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影视作品总是故弄玄虚感太强,人物在镜头前的表演感太过分(是因为小岛上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吗?
),这些一贯的弊病,并没有在这部作品里得到任何改善。
如果将这些连同日本人一进门,无论有没人在都要说的一句“我回来了”一样,理解成一种文化,那也就算了,可是,冲着柏林奖项来看的这部电影里,因为以上两个毛病造成节奏的拖沓、刻画镜头的多余、人物行为举止偶尔的莫名其妙(比如司马相如甩下一句“我也是时候要离开那里了”然后突然扔下同行的室友小跑着过了马路)等诸多障碍,影响了观众对电影的理解。
比如,导演究竟矛头对准了“依赖”还是“冷漠”?
藤原龙也在表白跟前女友的关系时说过,前女友觉得二人同居时总有第三者在场,香里奈将这个解释为,对相互的依赖是那个隐形的怪兽。
我一直在前半部分平静的电影节奏里期待故事的发展或对人物的深入描写中窥见故事的主旨,当看到香里奈的这个说法时,“这个故事是说依赖怎样摧残人们的关系的吗?
”的想法开始在脑里悄悄播下了种子。
虽然,常识告诉我,依赖给人的感觉绝不是无形里有第三个人,而应该是,自我的丧失,藤原龙也的女友会感到只有对方的存在才对。
但苦于剧情发展没有提供任何其他线索,暂时只能让这颗种子留了下来。
这个情节之后的小高潮,是藤原龙也跟踪了小悟发现了他做的事情却选择什么都不说。
至此,“依赖”这个线索开始不成立,这就让之前的一大堆关于“依赖”的讨论的描写显得十分无谓!
电影真正的高潮,在于小悟发现了自己的秘密后也选择什么都不说的时候,藤原龙也跪倒在家门口失声痛哭的时候——他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他没法再带着假面撑下去了——可是这时他发现,没有人关心他痛哭背后的原因,只想知道,“诶,你会去的吧?
”意思其实是,诶,你,会笑起来的吧?
”呼应了电影开头就点明的同居生活法则:不喜欢这里可以走,要留下就要笑着过生活。
这个高潮里,终于出现了电影里唯一一个主观的镜头:从跪着痛苦的藤原龙也的视角出发,四个坐姿各异但神态同样自然同样冷漠的室友扭头看着他。
在这之前电影一直用客观几乎冷冰冰的镜头作为叙事语言,即使是当藤原龙也在幽暗雨夜猛挥扳手袭击路人的激烈场景,也不例外。
这样的客观视角,多少保护了观众不用过度代入任何一个角色中,与人物保持了一段克制的安全距离。
但在这一瞬间观众被逼从藤原龙也的视角去看待这一切:原来重点根本不是他们已经知道了没有,重点是,他们根本不想知道,他们在意的,是表面上一切正常的生活的延续,每个人在这个网络聊天室一直相安无事地生活下去。
至此,主旨终于不言而喻了。
我主观地认为情绪激动的藤原龙之所以突然止住了宣泄性的痛哭,是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这点。
在他面前,四个同一屋檐下的亲密室友瞬间变成了四个腹黑无比的陌生人,“我们不在乎你的秘密”,这就是他们的宣判,而他要怎么接受这个宣判呢?
是接受邀约回到聊天室?
还是撕破可怕的契约和病态的自己做个了断?
这个镜头最后在藤原龙也和四个室友的默默对视中渐渐拉远,这时我才发现我已经害怕得整个人在沙发里坐直了,感觉头皮发麻心里空荡荡地难受。
所以我想说的是,虽然前面有很多让人分心的无谓的描写,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和强有力的镜头语言还是非常给力的,最后终于给出“主旨是对于冷漠的控诉”的答案。
这就更让人遐想,要是可以做到描写更精练主旨更鲜明,高潮部分该会让人多么毛骨悚然。
2009年由行定勋导演的同栖生活说的是一个二居室里同栖着两男两女:良介 男,21岁,H大学经济学部3年级;琴美 女,23岁,无业;未来 女,24岁,插画家兼杂货屋店员;直辉 男28岁,独立电影公司发行业务。
后来出现的角色还有三位:未来在酒醉后又在酒吧带回小悟 男,18岁,从事夜晚贩卖肉体工作;良介暗恋的学长女友 贵和子;及直辉前女友。
三男四女七人都可算是俊男美女,以青春片来说可说阵容十分强大。
电影的剧情已经有多份影评剧透的很清楚了,我就不再重复。
日本导演最擅长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剧情里讲出不平凡的故事。
这片的魅力就在看完了以后导演让观众留下很多可脑补的地方:从一开始就给良介打电话的学长梅崎,到结束也没露面。
反复提起的伊豆之旅,也还没有落实。
良介和他暗恋的学长女友贵和子在表白后成了恋人关系。
但不知在伊豆之旅中两人将如何面对他的学长,她的前男友?
也许学长和贵和子早就准备分手?
良介去和贵和子表白的那场戏也很有意思:良介在女孩家门口的生硬张望,支支吾吾答非所问但也天真可爱。
他的企图还没开口就被刚回来的女孩一眼看穿。
幸运的是女孩早就对他有意,因此在女孩主动下两人成为恋人关系。
良介可说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本来完全以与男友约会为生活重心的琴美在意外怀孕后,在演员男友叫她生下孩子后却令人意外的决定选择堕胎和分手。
这个转折似乎也大了些?
也许琴美意识到演员男友的不可靠,及时止损?
当然全片最令人意外的就是看似最正常有正职并坚持健身跑步的直辉竟是片里电视新闻里多次出现在路边袭击女性的隐形黑手。
电影看完了,可是观众觉得意犹未尽。
这就是有魅力的日本电影。
挺直白的影片,稍显美化和柔和化了,当然这就是行定勋一贯的风格。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封锁的内心世界,通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受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不过在这个固定环境中一切世俗的界定都不重要了。
这个四居室的五个人的相互融合的故事,过于温暖了。
影片时不时出现的某个人物的独白仿佛适用于所有人,每个人被处理得扭曲又仿佛都是哲人。
影片关于隔壁房客的设计以及犯罪事件的插入算是比较有意思的处理,即使是所见所闻也并非如你所思。
直輝發現大家早就知道他就是連環殺人魔.他衝著跑回去想跟大家承認他就是連環殺人魔希望大家能報警這做法等於是對他的救贖,但是回家每個人沒事一樣的聊天跟他說「喔.你回來啦」再前面有個鏡頭是大家在客廳沒開燈看著窗戶.他們知道他每天夜跑都是出去殺人.為什麼不報警呢?
因為這是反應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關係冷漠有點關我屁事的感覺,既使住在一起表面看起來好像很和諧溫暖.其實誰對誰都互相不在乎.
- 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不吵吗?
- 这个嘛…这里就像网络聊天室或论坛。
- 聊天?
- 不是炫耀或者坦白罪行的地方,更像是充满美德的网站。
不喜欢就走,喜欢就留下来一起乐,很自由的地方。
- 诶…都是泛泛之交啊。
- 泛泛之交吗?
- 不然早就分崩离析了。
小悟年纪最小,但底层的职业和社会经历让他获得了与年龄不符的通透,凭琴美的只言片语看穿这个小出租屋的本质。
这短对话出现在影片开始不久的地方,看完之后才知道其实是首尾呼应,而且通过剧情发展让观众把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
真的挺妙的。
4+1个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共用一个卫生间、一个浴室、一个客厅、一个电视,甚至共用床铺。
但是没有联通内心。
挺正常的。
人是社会性生物但终究是独立的个体。
如果什么都一览无余,人性的丑恶和扭曲随时能打垮这个世界。
掩藏好一部分自己,也不去主动揭露别人掩藏起来的部分,世界才会是平衡的。
谁没有个一言难尽的角落呢?
害,有些东西没理清楚。
抽空再看一遍好了。
未来和小悟在游乐园的某个细节被电到了——1)未来痛苦的讲述过去之后,回望小悟,小悟却沉入梦乡。。
2)未来此刻默默的沉静片刻,安心的闭上眼睛(或许心中默想“小悟毕竟还是不理人事的少年啊”——自此时起改变对小悟的态度,并为怀疑小悟而羞愧)。。
3)小悟却在此刻缓缓睁开双眼,深沉的眼神暗示其并未充耳不闻。。
这个细节使得小悟的形象即刻丰满(小悟乃表面对世间无谓,内在却敏感纤弱,或许是为了生存才背负如此深沉的面具罢。。
)。。
之后小悟虽性取向正常,却以男色生存;以孩子般任性的表现洗掉未来的录像带从而使其摆脱过去的束缚;直至最后那种种不似少年的感悟都相当自然。。
赞啊!
不过不知是小说的功劳还是导演的妙想。。
还有一个情节比较触动,琴美怀孕,为男友星途而决定堕胎分手——偶不禁想起NANA,奈奈怀孕时巧决定为之建立家庭。
这二者最主要区别在于两处:一、巧乃霸王,有手腕有色相,能够撑起一片天;而琴美男友有色相,而只能在社会既定的规则下踽踽独行(这是漫画和现实的差距呢?
还是女性创作者与男性创作者的差距呢?
)二、琴美表面是一个耽于恋爱不谙世事的少女,却在此事件发生时表现出超出年龄的成熟;奈奈表面与琴美类似,但事实上还是一个被宠爱的身在福中之人(再次啰嗦下,这是漫画和现实的差距呢?
还是女性创作者与男性创作者的差距呢?
)总之,这电影细节很用心,蛮触动的。。。
2011.5.6我都不知道怎么说,看这个电影完全是因为林遣都!
果然,小林你没让我失望!
靠,太有看头了!
又全裸又XXOO你真的又白又瘦啊!
黄头发适合你!
帅气!
******************************不过片子看完以后,感觉,好凄凉啊虽然大家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虽然大家表面上看起来是朋友,但是谁都不是真正的关心谁,只是表面上过的去就行了,谁真正关心过对方,谁真正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过问题,都会觉得麻烦吧!
**********************************隔天起床,又看了一篇影评,写的很好,把电影分析的比较清晰。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92183/?post=ok#last
戴上面具生活是现代人应付复杂人际关系的方式,摘下面具的每个人很容易就冲破空间这种障碍,你看到别人好相处,没准对方还有其他地下的身份。
《同栖生活》属于那种后程发力的长跑选手,电影铺垫了整整一个多钟头,在你略感烦闷的时候,它才猛然给你用力的一击,轻松愉快的氛围立刻急转直下。
行定勋塑造出来的融洽假象,一度让我以为所有人的相安无事就像生活的琐碎那般正常,结果假象被拆穿的那一刻才让我意识到:所谓的和平相处不过都是出于心照不宣,哪里有那么多真心对真心呢?
这是关于拼房年轻人的故事。
在那块有点拥挤的空间下,人与人的相处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吃饭,喝酒,看电视,就像普通的朋友一样。
而走出这个空间或是进入自己的房间,每个人才算真正释放出自己的原形。
大学生良介看起来最无公害。
泡上了学长的女朋友,连心动都懒得掩饰,因为朋友的过世而大哭不已,不管对方是否真心就互诉衷肠。
原来良介最大的梦想就是回老家开寿司店。
就像良介所说的那样:“对于我们这种无所事事的人来说,时间不是直线进行的,而是这样一节节连接起来,像车轮一样。
”在东京的生活与其说平淡,不如说是无聊,唯一能激起他斗志的除了把妹,就是调查隔壁的卖春悬案。
琴美的生活就更是无所事事了。
每天除了弄自己的睫毛,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男朋友演的烂俗偶像剧。
还有成熟女人未来,小悟,电影公司职员直辉。
这五个人共处在一个如同网络聊天室的空间里,感情并没有那么深,很多时候他们采取的是最安全也是最舒服的相处模式:不看破。
每个人都有秘密:未来喜欢看年轻少女来获取心灵的平静,小悟平时有私闯民宅的恶趣味,琴美意外怀孕…但是他们并不会说给彼此听,甚至根本没人care。
有一个镜头是小悟和未来夜闯游乐场,两人坐在旋转木马上,有点醉的未来跟小悟掏心掏肺讲起自己悲惨的经历,此时的小悟下意识地装睡。
不仅仅是小悟,其他人也是这样,极力保持着一种很隐性的疏离感,尽量不要去参与别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不干涉就不会有伤害,他们需要的也许根本就不是彼此理解,而是需要一个可供发泄的渠道,就像未来去喝酒会想到小悟,没多少深度,陪伴就够了。
电影中不断播报的那则发生在东京的女子被袭事件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设定,没想到到了结尾竟然成了关键的铺垫。
而凶手竟然是最没可能的那个人:直辉。
直辉在片里大概是最善解人意的吧,琴美怀孕找他处理,未来在他面前承认自己的阴暗面…可以说他的存在,也成了剧中几个主角的连接点。
现实中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也是变态的高发区。
表面很nice,心理却超暗黑。
片中其实多次暗示过直辉这个人不简单,譬如他去跟踪小悟,明明知道小悟做了无耻的事情,但在其他人面前却没有挑明。
所以他远比其他人更有心机,也决定了直辉有自己的小宇宙。
雨夜袭击女子的直辉被小悟逮个正着,但小悟那句“他们都知道,只是不想说”让他彻底崩溃,或者说让自己丑态尽现。
回到家中的直辉看到大家快乐地谈论着要去哪里玩时,再也忍受不了直接痛哭,这时候镜头很有意思,依次定格在每个人冷漠的脸上。
最可怕的是,那种冷漠,不是因为大家知道直辉的卑劣,而是因为他破坏了大家小心翼翼维护着的平衡。
泡泡向我推荐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很不以为然。
光看海报,就勾不起观影的欲望。
俊男美女,又是同居,摆明了是像《六楼后座》一样的青春片。
青春片,我以前很喜欢看,但是这两年却越来越努力逃避这种片子。
大概是随着年龄与青春越来越远,内心对苍老产生的恐惧让我对这种片子避讳颇深。
“你看看,蛮沉重的片子。
”泡泡道。
“嗯,嗯,有时间会的。
”我敷衍道,一如平时别人敷衍我那样。
过了几天,泡泡问我看完什么感觉。
我搪塞了她几句。
她大概感觉到了我的不耐烦,淡淡的笑笑,从此不再提这个话题。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见得喜欢呢。
”她说道,然后又去了新西兰。
我也笑笑,泡泡近似执着的迷恋其中的主角之一藤原龙也。
我也觉得那男人不错,《大逃杀》、《赌博默示录》都算很合我口味的电影。
但是我还没有想看完他主演的每一部电影的觉悟,就像《死亡笔记》,一直放着没有任何的欲望。
就这样。
过了将近一年。
昨晚失眠,凌晨两点钟的时候,起床披着衣服看着窗外黑蒙蒙的楼群发呆,突然想起了这部电影,下意识的打开了电脑。
有些事,是注定要做的,不管你疏忽了多久。
一百一十八分钟。
灰色。
无奈。
压抑。
这些都不是这部片子的主题。
你要问我主题到底是什么,我也说不出,不能像著名影评人一样,用哲学理论讲上十几页观后感。
不舒服。
这就是我看完电影后的第一感觉。
当然,这种不舒服并不是想吐的感觉,而是那种让你想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的感觉。
我只能缓缓的推开窗,像七百年前的辛弃疾一样,说句天凉好个秋。
如果说《六楼后座》犹如一杯冬日里温暖的咖啡,那《同栖生活》就是一杯冬夜里凉透了的白开水。
喝一口,让你从从喉咙凉到五脏,虽然什么味道也没有,却让人心中五味杂陈。
五个人,五种生活方式,挤在同一个空间。
要说孤男寡女,同处一室,会有很多温馨浪漫或者狂热放纵的故事可以发生。
但是……剥去了柔软温润光滑洁净的表皮,《同栖生活》给你展示了血淋淋的现实。
良介,最朴素的男人,往往是活的最勇敢的男人。
当我耻笑着这个一脸乡土气息满口关西腔整天翘课的死大学生的时候,他竟然跑去跟学长的女朋友告白了。
学长的女友在门口遇到了他,笑着跟学长讲着电话,把不安的搓着手的他落在旁边。
人蠢无药医,我冷笑。
等着看他出丑。
然后,那个女人倒了杯酒,微笑着看着支支吾吾的他,嘴唇凑了上来。
这是这部电影里第一个让我惊讶的地方,虽然比起后面的剧情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转折。
好吧,只是一场游戏,我安慰自己。
越是漂亮的女人,越是容易滥情,说不定这个女人把跟男人上床看做喝一杯水那么简单。
床戏很无聊,尤其是对于看多了日本爱情动作片的我来说。
黑暗中只显露出良介的背,伴随着轻微呻吟声一起一伏。
索然无味的床戏过后,良介做起来,学姐开始背着镜头穿衣服。
良介在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的事情,父亲的期盼,好友的死,现实的压力,渺茫的未来……他哭了起来,学姐什么也没说,从后面轻轻的抱住了她。
一个拥抱,让我改变了看法。
一个愿意跟你上床的女人,不见得愿意听你的烦恼,一个愿意听你烦恼的女人,不见得愿意安慰你。
或许,爱情是容易背叛的,但无疑,爱情是最好的慰藉良药。
当我被这种情绪所感染的时候,学姐的弟弟闯了进来。
“老姐,你怎么可以把男人带回家?
”惊讶的质问破坏了温馨的场面,也预示着后面剧情的张力。
琴美,死宅。
我数了数,她有五次特写都是在看电视。
其中三次是一则单身女子夜晚受袭的新闻报道,两次是她男朋友演的爱情肥皂剧。
是的,这姑娘的男朋友是个演员。
她每天的生活都是拿着面小镜子剃眉毛,然后开着电视等男朋友的召唤。
手机响起,然后去酒店,直奔主题,完事之后,男人离开。
她的男朋友应该不是个好东西,借着名气玩弄小姑娘,说不定同时跟很多小姑娘保持着这种关系。
这样的关系,同时被良介和直辉所质疑,但琴美坚定不移。
这样的女人很蠢。
当然,陷入热恋中的女人都是很蠢的。
琴美怀孕了,她托直辉去问自己的男朋友,如果自己怀孕了要怎么办。
生下来。
这个答案很让我惊讶。
堕胎,分手。
琴美的反应更让我惊讶。
女人可以把自己的一切都定位在一个不靠谱的男人身上,但一旦她莫名其妙的改变了想法,她的做法就显得异常的冷酷决绝。
或许是她厌倦了等待?
未来,童年的阴影早就了扭曲的性格。
说实话,我很喜欢这种女人,长长软软的头发,清秀的脸庞,黑框眼镜,插画家。
你能想象到这种女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关掉音响,看强奸合集排解心中的压力么?
童年的阴影一直萦绕在心头,她痛恨暴力,却又要依靠暴力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在某天的酗酒后,她拉着在公园偶遇的小悟回家。
小悟洗掉了她的带子,录上了琴美男朋友演的爱情肥皂剧。
所谓的精神支柱坍塌之后,未来崩溃了,满世界找洗掉她带子的人。
仅仅过了几天,她却复原了。
原来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人离开了什么,都可以活下去的。
你的生意好么?
在清晨的时候,未来到天台抽烟,很满意能够污染到清新的空气。
三根。
小悟竖起了手指,笑。
小悟是个男妓。
依靠男人的男妓。
看到他在公园里站直了身体,让一个猥琐的大叔摸来摸去的样子,我笑出了声。
然而,他却是这个房间里唯一一个阳光快乐的人。
他冒充良介的大学同学。
他陪无所事事的琴美打弹子机。
他带未来去深夜无人的游乐场,听她断断续续的说自己的童年阴影。
他跟着直辉到电影公司,做些杂务,并对直辉流利的英语羡慕不已。
他撬开路边一家住所,随便的找些东西吃,然后坐在床上,看着年轻女主人的照片打手枪。
心境改变环境。
即使居无定所,即使朝不保夕,照样可以活的很快乐。
直辉无疑是五人中活的最正经的一个。
他在电影公司任职,衣装笔挺,做事稳重,还有慢跑的习惯。
他是房内年龄最大的,扮演着家长的角色。
他协调梳理着众人之间的矛盾,使整个同栖生活看起来平平和和。
但我知道不会这么简单。
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角色,不会找藤原龙也来演绎。
果然,规劝良介要认真生活的他,质疑琴美不着调爱情的他,听到未来排解压力的珍藏录像带一脸惊讶的他,带着小悟做正正经经工作的他,在深夜的时候,握着金属扳手,一下又一下的敲打着陌生女人。
撑不下去而变成不正常的人,往往是那些看起来最正常的家伙。
如果电影演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就没有写这篇东西的必要。
陌生女人的鲜血顺着雨水在地上流淌,直辉一下又一下的挥动着扳手。
身后的小悟出现了,他惊讶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喊道:直辉哥!
直辉扭过头,脸上是纠结了愤怒、后悔、害怕、颓唐、解脱的表情。
这下挂了,屏幕前的我感叹道。
然后小悟喊道:走吧,直辉哥,反正没有人看到。
两人一同跑到良介的小车里,小悟说:快把湿衣服换了,不然会感冒的。
那一瞬间,我几乎要被这种友情所感动。
直辉在想,他不知道要如何面对自己的室友。
小悟说,其实大家都知道的吧,但大家都挺喜欢那里的,所以一定没事的。
镜头切过,黑暗的房间中众人呆呆的坐着,面无表情。
他人即为地狱。
别人之所以能忍受你,并不见得多喜欢你,而是他觉得你是你,他是他,你所做的一切,其实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他如果很想保持所谓的现状,即便你是个十恶不赦的家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直辉冲进了房,小悟在后面跟着。
房内的众人正兴高采烈的讨论着去哪里旅游,小悟也加入其中,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直辉呆呆的站在门口。
未来扭过头,脸上的笑意迅速退了下去,她面无表情的看着直辉,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说:“直辉,你也会去吧。
”直辉撑不下去了,伏地嚎啕大哭。
镜头从窗户开始慢慢拉远,将一切归于黑暗。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故事,不要说,不要破坏大家都满意的现状,谁不是带着面具在演一场叫做生活的戏,对于你面具后的脸色,没人有兴趣知道,你只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可以,不要让这场戏演不下去。
冷漠。
如此而已。
真的很无聊,无聊到超级好看。
说是老友记或者生活大爆炸 吧,也就背景像,但同居的五个人几乎没有交集,于是就没有那么多狗血。
当然了,只是人物关系上没有冲突了,但该出事的时间节点肯定得有事。
因为人物关系做的相对平行且扁平,于是一点小事都可以成为时间轴上的大冲突。
其实埋的线都是暗流涌动,但人物关系在事件推动下往前一步后退一步,真正的对事不对人。
一直保持着相敬如宾,或者老死不相往来。
虽然是08年的电影,现在的东亚城市似乎还是这样的合租状态。
如果往前,可以追溯到 72家房客 只是没这么极端。
导演是真喜欢镜子啊,各种镜像,后来的日本电影里很少见了。
同一屋檐下各自的秘密。
有时生活是被其形式所控制了,对于平衡模式的追求超越了其本身,严守的秘密中,不仅有伤痛还有冷漠,这冷漠在于他们用行动表明了去理解生活是不可靠的。影片的叙事创意不错,但叙述显得过于随意,所幸其疏离阴郁的气氛贯穿始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影片在节奏和情节推进上的不足。
好扭曲……
为什么日本演员演戏总是用力过猛~电影本身是断裂的,更像是一段又一段的小故事,人物的情绪变化也因为缺乏动机的铺陈而显得突兀,很多旁枝末节的隐线到最后也默默消失了。期望很大,失望很大。
十年前,行定勋就在拍年轻人,十年后,他还在拍年轻人。其实行定勋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挪威的森林》影片改编的最佳导演,可惜他们选了陈英雄。
最终还是得独自面对孤寂
这种疏离好可怕好可怕
又是一部慢热的片子,看完之后总感觉错过了什么,很想翻原著来看看,你身边的朋友,恋人甚至亲人,你真的了解他们吗?
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要表达些什么,但就是被什么牵动着,看完了,又好像留下了些什么。。。
每个人都有隐蔽的寂寞和无奈。我莫名的很喜欢里面一段很诡异的背景音乐!周围人的轻松氛围也许能化解心灵的变态。
爆的太唐突了
起初以为是日本一贯小清新的电影 看到最后还是有点惊喜的电影 不虚我这两个小时
虽然知道结局犯人会揭晓,还不是被吓到
神经病。。
没明白
浑浑噩噩。。。
我们触摸不到的内心的阴暗世界
前半程闷,逼得无数人离场,坚持看完的看到了结局后猛烈鼓掌
我面前有一扇玻璃,任何人都可以看见我,却不能触碰我。
平庸,乏善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