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波莱特正在经历人生低谷。
老伴已经离世10年,餐馆生意经营不善被迫转让,因为欠债财产被法院收走,连一盏台灯都没给她留下。
当然,造成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没钱,她要靠每月600欧的低保、四处占小便宜、在垃圾堆里捡吃的艰难度日。
不仅如此,老奶奶的精神世界也相当糟糕,在法国这种时刻标榜“自由 平等 博爱”的地方,她红果果的把种族歧视挂在嘴边、对家人冷漠粗暴、对朋友言语刻薄。
终于有一天在这种愤怒的低谷里出现了转机。
老奶奶无意发现楼下的年轻人正在靠毒品赚大钱,于是强悍的抓住机遇,从此开创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1 寻找货源。
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一级代理商拿下分销授权,当然这个时候是没有余地讨价还价的,只有九一分成。
2 定价、渠道。
不得不说老奶奶是有两把刷子的,靠警察局缉毒卷宗确定市场价格,靠市场调查发展销售渠道,展现了超强的逻辑和执行力。
3 销售。
“从第一个用户到第一桶金”,成功来得如此容易,上线和老奶奶都非常开心,老奶奶凭业绩说话,拿到了更多货源和更多分成。
4 恶性竞争。
因为在全是年轻人卖家的市场上鹤立鸡群,加上老态龙钟的姿态让买家们放下了防御,当然还有她不可忽视的销售技巧和热情,老奶奶一跃成为销冠,引来了同行的嫉妒和破坏。
5 产品多样化。
这可以说是建立整个商业帝国最重要的一步,老奶奶用更少有效成分(更低成本)开发了新产品,比初代产品更受欢迎,这大概就是对每个时代创新精神的褒奖了吧。
6 扩张。
招募员工,发展合作伙伴,终于不负众望抢占了所有市场份额,掌握了绝对话语权,甚至挤掉了一级代理商自己成了大巴黎区总代理。
7道德困境。
供应商要选“更大的市场”,打算新开面向小孩子的产品线;而掌握了足够话语权和金钱的老奶奶此时良心发现,拒绝了新的战略。
于是昔日的合作伙伴撕逼反目。
8 海外市场。
这一段很像很多互联网公司在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被各种约谈/封号,因为国家说你违规了。
然后用惯了网站的大批粉丝齐齐跳出来抗议(当然,中国只能在网络上)。
最后皆大欢喜的结局就是公司把服务器放到海外去,生意继续做。
(对了,现在还能不能这么干了?
)
开头没怎么仔细看,过程还是充满喜剧效果的。
里边的里奥好像是当幸福来敲门里边的小男孩。
总体路线就是奶奶没钱捡垃圾,捡到了大麻,然后卖大麻,被其他卖大麻的小混混排挤,被抢钱在家做蛋糕,孙子阴差阳错帮助奶奶做成了大麻蛋糕,奶奶把闺蜜小混混都收服一起卖蛋糕,然后被毒贩要求给小学生做大麻蛋糕,奶奶不同意,孙子被抓走,做警察的女婿去营救 ,奶奶因贩毒被抓,民众联合游行要求释放奶奶,奶奶出来后开了蛋糕店,和女儿重归于好,过上幸福的生活。
但是总觉得这里边的反派太弱了,可能是我们的老奶奶太强悍。
一个穷途末路的老太太走上了贩毒道路,穿梭于一群年轻男人之间,斗智斗勇、轻松诙谐地化解了重重险境。
一开头听音乐就很喜欢。
片中太婆是典型的歪得很,不仅卖毒,还是毒舌,让人烦的那种,在赚到钱之后,自己内心就开始变化了。
很纠结的一部电影,老奶奶的奇葩行动和滑稽的剧情走向给它平添不少乐趣,单从她老年生活无依无靠,有绝命毒师这样的情节也让人恨不起来,结局也是前往边缘地带继续靠此营生,确实也被她的不服老的精神所感染。
但就因地制宜而言,有的时候在我们这个国家真的需要放上道德制高点,公众人物尤甚,这也不是上纲上线,也不是什么“人都会犯的错”,毕竟它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它所带来的生理欢愉,多少家庭,吸毒的,贩毒的,缉毒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啊,抛开三观而言,还是蛮喜欢这部轻松愉快的法国电影的。
关于小费的尴尬从初中我就知道一件事“在国外吃完饭要给小费”,当然后来国门渐开、影视日繁,实际上只要是涉及到人力服务的,小费都是必不可少,然而这之间又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比如导游和出租车司机。
后来又看《破产姐妹》,再次勾起这些记忆,我才悚然而惊--我在香港澳门吃了五六次饭,一毛小费的事都没想起来,然而两地同胞并没对我这个大圈仔嗤之以鼻--大约是《花样年华》里曼玉去买猪肝粥的风韵让我忘记了。
然后又想起来这么多年看豆瓣的各种游游游、吃吃吃,好像大家也没怎么提过给小费的事情,穷游的自不必提,但是那个被抽中了去坐星级邮轮游南太平洋的哥们儿,也没说这件事,我也只顾着看他拍的房中大香槟还有对着自助餐菜单流口水。
国内是不存在这种普遍而明显的规则的,原因想来也很简单,我国基本消灭了剥削和剥削阶级的时间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为人民服务是一种光荣,按劳分配是一种共识,大家都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我们都有光明的前程”。
小费这种封建的带有赏赐性质的糟粕,彰显着等级社会里腐朽堕落的上下尊卑,自然应该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
所以,在为数不多我脑中闪过“给小费”的时刻,多半确实是对方做了超出自己职分的服务,让人有一种感激之情,这种时候就给的比较自然,差不多有一种“给你添麻烦了”的日和感。
然而在港澳给小费则多少有些尴尬,颇有一点屌丝劳动人民被卖了猪仔,还要给富邻居交保护费的感觉,又有一种“这里难道就不人人平等”的别扭意思。
你若说是劳动人民经济互助,在了解了港澳基本工资水平之后,着实让我这拖了祖国人民收入水平后腿的人汗颜。
祖国人民都在团购聚划算,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我在这里装大尾巴狼给资本主义上供,一碗20块的牛腩粉我到底、应该给多少小费合适?
打赏or嗟来之食?
其实打赏跟小费基本一个意思,《霸王别姬》里面看见唱得好,下面各位爷直接就看赏,武侠里面,吃完了阳春面,也要给小二些零碎,更别说现在在直播间里面哥哥姐姐满天飞。
直播的姐姐们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都不收门票,赏不赏全凭自愿,呜哇哦,超喜欢在里面的。
这真真是市场经济下的把式,倒不像是收小费,而像是正经的劳务付费了。
当然其中很多是有经纪公司的,也有固定的保底工资,这个另说,反正没收我们的门票不是。
然而终究是带了讨好的意味,极易流于媚俗、浮躁,让人忽视了艺业的精进,就不像是那个什么国家の主人样,没有贬低的意思,他们很多人一年挣得顶我干半辈子,只是给人的感觉而已。
毕竟论初心,程蝶衣是不愿演那个旦角的,剖开来都是血泪。
金刚经讲:“若以色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
”大抵如是。
这里面搞创收还有淘宝店里卖零食卖衣服的,也有代言鼠标键盘等小玩意的,看起来像是早年卖大力丸的那些手艺人,只要不是三无产品,我觉得倒也无妨。
术业有专攻,电竞也是体育项目,唱歌也看艺术功底,还有教人做饭、化妆、陪练游戏的,凭本事吃饭都是体面人。
国外有人画超级英雄的搞笑漫画,蝙蝠侠和钢铁侠斗富,撒的漫天都是钱,蜘蛛侠打巧经过,开始趴在地上捡钱。
“富人靠投资,穷人靠变态”,大家都想站着就把钱挣了,问题是百样米养百样人,非要你表演个空口接飞盘,体藏高尔夫,让一个小助理帮大咖拿外卖盒饭算甚么,组织“妖精会”又算甚么,做得好有赏,看不惯滚出!
这就有点经济绑架的味道了。
又或者,说说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手术室门口塞红包的陋规,其实也不怎么遥远。
这盗泉之水,曲水流觞,光靠人民的名义可堵不住。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书上写的、老师教的、长辈念的,条条句句,如在眼前。
可现在说的是,如果有人喊着“嗟,来食”,千万别端着,赶紧跪过去把钱拿了。
你有了钱,还不是想怎么样怎么样,大可以再把面子从别人身上找回来。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设计小费的初衷,大约是为实现一种“群众的监督”,“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所谓操持贱业,很难让人爱岗敬业,搞点经济措施,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若以人性本恶论,似乎是一种效率的设计。
不过因为并非“明码标价”,又沦为“潜规则”的对象,导致以防贼买首之心,反过头来倒逼服务者损失人格,透着一种看人下菜的势利,将二者实质放在了不平等的地位。
骆驼祥子最后没了嚼裹,只得去给人打幡当孝子整两个大子度日。
为什么欧美人费尽力气消除岐视和搞社保体系,到了宁可去美国乞讨、不在中国干活、欧洲被绿绿领福利领的爆出挪威枪击案的地步,就是怕大家把下限拉到没底,跟索马里的狗窝和马尼拉的鸡窝似的,还有水面下不知道真假的泰国杀人生意https://sanwen8.cn/p/1d3L7rr.html。
并没有夸欧美的意思,特别是美国很多工作最后也是流于表面,但正经在面上谈起来,该有的底线一样不少。
“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藏的:咳嗽、贫穷和阶级属性。
- Cloudberry”看来终究是要走到这条路上去了。
毒师绝命,喂你袋盐。
--其实从业者之所以都是精壮汉子,多半是怕黑吃黑,毕竟这买卖没法去工商局申诉不是么。
老港片里打开箱子一摞白纸,关上箱子一发枪子,喜剧终究不能深究啊。
老人家到了老年,单纯的社会保险会连你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当最基本的生活无法保证了,你的羞耻和素质都是狗屎,一样到处抱怨,来到满天,电影中开始女主向神父抱怨的一切,就是一个被贫困压的愤怒的老妇人的发泄,老了也要靠自己,不管以什么方式挣钱,有钱了才能安享老年,才能疼爱子孙,才能家庭和睦,如果你坐等社会养,家庭养,你就坐等被嫌弃!
特别是八零后,乌泱泱老了一大群,养老问题会出现一个什么画面,不敢想!
挺好玩的,这部电影的主角是大妈。
七十多,脸深受地球引力影响往下垂。
如果说年轻时是巨峰,年老时就成了马奶子葡萄。
每个月只有六百块低保收入,她抱着去世丈夫的照片,冷漠地站在一旁看法院执行人员搬走家具。
欠了两年水电费煤气费,连台灯都被拿去用来抵债。
唉惨也是真惨,连基本生活也不能维持了。
很难对这位大妈生出同情心。
她骂接手她家餐馆的中国人,偷偷往餐馆的菜里放小强-唉你生意失败跟别人有什么关系?还口口声声黑鬼。
嗯,镜头推过去,听她忏悔的神父很尴尬:他是位黑人。
跟别人抢东西的时候,面相很凶恶-有没有想到那些插队抢座的大妈......
对唯一的女儿也不好,还打小孩(喂?
幺幺灵吗?
这里有人打小孩)。
外孙问她为什么讨厌他,她直言,因为你是黑人。
咳......比川普还直接。
然而谁没年轻过啊!
主演伯纳蒂特·拉方特年轻时长这样。
浓眉长睫,鼻梁笔挺,唇丰胸大。
只能说时光如逝水。
看资料,曾经是新浪潮导演女主角的她,在这部电影上映那年去世了。
电影中的女主心脏不好,吃药如吃糖,有回差点被小外孙气死。
不懂事的外孙把她珍藏的老照片翻出来。
他哪里知道对外婆来说那是宝物,让她想起自己曾年轻过、幸福过,而不是无奈地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发愁。
就这样的身体,她老人家还想发横材,主动找上大麻贩子的门要求做分销商。
理由一,你原来的手下被抓了(真能抢机会上位);理由二,警察不会怀疑她(倚老卖老)。
第一回买卖,路人以为她遭遇强行推销,拔刀相助。
-这部电影处处不正确喔,歧视老年人?
难道年纪一大就该无欲无求?
生意最终还是成交了,老奶奶踏出不归路第一步。
有没有良心不安?
有,又去找神父忏悔了,并捐了钱。
她让神父拿着,直言道:外头捐钱箱的钱不够支撑教堂开支。
上帝可能感受到诚意,最终给出一个好结果。
害怕吗?
也有,她问做缉毒警的女婿,贩大麻会判几年,晚上私搓搓翻书查找相关条例。
最可怜的是因为抢了小混混的生意,被夺走货和钱。
唉老人家何必呢。
可没办法啊-要还债、穿新衣服、恢复电话、有电视可看,带小外孙去看海,补贴下岗的女儿。
都得有钱!
做掺大麻的蛋糕(敢吃嘛?不要随便吃东西哟)挣到大钱后,她和她的朋友们在电影开头活死人一样麻木的脸不见了,变得风趣可爱。
小外孙十分惊讶其中的变化。
为什么?
小朋友,一个穷得快要活不下去的老奶奶,没办法对黯淡的生活笑啊。
虽然,夕阳红也很美...但是-法国电影有趣的地方就是无论主角怎么落泊,还是要想办法活得好点。
老奶奶又贪婪又野蛮,虽然老,她的欲望可不老,想要有大电视机。
穷的时候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茶杯亮晶晶。
有钱后她穿上新买的皮衣,抹了口红。
活得特别生机勃勃。
1- 发现别人能挣大钱-一路找过去,比警察先找到大麻经销商。
2- 不知道特殊商品能标什么价-好学地跑去警局参观赃物。
3- 被年轻的竞争者毒打后-受触发灵机一动找到新销售方式。
不过,做坏事不会有好结果,老奶奶毕竟年纪大了,没考虑到突然猛增的销量带来的坏事,最终受了场惊吓。
也许有人说,安贫乐道,无欲无求清苦地过下去不好吗?
有那样的人。
但想活得更好是生来的本能吧,只是相差在有没有那个心劲能吃苦。
法国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欲望不可耻,正视它解决它。
我们国产影视吧,大概人老了除了跟儿女媳妇作怪,带带孩子,没别的事好做了。
比较起来,还是哪怕七十多也要穿着华衣吃喝玩乐来得有趣。
(图片来自电影截屏)
阿喵的娱乐生活
《美味毒妇》一个看完了就特别想烤一个蛋糕的法国喜剧。
主角都是老太太[捂脸]真的都很老,老到满脸褶皱,老到浑身颤抖,老到已然艾斯海默……[捂脸][捂脸][捂脸]这是一部在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一个老年人的励志故事。
开篇就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和世界观,一个已经穷困到开始捡垃圾的老太太的夕阳红故事[捂脸]貌似资本主义社会无论多大年龄都面临着要不“奋斗”,要不“破产”,他们不会抱怨社会,也不会依靠儿女,起码剧中的老奶奶领着每月600块的救济金,因为交不起水电房租后还被抄了家……然后她主动的想挣把大的,主动的去和毒枭接触,无奈却激情四射的走上了卖大麻的道路……在与其他毒贩子激烈的竞争下又研发了“大麻蛋糕”。
从而过上了富足愉快的晚年生活[捂脸]额……虽然后来被警察抓了,但毕竟是在法国,民众们一游行,老太太们又缓刑了……法式的幽默啊~哈哈哈
观影后特意查到了女主老奶奶年轻时的照片,还挺好看的~哈哈哈谁没年轻过呢?
[调皮]希望自己老了的时候也可以和身边三五好友时常聚聚,就是那种都老到分分钟就会忘记对方是谁,还能愉快的打牌~真的很搞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吧~引用剧中一句话“人生得意须尽欢”~[爱心]
被岁月摧残蹂躏的,不仅是年轻的容颜,还可能是曾经鲜活的灵魂。
法国喜剧电影《美味毒妇》,被称为电影版的《绝命毒师》,讲述一位老太太因穷途末路而贩毒,并与毒贩斗智斗勇的故事。
影片开头放了几段录像:美丽的新娘子在教堂结婚;和丈夫拥有一家温馨的烘培店;获得了披萨大赛的冠军;跟可爱的女儿做游戏;开着新买的汽车出去旅行…… 一帧帧画面,记录着女主角波拉特开心的笑容,那是她的美好青春和幸福婚姻。
然而时光飞逝,几十年后,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表情阴沉、脸颊干瘪的老奶奶。
波拉特的丈夫死了,店也没了,领着最低养老金维持温饱。
因为两年没交水电费房租费,家具和电视被法院搬运一空,连刚捡回家的漂亮台灯也未能幸免。
别以为她可怜兮兮的,她可没那么无辜,也不好欺负。
她跑去给接手生意的那个人菜里放蟑螂;跟神父告解时,不停咒骂自家女婿;把奶酪摊点上招揽生意的试吃品全吃光了,还说人家做的真难吃。
这般没眼色,与其说倚老卖老,不如说破罐子破摔。
在波拉特这里,岁月就是一口平底锅,日日煎炸烹炖,终于把她煎熬得面目全非,冷硬又辛辣。
自己是怎么变成现在这般模样的?
她不敢回头望,也不愿回想过去,所以在小外孙翻她的旧照片时,大发雷霆。
《穿普拉达的女王》里,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女主编盛气凌人,刻薄挑剔,让人接受起来并没难度,身在高位,气场强大在所难免。
许鞍华的《桃姐》,老无所依,病魔缠身,只能靠一腔柔韧的情怀来激发他人的温柔相待,可即便萦绕再多的温情,仍挥不去那股子炎凉和悲苦感。
而《美味毒妇》里的老太太虽然境遇艰难,却不肯跟命运讨好求饶,印证着海明威那句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 她戴上墨镜去垃圾站,捡了玫瑰花、硬梨,为抢几根大葱还用上了防狼喷雾剂。
为了发财和自保,她和大大小小的毒贩们玩心眼儿,无畏,机智。
观众开怀大笑的同时,那些不待见的态度和几丝怜悯的情绪,被冲击得无影无踪。
理想的老年人是什么样子的?
我曾以为,必须要优雅,有尊严,说话轻声细语,眉眼平和安详,穿衣干净得体。
但随着年龄增长,我领悟到这些想法的天真。
事事岂能尽随人愿,平淡到老、老有所依,固然很好,但如果实现不了呢?
我希望,到时候即便自己老态龙钟,也不要轻易缴械投降,打起精神,彪悍地活下去。
像波拉特一样。
(已发表纸媒,请勿转载)
发现所有以老人为主角的喜剧电影都不会差。
原因可能是老演员经过沉淀,演戏就像生活。
波拉特是个年轻时事业有成有种族歧视的倔强老太太,遭遇老伴去世,女儿嫁给黑人、生下黑人外孙,波拉特依靠每月600块活得很拮据。
偶然得知贩麻可以暴力,老太太动了心思。
凭借出色的销售能力,波拉特成了销冠。
遭受同行打劫之后,波拉特做了特制蛋糕,卖得更好。
最让人动容的地方是波拉特和闺蜜组成的贩麻团一起旅游、一起解救外孙,最后一起开烘焙店。
我们终将由年轻人变为中年人、老人,我们终将变得需要依靠别人。
像波拉特这样的老人家不甘领着救急金,过着紧巴巴的生活、搓搓麻将就此告别人世,波拉特寻求改变的样子很可爱。
愿天下所有倔强的老人都有happy ending!
很神奇的老年人犯罪电影,犯罪工具竟然是手工蛋糕!
本来看了前半部分,我还疑惑为什么这个算是美食电影,但是看到后半部分,看到老婆婆烤的蛋糕一下就get到了,看起来好好吃!
很多人觉得老年人是弱势群体,没想到还能因为金钱走上犯罪道路。
所以不管什么年龄的人,还是有因为缺钱去犯罪的可能性的?
只是选择的犯罪方式可能不是那么常见。
不过,警察还真的容易忽略这种在刻板印象中比较难犯罪的人群。
比如片中的警察就是无意中帮忙提了一篮子的毒品回去。
这里面涉及到的老年人的需求有金钱,美丽,精神需求(闺蜜羡慕老婆婆买到了大的电视),性等,而且这里面出现的老年人感觉并不是一般人看到的,体弱的老年人形象。
我感觉导演也有呼吁社会关注老年人生活状态和心理的用意吧。
Pauvreté de la mise en scène (quasi absente), stéréotype des personnages, facilité des rebondissements… en dépit de ses idées sociétales un peu prometteuse. On peut quand même espérer mieux, même pour une petite comédie à la française.
3.6星。搞笑的大女主,哦,不对,是搞笑的老女主爽片。通过做带叶子的蛋糕走上成功之路,顺便还修补了一下糟糕的亲子亲孙关系,笑点满满,有点三俗,但俗得好看,俗得合理。
情节比较老套。但是配乐大赞。
很法国,很欢乐,但从外孙被绑架开始,故事越发仓促。
穷----激发潜能最好时候
小成本小闹剧。。。
神经喜剧。奶奶的粗鄙蛮横正是她的力量。
3.5。老奶奶是相当有精气神儿啊 和大boss车里唱歌那段笑尿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 三观虽不太正 可老顽童也是潇洒乐呵最后1/3人生也算是赢家啦
2024.06.07 开头不错,后面节奏等等有点无聊,剧情也不是很合理。
感觉还是不敢写,其实和毒贩的互动可以很有趣,得老年痴呆那个老奶奶反而是最有趣的一个,其他笑点都太硬了
3.5 Bernadette Lafont 凭借Paulette这个角色已然跃居我心目中的“毒舌老奶奶”排行榜第一名!谢谢小松子~
太扯了
老年版绝命毒师
相当赞!
Vive amsterdam !
总体来说很轻松,没什么精神负担的片子,但不算精彩,看过后没有多少回味。
正当化种族歧视和大麻贩卖。波莱特避免了她孙子在小学里吃到大麻,但是保证了他的未来必定有大麻相伴。美国毒贩看了之后破口大骂
201018UC1:19:45。比较轻快,前半部分可以,资本主义穷人生活。
影片的开始,这种自作孽惨兮兮的主人公怎么都喜欢不起来。影片的结束,完全没有洗白,还是不喜欢她。
勉强具备打发时间的功能。