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爱情故事》上了以后,导演说让我写篇评论,我当时说评论哪能自己写?
现在想想,不能自己写评论,就写几句感想吧。
作为第一身份是小说作者的编剧新人,《北漂爱》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编剧作品。
当然有很多不足,特别是起初自己感觉好的一些台词,现在被演绎出来再看,还是太文艺了(笑),有点像一个文艺青年不成熟的小卖弄,哈哈。
不过老实讲,这部剧作为我编剧身份的出场作品,还是很幸运的。
整个创作过程比较愉快,剧本也是一稿完成的。
我遇见了非常合拍的导演和通情达理的制片人,他们都没有任何奇怪的要求和干预,很尊重我剧本的创作,这一点真心感谢。
当初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讲一定要写好它。
2015-2016年,是我来北漂的第一年,落脚地就在天通苑北一区19号楼,而剧中合租屋也被我“选”在了这里,算是一点小纪念吧。
剧中出现的很多场景和人物,都来自我真实的生活投影。
地铁,晚市菜场,小摊,7点后打折的面包店,还有深入人心的二房东。
关于二房东,如果让有些人不适了,我先道个歉。
我无意说所有二房东都这样,但“王哥”原型的确是我19号楼的二房东。
当初退租时,他以各种理由刁难不肯退钱,我气得发抖又无计可施,只好干巴巴威胁道:迟早我要把你这种人写到书里去!
他倒是气笑了,得意地回应:写啊!
你去写啊!
所以,亲爱的王哥,如果你有幸看到这部剧,没错,就是你。
我拿你没办法,也只能在剧里揍你一顿了。
不过,我们都知道,对生活的抗争总是如此,即便曾有过虚妄的胜利,最终还是只能疲惫地妥协。
所以我没让张建和吴宇超拿回押金,就像王哥也仍旧在制霸着天通苑。
呵呵。
最后想感谢一下原著作者王云超,虽然我们不相识,不过我们通过作品结缘了。
我看了您写的评论,很中肯,大致是肯定的,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身为小说作者,我也有影视版权出售了,以后也会有别的编剧来改编我的作品,所以我非常明白您的立场和心情。
我也是第一次站在编剧而不是作者的角度来面对这件事,感慨挺多。
原著作者和编剧其实很多时候都稍显对立,毕竟对作品的诠释难免有各自主观的想法。
但我相信,只要是真心对待作品本身,尊重创作本身,原著和编剧就会是朋友。
《北漂爱情故事》当然不能说是多成熟的作品,但我和导演都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靠近我们真正想传达的东西,如果看剧的你能感受到一二,我们也就知足了。
再次感谢喜欢这部剧的朋友们,鞠躬谢幕。
当第一眼看到北漂爱情故事时,只花了很短的时间我就被这部剧吸引了,虽然我当年在北京的时候并没有住在天通苑,但从吴宇超租房子那一刻的剧情开始,就像极了我在北京和别人合租时候的样子,多看几集之后,有太多回忆就随着这些角色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慢慢回忆起来。
当年我租房子也是签的二房东,看房的时候有好几个人同时看,本来在电话里和二房东协商好的价格,临时又被房东加了100块,感觉自己要不是手快点,可能就被另外几个人捷足先登了。
其实我后来也不确定这是不是房东惯用的演戏技俩,但后来才知道房东确实喜欢同时约好几个人一起看房子。
刚和别人合租的时候,总是特别担心的。
虽然在上学的时候已经习惯了和宿舍同学一起生活的日子,但又一次面对全无了解的陌生人,心里还是很忐忑。
就像吴宇超刚住进天通苑,喜欢在下班之后回到小屋里安静休息或工作的时候,隔壁却总是住着一个喜欢大声放音乐的东东。
还好我租的房子没有东东这样超能闹腾的姑娘,不过倒确实有一位拉拉。
这位姑娘特别仗义,也跟东东一样喜欢喝酒。
后来她交了一个女朋友,但这个女生不是拉拉,可能只是喜欢和她在一起玩的感觉。
半年之后这个女生好像就嫁人了,后来没多久我这位拉拉朋友也搬走了。
现在我们偶尔还会打电话什么的保持联系。
去年她也结了婚,对象是个男的。
北漂的人群里好像总也少不了小柔这样做着明星梦的姑娘。
长得算漂亮,人也很努力。
有时候看着她们总是无法成功,总觉得她们把努力用错了地方,要是在别的行业这样卖力去干,也许早就成功了。
只是可能她们要的和我们普通人想的不一样吧,虽然最后大多数做着这样明星梦的姑娘,最终还是回归到了现实。
在合租屋里打牌是我最有共鸣的经历。
当年我们也是经常一起打牌,然后互相把对方的脸画得跟鬼一眼。
这样的经历好像和学校里没什么差别吧,但这时候也是我们彼此最放松,可以暂时放下工作带来的疲惫的时候。
偶尔我们也会像剧里面这些人一样一起涮火锅喝啤酒,大家互相说些鼓励的话,不知道在好几个寒冷的夜晚,是火锅温暖了我们彼此,还是那些真的发自内心的祝福。
北漂爱情故事剧集并不长,很多角色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走向了自己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现实中也是这样,合租屋换租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最快的甚至上午才刚搬进来,下午就被家里人带回去了。
但我们一帮租客中间好像真的从来没有彼此发生过爱情关系,也许就像吴宇超对说的那样,一起租房子的人千万不要一起谈恋爱,要不然很难收场。
不同的爱情、不同的人生可谓在《北漂爱情故事》这部剧里完美展现了,有爱到歇斯底里的、有痴情专一的、也有深沉卑微的·····剧中每段感情都值得我们深思,都值得感动。
其中一段感情,就让我在这喧嚣复杂之地,感受到些许纯粹与简单,感受到吃惊与意外。
他,是一个典型的善良憨厚男,但就是“怂”。
作为一个普通门店的中介职员,胆小怕事,受人欺压,被势力的前女友抛弃、被同事嫌弃、被公司老板辱骂。
生活的挫败让他更加沉闷抑郁,但没曾想,却碰上了她。
她,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叛逆女,放荡不羁,早早辍学,骗奶奶来北京上学,怀恨当年抛弃自己的母亲,终日挥霍无度,与狐朋狗友花天酒地,沉醉于纸醉金迷。
但是她豪爽直率,重情重义,小小的年纪也是聪明伶俐。
说实话,我真的没有想到就是这样性格迥然的两个人,也走到过一起。
可能是张建感动于东东替他出气的仗义,可能是感动于东东鼓励他陪他走出失恋阴霾的善良,又或许是因为爱上了东东的机灵古怪、活泼可爱。
虽然两个人曾在一起过,不过也是短短几日,就被兰姐拆分。
仔细想想编剧也是够用心的,最不敢做梦的张建爱上了最爱发疯的东东,所谓最老实的恋上最不老实的也是蛮让人意外的。
但是我更心疼的是张建面对东东为另一个男人哭泣颓废时的无奈与心酸。
“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
”张小娴如是说。
而怂怂的张建就是这样复杂的心理,想忘记但是舍不得,害怕、胆怯。
细细品味,这的确就是爱情,这种爱却有些卑微无力,有些让看客心疼。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但是江湖里却依旧有你的身影,想忘却忘不掉,可能也不是有你的身影,只是从此我看到的人都像你。
愿所有人有暖心的爱相伴,从此不孤、不独。
此良心大剧,剧情奈斯,安排!
导演的故事讲的其实还算温和,并没有特别血淋淋地残酷,也没有用力过猛的痕迹。
可是看完,就好像挨了一闷棍,在心里闷闷的,说不出的难受。
这几个主角都是向生活低头的人,可是生活并没有善待他们。
也没有因为姿态足够卑微而得到生活的眷顾。
(下面部分剧透警告)张健,固执地以为女朋友跟他分手是因为晚餐没有卤牛肉。
他从没做过坏事,甚至惦记着路边流浪狗的死活,可是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吴宇超,一厢情愿地奔赴没有结局的初恋,一次次被背叛,飞蛾扑火一般。
他有选择的权利,可是他不愿意选择。
吴宇超这个人,我不喜欢,活得太没劲。
他很温暖,也没什么脾气,更没什么血性。
就那样活着,就那样。
东东放佛看透了人生,表面叛逆,内心绝望,走了一条注定不会幸福的路。
东东很会讲大道理,好像一个生活之外的人。
兰姐是一个失败的母亲,也是一个失落的女人,心高气傲,却得不到自己的女儿。
小芸,这部剧最有灵气的一个角色,她挣扎地生活,从不向生活屈服,在泥土里爬起来,灵魂没有跪下。
可是她依旧会在工作时遇到喜欢的人时,窘迫而故作从容,待到一个人时候,再也忍不住大哭。
小芸特别特别干净,希望命运善待她,哪怕一次。
小柔是全剧最惨的人。
被明星光环蒙蔽了双眼,一直没办法找到自我,也一次次被欺骗。
明明没有天分,没有背景,也没有认真学习戏剧的经历,可是就是理所应当地觉得自己能成为明星。
因为年轻和不错的样貌滋生了莫名其妙的自信和不敢面对的自卑。
被骗了也是好事,早点被生活打醒,还有重新起跑的可能。
十一集的内容,导演好像什么都没讲,但是什么都说了。
就好像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最简单的十一天。
有些故事,讲没讲完,都会算了吧。
希望导演下一部作品能更大胆一点,这种现实的题材也可以很出彩。
不指望国产剧能有四重奏那种格调,但是最起码有一点已经开始了的决心和态度,就是好事。
每个女孩北漂的日子都希望遇到一个像吴宇超这样的男生,善良,温暖,有积极,很有正能量!
看后后面去搜了一下吴宇超的扮演者高阳,原来是高分电影《驴得水》里的特派员秘书,完全没看出来,真的一点儿影子都没有,真的是实力派演员每个女孩北漂的日子都希望遇到一个像吴宇超这样的男生,善良,温暖,有积极,很有正能量!
看后后面去搜了一下吴宇超的扮演者高阳,原来是高分电影《驴得水》里的特派员秘书,完全没看出来,真的一点儿影子都没有,真的是实力派演员演技棒棒的!
希望以后能更有佳作!
跟日剧《火花》的感觉好像,也是讲的小人物,只是过于真实,真的是努力了也未必会成功,但很喜欢这种题材!
期待导演下部佳作!
演技棒棒的!
希望以后能更有佳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经写过《一个人的房间》,今天的“一个人的房间”不再是性别平等的隐喻,而是最基本最现实的生活:男男女女,都希望在灯火辉煌的都市一角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拥有一个安静的思考的空间,别人能写出《金瓶梅》那样的灿烂之作,说不定我也能写出点《金盆梅》《金罐梅》《金缸梅》之类的东西呢,瓶瓶罐罐都关情。
没有租过房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我觉得租房不过是个视角,想要折射的仍然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商品房大潮下的集体的生存困境,连最基本的生活资本都需要拼尽全力,牺牲尊严与梦想,还谈什么奢侈品:爱情?
男主的爱情就是这类奢侈品,我一向认为男人为女人花钱天经地义,但是当你的那些无关紧要的消费已经超过了这个男人能够承担的地步,这恐怕也不太好。
男主那点工资不够请女朋友吃日料,女朋友又不愿意吃关东煮。
一个一贯靠男人实现物质最大化的女人,她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而另一个女主角小芸和她截然不同,从一些细节就能看出小芸是个很好的女孩,别人做饭她就买凉菜。
又买水果回来分给室友吃。
她不觉得占别人便宜是天经地义的事,包括男人。
所以她是一个妄图自立自强的女人,在首都神京,最终又不得不依靠男人,哪里来一个人的房间?
总之都是最底层的人,他们聚合在一栋合租房里,上演着最底层的辛酸苦辣和不得已,我读张爱玲的《小艾》,总要忍不住泪流满面,因为怜悯小艾这样的底层人的苦痛,其实就是怜悯自己。
现今中国的电视剧特别多牛鬼神蛇的古装剧、抗战剧、宫斗剧……没有多少人去关心当下绝大多数人的切实生活,就连去年最火的网剧《白夜追凶》和《无证之罪》也是有种传奇和猎奇色彩的,《北漂爱情故事》难能可贵处在于将视角定格在我们这群普通的现代人身上,没什么传奇色彩的普通现代人。
好比离经叛道的好莱坞七十年代,聚焦于具有传奇色彩的边缘人的生活与人生。
到了80年代,难得复归伦理,拍出了像《克莱默夫妇》《普通人》《金色池塘》这样的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佳片,我喜欢很多种类型的电影,但最终还是这类普通人生活的片子最能打动我。
我喜欢张爱玲,她笔下从没有惊奇的故事。
最后要diss一下本片女主的剧情和表演,我觉得女主的故事编得太差,太浮夸,有些情节显得莫名其妙。
其次女主的表演更差,女演员本身可能演不来那种朋克少女,显得很用力很浮夸,很作,我作为观众,真的非常不喜欢。
我喜欢本剧里的三陪女和直播女,尤其是直播女。
这一年多,经历了很多事情,对所谓命运得事看的越发明白,所以才懂得为什么说40知天命。
天命,上天之命,何能违抗。
这个剧是我看的为数不多得都市剧,也是我难得好评得都市剧,说实话,还是挺灰暗得。
我一直觉得,你以为你有很多选择,其实早就是已经注定了。
人生恐怕更像是百家乐吧,出生得那一天你得命运早就注定了。
你所谓得庄闲和,所谓得two pair,也不过是和已经确定而你不自知做斗争而已。
你说薛定谔的猫如果什么都不换,就把盒子改成透明得会怎么样?
假期结束了,生活还得继续,虽然没有归属感,还是回到了北京,也许这就是生活。
今年,返京的路上,我的小伙伴又少了一个,现在的北京对我来说越来越像一座孤岛了。
不知道北漂对别人意味着什么,对我来说,北漂意味着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可是命运哪里那么容易改变呀,就像《北漂爱情故事》里的青年们一样,每个人都在焦虑挣扎,我当然也不例外。
看完这部剧,才知道自己这些年过得日子有多扎心。
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爱情、事业、亲情,在北漂一族这里,没有一件事可以轻易完成。
当年的我也像剧里的吴宇超一样,对爱情执着。
为了心爱的初恋,搬到离公司超远的天通苑,以至于后来天天迟到错过升职,虽然女神追到了,但是姑娘拜金主义呀,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怎么彼此迁就都会受伤,非要到最后才看清楚,自己追求的所谓爱情,不过是一厢情愿;
事业上,大概每一个北漂的人都这样吧,有着好胜心、不服输,但是偏偏事事不如意,做的方案被同事顶掉,梦寐以求的升职变成泡沫;
北漂的第一次分别就是亲情,拼搏势必会忽视亲情,但是剧中东东和母亲的关系这么激烈的亲情矛盾,也是很少见的了。
兰姐为了物质离开东东爸爸嫁给北京人,老了之后离婚又想着把女儿嫁给一个北京人,东东从来不叫妈,命运的玩笑下,二十岁的东东还是走了兰姐的老路,为了钱怀孕结婚回老家嫁给一个不爱的人了,这是一对命运一样失败的母女,有着一样的悲剧,如果不在北京,回了老家的东东,是否会幸福些呢?
其实真正的北漂,就算没有这些情感、故事来渲染,剧里稀松平常的生活,也可以说出北漂最真实的状态。
它是不加滤镜的灰蒙蒙的天空,是永远没有座位的地铁站、是上班永远跑不停依旧迟到的无奈…… 是五个人住一间的出租房,隔断间、没窗户、厕所不通风、二房东卑劣无赖…… 是随处可见的拜金主义、随时消散的爱情、无奈放弃的梦想、人走茶凉的冷漠和随时会变的故人……
是呀,每一个北漂的人都能在《北漂爱情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这部迷你剧真实有力的地方,生活注定是一波焦虑未平一波又起的过程,那,不管你是选择北漂、北漂过、还是正在北漂,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知道自己内心最想要的,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过好当下每一天,就是对操蛋的生活最好的报复,共勉吧
闺蜜果然没有骗我,这部《北漂爱情故事》真的是很扎心的一部现实剧。
如果说故事的开头有很强的真实感的话,那么看到最后我只想大呼“共鸣感满分!
”其实故事不算太复杂,在北京这样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出租屋里,5个追梦人为了各自的生活和理想默默打拼着。
工作、情感两条道路都走得不太顺畅的他们,像极了生活中的你我他。
而就像现实中的我们会有各种不同选择一样,剧中的他们也都选择了各自很不一样的人生。
宇超的理想是努力工作在北京这个城市闯出一番天地、糖小柔的理想是成为朝思暮想的大明星、张建的理想是把生活过出起色、小芸的理想是摆脱原生家庭的问题靠自己养活孩子、而东东的理想大概就是能始终自由不受约束。
各式各样的理想,应该总有一个跟我们的理想顺路。
如果是想找一部励志剧来打打鸡血的人,我劝你还是绕开这部剧吧。
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没有鸡汤、没有励志、更没有鸡血,反而有很多无比贴近现实的丧。
每个人都要为了些什么而去努力,但不一定每个人的努力都会成功,这就是现实。
就像故事的最后,有些人还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苦苦坚持,而有些人则选择了放弃,这也是现实。
理想照进现实真的有那么难吗?
我想如果你问宇超和糖小柔,他们可能会告诉你:是很难,但是坚持一下我想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但是如果你问张建或是东东,他们会告诉你:比登天还难。
虽然不像励志故事里的一句“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听起来那么顺耳,但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追逐理想的这条路真的很漫长,有些人浅尝即止、有些人及时止损、有些人另谋出路,也有些人始终在坚持,每一种选择都没有错,只看你是不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
话说各位看官们,你们看这剧不会觉得饿吗?
我的天!
从头吃到尾巴啊,嗦粉、火锅、麻辣烫、各种面、还有兰姐炒的菜……抛开其他的,演员也太幸福了吧!!!
看剧期间点了N次外卖,明明感觉饱了,但是还是能一直吃(´⌒`。)压根停不下来啊想问下第一集吴宇超煮的那个面有会做的嘛?
真的是香!
多图预警!!!
算是一个丧剧,在12集的篇幅内交代了几名形色各异却同住在一间出租屋内的异乡人。都有华丽梦想的包围,但是却也被撕的粉碎。也没有告诉我们太多包裹好的糖衣,只是不停的在展示糖衣下的炮弹。整体节奏很快,不拖沓,人物性格也比较鲜明有特色,尤爱芸姐。
北京当时那首歌,唱一次眼里都有泪,将来,也想要去北漂啊
制作经费应该很少很少吧,居然迷之好看
好久没看到这种类型的剧了,真实到不堪回首,残酷到触目惊心,让我不得不想起了曾经在北京漂过的日子,现在想想全是泪啊[捂脸]
秦芸娟可太惨了,就是被她的原生家庭给拖累了,简直是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啊。
真实的生活,不易的北漂
人物角色鲜明。兰姐一句话扎心了,她人是不错,可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
如果真的来说,这部剧可能只有三星半,但是,和北京爱情故事相比,真的它太真实,没有莫名其妙地成功,没有那些闲的没事干的富二代来拯救你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只能被动地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最终湮没无闻、、、所以,我觉得这部剧便也有了它的现实意义、、、而且,我也真心更多的人看到这部剧。所以,我给了它五星~
不知道天通苑现在什么样,已经一年多没回去了。天通苑虽然拥挤,脏。但是实打实在一腔热血的青春时代给过我温暖。还是挺怀念那里的,但是并不想回去。
就像那个电视剧一样,北漂虽然辛苦,但是也收获了爱情友情。
“恋人从来只有不和 没有错过”
看着评论都挺好的哪天我也去看看。
等一下就下豆瓣我也去看看,你们男女主角,挺好看的
一看就是霸道总裁式的这种,恋爱的现代剧
两个字,真实。
我就喜欢这种接地气的剧 把星都给我满上!!!
北漂悲惨往事,每个人都有一段不能言说的悲伤,故事不够,演技凑合,鸡汤金句旁白来凑!灰蒙蒙的北京,灰溜溜的人生。夜景都是满屏的噪点,同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融洽相处,美好得不太现实。每个人都性格鲜明,但傻的好的都太极端。东东和傻张建这好得也太随便,相爱相杀的母女俩处理得好看,。小细节改得好,比亚迪硬广。超哥的感情线从一开始就很勉强,吵架以后还求婚,真是蠢到爆。最后一集纯粹凑数。
挺不错的剧,现实没有那么多的逆袭和爽文情节。但也算留了白,张健发现北京不适合自己,唐小柔被骗后依然选了留在北京。小芸选了能照顾她和孩子的华哥。东东也许是走了她妈的老路,也有可能是真的想清楚了。吴宇超去大兴,也许是画大饼,也许是涅槃重生。“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确实很反映现实
最后两集没看下去,不过还挺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