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本來看完這劇挺無語的,但是看了一個九零后同胞的五星議論文後,我還是想留幾句話。
我是在深圳出生長大的。
看著一棟棟高樓平地崛起,城市開始寸土寸金。
香港回歸那天,在口岸看著駐港部隊進駐香港。
但看完了《北京青年》後,我才知道,原來我根本不懂深圳!!
這些北京青年們告訴我,原來在深圳沒什麽錢你也是可以租到一個有三四間屋子外加一個大院子、離公路近中心區近海近的住處:權箏大清早走兩步就到海邊了,奮不顧身地把衣服扔了真豪邁!!
老四追唐嬌兩步就到大馬路上了還有立交橋好嘛!!
原來圖書館的頂也是可以給你隨便坐的!
何北你想跳下去就跳好嘛!!
(後經豆友指正加實地探索 這地確實可坐 想坐坐的就去坐坐吧 那可是杜淳坐過的地兒喲!
)原來外地人也可以在深圳簽港澳通行證!!
我以為是最近才可以的!!
而且你們今天說想明天就過去了真心給跪了!!
深圳速度啊!!!
原來中信城市廣場門前的酒吧和噴泉大白天也開!
你當深圳的酒吧老闆都是何北嘛!!
咱可沒有哪麼大的商業頭腦。
原來酒吧妹一夜之間就可以變成白領!
弟兄們快來深圳吧!!
然後我發現,北京青年讓我明白了自己各方面的無知。
我不懂法律,原來攜帶毒品只要不知者就能無罪!
上午抓了下午就放!!
我不懂公安,原來我發現了一個神經病我還可以一直把她放在我家里!
我不懂警察,原來警察叔叔們真的是牛x轟轟的!!
何北這頭整個任知了的照片出來那頭就被盯上了;這頭給人運個貨那頭就被警察人贓俱獲!!
矮油敢情真的是和諧社會,屁民翻身做主人!!
警察叔叔們辛苦了!!
我不懂車,原來吉普的後備箱真的可以裝下那麼多行李再加上兩三個人!!
我不懂人體機能,腫麼才一天沒吃飯就坐在樹林子里等死啦?
我還以為人不吃飯可以活一周呢我太無知啦!!
也許是我的耳朵啞了我才聽見背景里潺潺的水聲!!
請不要告訴我那是大海的濤聲!
我會慚愧得五體投地的!!
我不懂外語,原來真正優秀的海龜英語聽起來和京片兒沒什麼分別嘛!
這麼多年我的英語真是白學了,愧對老師啊!!
我還沒有時間觀念!
原來離開了半年也是冬天,離開了一年也是冬天!!
原來北京一年四季都是冬天啊!
南方人長知識了!!
我還有太多不懂得,唔,我要慢慢學習!
我要仔細鑽研北京青年!!
有誰能夠告訴我:1. 一個從未動過心的優質男腫麼會在兩天內愛上個潑辣女?
2. 大哥死了能不哭不落淚並且若無其事地說通知家屬嗎?
3. 還有其他的知識重點,以後再慢慢補充.人啊!
在北京青年和趙寶剛的面前,看清你們自己有多麼的無知吧!!!!
任何一部剧只有看完结局才有评价的资格。
到底什么才是重走一遍青春?
直到最后一刻,我才明白所谓青春不是在某一段年龄做着某件值得怀念的事情。
之所以青春被我们所怀念,是那段过程。
某一刻,某天早上醒来,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
就是这种感觉,无论在哪里做什么。
重要的是在追逐青春的途中我们在改变。
从身无分文的生存体验开始,只不过是幼稚的时候鲁莽的冲动。
到开始运用能力和知识的结合,在社会上体现自己的智慧和价值的时候,便开始了真正的青春之路。
在追逐梦想的路程中受挫,受骗,受伤。
终于找到了真正的青春。
所谓青春,就是找到了你想为此奋斗一生的东西。
无论感情还是事业。
都要勇敢的面对自己,认识自己,挑战自己,最后完成对自己价值的评估和运用。
还好大结局是如此美好的。
只是艺术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
现实我们有着比他们大的多的压力和舆论。
而不变的是,从自己开始,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多大年岁。
永远都不晚。
青春,只是我们认识自己的过程。
所谓重走青春也不过是改变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所以,慢慢来,不要急。
找到自己。
你会发现,青春不是漫无目的的洒脱,也不是鲁莽无助的疯狂。
而是真实的,可以感觉得到的成长。
给五颗星的都属于脑残类。
给四颗星的属于脑障碍。
给三颗星的属于脑病高危人。
给一颗两颗星的属于正常人。
给零星和负星的人属于正常人在表达对垃圾的憎恶,所以豆瓣是不是可以给几颗负星等级呢。
最近在追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北京青年》,讲述了一批年轻人重走青春的一个故事。
经济学硕士毕业的男主何东本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贤惠的女友,前方是一马平川一帆风顺的人生。
可是在结婚登记的时候却忽然反悔,闪电般地分手、辞职,决定重走一遍青春。
也许这是很大都市青年的缩影,所有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设计好的,在这个世界里,安全,四平八稳,如同楚门的天堂岛,一切安好。
那方形的楼,方形的办公室,方形的格子间,方形的电脑,不用和真实的世界发生联系,不用投入情感,就可以这样终老一生,也没什么痛苦。
但是何东觉醒了,他觉得他的这种生活让他感觉到痛苦,所以他冲破了自己的鸡蛋壳,带着自己的堂兄弟出发重走青春。
他对恋人说:“我生活很压抑,不高兴,不痛快,这些年一直硬撑着,每天日复一日,都能想到十年后的样子。
” 他对父母说:“这么多年为了让你们高兴,为了让你们在亲属面前,同事面前,同学面前脸上都有光,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但是,我会努力再去找回我想要的东西。
但是从现在开始,我要为自己活一把了!
” 乍一听,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生活态度,但也这称赞也只能是对何东这样子孙三代生活在大都市里,不愁吃不愁穿,工作稳定,感情稳定,身边还有几个仗义帅气的兄弟的人身上。
对于这些年轻的人来说,一切从头再来,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定力!
而他们后来在烟台,深圳,丽江所吃过的苦,流过的泪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因为这些东西不是父母安排的,而是按照自己的内心选择的。
我相信这个经历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上帝很公平,如果你想得到你不曾拥有的东西,那就一定要去做自己不曾做过的。
正如张泉灵在北大的演讲中所说的那样:“你大学里的志愿是你父母选的,你大学里的课程是你挑好过的选的,那你凭什么要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 而对于很多漂泊在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的年轻人来说,根本就不敢谈什么青春。
这些年轻人从小到大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了父母也未必有能力供自己读书;好不容易 大学毕业了,接踵而来的是找工作的亚历山大,工作了,住着城中村,挤着公交车,呼吸着二流的空气,不知今夕何夕。
就像剧中的唐娇哭着对权筝说:“我很羡慕你们,从小到大什么都有,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有学历,有文化,工作也好,对生活不满意了,想走就起,想体验就体验,想开酒吧就开酒吧,走了一圈下来,所有人都发生了改变,就我,出来的时候就是酒吧妹,现在还是一个酒吧妹,你们都在改变,就我还在原地踏步。
” 看到这里,突然就很想哭,也许是因为她的这段话跟自己的处境有点像吧!
工作了快一年,让我的心境发生变化的是学了舞蹈。
从小到大压根就没有机会接触舞蹈,父母也没有能力送你培养这个兴趣培养那个兴趣。
上大学的时候经常上顿想着自己的下顿在那里,这个学期想着下个学期的学费在哪里。
工作之后想着怎么找便宜的房子,怎么省下每一笔钱给自己充电。
不敢对生活说,我对你不满意就抛弃你,不敢想辞职就辞职,不敢说重走青春就重走青春。
前几天跟Mini聊天,她快要研究生毕业了。
聊到自己曾经的过往,她说她走到今天,一直很拼命。
刚上大学的时候,高中读政治的她被调剂到医学专业,因为没有基础,她付出了比同学几倍多的努力才把化学和高数补上。
一直以来,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爱好什么,直到最近学了舞蹈。
因为跳舞的时候,她感觉那是为她自己一个人跳的,内心由衷地感到喜悦。
我想她之所以开心,那是因为她终于有机会去体验自己从没有体验过的生活,终于有机会去学习自己内心想学习的东西。
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舞蹈也让我体验到了久违的快乐。
这让我们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青春到底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对着它,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
因为太仓促,所以我决定今后为自己的内心做点事情,多做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机会没有胆量没有耐心做的事情。
谈谈情,说说爱,就像没有受过伤一样;跳跳舞,唱唱歌,就像没有人欣赏一样;认真地工作,就像不需要金钱一样;热爱生活,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这部剧一直在重复的主题就是重走青春,我觉得后面的剧情就很搞笑了。
大哥以前是公务员,辞了工作去追求理想,但是我看了他的努力却看不出他的理想是什么,他总是在拼命的干活却没有努力方向,好像以前是为了父母浑浑噩噩,现在是为了生活忙忙碌碌。。。。
还有那个演何南的演员,演技好差,总是绷得紧紧地,总是一个表情任知了,这个角色好像韩剧重现了一样,不知道他和重走青春有什么关系。
我一直崇尚在剧情的发展中去让观众去明白道理,但是这部剧却总是在讲道理,就像小学老师在给学生读课文是的,所以果断的看不下去
之前笔者对结婚还比较恐惧,自从看了几集《北京青年》,突然觉得,其实结婚也没那么差,起码不像这2B连续剧那么不靠谱。
大结局八成还是何东和权筝又走到一起了之类。
也就是说,演了半天,要是第一集就把证给领了,后面就啥都甭演了。
这就叫没事找事,闲得蛋疼。
于是,主线就没啥可说的了,往后各种矫情可想而知,主要是想对前6集看到的部分植入广告发表点意见。
(因为只看了6集,后面实在看不下去了)笔者不才,发现但凡里面植入的广告,几乎都是给商家砸牌子的。
比如牛奶吧。
第一集一直在喝奶,喝到后来,女主骂男主:你这辈子就没断奶!
后来男主就再也不买牛奶了。
(以后谁喝谁就是没断奶,有多少看官躺枪了?
)看完某电视节目,男主就再也管不住自己了,甩了未婚妻,丢了工作非离家出走。
这样的节目,是不是以后要标个35禁啊?
老大不小的看完都没了正常的判断力,太危险!
后来女主去试婚纱,把人家店里试个遍,最后哪件都不喜欢,走了。
何北在超市卖拖把,跟客人吵起来了,估计以后这超市也别想混好了。
两个女主去夜店,跳钢管舞的舞女就站那懒洋洋的颠两下,连个下蹲,劈叉,踢腿都没有。
做背景也要敬业一点撒!
坑爹啊,估计那迪厅以后也废了。
男主去那个旅行餐厅之类的地方端盘子,各种上错菜,汤泼了一地的镜头。
这要是泼到客人身上,非死不可啊。
这家店还是别去了吧。
河西带丁香去的那家电影院,进去以后,观众席脸上一色高原红,感情去他们影院消遣的,全来自城乡结合部啊!
(群众演员现在出场费高到剧组给不起了?
)男主给女主那个戒指,那个牌子的以后也不用买了。
为啥?
摆明了买你家戒指连个领证都领不来啊!
等等等等,以上列举的,在片中都出现过招牌或者LOGO。
这些商家不容易,心里都在淌血呀。
本以为要借着热播剧把牌子打响,哪知道赞助给完各种被黑。
马上觉得之前某宫斗大戏里面的阿胶广告还是给打得蛮卖力的。
起码人家剧组收了钱就帮你捧。
不像这种黑心肝的,收了你的钱还砸你的牌子。
由此可见,广告不是你想打,想打就能打!
对于这样没有商业道德的制片方,笔者认为应该严格的给予最低评分。
写完这篇影评之后笔者唯一的一个遗憾,就是在评了1星之后,并没有看到均分华丽丽的被拉低0.1个点.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吐槽归吐槽,这样的片子抱着大家来找茬的心态看的话,也能分散一点对剧情主线的不适感,对缓解孕吐有帮助哦~看来看去,以上总结的大部分还都是前两集里的。
也不知道后面有什么被这部剧毁掉的品牌。
有兴趣的看官不妨继续收集一下~。
7月刚毕业,前段日子听公司的叔叔阿姨一直在聊北京青年这部片子,杭州的公车站牌也总能看到这部片子的广告。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看了一个疗程的。。。。
然后我就哭了,第一集里何东从民政局阿姨手里抢走红本本的那一刻,我就想这货是有多大的委屈啊?
权儿姐背叛他了还是他背叛权儿姐了?
结果俩人跑到大马路上这货竟然来了句要重走一回青春。
我就想着,这个说法也倒还算挺新鲜的,之前没怎么听过啊,我忍着,想看看这青春到底怎么重走,要是真能走的丰富多彩我要不也辞了去走走看。
忍着何西那个货说话一股脑瘫的样,“丁香,你能别这样么?
”我说您好好说话不行么?
别那么有感情像朗诵似的行么。
忍着丁香权筝俩傻妞疯疯癫癫的跑酒吧吊凯子(虽然有开玩笑的成分),还觉得有可能能碰到真正的爱情。
忍着何东那个逼谈了三年的恋爱不负责任不说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想重走一回青春”这句话口号挺响亮,听多了还真就恶心了。
四个人儿从北京开着B40去烟台生存体验,倒也说得过去。
但能别抠抠搜搜的一百过十天么?
能别三个人一问何东接下来怎么办那个逼就来一句“我没想好呢”我说您没想好您这是作去了吧。
您觉得之前的工作不满意不合适不快乐您能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投个简历跳个槽,就算你说的你不想坐办公室了,好,你想清楚你想干嘛想去哪往后的发展是什么再辞职行不行?
行不行?
您就差多想想这两天啊?
后面的我也没心情看了,公司的电脑,砸坏了不值得。
剧情刚好停在权儿姐发传单,何东送快递那个地方。
我不知道最后他们完成他们的理想了么但是至少我看到将近一半,看到的是一个的理想是“干吗都行,只要不坐办公室”一个是“我要让丁香对我刮目相看”一个“我要创业”最后一个还靠谱点“我想开一间酒吧”。。。。。。
您四位理想是理想么?
这个叫“想”。
哪个年轻人都想摆脱枯燥的办公桌,想让心爱的女生看得起自己,想发财,想拥有自己的店面,这是人对不满意生活的一种有逃避性质的“想”这个“想”是没有错的。
您四位把这当理想也没有错,但是您四位跑偏了啊 你们生存体验跟你们实现理想有半毛钱关系么?
我不记得是13还是14集里何南要去深圳创业,内个老大还不乐意了,我说您四位感情儿是组团旅游来了吧,他的理想是创业,为什么不能去深圳试试,而是非要在这地方和没有留学经验没有高学历的人争抢体力劳动的饭碗,你们可能当不上快递员可以当服务员再退一步可以回家去。
但是那些被你们竞争下去的快递员、服务员可能比你们更需要这些能填饱肚子的工作啊。
您四位找工作体验生活能找个靠谱点的么?
不哭了,擦干泪水换个片儿看吧
首先说说为什么给四星吧,很简单,抛开剧情合理性、伪励志、大家早已厌烦的只有中国特色剧里能见到的变态长辈、矫情喊重走青春的口号之类有目共睹的问题——我喜欢其中一些搞笑的台词、段子。
从娱乐性上来说,四星不算太过分。
然后是我要说的全方位残疾片、瘸子片和健全片。
全方位残疾片,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堪的,甚至你想找到一个合适的看出这片的闪光点的角度来都很难,或者说不可能。
比如《追影》,比如《龙珠》(真人电影版),比如新版的红楼志异,比如现在电视荧幕上盛行的基本所有婆媳剧等等等等。
要美感没美感,要搞笑不搞笑,要深度没深度,要娱乐性没娱乐性,要看特技没特技。
这类烂片,你就算把它们的“烂”本身当作一种搞笑的东西来看,也是收获不了多少乐趣的,因为它们烂得太彻底,以至于连烂出风格烂出喜感的潜质都没有。
瘸子片,大抵就是《北京青年》这一类了。
虽说有着诸多的毛病,而且这些毛病放大或是不放大在某些人眼里都足以给这部片子判死刑了(事实上他们也是对的),但——如果愿意张大眼,如果愿意换个角度,这些片子依然是有可取之处的。
我不相信何北把唐娇压倒的时候响起门铃他抡起棒球杆就说“甭管是谁我都毙了他”时没人会心一笑,我不相信众人发现被大哥骗了把他绑起来一帮人乐呵呵去吃饭时没人会心一笑,我不相信大哥蹲在河边被打扫卫生的老大爷教育“别自杀”的时候没人会心一笑。
这些痞气的、任性的甚至脑残的家伙,在现实中也许会烦死咱,但在剧里确实能逗乐人啊。
有的电视剧嘛,你非预设人家本意是教育你的,再批判其毫无价值、虚伪脑残,那自然是一黑到底看不到亮点了,但我们换一种预设,是不是能得到更多乐趣呢?
《山楂树之恋》被亲王解读为生化危机,这说明它还是有潜质的,既然有人愿意这么找乐子,说明片子本身多少还能吸引关注,还有人愿意以不同的方式去评价它。
它的可能性,还没有死透。
健全片就没啥好说了,方方面面都很优秀,运镜,剧本,特效,细节,方方面面都很难挑出毛病,甚至做得十分优秀出众,成为后世标杆。
诺兰的各种商业艺术兼顾的电影,普罗米修斯导演曾经拍过的末路狂花,等等等等,例子是举不完的。
首先阐明一下看这部片子的最直接主要原因。
本人及本人身边的人大多北京控。
所以一当我看到“北京青年”四个大字就开始对这部电视剧充满期待。
但是看了这么十几集真是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重走青春的立意很好。
至少在我看来自己非常理解这种梦想。
年轻不做任何物质基础上的奴隶,三四十蒙个内裤口罩还会去迷笛拼命帅起头来,等到白发苍苍了依然会去做花甲背包客,生命就是一种体验,随着自己的心跳和永无止尽奇思妙想去行动。
但是这部片子却编出莫名其妙的贴合与无可避免的脱离。
说说何家这四个大男人。
何东。
其实我还蛮喜欢李晨这个演员的。
和张馨予在一起也大大方方的。
挺好一人。
说说这个角色。
整个故事的主线。
永远是拿主意的人。
有个嘛事儿大家都看大哥。
但是这个大哥拖泥带水的毫无导向性。
体验的决心很坚定,但是这兄台就不该让弟弟弟妹们都跟上来,父母唠叨工作繁琐不就想一个人逃离过新生活吗?
那么就应该即便孤独也要彻底告别过去,或是自己先思考一下什么叫做青春以及为什么会过成现在这样,真的都是外界环境所导致么?懦弱的心态注定身处困境就只有禁锢没有真正思想的释放。
独身上路,遇见同路的人,寻找自己,随时在现实与梦境中抽离,才能寻得真我。
何西。
好无辜的演员,却也真的演出现存于世的一种奇葩男人。
何南。
华仔打酱油来了。
我总是觉得你就是为了凑齐东西南北的存在而被设置的。
不过至少是之中最不坚定的人,为什么说何南最不坚定,因为对于现在的他,梦想不是青春,而是证明自己。
他不像老大的逃避,老二的盲从,老四的玩耍,即便他跟来了,他心里依然有着更大的梦想,每个人都无权去说怎样的生活怎样的追求有否好坏,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就去实现什么。
何北。
杜淳成功把西门庆的骚气带了进来,这是全剧中最可爱的角色,也是全剧中最真实最勇敢的角色,因为很多人在面对集体逃亡的时候,连他动尽小脑筋的心情都没有。
再来说说五个姑娘,我就哎呦勒个喂了。
权筝。
每次睁个大眼睛表现无辜的时候我都特别无语,跟在男人屁股后面的女人活该被甩。
你不该跟他们重走青春,应该仔细想想你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喜欢的东西,为什么自己的激情过早就剩的不多。
否则即便跟随大伙游历中国一番,也终会走进同样的怪圈生活。
丁香。
我一直觉得张丽这个演员有股特别妩媚的气质,很冷艳,所以导演给她整了一个poker face。
还非要冠上心理咨询师。
见到病人就板起脸凶巴巴你做的了心理咨询师么?
就连考三级都是要看面相的好嘛?
但是基于是个受了伤的女人,原谅你了。
叶坦。
目前无感,就这样唐娇。
多棒一姑娘。
姚笛真是好运气好福气,所有令人喜欢的角色都是你。
四个懦弱的大老爷们要是没了你,估计早就打道回府了。
任知了。
每次看见这丫头,就想向下低头45度仰望四周,然后撅撅嘴,做无敌撒娇状,挺好玩。
片尾曲及插曲仍旧选择了我们的汪峰大哥。
现在汪峰已经成为北京剧的绝对主角之一了。
最后总结一句。
剧中所倡导的精神是我所喜欢的,但是很显然,编剧是个宅男。
北京青年是最近看的的电视剧,实在没有事做了,然后就看北京青年了,我不是什么资深影迷,但我感觉这个是赵宝刚拍的最不靠谱的一部戏了,比之于《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是有距离的。
这戏有一主题叫“青春重走一回”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我的反应就是不靠谱,然后我就想,是不是我老了啊,虽说我不是还是十七八岁的青春年少,可是我还没有进到社会,没经历那些,但是我可能还是有着群春的心态的,怎么我没有共鸣,怎么会觉得不靠谱呢。
后来我明白问题了,我也站在剧中。
其实更多的这个剧我看到的是对社会的的现状,对一成不变的生活的一种反抗,逃离,没有必要借以青春之名,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主题来表达,至于用什么,我不知道,只觉得以青春之名不合适。
每代人的青春青春是值怀念的,那个年代都会过去,白衣飘飘的少年,到西装革履青年,懵懂天真的小女孩,到成熟知性的女性。
其实我们要保持的是青春的心态,那才是最美好,和有活力的。
那种求知精神,对未来的希望,那种纯真,这才是青春的我所理解的青春的意义。
要是剧中所说重走青春,其实应该是拾起那种,何东,何南,何西,何北,青春时的心态,而不是在干一次像青春的时候能干出来的事,以青春之名不靠谱。
再说剧情,重走青春那是老大何东提出来的,可是你看,看到现在就只有何东不知道干什么。
何南创业,卖拐棍,何西他要追到丁香,何北要开酒吧。
就不知道要干什么,四处找体力活干,那就叫重走青春?后来他一提这个我就觉得有点恶心,其实我原来还是挺喜欢李晨这个演员的,觉得和他还有点类似的性格。
虽然何北就一混混,但他明确知道他要开酒吧,一直坚持。
如果说后面有他自己醒悟的剧情,我想说“编剧,你太啰嗦了……”其实电视剧电影拍的好不好,就是看能不能引起共鸣,现实中肯定存在诸多的这种对无聊的,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压抑,不痛快,于是这个电视剧电影就会有受众,有收视率,这个可以单纯的直接表达出来,不用再借青春,但编剧为了让何东跳出那个方形的盒子,用了这个理由,他只是想逃罢了。
因为青春的时候敢做,不用负太多责任。
然后等着大家代入。
国人很多人爱看一周立波秀,但我不喜欢,觉得周立波简直是他们的代言人啊,他说的很多都是社会的黑暗面,其实人们对着社会不满意,想骂但自己没分量,终于周立波替他们骂了,替他们像权利和体制开炮,看的人心里就痛快了,爽了。
(这有点扯歪了)何东辞职逃出来了,我原来还以为这个会不会引发部分人辞职,但是新闻没有这样的报道。
其实他们这个充其量叫体验生活,但不是生活,怎么说,心态是不一样的,就像你拥有一个东西,但是你现在不需要它,和你没有这个东西 但是你现在也不需要它,就这两种区别。
你可体验,但不能一直这个干。
最后说个好的,丁香这个角色设计得比较好,我比较讨厌她,虽然在剧里是没干什么坏事,但是就这种一直端着的感觉,让我觉得特讨厌,正是这样,说明这个角色演绎的好,设计的比较好。
(第一次写,发到了豆瓣,各位看官就当娱乐了)
你的青春也许不是这样,可是那些在青春路上所拥有的感动却是如此。这部剧中,我最爱的是知了。可怜的知了,希望你能幸福。
拍的太假,没有看出主题是什么。
近年能看进去的中国电视剧之一(好像能看进去的都是赵宝刚哦也)。剧情假演得也不实在,但是有趣,养眼,所以就有收视。
哥几个三十好几演毛青年啊。还重走青春路,您几位不是号称“青年”吗?那还“重走”个毛??我爹说这么不靠谱的事也就20岁的人能干出来,我告诉他现在这世道20岁的人也干不出来这事了,只有10几岁的小脑残差不多能干出来这种事。
请问哥几个平均年龄多少?好意思叫青年吗。。。
每次都拍这种不接地气儿的“作”品,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给他投钱?
只看过两集,觉得编剧观念上还是太土,一点不青年。
真是很差的差
杜淳这张老脸总是皱着眉头 活像别人欠他二百五似的 怎么看都不像李晨他弟弟!!
从深圳开始有点意思,总体来说过于理想化
不如前面两部好看,更不如北爱好看。一开始还期待重走青春的故事能激起共鸣,后来发现不过是一场虚张声势的旅行。唯一感动的是权筝对何东的感情。想来想去,我还是喜欢北爱里戴着眼镜的那个有点木讷的李晨。
看了十几集的样子,没觉得好,也没觉得特烂,就是觉得有点2B
直接从20集调到了大结局。。原来那李晨在我心中是好男人形象啊。。but自己手贱去豆瓣去天涯这种毁三观的地方啊啊。。
连俺妈看得都热血沸腾 之后引起的社会效应..肯定是掀起一阵辞职热潮~
越是理想主义,我越是喜欢。
重走青春很值得!
去哪找那么极品的四个爹啊。爷爷又总是一副智慧老人的样子。对白也太像教科书了。不过看着还是挺振奋人心的。演员都很顺眼。
想想青春何处的时候又觉着何东你凭啥要牺牲别人的青春来成全自己的人生 整体还是不太现实 梦想有的时候还是要有一定的金钱基础
娱乐为主 励志为副
哪里是北京青年,完全是京城四少。难道青春就是吃喝玩乐?实现梦想就是怀揣着一包儿的钱满世界游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