院》中跨阶级的青涩初恋,《海上钢琴师》里通过舷窗凝视的懵懂萌芽的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半大小子对成熟性感丽人的倾慕等等,这类爱不得、求不得、舍不得、忘不掉的情愫,令影片充溢着一种惆怅缠绵的气息,让很多观众欲罢不能。
在这部《爱情天文学》里,老教授在撒手人寰之前,对此后一段时间内,女友艾米的生活做些了预设和安排,往好里说是一种爱,是一种无法相继续伴的遗憾,是一种放心不下的表现,实则多少有些老男人的不甘心和控制欲在作祟。
接连两部影片都表现出了衰老沧桑对青春美丽的迷恋,大概是六十岁导演内心世界的一个侧写吧。
女主角艾米是个天文学博士,业余时间还做着危险的替身演员工作,在每次拍摄中那搏命般的表现都仿佛经历着和死神擦肩而过的游戏,这样的艾米显然有着自我毁灭的倾向。
而艾米和教授的爱情,与其说是爱,倒不如说是疗伤,就像奥德丽·尼芬格所言的“我们之间的爱,一直是汪洋的苦海中指航的明灯,是高空钢索步行者身下的安全网,是我怪诞生活中惟一的真实,惟一的信任。
”大抵教授太过了解自己对于艾米的意义,才煞费苦心地于临死前经营着死后的“情感生活”。
由杰瑞米·爱恩斯这位《洛丽塔》里的大叔饰演老教授,确有些谜一样的魔性。
而艾米这样的人物设定,如果换由其他演技出众的女演员出演,便会给影片增色加分不少,令这份感情的可信度提升,也使得后续的情感交流具有递进的层次感,带入感也会不低,只可惜,欧嘉·柯瑞兰寇虽然很认真很用功地表演了,但也只是勉强演完了艾米这个本身就不太好呈现的角色。
生活对于片中的艾米来说,是不幸的,也是艰辛的,“生活真的很艰辛,你会失去爱人,你会经历心碎,有时你会生病,有时你会牙疼得要命,有时你会很饿。
但另一方面,你会拥有最美的经历”(帕蒂·史密斯语),影片最终一定会给予女主角一个释怀的契机,当这个契机来临的时候,她也一定会感到她拥有过最美的经历。
只是这个层面所要释放的东西,柯瑞兰寇无法真正传递出来。
而片中的一些托纳多雷为表达情绪和情感而设置的色彩变换,虽用心良苦,也颇具匠心,但不知有多少观众体会了出来。
(杂志约稿)
我可以感受到教授对AMY的爱,不可否认的,Ed对AMY的爱是善良的,不管生前还是死后,都竭力想帮助AMY,取得学业上的成绩,生活中和妈妈的和解。
但是全文的色调是深沉的 压抑的,像极了AMY 的房间的的蓝色,在AMY 丢失钥匙同时第一次收到Ed的视频邮件的桥段 ,Ed说谁知道故事会怎样继续呢,细思极恐。
这是什么意思?
感觉Ed已经设计好了接下来的一切,事实上,故事的确按照他计划的上演了。
最后,在奄奄一息之时,Ed再次对AMY深情表白 :My love ,恨没有跟你生于同时,恨没🈶️早一点遇到你 在故事的末尾,AMY 在消失了很久之后又再次出现在了市中心的展览馆,并且遇到了一直以来的挚友。
挚友很疑惑她这段时间换了电话号码而且玩失踪。
但是她回答说一定会找时间再联系这哥们的。
短发的AMY依然美丽。
但是这一别,到底是要开始新的生活,还是不希望打扰她最秘密的情感星球,她是否一直和Ed保持着爱情呼叫?
细思极恐爱的深沉,希望不要让对方感到负担,更深沉的爱,就是洒脱的转身,让对方去更广阔的地方,银河系,银河系外,为什么不呢?
还满意
不戳哭你就过不得的那种
十个Amy对应十一个Ed
老人已死,少女内心向死,死人拯救活人的设定,那只能靠精神了。如果这两人不相识,还说得过去,认识还在一起6年,这个神算子导师早干嘛了?6年中面对面那么多机会不当精神导师。死后弄这出,这个导师从始至终都只为自己快活,只为自己长存,以爱之名。
哭哭
有点长 有点熟悉的套路 3.5吧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棒的电影~~~的电影~~~~
五星足以!!!感情饱满动人,OST简直敲打入心,剧情也巧妙的糅合了一段忘年恋。。在西班牙看的,特别有氛围,也很有代入感!能这样被爱过,就是幸福的!剧中的景致优雅,剧中剧精致,喜欢女主的演绎。。。
铁叔真的好适合演这种温润儒雅又心思缜密的教授啊,从lolita到amy,虽然你总是爱上这种危险的少女,然后不得善终,但是还是好喜欢,虐死了,从第一个video就好想哭,太浪漫了,这种永远与你同在,贯穿生活方方面面,电影里的爱情就应该是这样的啊~即使是自己的女儿,都会envy被你爱上的女孩儿
“我要组织我未来的生活”他笑了“人类的智慧将永远无法把握无穷大”两位天文学者如宇宙星糸般浩瀚美丽的忘年恋谱写出电影史上最隽永深沉荡气回肠的爱情乐章。致敬灵魂伴侣!❤
死了还要爱=完美死亡规划=爱情天文学
已死老头对年轻女友的临终安排。
无比厌恶那些在剧院图书馆里手机未调静音且毫无悔意的混蛋
故事弱了点,表演也乏善可陈,不过景倒是真TMD美!
全程看得我好无聊的一部片子,除了开头就来吻戏惊艳到我、女主做替身的惊险戏惊吓到我,选景地美腻到了我,其他情节就是一个人走走停停、拆信旅行,去探寻天文学教授老相好怎么样在死了的情况下还能给自己写信联系着自己,难道真是他们曾经探讨的天文学课题成真了?很显然最后结果只是人为了呀。。。
托纳多雷的片子啊,我需要快进!
真爱……风景美如画……配乐略诡异……跟天文学没半毛钱关系......慢节奏竟然没睡着也是奇迹…鉴定完毕…
deeply love living forever
够了够了够了
相爱的两人因为男主人公病逝只能天各一方了,让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大红大紫的“人鬼情未了”。说句老实话,不知道是自己岁数大了的原因,还是导演本人的江郎才尽,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一份感动。一个老男人和一个年轻姑娘的爱情故事,看起来居然显得如此的俗套,甚至感觉有点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